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hangqing0 taihangqing0
关注数: 134 粉丝数: 204 发帖数: 3,179 关注贴吧数: 28
北太焦 建议国家对公益性铁路运输实行财政补贴 法制日报   日期: 2009-03-13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国防、满足人民大众运输需要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它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武汛,就提出了关于国家对公益性铁路运输实行财政补贴的建议。 武汛代表认为,铁路的发展大大滞后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5689.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增长了52.8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是铁路营业里程增长速度的接近90倍,而铁路运输周转量的增长率不足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九分之一,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运输需要,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瓶颈。 “铁路部门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铁路部门承担着大量的学生、伤残军人、军特专运、抗震救灾物资等公益性运输任务;对粮食、棉花、化肥、磷矿等支农物资实行减免铁路建设基金及低运价政策,年均少收入约136亿元。”武汛对记者说,铁路企业实行对学生除卧铺、动车组二等座票(享受75%的票价优惠)外的各种客票享受半价,对伤残军人各种客票均享受半价的优惠政策。铁路部门承担的大量公益性、政策性和国防军事的运输任务,运输成本不会降低,但运输收入显著减少,导致铁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铁路的稳步快速发展。   武汛代表指出,不论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还是建立健全铁路行业市场机制,都需要国家对公益性铁路运输实行财政补贴政策。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对因国土开发、国防建设、扶贫等需要而修建的公益性铁路投产后发生的经营性亏损,国家应通过中央财政给予补贴(目前青藏铁路公司已实行国家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如为促进山西经济发展,满足老区人民出行需求而修建的太焦线,2008年运输成本支出约为13040万元,营业收入仅为1744万元,缴纳税金及附加57万元后年净亏损11353万元,运输成本支出是营业收入的6.5倍,忻州~河边支线2008年运输成本支出约为2237万元,营业收入仅约55万元,缴纳税金及附加2万元后年净亏损2184万元,运输成本支出是营业收入的41倍,而目前此类经济效益较差,但社会效益、公众效益、甚至国防效益巨大的铁路线大量存在。二是铁路部门因承担大量学生、伤残军人、军特专运、支农、抗震救灾物资运输等公益性运输任务而少收入的部分也应由国家通过中央财政直接进行补贴。 来源: 法制日报 2009-03-13
国家发改委郑剑:防止高速铁路盲目建设 坚持高铁与普速并举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 “十四五”期间,铁路建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优化布局和建设,坚持高铁与普速并举、客运与货运兼顾、新建与改造结合,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优先贯通干线通道,补强能力紧张路段,打通多式联运“前后一公里”。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近日在全国地方铁路“十四五”规划发展研讨会上做出上述表态。 高铁要防止盲目建设 就高铁与普铁建设如何平衡问题,郑剑强调,明确规划建设时速350公里、250公里、200公里及以下铁路需要满足的客流密度、城市规模、路网功能等条件。除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外,项目实施需满足财务平衡基本要求,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防止相互攀比、盲目建设以及片面追求高标准。 就高铁建设规模与发展能力,郑剑表示,铁路建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高铁规划建设应有客流支撑,有盈利预期,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建成后长期运营补贴是不可持续的。他要求,铁路建设要坚持节约集约发展,统筹考虑建设运营成本、沿线地方政府及国铁集团财力支撑等因素,科学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时机,确保建设规模与发展能力、筹资能力相匹配。“铁路新建项目还将面临土地、线站位、环保等方面越来越紧的约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他说。 郑剑还强调了“十四五”期间铁路货运建设问题,他表示,中西部地区以及路网空白区域新建铁路,一般采用客货共线标准;要加快进重要港口、物流园区和工矿企业的铁路建设,畅通铁路货运“最后一公里”,促进大宗及中长途物资运输“公转铁”。挖掘和释放高铁建成后既有普速铁路释放的货运能力,消除中欧班列运输瓶颈,发展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扩大货运市场铁路运输比例。 对于发展先进货运服务,郑剑再次提出了铁路专业运输公司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要求;在高铁货运上,他表示,要推动既有设计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逐步开行货物列车,强化提升高铁货运能力。 争议不断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副总经理黄民对郑剑所称的高铁要防止盲目建设建议表示了认可。他表示,铁路是国家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要高质量发展,干线运输能力和路网的效率都要提高。黄民称:“主通道线路标准要尽量提高,要差异化发展规划,一般通道不一定非得要300公里,要有差别,不搞一刀切。” 就继续推动铁路改革,黄民表示,要界定铁路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政府不越位,企业要到位,同时厘清国铁和其他铁路企业的关系,推动地方铁路科学地、高质量地发展。 “十四五”和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中国高铁建设究竟该秉持何种思路一直争议不断。就上文中郑剑提到的铁路节约集约发展,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大幅度扩大高铁建设规模不利于建设交通强国和铁路高质量发展,导致国铁集团的巨额债务负担,成为触发金融风险的隐患。他表示,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国铁集团高负债低收益的发展模式是无法持续的。 赵坚认为,目前各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已经很沉重,地方政府要承担巨大的金融风险,地方政府的债务最后都会成为中央政府的债务,继续大规模高铁建设会导致严重的金融风险。 在赵坚看来,当下正在进行的大规模高铁建设,将给国铁集团和地方政府造成更大的债务负担,进而成为撞击中国经济的“灰犀牛”;而反对一方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陈欣则认为,用市场利率水平测算国铁集团的财务风险、并不考虑高铁带来的外部性收益的分析方法存在错配。站在国铁集团的角度,利率极低的长期优惠贷款使其财务风险可控。 对于这些争论,国铁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称,高铁的作用不能仅从建设和运营成本角度考虑。高铁已成为良好的国家名片,高铁建设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强了沿线城市经济集聚功能和对周边城镇的辐射作用。高铁投资大、产业链长,集成多领域技术,对钢铁、水泥、建材、冶金、机械、建筑等相关行业产生强劲带动作用,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中国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对于消化过剩产能、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作用。 “十三五”期间高铁建设加快普速放缓 2020年8月1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称,至2035年,全国铁路网要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而在4年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改基础[2016]1536号,以下简称“《规划》”)显示,普速铁路要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完善东部网络布局。到2025年,普速铁路网规模达到13.1万公里左右,并规划实施既有线扩能改造2万公里左右。 国家发改委在《规划》中还称,2030年全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对比《纲要》会发现,国铁集团将全国路网达到20万公里的时间和路网覆盖城市人口完成年限,各向后延长5年。 《规划》对比《纲要》还会发现,发改委要求2025年普速铁路网就要达到13.1万公里,而国铁集团通过《纲要》将该目标大幅延长至10年后,即2035年普速铁路网才达13万公里。普速铁路网建设延缓幅度之大可见一斑。 而从路网年度平均建设速度看,《纲要》也显示出国铁集团欲放缓普速铁路网建设的决心。 国铁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1万公里,其中普速铁路运营里程10.2万公里,高速铁路1.9万公里。记者按2016年发改委《规划》计算,2016年~2030年的15年间,中国将新建普速铁路5.3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2.6万公里左右,平均新建普速铁路约3533公里/年,新建高铁约1733公里/年。也就是说,在2016年的《规划》里,普速铁路年新建通车里程是超过高铁的。 《纲要》发布后,局面反转。国铁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其中普速铁路10.54万公里,高铁3.6万公里。记者按照《纲要》给出的目标计算得出,2021年~2035年的15年间,中国将新建普速铁路2.46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3.4万公里左右,平均新建普速约1640公里/年,新建高铁约2267公里/年。 实际上,普速铁路建设已经放缓多年,记者调查发现,普速铁路建设节奏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放缓。2016年~2020年7月,近5年来,全国新建普速铁路仅3400公里,这不及发改委《规划》中一年的建设量。而同期,全国共新建高速铁路1.7万公里,几乎是2015年全国高速铁路1.9万公里的翻番。 记者曾就《规划》和《纲要》矛盾之处函询国家发改委,未来铁路中长期规划将按哪个文件执行,国家发改委未予回复。 国铁集团方面称,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4.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以上。对比国铁集团2019年底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长了60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增长了约3000公里。铁路新增里程同比减少29.32%,其中高铁开通里程同比减少45.20%。 根据记者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已超过3.88万亿元,铁路投资连续十年保持高位运行。 (编辑: 孟庆伟 校对:翟军)
山西的公路铁路 公路和铁路,要学会去对接,而且对接中要找到对手。 高速公路:长治着急修长邯,可是邯郸不着急,结果先修通到省界,还是双向四车道。后来索性邯郸也不示弱,修个双向六车道。长治被牵着鼻子走,现在又改双向八车道。 长安高速:安阳到林州修通好几年了,长治到安阳不修,最后才修通。这就是不会对接。 铁路:运城喊好几年运三铁路,画图纸,审查都通过了,还是没有修,结果修蒙华铁路了。还有人一直在喊运三铁路,没长进,没长远目光。至少也应该喊个运洛铁路吧,还做梦叫着运三城际。运城不就是想去华东华南吗?可以对接来个运城洛阳城际或者是运城郑州城际吧。很明显郑州是大枢纽,运城去对接铁路,人家不仅看不上,也不稀罕,即使对接上了,也会处处卡你。而洛阳就好多了,至少是河南第二大城市,对接洛阳希望更大一些。运三城际,三门峡一个小城市,既不是枢纽,也不是大城市,货运有蒙华,还能捎带几对客运。来个城际,两个城市也撑不起大客流,肯定赔钱;车多三门峡也调不进去,给我也不愿意批复建设。好歹洛阳是国家和河南描绘的重点城市,对接它,洛阳也积极,希望更大一点。千万别学晋城,早年就比长治还高调对接郑州修客专,结果呢…。还是最后等山西一起修的。一个小城市自己没有多少钱,也没名气。自己修没钱,跟着省会对接,不稀罕你。找个有点实力,又有头有脸的城市像洛阳这样的城市对接。运三不行,就要学着思辨。 我们是要南下东去,天天喊运三,领导都听腻了,他都不好意思直接告诉你不修,天天应承。何不换个城市或思路呢!只要是东去南下方向对就行。希望给每年提议案的人一个好的思路。
太原铁路局:韩原线接触网热滑试验工作顺利结束 中国网1月17日讯 2014年1月14日,一台联挂着电力机车的内燃机车从薛孤站驶出,这是韩原线薛孤—韩家岭段自送电后开行的第一趟接触网热滑试验列车。 热滑就是在接触网带电情况下,由电力机车的受电弓从接触网上取电,自行驱动,完成启动、牵引、制动等全部运行,并对接触网的安装状态、接触悬挂弹性及供电能力进行检测,为联调联试做好前期准备。 太原供电段管辖薛孤—雁门关隧道间77、579km线路,试验当天,主管副段长高鸿阁负责该段管内试验现场的统一领导及协调、指挥工作。 韩原线薛孤—韩家岭电气化改造已经完成,经前一段太原铁路局静态验收合格后,于2014年1月14日12:00分对接触网进行送电,并对送电区段进行热滑试验。热滑列车与14:00分从薛孤站出发,经下行线走下官院、怀仁东到达韩家岭,然后转道由上行线返回薛孤站,全程走行269、003km,用时6小时。太原铁路局供电处、建设处、准朔指挥部、太原供电段、大同西供电段及中铁电化局、中铁三局负责人全程添乘热滑试验列车。 此外,供电部门针对热滑过程中接触网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制定了7项抢修预案,并安排了抢修小组“全副武装”在试验现场待命。 截止2014年1月14日20:00分,热滑试验顺利结束,测出的超标数据已移交到施工单位手中,为1月15日联调联试工作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伍策 程玮)
北京生存六问 1.北京一直在拆迁城中村,把外来务工的工薪族逼到远郊,没房租公交不方便,城里拆迁了也不盖一居室出租房,请问各政府职能部门怎么考虑规划的,是不打算让我们外来工薪族存在吗? 2.北京我要投诉中介机构找那个部门?起诉中介我去哪里申请法律援助,谁又能保证会援助我们底层工薪族,我们租房出事需要援助。 3.在北京租房市场全是二房东和中介,今天交钱明天反悔,谁来保证我们租房的利益,莫名的代理有多少,谁来监管? 4.迫不得已来个合租还是中介,变法收你钱,出租房不给交税,我们租房还得为房租义务交税。取住房公积金租房,公积金为提高诈骗规定提供房本,我们却租房时候找不到一个房东的身影,更别说房本了。 5.我们来京是为生计,可如今响应国家号召纳入各项保险盒公积金,请问各职能部门考虑过我们的存在吗?为我们的生存考虑过吗?你们眼里只有北京人吧!我们要住,需要租房,上班近点,真实有效的房源,必须是房东直租的,请问我们这些要求过分吗?现在你们不研究管理,租房市场让我们很寒心,招不到工人,你们在喊,招来工人的租房问题你们研究了吗? 6.我们骑个自行车上班,满道上都是机动车占用自行车道盒公交道,请问自行车如何保障安全,公交车还有也是机动车。你们考虑了吗?我们租地下室,你们说地下室不能出租,好多地方不能租,可是有的还在租,我们花钱租房的合法真实性谁来保障?去法院起诉还要一堆手续,到最后还要告知花高额诉讼费用,请问政策倾向于弱者吗? 这么多问题都不伟弱者做主,还不让人民有怨言,请问你们做到自己的职责了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