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张任 我喜欢张任
关注数: 3 粉丝数: 203 发帖数: 7,564 关注贴吧数: 6
残阳冷血----麦城救援战【曹操篇】 我早就说了在定军山之战中,关羽和孔明的突然离去不大对劲,果然不出我所料------荆州出事了,看着我手中的雌雄双剑和坐下的的卢马------这是前几天刘备通过黄巾军和貂婵转交给我的,以前和刘备共处的一段段往事不由自主的映上了心头:我不能忘记几年前青梅煮酒的那段往事,是啊,他果然是天下的英雄,他死了,我的霸业上就少了一块很大的绊脚石,我应该高兴才对啊,但是心里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和刘备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敌人?但我们有过颖川会战、虎牢关之战,袁术讨伐战、吕布包围战等等的合作,是朋友?却也有过徐州讨伐战、芒砀山之战、荆州会战等等的较量。但是就是他,就这样死去了,很凄凉很凄凉,孙文台、吕奉先、袁本初、刘景升一个一个地倒下了,现在又轮到了他,“主公,麦城就在前面西南方不到10里,马上就要开战了,请乘早下命令吧。”身边的军师司马懿的提醒让我从往事中清醒了过来,是啊,我们前几天还在定军山和蜀军浴血奋战那麽久,没想到现在居然要来救援蜀国的张飞和关羽,想想也真得比较好笑。“文若,把细作探听到的情报说一下吧”“是主公,据说是麦城南门有周仓、东门有廖化、北门有关兴和关索、西门有张飞和关平,城中王甫接应各路”“那么孙权那边呢?”“潘璋蒋钦攻北门,徐生丁奉在西门,周泰和诸葛瑾负责东门,孙权亲自带着吕蒙在南门。麦城危在旦夕。”“这么精密的安排,除了周瑜谁还有这么大的本事?难道周瑜再世?”“是的,主公,据说这些就是周瑜的计划,尽管我也不愿意相信。”“啊,他没死?”赤壁的火影又出现在了曹操的脑海里,脸角不禁闪过一丝恐惧。“好的明白了,众将听令,荀攸、满宠。”“在”“在大战之前,你们二人,先给部队鼓舞和坚固一下吧,然后荀攸负责关羽部队的补给工作,满宠负责麦城的粮草问题。”“遵命”“元让、文远。”“在!”“你们二人为先锋,左右并进,突破敌人潘璋蒋钦的防线,及时接应关羽的部队。”“是!”“虎痴许褚”“有!”“你带领你麾下的山岳军,利用在山地移动迅速的优势,抄近路,从麦城东门进入。接应东门的廖化。”“得令!”“庞德,你为前锋,随我接应麦城的北门的蜀军。刘晔你带霹雳军随后接应三路兵马,文若你负责我军的补给工作。”“遵令!”“仲达,你用暴砂掩护我军行动。”“是主公!”说到这里,我抬头看了看天上,刚才还是白色的云朵,现在已经变得通红,这不是夕阳,是,时天都被血被血染红了……。我大喝一声“出发!驾~~!!”一切进行得很顺利,许褚在刘晔和司马懿的支援下,顺利突破了诸葛瑾的的防线,然后和廖化里应外合,麦城东门威为而安。南门守将周仓阵亡,南门遂被破,但是庞德、我及时和城内的王甫会合,加上文若的后援,吕蒙被迫撤退。麦城终于没有保住了。救援关羽的计划也算顺利,文远及时赶到,掩护了关云长的撤退,然后夏侯敦和我从两路接应他,总算逼的孙权撤退了……,但是……开始文远为了掩护云长撤退,宁死不撤退,最终……。我不禁想到了宛城之战的典韦,想到了柳城之战的奉孝……文远……惜哉痛哉……下一仗……江陵之战,周郎,我就见识见识你。
学生斗胆,给所喜爱的于丹教授指出一点点硬伤 今天中午的百家讲坛中,于教授了讲了人生总能找到道路和希望,让我很有启发,但是发现了于教授一点点小"硬伤",斗胆兹录于此"一是"扪心自问"之"扪",于教授读了第四声,这可能是和北方的方言有关系,这点不能对于教授求全责备,因为许多北方方言本身就有些音是普通话的变音(即使北京话也是),但是中央台的编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加以纠正,毕竟中央台是推普的最前线:-)二是"狡黠",于教授读成了狡xia2"霞",其实应该念狡xie2"鞋",这是社会上许多人都会犯的错误,也不能光怪于教授一个.希望中央台重播时能予以更正,毕竟看节目的还有许多小学生,中学生.三是一个比较隐性的错误,于教授在谈到"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时,用了个形容词"美轮美奂",她说成"美奂美轮",字幕打的是"美轮美奂",这点自然不是错误,因为好多并列结构的成语,本身就可以前后倒过来念,不影响词义的.但是问题是,"美轮美奂"这个成语,任何一本词典里都有其详尽的解释:"形容建筑物(楼房)高大众多",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建筑,而不能用来形容其它东西,比如节目表演.我是一名上海的学子,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包括高考,从来不会教和学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上海的高中语文教育,对阅读和写作进行强化,而不要求基础的字音,字义,病句等等),但是我知道,所有全国其它地区的高考卷,对于字音也好,成语意义也好,都是考试的重头.我推测,应该每一个除上海地区以外的高三学生,都应该了解"美轮美奂"这个词的用法.所以,这不能不说是一处学处上的"硬伤".鉴于此,学生斗胆向于老师提出这一两处"硬伤",同时也对中央台的文化类节目的编审质量提出一点点小微词.但是人无完人,这丝毫不妨碍我对于丹老师的喜爱和敬仰."爱之越深,责之越切",毕竟电视是一个大众传媒,还得面对许许多多的莘莘学子.以上观点不成文字,望于老师和所有吧友海涵:-)
空城计.政治 三国里有一出很是出彩的戏:空城计。说的是司马懿大兵临城,诸葛亮无兵可战,遂派两老卒在城门前扫地,而自己有两小童服侍左右,抚琴于城楼之上。 这段故事已经端的熟悉,但近来却有些新的感想。 易中天品三国的热播很快就使易教授成了文化界如日中天的人物,他在讲解空城计这段的时候曾经引经据典的分析说当时的司马懿身为要职,而且并不在与诸葛亮交战的战场,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诸葛亮神情淡定所导演的空城计;然后又说退一万步讲,即使真的有这样一场战争,司马懿也可以采取很多策略,比如围而不攻、放火烧城、引水灌城等多种战术,断没有立即撤兵之理;而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根本就是作者为了神化诸葛亮而特意虚构的支撑性的情节。 当时对这种解法就有些朦朦胧胧的觉得不是很能切中肯綮,但又不知道究竟哪里有问题。当又听到李敖的说法之后就感觉有些闻道之感了。李敖并没有去探讨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但他说这个事情本身应该是两个政治智慧旗鼓相当的人物的千古绝唱。诸葛亮摆下空城计,首先是知道司马懿会识破,其次是知道正是司马懿的识破才会导致其退兵。这听上去也许是很矛盾,但对政治家来说是绝对高明的决策。司马懿也是政治谋略高妙的人,他知道曹操最大的敌手就是诸葛亮,如果一战之后,诸葛战亡,那可想而知下一步司马懿将面临的就可能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于是司马懿需要一个台阶下来撤兵。当诸葛亮抛出空城计之后,正好既可以实现其自保,又可以给司马懿这个台阶。于是“空城计”就终于这样诞生了。 我现在也认为对于这种历史事件的考证似乎不应该成为其盖棺的论定了,否则那可能只是读书人的政治,而政治,应该是政治家的政治。 空城计应该是政治家的政治吧。
曹操传相关经典造句(完全原创) 曹操传相关经典造句 我喜欢张任原创 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大概有十来个.张任得到启发,又写了一些,基本收录曹操传 我方全武,以及一些宝物. 造句的标准是句子通顺,以搞笑为主要目的:-) (完全原创,第一次发) 一.请用以下词造句: 操作 盛夏 渊源 洪水 仁爱 典故 进步 宝典 攸关 若要 和平 日程 对于 自满 官司 孝顺 阳光 蝉联 或许 阴曹 辽宁 开张 关于 晃眼 开关 德意志 参考答案: 操作--曹操作为奸雄,能力已经合格. 盛夏--一看到徐盛夏候敦心里想:我有镜铠我怕你? 渊源--放弃夏候渊源于宝马爪黄. 洪水--曹洪水平不够,只能单挑袁谭这种人. 仁爱--曹仁爱轻敌,曹操教育他:"你这个轻敌的毛病不好啊!" 进步--乐进步兵的防御力是不错的. 典故--李典故意卖了个破绽. 宝典--为了开全宝典韦不得不牺牲一次. 攸关--荀攸关心的是后方补给,而不是前方武将. 若要--看到敌方一阵九个人并排冲上来送死,荀文若要用朱雀了. 和平--贾文和平时话虽不多,可郭嘉一死他的表现机会可就来了. 日程--袁曹决战之日程昱设下了十面埋伏之计,痛击袁绍大部. 对于--看了分析,大家对于禁和徐晃的能力比较又有了新的认识. 自满--曹仁能坚守住樊城,勇气和毅力主要是来自满宠的鼓励和计策. 官司--文官司马懿是惟一骑马的非肉搏部队. 孝顺--郭奉孝顺利撤退,不过遁甲天书没了. 阳光--为了提升能力,刘子阳光武力果就吃了一箩. 蝉联--与以往单挑不同的是,祝融和貂婵联袂上演了一出比"舞". 或许--貂蝉或许褚以及刘晔和文官们都可以穿凤凰羽衣,如果开全宝的话,那典韦自己也能穿. 阴曹--沮鹄想阴曹丕一下,对着还剩一口气的曹丕放了一箭,没想到曹丕挡住了. 辽宁--张辽宁可装备铁枪也不用垃圾青龙偃月刀. 开张--在单挑中,刘辟和雷铜都没避开张郃的致命一箭. 开关--要躲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的攻击,否则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晃眼--为了打败来救献帝的曹军,徐晃眼疾手快,冲着山上的许褚就是一箭. 德意志--庞德意志坚定,绕开了周仓,将关于挑落马下. 二.请用以下人名造句 关羽 于禁 徐晃 满宠 乐进 张辽 参考答案: 于禁--昨天,学校颁布了关于禁止损坏公共财物的规定. 关羽--有关羽毛的作用的课,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的内容是鸟类的繁殖. 徐晃--二小姐吊死在屋梁上,老爷发现她的时候,她的尸体已经徐徐晃在屋梁上. 满宠--董卓十分不满宠妾貂蝉与吕布勾搭成奸. 乐进--音乐进行到一半,磁带卡了. 张辽--历史书上P134页有一张辽沈战役的作战图. 三.请用以下词语造句 豆袋 双鞭 蛇矛 三略 参考答案: 豆袋--一看见土豆袋鼠妈妈就把它捡起来放进了口袋里 双鞭--诸葛亮的智谋令王双鞭长莫及,死在了他的手里. 蛇矛--为了争夺一只鸟蛋,眼镜蛇和蟒蛇矛盾加剧,要拼个你死我活. 印授--我将王国之印授于你,年轻人. 三略--题一的答案是5,题二的答案是2cosA,题三略.
美国人写的三国人物纵览 美国人写的三国人物纵览   这是我的朋友前年在国外一个论坛上看到的一篇长帖,作者叫Novosquare,the stupid,他对三国里的每一个人都做了一番研究,做为一个外国人也真不容易…… 也很闲……我的同学完成论文,比较无聊,于是就把这篇帖子翻译过来,让大家.三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参与了部分翻译工作.原文太长,只选了几个主要人物就翻得累的要死,不要打我…… 大家可能在别的网站上看到过,那些是转载的,是我朋友原创的(我有0.0001%功劳...)      老美的原文:西方人对于中国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唐朝、清朝以及共产主义中国三个时期,结果就忽略掉中国其它时期所隐藏的有趣历史。所以,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三国无双》里那些手持巨大武器的英雄们时, 很难把他们跟龙与肯或者其他日本武士区别开来,也不能理解整个亚洲——也许在东亚这种兴趣更为明显 —对三国时代的兴趣有多么狂热。这种狂热是如此的持久,以至于我的一位华裔朋友说:一个不知道三国 的中国人就好像一个不知道曼尼·拉米雷斯与奥堤兹的波士顿红袜队球迷一样不可思议。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三国的了解,却恰好和大部分中国人对拉米雷斯的熟悉程 度相当。我的很多朋 友喜欢打三国无双,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只是回答:“这很酷 ”、“这很爽”或者更糟:“我喜欢胡乱砍人。”(后者实在不该玩游戏,他应该去看德州 电锯狂人)。这是一件让人感到尴尬的事情,我们很喜欢一个东西,却压根不知道那是什么 。这总让人联想到现在坐在白宫里的那个共和党的傻瓜,他很喜欢伊拉克,但却压根不知 道那里藏着些什么武器,结果他的理由只是“喜欢胡乱砍人”。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作一些研究来避免这种尴尬局面,并与你们分享。这样一来 ,下一次当中国人问我们“你觉得吕布怎么样?”时,我们不至于只是回答“哦耶,他是 个不赖的家伙”。(译者: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双关,原文为 hard cock,既指强壮,也有 种马的意思)。为此,我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英文资料,并且很幸运地找到了Dr. Moos Ro berts翻译的《三国演义》。虽然我没时间读完它,但作为一本带有人名索引的工具书,它 对于我的研究很有帮助。         本文并非要象塔西陀或者吉本一样把三国写成一部规模宏大的通史,而是通过对 其中一些英雄——他们绝大多数都出现在三国无双中——的介绍来对那一个伟大时代有一 个感性的认识。这样一来,下次在朋友聚会时聊起三国无双,你就可以装做不经意地对他 们说:“嘿,迈迪,你错了,要不要赌十块钱?”         曹操         毫无疑问,曹操并不好用,但这仅限于在游戏里。实际上曹操是一位毁誉参半的 强大君主,他有着和拿破仑一样的个头,统治着将近二分之一的中国领土,并曾经有机会 占领另外二分之一。人们往往折服于这位君王的个人魅力和野心,也对他喜怒无常的个性 感到胆战心惊。他的敌人甚至称呼他为“东方的尼禄”(译者:原文如此,想来是作者为了 便于读者理解而杜撰的……-_-b)         做为最典型的一次事例,他曾经提醒他的侍卫们:“我在梦中喜欢杀人,请不要 靠近我。”结果当一位侍卫想走近替他拉好被子时候,就被这位装睡的君主杀掉了。据说 无论是曹操本人还是刺客们都天真地 认为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地遏制暗杀,从此没有人敢 冒生命危险靠近他。这种暴戾传统在曹操的军队里得到了继承,在魏国发生人质劫持事件 是件高风险的事,因为军队们都得到了曹操的直接命令,要求他们把劫持者与人质一同杀 死。这种嗜杀偶尔也会波及到他的大臣们,比如一位叫荀彧的大臣就因为反对他谋杀汉朝 最后一位皇帝而被迫自杀;另外一位大臣杨修仅仅因为使用“鸡腿”做为通用口令而被处
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校友原创版)《演义》原文 (一) …… 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围绕。亮于台上作法……” ……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晴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 (二) …… 孔明曰:“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凡一应需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运。” …… 孔明在帐中祈禳已及六夜,见主灯明亮,心中甚喜。姜维入帐,正见孔明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忽听得寨外呐喊,方欲令人出问,魏延飞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脚步急,竟将主灯扑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新版.昨夜星辰昨夜风 (一) 时近隆冬,夜凉如水。南屏山上,九尺高台。 诸葛孔明神情严肃地在台顶画了一个七星阵,口中念念有词。其实,对于这一次能否成功,他心中也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即使他已经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炼金术士了。 所谓炼金术士,是指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东西的人,而炼金术的一个原则是:等价交换,有所得就必有所失。所谓“画阵”则是一种促使炼金过程顺利进行的手段,诸葛孔明所用的“七星阵”是一种只有顶级炼金术士才能掌握的神秘炼金阵,依靠它的帮助,孔明时至今日还从未有过失手的记录。 不过这次也许会有不同。因为这次他要炼的,是风,东南风。要炼“风”这样的自然天候本已是难极,更何况在这个季节,要炼出逆天的东南风,这是任何一个有理智的炼金术士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然而孔明想要一试。“终有一天要让天下人都明白这古老而又年轻的炼金术,让炼金术士之名响彻华夏!”这是师傅水镜的信念,如今也成了孔明的理想,离开师傅的那天,他就决定要为此奋斗终生。 东南风大起。孔明成功了。 樯橹灰飞烟灭,数十万魏军溃败于顷刻。从此历史上留下了诸葛孔明之名。 只是,此时的孔明,举头望着天空,凝视着那点点星光,心中却涌起一阵无奈…… (二) 五丈原。 帐内依旧是那个熟悉的七星阵,然而这一次,诸葛孔明要炼的,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惊人,他想要炼出自己的生命。 如今的天下,已经没有人不知道“诸葛孔明”这个名字了,可是孔明依旧难以放弃自己的执著,因为人们依旧不肯把他看作是一个炼金术士,而是作为一个智慧的化身来膜拜。老师的遗愿仍然没有实现,孔明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死去,决不能。于是他决定再冲动一次,如同那个夜晚他在南屏山的高台上所作的一样,即使他已经不再年轻。 七天,他只要七天的时间。伟大的炼金术能再次创造奇迹吗? 当帐帘被那个叫魏延的将军掀起的一刹那,孔明看到了答案,他苦笑着,长叹了一口气。 “炼金术的原则是等价交换。”耳畔响起师傅在授业第一天的告诫。是啊,那一晚他炼出了风,现在,是偿还的时候了。魏延?哦不,不关他的事,你们不要为难他,这是我命中注定的…… 师傅啊,学生终究还是没能实现您的理想,您不会怪我吧。 星落五丈原。
山岚:曹操传的一个小失误 前两天有吧友问什么是山岚我在这里详细解答一下,山岚是曹操传计策中一个脱离实际的小错误.正如一位吧友所说,岚,山上的雾气.山岚,是山(尤其是高山)清晨缭绕的雾气.看上去很朦胧,很美.但是,这种雾气对人体百害而无一例.它会阻碍人的呼吸,并使人吸入大量有害气体.可能有人听说过雾都伦敦因为雾而导致很多人死亡的事件吧.山上的雾气,离人更近,飘得更低,更易使人窒息.因此,如果山岚作为一种对付敌人的方法,那显然是用雾气使敌人昏迷窒息.所以说,曹操传犯了个小错误,山岚放在地系策略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1.其它地系策略都是利用山地的特点,用山石够成计谋.而山岚与山石无关,不像落石,地阵,巨岩,地龙等等,完全是山石系的策略.2.动画也使人笑掉大牙.山岚明明是山间缠绕的雾气,怎以落下块石头砸人呢?3.如果要有"山岚"或"岚"这种计策,最起码应该归在"风"类策略里(大家看看岚字低下的"风",就明白了),更好的是归在道士策略(如毒烟类)中.综上,把山岚作为地系的策略,利用地系的计策动画,显然是不合适的.光荣的原作日文版不知写作什么.如果是原作错了,那说明日本光荣公司对中国的字了解还不透.如果是国内翻译公司翻错了,那...就是文化问题了游戏不光是游戏,还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在里面,来不得半点含糊.说得过了.这个小失误丝毫不妨害我们对曹操传的看法,因为从整体上来说,排除一些小的毛病,曹操传真是一个wonderful的游戏.
美国人写的三国人物纵览 ��美国人写的三国人物纵览   这是我的朋友前年在国外一个论坛上看到的一篇长帖,作者叫Novosquare,the stupid,他对三国里的每一个人都做了一番研究,做为一个外国人也真不容易…… 也很闲……我的同学完成论文,比较无聊,于是就把这篇帖子翻译过来,让大家.三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参与了部分翻译工作.原文太长,只选了几个主要人物就翻得累的要死,不要打我…… 大家可能在别的网站上看到过,那些是转载的,是我朋友原创的(我有0.0001%功劳...)     老美的原文:西方人对于中国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唐朝、清朝以及共产主义中国三个时期,结果就忽略掉中国其它时期所隐藏的有趣历史。所以,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三国无双》里那些手持巨大武器的英雄们时, 很难把他们跟龙与肯或者其他日本武士区别开来,也不能理解整个亚洲——也许在东亚这种兴趣更为明显 —对三国时代的兴趣有多么狂热。这种狂热是如此的持久,以至于我的一位华裔朋友说:一个不知道三国 的中国人就好像一个不知道曼尼·拉米雷斯与奥堤兹的波士顿红袜队球迷一样不可思议。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三国的了解,却恰好和大部分中国人对拉米雷斯的熟悉程度相当。我的很多朋 友喜欢打三国无双,当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只是回答:“这很酷”、“这很爽”或者更糟:“我喜欢胡乱砍人。”(后者实在不该玩游戏,他应该去看德州电锯狂人)。这是一件让人感到尴尬的事情,我们很喜欢一个东西,却压根不知道那是什么。这总让人联想到现在坐在白宫里的那个共和党的傻瓜,他很喜欢伊拉克,但却压根不知道那里藏着些什么武器,结果他的理由只是“喜欢胡乱砍人”。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作一些研究来避免这种尴尬局面,并与你们分享。这样一来,下一次当中国人问我们“你觉得吕布怎么样?”时,我们不至于只是回答“哦耶,他是个不赖的家伙”。(译者: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双关,原文为 hard cock,既指强壮,也有种马的意思)。为此,我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英文资料,并且很幸运地找到了Dr. Moos Roberts翻译的《三国演义》。虽然我没时间读完它,但作为一本带有人名索引的工具书,它对于我的研究很有帮助。         本文并非要象塔西陀或者吉本一样把三国写成一部规模宏大的通史,而是通过对其中一些英雄——他们绝大多数都出现在三国无双中——的介绍来对那一个伟大时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一来,下次在朋友聚会时聊起三国无双,你就可以装做不经意地对他们说:“嘿,迈迪,你错了,要不要赌十块钱?”         曹操         毫无疑问,曹操并不好用,但这仅限于在游戏里。实际上曹操是一位毁誉参半的强大君主,他有着和拿破仑一样的个头,统治着将近二分之一的中国领土,并曾经有机会占领另外二分之一。人们往往折服于这位君王的个人魅力和野心,也对他喜怒无常的个性感到胆战心惊。他的敌人甚至称呼他为“东方的尼禄”(译者:原文如此,想来是作者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而杜撰的……-_-b)         做为最典型的一次事例,他曾经提醒他的侍卫们:“我在梦中喜欢杀人,请不要靠近我。”结果当一位侍卫想走近替他拉好被子时候,就被这位装睡的君主杀掉了。据说无论是曹操本人还是刺客们都天真地 认为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地遏制暗杀,从此没有人敢冒生命危险靠近他。这种暴戾传统在曹操的军队里得到了继承,在魏国发生人质劫持事件是件高风险的事,因为军队们都得到了曹操的直接命令,要求他们把劫持者与人质一同杀死。这种嗜杀偶尔也会波及到他的大臣们,比如一位叫荀彧的大臣就因为反对他谋杀汉朝最后一位皇帝而被迫自杀;另外一位大臣杨修仅仅因为使用“鸡腿”做为通用口令而被处死——大概曹操本人觉得受到了愚弄,或者他单纯不喜欢吃鸡腿。甚至连他的主治大夫—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