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渐染少年头
风霜渐染少年头
矢志复华夏,为公继绝学
关注数: 159
粉丝数: 195
发帖数: 8,363
关注贴吧数: 51
1234 试一下
自创单句 自创单句以邀对 休云此柏无名 上古殷人以立社
群经辨义身方定,诸史留香夜久观 群经辨义身方定, 诸史留香夜久观。 正道从来无释老, 儒门自古黜申韩。 春秋立法千年是, 礼乐成文万国安。 易数而今隆大运, 诗书到此佩新冠。
孔门四科
读《论语》一章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大德”不可越过界线,(在这个前提下,)“小德”有所出入是可以的 对于政府官员来说,什么是“大德”?什么是“小德”?搞清楚这个,是建设所谓“官德”的首要问题。 三年所谓“反腐”,老百姓看到的被抓的全部是由于经济原因,没有一个是“玩忽职守”或者“戏弄民众”什么的。继续这样下去,不但正面的风向起不来,还会进一步加剧公务员队伍的“逆向淘汰”也就是与所谓“优胜劣汰”相反的“劣胜优汰”,同时也进一步加剧民众的厌倦感和不信任感。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明畏自我民明畏”,无论在什么体制或者制度下,都是这样:民心说你好,不一定足够管用;但一旦你被民众彻底厌倦并抛弃,那你一定完了,民弃即是天弃——这,才是当下执政者最大的危机。 少来点“突然袭击”,多一些堂堂正正;少抓些行贿受贿,多抓些野蛮指挥。现在就改变,或许,还来得及。
有感
今日随想 问: 一时之功业, 万世之令名, 二者不可得兼, 斯焉取诸? 曰: 非尔所自取也! 天命自有定数, 且先格致诚正, 然后修身以待, 随遇而安可矣。
五绝·接台风红色预警而作 妮妲欲南来, 深城放假该。 与君同守望, 大雨洗尘埃。
七绝 忆昌黎 丙申季夏忆昌黎: 五百年来外道兴, 殊惊举世拜胡僧。 孤忠冒死呈疏谏, 直为苍生扫雪冰。
五绝·还是无题 南海风波起, 悲鸿万里飞。 三年祸不尽, 难得美人归。
五绝·无题 万里山河壮, 千年气运长。 一心传圣道, 六艺著文章。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合并同类项,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鸡同鸭讲,永远讲不到一个频道上去。 现代社会的乱象,根子在于狂悖的历史观,在于大脑中植入的稀奇古怪的系统,不重装系统,怕是会很麻烦。
【古典诗词】少年游·七夕 金风玉露,分离长事,今夕鹊桥牵。 万载从容,星河应见,男女永相缠。 痴情自古留佳话,谁忍断前缘? 秋月如刀,苍生盟誓,真爱满人间。
【古典诗词】忆江南·对镜自嗟 明镜里,斯影正端庄。 且趁韶华追大道,仍需妙手著文章, 何处染风霜?
【古典诗词】无题 酷暑欲长留,台风送雨羞。 天时不可逆,且待满城秋。
比《弟子规》有用得多的东西——而且对成年人一样有用 中小学生守则 (征求意见稿) 1.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 2.爱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 3.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积极承担家务,主动清洁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热心志愿服务,体验劳动创造。 4.讲文明。尊敬父母师长,平等友善待人,言行礼貌得体,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讲诚信。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6.讲法治。遵守校纪校规,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规则意识,了解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 7.护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8.护健康。养成卫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 9.护家园。节粮节水节电,践行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低碳环保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高速路上跑过了该怎么办? 高速路上,一不小心跑过了,不能掉头逆行,也不能倒车回去,只能在下一个合适的路口下去,再经由合适的路径绕回去。 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知道,但是具体到很多事情上的时候,很多人却喜欢干“逆行”或者“倒车”回去的事,比如那么些天天忽悠读《弟子规》的人。
由是可以言“法治”矣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thepaper.cn%2FnewsDetail_forward_1297043%3F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urlrefer=eff004560abe2223fa57d61da96b937f 深圳汽车限牌被指涉三重违法,广东省法制办启动合法性审查
@深圳陈嘉君 @立坤易数 @仁者其言也切
从一则新闻想到的 深圳18时起实施汽车限购 此前称“绝不突然袭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i.ifeng.com%2Fnews%2Fsharenews.f%3Faid%3D94045095%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urlrefer=ac59bcb3d02dfa319596846166fd1ff5
风生读书推荐之《皇帝、儒生与孔庙》 @rt567 等致力传教的朋友,特别推荐 黄进兴 博士的《皇帝、儒生与孔庙》。个人揣测此书应该对各位的理论储备有所帮助。
(转)三女生当年揭发老师"奸污"自己40年后承认"诬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gmw.cn%2Ftoutiao%2F2014-12%2F08%2Fcontent_102576595.htm%3Ftt_from%3Dweixin_moments%26iid%3D2475712447%26app%3Dexplore_article%26tt_group_id%3D3716141643%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0&urlrefer=e34301aa00cf5b41652f4dcf1a9fdefa 三女生当年揭发老师"奸污"自己40年后承认"诬告"
小论:人、圣、道、德等 吾之群类谓之人, 人之所仰谓之天, 人之所立谓之地, 人之所用谓之物, 人别于天地万物者谓之言, 代天地立言谓之圣。 圣人之立言也,承乎天命而已矣。 盖天地有心曰人, 光大人类曰义, 达义之路曰道, 行道守则曰礼, 礼同天下曰乐, 乐在其中曰德。
何谓“圣人” 《系辞》曰: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由是当知:圣人者,所以则天生神物、效天地变化、象天垂象而见吉凶、则河出图而洛出书者也。 则天生神物,是以制礼乐; 效天地变化,是以删诗书; 象天垂象而见吉凶,是以著春秋; 则河出图而洛出书,是以传十翼。 故此六艺之科,实天地之常经,而论语统之,和合即圣学。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君者,出令者也; 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 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 其文:诗、书、易、春秋, 其法:礼、乐、刑、政, 其民:士、农、工、贾, 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 其服:麻、丝, 其居:宫、室, 其食:粟、米、果、蔬、鱼、肉, 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也简单说说孝弟 先抄抄书。 【经典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深圳陈嘉君 先生译文 】 孔子说:“作为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师长;出门在外要恭从上司、学长,友爱下属、师弟;言行谨慎,真心待人;既有广泛的爱心,又追求仁义;还有余力,就学习文化知识。”
礼乐礼乐 所谓知足常乐,乐为常经,不可动摇。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安能不乐!
【旧作】浅论天与人 盖天地有定数,而君臣以义合。天地之数不可逆,而君臣之义有时绝。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而君心难测,则汤可放桀,武可以伐纣,刘项可以诛暴秦。 以君为天,以臣为地,则落入韩非“三顺”说之泥淖,失“君臣以义合、以礼交”之根本,忘“君臣义合、父子天属”之先后,空言“忠孝不能两全”之事,而不明伍员鞭尸、李密《陈情表》皆忠也而不独孝也。 子曰“君君臣臣”,可有谁言“天天地地”乎?君,不以其道行之,虽居其位,不得其实;故必在君字之后,再言一君字以为规范;能有君君在前,方有臣臣在后。而天地则不然,天自为天,地自做地,何须赘言也。 《系辞》曰“天尊地卑”,夫尊卑以其各安其位也,而天地之德无分高下也。是故天上地下则绝交而否,地上天下则交而泰。故君臣法天地之象理所当然也,君臣自然而成天地则荒谬也。 《易》呈“阳主阴从”,夫主从以其各行其事也,而阴阳之道无分贵贱也。是故乾阳健而群龙无首,坤阴厚而直方大。故男女法阴阳之象以分工天理也,重男轻女则荒缪也。 故人道者,法天道可也,合天道则僭也。圣也者,耳口皆王也;王也者,三才之贯也。耳能上听天之垂训,中听地之呈现,下听人之言语;则以口下劝人而导之在正,中述地而教民生养,上承天而化民文德,此之谓圣矣哉!古者圣与王合一,如尧舜禹,如汤文武,称天子可也;后之王与帝,掌天下权柄耳,出离圣道远矣,称天子僭也。
读诗之叹 予读齐风之鸡鸣与陈风之泽陂,乃叹田氏所以代齐而陈氏所以灭国也; 读魏风之陟岵,乃叹魏武卒所以无敌也; 读秦风之蒹葭与无衣,乃叹秦王政所以扫六合也; 又读秦风之黄鸟与权舆,乃叹强秦所以二世亡也。
读诗之叹 予读齐风之鸡鸣与陈风之泽陂,乃叹田氏所以代齐而陈氏所以灭国也; 读魏风之陟岵,乃叹魏武卒所以无敌也; 读秦风之蒹葭与无衣,乃叹秦王政所以扫六合也; 又读秦风之黄鸟与权舆,乃叹强秦所以二世亡也。
礼记•哀公问 哀公问於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卽安其居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孔子曰今之君子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敖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孔子侍坐於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寡人欲问不得其辞请少进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 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则国家顺矣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公曰敢问何谓成亲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是为成其亲之名也已孔子遂言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公曰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公曰寡人憃愚冥烦子志之心也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也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 公曰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孔子对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
夫子在当时,如祥麟威凤 夫子在当时,如祥麟威凤,所在倾动。如宋之厄、匡之畏,其必不能与夫子合者不过一二人。
圣人、诸子、百家 孔子,大成至圣先师,哪里仅仅是“开创儒学”!
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史记•魏世家》记载: 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然,奈何其同之哉!” 魏文侯的儿子击(就是后来的魏武侯,“击”是他的名)在朝歌碰到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子夏的弟子),把车停在一边,并下车请谒。田子方却不行礼。 这个公子击估计就很不高兴了,于是问:“是富贵的人该屌一些呢?还是贫贱的人该屌一些呢?” 田子方的回答啥意思?用现代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嗯,那还是贫贱的人该屌一些吧。那些大老板太屌了,就会失去他们的事业;小老板太屌了,也会失去他们的家当。贫贱的人呢,行动合不在一处,建言不被采纳,就跳槽去其它公司,就像脱掉跳舞的鞋子一样,和那些当老板的富贵者怎么一样呢?”
【品茗•论道】深圳宝安•麟圃书室 吾人于深圳宝安凤凰山下麟圃书室设坛讲学,诚邀各路英雄前来品茗论道: @深圳陈嘉君 @龙卧山梁 @立坤易数 @仁者其言也切
(转)网信办发微信公众号管理规定 网信办发微信公众号管理规定 2014-08-07 14:36 央视 评论/分享 赢大奖 26 【今天起,网信办规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①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需取得资质 ②强调保护隐私 ③实名注册,遵守“七条底线” ④公众号需审核备案 ⑤时政新闻发布设限 ⑥明确违规如何处罚。(央视记者吴汶倩)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 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本规定所称公众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工作,省级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相关工作。 互联网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第五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第六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第七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为从 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开设公众账号,应当经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审核,由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 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 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 第八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对违反协议约定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 第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好吧,该是给2018攒人品的时候了:其实德国队很一般。 好吧,该是给2018攒人品的时候了:其实德国队很一般。 1、居然只打了7场比赛就夺冠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余的队伍未必不能战胜德国队。 2、这7场比赛居然还不是全胜。实际上,他们连加纳队都赢不了。 3、取胜的6场比赛里,在90分钟里拿下的居然只有4场而已。 4、在战胜的队伍中,居然只有法国、巴西和阿根廷获得过世界杯冠军。其余获得世界杯冠军的队伍,像匈牙利、乌拉圭,尤其近两届冠军得主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上届亚军荷兰队,都不屑与之交手。 5、面对拥有“球王”级巨星的球队时,比如拥有罗球王的葡萄糖(哦不,是葡萄牙),拥有梅球王的阿根廷,和拥有内球王的巴西,进球数都不是很高。即使是内球王没有出场的前提下,也仅仅是只打入了7个球,而且全部是利用对手防守的失误打进的。 6、本届虽然总共打进十几个进球,却没有一个球员进球数达到或者超过六个的。 7、克洛泽参加了四届世界杯总共才打进十六个球,平均每届才四个,远不及传说中单届打进十几球的妖孽。 8、总共二十届世界杯,只有八届进入了决赛,也就是说足足有十二届没有打入决赛,未进四强也高达六次,还有四次连八强都没进,其中两次更是根本没报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何谓“王”?《说文》释之曰“天下所归往也”,又“三画而连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谓之王”。所以,王,至少在“周衰,列国僭号自王”之前的“王”,就是参通天、地、人的人,是“代表”人类与天地沟通的总代表,本身和所谓封建的君主与诸侯没有关系。 何谓“臣”?《左传》曰“臣,治烦去惑者也”,也就是解决麻烦做事的人。 所以,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在说:溥天之下,莫不是我们人类的土地。这是在为我们人类宣告:地球上一切土地都可以由我们去开发。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在说:率土之滨(四海之内),所有人都莫不是代表人类在做事。这是在宣称:在天地面前,人人都是平等地在做事。 所以,原诗紧接着的一句话就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大夫分配工作太不均匀了,大家都是在天地之间做事,怎么就我做的事最艰苦呢?
胡虏无百年之命 胡,就是胡乱,乱来,如胡说八道、胡言乱语; 虏,就是掠夺。 古云:胡虏无百年之命。是说胡乱掠夺无百年之命。今人自以为是,必以“少数民族”之说硬生生取代“胡虏”两字而议古人之非,本身就很可笑了。更有所谓“少数民族”者自己对号入座喜闻乐见地要当“胡虏”,现代国人之没有文化,由此可见一斑了。 谶曰:亡秦者胡。胡者何也?或以为东胡,或以为胡亥,我以为胡为也。秦何以亡?在其多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而自取灭亡也。
强者多被责备 澳大利亚2:3输给荷兰,大家都赞澳大利亚踢得好;西班牙输了,被大家骂成猪头。 孔子及七十子之徒,笑傲王侯大家习以为常没感觉;偶尔一次“惶惶如丧家之犬”,所有人都拿来说事。 商鞅韩非之流,身死族灭大家都不关心,一时暴虐却传说百世。 这种现象本身就已经判出高下了。
火风鼎 @深圳陈嘉君 一楼祭天
百度百科 “折狱”词条编辑历史
今天简单说说“平等”吧 如果“平等”的意思是没有差别、完全一样的话,那么这在人类世界就从来没有发生过,也永远不可能存在。 如果“平等”的意思是很多条件下的机会均等,那么纵观中国三千年信史,除了本朝那段以出身成分给人贴标签的时期外,绝大多数时候都一直是“平等”的:百里奚可以从奴隶到贵族,吕不韦可以凭商人至卿相,刘邦可以从布衣达天子……啥时候有不平等来着?
心中没有“人”的观念,一切枉然 我们立身处世,从刚开始有自我认知起,就当知自己是“人”,也当知别人是“人”。 在一些最基本的需求之外,“人”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动”,有其自主性,不是说你想怎么设计个实验,人类就要按你设计的实验步骤来动作的。不是说你随便拍脑袋给人们一、二、三几个选项去选,别人就必须或者只能按你给的几个选项去选的。 由此,再推及到其它动物身上,道理其实一样,或者说在其它动物身上发生的事也可以反过来证明上述的道理:青蛙尚且不会那么乖地配合你做温水煮的实验,人又怎么会那么简单地按你设计的一二三去一步步走呢? 必须至少要先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去读书;必须至少要以此道理为基础,我们的思考才有意义。 否则,只是一个糊涂蛋,不读书还好,读书越多搞不好越糊涂。
贴吧高兴事:与好贴并列 人来贴吧,本就图个高兴。自然谋高兴的方法可能人人不同,而个人以为最简单的一种高,就是自己发的贴子,能与好贴并列。 与好贴并列,则浏览于屏幕之前,也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关于读书之我见 私以为对任何一本书,只要花时间精力去读了,就该努力找其中的精髓和于己有用之处,这样方能有所收益。 私以为读书,是要读其好,不是要去找他的坏。书就在那里,本身没有用,只有我们读出有用才有用。 私以为书就在那里,我们若批判之,于书无损;若玩味之,于己能得。 是故私以为人有会读不会读,书无可用不可用。
简单说说“宗圣”与“不宗圣” 简单说说“宗圣”与“不宗圣” 本来嘛,“宗圣”与“不宗圣”,都仅仅是一个选择而已。我个人固然选择并且主张“宗圣”,但对于不宗圣者,也不敢有半分歧视。 但是,如果先装出一副宗圣的样子来赚取我的认可与同情,然后又来宣扬“圣人不死大盗不死”,就只能让我恶心了。
我读论语之 信近于义 章 见乎学而篇之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风生曰:欲达于义,由信之路则近,由不信之路则远;欲达于礼,由恭之路则近,由不恭之路则远;欲得其亲,由因之路则不失,由不因之路则易失。盖出于信则言可复矣,其言不复者必出于不信也;始于恭则远耻辱矣,其蒙耻辱者必始于不恭也;依于因则易宗之矣,其不可宗者必依于不因也。 风生再曰:信者,真心也;恭者,貌安也;因者,循例也。古者欲导人真心而不易得,奈何今人拼命导人不真心而美之曰批判?古者欲导人貌安而不易得,奈何今人拼命导人貌不安而美之曰守义?古者欲导人循例而不易得,奈何今人拼命导人不循例而美之曰创新?夫批判者,亦必应自真心起也;守义者,亦必应由貌安致也;创新者,更须先循例然后有望能成也。
我读论语之 信近于义 章 见乎学而篇之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风生曰:欲达于义,由信之路则近,由不信之路则远;欲达于礼,由恭之路则近,由不恭之路则远;欲得其亲,由因之路则不失,由不因之路则易失。盖出于信则言可复矣,其言不复者必出于不信也;始于恭则远耻辱矣,其蒙耻辱者必始于不恭也;依于因则易宗之矣,其不可宗者必依于不因也。 风生再曰:信者,真心也;恭者,貌安也;因者,循例也。古者欲导人真心而不易得,奈何今人拼命导人不真心而美之曰批判?古者欲导人貌安而不易得,奈何今人拼命导人貌不安而美之曰守义?古者欲导人循例而不易得,奈何今人拼命导人不循例而美之曰创新?夫批判者,亦必应自真心起也;守义者,亦必应由貌安致也;创新者,更须先循例然后有望能成也。
我读论语之 子张学干禄 章 见乎为政篇之第十八章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䘵在其中矣。” 风生曰:多闻以去疑,慎言所无疑;多见以去殆,慎行无所殆。如是则言少尤而行少悔,虽不强求之,禄可自来也。 风生再曰:若是不闻,何以有疑?若是不见,又知何殆?去疑之所余者,实所无疑也去;去殆之所余者,实无所殆也。多闻、多见、慎言、慎行,禄之助也;疑、殆、尤、悔,禄之贼也。
(转贴)一个女教师做完“温水煮青娃”实验之后…… 「温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过。大意是这样的: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热死。 青蛙真的有那么蠢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一位女生物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正好在这个班):同学们两三位一组,分配一个容器和一只青蛙,文火加热,使水温缓缓升高,以符合“温水煮青蛙”的基本条件。同学们激动而焦急地看着显示水温的温度计和容器中的青蛙。当温度缓步升到60度时,开始有青蛙跳出。水温到65度的时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一个不拉地全部跳出来了。 女生物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那位朋友告诉我说:「那次实验改变了他一生,让他懂得理性思考是何等的重要。」 女生物老师证明了青蛙没有那么蠢,她却忽略了,人却可以蠢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学校对她组织的「温水煮青蛙”实验表示了极大的愤怒,因为,这种实验并非教学中安排的内容,与学生的分数没有任何关系。老师据理力争,反而埋下更大隐患,后来学校找借口把她辞退了。 那位朋友说,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可敬的老师,他曾经去打听过,也没有结果。 这是我听到的与众不同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没有去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那位朋友讲起此事的眼神,让我相信,他曾经被这个实验震撼,并被老师的话打动。 如果中国的教育环境,赞赏并鼓励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带出来的孩子,将来该是何等的优秀?孩子们那么喜欢和认同她的教学方式,却不能改变她被逐出校园的命运。 后来,我无意中与一位外国朋友谈起此事,问他对「温水煮青蛙」怎么看?他耸耸肩,抱歉说从未听说过这个原理,但说会请教做过实验的专家。哦,原来,在我们这里几乎人尽皆知的「温水煮青蛙」故事,并非全球流行。 「温水煮青蛙」的实验不难做,但所有的人宁肯直接引用「温水煮青蛙」的典故去论证从量变到质变的顺理成章,也不愿意去做任何一点质疑,也包括我自己,至少在听到这个故事以前,我和人们一起认为,青蛙就是那么蠢。 「温水煮青蛙」的后续故事让我思索了很久。 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弊端呢?谎言重复一千遍,所有的人都认为谎言是真理,而与谎言不一样的说法就是荒谬绝伦。或者,几个人凑到一起,为某个说法到底是真理还是谎言论战得面红耳赤,却没有一个人去实验,让事实说话。人们觉得做实验是浪费时间,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而无聊地无休止地争论却是一种享受。
这个事情大家怎么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i.ifeng.com%2Fnews%2Fsharenews.f%3Faid%3D82152689%26from%3Dtimeline%26isappinstalled%3D1&urlrefer=190f317dd2d5fe92700fffa5de007761 意大利30米高耶稣雕像倒地 压死21岁男青年 @深圳陈嘉君 @立坤易数 @rt567 @狼小太爷 @jnzhuang
格言 愚忠愚孝实能维天地纲常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 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倘非有英主驾驭终必跳梁
吾明吾道之论语异见 同园主人悠游于百度自号曰风霜渐染少年头是以可谓风生矣 论语吾之圣经也天下各殊其见兹录异于众识者记之以为异见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原典】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断句标点】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层次分析】有子在此,解释三个事情:“信”“恭”与“因”。“信”有两个特点:一是“近于义”,二是“言可复”;“恭”有两个特点:一是“近于礼”,二是“远耻辱”;“因”也有两特点:一“不失其亲”,二是“亦可宗”。【关键字注释】信:真心。复:落实,兑现。因:亲近,遵循。亲:父母。宗:效法。【今译】有子说:“真心,是接近道义、说话算话的;恭敬,是接近礼节、远离耻辱的;亲近而遵循旧例,是不离开父母的、同时是能能够效法的。”【感悟】因为真心(信),所以可以恭敬(恭);因为恭敬(恭),所以可以因循(因)。唯其能因循守旧,所以方能前进创新;也唯其先因循而行,方能不失其亲,方是能够效法。不先抱“信”“恭”之念而“因”之,安能真的有所收获?安能真的可以创新?
积非成是,我来述说历史真相,反而认为是故发怪论了 很多人常说:“西方讲法治,中国讲人治,我们该效法西方人提倡法制精神。”但若根据中国历史看,我却说中国政府是法治的,西方政府是人治的, …… 中国政治的毛病,多出在看法太死,人受法缚,… (以上出自钱穆先生《中国历史精神》)
“礼”吃人 VS 批判“礼不下庶人” 如果“礼”是“吃人”的,那么“礼不下庶人”不就是好事吗? 就让“礼”在上面吃君主、吃卿、吃大夫他们好了。 为什么我们的教科书要教导我们“礼”是“吃人”的,又要声讨和批判“礼不下庶人”呢?
风霜读书推荐 自题镇楼
今之欲闻“我不知道”四字于“专家”之口,何其难也 问:今年是暖冬吗? 答:今年可能是暖冬,也可能不是,到底是不是,冬天过完我们就知道了。 由是观之,今之欲闻“我不知道”四字于“专家”之口,何其难也! 是故圣人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之诲,岂无聊乎?大道至简而微,然凡人易不察而忽视而已。
狮子,不是要关在笼子里,而是该放到草原上 狮子,不是要关在笼子里,而是该放到草原上。 同样地,权力的归宿,也不该是牢笼与约束。我们需要的政治制度,应该是权力有其正常施用的途径。就像大江大河,沿其道而正,就泽润四方;泛滥才可能形成灾难。 给其“道”,而非给其“枷锁”,有志者不可不察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