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XP🌌 星星月亮xp
智能化家居和家庭信息化解决方案,原力粉锤
关注数: 134 粉丝数: 541 发帖数: 3,595 关注贴吧数: 59
再谈布粉 - 可能有你不知道的布粉方式 制作一杯合格的意式浓缩咖啡,布粉是个重要的环节,布粉的好坏甚至影响到一杯好咖啡的成败,也是各大咖啡师比较重要考察和评分项目。 说到布粉,从字面上看,就是让粉分布均匀,实际布粉包含 两层含义: 1. 打散 - 让不磨豆机出来的大小颗粒的粉尽量平均分布,不能出现粗粉或细粉集中的情况,不能结块; 2. 布平 - 让粉在粉碗中平摊,使得在粉碗中平均布置,不能出现局部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不堆不空。 什么?布粉还有这么复杂?别急,先看看已有哪些布粉方式或辅助工具,比较一下各种方式对应上面功能的实现 一、手抹平 这种最传统的方式,从意式咖啡起源起就被大量咖啡师使用,,类似的变通还有用磨豆机盖子,用棒冰棍等,都是类似效果 优势:简单方便,无需特别工具 缺点:看上去不太卫生,可能浪费一些粉,抹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平均的下压 功能实现: 打散:0分 (无打散功能) 布平:4分 (尚可) 二、拍平,磕粉碗 这是更简单实现的方式,通过用手拍打手柄或把手柄在桌面轻敲实现让粉布平的效果 优势:简单方便,无需特别工具 缺点:操作不太好控制,需反复操作到合适,可能会产生细粉沉降 功能实现: 打散:0分 (无打散功能) 布平:3分 (免强) 三、搅拌或摇匀 第一图搅拌方式,以WDT而闻名一时,第二图摇晃均匀网友自创,两种方式都能得到很好的打散分布效果,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优势:可以充分混合咖啡粉,打散结团结块,颗粒分布也均匀 缺点:需要工具 功能实现: 打散:5分 (完美分布) 布平:4分 (基本平) 四、接粉抹平工具 第一图著名的IDR,第二图简易接粉环,这类工具集成接粉和抹平功能 优势:操作简单 缺点:比较浪费粉,需要多接粉才能实现抹平 功能实现: 打散:0分 (无分布功能) 布平:4分 (基本平) 五、进阶接粉布粉工具 1. 蛛蛛网(韩国网友) 2. 横杆式 (战神) 3. TWISTER (台弯) 这一组工具通过接粉后旋转来达到分散布粉的效果,使用方便性和合理性高于普通接粉环 优势:操作简单,集成接粉功能,接粉布粉一次完成 缺点:工具较复杂,不能完整打散,操作需一定技巧 功能实现: 打散:3分 (基本分布) 布平:4分 (基本平) 六、Fidis 布粉杯 这个工具本来可以属于上一类,但又有所不同,所以单独分开介绍,这个工具由一个带网筛的杯和一个带桨的拨盘组成,通过转到桨盘,实现粉从网筛中平均落入粉碗而实现布粉 优势:集成接粉功能,接粉布粉一次完成,打散和分布很均匀 缺点:工具较复杂,操作需一定技巧 功能实现: 打散:5分 (完美打散分布) 布平:4分 (基本平) 七、抹平工具这类"布粉器"以sasa OCD为蓝本,演化出很多分(fang)支(zhi),什么布粉器打引号呢,因为他实际不是布粉,只是抹平功能,抹平过程中深度可以调节,但必须事先调好;布粉时伴随较多的下压,可能会导至内部裂痕;只是表面抹平,分布和厚度都不能保证一致 优势:操作简单 缺点:深度不灵活,粉量有要求,操作需一定技巧;有密度不一致风险,有撕裂风险 功能实现: 打散:0分 (无打散) 布平:4分 (基本平) 八、原力粉锤布粉底 本来这个也可以归于上一类,但实现方式也有些不同,而且不是独立产品,所以单独介绍 这个工具是原力粉锤的选购件,实现布粉压粉一次完成,功能特点通过活动的拨粉片实现拨动粉从而实现均匀布置粉的功能,由于利用了原力粉锤的自水平功能,所以可以实现浮动拨粉,也即随着自然下沉转动抹平,不会过重提早压粉,对粉量无要求,下沉过程中始终水平,在最后压粉阶段,拨粉片又自动缩回,实现平整的压粉功能。 优势:操作简单,布粉压粉一次完成 缺点:价格较贵,不是独立工具 功能实现: 打散:0分 (无打散) 布平:5分 (分布平整) 九、结论 通过以上不同布粉方式的介绍,大家对布粉基本了解了,看到这不禁要问,两个功能都是必须的吗?严格说:“是”,不严格说,如果磨豆机输出质量尚可,不是结块太严重,可以直接布平即可,简单的用手抹平或拍平都能基本平均布置,再配以合适的压粉器手压粉手法,达到稳定的出品,如果大量出品或是对品质进一步要求,可以照上选用合适的工具辅助。 以上资料本人网上搜集,有一些描述是自己根据经验理解,不到之外欢迎指正,如果更多的方式或工具介绍,欢迎补充。 (完) (预告下篇: 压粉力度对萃取的影响及如何确定压力)
Forte BG磨豆机校准磨盘平行度量(同样适用于所有平磨磨豆机) 有一些forte BG用户反映磨不到意式粗细,或者出粉流速不稳定,有时大有时小,这一般是磨盘的平行度没有装配到最佳引起的。 校准的方法很简单,但要有耐心和细心,详细如下: 一、需要的工具 1. 白板笔 2. 带背胶铝铂膜 3. PH2十字螺丝刀和5mm一字螺丝刀 二、校准下磨盘(动盘) 1. 拆下上磨盘组件 2. 在下磨盘一周最外延用白板笔画一圈 3. 装回上磨盘组件,装回豆仓(为了压住开关) 4. 开启磨豆机手动档 5. 调细刻度直至听到盘相磨的声音,继续调细,听到转速变慢 6. 停止,拆下上磨盘组件 7. 检查白板笔记号磨损情况 8a. 如果一周笔迹基本都磨损了,那么就可以用纸擦掉笔迹,下磨盘校正完成; 8b. 如果出现部分(>30度)没有磨损掉的白板笔迹,就需要校准 9. 在磨盘上做螺丝对准记号,以便按照原有位置装回 10. 拆下磨盘的三个螺丝 11. 在没有磨损的磨盘下面视情况垫铝铂膜(如果大于半周没有磨损,需要垫约3层-5层) 12. 按记号装回磨盘 13. 转步聚2 三、校准上磨盘(静盘) 1. 拆下上磨盘组件 2. 在上磨盘一周最外延用白板笔画一圈 3. 装回上磨盘组件,装回豆仓(为了压住开关) 4. 开启磨豆机手动档 5. 调细刻度直至听到盘相磨的声音,继续调细,听到转速变慢 6. 停止,拆下上磨盘组件 7. 检查白板笔记号磨损情况 8a. 如果一周笔迹基本都磨损了,那么就可以用纸擦掉笔迹,上磨盘校正完成; 8b. 如果出现部分(>30度)没有磨损掉的白板笔迹,就需要校准 9. 在磨盘做螺丝对准记号,以便按照原有位置装回 10. 拆下磨盘的三个螺丝 11. 在没有磨损的磨盘下面视情况垫铝铂膜(如果大于半周没有磨损,需要垫约3层-5层) 12. 按记号装回磨盘 13. 转回步聚2 四、校准刻度 1. 拿出随机的内六角调节工具 2. 在磨盘下方插入工具 3. 开启磨豆机空转 4. 刻度调到2Q5. 调节调节工具,使用得刚好听到磨盘相碰的声音 6. 拨出调节工具,调节微调到2R,应听不到磨盘的声音,2Q正好有声,如果不对,继续第5步 7. 调节完成 照此调节好的Forte BG,将赋于新的生命,象换了一个磨一样,磨的均匀度得到极大提高,从意式到手冲,都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意式的表现,非常纯净,风味突出,杂味减少。(其它类似磨豆机也可以类似校准,以取得最大的效果。) 下面补几张图片 拆下上磨盘组件的Forte BG需要的工具做好一圈记号(因下磨盘检查后无需校准,这里只有上磨盘的图)垫好后的上磨盘支架和测试的磨盘,可以看到一周基本上都有磨擦到,已经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未校准前,只有小于90度的地方磨擦到,当时忘了拍照)(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