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lhliliang wylhliliang
关注数: 100 粉丝数: 179 发帖数: 15,187 关注贴吧数: 46
石大东软青岛软件学院 校长郝芳院士率队访问东软集团 筹划成立石大东软青岛软件学院 9月13-15日,校长郝芳院士率队赴东软集团访问。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隋斌,工信局局长谢龙目,卫健局副局长张秀山以及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同志、青岛西海岸新区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访问。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等会见郝芳一行,并围绕加强三方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郝芳对东软集团为中国软件行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高度赞赏,感谢东软集团一直以来对学校办学的大力支持。郝芳指出,目前是三方合作的最佳时期,面临着教育部推进“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和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的宝贵机遇。郝芳强调,今后东软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要进一步深化沟通与合作,促进各方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此前,刘积仁率队到学校调研,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石大东软青岛软件学院。本次郝芳率队对东软集团的回访,是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东软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学校三方合作的具体举措,也是学校“强化、拓展、提升”学科发展战略的重要落实,对拓展和提升计算机、软件、信息、艺术等通用基础学科,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特别是服务山东省、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石油大学校区学科建设新规划 7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就如何做好学校下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校长郝芳院士强调: 一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之上,以更坚决的决心、更快的动作全面解决东营校区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外部办学环境。 二是切实落实古镇口科教园区建设任务,切实落实土地及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古镇口科教园区升级为校区的总体规划,并将此作为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根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要求,统筹主校区和古镇口科教园区的建设。 三是进一步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督办和绩效考核。 四是在把握好“234”的前提下,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四五”规划编制要充分认识能源转型加速、数字化经济转型加速的2种形势,牢牢把握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3个学院建设的要求,根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尤其是与学校密切相关的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要求,结合山东省、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油气行业国家重大专项设置以及相关部门的重大战略规划等,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找准自身方向和定位,通过全方位、开放式的调查研究,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以及今后长期的发展。
5所驻青高校7项成果获中国专利奖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名单,驻青5所高校7项专利成果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其中,中国海洋大学2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项,山东科技大学1项,青岛科技大学2项,青岛理工大学1项。 此次,中国海洋大学获奖专利分别为“一种海带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和“组合型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奖专利为“锆冻胶分散体复合驱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山科大获奖专利为“累积变形加载真三轴试验箱”。青科大获奖专利分别为“组合式洗涤精馏塔”和“一种共混胶、其制备方法及在阻尼材料中的应用”。青理工获奖专利为“磁增强电场下纳米粒子射流可控输运微量润滑磨削装备”。 本届中国专利奖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知识产权局、有关全国性行业协会,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推荐,共有2400余件专利成果参选。经过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多轮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来自全国各行业的869件专利成果脱颖而出。其中,高校作为第一专利权人的获奖专利共有72项,获奖较多的有清华大学(4项)、华南理工大学(4项)、上海交通大学(3项)、天津大学(3项)、江南大学(3项)以及中国海洋大学(2项)等。(记者 郭菁荔)
海大规划信息学科群 6月18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田辉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学院事业发展情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于波从学院凝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以投入试点推动学院一体化综合改革及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在对标争先中加快推动学院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院长魏志强从现实机遇与挑战、重点建设内容与举措、国家保密学院建设和发展建议等五个维度介绍了海大信息学科群2020年-2030年发展规划。 田辉在听取汇报后指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思路清晰,举措有力,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田辉强调,信息学科是新时代的先锋学科、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学科、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一流大学建设的奋进之年和十四五的谋划之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待、发展机遇、发展挑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要奋发有为,努力迈上新台阶。 要在推进和谋划事业发展上走在前列,坚持全球视野,面向国家战略,着眼学校全局,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上走在前列,创新校企合作的思路和机制,更好地融入到服务青岛、服务山东、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过程中;要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积极探索推进院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国家保密学院的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省市保密事业。  
教育部、工信部启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 近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聚焦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在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特色发展为重点,深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开展关键核心软件技术攻关,促进软件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软件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突出特色、坚持统筹规划、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推动关键软件技术突破、软件产业生态构建、国民软件素养提升,重点推进以下十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一是强化使命驱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软件自主可控工作的重要性,把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为使命追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突出专业特色。围绕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对人才的特色化需求,建设完善针对软件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课程和实践能力教学体系。 三是创新培养模式。开发针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课程体系和新形态教学课程资源,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推进专业认证与行业认证的有机衔接。 四是注重产业导向。在建设思路上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强化行业企业的参与和管理,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与实验平台建设,推进公共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高校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无缝对接。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创新高校师资队伍聘用与考核机制,推进导师双向评价和认定工作,打通校企教师队伍互通互聘渠道,支持学校和企业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 六是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搭建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建设一批由高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开发的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特色工具,推进多专业学生协同培养。 七是严格教学管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探索建立学生实习实践成效转化为学分相关机制,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 八是促进国际交流。促进软件学院整体与软件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研共享促进双方发展,不断提高软件学院的办学国际化水平。 九是推进质量建设。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推进软件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质量预警和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十是加强组织保障。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齐软件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完善软件学院的内部组织体系,加大人员、经费、政策等资源倾斜力度。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相关要求,指导和组织开展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立项建设和评估。具备条件的高校按流程向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申请,同时按规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报备。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按照“集中论证、分类培育”的原则进行培育建设,并根据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调整。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