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TBVA」 小手「TBVA」
站内消息不解答提问,请勿发送!
关注数: 0 粉丝数: 8 发帖数: 6,328 关注贴吧数: 2
【TBVA】 08火炬传递城市:瑞金特产 荸荠俗称马荠。瑞金荸荠,果皮薄,汁多,味甜,无渣,可生食,也可熟食,还可加工制作罐头。 荸荠适应于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中等肥力的水田种植。7月上旬育苗,下旬移栽,12月开始收获。全市种植面积2000多亩,年产800多万斤。除本地内销外,大量销往广东、福建、上海、南昌等地,制作的荸荠罐头亦有出口创汇。瑞金竹编工艺品,以品种繁多,款式新颖,工艺精良而名扬海外。它具有结构古朴素雅、造型新颖美观、质地轻巧玲珑、色泽光亮照人、工艺细腻精湛等特点。产品始创于1962年,由瑞金工艺美术厂组织生产。初期,以生产日用小工艺品为主,1973年开始出口。次年,该厂艺人彭亮仿动物之奇形异态,设计生产款式各异的竹编果盒、果盘、果罐和花瓶。1978年,有8个品种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并获海内外客商高度赞扬。企鹅果盒被美国商人拍照,刊登在美国一家工艺美术画报上最为外商欢迎的工艺品,是竹壳猫头鹰、卡通变形小动物、竹壳动物信插、竹编动物篮、竹叉花合套等。这些独具特色的竹编工艺品,均用山间竹笋壳、竹兜、竹鞭、竹枝叉、树皮、棕丝、芒丝、藤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曾获江西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创新奖”以及国家对外贸易部颁产品荣誉证书,产品畅销欧洲、美洲及东南亚等47个国家和地区。
【TBVA】  圣火12日在泉传递凸现“历史之旅”主题 日前,在市区花巷,数名年轻人在店铺门口高挂五星红旗和北京奥运会会旗。约800米长的街道共挂有28面旗帜,为即将迎来奥运圣火的古城泉州增添了浓厚气氛。(陈晓东摄) 总里程:20.35公里 起点:闽台缘博物馆 终点:海峡体育中心   本报福州讯(记者张珺)奥运火炬将于5月12日在我市传递,起点定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终点设在海峡体育中心,全长20.35公里,整个传递过程将凸现“历史之旅”的主题。省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福建站)组委会公布了我省奥运火炬接力的具体传递路线和相关安排。   108名火炬手跑完20.35公里   5月12日上午,奥运火炬将在我市传递,由108名火炬手完成。据介绍,我市火炬传递的起跑仪式地点为闽台缘博物馆,出发之后途径江滨路、江滨体育公园、云鹿路、坪山路、大坪山隧道、安吉路等,传递路线的终点设在海峡体育中心。据组委会副主任方彦富介绍,泉州的传递主题确定为“历史之旅”,在泉州传递的20.35公里也将很好地向世界展示泉州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展现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良好面貌。   据悉,火炬在我省境内传递的总里程为96.85公里,共有624名火炬手和161名护跑手,传递的城市和顺序分别为福州—泉州—厦门—龙岩。奥运圣火将于5月10日晚由广东汕头外砂机场以包机转场的方式飞抵福州长乐国际机场,5月11日晚,圣火将从福州运抵泉州,5月12日圣火在我市传递结束之后将转至厦门、龙岩等地,并于5月13日晚从龙岩长汀转至江西瑞金。   第一棒和最后一棒尚未确定   5月12日,在我市传递火炬的火炬手一共108名,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第一棒和最后一棒火炬手的名单目前仍然是个谜。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棒和最后一棒的火炬手的悬念将保持到火炬传递前的一刻,请大家拭目以待。北京奥运火炬运行团队已于日前抵达福州,指导省组委会和各传递城市落实具体工作。各传递城市正在组织进行火炬手、护跑手的培训和起跑仪式、城市庆典活动等的最后准备工作。   据了解,北京奥组委分配给我省火炬手624名、护跑手161名。其中福建省组委会负责选拔377名火炬手和137名护跑手。我省负责选拔的火炬手中,畲族3名,壮族、满族和回族各2名,军人16名,香港、台湾同胞和旅美(新加坡)侨胞7名。   天气不会影响火炬传递   为确保奥运火炬在我省的顺利传递,我省在交通、安全、气象等多方面做足了保障准备。其中省气象台将在火炬到达前一天至到达当天,随时发布奥运会火炬传递气象服务专报(预警)。火炬传递前如遇到8级以上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降雨情况,起跑仪式、城市庆典活动和火炬传递活动全部安排在室内进行。如果天气状况稍好于此标准,起跑仪式、城市庆典活动可安排在室内进行,火炬传递活动照常进行。   据省气象台的预报,我市12日晴到多云,市区风力可达3—4级,阵风5级,对火炬传递活动有一定影响,要做好防风工作。   福厦龙三地传递各具特色   除了泉州之外,奥运圣火还将在省内福州、厦门、龙岩三地传递,这三个城市的传递主题和路线安排也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文化”、“和谐”以及“红色”的主题。   福州市传递路线全程为28.6公里,由208名火炬手完成。起跑仪式地点为五一广场,途经古田路、五一路、北江滨大道、罗星塔公园等,城市庆典活动地点为福州市江滨路望龙台公园。厦门市传递路线全程为17.4公里,由100名火炬手完成。起跑地点在会展中心,途经环岛路、亚洲海湾大桥、演武大桥、湖滨中路等,城市庆典活动地点在厦门体育中心。龙岩市传递路线全程为30.5公里,由208名火炬手完成。起跑仪式地点为龙岩城区人民广场,途径体育公园、龙岩学院、龙岩大道、龙腾路、莲花路等,到龙岩高速路口结束;下午1:00转场古田会址,进行3公里的火炬传递,下午2:50转场长汀县进行7公里的传递,城市庆典活动地点为长汀县火车站广场。   
【TBVA】奥运会火炬接力 泉州境内徒步传递交通管制通告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泉州境内传递活动将于2008年5月11日至12日在我市举行,5月11日晚入驻我市,5月12日上午在我市传递。为保证泉州中心市区境内和过境泉州中心市区车辆的有序通行,确保火炬接力传递活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决定对相关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现就管制时间、路段、措施和分流办法等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管制时间:2008年5月12日7:00—13:00二、管制路段:   1.闽台缘→省道307线→江滨北路→中芸州→云鹿路→津淮街东段→坪山路→大坪山隧道→安吉路→海峡体育中心路段,实行全封闭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行人通行。   2.顺济桥、大坪山隧道实行全封闭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行人通行。   3.笋江桥、泉州大桥、刺桐大桥、坪山路高架桥适时实行全封闭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行人通行。   三、分流办法:   1.福州往厦门、晋江、石狮方向途经泉州市区的机动车辆,请从国道324线→东湖街→刺桐路→刺桐大桥行驶。   2.福州往安溪、永春、德化及南安东片区方向行驶的机动车辆,请从洛江万虹公路→朋山隧道→普贤路→省道307线行驶。   3.厦门往福州方向途经泉州市区的机动车辆,请从国道324线晋江紫帽茂厝路口→国道324复线→刺桐大桥→刺桐路→东湖街→国道324线行驶。   4.安溪、南安往福州方向途经泉州市区的机动车辆,请按以下路线绕行:   ①从南安溪美→洪濑→省道307线→普贤路→朋山隧道→洛江万虹公路→国道324线行驶;   ②从南安大霞美柳中路→丰霞大桥→省道307线→普贤路→朋山隧道→洛江万虹公路→国道324线行驶。   5.安溪、南安往厦门方向途经泉州市区的机动车辆,请从南安溪美→南官线→南安官桥→国道324线行驶。   6.永春、德化、大田往厦门方向的机动车辆,请按以下路线绕行:   ①省道307线→金淘→南金线→溪美→南官线(或南同线)行驶;   ②南安洪濑大桥→康美→溪美→南官线→国道324线行驶。   7.晋江、厦门方向进入泉州市区的机动车辆,请按以下路线绕行:   ①从晋江、石狮→晋江池店灯控路口→刺桐大桥行驶;   ②从厦门→国道324线晋江紫帽茂厝路口→国道324复线→池店灯控路口→刺桐大桥行驶;   ③从厦门→国道324线晋江紫帽茂厝路口→国道324复线→池店灯控路口→317线(泉石线)→泉州大桥行驶。   8.泉州市区往晋江、厦门方向出境的机动车辆,请按以下路线通行:   ①从泉州大桥→317线(泉石线)行驶;   ②从刺桐大桥→池店灯控路口行驶;   请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服从交警指挥,共同维护交通秩序。   泉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二○○八年五月十日   
奥运圣火5月10日晚抵达福建 首站福州传递三天  福州新闻网讯 象征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的奥林匹克圣火将于5月10日晚由广东汕头包机转场进入我省境内,福建省是我国境内传递的第三站,分别于5月11日、12日、13日在福州、泉州、厦门、龙岩市进行传递活动。5月9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福建站)组织委员会在福建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福建省奥运火炬接力的有关工作,并展示祥云火炬。  根据北京奥组委对传递路线编制的原则和要求,确定了2008年5月11日至13日期间各传递城市的火炬传递路线和转场路线方案。福建省境内传递总里程为96.85公里,运行624名火炬手和161名护跑手。对应的传递城市和传递顺序为: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龙岩市。各传递城市组委会按要求确定了传递主题:福州市——文化之旅、泉州市——历史之旅、厦门市——和谐之旅、龙岩市——红色之旅。  福州市传递路线全程为28.6公里,由208名火炬手完成。起跑仪式地点为五一广场, 途经古田路、五一路、北江滨大道、罗星塔公园等城市庆典活动地点为福州市江滨路望龙台公园。  泉州市传递路线全程为20.35公里,由108名火炬手完成。起跑仪式地点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途经江滨路、江滨体育公园、云鹿路、坪山路、坪山隧道、安吉路等,传递路线终点在海峡体育中心。厦门市传递路线全程为17.4公里,由100名火炬手完成。起跑地点在会展中心,途经环岛路、亚洲海湾大桥、演武大桥、湖滨中路等,城市庆典活动地点在厦门体育中心。  龙岩市传递路线全程为30.5公里,由208名火炬手完成。起跑仪式地点为龙岩城区人民广场,途径体育公园、龙岩学院、龙岩大道、龙腾路、莲花路等,到龙岩高速路口结束;下午1:00转场古田会址,进行3公里的火炬传递,下午2:50转场长汀县进行7公里的传递,城市庆典活动地点为长汀县火车站广场。  北京奥组委分配我省火炬手624名、护跑手161名。其中福建省组委会负责选拔377名火炬手和137名护跑手。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程序,省组委会选拔出的377名火炬手候选人由272名男性和105名女性组成。其中汉族368名、畲族3名、壮族、满族和回族各2名;其中军人16名、香港、台湾同胞和旅美(新加坡)侨胞7名。137名护跑手由省教育厅负责牵头、团省委配合,面向全省大、中院校的在校学生及青年教师选拔。  根据北京奥组委安排,5月10日晚圣火入境由上一站火炬传递省份——广东省,从汕头外砂机场以包机转场方式飞抵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后,圣火团队通过公路转场往福州市。5月13日晚圣火团队出境由下一站火炬传递省份——江西省,从瑞金市派迎接车队抵达我省龙岩市长汀县,以公路转场方式迎接圣火团队进入江西省。  我省在3天的传递时间内安排了4个传递城市,即从福州至泉州(夜间转场)、泉州至厦门(白天转场)、厦门至龙岩(夜间转场),转场路线全程均为高速公路,确保火炬在传递前10个小时抵达次日传递城市。  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省组委会积极协调交通、卫生、信息、广电、消防等相关部门,密切联系民航、宾馆、气象等单位,制定了详细的保障工作实施细案,细化分工、责任到人,为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团队提供全方位服务。  据了解,福建省气象台于5月7到13日期间,每天制作两次奥运会火炬传递气象服务专报,于每日08:30和17:30前发布。火炬到达前一天至到达当天,遇灾害性天气,随时发布奥运会火炬传递气象服务专报(预警)。火炬传递前如遇到8级以上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降雨情况,起跑仪式、城市庆典活动和火炬传递活动全部安排在室内进行。如果低于此标准,起跑仪式、城市庆典活动可安排在室内进行,火炬传递活动照常进行。  (福州新闻网记者 詹丹) 本文来自:福州新闻网
11日“祥云”耀榕城 泉厦龙三地传递各具特色 福州新闻网讯 北京奥运圣火福州站传递路线确定,起点在五一广场,终点在望龙台公园,总里程28.6公里,208名火炬手参与传递  11日,北京奥运圣火将在福建境内传递。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有关部门公布了火炬接力的具体传递路线和相关安排,并现场展示了奥运火炬“祥云”。   福州泉州厦门龙岩先后传递  火炬在我省境内传递的顺序是福州—泉州—厦门—龙岩,总里程96.85公里,将有624名火炬手和161名护跑手参与传递。今晚,圣火将从汕头以包机转场方式飞抵福州,13日晚圣火团队出境由江西瑞金市派迎接车队抵达龙岩长汀,以公路转场方式迎接圣火团队进入江西省。   福州起止点分别是五一广场和望龙台公园  有关部门介绍了福州站的传递路线:起点在五一广场,途经古田路、五一路、北江滨大道、罗星塔公园等,终点在江滨路望龙台公园,全长28.6公里,由208名火炬手完成。组委会副主任方彦富介绍说,福州的传递主题定为“ 文化之旅”,将向全世界展示福州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展现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面貌。  参与我市传递的208名火炬手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第一棒和最后一棒火炬手目前仍是个谜,悬念将保持到火炬传递前的一刻。  泉厦龙三地传递各具特色  我省在3天的传递时间内安排了4个传递城市,即从福州至泉州(夜间转场)、泉州至厦门(白天转场)、厦门至龙岩(夜间转场),转场路线全程均为高速公路,确保火炬在传递前10个小时抵达次日传递城市。 这3个城市的传递主题和路线安排也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历史”、“和谐”以及“红色”的主题。  泉州市传递路线全程20.35公里,由108名火炬手完成。起跑仪式地点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途经江滨路、江滨体育公园、云鹿路、坪山路、坪山隧道、安吉路等,终点设在海峡体育中心。  厦门市传递路线全程17.4公里,由100名火炬手完成。起跑地点在会展中心,途经环岛路、亚洲海湾大桥、演武大桥、湖滨中路等,城市庆典活动地点设在厦门体育中心。  龙岩市传递路线全程30.5公里,由208名火炬手完成。起跑仪式地点为龙岩城区人民广场,途经体育公园、龙岩学院、龙岩大道、龙腾路、莲花路等,到龙岩高速路口结束;下午1:00转场古田会址,进行3公里的火炬传递,下午2:50转场长汀县进行7公里的传递,城市庆典活动地点为长汀县火车站广场。   天气不会影响火炬传递  为确保奥运火炬在我省的顺利传递,我省在交通、安全、气象等多方面做足了保障准备。其中省气象台 将在火炬到达前一天至到达当天,遇灾害性天气,随时发布奥运会火炬传递气象服务专报(预警)。火炬传递前如遇到8级以上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降雨情况,起跑仪式、城市庆典活动和火炬传递活动全部安排在室内进行。如果低于此标准,起跑仪式、城市庆典活动可安排在室内进行,火炬传递活动照常进行。  (福州日报记者 程歆/文 郑帅/摄)本文来自:福州新闻网
文明观看奥运会圣火传递 一同维护火炬传递秩序 请在指定区域观看圣火传递  所有组织的观众要在领队的带领下,提前1个小时到达火炬传递的现场,按指定位置排列、就座,进入主会场的观众还应自觉接受安检。警方表示,希望广大市民在观看火炬传递时,自觉服从现场民警的指挥,在指定区域观看,文明观看,理性参与,和现场安全保卫人员一起维护好火炬传递的秩序。  为了安全与秩序,请不要携带以下物品入场: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类管制器具和危险物品;球、球拍、球棒、飞碟、长棍、尖锐物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物品;玻璃瓶、保温杯等易碎品与各类容器;各类软硬包装饮料;非奥运会参赛国家或地区的旗帜和展开面积超过2米×1米的旗帜;未经授权的专业摄像设备;商业、政治、宗教等内容的宣传品;箱、包、手提袋等;除婴儿车和轮椅外的任何代步工具;除导盲犬外的动物;可能影响活动正常举行的未经授权物品,如收音机、激光装置、扩音设备、对讲机、无线电设备等。  有关单位提醒市民,圣火传递在福州行经28.6公里的路段,沿路都可以观看,不一定要集中到某个区域,请尽量避开拥挤地点。此外,圣火传递全过程都有电视直播,在家也可以轻松观看。  请您劝导不当行为  在观看圣火传递时,请广大市民一定要遵守秩序,尊重组织者的安排。希望到现场观看的市民做到不违规、不添乱,千万不要翻越护栏和警戒线,以免给火炬顺利传递带来干扰。为了亲眼见证奥运圣火,也许你需要一个更好的守望位置,希望大家能够互相谦让,互相照顾。  到现场观看的市民,请注意以下行为是不当的,如果你身边出现了这些行为,请及时给予提醒和劝导:翻越栏杆或警戒线,向场地内投掷物品;进入贵宾区、工作区等非观众区域;在座席区撑伞、长时间站立,影响他人正常观看;刻意展示、宣传服饰及随身物品上的商业标识,集体穿戴有相同或相似设计图案、色彩组合或商业标志的服饰。  本报特别提醒市民,一定要尊重、善待国旗和奥运五环旗,不要在圣火传递结束后随手丢弃,更不要踩踏。国旗和奥运五环旗可作为纪念品保存,还可在下次活动中使用。  向世界展示福州的文明形象  传递沿线的道路包括福州最美最宽的路,也有市中心的交通要道。如果有机会去看圣火,请好好爱护我们这座城市,爱护路边的树木和草坪,爱护每一米护栏、每一个垃圾桶。希望您在现场观看时,杜绝、抵制各种不文明行为,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使用文明用语,自觉遵守与维护现场秩序,同时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广大市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交警部门将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并全力做好交通疏导。交警部门恳请广大市民大力支持配合,在活动当天尽量选择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确需驾车出行的市民请注意收听、收看有关交通信息,提前绕道行驶,尽量避开火炬传递沿线的主干道和交通高峰。  如果您恰好住在圣火经过道路周边,请花点时间动手清理一下阳台和周边环境,不要在阳台或门窗晾晒不雅衣物或堆放过多杂物,共同打造靓丽整洁的城市形象。  (福州日报记者 陈宓 祝健/整理)本文来自:福州新闻网
大型庆典活动紧张彩排中 11日晚望龙台公园上演 福州新闻网讯 11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就将在榕城传递。火炬传递结束后,将在闽江公园北园望龙台举办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福建福州站)庆典活动。9日上午,记者来到正在进行紧张彩排的望龙台庆典活动现场。  在现场,记者看到,部分演员正在走台,一些工作人员也在做最后的舞台布置和调整工作。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晚会长约40分钟,主题是“和谐海西”。当晚6时许,火炬经过全城传递后抵达这里,点燃圣火盆,北京奥组委将向市政府赠送火炬,然后是群众联欢和精彩的文艺演出。这台晚会将结合体育运动与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用艺术的魅力来展示体育的精神。同时展示和谐海西的崭新风貌,晚会力求喜庆热烈、欢乐亮丽,体现福州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  晚会将表演威风锣鼓、福娃组合演唱、女声独唱、闽剧说唱表演、少儿舞蹈、杂技表演等节目。气势磅礴的大型歌舞《福州与世界手拉手》将把晚会推向高潮,这时,奥运火炬手将高举火炬绕场一周跑上舞台,吉祥物簇拥着火炬手,3个巨大的绘有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奥运五环及中国印的气球在观众席中滚动,舞台焰火与艺术盆花焰火一起燃放,届时,闽江两岸将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福州日报记者 吕路阳/文 俞松/摄)本文来自:福州新闻网
汕头市民精心准备迎奥运火炬 传递将历时10小时 北京奥运圣火抵达汕头前夕,在汕头市讲武堂训练基地,小队员们正挥汗如雨,演练着武术表演节目《龙腾虎跃》。孩子们用他们的飒爽英姿向圣火发出真诚的呼唤:“我们准备好了,只等‘祥云’飘然而至!”   在汕头火车站广场、游泳跳水馆、人民广场等圣火传递沿线点,各种潮汕民俗节目——舞狮、高跷、武术、潮剧、竹板操、麒麟舞等正在进行紧张的彩排,为迎接奥运圣火10日在汕头的传递作着最后的准备。   国家一级演员、汕头剧协副主席方展荣将与十几名演员表演潮剧《梨园春晖》,尽管这个节目对演员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但方展荣还是带着大家一次次地排练。“我们有幸见证奥运圣火在汕头的传递,就一定要用最好的节目迎接圣火的到来,”方展荣说。   人民广场上,举行庆祝活动的舞台已经搭建起来,圆弧形的罗马柱间悬挂上大型的背景喷画,“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等醒目的大字,与红色喷画上“舞动的奥运”交相辉映。   将举行起跑仪式的汕头经济特区广场也被修整一新,“福娃”的笑脸在阳光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起跑仪式文艺表演总导演佘心泉说,奥运圣火在汕头传递是百年一遇的盛事,所有的演员都已准备好,将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表演中,把汕头精神和潮汕文化展现给世界。   “我们已经准备了大量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5月10日的汕头将是红色的海洋,”汕头市体育局局长蔡述彪介绍,届时将有几万面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发放给沿途的市民,让市民共享圣火传递的快乐。   5月10日,奥运圣火在汕头的传递全程为48公里,将历时约10个小时。蔡述彪说,火炬传递沿线设置了午餐点和多个停留休息点,公安部门已对相关路线进行警力安排并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目前各项工作都已准备就绪。新华社记者赖少芬
汕头市民精心准备迎奥运火炬 传递将历时10小时  北京奥运圣火抵达汕头前夕,在汕头市讲武堂训练基地,小队员们正挥汗如雨,演练着武术表演节目《龙腾虎跃》。孩子们用他们的飒爽英姿向圣火发出真诚的呼唤:“我们准备好了,只等‘祥云’飘然而至!”  在汕头火车站广场、游泳跳水馆、人民广场等圣火传递沿线点,各种潮汕民俗节目——舞狮、高跷、武术、潮剧、竹板操、麒麟舞等正在进行紧张的彩排,为迎接奥运圣火10日在汕头的传递作着最后的准备。  国家一级演员、汕头剧协副主席方展荣将与十几名演员表演潮剧《梨园春晖》,尽管这个节目对演员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但方展荣还是带着大家一次次地排练。“我们有幸见证奥运圣火在汕头的传递,就一定要用最好的节目迎接圣火的到来,”方展荣说。  人民广场上,举行庆祝活动的舞台已经搭建起来,圆弧形的罗马柱间悬挂上大型的背景喷画,“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等醒目的大字,与红色喷画上“舞动的奥运”交相辉映。  将举行起跑仪式的汕头经济特区广场也被修整一新,“福娃”的笑脸在阳光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起跑仪式文艺表演总导演佘心泉说,奥运圣火在汕头传递是百年一遇的盛事,所有的演员都已准备好,将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表演中,把汕头精神和潮汕文化展现给世界。  “我们已经准备了大量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5月10日的汕头将是红色的海洋,”汕头市体育局局长蔡述彪介绍,届时将有几万面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发放给沿途的市民,让市民共享圣火传递的快乐。  5月10日,奥运圣火在汕头的传递全程为48公里,将历时约10个小时。蔡述彪说,火炬传递沿线设置了午餐点和多个停留休息点,公安部门已对相关路线进行警力安排并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目前各项工作都已准备就绪。新华社记者赖少芬
福州圣火传递火炬手确定 郑美珠石智勇任首末棒    奥运官方网站5月10日讯 今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运行团队获悉,奥运火炬接力福州站前几棒火炬手和后几棒火炬手已经确定。福建省排球项目奥运冠军郑美珠成为第一棒火炬手,最后一棒火炬手则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石智勇担任。   据悉,第二棒火炬手为侯玉珠,第三棒火炬手谢华安,第四棒火炬手林腾蛟,第五棒火炬手是叶子贤。倒数第三棒火炬手为吴宇红,倒数第二棒火炬手郑磊石。  5月11日至13日,奥运火炬接力将在福建省境内的福州、泉州、厦门、龙岩四地进行。据悉,在福建省传递活动中奥运冠军、体育明星众多。不仅包括了郑美珠、侯玉珠、吉新鹏 、石智勇等四位奥运冠军,另外,火炬手中还有中国羽毛球男队头号选手、被外界称为“超级丹”的林丹,现效力于福建浔兴SBS俱乐部的篮球明星龚松林,乒坛名宿郭跃华,羽毛球名将陈宏等明星。  郑美珠、侯玉珠都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成员之一,都曾获得奥运会冠军。吉新鹏,厦门培养的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得羽毛球男子单打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个羽毛球奥运男单冠军,现为国家羽毛球男单教练。石智勇,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也是福建四位奥运冠军中目前唯一的现役运动员。
世界水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缺水很可怕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这个日子我们应该抽时间思考:10亿人无法获得足够的清洁用水;每个月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的人和印度洋海啸的死难者一样多。尽管如此,这些人的不幸几乎没有得到一场自然灾害所能引起的关注。 水对西方人而言是理所应得的寻常之物,而一个苏丹人平均每天要花1/3的时间去取当日定量配给的水。一个欧洲人每天用水约135升,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居民通常每天只有10升水可供使用。在亚洲和非洲,传统上由妇女负责为家人汲水。她们平均要走6公里才能到达附近的河流。如果独自没法运足够的水回家,孩子就来帮忙——他们把时间花在打水上,而不是上学读书。尽管如此,水往往不够用,导致腹泻和疟疾频发。在过去10年里,死于腹泻的儿童超过了二战后所有武装冲突中死难者的总数。例如,因为缺水,一家人在同一个盆里洗手。由最年长的男性开始洗,等轮到最小的孩子时,洗过的手比洗前还脏。而孩子就用这双脏手吃饭。 在红十字会启动供水工程之前,赞比亚小镇马查的卫生状况就那样恶劣:疟疾和腹泻在儿童中尤为流行。因为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备,当地的学校不得不关闭。许多村民在灌木丛中便溺,因为厕所不够。尤其在雨季,污水被河水冲刷出来,就会有发生瘟疫的危险。对村中的妇女来说,每天只能给家人搞到10到20升水,生活真是可悲。河流离家很远,她们每天能挑回来的那点水总是不够用。红十字会开展了大规模援助项目:在住房附近打了水井,修缮并新建了厕所,让村民明白卫生习惯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重新开课了。学童现在甚至穿上了干净的校服。赞比亚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为这个项目出了力,明年它将扩大实施范围。 长期缺水和缺乏污水处理设施也是制约穷国发展的一大障碍。健康则是推动经济良好运行的发动机。为减轻人们的痛苦,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水这个课题必须更多地得到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国际红十字会联合会打算利用其在提供清洁水和创建卫生环境方面的经验,于2005年2月24日通过了一项10年计划,旨在到2015年前将无法得到清洁水的人数减半。
2008年世界水日主题:涉水卫生 世界水日确立于1993年,与前十几年大多有些空洞煽情的主题不同,今年水日的主题被定为简简单单的一个词--SANITATION:水卫生。这个单词其实是借用联合国选取的国际年主题,今年是国际环境卫生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宣布今年主题的时候曾介绍,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缺乏基本环卫服务;发展中国家有90%以上的污水实行无处理排放,造成水源污染;全世界每个星期都有4万多人死于与水质低劣和与卫生条件差相关的疾病。水卫生是环境卫生的关键,水日主题的确定并非敷衍了事。   关于展现世界水卫生严峻现状的数据还有很多,比如全世界有26亿多人没有公共厕所或其它基本卫生设施,每年有150万儿童因缺乏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而死亡,但遗憾的是,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文字永远没有图片来得直观、震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此刊登WASH组织(WATER SANITATION HYGIENE,水、卫生设施和医疗卫生组织)发布的几张海报的原因。值得玩味的是这一组织的简称"WASH",是英语中“洗”的意思,那个本不需要的"A",如不是为了避免重复、方便拼读,便是有意添加的。   WASH的这一系列海报所反应的是人们缺少足够卫生设备的现状。这一危机的存在绝非一两天,但人们却似乎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只是眼睁睁地看着状况恶化下去--如果说昨天,没有必要卫生设备的人有24亿,那么今天,人数已涨到了26亿--以全球65亿人口的总数来看,这一数字相当于每两到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生活在卫生环境不合标准的地方。目前,卫生条件的极度缺乏已经成了人们在水卫生方面遭遇的最大的危机。不知该说是幸还是不幸,能够看到今日《新知》的人应该说绝不可能是其中某些海报的描述对象,但你们也绝对有可能是另一些中的一员--因为那些高得不可思议的比例。不管怎样,我们不应该忽视被描述者的群体人数和生存状况,因为它们太惊人了。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委多种形式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日前,长江委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纪念第十六届“世界水日”和二十一届“中国水周”。   3月21日,长江委主任蔡其华发表题为《让健康长江永远造福人民》的纪念文章。文章阐述了维护健康长江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加快解决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产发展、生态改善息息相关的水利问题,并对长江委当前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3月22日上午,长江委在机关大院门口设立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法制宣传站,开展以“发展水利,改善民生”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长江委水政局局长刘振胜及委规计局、水政局、水土局、防办、水保局、水文局、普法办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发放了200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材料。结合长江委水行政管理职能,大力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等相关水法规。   长江委大院内,悬挂了“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推进水利协调发展”、“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水”、“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彩幅标语,并随处可见精心布置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宣传画。同时,长江委水政水资源局下发通知,组织委各单位收看水法宣传电视系列片《人?水?法》(第三部)。   据悉,从3月22日起,长江委宣传“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纪念活动将全面展开,深入宣传水法、治水新思路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水法制观念,充分发挥治江事业的基础性和公共性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治江事业发展成果。
全球水污染 1993年3月22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水日”。一些专门从事全球用水状况研究的科学家们惊呼,因为在那时水污染问题就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灾难”。目前,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水污染问题在那些人口急剧增长的发展中的国家尤为严重,农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是导致全球水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里,全世界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规模,正在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污染严重影响我们老百姓的健康,居民饮用时和在烹饪时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例如腹泻、肝炎、伤寒和霍乱等。而我们中国在水资源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土地少,北方水少、土地多。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约1/3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中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二是中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中国众多的山地、丘陵,因季风型暴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三是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得部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中国水危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全国农村3.2亿人饮水不安全,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                 ●淮河、辽河、黄河、海河流域开发已超水资源承载力                    当3月22日第15个“世界水日”和第20个“中国水周”来临之际,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难点,水资源短缺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贫水国无法回避的世纪挑战。【四大难题】水利部门面临四大难题                    尽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依然奔流不息,尽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兴建了水库8万多座,总蓄水能力达5000亿立方米,加上无数引水、抽水设施,使全国供水规模从1000亿立方米增长到5800亿立方米。但是,今天的中国却不得不面对被联合国认定为“水资源紧缺国家”的现实。                    “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水浑了”这是目前我国水利部门不得不面临的“四大难题”。 水多:洪涝灾害仍是部分地区发展的心腹大患。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主要江河流域有6年发生大洪水。水少: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河道外用水较多,造成了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等。水脏:水环境污染等。水浑:包括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包括沙尘暴问题。                    资料显示,我国拥有的淡水资源总量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按照2004年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水污染 概述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分类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有关数据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截至 1996 年底,全国 600 余座城市年排水量为 353 亿立方米,处理量为 83 亿立方米,处理率仅 23%。城市市政系统年纳污水 209 亿立方米,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 153 座,集中处理量为 23.8 亿立方米,处理率为 11.4%。尽管全国每年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3 亿立方米,但仍以每年处理能力缺口 21 亿立方米的速度在不断增大。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要求,到 2002 年,全国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2000 万吨/日。集中处理率达 25%。据测算,仅处理厂的配套管网投资将达 850 亿元,至 2010 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将达 40%。预计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厂 1000 余座。
中国水周 来历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历年世界水资源日的主题1994年:关心水资源人人有责(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s) 1995年:女性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解决城市用水之急(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节水”1997年:世界上的水够用吗?(The World's Water: Is There Enough?)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水与发展”1998年:地下水-无形的资源(Groundwater -- the Invisible Resourc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999年: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江河治理是防洪之本”2000年: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01年:水与健康(Water and Health)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2002年:水为发展服务(Water for Development)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未来之水(Water for the Future-旨在号召每个人都参与保持和提高淡水资源的数量和品 质,为后代提供更好的水资源环境)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004年:主题则是「水与灾难(Water and Disasters)」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人水和谐”2005年:“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2006年:“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从1991年起,我国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日常节水方法 ◆洗脸、洗手   浪费◇水龙头大开,水花四溅。           节水◇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水量,及时关水。            ◇提倡使用面盆洗脸、洗手。   ◆刷牙     浪费◇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           节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             ◇3口之家每日两次,每月可节水486升。   ◆炊事     浪费◇水龙头大开,长时间冲洗。             ◇烧开水时间过长,水蒸汽大量蒸发。             ◇用自来水冲淋西瓜、水果。           节水◇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除,再洗涤,可节水。             ◇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   ◆淋浴、盆浴  浪费◇过长时间不间断放水冲淋,会浪费大量水。             ◇盆浴时放水过多,以至溢出。             ◇盆浴时,一边打开下水塞,一边注水, 浪费十分惊人。           节水◇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应及时关水。             ◇避免过长时间冲淋。             ◇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   ◆洗衣     浪费◇洗衣机不间断的边注水边冲淋、排水的洗衣方式,每次需用          水约165升。           节水◇吹局洗衣机采用洗涤—脱水—注水 —脱水—注水—脱水方式洗         涤,每次用水约110升,每次可节水55升,每月洗4次 ,可节水220         升。             ◇衣物要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             ◇小件、夏凉衣物。提倡手洗,可节约大量水。             ◇洗涤剂要适量投放,过量投放将浪费大量水。   ◆厕所     用水 ◇旧式马桶,每次13升。             ◇节水型马桶,每次9升。          节水 ◇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             ◇使用洗涤水、洗衣水冲刷厕所,可节水。   ◆洗车     浪费 ◇用水管冲洗,20分钟,用水约240升。          节水 ◇用水桶盛水洗车,需3桶水,用水约30升。             ◇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             ◇利用机械自动洗车,洗车水处理循环使用。 ◆杜绝浪费   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立方米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立方米水,全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要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
世界水资源及其发展趋势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只占2.5%,其中易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不足1%。据专家最新估计,全球陆地上可更新的淡水资源约42.75万亿m3,其中易于使用的约12.5~14.5万亿m3。按1995年人口统计,全球人均淡水资源约7450 m3,其中易于使用的淡水人均约2180 ~2440 m3。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从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1995年全球用水总量已达36000亿m3,人均 用水628 m3,约占易用淡水资源量的27~30%。 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据联合国调查,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面。 自从1977年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水资源大会以来,水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目前已有26个联合国机构参与与水有关的事务。近几年有数以百计的水问题国际会议召开。其中影响较大的会议有: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峰会;1997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第一次世界水论坛;1998年巴黎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0年海牙第二次世界水论坛等。联合国环境署在2002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在2002年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高峰会议上,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 在国际会议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组织推动下,世界各国的水资源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水资源评价活动。对水资源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在水资源规划研究中,由于竞争性用水问题的突出,导致了投资竞争,水资源在地区间、部门间和多目标用水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已成为缺水地区在发展进程中诸矛盾的焦点,因而各国开始致力于流域和区域的规划研究。 自80年代以来,水质与水环境恶化趋势加剧,已威胁到人群健康,水环境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各国制定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标准,建立了河流、湖泊与水库的各类水质模型,并试图将水质研究与水量研究联系起来,以实现水资源学科中水量与水质的统一数学描述。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后,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启发下,从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的作用,水资源管理中需水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价管理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作用。对上述关系的再认识和大讨论,导致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提出与初步形成,标志着水资源学科开始步入其初步成熟阶段。
贴吧楼委会:关于大家对天气预报意见的几点回复 转自:http://hi.baidu.com/tieba 首先,感谢部分吧友在贴吧提供天气预报之前志愿为大家提供这项信息服务,也感谢各位吧友对这项功能上线的支持。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反馈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贴吧楼委会择取三条具有代表性的回复一下: 1,“三分钟先生C罗”发贴http://tieba.baidu.com/f?kz=353043163 “江城缘人”发贴http://tieba.baidu.com/f?z=281469006&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D6%D0%B9%FA%CA%AF%D3%CD%B4%F3%D1%A7%28%B1%B1%BE%A9%29&pn=0 两位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校园、球队等地域特征明显的贴吧能否出天气预报? 本着贴吧简单可依赖的原则,贴吧天气预报初期定位是为地区类贴吧吧友提供生活和出行的便利及参考,我们有计划在以后的升级中,以更灵活的形式增加对更大范围贴吧的功能支持,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贴吧的成长。 2,“东阿雪青”、“纺镇快讯”、“锦山岩红”等网友在评论中提出,为什么有的地区类贴吧有天气预报,有的地区没有?鉴于信息源的限制,我们暂时未能为所有地区类贴吧提供此项服务。如有此类情况,请大家反馈到贴吧帮助吧,我们会及时收集,并努力推动这项工作。如有地区类贴吧重名的情况,也请一并反馈。 3,“幽冥谷主”、“冬至风”、“仲夏夜之小猪”等吧友在评论中都提到,希望贴吧增加天气模块,针对吧友IP自动判断地区,显示相应天气。 之前贴吧楼委会提到,贴吧提供此项服务的出发点是为地区类贴吧吧友提供生活和出行的便利及参考。同时也考虑到部分地区类贴吧已经有吧友志愿提供此项服务,我们很乐于接过他们的接力棒,继续为吧友服务。如果您希望了解本地天气情况,建议您常去所在地的贴吧,或者使用百度搜索当地天气。贴吧未来将为各个分类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服务,敬请大家期待:) 再次感谢吧友们的大力支持,感谢“迷茫尘世谁看破”在介休吧,“牛牛就叫牛牛”在徐州吧为吧友持续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以他们为代表的吧友为我们指明了服务大家的方向。相信贴吧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美好。请上文中提到的吧友将你们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发消息给贴吧楼委会,我们将寄上一份小礼品,以表谢意。 更多贴吧楼委会文章,请看:http://hi.baidu.com/tieba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