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天雅 夜天雅
关注数: 182 粉丝数: 1,070 发帖数: 16,797 关注贴吧数: 106
【科普贴】如何分辨美产“花影塔罗”。 前两天有吧友问如何区别美产和国产的花影塔罗牌。 今天就来说一说,因为涉及到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可以让各位也增加一些知识。 首先,来说一下鲁埃林产品的产地问题,最早应该都是美产,后来应该是出于成本考虑改在中国代工了,但是似乎中国代工的一些产品品控不是很好,于是可能还要换产地,比如新版的花影单牌就改在波兰印刷了。 然后言归正传说一下如何区别美产还是国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包装上标注的产地。但是可能会有网友问如果被二手的卖家调包了怎么办,比如盒子是美产的但是里面的牌被调包成国产的诸如此类的。我手里没有国产花影,无法从颜色方面给出建议,而且就算都是美产的也还是有可能出现颜色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因为这是四色印刷的特点,我在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就遇到了,同一张纸印同样的一版几十张牌背,左上角的颜色就和右下角的颜色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想消除色差,只能用专色印刷,但是专色的局限就是很难像四色印刷那样的在一张纸上颜色多变。 其实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我发现美版鲁埃林的牌所用的印刷工艺是不同于传统胶版印刷的。传统胶版印刷画面上会密布像铜钱一样网点或网格,当然网点是很小的,肉眼通常看不出来,需要用放大镜、扫描仪或者相机微距拍摄才能看清。但是美版的花影却没有那样的网格,放大来看的话更像是喷墨打印出来的很细的墨点,但也应该不是普通的喷墨打印机印的,因为成本和效率都远不如传统胶版印刷。 下面请看图,图片都是我亲自用扫描仪扫描的。 第一张是日本印刷的一本切花玫瑰图鉴的局部扫描,大家应该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密布的网点,这就是传统胶版印刷出来的放大效果。这本日本印刷的图书,印刷品质是非常精良的,这张图我作为一个参考。第二张是西班牙版花影愚者的局部扫描,大家应该也可能看出来跟玫瑰那张一样,密布铜钱形状的网点。国产版、祖国版、台版和最新的波兰版都是这样的,因为这些版本都是传统的胶版印刷。第三张是已经绝版的美版花影愚者的局部扫描,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出,完全没有前两张密布的铜钱形状网点,这就是美版花影也包括其他早期美版鲁埃林的其他牌比如启示录也是这样的。因此大家在分辨美产花影的时候可以找一个放大镜观察,有条件的最好用扫描仪,或者用手机的微距拍摄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大致上来说,美产的花影要比其他产地的画面更加细腻,但正常距离肉眼观察的话,其实差别并不太大。而且我要强调的是,不代表美产的就先进质量就好,只是工艺不同而已。波兰产的品质也是很不错的。西班牙的稍微差一点,台版用的是铜版纸而且是套装,里面的牌没有盒子保护,容易磕碰。 传统胶版印刷虽然会有网点,但是他的这一特性却给盗版商制造了一些麻烦。因为直接用牌翻印的话画面上会有明显的网状感觉。如果想消除网状只有将画面变模糊,也是很容易就发现的。所以还是有好处的。但是花影是发行过画集的,A4尺寸的画集缩印成纸牌尺寸的话,也是能消除画面的网格效果的。
★真相普及贴一:芭芭拉不是花影的作者!!! 大家有时候求助塔罗牌,为非就是要了解真相,什么别人真实的想法,投资真实的风险之类的。可是就在塔罗牌神秘学这个圈子本身就存在大量的假象和谎言。为了让大家活得更加明白,特开此系列贴,帮大家擦亮眼睛。 花影塔罗牌从2010年面世以来,深受全世界牌友们的喜爱,到现在除了美国鲁埃林出版的标准版以外,还有西班牙版、台湾版和中国大陆版等多种版本,可见其人气很旺。具体到作品本身,作者绘画功底扎实,风格空灵飘逸,线条流畅温婉,用色鲜艳不俗,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自己不仅买了几个版本的花影,甚至牌出版前作者四人出版的花影画集我都收藏了。也正是买了原画集才发现原画集的作者只有丝黛芬妮一个人,并没有芭芭拉的名字。并且画集中关于牌面和牌意的内容跟后来出版的塔罗牌套装说明书里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我本来以为芭芭拉写了说明书里的大部分内容,没想到都是丝黛芬妮自己写的。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包装盒外面标注的两位作者其中的 Barbara Moore,严格地说并不是作者。她只是给说明书和小册子写了一个序。画作本身以及牌意都是 Stephanie Pui-Mun Law 一人完成的。打个比喻,丝黛芬妮自己做了一桌子的满汉全席,芭芭拉只是切了一根葱,你能说这桌子菜是她们俩共同完成的吗?喜欢看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写序的人并不能称为作者,更不能把名字跟作者写在一起。 也许有人会说,芭芭拉在神秘学圈子里名气大,出版社可能是为了增加花影的人气才这么做的,作者肯定是同意的。作者当然是同意的,但不排除被出版社忽悠的可能。如果有人说是作者蹭芭芭拉的热度,那我还说这么多年芭芭拉就是靠蹭塔罗牌原作者热度才火起来的呢。像花影这么好看的作品,需要蹭她芭芭拉的热度吗?敢问这里所有买花影的同学,你们是因为作者是芭芭拉才买的牌吗?不是因为你们喜欢作品本身才买的吗?真正的作者丝黛芬妮大家不太有机会见到,反倒是那个芭芭拉倒是总出来圈钱。 也许你并不在乎作者是谁,可是当别人告诉你一个假作者的时候,你正在被欺骗。创作不容易,芭芭拉写那个几页序言可能几个小时最多几天就完成了。可是80张花影(78张牌面+1张牌背+1张快乐松鼠)还有数不尽的草稿等弃用设计,作者丝黛芬妮足足花了6年的时间。 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问题,并且记住 Stephanie Pui-Mun Law 这个名字,她是花影塔罗牌真正和唯一的作者,感谢她为我们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 敬请期待第二集。 补充图:花影原画集的封面,只有作者丝黛芬妮一个人的名字花影原画集内页隐者牌牌意部分,大家可以跟说明书对照一下,证明牌意也都是丝黛芬妮自己写的。
★真相普及贴一:芭芭拉不是花影的作者!!! 大家有时候求助塔罗牌,为非就是要了解真相,什么别人真实的想法,投资真实的风险之类的。可是就在塔罗牌神秘学这个圈子本身就存在大量的假象和谎言。为了让大家活得更加明白,特开此系列贴,帮大家擦亮眼睛。 花影塔罗牌从2010年面世以来,深受全世界牌友们的喜爱,到现在除了美国鲁埃林出版的标准版以外,还有西班牙版、台湾版和中国大陆版等多种版本,可见其人气很旺。具体到作品本身,作者绘画功底扎实,风格空灵飘逸,线条流畅温婉,用色鲜艳不俗,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自己不仅买了几个版本的花影,甚至牌出版前作者四人出版的花影画集我都收藏了。也正是买了原画集才发现原画集的作者只有丝黛芬妮一个人,并没有芭芭拉的名字。并且画集中关于牌面和牌意的内容跟后来出版的塔罗牌套装说明书里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我本来以为芭芭拉写了说明书里的大部分内容,没想到都是丝黛芬妮自己写的。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包装盒外面标注的两位作者其中的 Barbara Moore,严格地说并不是作者。她只是给说明书和小册子写了一个序。画作本身以及牌意都是 Stephanie Pui-Mun Law 一人完成的。打个比喻,丝黛芬妮自己做了一桌子的满汉全席,芭芭拉只是切了一根葱,你能说这桌子菜是她们俩共同完成的吗?喜欢看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写序的人并不能称为作者,更不能把名字跟作者写在一起。 也许有人会说,芭芭拉在神秘学圈子里名气大,出版社可能是为了增加花影的人气才这么做的,作者肯定是同意的。作者当然是同意的,但不排除被出版社忽悠的可能。如果有人说是作者蹭芭芭拉的热度,那我还说这么多年芭芭拉就是靠蹭塔罗牌原作者热度才火起来的呢。像花影这么好看的作品,需要蹭她芭芭拉的热度吗?敢问这里所有买花影的同学,你们是因为作者是芭芭拉才买的牌吗?不是因为你们喜欢作品本身才买的吗?真正的作者丝黛芬妮大家不太有机会见到,反倒是那个芭芭拉倒是总出来圈钱。 也许你并不在乎作者是谁,可是当别人告诉你一个假作者的时候,你正在被欺骗。创作不容易,芭芭拉写那个几页序言可能几个小时最多几天就完成了。可是80张花影(78张牌面+1张牌背+1张快乐松鼠)还有数不尽的草稿等弃用设计,作者丝黛芬妮足足花了6年的时间。 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问题,并且记住 Stephanie Pui-Mun Law 这个名字,她是花影塔罗牌真正和唯一的作者,感谢她为我们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 敬请期待第二集。 补充图:花影原画集的封面,只有作者丝黛芬妮一个人的名字花影原画集内页隐者牌牌意部分,大家可以跟说明书对照一下,证明牌意也都是丝黛芬妮自己写的。
挺喜欢如懿的头型 我觉得如懿传最大的失误就是如懿和其他皇后太后嫔妃宫女的造型风格差别太大,当然我也知道原因是不是同一个团队做的,可惜了。如果统一的话,个人觉得还是向如懿的造型风格靠拢一些比较好。其他女性的造型妆容可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一方面缺乏了历史深沉的感觉,另一方面某些造型实在是奇葩,比如旗头弄得比清朝末期的大拉翅还大... 我尤其喜欢如懿的头型,挺有设计感,绑的很有层次,更贴近画像和老照片里那些清朝女性头型真实的样子,真挺好看的。 先帝驾崩时的头型,能明显看出不同的发束错落有致的绑着,非常好看,并且好像没用发网。背面,绑的相当复杂和结实,截这张图的时候,才发现,下面不是皇后时期的一个发髻,而也是两个“蛋蛋”。娴妃时期背面,能清楚看出,旗头和发髻浑然一体绑的相当厚实和牢固,对比旁边的富察皇后,就是做了一个发髻的底座,然后把那个板固定上去,看着很单薄。娴妃时期正面,发束很明显娴妃时期第二个旗头造型,发束依然明显背面,结实、牢固、有层次进冷宫之前梳头截图的时候忽然发现贵妃后面的发髻绑的也挺复杂,但也只是底座,上面的板缺乏整体感。也许有人会说贵妃的旗头太大,没法绑,但是后面如懿皇贵妃时期的大旗头就证明再大也是能绑的。出冷宫的娴妃娴妃背面,对比旁边的锁心,感觉如懿就像老照片里的清朝女性,锁芯那个.......上面是摩托车把手吗重点来了,皇贵妃时期。又窄又长的旗头正面,上面的饰品装饰的非常有设计感,有些低调,又有些许中国文化的世俗喜气和民族风的感觉隐约其间,有历史感,完全不是现代审美的格调。再看侧面,我去,这么长都能绑!,相当好看。皇后时期的发髻皇后的另一个造型,依然是绑的错落有致甄嬛也来凑热闹,来个又窄又长的旗头可是侧面一看就弱爆了,军舰雷达妥妥的。老照片里的清朝女性,其实很多其他的少数民族女性的头型也是绑成很大很复杂,都是用头发去绑的,浑然一体,层次分明,非常好看。
至所有的塔罗牌友: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这个帖子我早就想发了,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今天看到一个吧友的帖子问2017年跟对象的关系,有一个吧友回复说会吵架会出轨。 哦哟哟,这种话怎么可以乱说。如果当事人跟对象未来不会遭遇出轨的情况,可以要你来承担责任吗?如果当事人因为你的话产生的心理暗示从而引发其他的问题,你付得起责吗?当然,从法律的角度你不必负责。但是从道德的角度你是有责任,从信仰的角度你是有罪的。 换个角度,就算是当事人未来真的遭遇了对方的出轨,你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预防了吗?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我们都知道,出轨是预防不了的,也杜绝不了的。当事人可以做的不是去预防出轨,而是好好的经营感情,并且提高自己的情商,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独立。内心强大思想独立的人会很自信,并且会非常有人格魅力,让别人产生对他的依恋,而不是他去依恋别人跪舔帖冷屁股之类的。并且就算对方出轨分手,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也是无所谓的,地球离了谁都转,我离了谁都能活。对方分手也好出轨也罢,只能说明他不适合我,他不是那个对的人。 所以,希望各位牌友谨言慎行,对于给他人的建议一定本着对对方人生负责的态度,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再给出谨慎的建议,或者三缄其口不给建议。
就你们这些人的判断力还给别人占卜呐?自己活明白了吗? 近期有一个吧友发了两个用铜版刻塔罗牌的帖子,楼主自称是手工雕刻的。 可是有很多方面表明,其实是机器(激光)雕刻的。 理由如下: 1、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完整一套牌的雕刻,这是手工不容易达到的。 2、丢勒那套牌的照片放大,发现背景出现了只有在印刷品上才会出现的排列异常整齐的网点。 3、边框的菱形边缘呈现锯齿状,别跟我说是故意的呀!明显就是位图文件放大之后出现的现象。 4、第二套作品半个月就刻完了,你们觉得是手工的吗? 5、我把相关照片发到版画吧,有吧友说是激光雕刻的。 6、众所周知,手工制品的特点就是每一件都独一无二,相同的制品之间也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大师或者皇家御用的工匠,也会有误差,可是你们看首先雕刻品和原版的图案精准度极高,几乎没有误差。并且,每一张雕刻品的牌背都是完全一张,细致到每一条线都是完全一样的,这也只能是机器才能做出来的。 7、既然是手工雕刻,那么必然会有工作台,版画吧也好,橡皮章子吧也好,很多吧友都喜欢晒晒自己的工作台,或者晒作品的时候顺便把工作台晒了。可是楼主竟然以怕我们偷学技艺为由不肯晒,很可疑。 因此我判断楼主就是机器雕刻的。 然而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贴吧的诸位竟然上来就跪舔,自己的一点判断都没有。前几年也发生过一个吧友盗用国内一知名插画师的作品来贴吧说是自己设计的塔罗牌,后来被我揭穿了。被揭穿之前,贴吧里也是一群人跪舔。 我真服了你们了,就你们的判断力,还整天给别人占卜呐,你们自己活明白了吗? 某现在美国的中国设计师设计的塔罗牌镇楼。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