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雪
羽凰千雪
为了学习飞翔,我拜鱼为师。
关注数: 19
粉丝数: 334
发帖数: 4,491
关注贴吧数: 22
答疑篇——人生处世的正确态度 人生处世的正确态度该如何?二句话很经典,无论对于普通人还是修行者,都很实用! 第一句话和西教有关,原句是:圣母玛利亚来到我的身旁,闪烁着神圣的光辉,告诉我智慧的真意------ Let it be! 第二句话适用于人生逆境之时------ Take it easy! 这二句话虽然单词十分简单,谁都看得懂,但要把它们真正的内涵翻译成中文还真是好难!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 Take it easy 的精神和Let it be的人生态度。只要你真能这么做到了,你人生的境界也就随之升华了! Let it be 真是句充满了无穷智慧,反映出人生真谛的话语!这句话的精神和中国原始道家的精神以及佛家本愿净土的精神不谋而合,告诉人们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大道至简,万法归宗,真相就摆在那里,不同的教义不同的流派只是出发地点不同,所走的路不同而已,但是它们的目的地却都在同一个地方,制药你坚信地走下去,就都可以把你带到你“该去的地方”! raulwn回复帖子: 我冥想时曾收到两句话 all is well i can do it 今观骨灰兄所言,心有戚戚焉. 骨灰回复raulwn: raulwn兄,好境界! 灵修士的进阶状态:灵修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时时刻刻陪着我们的最好的上师!
技法篇——冥想的习练与方法(初级篇) 该如何正确而又行之有效地习练冥想?这是许多初练冥想的修习者最关心但却又最糊涂的问题,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冥想这个词的真实含义:冥想一词,极易误导并误解,因为中文里有一个成语叫苦思冥想,所以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冥想修行者都错以为冥想就一定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在静思或静悟些什么,其实冥想的真实含义并非如此,这个词义的解释,以我个人的心得和体会觉得应该这么解,即“冥想”如同“命运”一样实际上是由不同的二个字所构成的,“命运”指的是先天之命+后天之运之总和,“冥想”就应是冥+想的合体。 冥这里的意思指的是虚空渺茫(参见《庄子·在宥》里——至道之精,窈冥冥。)和静默(参见归有光《项脊轩志》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想则是念想,故“冥想”一词的真意就是空渺静默之念。 明白了冥想是什么后就可以着手开始学习冥想了。本着普及冥想的初衷,这里主要针对的是尚未入门的初学者或刚入门的修习者,内容主要涉及初级冥想的习练与方法(关于中级冥想和深度冥想会在后续文章中接着论述),在上篇中我已经说明了初级冥想的实质就只是一种感知状态,从感知中获取的某种状态。那么究竟该如何去感知呢?某种状态又究竟是怎么样的状态呢?要想很好地感知,你首先要做的必须是静下心来,三种姿势比较有利于静心,一是坐(常见于中国式和日本式冥想及高级瑜伽术),二是躺(常见于印度式冥想),三是站(常见于部分瑜伽功法和中国的气功站桩),习练者可以从这三种姿势中任选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姿势来修习冥想,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还是比较推荐坐式冥想,原因是躺着虽然最节约体力但却容易睡着或昏沉,站着虽较易保持清醒但却体力消耗大容易疲劳,所以坐姿才是冥想的基础,是初级冥想者的主流方式,无论是中国佛家或道家的打坐还是高级瑜伽术的坐定或是西方超心理神秘术里的静心,初学者无一例外地几乎全用的是坐式冥想。坐姿主要分为二类,端坐和盘坐,端坐是脚自然垂下的坐姿,盘坐是盘腿而坐的姿势(又分为散盘,单盘和双盘三种)。 选好了适合自己的坐姿后,你就可以坐下开始冥想练习了,接下来的事很单纯,就是先去感知,后去体会状态。对于初学者来说“感知”是一件挺难的事,因为你会发现自己思绪翻滚,万念俱飞。怎么办?不同的冥想系列有着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把修炼者的思想集中到一个“点”上,使人的思想专注于一个所谓的“点”从而忽视了其他所有的事物或思想,这些方法对于初学者和入门者来说都很不错都很有帮助,比如中国道家的“观想”和“意守”,佛家密宗的“持咒”,净土宗的“念佛”和禅宗的“数息”或“参话头”,曼特拉冥想的“瑜伽语音”,噢姆冥想的“念诵听和”,尼太-弋尔冥想的“咏唱语音”和玛丹那·莫汉那冥想的“群组误音冥榻”等等。初级冥想第一层(普通人——冥想入门者): 因为感知状态是人内心的感觉,所以只可意会很难言传,那么究竟该如何去意会去体会什么叫做“感知状态”呢?这里特别推荐一个非常给力的法门适合大家去做,首先请你随意挑选一个小东西用来做你自己的“信物”(最好是那种可以随身携带的东西),然后坐下或半躺着(无所谓姿势舒服就行),把你的“信物”放置在你面前,把你的思想专注在你的“信物”上,用柔和的眼光专心地凝视着看着它,看吧看吧看吧......一直看着,直到把自己看“傻”了,看“出神”了,看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只要你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最原始最基础的初级“感知状态”!下面你所要做的就是去熟悉它,去亲近它,去体会和品味它。因为那个“信物”很小可以随身携带很方便,所以你就有可能有机会经常去做,去练习这种方法,去熟悉初级“感知状态”。 (注意事项:“信物”放置的距离不宜太远或太近,40CM-150CM为宜。) 初级冥想第二层(入门者——“菜鸟”): 当你已经可以做到不用凝视哪怕是闭着眼睛也可以有那种感觉的时候,你就可以进入第二层的习练了。此时你可以选择坐着或躺着,平心静气地闭上双眼,记住一定要带着那种“感知状态”的感觉去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比如听某种声音(音乐)或闻某种味道(燃香)或感觉自己的呼吸气息或默念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诗句或佛号或咒语)或感觉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或体会观察自己的中轴线等等等等,总之一定要做件事就成,千万别让自己空下来没事做。你就这么练着,这叫“感知状态”的积累和蜕变,坚持就这么做下去,也许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有了新的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就是“连绵不断的感知状态”,是“爱”和内在“声音”内在“光芒”对你的召唤(虽然你还感受不到“爱” 也“听”不到内在“声音” “看”不到内在“光芒”),但是恭喜你,就因为你获得了“连绵不断的感知状态”,你就可以进入下一层了。 (注意事项:此阶段相当关键,最重要的是无论身体或意识出现什么好与坏的感觉(比如身体某处发热发涨发紧跳动或意识里出现什么境界什么幻象等等),通通别去管它别去理会,否则将步入歧途,“感知状态”将无法完成积累并蜕变为“连绵不断的感知状态”。) 初级冥想第三层(“菜鸟”——“老鸟”): 严格来说从这一层起才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冥想,前二层只是打个基础做“准备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获取“连绵不断的感知状态”,而一旦成功获取了,就可以开始真正意义层面上的冥想了,就用这种“连绵不断的感知状态”的感觉坐下来,开始开启“内在智慧与喜悦”的冥想吧,此时的你,过去的所有做法全须抛掉,什么持咒,什么随息,什么意守,什么观察看破等等所有的所有全部丢掉,不再做任何事情,这就叫无为至简,什么也不理什么也不做,一切念头任其来去,不纠缠不参与不跟随不纵不迎不拒,所有你要做的事就是“傻傻呆呆”地“等待”,“等待”空渺静默之念从意识层次过渡到心灵层次,完成“渐进”中的量变妙化。 (注意事项:此阶段难就难在不懈的坚持和漫长的“等待”,所以请你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shirehorse回复帖子: lz,你说的一个点的练习是不是就感受信物,思考信物,看着信物。然后用一句话,一种味道的感受等来代替这个信物,如果期间思想或身体出现其他反映,应当还是集中在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上,不去理会。 骨灰回复sheirehorse: 所谓的“点”的意思,指的是把你所有的思想专注于某个物体,某句话(或词组),某个声音(或音乐),某种味道,身体某处(或呼吸)等等,只限于上面中的一个不可以同时专注于上面所说的所有。其实讲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以一事物代意识,以一念代万念之意思。这听起来虽然“土”了一点,但对初学者却很实用的。 信物训练只是为了找个感觉,找个类似于“发呆状态”的感觉,在你找到这种状态并熟悉它后,只要你可以不用再凝视信物,闭上双眼也还能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打坐练习了。 练习过程中你去选个“点”给自己,在专注于这个“点”的时候注意先感受,了解它,然后去亲近,熟悉它,此时如思想或身体出现其他反映,不予理会就可以了。 ЕΜΙΝЕΜ回复帖子: 就是 佛教的 禅修嘛 骨灰回复E M I N E M: 冥想和宗教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并不是某种宗教中的某种修持法。 无论是禅,静心,瑜伽,灵修,密咒,圈舞,投射,祭拜,忏悔,祈祷,默想,心灵成长,或是生活,劳作,远足,打坐,吃饭,洗澡,睡觉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一种冥想,冥想只是一个手段,让人通过这个手段达到与人,自然,社会,乃至世界的交融。 不知我这么说,是否能让你明白呢? ЕΜΙΝЕΜ回复骨灰: 不信 任何一个宗教 可以冥想吗? 骨灰回复E M: 当然可以,本来冥想一词就不是任何一门宗教。这个词身上虽然带有许多宗教色彩但冥想本身不是宗教也不一定必须需要某种信仰。 无论是有宗教信仰之人还是完全的无神论者都可以习练冥想,冥想只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训练手段,任何人都可以练习的。 宗教的弊病之一就是门户之见,尊我排他,这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素,所以我在普及推广冥想的过程中始终是用最为通俗易懂,最为普通的“白”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带有任何一种宗教的色彩,我说的所有话可以涉及任何一门宗教,但并不代表哪门宗教的。 总而言之,楼主尽管放宽心,打消你的顾虑,加入冥想行列吧,成为一名冥想者吧。 ЕΜΙΝЕΜ回复骨灰: 楼主 练习 冥想 需要 持什么戒吗? 比如 不喝酒 或者 其他什么的? 骨灰回复E M: 都不需要。。这是冥想练习,,不是宗教。。没有戒律的。 但是话说回来,偶尔喝喝酒,。,少喝一点。。偶尔抽抽烟,。,,少抽一点就可以,,虽然没戒律。。但是酗酒狂抽烟总是个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别沉迷于其中就可以了。。 一些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会扰乱我们的心性,这就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冥想进境,所以冥想虽然不需持什么戒律,但也应尽量减少或修正那些可能会对我们修行产生不良影响的生活习惯和思想。 初级冥想流程---按步骤和顺序依次为如下过程: 1:学会发呆 2:感知身体 3. 观照身体或呼吸 4. 觉察并感知意识 5. 观照意识 6. 停留并驻留于意识 7. 觉知内心情绪 8. 循情绪而深入 9. 品味情绪并寻其源头 10.找到起心动念的那个 11.完成量变积累并突破“封印”由意识层进入心灵层 12.结束初级冥想,抛却所有的有为法,进入中级冥想体证“初醒” 装嫩给谁看e回复帖子: 感知意识,关照意识,铸留意识,怎么理解? 骨灰回复装嫩: 1.感知意识: 去觉察你的念头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谁起的念?根源在哪? 2.观照意识: 变身为一个水管,让水流(念头)自然流过,你观着这个过程。 3.驻留意识: 与那个根源同在。 1.意守眉心没有错,许多人说不可以意守眉心那是对其的偏见!这个要拜当年的气功所赐,因为气功本身的错误理念使许多人深受其害,但是错不在意守眉心,错在修炼者的错误理念和修持方法。意守法门在初级冥想中和观呼吸一样都是一个最简单易行同时又行之有效的很好的法门,冥想者初期可以意守眉心,心窝,小腹,会阴,手心,脚心等等,可以意守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后期过渡到整个身体。 2.进入练气功的状态没什么不对,气功状态本身也就是一种冥想状态,我见过很多的冥想者以前都或多或少练过气功的,只要你丢掉以前气功的错误理念用正确的冥想理念去修炼,不去追求体内能量(流)感觉,不试图去控制能量流,不企图去导引能量流,不蓄积能量流去冲击眉心或头顶或其他部位等等就正确了。 3.你根本不可能做到忘我,你也不需要去忘我,这是个原则性的大错误!相反,你不但不能去忘我,你还得尽可能地去找到那个“我”,你连“我”都还没找着请问你拿什么去忘?冥想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必须去找到那个“我”,一旦你找着了,你就踏入了中级冥想者的行列了! 敏感体质型的人不太适合意守眉心和心窝,更适合意守小腹或会阴。 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更适合意守小腹或会阴,女性则更适合眉心或心窝。 吧友218.203.63.*回复帖子: (1)骨灰前辈,我讲下自己经历。我只是个高二学生。高一下学期~高二上学期。强迫症、灵性、善良、自私纠结在我心中。 具体过程还是略了吧。 就是,我思想情绪心灵模式是经历过重重复杂历程不断转变的。我能感受到爱、能心如止水、能平常心。能有生活中的觉知力。能接纳情绪思想念头。似乎也能达到你说的“傻想”。 可是以往的强迫症在我脑中已留下习惯,导致我注意力理解力不如小时候。 在脑科学层面、呼吸冥想可以提高专注力。 (2)当下的境界与羽毛前辈所说的“一”与“当下的一切都是爱的显化”我似乎都能在心中深深体悟到,也能在生活中“无法说地”实践它。(并没有狂喜透凉风,也不执着它) 。 现在只想一直练习呼吸冥想,一直。不傻想。只想通过它提高专注力。 其它随缘。正题:我才练几天。感觉我一意识呼吸,呼吸就不自然,感觉自己不可能只是观察它而一点控制它的意识都没有。而感觉有控制它的意识就难以达到“自然”“日常”的呼吸,进而大约五分钟后,就变得“可以完全不控制呼吸却可以察觉它,但觉得它比生活自然急促了”。 (3)与此同时,心脏跳动不知是急促了还是更清晰的。我怕我出事(实际心是平静的),妈妈爸爸就我一个孩子,而且家里并不富裕。 用手机在网上搜过一些关于呼吸、专注冥想的文章。只是它们有深呼吸、数息、主动幻想等成份。我不用数息了,还是喜欢前辈简洁的呼吸方法。 不知道前辈可不可以做到纯然的观察自己心灵,毫无意识到呼吸?我不能。还有,前辈观察自己呼吸时,可以直接进入撒手不管,让身体自然呼吸的状态吗? (4)如果前辈有余力。希望前辈发的帖中讲讲呼吸。 骨灰回复吧友: 继续保持你的冥想,冥想对提高觉知和专注能力很有帮助的。 必须提醒的是:你所述的原句是---(我似乎都能在心中深深地体悟到)这句话有问题,说明你还不太了解什么叫“开悟”。这里我说明一下并解释给你听,所谓的“开悟”其实有二种形式,即真悟和幻悟。真悟指的是实证(体悟),幻悟指的是虚悟(理悟)。 所以假如你说你是体悟,那么绝对不会用似乎能够一词,实证(体悟)是实实在在的感受,绝不是似似而非的感受。而幻悟则不然,只是在理论上可以领会境界,而这些领会的境界大多来自一些经典(如书籍或经论或音像视频等等)和一些上师们的教导。 冥想修行者有许多人都卡在幻悟这一关,理论和实际修行脱节。别的不说,在吧里我就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不获得怎么失去,守望者等人均是如此,由此可见,你的悟应该是属于幻悟。 进一步说明: 冥想本来就是冥想,根本就没有级。可是因为实际情况,为了方便教学和交流,才人为地被我分成三个级别: 1.初级冥想,这个阶段行一切有为之法,所有要做的事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或方式去努力,去做,去思考,去想,去观察,去觉知,目的就是为了找到那个“小我”。 2.中级冥想,这个阶段刚开始时仍会从有为法着手,然后就抛却所有的有为法,行无为法并贯穿于生活之中,此时你的生活本生就是一种冥想,冥想与你始终不离不弃。中级冥想的目标是初次觉醒(即明心)和破除“我执”。 3.深度冥想,之所以不叫高级冥想是因为此阶段要做的事是深度觉醒,通过深度觉醒得窥本源(即见性),深度觉醒并非只有一次,有三重。通过第三重深度觉醒而“合一”,最后通过终极觉醒而“回归”。 前面所说的吧里道友不获得怎么失去,据说他连深度冥想的境界都可以幻悟(理悟),但他自述自己实际的冥想修为仍徘徊在初级冥想里,所以我说这和你多少有些相似。 星期9不放假回复帖子: 骨灰前辈 潜水一段时间 看过您贴吧里的一句话(忘了在哪看到了) 貌似您已经得道 不知道您知不知道元吾氏前辈 他修炼30余年才得道 冒昧问一下您用了多长时间(心里有个谱 也给自己一点动力) 还有您用了多长时间开启的第三眼?? 另外 我发现如果素食一段时间 进入状态就会快一点 荤食的话 杂念就比较多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确有其事 期待答复! 骨灰回复星期: 元吾氏道友其人其事请恕我不想妄加评述,包涵。 至于我自己,倒可以一说。我从未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说过我已得道,道根本不是用来得的,因为道就是道,本来就得不到,得道一词,完全是个错误的词语,明白我的意思没? 你之所以有误解,可能是因为看了QT道友发的帖子里恐大先生的回帖,注意一下他的原句是: “确有重大突破”。 你问我练习冥想多久了,我初习时是1980年7月,但我想强调的是:学无先后,时间和修行没有本质上的关系,我前期浪费了许多年的光阴,不得法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那个时期,明师难寻。你前面所说的元吾氏道友也一样浪费了10几年的时间在气功里。 所谓那个第三只眼,个人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开。那个不是冥想正路,已经偏离的冥想的实质,所以我从来都不建议冥想者擅自去开那里。 许多人很好奇也想知道我现在的冥想水准,我总是这么回答的:“仍不圆满”,即使你去问恐大先生,他也一样会对你这么回答的。 星期9不放假回复骨灰: 谢前辈回复 我是真的很想走正道 没想要神通 没想求异能 只想知道自己是谁 近两个月开始接触修行的 方法试过不少 最后发现冥想比较适合我 一是看了贴吧置顶里的那段关于冥想的视频(里面说需要开启第三眼 所以才想问问。。) 二是老子曾经说过“大道至简” 那求道的过程或许没那么神秘复杂 另外还是想求教一下关于素食的问题 前辈能否给点意见?? 骨灰回复星期: 关于荤食,素食,半荤半素搭配食我一贯的说法是这样的: 就和冥想姿势一样,不必去刻意强求,一切自然为好! 如果你习惯了素食那就素食,如果你一天不吃肉就不爽那你就荤食,如果你不是到了无肉不欢的地步那就半荤半素搭配食吧, 我一直在强调自然而然的重要性,推荐不要硬着头皮逼着自己或要让自己一定要使用某种模式的生活方法。那样带着明显目的性的刻意而为之的事情并不符合冥想精神。因为“功利”性太明显了。 很有趣的很奇妙是人的生活习惯会因为修炼者冥想进境的改变而自然地不是人为地发生改变。那个改变后的自然生活模式才是我要提倡和建议的模式。 吧友175.16.223.*回复帖子: 骨灰老师 关于初级第一层的“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指的是进入那个状态之后 周围任何的声音再也无法影响你了么?(有点类似充耳不闻的感觉) 还有我越是不想去注意外界的声音 就越是在大脑里想那声音 这该怎么办啊? 骨灰回复吧友: 在你专心看书时,你可能就忽视了周边的很多声音,并不是说声音没了,而是你的专注没让你多分心。 冥想初期记得一定要去专注地做或想一件事物。 sunbird8777回复帖子: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先生,望先生有时间赐教: 1:中国哲学讲究“大道归一”,且老庄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乃“神游物外”“天地之间无我不在”,想问一下冥想的终极目标是否和老庄哲学之最高境界一致?也就是说通过修习哲学这条途径也能达到冥想的最高境界。顺便说一下哲学与冥想的关系。 2:人的身体健康程度和心理有很大关系,而冥想最终是身体心灵与万物融合’归一,试想一下万物那么繁荣强大,是否通过冥想可引起身体上的某些变化?比如身体更强健。而心理健康程度又和身体有关。 也不知道我的认识是不是有些谬误和可笑。望先生能答疑解惑。支持先生!!! 骨灰回复sun: 赐教不敢,一起共同探讨才对! 1.冥想和哲学的目的相同,说法和做法稍有差异,二者相辅相成,关系紧密! 2.中国哲学“大道归一”,老庄哲学的最高境界与冥想的终极目标完全一致,只是说法不同,使用名词不同而已。 3.老子告诉我们的是无上甚深微妙法,很多人错认为老子是在谈空说玄,不切实际。错了,大错特错了! 因为《老子道德经》的内文含有很深奥的义理,而且是在叙述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诠述什么是无为法?什么是无为的世界?什么是法界?什么是空?其差别只是在于老子与冥想所使用的语言、名称不同,正因为老子所述全是深度冥想的内容,所以一般人就无法理解老子所讲的而导致心生疑惑和不解。 4.庄子的洒脱已经到了极致,他的“超然物外”的境界没有深度觉醒的人是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和明白,他的理论和思想俨然就是一部非常全面和系统的深度冥想理论,可惜的是,真正能够读懂的人极少。 5.老庄二人,一向被尊为中国修行界的先驱,大宗师级的前辈高人,令人由衷地无比敬仰!他们的理论和思想直到现在仍然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无数冥想者,这就是真理的传承! 6.道友所述之修习哲学这条途径也能达到冥想的最高境界,的确有着一定道理,目前国外尤其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道德经的家庭拥有率早已超越了它的诞生地中国。然而通过学习哲学这条路径达到最终目的地的难度极其大,比之冥想而言,难度要大得太多。因为现实中数不清的哲修者都已经纠结于研究文字,浮于表象而未得其精髓,从一个哲修者蜕变为哲学家或学者了,他们只有理论修为而没有切身感受更没有直接体悟和体证。他们这种人,偏离了正道,离觉醒之路渐行渐远了! 原始逻辑回复帖子: 骨灰师兄 我是初学者,有个问题麻烦骨灰师兄解答一下。 初学的关键点在哪里? 我看您的初级篇里 1,准备工作:通过练习观物获得发呆的感觉。 2,开始练习:意守或观呼吸等方法。 以发呆的状态进行意守或者观呼吸,那么是不是“发呆的状态”才是重点? 意守或观呼吸的目的是牵住心猿不让它乱飘,目的是让心净下来。从而不断壮大发呆的感觉。 发呆的状态才是重点,而意守或观呼吸只是帮助发展发呆的工具。 我这样理解对吗? 骨灰回复原始逻辑: 你的理解不太对,你把发呆看重了,发呆只是一种感觉,这个感觉让人心静些,杂念少些,但是,它只是初级冥想的基本功,不是正规的初级冥想修炼方法,你太“抬举”发呆了。 用发呆训练获取的感觉,让自己静下心来,然后选一种初级冥想的方法,进行下一步的训练,目的是进行对我们肉身的返观内照,通过这个方法来好好地了解一下我们的身体内在。 04 无碍之愿 我本人就是一名深度觉醒的灵修士,但有感于目前众多的灵修士没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交流活动的场所,所以创建了此吧.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灵修士们真正的家.在这里,大家可以互帮互助,交流心得体会,获取最新经验和咨讯,资源共享,没有门户之见,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希望通过自己和同修们的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为一个灵修界的<百家讲坛>! 在这里,无论你有着什么样的世界观,信仰的是什么宗教或什么理论,修炼的是什么法,什么术或什么门道,只要是有关心灵修行的,都可以在此驻足,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家是这里的宗旨,共同成长我们的心灵,解脱自我,回归大自然,了解亲近宇宙真理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11第一次11回复帖子: 骨灰我一直在修与不修中徘徊。 因为我不确定到底哪些是可以自己修的,还有就是修什么,我母亲是信佛教的,但我觉得有些佛教的书写的有些华而不实,心里知道有的是夸张。 所以一直在我信可以修,但不知从何开始的阶段,所以请你指点我一下可以 吗? 告诉我修是什么 该怎么修 谢谢 骨灰回复第一次: 你好,你的确不必介意,无论信与不信,都可以修!你吃饭,睡觉,走路,跑步等等等等无论你信或不信你一直都在做,而灵修就和上述那些没什么不同,唯一区别只是上述那些全是你的肉体所为,这里是心灵的事,修的就是人们尘封已久,尚未觉醒的心灵,目的就是为了觉悟人生的真谛。 如何修?这个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清楚的,我简单地先介绍一个大概吧: 1.基本方法是先从自己的行为入手,觉察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修正。 2.第二步是思想,觉察自己的思想,去除“不良思想”并修正。 3.第三步是心态,觉察“极端情绪”感知并观照它们,不必修正,只要观照住并充分感受它们就行! 4.从意识层面深入心灵层面 5.获取初次觉醒 6.获取深度觉醒 11第一次11回复骨灰: 你 所说的第一和第二我都在做甚至第三我也在做,但我做的还是在修正和完善,你 说的不必修正是不是就是要我体会自己心里的百态从而产生感悟? 还有从意识层到心灵层是不是就是把 有意 的改变成自然或者说无意 把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与心里所想的融合为一体不用再修正的时候就是到心灵层面了呢? 骨灰回复第一次: 不必修正就是要体会自己心里的百态从而产生感悟,不但要体会,而且还要去感受并观照。 从意识层面到心灵层面指的就是把有意的思想改变成自然或者说无意,同时把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与心里所想的融合为一体不用再修正,一切顺应天意,就像一片随风飘动的叶子,不是叶子自己左右自己而是风左右着叶子的飞行轨迹,你就象那片叶子,当你体证这些的时候,你已经在心灵层面了!
空心菜园分流群介绍及群号公布 空心菜园自2012年8月18日建群至今,已经有近500位道友加入,在这里,我们收获了冥想技法,收获了相互的支持,收获了友情,菜园已经成了不少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有一些人,在此间证得了真相。 如今菜园几近满员,菜园作为小范围静心群,不打算再扩大成千人群。 因此菜园分流成为了必然趋势,骨灰熊言剧本即是如此安排,支流由几位风格各异的冥想先行者开群,贴吧想要加群的朋友以及已经加入空心菜园群的朋友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入支群。 目前公开的支流群介绍如下: 贴吧ID:KL4325 精通:龙息(生命源动力)的功法与空性之道的混合、了解生命源动力的各种特点。属于“西南坡”。KL的风格细腻又犀利,由内出发直击心灵,偶尔闷棍折煞许多人。 群号:557603732(小小小农场) 贴吧ID:撕落羽毛 精通:摊尸、心灵疗法,偏北坡。目前每晚都有集体摊尸冥想活动。羽毛的风格温柔治愈又能准确的洞察人心。 群号:203258724(阳光沙滩&蔚蓝大海) 贴吧ID:Lightpeacelove 精通:北坡奉爱臣服,喜悦之道。主讲故事。光光的风格是由内溢出的喜悦,对奉爱之道了解极深并且身体力行。 群号:457458748(光明之子们的奇妙故事) 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群,没必要贪多,找到合适自己的路最重要。 祝大家平安喜乐。
。。 这可能是最混乱的日子
认识的朋友们来聊个天啊~每楼必回~ 聊什么都可以~
KL的小别告知(*/ω\*) 咱们亲爱的kk去闭关啦,已经私信他或正想私信他的菜菜们。。。。抱歉kk不能及时回复喽。。。。。(其实是阿雪看到小红点老有冲动想去点掉。。。被拍飞 至于神马时候回来,kk说老天啥时让他回他就回。。。 如果有疑惑或感觉无聊,毛毛光光等等。。。都还接客的哟,欢迎前来调戏~ 最后祝愿kk一切安好。
我很伤心结局改掉了千觞陪着少恭去死的情节 天知道当时那个情节让我多动容。虽说少恭骗了千觞,但千觞其实找到了真我,他其实不喜欢当巫咸的。最后不顾众人劝说,在烈火中坐在少恭身边,陪他走完了最后一段路,自己也去了。这才是真爱啊!(非男女之情那种真爱。)千觞才是真正理解少恭的。
这是什么什么和什么植物啊?养了很久都不知道名字。
亲们,这个是什么品种啊,繁衍了N多代了,,,,,,,,,,,
为毛我联网游戏不能用wifi登录啊。前几天一直可以的啊。我都八级 用wifi就是无法连接联网游戏,没办法对战啊。。。一直显示网络有问题。但是我用手机上百度啊什么都可以的啊。网络没问题啊。 然后我试了试数据连接,咦,就可以连上。但是太费流量了,不敢对战啊。 怎么办啊。。。。。。为啥wifi就不行了啊。。以前一直可以的啊啊啊 啊啊
在某宝上看到一张神一般的图!!!瞬间碉堡了。。
有没有熟悉世界上各种鼓的高手。告诉我这是什么鼓。。。 今天外出,看到一群像新疆人又像外国人的人,天太黑,看不清。 敲着一种长长的鼓,一米左右长。挂在脖子上。 鼓很怪。橄榄形,中间很鼓很大。两边只有巴掌大,那个人两只手拍打鼓面,发出声响。 鼓上还有一些类似橄榄核的纹路。长条长条的。 这是什么鼓。 他们跳的舞也很奇怪,手举起来,就像萨满法师,跳来跳去,感觉特别快乐。
亲亲们啊,我家的猪什么诡异的食物都吃,可以吗?真的可以吗?? 两岁了。把米饭和菜叶放在一起,他会选择吃米饭啊!!米饭啊!!!! 而且,还喜欢吃窝窝头!!!!窝窝头!!神马诡异的玩意儿,我都不爱吃。。。 自从不小心喂过一次米饭,豚豚就爱上了大米先生。。。。。 怎么办。。。。可以吃吗?? 真的没事儿吗? 每次看到它在合着菜叶子的米饭里面选米饭吃,我都觉得巨诡异啊。。。。。。 这真的是豚豚吗。。。。。。嗷嗷
请问一下,姬莲,其实是什么呢? 请问一下,姬莲,其实是什么植物呢?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图,百度找的。。。
问,如何面对飞来横祸。 刚刚突然遭遇飞来横祸。 如果平日为善,但依然可能在生活中遇到飞来横祸。那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这样的灾祸?
漫谈佛教的“六道轮回”
◤照片贴◥去了中国灯城自贡,灯会美爆了。。紫藤非常美啊♥
【资源】我收集的《秦时明月》歪脖,老萌老可爱,比较全。 一楼颜良哈哈哈哈哈哈哈~~~~~~~~~~
【求教贴】类似这种,就是染色的吧? 这个我个人觉得是白水晶染色的吧,店主说是真的,卖999.。。不是很相信。接着,这种是天然的吗?买40毛。没有大图。还看到一种,感觉比较像玉髓,但卖30毛,于是,不知该不该相信。
我来画呀你来猜~~~~~这货是谁呢,。。。。
刚刚拍了个木变石。。。竟然才22元。。。。。亲们来看看。。。
啊啊。刚刚看了27集更新,小跖说。。我喜欢的人都来了。。 然后看到大叔和小高。。。我顿时。。。。顿时。。。。顿时。。。。顿时。。。。。。。有没有人有同感。。。。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