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败柳弘6527 残花败柳弘6527
简单的邂逅是完美的相遇,只是希望在这里交更多的朋友。
关注数: 42 粉丝数: 110 发帖数: 10,317 关注贴吧数: 10
渭源一中吧正能量《爱的约定》 ——记自强不息好少年渭源一中优秀学生田宏斌 在渭水源头,有这样一位中学生,他自幼失去双亲,16年来与爷爷相依为命,贫苦的生活磨练了他吃苦坚韧、乖巧懂事、勤奋好学的品格,优异的学习成绩让关心、抚养他的爷爷以及亲人倍感欣慰……他就是渭源一中高二9班学生田宏斌,一位帅气、自强的阳光少年。走进他的故事,令人感动,心生爱怜。 1995年3月,田宏斌出生在渭源县田家河乡田家河村一个农民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带给这家人的欢喜是短暂的,母亲产后大出血而亡,父亲因此神情恍惚,遭遇车祸惨死,奶奶经受不住这大喜大悲的折磨,与孙子相守不到一年后,撒手人寰。爷爷田倾,就成了这位年幼的孤儿唯一的亲人。留给爷孙俩的,只是几间低矮破败的土坯房和6万多元的欠债。 喝着爷爷熬的“面汤汤”,田宏斌开始了他的苦难人生。爷爷上地劳作背着她,在家干活抱着他,每次拉麦子,总要在车上围出一个“坑”,把他放在里面,一时没人看他时,用头巾绑在窗棂上……也许是贫苦的生活让上天动了恻隐之心,给了小宏斌健壮的体格,在爷爷的记忆中,他连感冒都很少得,有时就算受风寒,睡在热炕上出一身汗就好了。一直到现在,田宏斌穿着依然简朴单薄。“这两年,他只穿着两套衣服,一套是学校发的运动服,一套是爷爷给他考上高中时买的单夹克,冬夏如故,不过洗得挺干净的”“冬天真怕把他给冻坏了,可他啥事都没有……”高中的班主任杨作栋说。 6岁那年,承载者爷爷“把根留住” 的厚重希望,田宏斌开始了他的小学生活。家离学校并不远,爷爷总会在农忙中抽时间接送他上学,那时的他不懂得学习对于他以及爷爷有多么的重要,但他始终记得爷爷对他要求很严,家境的贫寒让他更早的懂得如何去体谅、帮助大人。 晚上和爷爷睡在一起,小宏斌总会和爷爷说很多话,说小朋友的玩具,说同学们的新衣服,说班里的趣事……看着矮小的房屋,小宏斌有时会说,“长大后买套楼房,把爷爷接去住”,爷爷高兴地亲他。上二年级时,当他把那张梦寐渴求的三好学生奖状抱回家时,笑容爬满了爷爷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高兴地一下子把他举过了肩头。 小宏斌五岁时,就已经开始帮爷爷干活了。一次帮爷爷背麦子,看着他虎头虎脑的憨劲,爷爷疼爱得叫他把一小捆麦子背到大爷爷家门口,好叫“家务里”的人看他有多懂事,看到满头大汗的小宏斌,大爷爷高兴地直掉眼泪,连声夸他“歹得很!”还特意奖了他一块糖。 “一次放学后,发现家里的两只鸡跑没了,就到处喊着找鸡,在我们家门前探头探脑的,我叫他,他不敢进来,小声问‘阿姨见我们的鸡吗?’听得人真个爱得很,娃娃就是乖,学习这样好,就是‘是哈的’!”说起田宏斌,街坊邻居都竖起了大拇指。 从坐在背篼里看爷爷干活到帮爷爷拾柴、送水,从等爷爷喂他“面汤汤”到帮爷爷生火做饭,田宏斌的成长因贫寒悲惨的出生而倍感心酸,当同龄的小朋友还围着爸爸妈妈撒娇时,他已自觉分担着大人的忧苦,和爷爷为生计而奔波,这份苦难磨练了他吃苦、坚韧的个性。每年寒暑假,当同龄的孩子愉快玩耍,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时,他却跟着爷爷为了生计而奔波。为得到一些碎煤渣和几根旧椽檩,爷孙俩不拿报酬帮乡派出所拆房;为凑够学费,爷孙俩背上干粮进山砍柴编背篓赚钱…… 小学四年级时的一件事,更坚定了他好好学习的信念。一次玩耍时,同学骂他是“没娘娃”,好强的他争辩说姑父姑母就是自己的父母,大家都笑他。虽说只是小孩子的淘气事,却触动了小宏斌那根脆弱的心灵。他干脆不上学了,任凭爷爷、亲戚和老师三番五次的说教,他都死活不去学校。那时他对未来全然不想,只想着不用去学校,就不受那种无父无母的“窝囊气”了,而且还可以快乐的劳动,睡觉睡到自然醒。 田宏斌辍学了,生活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中匆匆走过了60多个日日夜夜,眼看着夏收季节到来,一个学年就要结束了,贫穷、平淡的生活让他觉着乏味,他开始怕这种日子。一次听到小朋友唱歌的声音,他几乎是冲出了家门去找他,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心中那种空荡荡的感觉与日俱增,一种上学复读的念头悄然疯长,等不到新学年开学,他已经开始催着爷爷为他去报名了。 这一年,他重新跨进了田家河小学,两年后,考上了田家河中学。从此,他坚定了好好学习的志向,也开始去思考人生的出路,“只有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将来才会有一个好生活,才能给爷爷一套楼房!”这样的念头在心中逐渐明晰起来。从此,在学校,他上课最爱发言,写作业最整齐,搞卫生最积极;在家里,他帮爷爷挑水、做饭、背田、喂猪……每年爷爷的庄稼收获的季节,小宏斌也收获者一张张沉甸甸的奖状:优秀少先队员、全科合格、三好学生、田中好少年、成绩优异奖……家里厅房的一面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26张奖状,这奖状成了爷孙俩生活的不竭动力。 2010年,16岁的田宏斌如愿考上了渭源一中,开始了高中学习生活。寒门学子,立志苦读,勤奋努力换回的是每次考试全班第一,连续获得国家助学金。今年,家庭贫苦的他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更获得西部阳光朗润助学金,将资助他一直完成大学学业。 紧张的学习之余,田宏斌常常挂念着两鬓斑白的爷爷。一直以来,遭受家庭不幸的爷爷常常借酒消愁,喝醉酒的事时有发生,现在远离爷爷在县城上学,他怕爷爷喝醉酒没人照顾,和爷爷有个秘密约定:他好好学习考高成绩,爷爷喝酒就不能醉。 说也真管用,邻居说,老田爷原来时常喝醉酒大哭,这两年虽然偶尔也喝点酒,但已不再那样“醉”了,现在也能看见笑脸了。采访时,田大爷还特意为笔者拉了一段二胡曲,吹奏了口琴。他说,自己原来拉着一手好二胡,村里逢年过节唱大戏,他就是拉二胡的,但自从儿子儿媳还有妻子去世后,他心烦悲苦,再也没拉过。这两年宏斌也长大了,听话懂事,又有出息,自己心里欣慰多了,现在农忙闲暇时间,也会拉拉二胡,吹吹口琴,心情好多了,“我没有白拉这孩子” ! 田宏斌说,爷爷是他的另一半,以后不管到哪里,都要和爷爷在一起,就像小时候说的,接爷爷去住大楼房,让爷爷安享晚年!质朴的话语诉说着一位16岁少年对爷爷的无限深情与感激,吃苦坚韧、勤奋好学的田宏斌,就是渭水河畔展翅翱翔的雄鹰,与爷爷16年相依为命、奋斗不息的苦难人生,赐给这位苦命的孩子一对劈风斩浪的坚强翅膀,衷心祝愿这只展翅的雄鹰好梦成真,飞得更高更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