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惑De冰 蛊惑De冰
关注数: 122 粉丝数: 393 发帖数: 6,069 关注贴吧数: 64
掉到井里的人 我经过路边一口井时,正是傍晚时分。我俯身往里看了一眼,却惊奇地发现里面竟然有一个人!因为下面的光线实在太暗,我无法看清楚他的脸,但凭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为了使自己不至于沉下去,那个人几乎整个身子地仰面躺在水面上,他的双手也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而像鱼鳍一样张开。 “怎么会这样呢?在这么荒凉的地方居然还会有人,而且还呆在井里?”我这样想。 相对于我的惊讶,井里的小伙子却显得相当平静。这一点可以从水面自始至终都保持在一种平静状态、几乎没有什么波动可以看出来。仿佛他早就预料到有人会发现他,并且预料到了我们的惊讶。 “你怎么呆在井里呢?”我问道。 “我掉到里面的。”他说。 “掉到里面的?怎么掉的?”我问道。 “就像你这样往里面看,一不小心就掉下来了。”他说。 这话使我不由地往后退了一小步,然后才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往里看呢?是想看看有没有水?” “不,”他说,“你以为人会对井里面的水或别的什么东西感兴趣?不,人只要是看见一口井,就会想往里面看——这就是原因,” “那你为什么不呼救呢?”我问道。 “那没用的。这个井的井口太小,声音难以传开,就算传开了也是很微弱的。再说,这个地方太荒凉了,很少有人来这种地方,也许传开了也没人听到。”他说。 “那你可以自己爬上来啊,我想这并不是完全做不到的——瞧,你那儿离井口这而也不算太高,我相信你能够做到的。来吧,兄弟!”说完我把一只手伸向他,希望也能助他一臂之力。 “不,我不上来。”他说。 “为什么?”我问道。 “你想知道为什么?”他反问我。 “对,我想知道。”我把身子稍微移动了一下,以示诚恳。但我却不小心碰到了井口的一块小碎石,碎石掉了下去,刚好落在井里的人的脸上,于是他的脸部泛起了高低起伏的波纹,并且开始向四周扩散。直到波纹漫延到全身,他整个人就像人们通常大笑不止时那样颤抖着… “我明白了,原来你是我的倒影!你一直在瞒着我,你为什么要瞒着我?你……” 还没等我说完,我的倒影从水中伸出一只手,把我也拉入井中…… 当我淹没在他支离破碎的身影中,当我置身于这样一个狭窄的地方,我的心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 这时,刚好有一直鸟从狭窄的井口上方飞过。我希望,它能给我的亲人和朋友捎个口信儿,我将在这里美美地睡上一觉,直到明天有什么东西把我吵醒。
偏见 朋友家的狗,只要一随地小便,就会被带到厕所里教育一番,训它下次不要再犯……结果,后面的状况是:那狗狗每次在客厅撒尿后,总是自觉地跑到厕所去待一会儿再出来! 这就是偏见。偏见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冰箱里有5个鸡蛋,第1个对第2个说:你看,第5个鸡蛋有毛毛哦!好可怕!第2个对第3个说:你看第5个鸡蛋有毛毛哦,好可怕好可怕!第3个对第4个说:你看,第5个鸡蛋有毛毛……第5个“鸡蛋”听到了,冷冷回复:“我是猕猴桃!” 这就是偏见,偏了也无法改变冷冷的事实。 小布什曾说:“我们准备枪杀4千万伊拉克人和一个修单车的。”CNN记者问曰:“一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小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4千万伊拉克人。”这就是公众,他们只关心奇怪的个案,又何尝不是偏见?只见那“一个”,而不见“大多数”。“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老师问大学生。同学们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啊!”“那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这就是偏见。偏见就是侧重与忽略。 1960年,美国史上第一次电视竞选辩论,尼克松与肯尼迪对决,也在电台同步直播。看电视的人都认为肯尼迪赢了,而听收音机直播的人均觉得尼克松赢了。 这就是偏见,过分依赖于一种感觉,千里眼和顺风耳,你偏袒谁? 有一位白人,生在美国南方,从小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不和他们有肢体接触,可在读研究生时发生车祸,双目失明。“我最苦恼的是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他向心理辅导员倾诉,当辅导员最后说自己就是黑人时,他的偏见消失了。“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多么幸福的事!” 平心静气地看待问题和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美德。各种偏见,都是因为只从自己出发,而忘记世界的辽阔。 音乐家勃拉姆斯告诉我们一个绝妙的办法:曾有一位初学作曲的年轻人请他欣赏自己的新作。勃拉姆斯看了总谱,沉吟之后,很客气地问:“你在哪里买到这么好的乐谱纸?”在给予判断之前,先宽待;避免偏见最仁慈智慧的选择,即教养。亦舒说,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处处体谅别人的难处。其实,也是因为偏见越来越少。
娶新娘的车 下雪天,鹿从后院的竹林跌到小学校的院子里了。学校的孩子们把它活捉住之后养熟了。——就凭这件事,大体上明白了这个温泉村的山如何青,人情如何美了。 这个村,只有一辆人力车,而且很滑稽。 看起来足有150斤重的一个大汉坐在车上,一个豆大的小个子家庭妇女摇摇晃晃地拉着车走。 “这可不是笑话。大叔腿有毛病,所以大婶只好那么拉着他去洗温泉的呀!” 家长虽然这么叱责,可是孩子们对于这可笑的事儿还是不能不笑。有的孩子不仅仅笑,而且还要干些淘气的事。 孩子们跟着那个滑稽的人力车,不离左右,吵吵嚷嚷地喊: “喂,瘫子胜五郎!” “这不是蚂蚁拉着讨厌鬼么?” 开头,主妇还有些难为情,脸还红一阵,觉得遗憾而悄悄地流过眼泪,但是习惯了之后就毫不在乎了。因为每天都这个样子,总不能为了这个每回都生气吧。 这主妇每天早晨和傍晚让丈夫坐在车上拉着他去温泉。 丈夫是抬着本村山上伐的木材往山外运的半路上,从崖上跌下来,挫伤了腰。外伤不久就好了,但是腿站不起来。洗温泉能见好吧……但是到达山溪边上那个温泉总有一公里之远,一个大汉子,既不能把他抱去也不能背去。 因此,她从遥远的火车站所在地的街上买了这辆旧人力车回来。 不仅上温泉能够去了,即使丈夫说去看看以往自己种过的地,主妇也能拖着分量很重的车把丈夫拉去。 小学校发生了很大的骚动。大概是因为碰上了山溪也快要干涸的炎热天气了吧。小学二年的女生晕倒在操场上了。经过急救立刻就醒过来了,但是必须带她去医生那里,所以得先送她回家。这就需要门板啦,抬的人啦,但是哪里也找不到门板。 “这事好办极啦!”主妇赶到学校来这么说。“坐我的车去不就行了么?” “不错,真是个好主意。谢谢。就便求一个男的给帮忙拉车好不?” “求一个男的?我可不是说大话,能拉人力车的,这个村只有我一个人!”她很神气地这么说。 而且,把那病女孩子放在车上之后,她居然开始小跑起来。 确实如这位主妇所说,从她的角度来说,拉个女孩子根本不算回事。自从这件事以后,纯洁的孩子们很受震动,再没有一个人笑她拉人力车了。 还不仅如此,后来孩子们有个什么事的时候,学校一定求她出一趟车,因此,孩子们对于这辆人力车更加感到亲切了。 因为温泉的疗效,她丈夫的疼痛止住了,但是挫伤的腿却永远也不能活动自如了。农活全靠这位主妇和她的女儿,丈夫就专门在家里编竹篮什么的。 三年五载之后,随着丈夫的竹编手工越来越精,尽管生活上有些帮助,但是主妇却必须干两个人的活,而且还得用车拉着他去温泉,所以她的劳动的确够重的了。况且,好不容易把姑娘抚养大,能干活了,可是又不能不嫁出去。姑娘有一个弟弟可是不小呢。 这姑娘出嫁的形式却奇妙绝伦。女儿完完全全新嫁娘打扮,坐上人力车,她母亲亲自拉着车送去。村民们当然笑口大开。不过这次的笑和以前的笑不同。一丝一毫嘲笑的意思也没有,而是满怀祝贺之意的兴高采烈之笑。 这个送亲行列——在这古老的山村,充满淳朴的母女之爱的送亲行列,恐怕不会有第二份吧。村民深为感动的佐证便是,从此之后,结婚的人家总是求主妇帮忙,用她的人力车迎娶新娘。 所以,不知不觉之间,人们为主妇那辆古老的人力车起了一个很美的名字:“娶新娘的车。” 它的全部功能还不只娶新娘,有闹病的或受伤的孩子,全是用主妇那辆车往家送。如今,他们都大了。 有的年轻人就说: “大婶年纪老了不能动了时我就让她坐上我的车,带她去温泉,作为我们的回报。”
吻 有一天,两个非常年轻的人——一个姑娘和一个小伙子——坐在一块伸进水里的湖畔的石板上,湖水汩汩地拍打着他们的双脚。他们静静地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两人都瞧着西沉的落日,陷入沉思。 小伙子想:“我真想吻她。”他抬头看看她的嘴唇,立刻感到那嘴唇的样儿就像是意味着要他去吻。当然,他在和别的姑娘恋爱,而且,她也并不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 姑娘。但是像眼前这样一位姑娘,他确实从来没有吻过,因为她是一个理想的化身,一颗天上的明星。对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女性,又能怎么办呢? 姑娘想:“我真想要他吻。这样一来,我也许就有机会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我对他根本不屑一顾。我会站起来,把身上的裙子裹得紧紧的,非常冷淡地、轻蔑 地白他一眼,然后挺起腰杆,静静地走开,而且并不显示任何不必要的慌张。不过眼下为了不让他猜出自己的想法活动,我应轻声慢语地问他一声:‘你认为,这以 后生活就与从前不一样了吗?’” 他想:“如果我的回答符合她的心意,她也许就更愿意让我吻她了。”但是他不能确定,过去在另一种情况下,对于同一个问题,踏实怎么回答的,他生怕自相矛盾。因此,他注视着她的眼睛,回答说:“我有时候这么想。” 她对这样的回答很高兴。 她想:“最低限度,我喜欢他的头发,也喜欢他的前额。颇有点美中不足的是,他的鼻子长得太丑了;另外,他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学生,只是一个为通过毕业考试而读书的学生。总体来说,他并不是使我们的女友们赶到厌烦的那一类人物。” 他想:“这会儿我肯定可以吻她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怕得要命,因为他从来没有吻过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他也不知道这一吻是否带有危险性,因为她的父亲是这个小城市的市长,而且他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吊床上睡觉。 她想:“要是他吻我,我想我最好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接着她又想:“可是他干吗不吻我呢?难道说我是个丑八怪,根本不讨男人喜欢?” 她朝水面上探着身子,想看看自个儿映在水中的形象,但是她一无所获,荡漾的微波把她在水中的影子打得粉碎。 她又想:“要是他吻我,我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事实上,她只被男人吻过一次,那是在城市大饭店的舞会后,被一位酒气熏天、烟臭扑鼻的中尉吻的。在接吻时,她几乎没有什么快感,尽管他是一位中尉。要是他不是中尉的话,她真不情愿让他吻。除此以外,她恨他。因为从那以后,他就没有向她献过殷勤,也根本没有表示对她感兴趣。 他们两人就这样坐着,各自揣摩着自己的心事。 最后一缕光线也消失在山那边,天色渐暗。 他想:“尽管夕阳西下,夜色降临,但她仍然愿意和我坐在一起,这表明她也许不会太反对我吻她。” 于是,他用一只胳膊轻轻低搂着她的脖子。 对这样的轻举妄动,她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她原先以为他仅仅是吻她,不会动手动脚,那样一来,她就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像公主似的抽身而去。但是面对他的 这个举动,她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当然,她也想对他生气,但是她又不想失去这次被吻的机会。因此,她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着。 紧接着,他吻了她。 这一吻比她原先想象中的还要微妙。她觉得自己渐渐脸色发白,周身无力。这当儿,她根本没想到要给他一记耳光,她根本也不记得他只是一个为了毕业考试而读书的学生。她的脑海里一片空白。 而他却想起一位笃信宗教的医生所写的一本书《女性的性生活》中的一段文字:“必须预防夫妻之间的拥抱受色欲的支配。”但是,他想,这个预防很难实施,因为仅仅是一次亲吻,就使人感到灵魂的颤动。 皓月东升,两个年轻人仍旧坐在那儿,相互吻着。 她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说:“我一看见你,就爱上你了。” 他回答说:“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爱人。”
阅读与人生 俄国作家契科夫有一篇名为《打赌》的短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富翁和一个穷汉打赌——如果这个穷汉足不出户,在屋子里呆上十年,他将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财。穷汉接受了这个打赌,饮食问题自由富翁安排。 这个小说的看点是这个自我关闭的人如何打发时光——他先弹琴唱歌,自娱自乐,而后读消遣性的通俗读物,再读文学性较强的书籍,最后他选择的是似乎很枯燥的哲学书。漫长的时光于一点一滴中过去,十年的约期即将来临。这个时候,富翁已破产,他很难拿出那么多钱去付赌资。在约期将至的前一天晚上,破产的富翁持刀进入和他打赌那人的屋子,想把打赌的人杀死。可是打赌的人已经走了,并且在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读了十年的书,他突然悟出生命的意义;金钱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他决定在约期到来的前一天出走,自动毁约······ 就读书和人生而言,这一作品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在读书的初始阶段和心情浮躁的情况下,人们选择的是通俗性读物和娱乐性读物。这个阶段的读书人,读书的动机往往是消遣时间和满足一下好奇心。其目的是消遣解闷儿。过了这个阶段,伴随着知识的增长、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心神的平静,娱乐性的通俗读物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阅读欲望,于是他转向文学书籍。文学书籍可以使人看到社会风情、人世沧桑、灵魂呼唤、心灵隐秘、人性原本。当然也有对恶的鞭笞、对真善美的讴歌。在文学的熏陶下,读书人上到一个更加高级的台阶,又有了新的渴望——他要对社会人生问一个为什么了,甚至要探索、寻找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答案。于是他开始读哲学,读历史,读美学。由沉迷于趣味消遣到关注人生,由关注人生状态到探求人生意义和人生理念,是读书人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必由过程。 在阅读的过程中,人的思想丰富了,精神也得到了升华,当这个原本为了钱财而宁愿失去自由的人寻找到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时候,他放弃了眼前就要到手的金钱,同时也拯救了他的生命和灵魂。
自爱与自尊 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我曾和一个五岁男孩谈话,告诉他,我会变魔术,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只苍蝇。他听了十分惊奇,问我能不能把他变成苍蝇,我说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问我,变成苍蝇后还能不能变回来,我说不能,他决定不让我变了。我也样,想变成任何一种人,体验任何一种生活,包括国王、财阀、圣徒、僧侣、强盗、妓女等,甚至也愿意变成一只苍蝇,但前提是能够变回我自己。归根到底,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如同肉体的痛苦一样,精神的痛苦也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甚至在一场共同承受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 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罪恶仿佛是命运,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痛苦却几乎是罪恶。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失败者的自尊在于不接受施舍,成功者的自尊在于不以施主自居。 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失败者的自尊在于不接受施舍,成功者的自尊在于不以施主自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