domelight
domelight
我係廣府漢人,我個母語係廣州白話。
关注数: 10
粉丝数: 36
发帖数: 2,196
关注贴吧数: 11
竳 “我哋”本字已经讨论,本字系“我等”。今“等待”个“等”本字又系么呢?我个人认为本字可能系“竳”。首先我等要明确“等”原本无待之意,“等”向《广韵》、《集韵》中解作类也,比也,辈也,齐也,可见“等待”系一个顟化用词。竳,《集韵》都腾切,立貌。
端午节就快到了,有么粽好介绍呢? 如题。
开帖探讨一下“屋企”个本字 有关“屋企”个本字,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系“屋居”,有人认为系“屋基”,而我则认为系“屋盖”。 1.“屋居”未见有古文献记载尔个词,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sousuo%2F&urlrefer=893e064deba652a58925cba10863808f 2.屋基,房屋地基,毋够显露,体现毋出人类文明建筑个常貌。 3.三个词中“屋盖”最有可能系“屋企”个本字。屋盖,即屋顶,系一个好显露个部位,用尔个部位借指家,就相当於用古时用“布衣”借指百姓。盖,读goi3,或koi3,ei——》oi,例,慨(koi3),《说文解字》:从心既(gei3)声,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n.voicedic.com%2F&urlrefer=8ed3c49bd814f8a3d06749e1d3281a15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cd%2Fci%2F9%2FZdicE5ZdicB1Zdic8B126886.htm&urlrefer=c8040f40a3265dea16b47152d05ea973
古汉语倒装句 1.难行路。而李白作个一首诗《行路难》 2.白话日常用语:你先行===》你行先。
如图所示,“乜”可引申为“斜”,即系我等'平时讲个me2造句:雕像个头乜徂(翻译:雕像的头歪了)。
造句:将本书执高(翻译:把那本书捡起来)。
造句:风吹得好猛,摮花草又摮旗杆(翻译:风吹得很猛,摇动着花草,又摇动着旗杆)。白纸黑字写到明,五劳切,牛刀切,读敖音,即ngou4,击也,“摮”系意为摇动个俗写“擙”个本字。如上个句例,风冲击受力之物令渠摇动。 粤语维基百科信口开河话“擙”,或其它字无从考究,系来自壮语 /ŋau/,而无视汉语对外族语个影响造成两者个相似度(如,白:ngou4,壮:/ŋau/),或根本就系各有千秋,都各自发明出相似个用语,都系禁锢思想,蛊惑人心之言,系汉文化个衰落,系历史个大倒车,真系发人深省,究其问题勤学者可以到此解决:http://tieba.baidu.com/p/2378003166
【詈】詈天詈地(怨天尤人) 点击下图放大:
意为在处个“喺度”个“喺”存在争议,争议字有好几个:匸,徛,居,在,向,系。且目前“喺”个广府口音有两个:hei2,hai2.不过只要我等'肯去逐一分析,相信可以捥到更为理想个答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n.voicedic.com%2F&urlrefer=8ed3c49bd814f8a3d06749e1d3281a15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5Zdic96ZdicBA.htm&urlrefer=2ac5e71ead6b69d8e5d38fcf7cdb15f3 匸 有人认为“喺”本字系“匸”,《唐韵》胡礼切《集韵》戸礼切,$奚上声。《说文》衺徯有所挟藏也。即,掩藏。音正但意不正,你光明正大企实向度,怎解要掩藏?意思显然比较牵强,该观点难成立。 徛 《唐韵》去奇切,切得hei,又《广韵》渠绮切,音技。立也。此字正好系“企”个本字,但要表明个意思太有限,向某处个你个状态可以系行,可以系跑,可以系坐,可以系企……所以该观点难成立。 在、居 尔两个字都有古代文献记载,亦都有人用音韵学推理过。居,声母g——》k——》h 但毕竟发音变化太大,要再细细考究,因为我等'毋排除有尐字字意吻合发音更易变个可能。 向 有人认为“喺”个本字系“向”。有古文实例:陆游《风云昼晦夜遂大雪》:「已矣可奈何?冻死向孤村。」向(hoeng3)个本字正系“响度”个“响(hoeng2)之本字,因为声母韵母相当吻合。但向hoeng与喺hei,hai就系韵母-oeng,ei,ai有差异,所以该难成立。 亻系 有人认为“喺”个本字就系“系”,“在”同“亻系”,系无关系,但用法相似,所以有混杂,只要意思明白,都系无所谓。尔度个“亻系”即关系,或是【be】,明 袁可立《请讨篡逆疏》:又亻系倭夷之婿,废立之举,实借倭为之。尔个可能性最大,意为方向个“向”都有转音转意个现象,hoeng3——》hoeng2,读“响”,类比,亻系,hai6——》hai2,发音极易变化。又因繁体字中“系”与“亻系”意思相近,所以可以将hai2正为“系”。ei——》ai,例:泥(nai4),《说文解字》:从水尼(nei4)声,所以hei2亦可正为“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5Zdic9AZdic9F.htm&urlrefer=6e310bffb0403d1635af3036bc4182d0 粤语吧曾讨论过“嚟”个本字,有人认为系“莅”,有人认为系“来”,今究竟辨个系本字呢?睼落去就知道答案了。 先攎“莅”逨开刀点击“详细解释”: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8Zdic8EZdic85.htm&urlrefer=0f83c663ce790d2cec4387cc330d7e79 百度搜索:《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依据“莅”个本义,“莅”毋系本字,且其读音同“利”,lei6,而非lei4. 来《汉书·刘向传》:饴我厘麰(【注解】饴:赠送,麰:大麦)。句中的厘(lei4)系一个通假字,通“来”,小麦(若有人为了方便快捷查阅,可以查《古汉语常用字典字典》个“厘”即可捥到此句)。由此推出lei4就系当时“来”个白音,文音系loi4。目前广府白话个口音复杂,有人用lei4,又有人用lai4,lai4个本字亦都系“来”,韵母ei——>ai,例,泥(nai4),《说文解字》:从水尼(nei4)声。 逨 虽然话“来”系“嚟”个本字,但随住现代词汇量个增加,“未来(loi4)”成为无可替代个将来时间用词,并非“未行到来”之意,所以为迎合lei4,或lai4取而代之个正写字系“逨”,“逨”系一个形声字,形“来”声,所以完全可以理解“逨”系读:lei4,或lai4.
伊间,类比“此时” 意为现在个依家,宜家个本字有争议,有人认为系而今,更离奇个系又有人认为系此刻。 而今 “而今”已见于古代文献,唐·张安世 《苦别》诗:“向前不信别离苦,而今自到别离处。”今(gam1)系闭口韵,家(ga1)无闭口韵,广府白话传承个系古代官话正音个特点,韵尾-m毋能够随意删减,真(zan1),针(zam1)两音分得一清二楚,删去韵尾-m,真针不分,属胡言,若今(gam1)脱去韵尾-m成家,按常理,ga1音会带入至今,如今……中,意思含糊不清,所以我觉得“而今”系毋系本字。 此刻 姑且勿论“此刻”音变大而不易,刻(hak1)有入声,广府白话无入声消失条件,详见:http://tieba.baidu.com/p/2251388161 尔间,伊间 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个注解系,指示代词,即,这个,那个,而广府民间白话对“伊”已经有明确个定义,类比“此”,《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间,类比“时”,“间”有片刻,或期间之意,如:《韩非子·内储说上》:有间,大鱼动。诸葛亮《出师表》:奉命于危难之间。“伊间”同“依家”,“宜家”发音相似,可理解为转音关系,我恁“依家”与“宜家”系同源关系。 当然“间”又可作量词,伊间,即“这间房”个“这间”?其实“空间”个“间”有本字。如图点击详细解释: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9Zdic97ZdicB4.htm&urlrefer=3225ea0ce666f953b295d1266aea4bcf “日”表示时间,如:时,所以我等'可以按字细分,用有日个“间”表示时间,用有月个“间”表示空间。
寻找:捥,揾之本字 点击下图放大《集韵》乌管切,切得wun,取也。 又因,笨(ban6),《说文解字》:从竹本(bun2)声。推测古音wun2可转为wan2. “ 揾”系借音俗字,无寻找之意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6Zdic8FZdicBE.htm&urlrefer=2197431b6c033ec3da3a953e48e38d8a
其、个、忌 助词(相当於“之”)俗写嘅(ge3)本字有争议,共有三个具有争议个字:其、个、忌。 其 有观点认为“其”作助词系上古汉语个用法,“其”个上古声母系g,后转为k,例,慨(koi3),《说文解字》:从心既(gei3)声。“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不过,“其”向文言中亦有“如此”之意,文言文多用助词“之”,若用“其”代替“之”就同“的”代入个情况相当类似,“的”原本毋作助词,有实在,鲜明,必定之意,所以“的”向文言中高频率出现,有观点认为“之”古音di,“之”系“的”个本字,但di代入“极之强”读起来毋够押韵,de好明显系经强行推广个方言用语,所以我觉得用正统个汉语衡量“其”个代入与“的”个代入系同一原理,“其”毋系“嘅”个本字。 个(用于句中) “个”好有可能就系“嘅”个本字。陆仲良《陈州粜米》: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如:杯水车薪,我等'白话亦好常出现,杯水,桶水,个樽……此类频繁使用个日常用语。 忌(用于句尾) 《诗经·郑风·大叔》: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综上,“嘅”本字有两个:个,忌,且两者向句中个用法都毋一样,需要多多注意。
有关北人南相之说 @冰糖00雪梨 若有空的话,有请冰糖00雪梨这位嘉宾拿山西人的长相与广府人的长相作比较,顺便到此http://tieba.baidu.com/p/1907946952补充内容,若我们做得不合适,我们赔礼道歉,共同回击普吧的观点——普吧人说广府人与壮人具有额角凸出,眼眶凹陷的相似特征,间接性否认广府人非汉,是一个民族。
辨个,辨度 本吧曾讨论过意为何处个“边”,有两个争议字:1.邉,2.焉(早期“夫”发音是bu,“夫焉”连音)。 分析“邉”: 《广韵》解“邉”系众多毋同地理位置个统称,“邉”无疑就系多表示方位,“度”又系表示方位,所以按常理“邉度”个表达方式应该相当于“眼睛”,至于表示方位“邉度”如何转变成疑问词,未解释清楚。 分析“焉”: “焉”确实见于古代文献,表示:哪,如: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而“夫焉”个“夫”系发音词,但如果系讲究语速,按常理应该省去“夫”,直接用“焉”,显然“夫焉”连音系一个大胆而不切实际个推论。 分析“辨” 我个人而今倾向用“辨”。辨,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系表示众多毋同大小之地。而且“辨”常作分析用语:分辨,辨别。当然,辨个?即“谁”;辨度?即“何处”都系表示需要【辨别】【未知】个人,事,物,地方。你系辨个(你是谁)?毋难理解“辨”可转音,转化成疑问词。
粤家庭要推行屋内杀顟普令 此令系针对活向强行过度推普环境下粤家庭3——5岁细孥。 1.必须同细孥讲解一下顟普话形成历时背景以及顟普话自身缺欠,如:顟普话同音字比广东白话多,组词出现同音的概率高http://tieba.baidu.com/p/1964705630?see_lz=1无得包庇,尔个系免受母语同化个“预防针”。 2.晓谕细孥,世界之所以丰富系因为尔个世界百花齐放,其中语言亦毋例外,语言单一化,生活就单一化,犹如一张白纸毫无乐趣。 3.购买一本快译通电子发音词典,有尔种发音字典个人可以同时训练白话,普话,英文。3岁细孥学习语言个能力强,只需向屋企抽出10分钟时间训练普话,但系向屋企练习讲普话时间无得超过10分钟,因为向幼儿园已经有足够个普语环境可以练习。 4.若细孥向屋企超出训练普话10分钟个时间讲顟普,做家长要体罚渠做十个掌上压(又叫“俯卧撑”),塑造彪悍民风。5.若细孥向当日违抗体罚命令,或继续犯同样个错误,做家长可以考虑一日毋畀饭渠食,令渠后悔自己个所为,毋敢再犯。
【护粤吧】招兵买马 即将@会员。 http://tieba.baidu.com/p/2347228365 http://tieba.baidu.com/p/2268186446 http://tieba.baidu.com/p/2265142486 http://tieba.baidu.com/p/2233284652 http://tieba.baidu.com/p/2237796439 http://tieba.baidu.com/p/2282443481
表示脱落:lat1 勒,《唐韵》卢则切,俨好切得lat1.勒,有切割之意,可引申为脱落,去除。如白话口语中通常讲到:勒皮,勒毛,勒皮勒骨。 lat1,黎语亦都有类似个讲法,尔个好有可能系黎语吸纳汉语用语个结果,就广东白话底层渗透毋到在粤普通话常用底层(这哪是的)逨睼,话lat1尔个底层源自黎语个观点明显有漏洞。 再睼而今俗字“甩”,被正音为lat1,尔个可能系新造字,我未能查到有相关个韵书记载,只系查到《红楼梦》有此字: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
第五季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nmjGB1lNPUs%2F%3FFR%3DLIAN&urlrefer=b4228e0463ccdd0a649fd481bb3c2e2c
就算系鲜卑人,亦汉化得好彻底
“痕痒”一词出自何处? 系现代专业术语,抑或系已经有古典文献记载个用语?
青锋诀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HHfOCkpBDoY%2F%3FresourceId%3D0_06_02_99&urlrefer=87cca4921e77e96fb04e665414f5b2fb 【歌词】 沉璧月 映谦谦君子 划剑天地存恩义 红尘藏惊绝 挽轻衫披雪 慕影去 千秋见短 鸿泥留不住 跃翩翩少年 侠意恣逸陈公义 黄泉共碧落 恃不羁凛冽 憾冲霄 千秋叹惋 人同道 人未见 遇上冤家酒暗酸 你一句 我一言 杨柳拂过春风暖 恨世间 犹惶乱 肠系苍生几寸断 仇敌慨 相倚持 万里江山青锋展 梦碎践 无常倦 谁若惦当初笑脸 默经起光阴流转 徒问此心声 何怨 如他日 已不复偶遇 豪气干云仍将念 重来弹一段 再倾听旧缘 评书演 依昔人面 人同道 人未见 遇上冤家酒暗酸 你一句 我一言 杨柳拂过春风暖 恨世间 犹惶乱 肠系苍生几寸断 仇敌慨 相倚持 万里江山青锋展 梦碎践 无常倦 谁若惦当初笑脸 默经起光阴流转 徒问此心声 何怨
本吧有几多发展潜力? 如题。
好奇问下,如何证实得到介音是古汉语的一部份? 虽然说普通话相对其他汉语方言而言,它的存古不多,但它总有部份是存古。人说普通话介音的保留属于存古的一部份。那如何证实介音是古汉语的一部份呢? 先搞清楚什么是介音: 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衣、乌、迂”三个介音。介音也叫韵头。 韵母可分为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例如“装”zhuāng的韵母是uang,其中u是韵头,a是韵腹, 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但不一定有韵头和韵尾。如“八”bā的韵母是a,韵腹也是a,韵头和韵尾都没有;“花”huā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头,a是韵腹,没有韵尾;“菜”cài的韵母是ai,其中a是韵腹,i是韵尾,没有韵头。 介音一共有三个:i、u、ü,他们都位于各韵母的开头。如:ia、ie、iao、ian、iang、iong、ua、uo、uai、uei、uan、uen、uang、ueng、üe、üan、ün。 介音常常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故得名。它的发音轻而短,只表示韵母发音的起点,一发音就滑向韵腹了。介音是韵母的组成部分,也叫“介母”。由此可见,chuan的韵母是uan,也就是说,介音也算在韵母中。
例句,将个插头掹(mang1)出逨(把那个插头拔出来)。
从粤语的句型中认识汉语的真身 例句,我 实会记返起你对我付出个一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5ZdicAEZdic9E.htm&urlrefer=53bee5ca3d30d5300bb75b9d5d3ff538
“靓”原本毋读leng3,“令”先至系本字 点击下图放大: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4ZdicBBZdicA4.htm&urlrefer=9cdf67eeea86e3f6fb0ad7226372b6f5 由于“令”古今用法毋同,需要拣一个借音字代替。我觉得拣“皊”比“靓”合适得多。皊,字义:白色,虽然我所查个字典内容有限,但白色有好多象征意义,象征清白,洁净,光明……与美善并非无关,“皊”可以形声,系“令”个近音,无同历史脱节。
助词嘅(ge3)本字复杂了 @“个”与“忌”用法毋一样。 @“个”用於句中。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4ZdicB8ZdicAA.htm&urlrefer=54467e1869ef0f6e6a3a482f69142800 @“忌”用於句尾。“忌”作句尾语气词个古例。《诗经·郑风·大叔於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例句,邇件禮物係我個朋友送畀你忌。
查了上海话的发音字典,发现与广州话有相同点 如,马,上海音与广州音同。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n.voicedic.com%2F&urlrefer=8ed3c49bd814f8a3d06749e1d3281a15
简体字“过”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何时? 不像是形声字。
原来怎(dim2)是用形声字推导出来的 或许你亦有这方面的推导能力:http://tieba.baidu.com/p/2257362743 前面D、Z互做声旁的例子有好多: 召 刀 超 都 者 到 至 陡 走 店 占 调 周 蹲 尊 …… @其中,调diu6,或tiu4《说文解字》:和也。从言周声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6189.htm&urlrefer=873351471768a0624a5229ecbe1e5ea0
普吧篡改广东历史个原因 @捏造“粤语(我等'称之为“白话”)非汉”,“粤语是蛮化汉语”个论调毋单止曲解历史,尚阻碍白话本字个推广,蒙蔽世人眼球,破坏六南人个团结力量,企图孤立广东。普通话吧就为用紧迩种阴谋。所以我等'是必(是必,即必须,其实为白话用词,被普化而少用)要尽量据理力争,制止迩种行为。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31179439087&z=2231098455#31179439087
其他南方语言中,闽语,吴语,客家话都是佼佼者 你对他们认识多少? 闽语 吴语 客家话
“怎”之发音 @本人才疏学浅,剩知“怎”一般文读为zam2,却未明“怎”怎解后正音为dim2. @batiaxl 你能否解答一下? 点击下图放大。
网上居然有人说宋言有儿化音 但是古代的韵书并没收录到有类似er这样的发音。虽然说《声声慢》有一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但你能够确定这个“儿”的古音就是er? 点击下图放大:
@开贴讨论一下迩个“是”字 @是,在現代文中為一個常用字,就連我等'白話口語個【用詞】都有“是”字,譬如,1.是非黑白,2.是對是錯,3.是必(意爲:務必;必須。 元,刘庭信 《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你是必早寻一个着实店房里宿。” @是,古義:正確的,實在的,就其樣一個形容詞幾時發展成表示肯定判斷之詞[is]?例句:只能是他來電話。要知道“是”在文言文出現個頻率無現代文甚高。
正字:拣 造句:有两件衫任你拣(白:gaan2 普:jian3)。 要输入繁体字才能查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umanum.arts.cuhk.edu.hk%2FLexis%2Flexi-can%2F&urlrefer=e8488482b409232e0be4e05e2cb6b154
白话中的古语用词 收声 词义:闭嘴;止声;销声。《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暮暗来客去,羣嚣各收声。”
原来本吧“进入管理模式”是为吧务删广告帖而设置的 先点击“进入管理模式”,再点击“勾选”,最后点击“删除”或“删除并封禁……”。
正字讨论帖集中于此 @留個位畀百度——
造句:一棍攴(bok1)落去。
封神榜主题曲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nd.com%2Fting%2F26673.html&urlrefer=9490ec4bb361b5b7abc143ac720b1478 旁白:仙神人鬼从今定 不使朝朝坠草莱 太上原始天尊敕令"五方之人神,来受命耳: 此乃"封神榜" 暴君 率众妖害人 人间 积怨何容忍 全因 这世魔道行 苍天恨 齐心 甘与苦共盟 哪吒 不怕雷霆震 誓死 驱散魔道人 解厄运 血耗尽 愿能为你得永生 孝与义 惊天地 痛爱我 不计心和神 但遇着 这算是缘份 纵再见 亦难续恩情 孝义 永在心
游戏王(埃及之旅) 粤语配音,日语歌曲
一日一个粤语特殊用词 粤语词汇:海皮 意思:海边;江边。 常用例句:我等'去海皮行下[我们去海边走走]。
正字:焫 造句:焫(naat3)到只脚(烫伤了脚)。 要输入繁体字才能查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umanum.arts.cuhk.edu.hk%2FLexis%2Flexi-can%2F&urlrefer=e8488482b409232e0be4e05e2cb6b154 点击下图放大:
正字:嬲 造句:嬲(niu4)红火蚁极之容易惹祸。 要输入繁体字才能查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umanum.arts.cuhk.edu.hk%2FLexis%2Flexi-can%2F&urlrefer=e8488482b409232e0be4e05e2cb6b154
正字:抵 造句:条友好抵(dai2)闹。 抵,意为:值,值得。如:唐·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正字:拮 造句:用针去拮(gat1)。 要输入繁体字才能查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umanum.arts.cuhk.edu.hk%2FLexis%2Flexi-can%2F&urlrefer=e8488482b409232e0be4e05e2cb6b154 同“戛”。有用长矛刺、逼之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n.voicedic.com%2F&urlrefer=8ed3c49bd814f8a3d06749e1d3281a15 造句:将块地面捽(zeot1)干净。 点击下图放大:
狮子王2粤语翻唱MV我们是一家人
赵佗的生平事迹 赵佗(约前240年-前137年),汉族,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问答题】你对本吧的现状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太满意(不满意者请道出理由)。
粤语相当接近唐宋雅言 唐宋雅言是唐宋时期的通用语,粤语相当接近唐宋雅言,而不是等于唐宋雅言,粤语有相当一部份是由唐宋雅言演变而来,说粤语是唐宋雅言,即等于唐宋雅言是说话不严谨的表现,属于讹传。虽然粤语在某些方面不及其他南方方言存古,如其他南方方言有介音,浊声母…… 但是:附加解释:何为声调: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1632699.htm&urlrefer=85fcb6de2b849df9425c41e87138d77f 所以说粤语有相当一部份是由雅言演变而来并非是没根据的。
宋人以卷舌与否来识别敌国奸细?有无相关的史书记载?
护粤吧2013年签到帖 1楼签到。
普通话此特点显著,不愧是强势胡化汉语 此为北胡外族学汉言之语音不正。
反舌是不是指卷舌? 《吕氏春秋·功名》云:“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厚德也。
“啲dit”有入声,其本字是“尐”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dic.net%2Fzd%2Fzi%2FZdicE5ZdicB0Zdic90.htm&urlrefer=4233af52b4ff4a770fb5915a03706501用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n.voicedic.com%2F&urlrefer=8ed3c49bd814f8a3d06749e1d3281a15查《广韵》,“尐”的古音有入声的保留,发音类似dit,而“啲di”,即读D,我很怀疑此音是香港的懒音,《广州正音字典》虽然收录到“啲”有两个音,di表示不定量,dit表示少量,但我以往从小到大讲白话,心中“啲”一向无不定量的概念,一直用入声字“啲”,不定量的概念是上网才有的,这个概念可能是后来引入的。 视频的配音(调节到1:23左右)有一句:睼到尐(dit7)物也啊?
崖门海战
粤语底层不是外来语,而粤语某些用词是外来语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30146767781&z=2199005322#30146767781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