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盾牌星座b
d盾牌星座b
战可因汝所需而来,却非因汝满足而止
关注数: 360
粉丝数: 1,040
发帖数: 106,545
关注贴吧数: 117
对于讨论太空战,我有一个建议:请先忘掉地球上的力和运动常识。 由于在太空中,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到引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换关系的决定,地球表面那些经验常识在太空中运动统统不成立的——当然,你如果能在绝对没有任何天体引力的地方作战还是有用的,比如你要是能在银河系和室女座大星系之间几十亿光年的无星空间也成。
【思辨式科普】实弹攻击另一个轨道上其它目标弹道的原理。 【思辨式科普】的意思是我尽量不用一个公式,只从经验的原理认知角度通过正反例,正反含义对比,反复地审视,从而辨明要讲的科学原理。 本贴所讲的用实弹的轨道攻击,仅限于轨道离心率小于等于二的范畴内,因为大于二以后,轨道上物体的单位质量动能与单位质量势能绝对值之比就已经超过了动能势能转换的一个临界点,轨道特定就会不同,就不适用了,这个的详细原因分析以后再讲,暂且不表。 首先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思辨。这里我们假设围绕行星中心建立一个坐标系,然后有甲乙两个航天器在其卫星轨道上。甲的轨道高,乙的轨道低。那么谁的单位质量轨道机械能更高呢,显然是轨道高的甲。谁的运动角速度和线速度更快呢?我们思考由于万有引力定理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轨道越低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力越大,就要以更大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才能平衡向心力,所以轨道越低,角速度越快,线速度越快。然后我们讨论轨道攻击问题。 假设甲和乙一开始都是在同样的角坐标位置,乙要发射一枚导弹攻击到甲。如果乙直接对着按照甲的角速度算出的未来提前量发射一枚导弹,导弹发射加速到能打到未来提前量的位置就关闭加速发动机,剩下全靠惯性滑行,会是什么样的轨道?这个轨道真的能打到甲真实的提前量位置么?我们来思辨一下: 1,我们已知,航天器的轨道周期律遵循开普勒第二定律:轨道周期与轨道半长轴的二分之三次方成正比。 2,由于乙向甲发射导弹,导弹是增加速度的,导弹的比机械能增加,导弹的实际轨道类型是一个与甲轨道交汇,轨道半长轴长度大于等于甲的轨道半径加上一个离心量增量的椭圆轨道。3由于一个稳定的轨道,其单位质量轨道运动的机械能(动能+势能)是不变的,所以在几何关系上反映就是同样时长,无论在轨道哪个位置,扫过的轨道横剖面积是恒定的,如图的意思就是阴影部分的两个扇形形状不同但是面积一样的意思。4由于同样的时长,航天器扫过的轨道横剖面积恒定的物理规律。那么可以逆命题推理,乙发射的导弹扫过黑色阴影部分用掉的时长短于甲航天器扫过同样轨道角度对应的轨道横剖面积(褐色阴影)所用时长。所以可以推知,当乙发射的导弹以瞄准甲航天器未来角提前量的方式,加速到了甲航天器的轨道上时,会超前于甲航天器,从而错过目标。5,所以可以推知,如果乙航天器想要对准甲航天器未来角提前量发射导弹,击中甲航天器,不能只加速一次,要在中段还要减速一次,这样才能避免超前于甲航天器而错过。 也就是使得导弹转换为橘色小椭圆轨道和黑色大椭圆轨道的组合型,使其同样时间经过的轨道角度值相加然后平均,正好等于甲同样时间经过的轨道角度值。
求大佬指教,这是什么部队?历史上真的存在过么?哪国的? 求大佬指教,这是什么部队?这种兵器叫什么?历史上真的存在过么?投入实战过么?哪国的?真是个稀罕物。
图片定向分享 @—老夫去也 很多图片是别人给的所以我这是定向分享。 图1一件双层板甲附加装甲板,是可以拆装的。 图2是一件步战用的骑士甲,3/4身,挂附加装甲后43公斤重,最厚处甲厚5毫米。表面烧蓝。 图三是双层附加装甲状态的骑士马战甲,表面抛光。马战用的大肩甲,骑枪架清晰可见。注意这件头盔也是可以加挂第二层附加装甲的武装盔,你看到头脑那个地方有个圆盘的头盔,那可不是自带的枕头,那个部件就是捆附加头盔装甲的固定盘。 钢材的金相分析杂质分析性能测量那些图贴吧不支持该格式上传就没法分享给你了。总而言之,如果你对比其它文明圈的古甲能有金相分析的,你就会发现高档板甲钢材质确实也做得好。
装甲猛士高速路撞小轿车效果
光的衍射和干涉,注意区分。 @闲聊时刻 理论上一个尺寸小到普朗克尺寸的单缝,光通过它后是只有衍射的,衍射光照在投屏上,中间最亮,往两边连续地变暗。单缝衍射实验,这点吻合的很好。当然,由于实际的缝宽度不可能做到无限小,故而在通过缝的光还是在缝上会发生一点干涉,产生干涉条纹现象。双缝干涉。当把缝做成两个时候,光斑就不会成连续的亮度渐变了,就是非连续的变化。思考一下,为什么说双缝一定是干涉,而不能直接将两个单缝衍射叠加? 揭晓谜底,如果把图二两个单缝衍射叠加,如果两个缝都是各自衍射各自的,图样应该是这样。可是事实上是这样注意看,两个图是冲突之处在哪?无干涉的双缝衍射,正对着各自双缝的位置,就是最亮的光斑所在,光斑按照衍射扩展开比缝更大的宽度,各自向两侧渐变暗。 但是事实上的双缝衍射,最亮的一个光斑不在各自两个缝正对位置,而是在距两个缝中间位置。这说明双缝衍射无干涉扩散的任何说法都是不成立的。 什么叫干涉。公式什么我也不说了,就画个惠更斯图样,自己琢磨。惠更斯图样这么直观形象,很易懂,应该不用我解释了。
汽车知识要点的极简式科普。 先从汽车结构了解起。 小娇车,城市型SUV和商旅车的车架,车架本身还套一层铁皮,铁皮下面是一些锻造钢件组成的骨架。这种车身结构叫“承载式车身”
红旗牛🍺了
简单计算秒速4米的人跑步推进效率 人的形状,大腿0.5米,小腿连脚0.6米,体重75千克,其中腿占体重的45%,单腿16.875千克,小腿连脚算一部分和大腿各占腿重一半。跑步前进速度4米每秒,也就是不到15公里时速的速度,这个放在当过一般步兵那也只是一个连及格都不算的标准(只要不是草莓兵,各军事强国步兵负重25公斤越野可以这个时速跑5公里,还有体力不休息继续作其它运动)。 跑步是自然迈腿姿态,且假设人跑步过程上身水平运动是匀速的,也就是前迈腿大小腿夹角自然弯曲,多数人这个自然屈膝角度约30度,这里就取15度吧。后腿蹬直。整个迈步没有腾跃离地,一般人胯张角在120度左右,取120度。那么不难算出步长取整是2米,迈到最大步长得时候胯高是0.4米。这是第一步。 将第一步各力做功分解为水平方向做功,这是推进做功。垂直方向做功,这是重力损耗。前腿迈出,这是迈腿损耗。 先求出各物理量:自然屈膝迈出得腿转动惯量20.049 m^2*kg.4米秒速迈出腿得平均转速:4 rad/s. 那么推进平均能量为465J——由后腿用力蹬和重力形成合力推进上身和前腿一同前进的产生推进功率。 重力损耗由后腿受重力做功旋转产生,这个部分损耗为99.225J。 前迈腿迈开然后落地完成第一步,前迈腿的转动能对于推进不做功在前腿落地的时候和地面摩擦制动损耗掉,这个部分损耗是160.392J。 所以算得了以秒速4米跑步,一个腿长1.1米的正常体态成年人推进效率约是64.17%。结合null84计算,可以看跑步越快效率越低。这里不考虑风阻。 这秒速也没有什么严谨论证,就是来源于生活: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住的小区办了个业主运动会。我参加了1000米的跑步赛,我所在这组是中年组了,要求跑进4分20秒才过及格线拿鼓励奖。我是最后一个够资格拿鼓励奖金的人,成绩就是4分11秒。比我跑的快的人一大把。我看其他组那些跑的快的就是大约这样的步态:120度甚至更大的胯角,基本是没有腾跃离地步子。我在的组第一名是三分二十秒跑完也是一名老退伍兵。比我还慢的就两人,一个人穿着一身豪华跑步衣看上去像是专业跑鞋,跑得一跳一跳地就是那种腾跃步,结果可能是在800米就累岔气了退出比赛,另一个是起步就摔倒了,我算是这一组最后一名了。
中保研测奥迪A6还未正式公布评分结果,但目前看来是能拿G的。 中保研测奥迪A6 还未正式公布评分结果,但目前看来是能拿G的。
【中小学几何】,同尺寸级别坦克和人形机甲比表面积对比。 为了简化起见,坦克和机甲都是简化为立方体组合。
pzh2000怒射三发打碎一辆豹1坦克 怒射一发打中再怒射一发打中豹1侧面被拍了好大一个窝旁边的队友怒射一发队友也打中怒射三发,豹1解体了有意思,左腿边有个大口径炮弹的穿孔,是155榴弹贯穿的么?
据说是那个8000秒比冲的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已经达到100千瓦级的输出功率了,型号名都公布了,VX200 虽然离吧里面设想超导版的这玩意动不动10万秒比冲,上太瓦级的功率还差很远,但是这东西是所有电推进火箭中理论上的功率能达到最高的了,潜力还是很大的嘛,这是个良好的开始嘛。(主要是我设想的)
赞扬下《太空无限》里面一个靠谱了一半的剧情。 作为年度硬核战争、悬疑科幻巨制,太空无限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这个电视剧在剧情上体现了太空飞船必须要反推才能制动,要姿态发动机推动才能改变姿态,真空不传声,冲击波很微弱这些硬核的剧情,是别的战争类太空科幻都没有全部做到的,值得好评。 之前我指出其在轨道机动上有很多错误的剧情,比如说那个持续1g加速推进给船员模拟长时间的重力,以及隐形飞船跳帮袭击火星旗舰时,两者初始轨道差那么大,隐形飞船居然没有开启任何推进便与火星旗舰同步,以进行跳帮这个轨道动力方面表现错误。 今天看到第二季第一集,看到了一处对了一半错了一半的轨道动力剧情表现错误。 火星热风号前去抢占土卫九太空站,从这个联合国态势图里可以看出,热风号走的是利用引力弹弓的多个霍曼转移轨道组合的路径。但是在这里,热风号的速度居然达到了300公里/秒。而相对太阳速度超过48公里/秒,便会以双曲线轨道航行,不可能再是霍曼转移轨道。 而且剧中这里也有明显错误,1.8g的加速度,20秒时间也只能加速353米/秒,不会是110公里/秒这么大。不过如果假设热风号在结束最后一段引力弹弓加速之后,采取全速前进进入双曲轨道的话,这里就算做得硬核真实的剧情了:土卫九是土星的一颗逆行卫星,从土星北极看,土卫九就是顺时针绕土星轨道。 如果内森黑尔号和热风号都是双曲轨道,由于导弹比内森号快,因此导弹与土卫九遭遇的提前量要比内森号小,因此热风号发射的导弹实际会在内森号右侧掠过(不过不会像剧情中那么近到擦过),这里表面的真实到位。
关于陀螺进动问题 首先选一个惯性参考系,我们于惯性系上观察陀螺仪运动。 由于我们于惯性系观测的陀螺仪,其上每一个质点都属于加速系,于惯性系观测加速系,就会看到惯性力。 如图中所示,就会看到两个红色的加速度合成向心加速度,产生向心力,同时还有一个恒等大方向的离心力(未画出)这时,如果有人把陀螺仪自转轴推一下,产生陀螺进动。我们看到的陀螺仪受力就如红线所示,增加一个加速度分量,使得质量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指向共同圆周运动的圆心。 这里的关系是 未进动时,任意质点的受力为mF向;功为: F向△S1+F向△S2+F向△S3+F向△S4.....+F向△Sn,偶数项和奇数项位移符号相反,n为偶数。这就可以看出任意质点是在保守力中作闭合曲线运动。如果建立坐标系,可以用闭合曲线的路径积分式表示保守力运动物体的功:∫○(F向心力分力1*dx+F向心力分力2*dy)=? 引入圆周运动任意两个半圆dx与dy与对向半圆相等的条件,很容易直接看出∫○(F向心力分力1*dx+F向心力分力2*dy)=0 进动时,任意质点的受力为mF向+mF进向,功为:∫○(【】F向心力分力1+F进向)*dx+(F向心力分力2+F进向)*dy】=?,很显然,将圆周运动的位移方向关系代入,可以直接看出∫○(【】F向心力分力1+F进向)*dx+(F向心力分力2+F进向)*dy】=0. 所以,@dragoons : 你用功的观点去分析陀螺进动方向是偏离的。陀螺运动是一种在保守力场力的闭合曲线运动,不做功。
浙大“绝影”机器人
滑稽,居然有人,就在本吧宣称其已掌握制造超光速飞船的“科学” 这位,你倒是造出一个啊。
这是我见过的思维最跳跃,脑洞直径最大的“数学”没有之一。” 来自于某位“新儒学”派的吧友呕心沥血所著文章的截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