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捡玉 披沙捡玉
上海陆老板v信13918587518
关注数: 381 粉丝数: 2,281 发帖数: 7,974 关注贴吧数: 13
汗液对玉石的影响!!! 很多爱玉人士都喜欢盘玉,认为玉越盘越温润,越盘光泽越好。其实,这得视情况而定,不是所有的玉种都越盘越温润光亮的。前几日,有位朋友跟我说,她不久前买的玉把件,盘玩了一阵子,颜色没有以前亮了,用布擦了很多遍还是觉得没以前亮,以为是假的,但是拿去鉴定的,结果是真玉,这位朋友很是苦恼,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就寻问她,平时有没有注意保养,有没有跟化学试剂接触过,有没有长时间接触高温。朋友说都没有。然后我问朋友,手心是不是很容易出汗,朋友很惊讶,她说她盘玉时手心经常会冒汗,而且玉把件也会沾到自己手上的汗液,自己没在意,以为玉器跟汗液接触没什么问题的。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我这么朋友忽略了汗液对玉器的危害,导致亮丽的玉器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为了避免更多的朋友犯像我朋友同样的错误,今天,我就来讲一讲汗液对玉器的影响吧:   人体的汗液中含有尿素和盐分,天气炎热或人体运动时都分分泌大量的汗液,汗液中含有脂肪酸,对玉石表面具有腐蚀作用,盐分和尿素累积在玉器表面也会使玉器表面变得暗淡。   另外,手心易出汗的人,夏天最好不要盘玉,以免玉器被汗水浸染。此外,人的每个部位分泌的汗液量不同,有的地方分沁汗液多,有的地方,分泌汗液少,佩戴时,应辟开佩戴在汗液多的地方。人的手指间、胸前和脖子分泌的汗液较多,最好不要贴肉佩戴在这些部位。尤其是白玉,若长期接触污渍,会使其颜色变黄,而影响其质量,造成损失! ——此贴转载仅供学习交流和田玉知识,借鉴提高!
各种玉的特点!!! 青海玉:比较接近和田玉,玉色白中透灰与和田玉中的青白玉、灰白玉有所不同,又比不上和田玉中的白玉。它的密度不如和田玉密实,所以重量稍轻,玉质偏松,压手感不强。水头好,比较透明,但油头不足,偏干。光泽以玻璃光泽、贝壳光泽为多,脂状光泽少,橘皮粗而无饭糁。 俄罗斯玉:比较像和田玉,但玉质看起来较嫩,水头好,油头不足。俄罗斯玉的玉质较纯、较白,略带灰头,上好的俄罗斯玉也很漂亮,容易与和田玉混淆,要仔细观察它的密度够不够。 阿富汗玉:白而透明,硬度小,油头少,不温润。 韩国玉:也是软玉,与和田玉很相似,但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色青黄,偏干,玉质偏粗。 准噶尔玉:青而浊,多玻璃光少温润,水头、油头比不上和田玉,偏干,玉质不均,杂质多。准噶尔玉又名玛纳斯碧玉或新疆玉,以阳起石为主,要次于和田玉。 蒙古玉:颜色草青,有的玉边有赤色条纹,较像古玉的受沁,常被用来仿受沁古玉。有的草青色偏黄可充作黄玉,但与和田玉中的黄玉又不相同。蒙古玉比重、硬度较大,也有油头和橘皮,水头好。分辨蒙古玉主要辨认它特有的颜色、水头(和田黄玉是不透的)及次于和田玉的质感。 东北黄料:土黄色,有带皮、带浆、带黑花斑和黑皮色,硬度高,不温润,易人工改色、作旧,用来制作伪古玉。 芙蓉石、密玉、西峡玉、东陵玉、碧玉(碧石)、玉髓等:都是石英类杂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橘皮,镜下有鬃眼,玻璃光,不温润,重量轻,不亲水。 蓝田玉:呈绿、黄、蓝等花纹颜色,硬度小,重量轻,与和田玉明显不同。 岫玉:呈叶青色,较透明,硬度小于玻璃,是蛇纹石矿物,不同于和田玉。 其他杂玉:均无玉质感,或硬度不够,或重量不重,或颜色不对,与和田玉相去甚远,很容易区别。 小心作伪古玉市场玉中有一大类是以各种岩石或以质次的和田玉、软玉,采用作伪工艺的仿制古玉。古玉久埋土中,失去了往日的润美,受沁之后又改变了颜色,有的已面目全非。但古玉毕竟是玉,“开天窗”的地方仍能观察到原来玉的质地,迎光看时也可见到透光与受沁的情况。不是很有经验的古玉收藏者,很容易受到作伪者的欺骗。 在实践中练眼力想成为鉴玉行家必须多看,看的玉多了,对玉的各种特性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专家也是靠见识多、经验丰富下论断的。用经验辨认玉没有准确的指标体系,市场上真玉假玉、各种作伪作旧的手法都有,就是专家偶尔也会有“走眼”的时候。 但既然玉是一种天然岩石,它总是可以认识的。锻炼时间长,实践经历多,个人悟性强,认识玉就准确一些。玉友们不妨多交朋友,多看标本,互相切磋,反复磨砺,才能提高识玉鉴玉的能力。
和田玉俄料海料特点 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在市场上出现不过是十数年历史,从其物化性质和内部构造来看,完全符合软玉的理化指标,因而它们均属名副其实的软玉。但由于地质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得两者的成品与和田白玉成品存在不同的感官效果,且把玩后所呈现的滋润感较和田白玉差,这也是和田白玉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青海白玉的特点是透明度一般较和田白玉好,做成的成品有点半透明的感觉,有的青海白玉内部有白色透明的“筋”。从硬度与比重来区分青海白玉与和田白玉很困难,因两者无多大差别。但一般来讲,青海白玉佩件贴身盘玩后很难达到和田白玉那种滋润的感觉,显得“粗”、“涩”、“粳”。另青海白玉经常光照较易变色。 俄罗斯白玉的特点是质地较粗糙,“白”而不“润”,给人一种“死白”的感觉。如将和田白玉与俄罗斯白玉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润”而白得细腻,后者“糙”而白得无神;且据玉雕行家认为,俄罗斯白玉在铊下容易起“性”,做细工时容易崩口。 另外,区别这三者的另一个方面是,成品在用硬物轻轻敲击之下,和田白玉发出的声音正如古人所言“其声清引,绝而复起,残音远沉,徐徐方尽。”而青海白玉与俄罗斯白玉其声音则显得“沉闷”。 总之,和田白玉与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之间的区别,要多看实物,多比较其细微之处,用“心”去体验,才会积累经验,提高鉴别水平。 俄罗斯玉从宏观角度上与和阗玉只有很小差别(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很容易用来冒充珍贵的和田玉。 当然,我也不是否认俄罗斯没好料,俄罗斯料子首先比青海料子强,它是仅次于和田籽玉及于田老坑山料的好品种,它欠缺在哪个地方呢?第一,可能就是硬度上稍微欠缺;第二呢,是它的韧性,相信雕刻师傅最清楚不过这一点;第三就是皮色了,这点它没有优势可言。这三点缺点任何人都是认可的。 高手论玉,就要讲质地了,说软玉的质地首谈温润,能最好体现这2字的也就是和田籽玉了。也就是说在糯度方面,俄罗斯料子是欠缺的,高手(毕竟见过高档次的实物,一般人不容易见到)是清楚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