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人〗 〖鸟★人〗
关注数: 44 粉丝数: 52 发帖数: 3,591 关注贴吧数: 7
关于垂直起降的技术探讨 刚才在HAWX吧看有人讨论机动性问题,说起发动机,想起来F-35这货,从而又联想到垂直起降技术。固定翼喷气式的垂直起降飞机,目前最有名的就是“鹞式”和F-35B了。 关于F-35B和垂直起降(应该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其实和垂直起降技术相同罢了,在此以垂直起降代替),吧里曾有人转载空翼的《闪电式的夹生饭》这篇文章。我还看过有人在博客上写的关于垂直起降的讨论,抱歉题目忘记了。在那篇文章了简单探讨了垂直起降技术的三个形式:1全热动起降,即全靠发动机产生的炽热尾流弯折向下产生动力,鹞式是典型;2冷热混合,即F-35这样的;3全冷气流起降,全靠升力风扇产生动力起降。前两种难免有气流烧蚀、废气吸入发动机等等缺陷,笔者认为第三种才是未来垂直起降的方向。 我赞同作者的观点,但升力风扇的死重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况且风扇叶片旋转时,周向各点线速度不同,气流速度也会不同,结果靠近叶片轴的地方风速很小,整个吹风面上的风力不均匀。后来想起以前看过的无扇叶风扇,利用空气动力原理,依靠气流粘性产生均匀的气柱。根据产品介绍,其空气流量已达引导气流的15倍。 刚才在HAWX吧看有人讨论机动性问题,说起发动机,想起来F-35这货,从而又联想到垂直起降技术。固定翼喷气式的垂直起降飞机,目前最有名的就是“鹞式”和F-35B了。 关于F-35B和垂直起降(应该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其实和垂直起降技术相同罢了,在此以垂直起降代替),吧里曾有人转载空翼的《闪电式的夹生饭》这篇文章。我还看过有人在博客上写的关于垂直起降的讨论,抱歉题目忘记了。在那篇文章了简单探讨了垂直起降技术的三个形式:1全热动起降,即全靠发动机产生的炽热尾流弯折向下产生动力,鹞式是典型;2冷热混合,即F-35这样的;3全冷气流起降,全靠升力风扇产生动力起降。前两种难免有气流烧蚀、废气吸入发动机等等缺陷,笔者认为第三种才是未来垂直起降的方向。 我赞同作者的观点,但升力风扇的死重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况且风扇叶片旋转时,周向各点线速度不同,气流速度也会不同,结果靠近叶片轴的地方风速很小,整个吹风面上的风力不均匀。后来想起以前看过的无扇叶风扇,利用空气动力原理,依靠气流粘性产生均匀的气柱。根据产品介绍,其空气流量已达引导气流的15倍。 刚才在HAWX吧看有人讨论机动性问题,说起发动机,想起来F-35这货,从而又联想到垂直起降技术。固定翼喷气式的垂直起降飞机,目前最有名的就是“鹞式”和F-35B了。 关于F-35B和垂直起降(应该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其实和垂直起降技术相同罢了,在此以垂直起降代替),吧里曾有人转载空翼的《闪电式的夹生饭》这篇文章。我还看过有人在博客上写的关于垂直起降的讨论,抱歉题目忘记了。在那篇文章了简单探讨了垂直起降技术的三个形式:1全热动起降,即全靠发动机产生的炽热尾流弯折向下产生动力,鹞式是典型;2冷热混合,即F-35这样的;3全冷气流起降,全靠升力风扇产生动力起降。前两种难免有气流烧蚀、废气吸入发动机等等缺陷,笔者认为第三种才是未来垂直起降的方向。 我赞同作者的观点,但升力风扇的死重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况且风扇叶片旋转时,周向各点线速度不同,气流速度也会不同,结果靠近叶片轴的地方风速很小,整个吹风面上的风力不均匀。后来想起以前看过的无扇叶风扇,利用空气动力原理,依靠气流粘性产生均匀的气柱。根据产品介绍,其空气流量已达引导气流的15倍。无扇叶风扇利用普通电动涡轮风扇产生引导气流,如果用在涡扇发动机上,可利用涡扇发动机的风扇,产生强劲的引导气流,再对喷管内型面优化设计,合理排布出风口,加大引导气流与出风管道流量的比率,是否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如果实现应用,则可解决升力风扇的死重和气流不均匀的问题。当然,引气管道、出风管道依然会产生一定死重,但总比升力风扇和驱动装置要小很多了。 无扇叶风扇的介绍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2884619.htm%23sub2884619&urlrefer=d9881012509f3f2f2c1010bd9be7c1eb
cfluid首页新闻 “太空船2号”成功首飞 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fluid.com%2F%3Fviewnews-9242&urlrefer=377f817771b826e72ce8e3fa05aeb13a 英国《每日邮报》10月11日报道:10月10日,维珍银河公司的空间旅行飞行器“太空船2号”在理查德.布兰森爵士的监督下完成了首次独立滑翔,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向着搭载游客做太空飞行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布兰森称这次飞行是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他说:“在通往商业太空飞行的道路上会有很多重大事件,今天是其中非常重大的一个步骤。”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授权法案》,该法案允许美国航空航天局未来可资助私营企业制造航天器,并将宇航员送往太空。这两则新闻相互呼应,为维珍银河公司尽快实现商业太空旅增添了一份动力。 维珍银河公司由英国维珍集团和美国Scaled Composites公司于2005年7月合资组建,旨在制造商用亚轨太空飞船和运载飞行器,进行付费的载人太空飞行。 本次试验飞行在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中进行。可搭载6名乘客的“太空船2号”先由其特殊的双体母船“白色骑士2号”,运载到13716米的高空。随后两者分离,由2名飞行员驾驶着“太空船2号”自由飞行了11分钟,最后跟随母船降落于机场跑道之上。整个飞行过程持续了近25分钟。 对本次试飞,维珍银河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怀特塞德斯高兴地说,“太空船2号”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飞行”。 而维珍银河公司总裁理查德·布兰森也非常满意,认为这次试飞为最终商业太空旅行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与经验。他说,这次试飞之后我们确信飞船可以独立滑翔,也确信它能够与母船安全脱离,还确信其着陆的安全性。这是最关键的三个环节。 尽管此次试飞取得了成功,但距离搭载旅客的商业使用还为时尚早。在最近的一次试飞中,“太空船2号”用来获取加速推力以升入太空的火箭引擎,就出现了点火失败的故障。因此,在真正投入市场之前,“太空船2号”还将经历无数次严格试飞的检验和改进。 “太空船2号”由著名设计师伯特·鲁坦设计,其所基于的原型,曾在作为第一架到达太空的有人驾驶的私人飞行器,于2004年获得专门奖励私人载人航空技术创新的安萨里X奖,以及1000万美元奖金。 布兰森表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将放在“太空船2号”自身的火箭上。此前,维珍银河公司已经在地面上对火箭进行过数千次试验,今后将转移至空中,完成若干相对保守和安全的试验。“最终将太空船送入太空。”布兰森说。 据维珍银河公司介绍,今后投入市场的私人太空游,将固定地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发射场出发。10月22日,维珍银河公司的高层以及部分政要将前往该发射场,庆祝发射场跑道的建成。届时“太空船2号”和“白色骑士2号”还将举行编队飞行表演。 目前,“太空船2号”的票价定为20万美元。尽管价格不菲,但与当下动辄上千万费用的太空旅行相比已然便宜了许多。据悉,已经有大约370名顾客预订了太空游的船票。
空军战机济南坠毁 飞行员错过跳伞时机遇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163.com%2F10%2F0520%2F09%2F674B5HUI00014AEE.html&urlrefer=1e8b197347958fdcad8f61887c71a556 济南日报5月20日报道五载峥嵘岁月为国奉献,二十八年风华正茂为民献身。连日来,泉城济南处处传颂着济空飞行员冯思广舍身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英雄事迹:5月6日晚,冯思广和中队长张德山驾机在连续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骤然停止,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自己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英勇牺牲。“他用28岁的宝贵生命,书写了一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时代颂歌!”冯思广所在济空航空兵某师师长詹仁明介绍,5月6日,该师在济南组织跨昼夜飞行。20时51分,飞行员冯思广和张德山驾机起飞。21时30分,第二次着陆连续起飞高度约50米,发动机声音骤然减小,推力迅速下降,后舱飞行员张德山急促向地面报告“我停车了”,飞行指挥员、师参谋长沈树范迅即果断发出指令:跳伞!跳伞! 千钧一发之际,冯思广和张德山十分清楚:飞机前下方不远处,就是一大片居民区和夜市。如果不改变飞行轨迹,后果不堪设想! 生死关头,冯思广和张德山只有一个念头: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没有立即弃机跳伞,不约而同地前推驾驶杆,将飞机由仰角12.3度迅速推至俯角9.8度,看到飞行轨迹已经避开居民区,才实施了跳伞。飞参记录显示,飞行员跳伞前,驾驶杆前推44毫米,由此改变了飞行轨迹。 按照飞机坐椅弹射程序,后舱先于前舱弹射,间隔为1.1秒。就在这1.1秒之间,先行跳出的后舱飞行员张德山跳伞成功。而前舱飞行员跳伞时飞机高度仅有32米,且带有16度俯角,低于弹射安全包线高度,弹射后降落伞未张开即坠地,前舱飞行员冯思广壮烈牺牲。 机组一次生死抉择的“推杆”,改变了飞机的飞行轨迹,改变了一名年轻飞行员的生命航向,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据调查,飞机坠落地点与居民区直线距离为230米,附近有村庄、宾馆、工厂、市场、物流站,常住人口约4000人。如果不是两名飞行员临危不惧的正确处置,将会给省城带来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在生死关头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空军每一名飞行员浸透到骨子里的信念!”济空航空兵某师政治部主任姜录臣介绍,他们以空军部队近年来涌现出的“蓝天英雄”梁万俊、李中华、李剑英、李峰和孟凡升等先进事迹为生动教材,不断深化飞行人员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使飞行员在处置重大空中特情时真正做到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内不愧心,视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