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未来已来 公职百事通
关注数: 13 粉丝数: 97 发帖数: 307 关注贴吧数: 4
【公务员】2023辽宁省考如何科学高效地解答行测资料分 资料分析在很多类型的考试中都有涉及,且与其它部分相比,难度适中,是非常重要的得分点。但很多同学一提到资料分析就是“数据又多,计算又难,时间又紧张”。资料分析真的让大家那么头疼吗?现在中公教育就带着大家来学习如何在短时间内科学高效地做对资料分析。 一、高效做题之科学备考 资料分析部分的正确率要达到80%。拿下这一部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夯实基础:系统学习资料分析的基本考点和计算比较的方法,如高频考点有增长、比重、平均数等,计算方法有尾数法、有效数字法等。 中期巩固阶段:依照不同的考点进行针对性练习,这样不仅对各知识点的运用更加熟练,也提升了自己的计算和比较的能力。 后期提升阶段:模拟考试形式进行整组训练,按照不同考试要求的篇数,如4篇或者3篇一组,但在练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控时间,建议每篇材料用时7分钟左右,保持这样的状态到考试。 二、高效做题之分析材料 了解完如何科学备考后,大家还需要在开始学习资料分析时就养成好的做题习惯。拿到题目后第一件事情是分析材料。不同类型的材料,阅读方式有所差异。文字类材料需要确定材料时间、主要指标以及段落结构。表格类材料要确定时间、表头以及行列标题的内容。图形类材料要确定时间、不同图形的内容以及图例。如果是综合类材料,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外,还需要确定不同类型材料之间的关系。 三、高效做题之读懂题目、列式计算(比较) 在分析清楚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再通过分析题干找到所求内容。题干要从左往右依次分析: 1、看时间:确定题干中的时间在材料中是否给出,这是判断现期还是基期的关键。 2、看统计指标:确定题干统计指标在材料中的位置,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相关数据。 3、看有无增长、有无单位:确定题干涉及的考点。 读懂题目后根据查找的数据列式计算或比较,这就需要大家在前期的理论学习阶段打好基础。下面举个例子: 材料: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733千公顷,2008年为2539千公顷。 问题:2009年(跟材料时间一致,说明是现期)该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指标)比2008年(基期)增长(有增长)多少千公顷(有单位)? 分析出题目所求为增长量,根据公式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2733-2539=194千公顷。 大家可以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的备考方法和做题思路,不断练习保持对材料的敏感度和对知识点的熟悉度,资料分析也就不成问题了。
【公务员】2023辽宁省考申论作答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事 “申论”一词,取自孔子《论语》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其基本要求是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对材料,事件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要求准确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或材料,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点在于申论考试是选拔人才,要以准公务员的身份和思维来分析材料,具体如何做,下面由中公教育来给大家解读申论作答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点。 (一)精准审题 在做题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考生都不太重视审题,审题草草而过,导致申论拿不到高分。具体如何审题呢?一是审题要全面。接触到题目要全方位审阅,既要抓住题干传递的核心关键词,又要思考题目所蕴含的内容,明确作答要求,认真判断分析。二是审题要细致。题目的一字一句,每一个细节都要重视,细细过滤,明确了作答目标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材料梳理。三是审题要深刻。审题时,看题目不能只看字面,真正的作答要求是蕴含在语句的内部,要借助逻辑和事理剖析,由表及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题目,准确把握题意。 (二)角色意识 所有的公务员,无论是何种性质和何种工作,都应该准确定位角色,站在公务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政策、执行、民本等公务员意识。政策意识,要牢牢把握国家政策,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分析、概括、建议和论述问题。执行意识,表现为提出建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要空谈理论,要么是逻辑推理,要么是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阐明。民本意识,申论考生在思考问题、提出对策时必须要从民众的利益出发。 (三)规范语言 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的工具,考试要得高分,没有较高的语言水平是不行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申论考试中的重要测评要素,在各个题型中都会赋予一定的分值。另外,申论考试属于文章类,而不是文学类,要求考生掌握的是议论型,而不是借题发挥,抛开材料写成随笔。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考生应通过必要的训练,提高优化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争取写出机关单位用语,表明自己的政治素质。 最后,申论要想得高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久久为功的积累与训练,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早做准备,方能游刃有余,希望广大考生未雨绸缪,收获人生理想。
【银行考试】银行面试的形式有几种?备考建议有哪些? 众所周知,银行面试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那么,面对三种考察形式,我们怎么准备,怎么备考呢?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跟随小编的脚步看看吧! 一、银行面试的形式: 1、结构化面试。这种面试没有太多灵活性,全程是一套试题,同样的一组考官,相同的面试时间,在限定的时间内答完,超时会有提醒。 2、半结构化面试。这种面试较灵活,更注重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全程有既定的几道题目,同时考官会根据考生的自身情况随机提问。 3、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组考生同时参与考试,围绕用人单位所给出的一个既定话题在规定时间内集体讨论,最终得出一致结果。 二、备考建议 (1)认识自己 在备考前,建议各位同学先对自己有个合理的面试能力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去提高。可以找几道之前银行考过的试题,让同学或者老师当考官开始现场模拟,同时给自己录视频或音频,通过摸底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欠缺,如果发现自己在正式状态下很难说出话来,或很紧张,说明自己平时练习机会太少了,需要多加训练。 (2)未雨绸缪 银行考试,一般都会有常见题目,比如自我介绍,求职动机,职业规划等等,这些问题在考场上很难在短时间内考虑周全,需要各位考生在考试前仔细准备,从而能在考场上顺利发挥,游刃有余。像自我介绍,大家可以围绕专业、实习、性格爱好等方面多维度展开,先写下来,再认真修改三遍,最后背下来,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流利表达出来,说给自己的同学、朋友听。这个题型在银行考试中经常涉及,所以准备好此类题目约等于先吃了一颗定心丸。 (3)厚积薄发 除了一些灵活的可以自己准备并发挥的题目外,还有很多面试题目需要考生的知识积累才能答出亮点。比如综合分析题目,对一些社会现象怎么看待,对银行业务的发展转型有什么想法;或者计划组织类题目,让你谈谈如何组织一场活动。这绝不是在考场上灵机一动就能想出来的,也涉及到考生方方面面的知识储备。因此,提示各位考生在备考时要能够关注时事,积累素材,尤其要注重所报考银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银行考试】简历如何入法眼 网申三大杀手锏 第一杀手锏——读懂招聘公告 我们都知道,银行在招聘之前都会发出招聘公告,列明对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要求。大家要注意,这则招聘公告不仅是评判我们是否能投递简历、参与应聘的依据,更是我们简历书写的依据。简历书写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什么写什么,既然银行招聘的是具备某些素质的人,那我们就一定要在简历中显示出我们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有进入银行的可能。 例如,某银行曾在招聘公告中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这就说明该银行比较看重的就是应聘者的上述能力,我们必须要在简历中显示出上述能力。 第二杀手锏——选择相关经历 上述说明,我们明白了银行要什么我就写什么这样的道理,那是指我在简历中仅仅重复地写上公告中的核心要求就行了吗?例如我在自我评价中直接简单复制粘贴,写上“我是一个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人”,这样就可以吗?当然不行! 当所有人都清楚简历是一个人能力的呈现,应聘者会在简历中突显能力,那么对银行的招聘人员来说问题就来了,哪些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我们怎么从诸多应聘者之中找出有能力的人呢?站在招聘方的角度去思考,你就会明白,仅是列出我的能力是不够的,关键是需要证明这些能力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从过往的经历中选择出那些与应聘岗位高度相关的事例,在经历的描述中向招聘银行证实自习的能力。 第三杀手锏——优化凸显能力 关于简历中经历的描述,除了要告诉招聘方我曾经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我的能力是什么。如何更好的凸显自己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经历描述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多运用数字;另一方面要注意分条梳理。 【举例——修改前】 2014年在浙江XX铜业有限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非常努力的工作,不仅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协助销售经理完成销售任务,受到领导的表扬,在这段实习经历中,自己学到很多经验。 【举例——修改后】 2014年在辽宁XX铜业有限公司实习三个月,职位是销售部的经理助理。 协助部门经理进行市场调研,实地调查本地家电卖场的空调等销售数据,走访当地13家家电企业,结合行业分析数据分析家电行业等对铜棒的市场需求。 在销售经理的指导下,参与客户会谈,协助销售经理实现月销售业绩67万元。 最后,友情提醒大家,在简历填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实填写,因为简历是后续面试环节中提问的依据,如果简历中存有不实信息,那么在面试环节中面对的深入追问,考生将很难应对,这样即使了网申,也很难面试,很难实现求职梦想。
【国家公务员考试】2023国考行测备考要打好哪些基本功 越来越多的考生已经开始投入到紧张的2023国考备考之中。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数以万计的考生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一件难事。在国考备考中,行测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版块,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正确率,非要下苦功不可。要想拿下国考行测,只有先对行测的各个版块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有步骤有技巧地进行学习,打好基本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夺得高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国考行测中占比较高,近年来题量一向稳定在40道,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文章阅读。四类题型中选词填空及片段阅读占比较高,对语句表达的考查相对较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起每年国考副省级以上试卷中均会考查文章阅读版块,均为两篇文章共十题。题型不同自然需要掌握的能力也不同,在选词填空中我们要掌握分析上下文关系的能力,通过分析上下文关系进而理解空义,我们还要加强对于成语、实词的积累和辨析,掌握这些基本功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最佳选项。在主旨观点题中我们要学会利用行文脉络的分析,掌握作者写作的思路,从而更快地理解作者的倾向和意图。这些都是我们在言语理解板块需要打好的基本功。 判断推理也是国考行测占比较高的一个版块,近年来题量稳定在40道题。包括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种。每个题型近年来均各考查十题。必然性推理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命题的推理规则和矛盾,按照逻辑的思维方式去做题,保证正确率。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加强型题目要能准确找到题干的因果关系。图形推理需要结合题干特点,判断题目可能考查的知识点,在备考中要特别关注诸如对称性、数量关系等规律。定义判断则需要提取题干定义要点,在与选项进行匹配。类比推理也需要多掌握常考词项间关系。例如概念间关系、言语关系、功能关系、组成关系等。 资料分析在国考行测中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近年来题量稳定在20道题,包括四篇资料,每篇资料下各有五道题目。要想保证资料分析的正确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基础公式的记忆,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大前提。另外,在资料分析做题中速度非常关键。想要提高资料分析的计算速度,首先需要转变计算思维,在实际做题中可以利用尾数法,结合选项,计算出结果的末一位或末几位来确定答案等,如果题目的选项差距比较大,对题目的计算精度要求不高,那么在计算时可选择四舍五入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总之,资料分析要打好公式和计算思维的基本功,提高准确率,提高做题速度。 数量关系部分的考查题量稳定为10题或15题。具体来说省级卷的题量为15题、市地卷的题量为10题。数量关系题型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会感到吃力,不少题目的难度较高。但是难度高不代表着放弃。近年来和定最值问题、合作工程问题、容斥问题、计算问题都是较多考查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打好常考题型的基本功,总结并记牢相关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在有限时间内作对最多的题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想要取得好成绩,大家一定要做好积累,掌握这些基本功。
【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面试通用技巧 一、面试准备 1.提前打印准考证,认真核对考场信息,提前规划自己的出发时间。 2.身份证要随身携带,一般情况下考官会核对身份信息。 3.自己携带一支笔,在备考时可以用来进行教案思路梳理。 4.提前查看自己考场所在地区的疫情防控政策,按要求打印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等。 5.距离考试地点较远的学员,可提前在考场附近安排食宿。 二、面试着装 1.应本着自然,干净,青春有活力,协调,与幼儿教师职位、面试氛围相适应。 2.着装禁忌:忌短、忌露、忌紧、忌透、忌脏、忌异、忌大LOGO。 3.这些咱不穿:紧身牛仔裤,大裆裤,超短裤,超短裙,太高的高跟鞋,拖地裙。 4.女性:淡妆;不穿吊带、无袖衣服;不穿太响的皮鞋;发型自然干练,最好扎马尾或者盘发;尽量少带或不带饰品、不留长指甲、不染奇怪发色。 5.男性:短发;不带任何饰品;着装不要过于正式;符合幼儿园老师形象。 三、面试注意细节 1.合理安排试讲时间: 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时间为10分钟,过早结束或者超时,均会影响考生的面试成绩。一般情况下,面试各环节的时间分布大致如下:导入环节1~1.5分钟,展开环节5~6分钟,结束环节1~1.5分钟,活动延伸环节0.5分钟左右。考生应合理安排时间,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切记语言繁琐、重复。 2.减少无效提问: 很多考生在试讲过程中喜欢提这样的问题,如: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讲的故事大家喜不喜欢听?下次要不要听?想不想学?这类问题均属于无效提问,没有通过提问体现教师的引导性,考官也会觉得乏味。不如换成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如: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小老鼠,你会怎么做?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搬家的?这样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更具有引导性。 3.情绪冷静: 考生在面试过程中难免出现紧张、试讲中卡壳的现象,尽量保持冷静,此类情况考生在准备试讲时可以采用要点记忆法,熟记开场语、问候语,熟记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等。除此之外,考生可以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我可以的,考官会喜欢我的表现的,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
【事业单位】2022辽宁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如何作答现场模拟类题 在结构化面试中,我们经常会遇见现场模拟类题目,此类题目答题较为灵活,需要考生有更强的临场发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考生考试中的难点。下面就这类题型跟大家分享一下答题技巧。 【例题】 某执法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组织人员到企业检查。企业负责人诉苦说“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资金极度紧张、产品滞销、大部分员工面临下岗”。同时百般推托不积极配合,不提供相关资料……如果你是执法人员,如何沟通?请现场模拟。 【常规方法介绍】 面对相对复杂的执法情况,首先要做好的就是理清所面对的问题,根据问题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做好应对。同时,因为是在执法的过程当中,作为执法人员也要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做到人性化执法。 1.目标原则要清晰 在执法过程中,不光要严格进行,更要理解群众的问题,理解其困难,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劝说,同时提供更加有效的帮扶策略和手段,最终促成相关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执法。 2.劝说具有条理性 对于群众的劝说,很多情况下考生缺乏劝说的维度。考生可以参照法理、道理、情理等诸多方面展开,增加沟通的维度。 例如:法理上,作为一名执法人员,接到群众的举报,到企业进行检查,是执法人员的义务与责任,无论企业也好,还是个人也罢,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配合。 道理上,群众举报的问题是否存在,关乎着企业的声誉,一次正式的检查,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恢复名誉,合理合法经营。 情理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了困难,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企业纾困,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发现问题,针对性提出帮扶的办法,于企业有利。 3.工作有效推进 在沟通的过程中,简单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很好地达到沟通效果,要注重工作的推进,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劝说对象提出建议,才能有效地推进工作。 【个性化方法介绍】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作答现场模拟类题目时,自己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往往会陷入缺乏现场感的困境,不能很好地把握场景,做出有效的劝说,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口语化表达代替书面化表达 在沟通劝说过程中,区别于作答其他题目,更多地强调口语化,减少拗口的专业化词汇,要用沟通对象能够听懂的语言表述,可以适当增加方言,快速拉近与沟通对象的距离,更好地融入情境。 2.把握身份,角色扮演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身份,要充分利用,思考在这个身份下的沟通语言、方式、原则等,如:平时对于窗口工作人员、办事大厅工作人员、执法人员等常常出现的身份要做好了解,增加积累。 这就是现场模拟类的作答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作答此类题目时,个性化作答,融情于景,充分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增加临场感。
【公务员】2023辽宁省考:行测选词填空难在哪里? 行测选词填空有这样一个难点,即选项词语的辨析。很多同学可能分析出空缺处的含义了,对照选项排除的时候就遇到了问题,这个词不知道什么含义或者这两个词是近义词,怎么排除。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在考试当中所出现的词语大部分都是高频的词语,尤其是成语,所以大家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就应该对这些高频的词语要特别的熟悉,可以多做题,积累掌握这些常考的词语。其次要针对词语进行分析。如果出现的是实词的话,可以运用语素分析的方法,猜测这个词语是什么含义。要注意即使是近义词,在词语的含义侧重以及词语的使用上,也是会有差别的。尤其是近年来选词填空更倾向于考查含义侧重和实词搭配。来看两个例子: 例1 有专家表示,征收物业税可极大地_______炒房行为,戳破房产泡沫,逐步实现平抑房价,让普通工薪阶层也能买得起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遏制 B、遏止 C、抑制 D、制止 【答案】A 【中公解析】分析题干,空缺处填入的词应表示征收物业说对炒房行为所起的作用,根据“极大地”可知炒房行为没有被完全杜绝,只是很大程度上被控制压制了。所以填入的词语应含有“控制、压制”的意思。A项,“遏制”,控制住,重点在“制”。保留;B项,“遏止”,使停止,重点在“止”。排除;C项,“抑制”:压下去,控制。“抑制”常用于思想感情方面。排除;D项,“制止”,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排除。故A项正确。 例2 老规矩不是皇帝下的________,也不是圣人制定的________,它们是我们民族千百年自然形成的生活________,值得我们继承。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规则 规范 谕旨 B.规范 规则 谕旨 C.谕旨 规范 规则 D.谕旨 规则 规范 【答案】D 【中公解析】第一空应对应“皇帝下的”,C、D两项“谕旨”指晓谕帝旨或皇帝的诏令,与“皇帝”搭配得当,A项“规则”B项“规范”均无法搭配“皇帝下的”排除。第三个空搭配“民族千百年自然形成的生活”,D项“规范”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其中“约定俗成”可以对应“民族千百年自然形成的”,搭配得当,符合文意。C项“规则”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与“民族千百年自然形成的”对应不当,排除。验证第二空,“圣人制定的规则”搭配得当,符合,故正确答案选D。 通过这两道题目,我们可以得知:若选项相似,在分析上下文的基础上确定空缺处含义,排除含义侧重不符的;若有明显搭配对象,在语义符合的基础上,注意词语的搭配。希望同学们能学习这两次有关于选词填空难点的分享,针对难点,提升自己,加油!
【公务员】2023辽宁省考:带你“玩转”行测资料分析之比 资料分析在公职考试中会经常见到,基本可以算做必考题型,这类题型普遍来说难度一般,只是计算量偏大,所以我们在备考时只要清楚每个考点的公式,计算时细心注意别算错,基本就可以有很高的正确率了,但是有一种考点难度比较高,往往知道公式也很难做出来,这个考点就是比重的变化,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类题目的解法。 比重变化是比重中考的相对比较多的知识点,这类题目有些小伙伴做不出来其实更多的时候不是记不住公式,也不是算错数,而是不清楚题干的问题问的是比重的变化,所以这类题目想拿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该知识点的常见问法。 比重变化比较常见的表述有如下两种: (1)现在的比重和之前的比重相比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例】2020年1-7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全国网上零售额的比重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2)和之前相比,现在的比重上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 【例】与上年相比,2015年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总体比重约上升/下降了多少百分点? 了解了问法之后,就需要用到问法(2)所涉及到的计算公式,其实无论哪种问法本质上是求解现期比重-基期的比重,公式经过整理后:中公教育通过一道例题来看看如何应用,以及快速判断答案。 例题 材料:2012年,北京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6941元,同比增长9.4%。其中,人均在外饮食支出1884元,同比增长8.0%。 问题:2012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占人均食品支出的比重比2011年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几个百分点? A.上升了1.5个百分点 B.下降了1.5个百分点 C.上升了0.4个百分点 D.下降了0.4个百分点 【答案】D。很显然题干问的是2012年的比重比上一年如何,属于比重变化的一种常见表述,结合比重考点,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为部分,人均食品支出为整体,这个式子优先计算减法,8.0%-9.4%=-1.4%(读作负1.4个百分点),那也为负号,整体为负表示比重在下降,排除A、C选项,然后用-1.4个百分点去除以1+8%,再乘以前面的也就是用-1.4个百分点除以一个比1大的数然后再乘一个比1小的数,结果数字必然小于本身,所以最终答案一定是小于1.4个百分点的,结合选项满足要求的只有D选项,故选D。 所以以后小伙伴们再遇到此类问题,就可以通过优先计算(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看结果一方面可以通过(+/-)判断,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是(上升/下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例1】所述的观察方式(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正确答案的数字小于|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快速定位选项。
【公务员】2023辽宁省考“秒懂”平均数增长率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必考题型,其中平均数增长率这一考点近几年考查相对较多,但是很多同学并不清楚这一公式,也不会判断什么情况下使用,使得平均数增长率成为大家头疼的一类题型。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平均数增长率这一考点。 公式及应用 我们通过一道简单的例题来看看平均数增长率的公式推导过程,便于同学理解和记忆。 例题 2021年江苏省粮食产量为2163.9万吨,同比增长0.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772.4千公顷,同比增长2.9%。 问题:2021年江苏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增长/减少百分之几? 【中公解析】根据问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可知考查的是平均数,求平均数增长/减少百分之几,可知需要求解平均数增长率,材料中给出的是现期总量及增长率,和现期份数及增长率。根据公式:可得平均数增长率通过此题,我们不难发现,平均数的列示化简以后为其中0.3%为总量的增长率,2.9%为份数增长率。因此,那么在是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该公式呢?根据例题问题,涉及到平均数概念,有比较(“与上年相比”),和百分数(%)时,我们可以考虑是否能使用该公式。 计算技巧 我们在做题过程中首先根据问题确定考查考点,然后将材料中的数据代入公式,最后结合选项估算出结果。我们通过下面的例题看看计算过程如何确定最终答案。 例题 2021年6月,镇江耕种面积为17.64亿亩,同比增长13.8%;稻谷产量为4257亿斤,同比增长34%。 问题:2021年镇江稻谷平均产量比2020年增加百分之几? A.17.8% B.20.2% C.23.4% D.25.7% 【中公解析】根据问题“平均产量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可知,求的是平均数的增长率,直接代入可得:直接选择A选项。 因此,在计算时可以优先计算(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减少计算量,更加快速选出答案。 总结 行测资料分析中平均数增长率公式使用: 1、判断问题是否涉及到平均数,有比较(“与上年相比”)和百分数(%); 2、将数据代入公式:3、计算(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结合选项选择答案。 通过中公教育的讲解,相信大家给自己知识的蓝图又扩充了领地!大家课后要勤加练习,熟记公式,下次再遇到用平均数增长率的题目才能快速解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备考 现在距离国考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很多考生这样说:备考时间不够用,尤其是行测科目;如果能够给我足够的时间,我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绩来。其实,本身说这样话的考生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到底多长时间是长,你又如何复习备考?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辽宁中公教育就来和大家去唠唠如何备考的问题。 其实谈到备考策略,针对于不同的人群,一定会有所区别,因为无论是从他们的备考条件还是从他们的精力上,都对备考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从人群划分上给大家做一个详尽的介绍。 先说说国考主力军,大学生,尤其是大三的学生,这一类人群具有先天的优势,第一:知识底蕴,还在求学阶段,基础知识没有断层;第二:时间优势,有充足的的时间去备考;所以,针对于这一类人群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就拿行测考试来说, (一)充分了解考情 国考每一年考试的时间为11月份的第四周左右,分为副省级(135题)和地市级卷(130题);行测考试共有五大题型,分别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二)系统理论学习 针对行测考试的不同部分,要拿出至少1个半月到两个月时间去认真学习,如:常识部分,由于其考察点过多,过广。需要大家每天循序渐进的进行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再比如言语理解不同,一定要将之前考试的高频词汇记住会用,只有在这段时间里把省考汇总常考查知识点和一些基本方法尽量全部掌握,这才是真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薄弱环节突破 通过理论学习之后,大家一定会对自我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哪方面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这个时候就要去有意识的加强对这一环节的突破: 比如:在判断推理部分,要对逻辑关系的分析思路不够清晰,那就要学习体会老师讲授的方法,加以深刻理解,找到自己做题的切入点;再比如数量关系部分,一些题目难度较大,解题时较费时的情况。我们更应在复习时,多学习一些典型题型诸如行程问题,容斥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加强解题速度。 (四)全真模拟阶段 经过前三个阶段后,通过再次做历年试题,检验自己的速度和准确率。其次多参加模考,对自己的状态进行加强。同时通过模考找出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同时通过题海模考也会发现在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查缺补漏。 如果是社会在职人员,本身有工作,还要参与考试,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划,当然最好还是能够想办法抽出至少一个到两个月时间;将上述过程简化压缩,了解考情,基础学习半个月,专项突破半个月,冲刺模拟半个月,这样的话也能够将考情的知识点有效的消化;如果没有整段的时间那么大家就只能进行碎片化学习,但是一定要牢记,必须坚持,学习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切记切记。
【银行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长题干读不懂怎么办? 在银行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拿分的重点,经过学习之后,会发现有时候资料分析不难,只要记住公式多练习计算,大部分题目就没问题。但也有部分题目挺难,甚至读不懂。这一类题目大部分是题干长并且较为复杂,但是考点往往难度不大,弃之可惜。那么,遇到这类题干我们如何快速解读呢?较为复杂的长题干常出现的一般有两类:前提条件型题干、假设型题干。对于不同的题干类型,我们要用不同的办法攻克,从而解决这一类难题。 含有前提条件的题干 这类题型的题干前半部分是让考生根据要求确定指标,后半部分考察该指标的一些基本考点。因此,题干后半部分经常会出现“其”这个字眼用来代指我们通过前提条件找到的指标。一般我们可以分阶段解读题干,先根据题目前半段要求,找到符合条件的指标。然后再对该指标对应的数据按照题目后面的要求进行计算或比较。 例1问题:2021年一季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中,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的收入类别,其收入所占的比重约: A.28.8% B.59.8% C.1.4% D.10.2% 【中公解析】答案选B。 题干中前半部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中,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的收入类别”为前提条件,第一步需要找到比重上升的这一类别;可以通过判断比重变化的方法寻找。由表可知,2021年一季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中,只有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速(29.2%)>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速(26.5%),故2021年一季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中,符合前提条件的收入类别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题干中后半段“其收入所占的比重约?”目的是让我们求解出此类收入占比,利用现期比重公式直接求解,所求为选择B。 含有假设条件的题干 含有假设条件的题干,一般先给出假设条件,然后让考生依据材料数据结合假设条件,对问题进行求解。题干一般会有这样的特征:(1)开头经常会出现“如果”、“假若”、“假设”、“若”等字眼。(2)后半段题干有时会用连接词连接(例如:“如果……那么……”、“假设……则……”),或用逗号隔开(例如:“若……,……”)。这样的题目题干往往较长,很多考生做这类题目读完之后非常焦虑,在考场上紧张状态下,更加崩溃。 拿到这类题目,我们可以大概扫一眼前面的假设条件,但是不要过度关注。重点应该放在题干后半段题干,以连接词“则”、“那么”或者标点“,”为分界,重点理解后面的要求,确定考点后,根据材料数据以及题干所给的前提条件进行求解。 例2 2016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133.23亿元,增长13.4%,环比提高0.1个百分点,比二季度投资增速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速低2.8个百分点。 问题:若2015年第四季度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年的比重为28.6%,则2015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约为多少亿元? A.29598 B.26101 C.23581 D.18187 【中公解析】答案选B。 题干开头出现“若”这一字眼,可判断为假设型题干,可以简单理解,重点读“则”后面的要求:“则2015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约为多少亿元”题干时间与材料时间不同,让我们求解2015年(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回顾材料发现并没有给出2016年全年数据,只给出前三季度数据,这时需要结合假设条件“若2015年第四季度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年的比重为28.6%”求解,根据假设条件可知2015年前三季度占全年比重为且由第一段可知,2016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133.23亿元,增长13.4%,则2015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因此所求为选B项。 通过上面两道例题中公教育给大家介绍了常见的长题干解读方法,需要大家将解题方法运用到实际题目中,精选题目进行针对性练习,最终攻克长题干题目。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备考指南 很多考生已经投入到2023国考备考当中,目前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2023国考该如何提升文章写作能力,今天中公教育在这里和同学们简单交流一下如何备考写作。 一、申论写作特点和技巧分析 申论写作作为一种写作种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第一,在文体上,申论文章属于议论文范畴,不是一般的记叙文、散文、诗歌等文体。申论文章具体划分为三大类-----政论文(包括评论型文章,以分析问题为主);策论文(以谈对策为主,也包括一些基础性分析);公文写作型(是驾驭前两者的文章形式,在前两者上增加了公文的格式)。因此,当很多考生以非议论文的文体进行申论写作的时候,成绩往往不理想。 第二,在语言风格上,申论文章要求书面、官方的语言,同时要求简洁、流畅、朴素,拒绝不规范的口语、偏僻的古语以及嘻哈风格的网络语等等。例如:淘宝体、咆哮体、凡客体等各类网络语言和家乡方言是不能夹杂在申论文章之中的。当然,那些朴实无华却生动深刻的语言是被申论文章所厚爱的。这就要求考生多阅读一些政府文件、名人语录以及历年试题的优秀范文,好好把握其中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学习到其精髓。 第三,重视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写作。白居易说过:“句首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凤头豹尾是对好文章的普遍要求。一篇有气势的申论文章,一般在文章的第一段尾句或第二段首句提出明确的中心论点;即所谓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时,文章的结尾部分应做到呼应论点,深刻有力;即豹尾余香,回味再三。很多考生能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为文章增加论述力度,也是非常好的论证方式。但是,一定要引用恰当的名言警句,千万不能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第四,保持文章结构的匀称。近几年申论作文一般要求1000-1200字,这就要求考生合理的布置文章的结构,使卷面美观有序。总的来说,要求文章开头简洁,直奔主题;主题论证全面,论述深刻;结尾与主题呼应,有力度。也就是稳健的橄榄形结构,避免倒三角结构和金字塔结构。后两种结构使文章缺乏匀称感,不利于卷面布置。具体量化到字数,基本按照首段150字左右,尾段150字左右,中间主体部分700-900字左右。 二、申论文章写作阶段任务 1、复习的初始阶段——研读教材,知识储备。 在这一阶段,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打好申论考试的全面基础。这个阶段考生要做的是掌握备考方法,做好复习计划,全面系统研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专项教材,把基础打牢。 2、夯实基础阶段——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大家一定要认真熟读、精读30余篇申论范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关注社会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不但要关注其理论背景,而且最重要的是关注这些问题的发展现状以及针对其问题的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对社会热点进行分类,总结,这些积累在考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动手演练阶段——演练历年试题,展开实战较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答好“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申论考试,多写是个硬道理。在这一阶段,考生一定要真正动笔去写,这样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标准表述,强化语言规范,记住评分标准,在演练中形成自己的作答思路和写作风格。对范文进行分类、总结,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时间安排 国考申论的备考,一般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备战考试的学子来说,抓住这关键的4个月时间,是我们战胜对手,收获梦想的好时机。利用好这段复习时间,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较为密集的复习备考能够为考试打下良好基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到底如何把握好这几个月的备考时间,更高效的地投入复习呢,下面中公教育就如何备考给大家一些可行的建议。 【了解国考申论】(用时1周)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整体而言,申论主要考察五种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说能力考查还是非常广泛且全面的。 各位考生可以利用一周时间,认真做1-2套申论试卷,感知申论的题型和测查能力,充分了解申论考情,找出自己在申论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后面有针对性的备考提前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申论分阶段备考】 第一阶段:学习理论 夯实基础(用时半个月)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功底,申论学习和备考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申论的同学,打好学习基础更加重要。 备考过程中,需要准备的学习资料包括:一本申论基础理论相关的书籍;一套国考申论历年试卷。利用基础理论书籍去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增进对申论知识体系的理解,形成基本认知,比如申论考查的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题型,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针对性地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历年试题试卷,可以让我们直观感受考题的难易程度,命题形式,命题的基本规律等等,同学们也可以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对照试题卷子进行练习,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总之,这个阶段,结合教材熟悉每个题型,掌握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夯实基础,加油阅读理解的能力,对后期成绩的稳步提升至关重要。 第二阶段:疯狂刷题 巩固加油(用时1个月) 经过第一阶段打基础,同学们已经对申论有所认识,对于试题已经比较熟悉了,如果学习扎实的同学,对于作答方法相信已经基本吃透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了。 这个阶段,还是以做题为主,遇到做题效果不够理想的板块,再次进行理论回顾,这个阶段大家可能遇到的问题有:答题找要点找不准、找不全,要点不会合并、加工,贯彻执行逻辑存在问题,综合分析题目材料梳理不透彻等。因此,需要集中克服这些问题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一方面对于小题目部分继续做模拟题目进行总结回顾。 另外,这个阶段可以增加新闻热点的积累和涉猎,可以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等,培养政治敏感度,帮助我们加深对公务员工作的理解。 第三阶段:回顾总结 强化加油(用时1个月) 通过前两个阶段,同学们对一些基础题型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了,这个时候就看看自己最弱的是哪一个环节,重点去突破,进行强化学习,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要有侧重地进行专项突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个阶段继增加热点积累,培养政治思维,多看相关的理论政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领域积累一些领导讲话、标准论述等,加强我们作答各类题型的理论高度,可以积累一定的名言警句,增加一些言语积累。每天坚持一定量的做题量,保持好状态,在回顾总结中稳步提升。 第四阶段:冲刺阶段 优化加油(用时半个月) 中公教育相信通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的基础已经非常扎实了,到了最后这个学习阶段,距离考试时间也临近了,所以这个阶段需要做的是最后的学习冲刺。这个阶段可以购买一些模拟试卷,进行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考试。同时多看看热点模拟,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多看范文,调整好心态,为考试做好准备,轻松应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计划只是第一步,认真备考不断积累,学会思考掌握方法才能迎战国考。
2023国考行测备考要打好哪些基本功 越来越多的考生已经开始投入到紧张的2023国考备考之中。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数以万计的考生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一件难事。在国考备考中,行测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版块,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正确率,非要下苦功不可。要想拿下国考行测,只有先对行测的各个版块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有步骤有技巧地进行学习,打好基本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夺得高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国考行测中占比较高,近年来题量一向稳定在40道,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文章阅读。四类题型中选词填空及片段阅读占比较高,对语句表达的考查相对较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起每年国考副省级以上试卷中均会考查文章阅读版块,均为两篇文章共十题。题型不同自然需要掌握的能力也不同,在选词填空中我们要掌握分析上下文关系的能力,通过分析上下文关系进而理解空义,我们还要加强对于成语、实词的积累和辨析,掌握这些基本功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最佳选项。在主旨观点题中我们要学会利用行文脉络的分析,掌握作者写作的思路,从而更快地理解作者的倾向和意图。这些都是我们在言语理解板块需要打好的基本功。 判断推理也是国考行测占比较高的一个版块,近年来题量稳定在40道题。包括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种。每个题型近年来均各考查十题。必然性推理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命题的推理规则和矛盾,按照逻辑的思维方式去做题,保证正确率。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加强型题目要能准确找到题干的因果关系。图形推理需要结合题干特点,判断题目可能考查的知识点,在备考中要特别关注诸如对称性、数量关系等规律。定义判断则需要提取题干定义要点,在与选项进行匹配。类比推理也需要多掌握常考词项间关系。例如概念间关系、言语关系、功能关系、组成关系等。 资料分析在国考行测中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近年来题量稳定在20道题,包括四篇资料,每篇资料下各有五道题目。要想保证资料分析的正确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基础公式的记忆,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大前提。另外,在资料分析做题中速度非常关键。想要提高资料分析的计算速度,首先需要转变计算思维,在实际做题中可以利用尾数法,结合选项,计算出结果的末一位或末几位来确定答案等,如果题目的选项差距比较大,对题目的计算精度要求不高,那么在计算时可选择四舍五入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总之,资料分析要打好公式和计算思维的基本功,提高准确率,提高做题速度。 数量关系部分的考查题量稳定为10题或15题。具体来说省级卷的题量为15题、市地卷的题量为10题。数量关系题型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会感到吃力,不少题目的难度较高。但是难度高不代表着放弃。近年来和定最值问题、合作工程问题、容斥问题、计算问题都是较多考查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打好常考题型的基本功,总结并记牢相关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在有限时间内作对最多的题目。
2022辽宁事业单位面试考场技巧 影响面试最终成绩的因素有很多,答题内容的务实性、观点的深刻性,论述的全面性等。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流畅的表达。可以说,流畅的表达是面试获得好成绩的基础,是能够进入到公职队伍的敲门砖。流畅的表达不仅仅是考试中的加分项,更是让考官能够意识到内容针对、务实、深刻、全面的前提。但是,做到流畅的表达并不容易。无数的考场实践证明,针对问题表达流畅的人仅5成,大部分人在表达过程中要么口头语多,要么“断片”,说不出想说的内容。可见如果过能够做到流畅的表达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公职的大门。 想要做到流畅的表达,首先得明确考试中表达不流畅的原因。中公教育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过度紧张。由于考生在考场上过度紧张,导致大脑一片空白,对于题目完全没有想法或理解,只能凭借着所谓的“套路”生搬硬套,从而在表达中说上句,忘了下句应该说什么,造成语言不流畅。 二、作答追求“高大上”。一些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刻意追求语言的高大上,总希望自己能够用更加正式、官方的语言进行表述为自己加分,导致其出现“找词困难”。比如说,一些考生在考试中想将“谦虚好学”进行升级,说得更加高大上,但是在考场上却想不到“空杯心态”、“本领恐慌”等词语,从而造成表达上的卡顿。 三、答题无逻辑。一些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对自己答题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对于某一问题到底要说什么,从几个方面说。从而在答题的时候因为要思考接下来要不要说,要说什么而造成卡顿。 知道了原因,解决起来就容易很多,对于表达不流畅的问题,中公教育给考生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脱敏训练。平时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为自己营造与考场一致或类似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模拟进行思考和答题。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考生适应考场环境,适应紧张情绪,从而保证在考场上依然能够快速反应,快速思考。 2.使用平实的语言。平时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追求语言的专业性,多用“大白话”进行阐述,用自己习惯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能够很有效的防止作答过程中因“找词”而造成的卡顿。所谓“高大上”的语言,考试中有1-2句即可,核心是要用平实、流畅的语言将所要阐述的问题表达清楚。 3.撰写提纲。平时练习要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列提纲其实就是对一道题答什么、答几点进行设计。作答过程中,根据提纲的设计作答,不仅能够防止因逻辑问题而造成的“断片”,还可以让我们答题条理清晰,让考官听得清,记得住。
【教招考试】教育学中易混淆的黄金考点 1.我国战国时期最后的一位大儒荀子的著作是《劝学》:首提道德的概念;我国洋务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张之洞的著作是《劝学篇》:系统论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2.我国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的一所外国语学校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我国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建立的我国第一所高等教育学校是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在1912年5月份改名为北京大学。 3.学校教育的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其中最基本的矛盾是学习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4.教育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而本质属性是育人性。 5.教育著作不等于教育学著作:我国第一本教育著作是《学记》,西方第一本教育著作是《雄辩术原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6.三实的区分:实证主义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实验主义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是杜威。 7.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而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学制的确立是壬戌学制。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而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而高等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0.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而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是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11.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198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教学。 1.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我国近代史上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学制的确立是( )学制。 A.壬寅 B.癸卯 C.壬子癸丑 D.壬戌 3.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 A.活动与交往 B.道德认识 C.道德行为 D.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参考答案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地位对比。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198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故本题选C。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中国近代学制区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而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学制的确立是壬戌学制。故本题选D。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而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是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故本题选D。
【医疗招聘】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卫生健康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根据《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辽宁省人事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的通知》(辽人发[2007]1号)和《关于做好2022年度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招聘工作的通知》(辽卫传[2022]1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县政府研究决定,2022年岫岩县卫生健康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14名工作人员,特制定本公告。 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8月22日(含)至2004年8月22日(含)期间出生); 报考特岗全科医生考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报考年龄均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1年8月22日(含)以后出生);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热爱医疗卫生事业; 4.中专及以上学历,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和资格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招考岗位明确要求为岫岩户籍的,报考人员户籍应于2022年 8月22日(含)前迁入,且在报名开始时仍为岫岩户籍; 7.以下情形不可报考:曾因犯罪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现役军人,被开除公职的或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受党纪或政纪处分尚未解除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岫岩卫生健康系统的在编人员,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 8.岫岩县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招聘工作人员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符合招聘条件的省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人员(具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编制人员或未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除外)或符合招聘条件但暂无工作单位的人员(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以上的执业医师除外); (2)具有 2 年以上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机构工作经历,能够胜任全科医生岗位。 报名程序 (一)招聘岗位查询 2022年岫岩县卫生系统各岗位公开招聘人数、岗位简介、笔试内容等相关事宜通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iuyan.gov.cn%2F&urlrefer=855449365aacb81cae403575fdb809cf)岫岩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查询。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本次招聘报名采取现场报名和现场扫码缴费的方式,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1.报名时间:2022年8月22日至2022年8月26日 上午 8:30-11:00,下午1:30-16:00 2.报名地点:岫岩县卫生健康局一楼 3.报名提交信息:填写报名登记表1份,携带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户口簿(首页和本人页)、执业资格(职称)证书等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各1张,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各1份,近期1寸免冠照片3张,报名费50元。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排列组合的四种常用方法 行测考试之中,数量关系是大多数考生的痛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排列组合问题更是让大家望而却步。但是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大家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中公教育重点给大家介绍排列组合问题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并能够辨识每种方法的应用环境。 优限法: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通常是先安排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即优先处理特殊元素(或位置)法,简称优限法。 捆绑法:当出现元素相邻(或挨在一起等表述)时,先将相邻元素进行捆绑看作一个整体,再与其他元素进行排列,并且需要考虑被捆绑元素的顺序。 插空法:当出现元素不相邻(或不能挨在一起等表述)时,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所指定的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到他们的间隙或两端位置。 间接法:在解决至多至少等问题时,正向求解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反向求解,用总的方法数减去对立面(反面)的方法数即可得到我们的所求。 【方法应用 】 例题: 由数字 1、2、3、4、5 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1)数字 1 必须在首位或末尾的五位数有________个。 (2)两个偶数必须相邻的五位数有________个。 (3)两个偶数互不相邻的五位数有________个。 (4)至少有一个偶数在前两个位置的五位数有________个。 【答案】48;48;72;84。中公解析: (1)数字1有特殊要求,则先排数字1,有2种;再排其余数字,有因此所求为 2×24=48 个。 (2)2个偶数必须相邻,则将2个偶数捆绑在一起看成1个数,与剩余的3 个数进行排列,故所求为 24×2=48个。 (3)先排3个奇数,再从奇数形成的4个空位里选2个将剩余 2 个偶数放入,因此所求为6×12=72个。 (4)两个偶数中至少有一个在前两个的位置,即包含了有一个或者是两个均在前两个位置中,情况较多,不太容易求解,故考虑用间接求解,即总的方法数-反面方法数=所求方法数。总的方法数为:故为6×6=36种,所求为:120-36=84种。 【例题展示】 有8人要求在某学术报告会上做报告,其中甲、乙要被安排在前三个,丙要在最后一个,丁不在前三个,则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报告顺序? A.553 B.576 C.283 D.266 【答案】B。中公解析:甲、乙要在前三,可以优先安排他们的顺序,其次,丙在最后一个,共有1种排法;最后丁不在前三个,同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所以只有中间四个位置可以选择,因此所求为:6×4×24=576种顺序,故选择B项。 以上便是中公教育介绍的关于排列组合问题的一些常见方法以及求解思路,值得注意的是,在做这类问题的时候,需要我们理解每种方法的应用场景,而很多题目往往要同时用到多种方法,这就更需要我们熟练运用这些方法,所以同学们还要加强练习。
2022年下半年辽宁省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流程 报名方式及流程 (一)笔试报名简易流程: 考生从报名网站首页“网上报名(辽宁)”入口点击进入报名登录页面→注册取得登录密码(账号为本人身份证号)→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笔试报名→选择考区→选择学段类别→选择科目→完成网上填报报名信息→等待网上审核→审核通过考生再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在线支付考试费(完成笔试报名确认)→安全退出。 (二)笔试报名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登录。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日0时—5日24时,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 第二步,注册。每次笔试报名前,考生须重新注册取得网报系统登录密码(账号为本人身份证号)。注册时,要求考生填写姓名、选择证件类型、填写证件号码等信息。完成注册后,按照流程先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电子版):承诺遵守考试纪律,违反考试纪律时,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接受考试机构的处理。然后再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电子照片。 此次新增报名注册核验考生手机号要求。每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次,需要先接收短信验证码。如考生手机收不到验证码,可以拨打短信服务热线寻求帮助(400-7797-255),为了让给考生充足的准备时间,报名注册开放日期为8月26日 ☆照片要求: 1.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证件照(不允许带帽子、头巾、发带、墨镜等),不符合证件照标准的照片不能通过审核;第三步,填报。考生应按户籍、居住证或学籍关系(在校生)所在地选择考区,根据本人所学专业选择报考学段类别和科目。网上审核确认前,考生可修改网上已填报基础信息。 第四步,审核。考生等待市招考办在48小时之内完成网上审核。如多次未通过审核且原因不明,可电话咨询所选考区市招考办(见附件2)。 第五步,缴费。网上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确认截止日期为9月8日24时,考生可再次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tce.neea.edu.cn&urlrefer=1970ce3e1efc58da54d45f205a791227)网上报名系统,核实审核结果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在线支付考试费。缴费后考生可在网上报名系统中查询报名是否成功。未经审核或审核不通过的考生,不能网上支付考试费。逾期未在网上缴纳考试费的考生,报名系统将视其为放弃报考,并自动注销考生当次报考信息。
2023考研英语阅读细节题解题方法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考查本质:每篇考研英语阅读文章都是饱满有血有肉的议论文,故而细节遍布全身。而文章不同,文内细节信息自然不同。故致使细节题成为了考查频率最高的一类题型。另外,细节题的考察本质也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内细节信息的把握和理解”,用考试大纲的话说,即:“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和概念性含义”。如下题:询问考生是否理解在Ashe人物处“ 管理物种的主要角色为谁”这样的细节信息。 29. According to Ashe, the leading role in managing the species is ______. 其次,已知考查本质我们就好做题了。 针对上题,我们势必要回到文中,在出现Ashe的位置,找到“管理物种的主要角色”。这一步我们称之为定位,且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定位到唯一一句,如此解题就非常直观。在定位的整个过程中,要想能确定唯一一句:首先,得知道Ashe得大概出现段落,即模糊定位。其次在此范围内,扫读到唯一那句,将此称为精细定位。 模糊定位: ①题干明确给了某段或某两端,则为定位范围; ②否则,根据题文同序(即,考研英语阅读中题干顺序一般与文章段落顺序相符,如21题考查的为2段中信息,则22题考察范围则从2段答案位置后去考查,一般为3段/3-4段)原则,我们可以看上题、下题的考查范围来确定本题范围。 精细定位: 在上述范围内去寻找一句话,确保它满足题干所有细节信息,则该句为解题句。此时各位可以理解该句、尤其是答案句的主干信息,答案则呼之欲出。另,如此定位句着实很难看懂,各位可以采用逆向解题,利用选项中信息回文匹配,判断出最合适的选项。 如是,可以快而准的解出题目。 当然解题过程中也常有一些反常规的情况,以下举出一二。 第一种,在精细定位时,定位句信息精炼无法解题时,可读下一句,如下题: 33. To reverse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of snap decisions, we should ______. 通过模糊定位后,解题段落为: (Para. 4)Yet we can reverse such influences. If we know we will overreact to consumer products or housing options when we see a happy face(one reason good sales representatives and real estate agents are always smiling), we can take a moment before buying. If we know female job screeners are more likely to reject attractive female applicants, we can help screeners understand their biases—or hire outside screeners. 此时我们可以往下一句,即可匹配出答案。 第二种,如果定位句中明显有指代的话,则需要指代还原,理解指代所代指信息才能更好解题。如下题: 34. Norway’s adoption of a nationwide corporate gender quota has led to ______. 通过模糊定位后,解题段落为: (Para. 8)①Requiring companies to make gender the primary qualification for board membership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less experienced private sector boards. ②That is exactly what happened when Norway adopted a nationwide corporate gender quota. 此时我们发现②句为定位句,然其对应的信息中,“that”这一指代词是绕不过的。此时则往前一句读以理解that含义。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细致入“微”-公职类考试,你用心了吗? 万事开头难,想想真是如此。其实大多数参加公考的考生都知道大致的流程: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笔试过了,面试资格复审==》面试==》面试过了,体检==》体检过了,政审==》政审通过,公示一周==》报道。 殊不知,每一项中会有多少细节需要你认真做好。以下是个人经验,希望各位一起交流学习。 关于报名,每一个公职考试前都会有一个官方的公告,上面会写的清清楚楚为什么招考,什么时候考试,怎么报名考试,什么样的人可以报考,以及招考什么职位。只有认真解读了这个公告,你才有的放矢,填写报名申请表,准备报考资料(学位证、学士证、等级考试证书、单位证明等),备战笔试。而一般公告到笔试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左右,其实每一类公职考试的笔试形式都已经定型,且大致的考试时间也已经固定,例如省考国考笔试考行测和申论,大多数事业单位只考行测,特殊的老师和医生会有专业知识等,要想考相信每个人都未雨绸缪了,其实这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应该是强化训练,冲刺的阶段了。这类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大,题目覆盖的领域广,题型灵活新颖。我个人感觉,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在平时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这是需要我们平时见习过程中自己积累总结。或许,有的人认为行测都是选择题,认为能力不行靠状态,不重视平时的练习,想凭运气过关,这样不排除成功,但心态不正确。 关于两个资格审查,只要填写报名申请单的时候内容符合,招考部门所需的证件材料你都具备,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随时留意资格审查的时间,有的会在官网挂出公告,有的回电话通知,这个千万不能错过,否则面试名额你就拱手相让了。 关于面试,面试的形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是结构化面试,教师是说课的形式面试。在备战面试的时候主要注意面试礼仪,多多练习说话,如语气语速;回答问题的思路,语言的组织方式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个专业的面试考试培训班。 关于体检,注意一下体检时间地点,体检前好好保护自己,少喝酒抽烟之类的。 至于政审,更没有什么了,最多让你在你所住的街道居民委员会什么的写个证明材料什么的。 录用公告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找亲戚朋友庆祝去吧。 祝所有参加公职类考试的人们,好运!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