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宇乾元♤
大宇万岁2
少说话,多读书,学习是一种美德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160
发帖数: 8,174
关注贴吧数: 65
讨论一下 凭心而论,你们认为刘静“大师”的装帧设计水平究竟是个什么水平?与人文老一代的设计师古干、李吉庆、柳成荫、张守义等比起来算个什么级别?
【作家纪念日】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如果我必须去死,我会把黑暗当作新娘。”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05.11 - 1960.07.27),爱尔兰女作家。原名艾捷尔·丽莲·布尔,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第五个女儿,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幼年丧父,家境贫困。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作家纪念日】萨尔蒂科夫.谢德林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1826年1月27日—1889年5月10日)
【晒书】喜获赠书 非常感谢 @林小译 君的赠书,这是我加入译林吧以来的第一个福利。作为一个译林的“老”读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多读几本书,多写几篇读后感,多得到几本赠书咯。
外国文学作品普及的幕后功臣们——翻译家 我们从开始阅读的那一天起就接触到很多外国文学作品,而一个外国文学作品是否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家的译介。这个帖子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外国文学在我国普及的幕后劳动者们。
今天下午去湘潭,在株洲站发现了这趟车,还有几节车厢是原色的Z138次,广州——乌鲁木齐。
G75次列车进长沙南站,今天下午长沙南站等车实拍
【三月晒书楼】春日读书时 风和日丽,春风拂面。告别了春节假期,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三月。 三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这个季节里,当然是干大事的好时候。 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我们的老习惯:阅读。那么,就在这个春日里,让我们继续开展阅读与分享的行动吧。 本楼有效期:2018年3月1日——3月31日。
我收藏的译林版图书 加入本吧小半年了,今天才发第一个主题贴,给大家展示一下我收藏的译林版图书。
【一月晒书楼】一元复始迎新年 2017年的辉煌仿佛还在眼前,而如今,我们已经来到了2018年 一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一年里你有什么打算?准备买什么书,填什么坑? 又或者是早已买好了回家的车票,静静等待着归程 不论如何,新的一年依旧不忘我们的本分——书与文学 那么,新年新气象,从这里开始,发出2018年的第一个晒书帖吧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楼有效期:2018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
【十二月晒书楼】年终小总结 一转眼,2017年来到了它最后的一个月 十二月,你是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还是在北方的冬夜里四季如春? 回顾这一年,年初许下的誓言是不是都完成了? 你是不是如期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标?是不是看完了想看的书? 不管这一年有多少遗憾,只要你努力了,足够无怨无悔。 那么,在这一年里的最后一个冬月,让我们继续品读世界各国文学,以一种文艺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吧。 本帖有效期:2017.12.01-2017.12.31
挖坟的人,你够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来挖坟的,而且挖的还都是我以前发的帖子。世著吧最近确实不怎么活跃,但是你挖坟爆吧是什么意思?一进首页全都是我的老帖,挖坟就这么开心?你如果要回复,我给你几个新帖你放肆回复,或者去水楼刷也行,专门挖我的帖有意思?下次再这样,直接交由吧务组处理!
关于人文版《儒林外史》的版本 本帖主要介绍的是人文社出版的儒林外史版本细节问题,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晒书】我收藏的所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看见很多吧友晒书,我也忍不住来晒书。这里全部都是我收藏的人文社出版的书籍,种类还算比较杂而多。一楼莎士比亚全集镇。
大宇侃大山之二:读书读出来的可怕境界 首先呢,先说一句抱歉,因为种种原因,距离第一贴的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弄其他的,所以,这个更新就很慢了。 今天的侃大山和上次一样,等我发出完结符号之后再进行讨论,不要插楼。禁止滑稽是我的一向风格,所以这里也不例外。好啦,开始。
【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四大名著彩色插图 鉴于昨天的文字图没人看,今天我就整理了一下手里的人文85彩图本四大名著。人文的新版四大名著从年初吹到暑假,一直没有踪影。一看效果图,真是让人感动到死……倒是这1985版彩色插图本,四位大师四种风格,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四大名著嘛。 我收到的第一本彩图本是《西游记》,那是2016年春节在孔网买的。当时还没注意到彩图。直到后来我发现彩图本是一个系列,于是在去年年底把这一套彩图本集齐了。今天就把这些图发出来大家一起欣赏。画面用比文字图有吸引力了吧? 一楼依旧是阁老。
【图集】那些手写的书名 从文字诞生的那一天起,它最广泛的传播方式就是手写了。从最初的拿木棍在地上划拉,到后来的文房四宝颜筋柳骨,手写一直伴随着我们。 在上个世纪,图书出版时封面的书名大部分都是用的手写体,不管是中国的古籍还是外国的小说。这些手写体各有特色,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风格。这些手写体比起如今充满了金钱味的印刷体更有一中简约美,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今天闲来无事,把自己的书清点了一遍,发现有许多书都是手写体写的书名。我就把它们逐一发出来,大家一起看一看。 一楼狄阁老镇。
【八月晒书楼】炎热夏天里的诗意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炎热的八月夏日里,和我一起打开一本书,在书中寻找夏日里难得的那份清凉与诗意吧。 本楼有效期:2017年8月1日—2017年8月31日
【图片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四大名著 最近,关于人文新版精装四大名著的讨论一直没停息,很多人都在吐槽装帧的烂与插图的渣。也有一些朋友开始怀念人文老版插图本四大名著。今天一找,家里正好有一套85版四大名著。我就把它发出来,大家来欣赏一下当年的四大名著彩色插图。
让我问一问 我就想问一下,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究竟是根据西班牙文本翻译的还是根据英文本翻译的?按说之前已经有傅东华根据英文本翻译的《堂吉诃德》,那就没必要再重复翻译了,而且当年杨绛的译本还被邓公当做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那么这个版本究竟是根据哪个语种翻译的? (没别的,只是有人提出杨绛译本根据英文本参考翻译的,和我记忆里的根据西班牙文翻译不同,我就问一下。按说杨绛是懂西班牙语的吧?除了《堂吉诃德》她还翻译了那部《小癞子》)
【老坟考古】[盘点总结]我的读书记录(重发版) 说来惭愧,这个贴自从我去年发出最后一句“有空再更”以后到现在就一直没更新。直到昨晚我又重新翻看了这个贴,我觉得这个贴烂尾得太不应该。于是我决定重发这个贴。 (原帖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4332761459?pid=83336462795&cid=0#83336462795) 首先我先把已经发过的几楼重新贴出来
大宇侃大山之一:关于畅销书 今天就从吧里正讨论的畅销书作为切入点来叨一叨。(在发出结束符号之前请不要插楼,另外,拒绝滑稽,还有可以理性发表意见,不许撕逼。)
深夜预告:我要挖大坑了。 高中毕业,“赋闲”在家,闲来无事翻到了自己以前写的几篇旧稿子,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愤青时代。发现最近吧里气氛开始活跃了,我突然心生想法,来一个就事论事,发布一个系列帖子,根据吧友们的讨论事项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经历聊一聊文学艺术、天上地下、个人动态、杂七杂八,和大家交流交流,岂不美哉? 于是我就把我以前的旧稿子全部翻了出来,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感觉,并将它们修改一下发布出来,就当是我在正式动笔之前的小小抛砖引玉了。至于我能不能写下去,能写多久,全看缘分了。 那么,我们上午再见吧。
【作家纪念日】: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 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林徽因生平: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 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 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1921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1928年春,同梁思成结婚。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 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了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解放军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 1949年初,两位解放军的突然到访,表现出的对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态度,让他们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并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是年,林徽因还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1年,47岁的林徽因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与会人员欢迎。 1952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1952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 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在北京同仁医院逝世,享年51岁。林徽因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 4月3日,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去世后,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1904.6.10—1955.4.1)幼年时代的林徽因少年时代的林徽因1920年在伦敦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林徽因和梁思成林徽因一家1924年前后,北京西单石虎胡同7号新月社院内。1924年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北京。林徽因与梁思成林徽因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1948年在北京林徽因之墓
(水) 以我在本吧的发帖经历谈论萌新发帖 如果从时间上算起来,我也算是世著吧的老人了,从2013年年底加入以来到现在也有几年了。最近吧里也有许多人发帖,我看了,感觉……我感觉这和我当年初入贴吧时的情景有点像。所以今晚我就以我在世著吧的发帖经历来谈一谈当下的新人发帖。
【作家纪念日】: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 转: 1902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 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 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 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 1930年后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频未果,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 1931年至1933年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文学院讲师; 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 1934年完成的《边城》,沈从文小说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1938年春,到昆明继续与杨振声编选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1月,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1948年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 1949年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建国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 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压力而自杀,获救。 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 1969年去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 1978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解放后便从事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研究工作。 1987年、1988年沈从文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86岁。“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 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1902.12.28—1988.5.10)青年时期的沈从文沈从文书法作品晚年沈从文(1983年于北京)沈从文别集
【五月晒书楼】火热红五月,晒书正当时。 五月是一个火红的月份。 劳动节,青年节,以及不久后就将到来的立夏,无不预示着这个季节的火热。 与之相对,除了这火热的季节,我们的心也是火热的,依旧激情不减。 在这个积极向上的红五月,我们继续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抒发那份情感。 本楼有效期:2017年5月1日—2017年5月31日。
存货清点进行时 眼下放假在家,闲来无事决定清点一下自高中以来所买的书。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不知道这几天能不能完成。
【解答】关于我手里各种版本的四大名著答各位吧友问 贴吧里的老朋友们都知道我喜欢四大名著,尤其是吧主杰瑞同学,更是称呼我为“专业看四大名著三十年”。最近发现有许多朋友在四大名著版本选择的问题上总是无法下手,在吧里也有几个相关的提问帖。今天我就以我手上的几个版本的四大名著为蓝本,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四大名著的相关问题。
大宇万岁2 〔吧务打卡〕 昨天忘记打了,今天一并打。 ID:大宇万岁2 打卡时间:17年1月23日 所在分组:交流,话题 今日工作:昨天删了一个黄色楼层,回了三个帖。今天删了一个黄帖。
大宇万岁2 〖吧务打卡〗 ID:大宇万岁2 打卡时间:17年1月21日19:21 所在分组:话题、交流 今日工作:删了一个发黄色网站的楼层,抢占了一次二楼。
大宇万岁2 『吧务打卡』 ID:大宇万岁2 分组:交流组 话题组 打卡时间:17年1月20日 今日工作:还没有正式走上正轨,先来打卡。
【十二月晒书楼】岁末冬日,不忘书香 时间的脚步总是那么快,一转眼,2016年只剩下这最后的一个月了。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你是否感到迷茫无助? 回首过去的一年,你是否有所收获,又或者是留下了遗憾? 过去了的,这一切就让它过去了吧! 在这最后的寒冷冬日里,继续诉说你和书的故事,尽情地展示你的收获吧! 冬日里,围坐火炉旁,邀三五好友,共同畅谈书的故事。有这一切,也就足够了。 本楼有效期:2016.12.01——2016.12.31
求插图 我又来破事水了。这次有事相求,哪位朋友能够提供一下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的彩色插图的扫描件或者清晰图?急需。
【破事水】关于我的小学母校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单(勿删) 今天我回到我小学母校参观,发现校门口有一块牌子,一看原来是关于学校里的课外阅读的推荐。粗略看了看,觉得有的地方还好,但有的就……下面我发图,大家来评一评。
求助:广东肇庆稔塘朱氏来源 我现在居于湖南省,祖父是广东肇庆稔塘村人,据他回忆我们这一族是从江西迁入的。但由于族谱的流失,加之年代久远,具体资料已经无法查询。如果有谁知道稔塘朱姓的来源请告知,感激不尽。
求解 我买了个东西,对方发的是优速快递。但是安江好像没有优速办事点,那么该怎么搞?
自制:文言翻译培根随笔 以前学过王佐良先生翻译的文言文《培根随笔》,感觉不错,可惜没翻译多少。我从高一开始尝试将培根随笔翻译成文言文。由于某种原因,我没有翻译完。今年暑假准备复译。现在先把已经翻译好的三篇发出来,大家给我指正指正。(底本为蒲隆先生翻译的中译本)
世界名著插图欣赏 本帖是我从我收藏的各种中外名著中选出的插图,有的是原版,有的是后来补上的。从今天开始陆续更新。(本帖和我的书籍版本帖同步更新)
求助 求大神指点,就是在京东之类的商城买书的套路以及如何领券,有何妙处?我之前没有在京东之类的地方购物的经验,求指点。
咱的文学社 我估计我是第一个在本吧发关于咱们二中文学社的帖子的人。本帖以照片为主。
安江哪里有修手表的地方 我的手表掉在地上,现在不走字了,安江哪里有修理手表的地方?拒绝玩笑!
求助 谁知道安江哪里有充电电池卖啊?强光手电用的。
晒书时间,我的书籍版本介绍。 今天开始我会不定期发布我的藏书版本介绍,由于快要学考了,更新速度可能稍慢,各位勿怪! 本贴的主要构成基本为书籍照片、版本介绍。各位如果觉得我的版本好,或者是有更好的版本,可以和我交流。欢迎各位来踩。今晚先更几本。
看插图,猜名著。 这次和上次猜翻译家一样,看图猜书。一楼先空。
我后面坐着一个逗比就叫蒋佳洁 我后面坐着一个逗比就叫蒋佳洁
谁给我支个招啊? 今年我们文学社准备出去采风,但是不知道安江附近有什么值得一去的地方。像什么什么山庄就别提了,去过了。有哪些适合社团活动的地方?求支招!
求助 谁能把《飘》的主要人物的标准译名发出来?我手上两个版本都是中国化的译名。急求!
【讨论】无聊至极 今晚xw联播又要吹捧chunwan!
[盘点总结]我的读书记录 从认字起到现在,虽然读了不少文字,但和吧里许多大神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今天纯粹没事,盘点盘点我的读书记录。 一楼谁要?
安江中通快递搬哪去了? 如题,谁来告诉我啊。
看图猜翻译家 看照片,猜翻译家。有提示的。一楼喂百度。
译林社经典译林版高老头疑似有错误。 这是译林社版《高老头》
安江全峰快递在哪,怎么样啊? 安江全峰快递在哪,怎么样啊?
【主播】联播 今晚是夏丹和大跳
渣作勿喷 我把我画的几张中外作家的画像展示出来,喜欢的就顶,不喜欢的也别喷。二楼上图。
【★格式★】新版大宇插画全录 感谢小吧主疯贱王朝提供的珍贵合集插图。老版合集插图画风真是感人,于是我打算把新版大宇神秘惊奇一至三季所有插图发出来,各位讨论一下吧!
求助 谁有刘湛秋翻译的普希金的《致娜塔莎》?发个全文给我,不胜感激!
【水壶】找人 谁知道这个家伙的好号或昵称或id?我要杀了它!
史上最坑爹图书,没有之一 我曾经在本吧发过一篇名为《新课标究竟是干什么吃的》帖子,里面提到了老师与书店联合坑我们的钱买所谓“优秀版本”的名著。现在我就把这书发个图。大家擦亮眼睛,别上当了!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