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成英 谭成英
关注数: 750 粉丝数: 418 发帖数: 15,947 关注贴吧数: 19
张三丰太极拳 作 者 陈占奎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出 版 时间1998-07 1内容介绍编辑内容提要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最古老的太极拳――张三丰太极拳,也就是已流传六七个世纪的武当派太极拳。全书内容包括:张三丰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作用,张三丰太极拳十八式,张三丰太极功――其中包括能筑基壮元气的无极桩,能增长浩然之气和�劲的混元桩,能增长功力并提高技击性的立圆功、平圆功等。同时还介绍了内修养生真诀及运用周身经脉诀。本书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图文并茂,示教直观,是一本极具特色的实用太极拳读物,适合太极拳爱好者学习,也可供太极拳老师和教练员教学参考。2作者介绍编辑作者简介陈占奎,体育副教授、武术家。八岁起习武,青少年时期在北海武术学校和北京体院学习多种拳术和器械。又从师常振芳、冯志强、孙剑云、杨振铎、刘兴汉等名师,习谭腿、查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等。1973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执教,从事武术、散打、体操等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作为武术专家曾赴原苏联和匈牙利讲学,并长期教授北大留学生和南洋国际学校太极拳、散打课程。现任北京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兼任技巧国际裁判,俄罗斯武术气功中心、乌兹别克斯坦功夫中心顾问,中国书法艺术学院气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武术技击研究会会长兼主教练、北京市武术协会委员、北京武术技击研究会常务委员、北京侨联东方武术气功馆顾问。曾出版《中国武术实用腿法》、《中国太极拳》、《散打》、《48式太极拳及其技击应用》、《中华传统健身功精粹》筹著作。3作品目录编辑目录 一、张三丰太极拳的健体养生作用 二、张三丰太极功 (一)桩功 (二)功力功 三、张三丰太极拳十八式 (一)动作名称 (二)动作图解 附录:王重阳内修真诀(十论)和运用周身经脉诀 (一)王重阳内修真诀(十论) (二)运用周身经脉诀
陈王廷(公元1600~1680年) 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公元1600~1680年),字奏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曾在山东扫荡群匪,甲申年(公元1644年)明皇朝覆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消极,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13势)五路,长拳108势一路,炮捶一路。戚继光《拳经》32势,被吸取了29势。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陈王廷传统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势,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的主要传人有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陈王廷在整理武术套路上,受戚继光的影响很大。戚继光《拳经》32势,综合民间古今16家拳法,取精去粗,以32个姿势编成拳套,作为士兵活动身手的“武艺之源”;陈王廷吸取了其中29势编入太极拳套路。陈王廷结合了导引、吐纳,使练拳时汗流而不气喘,加强柔化刚发的爆发力量;缠绕运转的缠丝劲练法则是结合了经络学说;阴阳、虚实、柔刚俱备的拳理则是采取了阴阳学说。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方法,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柔中寓刚、无过不及为基本原则,成为太极拳学派独有的竞技方法。陈王廷《拳经总歌》开头两句话:“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是指的两人以手臂互靠,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概括地说明了太极拳推手的特点和方法。 陈王廷的著作因年代久远,多已散失,现尚存《长短句》词一首和《拳经总歌》。 来源:哈尔滨市太极拳协会 作者:宣传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