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想非非想sky
非想非非想sky
关注数: 111
粉丝数: 74
发帖数: 1,377
关注贴吧数: 4
易经中阳爻用“一”表示,太极也用一表示,有什么区别吗? 阳一和太极一有什么区别?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河图的中心5为何用阳白点表示,太极未分阴阳吗? 请教各位,河图中心的五和十不是代表太极吗?而太极是阴阳未分的,为何五用白点阳奇表示,十用黑点阴表示?
请问各位吧友,是阴阳生太极还是太极生阴阳? 《周易乾凿度》中说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的五个阶段: 太易,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阴阳未变,恢漠太虚。 太初,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是阴阳变化出现了气,但尚未有形象。 太始,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阴阳交合,混而为一。 太素,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 太极,阴阳未分的宇宙状态。 这么说,在太初时就有阴阳变化。那么在太极产生之前就有了阴阳吗 ? 是阴阳生了太极?河图中间也有五个白点。
神为阳还是为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丹道中常说神为阳,气为阴,神气相合才成先天一气,就是太极。 易经中不是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吗?就是说阴阳合而灵明现,说明神是没有阴阳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谁能解答吗?
神为阳还是为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丹道中常说神为阳,气为阴,神气相合才成先天一气,就是太极。 易经中不是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吗?就是说阴阳合而灵明现,说明神是没有阴阳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谁能解答吗?
八卦中的中宫代表的是无极还是太极? 四象中间的土,在很多地方有人说是无极土,又有说太极土的。八卦中间是空的,空为无极,那么中宫代表的是太极还是无极,请大家来解一下。
大家来解,神与气的关系?(求助) 1、道经中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根据老子通篇来解可能是指“谷神”,有名则是指“先天一炁”。也就是说道生一的“一”就是“先天一炁”。那么此“谷神”与“先天一炁”的关系是阴阳关系吗?如果是的话,按老子全文来看道是无阴无阳的。一则是阴阳未分。阴阳是一生二的关系。 2、丹道中的神炁相抱合成金丹就是“先天一炁”,此“先天一炁”阴阳未分。可以说,道与一都是没有阴阳的。 3、那么,谷神与“先天一炁”的关系是?难道是无与有的关系。无中生有。那么此神此炁与丹道中的神炁相抱成先天一炁是不同的吧。 很迷惑,大家来试解之。
请教高人,太极中是有阴阳还是阴阳未分? 老子说,道生一,无极生太极。 读到易讳中说,太易生水,太初生火,太始生木,太素生金,太极生土。 再由太极分为乾坤。 这说明,太极虽然为一,但是有阴阳的变化,气形质混沦未分。而无极可能只有神的状态。 那么是先有阴阳后有太极吗?请高人来解答。
吧里大神,请教! 现在,读老子读得越来越烦乱。很多地方想不通。 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是万物之母的话,那么万物之父呢?难道道是万物之父,这样不就有阴阳之分了吗? 很多地方说,道为无名,有名为一气,一气本是阴阳未分,怎么又是万物之母呢?作为母,肯定会有阴阳的变化,但是不是一气混沌吗? 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很多丹经中说,玄为阳,牝为阴,这就说,谷神一动生阴阳。 3.道生之,德蓄之,这里似乎也有点道为父,德为母的意思。但明明是道生一啊。 思路很乱,现在想这几章有点糊涂。
请教高人,是先有阴阳还是先有太极? 易经中说,太易生水,太初生火,太极生土。这样不是先有阴阳后有太极吗? 就是所谓的先天五太。 另外,道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母应该是有阴阳,那么是先有阴阳后有太极吗? 不是一生二吗? 有谁能指点一下?
请教高人,神为阳还是为阴?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是超越于阴阳之外的。虚生神,神化气。 但我看到好多丹经中都有神为阳,气为阴的说法。 如《唱道真言》中的一段文字:丹以气为母,以神为父,精为子。何以气为母?丹者,一气之所结。采阳,气也;火候,气也;犹母之生子,形骸脏腑,皆母氏精血为之。何以神为父?气为神之所生。神不能独用,而藉气以为用。气虽虚而有形,神则虚而无物。炼丹之士,先凝神入气中,而后结为灵胎,犹父之不能孕子,必传精于母腹,而后阴阳和合,诞生婴儿也。 请高人来讨论一下,挺迷惑的。
请教高人,神为阳还是为阴?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是超越于阴阳之外的。虚生神,神化气。 但我看到好多丹经中都有神为阳,气为阴的说法。 如《唱道真言》中的一段文字:丹以气为母,以神为父,精为子。何以气为母?丹者,一气之所结。采阳,气也;火候,气也;犹母之生子,形骸脏腑,皆母氏精血为之。何以神为父?气为神之所生。神不能独用,而藉气以为用。气虽虚而有形,神则虚而无物。炼丹之士,先凝神入气中,而后结为灵胎,犹父之不能孕子,必传精于母腹,而后阴阳和合,诞生婴儿也。 请高人来讨论一下,挺迷惑的。
请教,神为阳还是为阴?? 孔子的系辞中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但丹道中又有神为父,气为母,精为子的说法。 还有很多丹书中说,神为阳,气为阴。神和光联系在一起,神产生光明,好像是为阳,如阳光。但是不是阴阳不测之谓神吗?
神为阳还是为阴?? 孔子的系辞中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但丹道中又有神为父,气为母,精为子的说法。 还有很多丹书中说,神为阳,气为阴。神和光联系在一起,神产生光明,好像是为阳,如阳光。但是不是阴阳不测之谓神吗?
阴阳合一是太极还是无极? 易经中有阴阳不测之谓神之说,似乎阴阳合一为神,但是老子是说道生一啊。 道为无极,一为太极。阴阳合为二归一不是归太极吗? 怎么就成为神了,神为无极吧。 请大家指点一下。
阴阳合一是太极还是无极? 易经中有阴阳不测之谓神之说,似乎阴阳合一为神,但是老子是说道生一啊。 道为无极,一为太极。阴阳合为二归一不是归太极吗? 怎么就成为神了,神为无极吧。 请大家指点一下。
阴阳合一是太极还是无极? 易经中有阴阳不测之谓神之说,似乎阴阳合一为神,但是老子是说道生一啊。 道为无极,一为太极。阴阳合为二归一不是归太极吗? 怎么就成为神了,神为无极吧。 请大家指点一下。
请问大家,阴阳和合是为太极(一气)还是为神? 最近对”阴阳不测之谓神“这句话感到疑惑,阴阳和合是归于太极一气,即混沌一气。 但是又不阴阳不测的说法,神可理解为无极。阴阳和合是二归一吧。
请教高人,关于“阴阳不测之谓神”的疑问? 看过易经的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对于“一阴一阳之谓道”能够理解,谓后天的规律说,但“阴阳不测之谓神”有些疑难。 按老子的说法,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无名是虚无的状态,一炁未生,有名万物母则为先天一炁。即无极生太极,也即道生一。一炁为混沌,那么一炁就是阴阳不测了。 也就是阴阳和合是生一炁还是“神”呢?如虚生神,神化炁。黄帝内经中也有:”两精相搏之谓神“、”阴阳不测之谓神“的说法。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太初炁之始也,神先炁后。 我认为无名是神的状态,有名是炁的状态。如关尹子文始经中说:我之一心无形无气,则天地阴阳不能役之。按道生一,一生二反推,应是二归一,一归于无,即有归于无,阴阳和合是”一气“怎么就到了”神“的层次呢? 请各位吧友高人试解之,有点疑难,这个问题我想了一段时间了。
请教高人,关于第二章“……前后相随。恒也”的疑问。 道德经第二章:故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较,高 下 相 倾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 总感觉加了“恒也”二字有点不理解。 第二章似乎有点类似于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如难易、长短、高下、前后都是对阴阳,都是对待关系。或者说是互相依赖的关系。 “有无”我觉得不类似于阴阳。道生一,无生有,有生阴阳。 有无和难易、长短这些形式阴阳排列在一起有点怪。很多注老名家,如陈鼓应等都发现了“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的矛盾,认为第二章的有无相生和第一章的有无是不同的。 请吧友们来讨论一下。
请教高人,有无和阴阳有什么区别吗? 老子中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道生一,是无生有吗?就是,虚无生一气。如列子中的,太易之时,神之始而未见气也。 就是先天一气未产生时。无极生太极。 但无和有与阴阳有点不太好区别。但好象又不象是阴阳。 静候轮回吧主,探寻真理2.0中的,无为阳,有为阴我感觉有些不能认同。阴阳已落到后天二的范畴了。
请教,元神属阴还是属阳? 请教一下各位高人,易经中说阴阳不测之谓神,丹道中有神为父,气为母,精为子的说法。 老子的道德经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为神,元气未生,有名为元气,为母。那么元神是万物之父吗?无和有的关系也是阴阳关系吗? 这些东西有点让人糊涂了,如道生之,德蓄之。道为元神为0,德为元气为1.如果道为父,德为母,这已经是一生二的范畴了。道生一应该是无生有。但有(一气)为万物母,神不就是万物父吗?无和有也是阴阳。 谢谢大家,请大家不禀赐教。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是万物之父吗? 请教一下高人。
【话题】道和德,谁公谁母?谁阴谁阳? 【话题】道和德,谁公谁母?谁阴谁阳?
请教各位高人,道生之,德蓄之这一章。 请教一下各位吧友,今天读到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这一句,感觉老子的文意。有些象道为父,德为母,蓄这个词就代表了母亲。按男女两性也是男播种,女主生养,这样推测,道为阳,德为阴吗? 看过很多解释,道是虚无。德为一气,即所谓无生一。按这个概念,难道道和德也有阴阳吗? 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请各位吧友来帮下忙。
【论道】道常无名与其名不去矛盾吗? 老子中的道常无名,出自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而在第二十一章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另外,还有第一章中的名可名,非常名。这与其名不去不是相矛盾吗? 各位吧友来讨论一下吧。
【论道】上帝存在吗? @静候轮回_ 我读了你的文章:探寻真理2.0版,但是有个问题不清楚。 似乎你并没有说明,上帝或造物主存在吗? 欢迎各位吧友来讨论一下,道生万物与上帝造物有什么区别。
请教一个问题。 @夕月凌 我想请教一下,老子三十章,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很多人把其事好还解释为穷兵赎武是有报应的,并认为这是恶有恶报,和佛教的因果报应联系起来。可我认为这和老子一贯的思想无法对应,“还”是报应的意思吗?似有不通,想和你讨论,谢谢。
庄子会有所谓报应论吗? 我想请教一下众吧友,庄子有所谓报应论吗?有人说道家是忘善恶的,但是道德经中有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还字就是报应的意思,而且还发展出天道好还,报应不爽等观念,那么似乎道德经就有报应的思想观念了,庄子师承老子,庄子有没有这个看法呢?但似乎因果报应观与老庄观念多有不合,烦。
【请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等级关系吗? 今天在吧里看了一篇贴子,是讨论“忠孝”的,有吧友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是不可违的等级关系,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难道是对的吗?” 这个说法真的惊到了我,读老庄很久了,道德经也读了一段时间,我怎么从来没想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秩序关系了。 顶多也是个嵌套关系吧,应该是平等的。平行关系吧,这么说来,道家也支持封建等级制度了,人分为三六九等难道是道家思想了?这可能是儒教思想吧。 请大家来给些看法,讨论一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等级关系吗? 今天在吧里看了一篇贴子,是讨论“忠孝”的,有吧友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是不可违的等级关系,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难道是对的吗?” 这个说法真的惊到了我,读老庄很久了,道德经也读了一段时间,我怎么从来没想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秩序关系了。 顶多也是个嵌套关系吧,应该是平等的。平行关系吧,这么说来,道家也支持封建等级制度了,人分为三六九等难道是道家思想了?这可能是儒教思想吧。 请大家来给些看法,讨论一下。
”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想问一下,老子中罪的概念是??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这是老子第六十二章的原文,我想问一下,道德经中的罪与非罪的概念是什么?以另一个角度来看,世俗的善与不善,罪与非罪是很难分清的。也有人认为,统治阶级所谓“尊行”的出现,便有了善与不善,罪与非罪的界限,或者遭逢乱世,因言获罪等等。 我倒认为,以老子的天地不仁,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似乎与道德经中“罪”的概念有些冲突。 请大家赐教。
【请教】阴阳是自然规律吗?男女也是自然规律?万物负阴抱阳?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涉及到这方面的话题,读到道德经万物负阴抱阳,还看了太极图的阴阳相生,黄帝内经说:黄帝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很多人说阴阳是自然法则,那么同性恋、双性恋怎么解释,怎么又会存在两性人呢,他们也是自然生的啊。
请教一下大家,反者道之动是不是和因果轮回有什么联系? 最近在琢磨一个问题,老子四十章说“道者反之动,弱者道之用”,在二十五章又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另外在网上也看到有人在问这样一个问题:“道的运动是返过来的,所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这和佛家所说的因果报应,自作之自受之的道理是不是相似.” 在本吧也看到有很多吧友对反者道之动说成是轮回,说实话,我真心不愿意佛道相合。佛道本来就是不同体系,请大家解一下我的疑惑,谢谢了!
请教一下各位吧友,庄子有所谓的心性论吗? 近日,在纠结心性论的问题,什么心性上的因果报应之类的,我是不认同这个观点的,另外我想问一下,庄子有所谓的心性论吗?我读老庄都没看到庄子有所谓的心性论。请大家热心回复。
请教一下大家,“心性”是什么意思? 我想请教一下各位吧友,心性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道教的用语,而不是道家的,上次我向大家问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什么心性上的因果报应,有人赞同这个说法,但我是否认的,也看到佛教有说内在因果和外在因果一说,但这个我都是要否认的,所谓心性上的因果报应,也就是说假如做了世俗所谓的恶事就会在内心有个道德机制去惩罚自己,以对老庄的认识,他们都是没这个说法的,不管是外在的善恶及自己内心的所谓善恶皆是后天加上去的,都是人为,天地不仁,所以心性上的因果报应及外在的三世因果都是我否认的,请问一下大家有什么看法?
在世的为恶,必有内心的焦灼不安,这就是报应。这句话对吗? 想请教一下同道,这句话对不对,是不是把佛教的因果报应篡改成现报啊,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为恶必有内心的的焦灼不安,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这句话都不一定成立,就是把因果报应理论移植成现报,移植成诛心,或者是所谓内心天生的道德感,我觉得老庄没有这么一说,老子和庄子的主张都是无善无恶的,我们的内心真有一种道德惩罚机制吗?可是很多坏人没有什么道德感或者所谓良心。把因果报应换成现报,或者内心的不安,我觉得还是佛儒的一个变种,道家是无善恶的,所谓的内心判断和良心都是后天形成,作恶就会被自己惩罚,但很多恶者没有良心不安,我想这还是一种诛心说,各庄子的忘善恶而居中相差太远了。 各位道友,你们怎么看?
在世的为恶,必有内心的焦灼不安,这就是报应。这句话对吗? 想请教一下同道,这句话对不对,是不是把佛教的因果报应篡改成现报啊,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为恶必有内心的的焦灼不安,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这句话都不一定成立,就是把因果报应理论移植成现报,移植成诛心,或者是所谓内心天生的道德感,我觉得老庄没有这么一说,老子和庄子的主张都是无善无恶的,我们的内心真有一种道德惩罚机制吗?可是很多坏人没有什么道德感或者所谓良心。把因果报应换成现报,或者内心的不安,我觉得还是佛儒的一个变种,道家是无善恶的,所谓的内心判断和良心都是后天形成,作恶就会被自己惩罚,但很多恶者没有良心不安,我想这还是一种诛心说,各庄子的忘善恶而居中相差太远了。 各位道友,你们怎么看?
谈谈报应的问题 最近老是在研究报应的问题,从天道好还引发到我对因果报应的迷思,后来在网络上看到天涯“闲扯老子”的作者解决了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寂兮寥兮,独立不改”是常道,反者,道之动为非常道,类似于佛学的生灭,也可解释为无常,常道也即不可道,也就是无,反者道动则是无生出的有,生灭现象,也即无规律生出有规律的大千世界,同时也看了一下作者对因果报应的看法,其否认了因果报应,但却说,在世的为恶,必有内心的焦灼与不安,这就是报应,了悟之人自在安乐,此人对佛老儒都有比较深的见地,但我想,在世的为恶,必有内心的焦灼与不安吗?外物不可必,同样内心也不可必,好人短寿,恶人活千年,看过心理学有个观念,坏人比较少心理问题,反而是善人心理易出问题,何解,是不是会引发出一个良心的问题,另外,良心是天生的吗?我并不认为良心是天生的,我倒认为,很多恶人,天生没有道德感,只凭自己心意行事,有时也只是一个强弱问题,人杀死蚂蚁有罪恶感吗?会不安吗?皇帝杀百姓有罪感吗?会有不安吗?在世为恶,必有内心焦灼不安,会自我谴责吗?这可能是善人的一厢情愿吧,人性是无法测度的,从最近新闻小女孩摔婴事件就可看出,有些人天生就残忍,毫无罪恶感,为恶必有内心的谴责与不安也与诸法无常矛盾吧,我还是认同庄子的齐物论,善恶都不是人性本身,良心也不是天生而成,另外这是不是有些类似于儒家的诛心说,为恶者必会受到良心谴责,但是看过好多案例,不会,一个老太婆把童养媳用开水烫死,但却活了80多岁,且子孙满堂,会有报应吗,会有不安吗?我想与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请教吧友太极图黑白分明,老庄却谴善恶,太极图是否与道相背?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特向大家求解,很多人都把太极图说成是老庄之道,并说是道家象征,但我觉得太极图黑白分明,也可是说善恶分明,这不是与老子的天地不仁,绝圣弃智相违吗?另外庄子的是非两行,善恶俱谴也与之相背啊,俗语说,水至清则无鱼,老子也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也看到有道友说太极图黑白分明,就是要人明辨善恶是非原则,这和老庄精神相违吧?请大家指点一二,谢谢!
【请教】太极图黑白分明,老子却谴善恶,太极图是否与大道相背?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特向大家求解,很多人都把太极图说成是老庄之道,并说是道家象征,但我觉得太极图黑白分明,也可是说善恶分明,这不是与老子的天地不仁,绝圣弃智相违吗?另外庄子的是非两行,善恶俱谴也与之相背啊,俗语说,水至清则无鱼,老子也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也看到有道友说太极图黑白分明,就是要人明辨善恶是非原则,这和老庄精神相违吧?请大家指点一二,谢谢!
太极图黑白分明是否与大道相背,老子忘善恶,太极图却黑白分明?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特向大家求解,很多人都把太极图说成是老庄之道,并说是道家象征,但我觉得太极图黑白分明,也可是说善恶分明,这不是与老子的天地不仁,绝圣弃智相违吗?另外庄子的是非两行,善恶俱谴也与之相背啊,俗语说,水至清则无鱼,老子也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也看到有道友说太极图黑白分明,就是要人明辨善恶是非原则,这和老庄精神相违吧?请大家指点一二,谢谢!
请教一下大家,老子是循环论者吗?仿佛是个死循环。 最近看到很多网上资料,还有吧友们都说天道循环,有学者还说老子是个历史循环论者,我认为道法自然已超越循环论,道是绝对无恃的,得道就是要超脱这个循环吧,道者反之动是个规律,但这个并不是“道”本身,道可道,非常道,无心无一切观念才合道,任何对道的规定都会走向失道,一旦有规范有区别就离道远矣,所以我反对循环论,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希望各位吧友发表高见。谢谢!
明白了老子第三十章其事好还之意,但确实不太懂天道好还出自老子 前几天发了一个贴,这几天找资料搞懂了“其事好还”之意,但确实不明白天道好还之意,也觉得"天道好还”与老庄精神背离啊?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明白了老子第三十章其事好还之意,但确实不太懂天道好出自老子 前几天发了一个贴,这几天找资料搞懂了“其事好还”之意,但确实不明白天道好还之意,也觉得"天道好还”与老庄精神背离啊?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明白了老子第三十章其事好还之意,但确实不太懂天道好还出自老子 前几天发了一个贴,这几天找资料搞懂了“其事好还”之意,但确实不明白天道好还之意,也觉得"天道好还”与老庄精神背离啊?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请吧友们解释下“天道好还”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果报应? 最近读到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后来被人引申为“天道好还”,而且这一章中的其事好还多被理解成报应之类的,其事好还扩大到天道好还,这不是和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一样吗?道家很少讲因果吧,佛家第一义谛也是无因果的,本来我是很欣赏道家的自然天性论的,怎么又和俗套的报应认论联系在一起了,天地不仁,是道家真意吧,道家求真不求伪善。 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哦,我一读就恶心着了,老庄,老子的高妙,庄子的逍遥,都那去了,我快失去信道之心了。 最近读到这个很是解不开,睡都睡不着了,请大家给我个意见,谢谢吧友们热烈讨论一下。
【请教】请大家解释下“天道好还”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果报应? 最近读到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后来被人引申为“天道好还”,而且这一章中的其事好还多被理解成报应之类的,其事好还扩大到天道好还,这不是和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一样吗?道家很少讲因果吧,佛家第一义谛也是无因果的,本来我是很欣赏道家的自然天性论的,怎么又和俗套的报应认论联系在一起了,天地不仁,是道家真意吧,道家求真不求伪善。 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哦,我一读就恶心着了,老庄,老子的高妙,庄子的逍遥,都那去了,我快失去信道之心了。 最近读到这个很是解不开,睡都睡不着了,请大家给我个意见,谢谢吧友们热烈讨论一下。
请大家解释下“天道好还”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果报应? 最近读到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后来被人引申为“天道好还”,而且这一章中的其事好还多被理解成报应之类的,其事好还扩大到天道好还,这不是和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一样吗?道家很少讲因果吧,佛家第一义谛也是无因果的,本来我是很欣赏道家的自然天性论的,怎么又和俗套的报应认论联系在一起了,天地不仁,是道家真意吧,道家求真不求伪善。 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哦,我一读就恶心着了,老庄,老子的高妙,庄子的逍遥,都那去了,我快失去信道之心了。 最近读到这个很是解不开,睡都睡不着了,请大家给我个意见,谢谢吧友们热烈讨论一下。
问下“夜_火的流浪”和各位吧友,道家的其实是建立在因果上吗? 最近拜读了一下吧里“现在最不可信的就是因果”这一贴子,可能是老贴,本来以为“夜_火的流浪”先生比较有见地,但看到他的回贴“道家基实也是建立在因果上,所以说天网恢恢,本来想发个专题,没有时间了”,有些失望,道家基实是建立在因果之上吗?我不太认同这一看法,也想请各位道友来讨论一下,因果在佛学中本来就是世俗谛而已,因果不过幻网而已,无明缘行行缘识,执于因果,只会被因果所缚,斩断因果幻网才证空性,第一义谛,因果亦空不可得,至于道家,更是反对这些世俗看法,否则就不会有天地不仁及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些说法了,道类似于佛学的第一义谛,本来就是破执,老子多处用虚或不可识来形容道,怎么会把因果这种俗不可耐的东西作为道家的基实呢,天网恢恢的意思并不是说报应,亦不是说因果,恢恢是广大的意思,其实那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这个网有几个特征,节点与节点都是相连接的,网处处都是空的,所以用这个天网来描述这个天之道,意识的虚空与外在虚空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相应的,相通的,人与人,人与万物的意识虚空都是相通的,相应的,一体的。所谓因果报应,成了软弱绝望之人最后求救的对象,也成了阴谋家的工具,天网恢恢之天并不是人格之天,老子的用意根本不在些,庄子亦说忘善恶而居中,我想因果亦要忘吧,执着于因果,于是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怎么能契入道呢,道是无目的,无心无为,我真心不相信道家是建立在因果之上,而是弃因果吧,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因,一切都是果,这是不是一场交易,我们曾真正生活过吗?我们曾实实在在的进入过生命吗?结结实实的享受生命的喜悦了吗,多么丑陋的因果,把生命降低了一个层次,成为了一场买卖和交易,我们能回到小孩吗?能婴儿乎?
大家好,我在本吧发的贴子,同鞋们都热心回应,还有一问题如下! 就是前几天,我在贴吧发表的,“请老子吧高人解下在下的疑惑的贴子”,与各位同道交流甚欢,谢谢大家热心的帮助,给我解了不少困惑。 但是还有些地方不明朗,与同鞋们交流后:有时想一想,假若有道与非道的区别,那道真还有正确的规律那么点意思,还真有点像我看到的那句话:“道泛指正确的规律与秩序”,这又有点像儒家了,但老庄本身确实又是很反对对事物去分别,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矣,斯恶矣。一去区别,离道更远,庄子则更加是这样认为,如“两忘而化其道”、“忘善恶而居中”,有时这样想想,还真有些矛盾。
各位同道,请问道是造物主吗?大家讨论一下。 我在贴吧发表贴子,有些吧友说道主宰万物,又说庄子中有提到过造物者一说,道是造物主吗?那不是和西方基督教一样了,对基教有些反感。老子说过,长而不宰,生而不有,为面不恃,功成而弗居,完全在说道的无为性,这与西方基督教差别太大了,西方的是有为的造物,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是怎么生的呢?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请各位吧友高人,来探讨一下我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谢谢了111 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说明道是周遍万物,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又有非道也哉,不道早已的说法。这是不是矛盾呢?怎么解释。我觉得万物都在道中,怎么会有不道、非道的事物存在呢?无道的事物根本就不存在吧。庄子也说过,道通为一,特别在齐物论中提到:“依托正确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循了谬误的一面,依托谬误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循了正确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能认可的一面”,庄子认为道就整体,就是整个的存在,那为什么还会有“不道”、“非道”的事物呢,见道就是见独,独就是没有对待,如果还有“不道”的事物的话,那道就不是终极了吧。 另外我还看到有人解释“道”泛指“正确”的规律或秩序。道是“正确”的规律?道无所谓正确与不正确,有正确的道,就有不正确的道,那道还是道吗?道包纳万物,道如果是无相对的话,那就根本就不能以正确这样的词来加诸到道上面。因为道无所侍,所谓用世俗的正确与不正确来言道简直是贬低了道,那么道家的道简直和儒家的道一样了。 所以说我觉得不知道解决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在想也想不通,感觉道德经是有些矛盾的地方。 道容纳万物,万物皆有道,怎么又会有不道的事物呢,不道、非道的事物怎么能存在呢? 请大家讨论一下,也解一下我最近想了很久想不通的东东,谢谢了!
老子吧的高人,解一下在下的疑惑吧! 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说明道是周遍万物,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又有非道也哉,不道早已的说法。这是不是矛盾呢?怎么解释。我觉得万物都在道中,怎么会有不道、非道的事物存在呢?无道的事物根本就不存在吧。庄子也说过,道通为一,特别在齐物论中提到:“依托正确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循了谬误的一面,依托谬误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循了正确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能认可的一面”,庄子认为道就整体,就是整个的存在,那为什么还会有“不道”、“非道”的事物呢,见道就是见独,独就是没有对待,如果还有“不道”的事物的话,那道就不是终极了吧。 另外我还看到有人解释“道”泛指“正确”的规律或秩序。道是“正确”的规律?道无所谓正确与不正确,有正确的道,就有不正确的道,那道还是道吗?道包纳万物,道如果是无相对的话,那就根本就不能以正确这样的词来加诸到道上面。因为道无所侍,所谓用世俗的正确与不正确来言道简直是贬低了道,那么道家的道简直和儒家的道一样了。 所以说我觉得不知道解决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在想也想不通,感觉道德经是有些矛盾的地方。 道容纳万物,万物皆有道,怎么又会有不道的事物呢,不道、非道的事物怎么能存在呢? 请大家讨论一下,也解一下我最近想了很久想不通的东东,谢谢了!
这是在本吧看到某人的回贴。觉得很好,可惜该贴被删了 被删的贴能看见吗,就是那个“什么是道,道就是神”的贴子。 信道者,左手握住光明,右手握住黑暗,阴阳调和,得悟天道。不是好人,不是坏人,却 能自由自在,逍遥天下。因为太极是圆,圆则包容,包容就无为,无为就再不会入 ...
老子道德经自相矛盾 最近读道德经,感觉越来越弄不懂了,老子说天地不仁,而第七十三章又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这不又回到了一个人格天,宗教主宰之天了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都是在说明天地并没有人类的善恶之心,只是自然地化生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如果天有善恶之心的话,有好恶的感情,还能配称为天吗?不懂。
天有善恶吗,何言“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有善恶吗,何言“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又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
请高人解一下惑 最近读道德经,感觉越来越弄不懂了,老子说天地不仁,而第七十三章又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这不又回到了一个人格天,宗教主宰之天了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都是在说明天地并没有人类的善恶之心,只是自然地化生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如果天有善恶之心的话,有好恶的感情,还能配称为天吗?不懂。
大家来帮我解一下迷惑 最近读道德经,感觉越来越弄不懂了,老子说天地不仁,而第七十三章又说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这不又回到了一个人格天,宗教主宰之天了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都是在说明天地并没有人类的善恶之心,只是自然地化生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如果天有善恶之心的话,有好恶的感情,还能配称为天吗?不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