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成英 谭成英
关注数: 750 粉丝数: 418 发帖数: 15,947 关注贴吧数: 19
太极拳口诀 国家竞赛套路:24式太极拳的口诀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1 起势:向左开步,两手平提,曲膝下按。 2 左右野马分鬃:丁步右抱,转身开步,弓步左分,后坐翘脚,左转撇脚,丁步左抱, 转身开步,弓步右分,后坐翘脚,右转撇脚,丁步右抱,转身开步,弓步左分。 3 白鹤亮翅:跟步中抱,后坐右转,虚步亮掌。 4 左右搂膝拗步:右下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翘脚,左转撇脚, 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翘脚,右转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 推掌。 5 手挥琵琶:向前跟步,后坐右转,翘脚调掌。 6 左右倒卷肱: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7 左揽雀尾:丁步右抱,转身开步,弓步左捧,右抱左粘,后坐右捋,左转弯肘,弓步 前挤,后坐托掌,弓步前按,后坐翘脚,右转开掌。 8 右揽雀尾:丁步左抱,转身开步,弓步右捧,左抱右粘,后坐左捋,右转弯肘,弓 步前挤,后坐托掌,弓步前按。 9 单鞭:后坐翘脚,左转抹手,后坐云手,丁步勾手,转身开步,弓步左推。 10 云手:后坐翘脚,右转按捋 ,换重左云,提按并步,换重右云,提按开步,换重左 云,提按并步,换重右云,提按开步,换重左云,提按并步。 11 单鞭:换重右云,丁步勾手,转身开步,弓步左推。 12 高探马:跟步仰掌,后坐弯肘,虚步探掌。 13 右蹬脚:穿掌提腿,落步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4 双峰贯耳:收腿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 15 转身左蹬脚:后坐翘脚,左转开掌,后坐沉肘,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收腿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7 右下势独立:右腿点步,左转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 18 左右穿梭:左转落步,半坐左抱,右转开步,右架左推,后坐翘脚,丁步右抱,左 转开步,左架右推。 19 海底针:跟步按掌,提膝抽掌,虚步叉掌。 20 闪通臂:上步提手,右架左推。 21 转身搬拦捶:后坐翘脚,右转摆掌,左架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22 如封似闭:后坐托手,弓步前按。 23 十字手:后坐翘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并步叉抱。 24 收势:反掌下按,立正还原。
亦名宝塔、燕塔。位于城中西北隅今文化馆院内。建于金天眷二年(1139年),一说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拆于1968年春。据旧志载,塔东西阔十四步,南北长十三步,高十三级,顶上有铜笼容二十余人,可望七十里,曾为“拒寇护城”起过重要任用。“望气者谓宜发科名”。明清代曾数次维修,邑人亦“迭赋鹿鸣”,将塔视为莘县的骄傲和莘城的象征。1944年解放莘城时,塔作为全城的最高点被我军首先占领。据老教师赵仙如测记,塔底面积533平方米,高48.6米,每级有四门,至顶可望数十里,并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塔下有古庙,庙里有石雕女神像,传为南海大士,俗称“石奶奶”。莘城一带百姓旧有正月十六登塔,十月十八日赶庙会之俗。1928年破除迷信,拆庙拉神,古庙不复存。1968年塔被以“不安全”为由拆毁,拆出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莲花经》、一部写本《陀罗尼经》、一座小银塔和一具石函。函内有舍利子,上漂浮着银质薄片船。银塔属板金工艺,玲珑剔透、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经书、银塔现存山东省博物馆,石函存县文物室。1981年、1982年《文物》杂志对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了高度评价。八十年代中,县有关领导及文化部门曾起议重建,后因资金问题中止。至今人们仍热切期盼着记忆中的宝塔重现,改变古州郡无古迹的缺憾。1995年夏李东兰副县长召集有关人士重议修塔事宜,受到多方关注和支持。建塔虽非易事,但其精神可佳。   (2)、古浮塔:亦名朝城塔、宝塔、燕塔。位于朝城宁国寺(原朝城卫生院)内,建于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高七级,“宝塔朝烟”为原朝城县“八景之一”。塔今不存,古诗有载:“凌空七级竖云梯,孤柱擎天望眼迷。岚气葱笼连台斗,魁名取次燕塔题”。   (3)、舍利塔:位于原朝城县兴国寺(今舍利寺粮所)院内。塔与寺均建于金代。塔基占地250平方米,高50米,塔中有大小石匣,分别装有佛骨和舍利子;塔北有殿房数十间,寺外庙田上万亩。清康熙年间塔已半毁。至四十年代塔与寺均毁。据考,该寺原为一方名刹,僧众达数百人,影响方圆数百里。寺内碑碣。清朝郎中阳谷柴世需赋有舍利塔诗,现录以助文:“浮屠特地起,千载镇东州。立马一登眺,郊原万里秋”。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