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哥gengge
耿哥gengge
关注数: 48
粉丝数: 216
发帖数: 9,665
关注贴吧数: 39
分享一只油滴釉面 银蓝色油滴,仿佛还能看到从釉下生成一颗颗卵状到聚拢的过程~这样看不知道能不能分辨是电烧柴烧还是大通天氧化烧?或者油滴这么自然,是不是传说中的自然还原烧?
闪电毫?不知道名字的都叫异毫吧 手上最蓝的一只盏~一只金属银蓝光感的釉面,毫丝有点类似闪电纹的肌理感~原矿石草木灰釉烧出了蓝麒麟感觉~
又收一只小敛口 受器形吸引 又入一只
新人保护期诚不欺我~不!空!军! 新人一枚,整了两周整了一套入坑装备,趁今天出太阳开光。冬钓对新人确实不友好,但新人保护期说法诚不欺我,没空军
该丢的还得丢 这茶的包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买椟还珠的故事,到底是买茶还是买包装?一饼茶用这么大个木盒子来装也是让人费解,丢了多少感觉可惜,盒子成本都打茶里的。不丢又占地方又没用,最终还是得丢。 另外,丢了盒子的茶饼才更舍得拆来喝,这是我拆过最好拆的饼,这个点是满意的~
第一次正经的喝个台地茶 之前有茶友建议我试试台地,试试就试试 以前喝过的茶里有不有台地茶不知道。这次试的就是明明白白的台地,号称台地之王的台地茶! 按流程规矩来,介绍下信息:章家三队 茶样有点碎,干茶闻着挺香 洗茶后第一泡,汤色滋味就出来了,总共喝了九泡。整体感觉茶汤滋味不错,从第一泡到九泡都保持得挺好,是班章那边的味道,香弱,微苦能化开,生津好回甘弱,汤润度入喉不错。这些感觉让我觉得台地茶也还是不错的。不过有个特点,从一泡开始,口腔内壁和舌头就感觉被附着了一层蜡一样,一直化不开。换个形容也好比补牙打了轻微计量的麻药,让口腔和皮肤触感麻木。这种感觉挺不好的。除了这个问题,这款茶的整体表现力还是不错,至少在这么好的价格下,是款好喝的茶。 因为试这款茶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台地和古树茶的差距,所以不好的地方我会特别在意。比如涩造成口腔的化不开的蜡质包裹感,不知道是不是台地茶的通病。此外,对比古树,台地还有什么特点,也欢迎各位茶友分享~
一泡跨年茶祝各位老哥新年好 2023年泡到2024年的茶,耐泡!
起死回生.遨游星空 底子是创意的源泉,思想赋予了创意生命,而手艺让创意,思想和底子融为一体~生活总有不确定性,而正能量能让不确定性重获阳光~太绕了,简单说就是我的盏修好了
响应吧友 试今年曼糯 今天吧友问到有性价比又有曼糯味的曼糯推荐,推荐了今年的洪普号的曼糯800,下行行情下,这款茶今年克价已经下1元了。1元内的山头古树茶,香!回想当年实体店卖我4元的克价 曼糯茶园无小树,基本都大树古树,茶的特点就是~汤香~勐海第一香 这款茶是22年的挑采古树料压的500克的砖。压得比较实,相对不易泡散,4泡后滋味相对明显(图2第四泡汤色)。整个喝下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入口的汤香滋味,偏淡雅。因为陈了一年,滋味比较柔和,不显苦涩,汤比较细滑,喉韵不错~喝着很舒服的小清新~
连环试泡,一泡接一泡 昨天喝百花潭喝出了班章的感觉,网上查了下,有说和昔归比较接近,昔归号称“临沧班章”,这不就对上了吗。。。。所以,正好手里有昔归茶样。今天就试这款~
以为的以为不一定是以为 第一次试百花潭,以为易武的茶都是柔,更像冰岛,没想到喝出了班章的感觉!!不知道你们喝百花潭有不有这个感觉?如果没有,那客服应该放错茶样了~
试款熟茶 交个作业 双十一到双十二存茶上头,在买了几提八角亭生茶,客服主动联系送一款新出的熟茶茶样品鉴。正好周末开汤试茶。今天降温到3度,喝熟茶也挺好~ 茶是班章橡筋熟茶,干茶能明显看到毫,无仓味。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新人喜欢喝甜的,试了一轮冰岛后,准备试下另一个风格的茶_老班章。喝之前总感觉他是冰岛的反方向,苦味茶味重不适合新人,但试了后反而有点爱上了。入口高扬凛烈的茶汤滋味(苦味也是完全被这种滋味覆盖的,还没怎么感觉到就已经化开),同时这种滋味在口腔里有持续留存,滋味识别度很高,另外,回甘也是持续的清甜~茶气就不说了,体感很好~汤色也挺赏心悦目
拆开,看了看,没舍得撬,又包回去了感觉饼压的比较松,掉了好多碎,而且饼也挺奇葩的,两面都是平的,看着不美啊~
挺耐泡的,不过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晚上开泡,喝到睡觉估计六七泡吧。。。。早上起来接着泡,泡的时间略长一点,十泡后盖上盖子闷一下,这隔夜茶的汤色味道也不错啊
拍个瓢.冒个泡
喜欢喝香甜柔糯的生普 双十一屯了一点 今年经济不好,但感觉今年对屯茶还是挺友好。喝了几年生普了,还是喜欢喝香甜柔糯的生普,主要考虑冰岛和曼糯山头的的大树和树龄小的古树吧,主打一个性价比(话说冰岛大树龄的古树茶市场上也买不到)。大厂小厂一样来了些,对比着喝 有喝过的老哥欢迎分享交流~
试了两款八角亭的冰岛茶样 一款是新出的白泽冰岛老寨,用的一百年左右的古树春茶纯料2022年压饼。一款是2021年的至诚冰岛,用的冰岛五寨古树春茶拼配(茶博会有得金奖)。 打开茶样的包装带,干茶都带有古树生茶那种淡淡的香甜。 想着老寨更厉害,所以先试的白泽老寨。洗茶后第一泡茶味较淡,第一口入口微微苦味,很快化开,后面几口已经可以感受到明显的直观的冰糖甜,最后两口已经回甘生津,口腔中融和直观的甜和回甘,开始感觉到了愉悦,另外茶气也感觉不错。第二泡开始,每一口都是直观的甜,冰糖甜越来越明显,汤也越来越顺滑饱满,能感受到花果香,喉咙开始舒服,舌胎有丝丝清凉感。七八泡后,直观的冰糖甜弱了,口腔一直是回甘的甜,泡到第十泡,茶汤各方面还保持得很好,为了试另一款就有点舍不得的倒了,浪费
煎茶小盏.玩一套 束口点茶,敛口喝茶~作为宋人的两大器形,之前一直觉得束口设计经典提神,最近发现了一款设计同样提神的敛口,先是上手,再上头。于是慢慢就凑齐一套,现在作为我喝茶盘玩的主要对象了~
深夜开饼~18年的坝歪 开饼前看了几个教学视屏,拆出来一如既往的碎~ 正题,这是2018年的坝歪古树,放袋子里放了5年,应该没有多大变化。 开泡,投茶5.6克,注水大概130-140毫升吧。洗茶杯盖有蛋蛋的清香;第一泡味道很淡香气也淡,不苦微涩没多大意思,但最后两口开始感受到甜了,还带着一丝清凉感,喝完后一只在口腔保持,挺舒服的;第二泡开始持续感觉到甜和凉,汤厚些滑些了;第三泡后口腔整个感觉清爽舒服~喝生普要的就是这个感觉吧
乌金和茶末,两者的氛围感觉比较接近(但到达玉子,氛围应该还得有点距离)。乌金的口沿,束口线,修刀纹等釉水较薄出往往会看到茶末的影子,打灯效果会更明显。另外,外壁止釉线釉水贴着胎骨的部分,打灯也能发现茶末的绿色。是否说明乌金和茶末几乎是共存的状态,乌金的釉层深处就是茶末,当釉薄的地方直接就呈现出来了。个人观察感悟,供参考交流~
乌.黑透亮_遇光洒.金 还是乌金,再上手一只纯粹的乌金,没有生成银蓝滴毫的,只有茶末口和金沙~另一种感觉,一种安静的感觉~
乌金 ~是强还原釉面~ 现在定义的乌金,是强还原氛围产物,釉面不会出现黄口,青蓝毫(斑点)等弱还原氛围产物。继续还原乌金的釉面还会析出银蓝滴毫,最优形态就是黑底银滴银毫,这个黑底也是指乌金底。 这只带银蓝滴毫的盏更能说明乌金釉面的氛围~
这名字不怎么好起 说鹧鸪斑,鹧鸪斑好像宋代就指油滴的~说老虎斑,怎么看也不像~叫珍珠斑,好像不怎么圆~
周末晴.宜.拍盏
乌金?黑金?反正都有金 这样看什么金?
过节吧里冷冷清清的,喝茶暖暖 上手一只金口青蓝毫,8口小盏,品茶挺香~
柿红兔毫应个景,中秋快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有盏友羡慕紫砂吧,但还得直面现实 一样的都是看古玩今,紫砂壶重点仿工型和刻绘装饰,建盏重点仿釉面斑纹并兼顾器形样式。 但得直面差距,紫砂关注的工型已经有大部分壶友结合经典老壶建立起了审美体系;建盏还有大部分盏友抛开传统经典釉面玩着奇奇怪怪的釉面。紫砂认准有名气工型好的师傅不用过于纠结泥料真假;而建盏窑口还在不断爆出使用不正经的釉水和作假烧法(电仿柴,电复柴)。紫砂除了关注工型不用关注是否电烧气烧;建盏还处在唯柴论而不关注产品本身美丑。紫砂结合师傅名气工型美丑已建立市场认可的价值体系;建盏还有不少玩着9.9的觉得天下我有~ 这种现实下有这样的现象也实属正常,所以,对于玩家,有明明白白玩的,有自娱自乐玩的,有稀里糊涂玩的,最后还有干脆不玩的~ 所以,盏友自己想怎么玩,就往这个方向去靠即可,不用受杂音干扰~
他们说秋天的盏得有秋的色 所有,先来一只柿红口的金蓝毫,毫丝是青蓝向黄色过度的状态,呈现淡雅的蓝,配合柿红整体色彩挺舒服的,也不得不说毫丝状态真不错~
盏色贵青黑的理解 青黑,是青蓝至深即显黑。贵青黑的贵字,不在价格,而是一种釉面高级感,显贵气,润到口的也代表这种感觉是高级到口的。上手过这样的釉面,可能会让你对釉面更挑剔吧,不是所有盏都能代表建盏,也并不是什么釉面都能赏玩~
建盏.羽斑建盏釉面在于喝茶时的玩味~哪怕是草木灰烧结的颗颗金沙,也耐人寻味
用着用着就显的油乎乎的釉面
羽斑.煎茶小盏 上手一只仿宋器形的煎茶小盏,分享贴。 器形:8口径小高敛口,厚胎厚釉,外壁旋切修刀,精拉粗修,整体有一种小巧而古拙的味道。 釉面:羽斑,生成原理介于华北油滴和兔毫之间吧。釉面玻化厚且气孔浅,整体呈玉化质感。自然光下金口青壁,羽斑隐现。灯光下羽斑肌理均匀立体,青蓝到口。釉面整体显精致。 整体看算我最近收到可玩度很高的一只小盏了~ 本地釉矿+草木灰(标准釉),柴烧~
再来一只,等收货中
这是一个成功的复烧实验 前面一张图是复烧前的青黑色杯子,后面所有图是复烧后效果。复烧是在好称自然还原烧的大通天龙窑进行的。说这次复烧的成功,是因为他证明两个问题。 第一,证明了复烧盏的一些特征。包括,复烧盏釉面被氧化变柿红,但胎还是青砖胎(因为柴烧一次烧成的盏,胎是比釉面更容易被氧化的);釉面晶体有被烧熔变形的效果。 第二,证明了号称自然还原烧的大通天窑内是以氧化氛围为主。所以这样的氛围下开窑开出黑底银滴是一件多假的事。 这里,还得感谢提供实验成果的人,虽然他的本意是想为洗澡盏洗地,但实验结果却更加证实了那是一只洗澡盏!再次感谢他的钻研精神~
收个2档,等收货 羽斑,算特色釉面~
周末闲茶盘盏看贴吧众生相 釉面自然温润,汤色盏色相印成趣~胎骨粗粝,刻款苍劲有力尽显大帅风范~ 就那几只黑子,也丝毫不影响喝茶盘盏闲趣横生,好盏招黑,欢迎来怼~
买个磨底,看是什么烧? 盏是很垃圾的,无聊的来看看什么烧
高铁胎,看图说话 建盏,铁胎是一硬指标,严格说不是铁胎的盏都不能算建盏。铁胎中的高铁胎也是玩盏的追求,但高铁胎的认识上,也有人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胎足颜色是越青砖就越是高铁,这还真不一定。 青砖色只能说明胎在还原阶段没被氧化,和含铁高低无关,比如一些低含铁的胎因为电炉不易进养很容易电烧出青砖色。(甚至有造假的化妆土) 图片是弱还原氛围下烧出的盏,胎体因被氧化呈氧化铁红色,但因为含铁高,用一段时间被盘出了金属质感。
麻麻列列就是炸?建盏,可是宋代审美 麻麻列列玩多了,审美也会拉低,喜欢花里胡哨的,德化釉更适合。玩建盏,赵老大那句话还得慢慢领悟~
新到盏,有人能分辨这是强弱还原釉面吗 喝个夜茶
这是一只他们都不敢正面回应的盏 说说下对这盏的分析:两侧都是强还原釉面,红色一侧烧干呈粉金,另外一侧黑底银滴,胎是青黑色未被氧化。我猜测红色那侧是接触明火了,闸钵这一侧有缺,才会烧这么大面积吧。而接触明火之前,釉面和胎应该都是烧好冷却好了。不然高温和进氧的情况下,银滴会变黄或者粉金,胎会变红。 说白了,这个现象就是说明这是一只洗澡盏的现象,就是一只烧好的黑底银斑放进柴窑复烧发生的现象。 所以,“为什么黑滴银滴那一侧是青黑色,没被氧化”,他们窑没人正面回答。 另外,这个窑号称是自然还原烧,号称是用原矿石草木灰釉不添加铁红长石滑石石灰石等电烧油滴用的配方釉。但是,这只盏的油滴,我只在电烧釉面上见过,可能我孤陋寡闻,大家也可以结合老盏和电烧油滴对比判断。也欢迎理性讨论~
听一说法,太有道理了,不,简直是哲理 “现在建盏的乱,乱在柴烧,电烧就不会乱” “以前电烧,烧好的卖钱,烧废的砸掉。现在柴烧,烧好的砸掉,烧废的卖钱” 想想好像是这个道理,柴烧太好就是电仿柴,电烧烧废的正好当柴烧卖。 建盏,玩的就是稀缺,柴烧不易,再加个“自然还原”就更是天工难得,所以必须得包容自然之美,那什么美是自然的呢,那就是麻麻列列啊,不要误会,盏届是褒义词。宋盏放几百年都还很精美呢?宋匠技艺巅峰者会引雷烧盏,那还是电仿柴。 所以,乱来了,自然真柴的一窑盏,有的可能是电烧烧废的,有的可能是配方过度的,有的可能就只能那样自然的,,,,但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像真柴烧,都能卖钱。只能那样自然的卖一档,加配方的得加钱卖二档,电烧烧废的看销售情况定档。另外,还有一种真烧废的废品,自然真柴嘛,得包容,修修补补也是瑕宝。 喝茶喜欢清静的,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拼手速网速也累。参照宋盏的电仿柴玩,管他电气柴的~
华北油滴.盘了几天.对比老盏
玩个不是建盏的建盏 用的是水吉本地原料的胎釉,本地小通天柴窑出的油滴盏,但他名字叫华北油滴。因为以前北方窑口有出。他的油滴生成原理是气泡原理,低温情况下偶然形成。不是我们常见的浮萍机理所形成的卵状油滴。
逻辑上自相矛盾的“自然还原烧” 一个来自直播间的创造“自然还原烧”。简单说,自然还原烧,就是用通天龙窑,不投油柴,烧出建盏。所以,他们背后逻辑是,凡是有投油柴的,就是强还原烧,是不值得玩的。 我不是对“自然还原烧”本身有意见,而是直播间和部分窑口的提这个说法的逻辑上存在很大矛盾,拿出来说说,希望对新人朋友对建盏的理解有所帮助。 自然还原烧到底好在哪里?当然是直播间想吹自然天成,抓住人的赌性心理,这样,自然还原烧动不动会听到窑宝这个词,然后可以高价售出。这样,就算再没名气再没技术的人,只要说是自然还原烧出了窑宝,他可以卖出堪比建盏名人的价格。建盏门槛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拉低,而盏的价格又可以卖高。所以建阳2万烧盏师傅,有名气有技术的只是少数,大部分没名气没技术的师傅是会支持或默认这个说法的,甚至效仿。所以。。 矛盾1:自然还原烧和非遗的关系?烧盏作为非遗,有非遗传承人,就说明建盏是需要烧制技艺的。不需要烧制技艺的自然还原烧还算非遗吗?还需要非遗传承人吗? 矛盾2:烧窑的柴,算自然,投的油柴,就不算自然。建盏釉面生成需要还原氛围,投柴就是为了形成还原氛围。为了排斥有真正有烧制技艺的窑口,编了这样一个说法,把烧柴投柴一分为二,去其精华,只剩糟粕。 矛盾3:古法是自然还原烧吗?我们知道,宋人的窑和盏是同时在进化的。窑是从通天窑向隔仓窑,单仓窑的变化,建盏釉面釉面也越变越漂亮的变化,这是技术到产品的进步。而现在的自然还原烧选择的技术最原始的方法,但却可大量烧出超越宋盏晶体状态的釉面。这些釉面在整个老盏里加残片都是少有的。所以。。。 矛盾4:烧法自然,釉水不自然?所以,推行自然还原烧的窑口开始认成他们的釉水有添加铁红长石等工业提纯物质,并宣扬这是合理的。那这就是最大的矛盾了,一方面烧法上追求绝对的自然天成,一方面胎釉上又做了不少添加。大家自己品,品一下这是多大的笑话。 至于为什么添加,不是他们想添,是不舔烧不出来啊。不投油柴的通天龙窑自然还原烧。能烧出杂色釉就不错了,可他们一窑里,从黄兔毫,青蓝毫,新毫,油滴什么釉面都能烧出来。所以,有些自然还原烧的窑口,除了釉水添加,还有直接电仿柴,电复柴的。目的就又回到前面说的,可以让更多低门槛的师傅和直播间卖高价。
釉面,还得是,不信您看
喝茶玩盏,图个兴致 若不是看不下去了去揭发,谁想一天吵吵吵~喝喝茶,盘盘盏,大家交流交流心得经验,岂不美
跳梁小丑露出了小尾巴 我就奇怪了,为什么蓝小跳(小号无印宋风)一直诋毁贴吧里一位师傅,他甚至没买过这位师傅的盏,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没上手过别人作品。我看了诋毁内容,基本都是臆测,毫无证据和逻辑。直到最近,基本明白其中套路。 首先,要提高自己热度,必须怼贴吧里热度最高的人。 其次,发自己盏,推翻了别人才能标榜自己的盏是原矿釉真柴烧。 最后,收网,推自己的师傅(宋钰龙窑),我主动问过。他也在他帖子里吹嘘过,什么正经烧盏的年轻人,认真烧盏十几年,原矿釉,真柴烧,越烧越好。
我就奇怪了,原来是这样的 我就奇怪了,贴吧一直有一人攻击一位烧盏师傅,这个人就是”蓝小跳”,现在新开小号”无印宋风”,我看过他的攻击内容,还居然是臆测为主,没证据没逻辑,关键还没玩过这位师傅的盏,就无端攻击。现在逻辑闭环了,所谓无利不起早,听我分解。 首先,他攻击的师傅必须热度高,这样他才能有热度,提高自己热度是第一步,同时为说自己盏才是真柴烧真原矿埋下伏笔。 然后,就是发自己的盏,说自己的原矿柴烧。 第三步,收网,透露推荐他的师傅了。宋钰龙窑,说年轻人,烧了十几年盏,烧真龙窑,真原矿,技术愈来愈好,好盏直播间里靠抢(直播间里拼手速网速的都是大韭菜啊,建议大家远离直播远离窑宝),可能为这波韭菜埋下好伏笔了。。。 所以,我去搜了下宋钰龙窑。他有如下的东西,一看就是配方釉外地釉啊,烧这样东西的还保证这个师傅是原矿釉真柴烧,睁眼瞎话啊
借ai还魂的宋徽宗来看看你们都玩的些啥?
建盏吧现在关注和讨论的内容还比较初级 现在建盏吧讨论最多的还停留在电柴烧和釉水,以及釉面。就好比玩紫砂壶,讨论本山料外山料,是不是底槽清,是不是本山绿泥,是不是天青泥,玩过紫砂的都知道,讨论这些也都是玩紫砂的初级阶段。而玩入门后,讨论的就是形韵了。同理,建盏作为宋代达官贵族和文人雅士的斗茶文玩,除了釉面,形韵也是非常重要的,釉面干净,形韵好,自然玩得雅。毕竟宋代经历了盛世后的沉淀,审美内涵和标准已经很高了,而建盏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那形韵也必须得过审美这关。形韵好的盏,拿在手中把玩或放在架子上都是赏心悦目的。相反,不注重形韵的盏,再好的釉面,也只是浮于表面~
玩建盏,怎么还是要玩下点茶 从点茶的角度,盏贵青黑,兔毫条达者为上,不无道理
烧得好柴烧比电烧润 我说烧得好的柴烧比电烧润,可能很多新盏友很难理解。发张图直观感受下~就是这种质感~
最近看到飞惺两个字要注意了,有商人开始套路割韭菜了 飞惺这种电烧配方釉的盏,几年前大家都不懂的时候可能玩下,现在早已凉凉的一个名字,无良商人这又出来玩花样耍套路了。老玩家不需要提醒,就是提醒下新玩家。套路如下: 1.先发帖推荐玩油滴只玩李达和飞惺,把他要卖的盏放到和大师一个高度。 2.再发帖发些国宝油滴假装自己很懂的样子,其实不知所言,言之无物,就忽悠下新人。 3.发帖说飞惺盏如果300的话,收1000只飞惺盏,想营造飞惺盏很贵的样子。 4.开始说他手上的飞惺新出的油滴盏才是真的,市面上大多都是假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基本清楚了,就为了卖新盏,扼杀老盏了。当然他手里的老盏也是新的。 如果飞惺的新盏东西好,我也不说什么。其实就是电烧配方釉,釉水里加了什么鬼知道,有不有毒贵知道,还想卖高价的。现在已是玩柴烧原矿釉的时代了。飞惺这样的淘汰产品还用这样的套路来销售。只能说思维和产品一样落后。 揭露奸商,他已经拉黑我,但是我不拉黑他,欢迎来顶贴。
为什么有说不要玩强还原?强还原不是挺好玩的吗
都是青蓝毫,一个带银光,一个带荧光 桶灯对比着看,简单粗暴
谁能看得懂这只吗?柴电?原矿釉? 第一张强灯光,第二张阳光,第三张捅柔天,第四张自然光入汤,第五张傍晚自然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