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月华 百里月华
关注数: 1 粉丝数: 5 发帖数: 4,934 关注贴吧数: 4
【发文】旅游 旅游    去看过ENO.的博客,发现她是个爱旅游的人。  我周围的朋友,好像都喜欢旅游,或者说,喜欢离开现在的城市去别的地方哪怕荒漠历经一番。  我也想去旅游。我想像倩那样走遍整个中国,但是不像她那样走马观灯似的。我要把每一个去过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它们给我的印象与感受。  哪怕是一个人的旅途也好。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倩一起计划着在下一学期开始休学一年,去她的老家浙江“休养”。本来已经取得了母亲的同意,可是又突生变故--倩回浙江,要重读高一,而我需要的,只是换一个环境,自学或者到处走走。只要远离现在这个城市就好。也许我就只是需要另外一些不一样的空气,给我的身心彻底换气。  原本两人说好的,一起在浙江好好地调整一下,再回来继续上学。她的亲戚家在杭州附近,只用两个小时的车程。平时我们可以在家学习,可以请老师辅导,周末就可以坐车去杭州散心。我还和母亲说,这是个锻炼我一个人在外地生活的好机会,她也不用日日操心我了。真是个不错的计划。简直就像是一个梦的蓝图。  也许就因为它是一个梦。  于是醒了。  如今倩在浙江接受着与这里完全不同的、魔鬼式的学习,而我依然在这里喜怒哀乐着,情绪化着,成绩持续攀升着,和物价波动成正比。我们一直互相通信,可是邮局的效率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一年下来,我手里也就有个位数的几封信。其余的时间,我独来独往着。  其实身边有不少朋友,关系都很好,像恺溪,像加加。可是没有人可以像倩那样和我一起坐在校门口一直一直不说话却可以转着同样的念头。我们的爱好其实不一样,不像恺溪和我有许许多多相同的爱好。可是这也许就是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友情吧。  倩说我们的性格很不一样,加加也这么说。而在外人看起来,我们很像,同样地特立独行,带着傲气,和每个人都交好但又没有很多朋友,遇见意气相投的人时才会“镇日言笑”。我们都是典型的双面人。这一点在双子座的倩身上更明显。她坦然地说她虚伪,因为她懒得和不屑的人争论,所以带着笑脸让别人对她没有敌意,她也就能安生些。我大概也是这样的人吧。只不过初衷不同。我只是觉得别人没有必要和自己一样,况且人人都有令别人欣赏的一面。  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倩的信了,不知她暑假回不回来。我现在是高三了,而她才开始要上高二,成了我们名副其实的师妹。我们只有最多两周的假期,不知她能不能赶得上回来和我们这些朋友聚一聚。再和我聊聊大家约定好的高考完后一起背个包天南地北地边打工边旅游的计划。虽然那听上去比什么都像是个梦。
[冒泡+发文]日子 日子(此题目无效,本文为杂七乱八的碎语)    突然的就发现日子又像流水一样过去了,埋在那些永远无尽的作业里,连同人们口中美好的青春一起逝去。  然后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呢?  作业还没有完成,饭也没吃好,觉也没补回来--这就是所谓的“蹉跎了青春”吧?……  想去旅游,想看看最蓝的天,把自己的生活找回来。  初中时看凤大的《昆仑》,总有很好的心情和故事情节一齐起落。可是高中后,同样精彩的《沧海》却在我眼中失了色彩。我对倩说,不是书不好,是我的心麻木了。我失去了曾经充满梦想和真善美的胸怀。而今的我,肤浅得只会对着小谷花痴。花痴也没有什么不好,可是我悲哀地发觉自己的心只剩下这一项功能了。  还有就是上了高中后没有了初中时的文采,不管是犀利还是细腻。我们都成了只会写议论文的机器。没有谈判的余地,你必须遵守这个世界的规矩。也许是我们还太稚嫩了,所以找不到将个性与规矩完美融合的办法。  我老是开导别人:你要认命啊,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对着干对自己没一点好处的,个性又不能当饭吃。  可是实际上,也许我自己还没叛逆着。我依然会抱怨会骂街,还不懂得如何运用智慧,作业多了会骂得口水四溅,课上得累了也会掀桌子。高一时的抑郁症似乎又回来了。看来没有找到开解自己的方法的人是我。  恺溪用仰望的语气对我说:“怎么你们都长大了啊?我还不想长大呢,也长不大……”其实这样的人是最幸福的,不是吗?把什么事都看得简单些,快乐也就容易些。  有人说最幸福的人是傻子,也挺有道理的。可惜这个世界上染色体出问题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社会也就复杂了。  80后和90后已经被标上了叛逆的标签,可是那些指责我们的人,有没有想过叛逆的原因呢?  白纸到最后终归不会是白色的。就像我们的眼睛,会从小时候的黑白分明变成老后的混浊不清。是看到的东西太多太乱太污浊不堪了吗?还是人类原始的本能不去关注那些单纯的美好而是热衷于挖掘黑暗的东西?如今的八卦杂志盛行便是个很好的证据。全体人类正在走向腐败。    最近总是喜欢发呆,呆掉的时候很快乐,什么都不用想,没有烦恼,可是神游过后愁更愁,因为想不起自己要干什么了。上课也很容易走神了,结果就是越来越烦躁,想破罐破摔又想力争上游,把自己搞得天天跟吃了炸药似的,逮谁跟谁爆炸。  今天去看了电影,还是在我强烈要求下我妈才带我去的。放假前她就说好的,怎么能反悔呢?其实我就是在跟自己怄气,给自己找闷。所以今天看完电影愤愤地甩了一句“我就是发神经”然后就意气风发地走了。下午在超市里被人撞了一下,那人没道歉还若无其事地推着车向前走,我当时就想和她吵架,心想有个人吵也不错,不至于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结果人家走得快,我还没扯开嗓子她就没影了。心情更加郁闷。连架都没得吵真是再郁闷不过的事了。  想想自己以前也不是这样的人的,朋友替我说话时我还经常反过来给对方解围,显得自己少根筋似的,现在也不知怎么了,就是想跟人吵架,吵得天昏地暗然后在情绪最激烈时大哭一场然后睡觉然后起来后一切恢复正常--像个失恋的人一样……==  写了这么多舒服一些了,突然觉得自己不能怕抑郁症回来,而是应该面对它,用曾经成功战胜过它的方法再次打败它,叫它吃不了兜着走,哼哼。(正愁没对象给我发泄呢,抑郁症?撞上来算你倒霉!)
贴个视频地址上来 刚刚去搜索了一下“藤萍”,然后进入藤萍吧转了一圈,发现了这个视频:http://tieba.baidu.com/%CC%D9%C6%BC/shipin/play/d8cabfe87a4d3f0f8f06fced/藤萍这个名字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很出名的写手,跨界很多,武侠、言情、动漫……很多很多。如今是一名可敬的人民警察。说起来是惊惊的学姐,她是中大毕业的。。。某最近看了加加给的她的文《吉祥纹莲花楼》,觉得很好看,是武侠悬疑推理。还掺杂了温瑞安(或者是古龙?)的风格和动漫恶搞的风格。话说,其实我也很惊异她能把这两个完全不拉边的东西扯一块去……视频做得一般,那些字幕闪得太快,图像也不清晰,但是因为制作者用了小顾……所以某月口水大流,把它贴上来了。该视频是《吉祥纹莲花楼》的“伪预告片”,影像是N多电视剧上剪下拼凑的,大部分取自《逆水寒》和《四大名捕》。小顾在里面变成了《吉祥纹莲花楼》的主人公李莲花。《四大名捕》铁手(车贤表)变成了方多病。邓超版少年包拯(令人吐血)变成了施文绝。晚晴变成了乔婉娩。还有很多人被变了身份……总之看完后偶觉得有点黑线,但是有小顾看就行了~有时间我把《吉祥纹莲花楼》贴上来,这样看视频才会明白些……现在不想看视频的孩子可以忽略此帖,等我把文贴了再看也不迟。文不长,因为是个万年坑……==
[原创]噩梦 噩梦  跑,跑……只有双脚有知觉,在不停地交替带着全身向前运动。黑暗的古堡仿佛一个巨大的笼子,困住了所有的东西,包括几个世纪以来积聚于此的幽灵。  窗外的夜下着罕见的暴雨,风怒吼着,还有闪电――闪电如魔鬼的利爪划过天空,撕开了夜幕,用轰隆隆的雷声带给世间死亡的讯息。  一道骇人的电光闪过的刹那,照亮了一个女孩惊恐的面容。  半晌,雷声的回音才隆隆远去,女孩也恢复平静,但仍忍不住咬牙发抖。  夜半,城堡。暴风雨的夜,古老的城堡。  也许还有不知正在哪里聚会的幽灵。  自己是在做梦吗?  女孩狠狠地掐了一把自己的手臂,疼痛直钻到心里。  脚已经软了,全身都虚脱了,可就是找不到城堡的出口。  不可能……没有门,自己又是怎么进来的呢?  大脑空白。  女孩记不起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了。  瞬间如一道电流经过全身,女孩一个激灵,差点瘫软到地上。  记忆断裂了。  这样的夜晚,自己应该在自家壁炉前读小说,或是已经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入梦,怎么会在这样一个冰冷黑暗的古堡里?  一个淡淡的影子从窗前闪了过去,女孩尖叫一声,却发现那只是一只猫。  一只白色的波斯猫。  它优雅地摇着尾巴,停在了女孩面前不远处。两只不同颜色的眼珠定定地瞧着女孩,深邃而不可捉摸,在黑暗中发出幽冷的光芒。如此的情景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幽灵浮在空中,用隔了几个世纪的目光打量着女孩。  幽灵?  女孩脑海中闪过这个字眼,吓得闭上了眼睛。  周围一片寂静,等她睁开眼睛时,发现猫已经不见了。  她缓缓向前迈出一步,脚下柔软的触觉就像自己家的地毯。  女孩低头一看,那确实是地毯,由身后向前绵延,直到走廊的尽头。地毯上落满了厚厚一层灰尘,勉强看得出是暗红色的,上面有着繁复的花纹。不知是不是羊毛制的,看上去细密而精致。  她又抬头看看四周,这是一条无比宽敞高大的走廊,天花板遥远得要眯起眼才看得到上面的图案。左边是高大华丽的玻璃窗,高度与天花板齐平,关得死死的,就像锈在了墙里。右边是一幅幅画像和一排顺着走廊排列的骑士盔甲。  盔甲的金属光芒暗淡地投射到墙上,勉强照亮了画像,那都是些人物肖像画,画上的人物衣着华丽,气质高贵,看样子是古堡历代的主人,一定是世袭的贵族。  女孩顺着走廊一边走一边看,这些画说明这个古堡的年代非常久远,久远到有过这么多代主人,这里一定曾经非常奢华过。  可是现在一个人也没有。  女孩停住了脚步,正站在最后一幅画前。画上的人不同于之前的每一幅,他的脸苍白而英俊,嘴角挂着迷人的微笑,金发衬得他的嘴唇愈发鲜红。还有他的肩头,停着一只猫。  正是刚才见到的那只白色波斯猫。  画中的人与猫都是一样的优雅,却不知为何诡异得令女孩心中升起一股寒意。  她渴望逃出去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因为她突然觉得有谁在她看不见的地方观察着她。  是那只猫吗?还是古堡里的幽灵?  可是出口在哪里?她跑遍了一切地方,出口到底在哪里?  冰冷的空气凝固在四周,到处都是荒芜颓废的气息。这个古堡有多久没有人走动过了?十年?五十年?上百年?这么多年来这里聚集了多少幽灵?也许它们此刻正在某处对着她指指点点?  女孩再次跑动起来。  她从巨大的楼梯奔下去,却如刚才一样只能找到紧闭的窗户。这里应该是一层了,为什么会没有门?  她徒劳地敲打每一扇窗,希望发现它们中有一个没有锁上。到最后她几乎是疯了一样捶向玻璃,却还是一无所获。  玻璃像钢铁一样坚硬,古堡里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敲碎它。而且目之所及,都是些巨大的家具,女孩根本举不起它们来砸玻璃。  仿佛绝望了,女孩在窗下蜷了起来,瑟瑟发抖。  恐惧在不断压迫着她的神经,几乎令她崩溃。  有什么声音从别的地方传来,微弱,但清晰。  女孩抬起头来,努力忽略暴风雨的声音,仔细倾听着。  是小提琴。优美而哀伤的曲子。  她站了起来,欣喜若狂。有人在拉小提琴!  循着声音,她向古堡深处走去。  经过无数的盔甲,沿着一条更加破败的走廊,不断向前摸索着。  突然提琴声断了。  女孩愣了一下,此时一道闪电自上而下在窗外划过,紧接着一声巨大的雷响在古堡上方炸开。  随着雷响而起的是一声和弦,像是谁狠狠地用拳头砸向钢琴的琴键。  这个乐器的声音就在前方,沉重而悲凉地演奏着,催促着女孩快些。  她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去,又经过了一幅幅的画像,直到地毯尽头。  尽头是一扇门。  红木做的双扇门,黄铜的把手,细致的木纹与锃亮的金属。  是她找得几乎绝望的门。  又一道闪电划过,将整条走廊与这扇门照得纤毫毕现。  旁边墙壁上是一幅肖像,一个英俊的男子和一只白色的波斯猫。  女孩伸出颤抖的双手,扭动门把手,用力一推。  门悄无声息地开了。  一个燃着火的壁炉正对着她,壁炉前的地毯上有一只猫,白色波斯猫,绿莹莹和蓝幽幽的眼珠正盯着她。  一架管风琴立在房间一角,琴键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敲击着,就像是一双幽灵的手。  一个人朝她走来,英俊的面庞带着迷人的微笑,金发衬得双唇鲜红如血。  画上的男子在对她微笑:  “欢迎来到德古拉城堡。”
[随感]俗世 最近期中考,但是偶一向是越紧张的时期越放松,所以在大家都在灯下拼命复习的那几天,偶完成了两篇“随感”,牵上来遛一遛~随感•俗世 朋友很感慨地说自己很适合城市,所以必须得好好奋斗,以求留在这些灯红酒绿间。她说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小椴。椴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吧?他的文一向淡定脱俗,但又如他所说“大俗”。其实所谓脱俗,应该是回归到最原始,我们可以称之为“大俗”。那是一种阅过人世沉浮,尝尽世间情感的通达之俗。毕竟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免俗,当思透这些凡俗后,自自然然地接受了,融入到它们中去,并从中找到他人所找不到的乐趣时,就是大俗的脱俗。古说大隐隐于世,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水银游过――――――椴在水库旁新建了一座小居,照片上灰扑扑的墙煞是俗气,纹理又那么单调,乍一看真是不养眼。但是再看上几秒,我突然又感觉它的美正是来自于这一份简单。再过上很多年,这灰砖格瓦,大概还是这么干净吧。灰色耐脏,简纹耐看。 其实我觉得椴是个适合城市的人,他的故事里的沉重与跳脱,深艳与明快,都来自于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他能用最准确的字眼描述出城市所有的阴暗、残忍,也能用最感人的字眼描述出这些冷硬中的温暖,在那片狂啸冷漠的疆域中让人有了希望的寄托。如同长安古意中踏入绝杀的裴红棂母子遇上余果老的“请从绝处读侠气”,如同杯雪中在那乱世里骆、易二人的“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樽前相属”。朝野动荡中,豪迈如余果老,孤绝如骆寒,挺傲如易敛,清华如萧如……于是冰冷的世道上,漠然的江湖里,有了这么激人的故事,它们宛如发生在我们眼前。 然而椴又好像不属于疲于奔命的城市。他的才华清澈得像是出于久不闻于人世的泓泉。他在水库边安置新居,毗邻大好风光。那一片湖泊,几乎让人以为骆寒就要乘他的驼儿从中跃出。那里是我们这些无缘见桃源的人想像中的桃源,脱俗得叫人眼红,也叫人感慨:也只有椴这样的人才合得上这片土地吧?难怪他会说住在这里,大好文章挥笔立就。――――――水银游过―――――― 朋友对自己适合城市的这个结论,来自于她在上海的一段行程。那是在一天晚上,她从一个窄窄的弄堂里穿过,四周静谧得吓人,也没有灯光。她就这么走着,突然眼前一亮,一片华丽铺展开来――那出口正对着东方明珠。那片属于繁华都市的闪烁的霓虹灯,让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据她自己所说,后来她再也没有说过要住到深山老林里去之类的话。我只是安静地听她讲,没有应答。我还没有经历过她所经历的震撼,所以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更喜欢俗世还是隐逸。其实二者的关系很紧密,我们需要城市的繁华来满足各种要求,同时也不断地需要世外的脱俗之气来净化心灵。人总是需要从不同的途径提升自我的。
一段让月华爆笑死的跟帖,不看白不看 825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 :回复:一起玩个游戏 不喜欢英国,我比较偏爱中国,英国生活太枯燥....... 楼下的,你对BL(男男同性恋)有什么看法? 作者: 82.3.204.* 2006-12-12 07:13   回复此发言 -------------------------------------------------------------------------------- 826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 :回复:一起玩个游戏 没看法,没遇到过 楼下的,你对AI被迫离开76人对有和看法?? 作者: XL虫 2006-12-12 10:54   回复此发言 -------------------------------------------------------------------------------- 827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 :回复:一起玩个游戏 没想法,不关偶的事, 楼下的,你对柳莺莺被迫离开梁萧有何看法? 作者: 221.233.3.* 2006-12-13 03:07   回复此发言 -------------------------------------------------------------------------------- 828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 :回复:一起玩个游戏 没看法,因为我没看过. 楼下:你觉得朱若兰和沈霞琳谁比较配杨梦寰? 作者: 221.220.146.* 2006-12-14 13:25   回复此发言 -------------------------------------------------------------------------------- 829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 :回复:一起玩个游戏 不知道.因为我也没看过 问:你知道楼上问的那个问题中的人物是哪本书里的吗? 作者: 210.27.188.* 2006-12-14 15:37   回复此发言 -------------------------------------------------------------------------------- 830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 :回复:一起玩个游戏 靠 这样的问题谁知道呀! 郁闷死 问: 20年前老夫横扫中原武林的时候你在哪呀 作者: 218.77.45.* 2006-12-14 19:56   回复此发言 -------------------------------------------------------------------------------- 831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 :回复:一起玩个游戏 我在天上看你蹂躏中原 楼下:圣诞怎么过
[转帖]金庸版春节晚会 主持人:黄蓉 韦小宝 1、欢天喜地大联唱 《我是女生》东方不败 《为爱痴狂》李莫愁 《我要找到你》瑛姑 《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段誉 王语嫣 钟灵 木婉青 《朋友》江南七怪 全真七子 武当七侠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胡斐 袁紫衣 程灵素 苗若兰 《有一个姑娘》傻姑 《值得》杨过 小龙女 《心太软》张无忌 《我这样爱你对不对》杨康 穆念慈 《大哥》郭襄 《明明知道相思苦》程瑛 陆无双 《我的眼里只有你》萧峰 阿朱 2、舞蹈 苗族舞蹈:蓝凤凰 何铁手 满族舞蹈:建宁公主 蒙古族舞蹈:华筝 波斯舞蹈:小昭 回族舞蹈:香香公主 3、乐器合奏 二胡:莫大先生 笛子:余俞同 古筝:任盈盈 主持人插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刚刚开始的武林残疾人运动会上,梅超风为我们夺得了第一枚金牌!(全场沸腾) 4、独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郭靖 5、配乐诗朗诵《你是风儿我是沙》香香公主 陈家洛 6、集体舞《健康歌》周伯通 曲非烟 7、歌曲《今夜无人入眠》两大男高音--杨过(一啸伏千兽)、谢逊(一笑成疯) 8、歌曲《难忘今宵》领唱 金庸(特邀嘉宾) 附:对于有些观众提出为什么没有某某明星的演出,主要有以下理由: 一、有些大腕要价太高,比如韦小宝的哥们康熙,出场费惊人! 二、有些明星档期实在排不开,比如萧峰要到洛阳演出 三、有些节目质量过低,晚会方撤消了,比如丐帮的HipHop街舞表演 (摘自某报,有所改动)
[琉璃]一篇小文,博客上的 琉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烛台。那天和朋友逛,本来想买以前看过的一个黑色的金属感的月牙形烛台,但是很不幸地,它卖完了。小店的姐姐很热情,从架子深处小心翼翼捧出一个玻璃烛台交给我。我本来决定买不到想要的就不买了,但是一见到这个玻璃烛台--我宁愿叫它琉璃--我就爱不释手。琉璃烛台并不少见,它的外形也不怎么别致独特,甚至不如隔壁那家精品店里的精致。烛台分两个部分,一个坛子一样的圆肚裂纹盏,一个承托它的花枝缠绕的矮架。我喜欢它,就是因为它那些裂纹和矮架上的花枝。看很多故事里都说到景德镇的陶瓷,那些文字把陶瓷上的裂纹说得跟天上的流云似的,我读得多了,也不禁对裂纹的陶瓷有了种憧憬。这个躺在我手里的烛台,虽不是陶瓷,裂纹也不能算是做得好的,可是那份晶莹剔透是陶瓷所没有的。就连矮架上缠绕的几条绿枝也是这种琉璃之色,满含夏意的深绿中透着沉静。细细的软枝轻轻一拨,绿枝上的叶子就和裂纹盏敲击出清脆的音乐,很是悦耳。 晚上把久置不用的打火机取了出来,点燃了一截装饰蜡烛,然后放进盏中。微弱的火光跳跃着,在依然亮着灯的房里丝毫不起眼。关了灯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古书上说琉璃灯点起来后会亮如白昼。琉璃烛台静静地立在窗台上,宛如一个不慎落入凡间的小仙子,落寞而沉寂。烛火被裂纹细细地分成碎片,洒在大理石的窗台上,居然让深沉呆板的石头有了玉一般精透的气质。于是原来不起眼的烛火,在琉璃和大理石的反射下映满了房间,原本红彤的火光也像染上了七彩。 透过琉璃盏,烛火一跳一跳,应该是惊惶的,毕竟这截蜡烛已经用得只剩那么一点蜡了,烛芯也短得可怜。可是不知怎的,我觉得它是幸福的,因为琉璃用自己美丽的光彩温暖着它最后一点生命。一时间,房里除了我,好像又多了两个生命。于是我窝在烛台旁,安静地看烛台与烛火的生死之恋上演,幸福得像一只猫。 窗外苍蓝的天空渗出寒冷的气息,撞击着紧闭的窗户,烛台的光温柔地贴在窗上,似乎在把自己的温暖分给它。惨然如冬日夜空,也不禁动容,那片苍蓝好似化了,不再像先前那般冰冷肃杀。 琉璃盏,盏中烛,烛不尽,尽泪流;流作水,水向东,而伊向何流? 绿意嫣然,环绕着琉璃盏,这烛台,能载几多愁? (看小说的一点感叹:璎璎的《琉璃变》好短,短得只在读者心里留下一对在荒漠上相依的背影。玉门关外的琉璃,流入江南,又被揣回大漠,最后碎在那个少女柔弱的发丝里,顺流而去。“也许变成琉璃,才能让你永远陪在身边罢?”她是笑着说的,可是那笑容就如火炉中的琉璃,一沾泪便碎成千万片,无可挽回。最后的琉璃顶,只是成全了这对本就该携手漫步在苏堤上的夫妻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