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name authorname
关注数: 49 粉丝数: 421 发帖数: 20,294 关注贴吧数: 21
学些天文学,获得一个奇怪的技能点:验证段子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daily.zhihu.com%2Fstory%2F1709030&urlrefer=9e5155cdea33f13be813a0c6fbdd37da 普通人学习天文学有用吗? 温涛,天文爱好者,有时拍拍照 学点天文学知识还是有用的,比如说: 了解观测流星雨的正确方式,鉴别各路媒体报导的所谓“流星雨”。实际上在常规年份中流星流量大(>100)且稳定的流星雨只有三个:一月份象限仪座流星雨Quadrantids,八月份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十二月份双子座流星雨Geminids。并不是说媒体们凭空捏造出一个流星雨,而是他们报导的大部分流星雨的流量实在小得可怜,不值得普通民众花一整个晚上去观赏。 保护视力,普通人想学天文学不可避免要观星,将视线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投入璀璨的夜空,相信能够获得与眺望远方绿色植被类似的效果。(我猜的......) 原来处女座是室女座,射手座是人马座,黄道上不只十二个星座,还有个蛇夫座。 原来看流星不用望远镜。 认星座也不用。 据说还能增加把妹成功率,对不起我是那个分母...... 接下来说一个奇怪的技能点:验证段子。 是关于目前票数第一的答案: 女儿是大一新生,有一次电话里谈到我的老本行天文学。她说:“爸,你总以为从前给我讲解星座时我不用心听。但前几天晚上我和一个普通朋友散步,我把北斗七星和猎户座指给他看了,你知道了一定很开心吧?”我说:“的确很开心。前几天夜里我和你妈妈散步,也看到北斗七星。但我们并没有看见猎户座,因为每年这个时候猎户座要到凌晨一点才出现。你那个‘普通朋友’是谁?” 前两天看过这个问题,当时还没有这个答案。今天一上来看到了,不知为何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估计是以前在哪见过。 那么这一段话到底是段子还是真事呢?咱们可以来探讨一下。 ......
|10-12|水帖:男子见表姐家中穿着随便色心大起将其强暴 北国网-辽沈晚报 2013-10-12 07:00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ln.qq.com%2Fa%2F20131012%2F003562.htm&urlrefer=be8697a804842f1231fe43521cee5ced 到亲姨家串门,看见漂亮的表姐独自在家且“穿着随便”。表弟竟色心大起,使用暴力手段将其性侵。事后表姐愤而报警,而害怕不已的表弟则连夜逃往外地。 10月10日凌晨,锦州凌海警方在葫芦岛市内一家洗车场将其抓获归案。昨日记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我被强奸了!快来救救我!”9月2日晚8时许,锦州凌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凌河中队值班民警接到报警电话,电话中的女子称自己刚刚在家遭到性侵。 随后,民警立即赶赴位于凌海市青年大街的案发现场展开侦查工作。经询问,遭性侵女子名叫陈玲,而作案者竟是其28岁的亲表弟冯帅。 陈玲表示,案发当晚其父母均外出,自己一人在家。大概晚上7点多表弟冯某来串门,由于都是亲属,自己也没什么防备,就让他进了屋。不想8点左右,表弟突然靠上来动手动脚,她当即大声喝斥。随后两人就争吵起来,没想到争执中表弟竟扑过来掐自己脖子,使用暴力将自己性侵……“当时不知道怎么就做出了这种事情!”审讯中,冯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他告诉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自己很久以前就觉得表姐很“漂亮”,但因为双方是亲属,所以他一直把这个想法藏在心底。当晚自己不知为什么“昏了头”,竟然对亲表姐下了手。 目前,犯罪嫌疑人冯帅已被刑事拘留。
[转]九十年代以来就业热点的变迁 总结得还是很不错的,读一遍很有感触,观念就是生产力啊 ————————————————————————————— 80年代,外企开始进入中国,但当时至多只到代表处(在北京或者上海开个联络 办公室而已)的层次,或者通过合资企业的隐蔽方式在中国设厂(例如电视机显 像管厂)。这个层次上,外企本身吸纳不了多少人,至少吸纳不了多少大学生 (生产线工人可以吸纳一些)。 ————————————————————————————— 1992-1995年,中国的普通人(城市职工)的收入是美国的1/40-1/50。(当时美 国的普通人月收入2000-2500美元,中国的职工收入在 300-600元人民币不等,汇 率1美元=9人民币。同理,那时台湾的普通月薪大约折合4000元人民币,香港为 15000人民币)90年代的中国,农民 工的工资(300-600元)比二线城市的干部更 高,这才是为什么从90年代初起,中国沿海能够有那么多农民工的原因。如果再 具体化一些,1988年,北 京国企服务业薪资45元人民币,1993年,北京的中国国 家外汇管理局的干部收入是每月140元固定薪资,整个中央政府已经难以发出工 资,大批人才流 失。(这才有了王绍光先生的“增强中央政府财政”的重要论 文,并从此逆转了80年代起干弱支强的格局,并为21世纪初起中国经济的全面起 飞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候,外企开始在形象上大规模进入中国一线城市,并在大学生中留下印 象。最早吃螃蟹的外企,当属龙安志牵线搭桥的联合利华——它吃掉了沙市日 化,后来又吃掉了中华牙膏等日用品牌。 而此时,80年代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其中一个80年代早期的理想主义是发挥 中国当时已经积累的科技实力建设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的高校就业去向氛围也 开始发生变化,外企逐渐成为首选,到了90年代末更是如此。 —————————————————————————————
[转]一个中国工程师眼中的三星 转自“天涯,国际观察”,作者:我是主力2012   发现最近很多韩国人或者韩国雇佣的人天天在国观发三星的消息,感觉牛逼得一塌糊涂。   韩国人的自豪感直线上升,我想通过三星谈谈什么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2004年毕业,学的是工科,目前在上海张江工作,就是网上说的“张江男”,我目前在一家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工作,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半导体产业,三星的核心技术就是这个半导体芯片制造,比如手机里的芯片,这些核心的元件就是半导体制造厂造的。我从事的行业和三星电子的核心产业的制造领域一样,都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集成电路的原理我就不详细说了,各位可以百度一下。功能从手机芯片,到巡航导弹的控制器,从民用到军用,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   首先,作为同行,我非常尊重三星电子,三星电子的利润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英特尔。   在核心工艺及成品率领域,三星也是在业内领先,可以说是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制造公司。   如果说国观发帖的韩国人说三星电子比中国同行强,或者说在半导体生产领域韩国领先中国,这无可厚非,各位也不要骂他,这是事实。如果国观发帖的韩国人通过三星想证明韩国人比中国人优秀,甚至高中国人一等,我就只能说这是小国寡民的夜郎自大了。首先半导体芯片的生产涉及几个领域,第一是集成电路设计,第二规模生产,第三装备制造业及材料。我从业8年,可以告诉大家,在芯片制造领域,生产芯片的设备,没有一种是韩国生产的。   这个就是说,在装备制造业领域,韩国根本就啥也不是,这个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就类似被国人诟病的大飞机项目,说中国只能组装,发动机啥的根本搞不出来。韩国的三星就是一个这样的公司,它所有的生产设备都是进口,设计及生产自己完成。所以我说韩国人夜郎自大,充其量只能说韩国是集成电路大国,但不是强国,因为最核心的竞争力——装备制造业非常落后。韩国举全国之力打造三星,投入了那么多的财力物力,成功是正常的,你那么牛逼咋一台生产设备都造不出来?   我来说说什么是一个国家半导体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从设计上说,最牛逼的是美国硅谷,所有仿真用的软件都是老美做的,知识产权巨贵,利润也是产业链中最大,老美自己把得牢牢的。然后是半导体芯片的制造,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生产设备、生产材料还有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上目前业界只有这几个国家,美国(应用材料、lam、kla-tencor等)、欧洲(ASML等)、日本(Nikon、TEL等)。我兔仔近十年大力投入装备制造业,目前可以生产一些低端工艺的生产设备。在这里我多说一点,在生产设备领域,我认为做得最好的是日本,鬼子可以将所有的生产设备都造出来,有些是行业标准,有些是可以使用,但不是行业标准。而且所有的零备件全部是自己造的。不过鬼子最近在走下坡路,小鬼子的水平和老鬼子差太多,不论是敬业精神还是技术,都在下降。
[转]投身工科·一种可以选择的爱国方式 原文标题:《揭秘中国军工人材现状:需要乔布斯但需更多罗阳》   要乔布斯,但要更多的罗阳   科普得不到位,社会观念的扭曲令中国工程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当奥巴马与罗姆尼在为中国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并提到美国必须要加强工程教育,不然就“不得不去中国找工程师”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查建中笑了。这一幕,再次验证了这位中国人酝酿已久的看法——高端的工程人才将成为未来最为抢手的“香饽饽”。   这位曾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的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一直关注着工程人才的培养。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他先从美国谈起,“为什么美国现在需要工程人才了?”   一年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为此做了一种解释。正如运动中十分扎眼的口号——“99%反对1%”,实体产业“空心化”、制造业拱手让人,让年轻人看不到就业和经济复苏的迹象。于是,他们喊出“美国病了”。   再往前回溯,上世纪80年代,在以丰田公司为首的日本四大汽车制造公司潮水般的猛烈攻击下,美国汽车业失去了全球霸主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意味着日本产业打败了美国产业。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借助完善的产业分工,日本几乎在所有工业领域都拥有数量庞大的企业,并一度统治了全球计算器、电子表、MP3、相机和电视机市场,在PC与手机领域也具有强劲实力。   4年前,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媒体上开始流行“再工业化”的说法。这也被外界解读为美国“苏醒”的信号。   紧接着,工程人才被美国提到一个高度——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说,“拥有最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家将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也有美国议员提议,给留美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直接发放绿卡,以留住理工科人才。   反观中国,查建中并不乐观,至少在舆论上,这个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乔布斯在中国太“热”了,到处是他的书和那句“我要改变这个世界”。   理念设计上的创新固然重要,但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工艺制造才能得以实现。而这些单靠“乔布斯”们难以做到。   对于中国,我们不否认对于乔布斯式天才发明家的期盼,但对于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式的工程设计、制造人才——用查建中的话来说,“通过教育可以培养起来的人才”——似乎更为渴求。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齤济在十齤八齤大期间公开表示,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相当于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的总和。然而,他也强调,人才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高端人才比较稀缺。   查建中曾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并在多年前的两会上呼吁,中国的工程人才需要高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如今,他有了第二个呐喊:“我们不仅要乔布斯,还要更多的罗阳。”   全世界都在缺工程师,中国则是“刚需”   查建中给出的一份2012年的调研数据显示:未来3年,中国每年需要软件人才100万,但是,中国大学每年只能提供20万IT专业毕业生,而其中,相当部分还不能满足产业的需要。  11月下旬,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新出炉的研究佐证了这一数据。报告称,到2020年,全球高科技企业将面临约4000万的技术人才缺口,位于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所受打击将尤为“沉重”。按照报告估算,在2020年,中国将面临2200万人的工程技术人才缺口。   而这已成为世界多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例如,西欧国家在未来5年将短缺250万工程师和以工科为基础的专业人才。而从2010年开始,他们已经面临着退休工程师多于新雇佣工程师的局面。对于那些新兴工业国家,比如,沙特阿拉伯,89%从业人员来自国外,特别是技术人员,很多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   事实上,即便是近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师”国家——日本,也难逃对高科技尤其是工科类人才的需求——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年轻人对工科报考热情急剧下降。报考大学工科人数从1986年的18%跌到1989年的12%。日本总务省2009年的估计是:日本决定数控机床自动化水平的数字技术行业,缺少近50万工程师。
嫦娥二号再接新任务探秘危险小行星4179号 2012-06-28 10:22:10 来源:现代快报欧阳自远院士学术报告视频截图(新浪科技配图)   今年12月12日,一颗长得像花生,长约4.6公里,宽约4.6公里,编号为4179号的小行星将与地球亲密接触,距离地球仅约为0.046 天文单位,也就是700万公里。4179号小行星已经被美国宇航局收入“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如果不幸真的撞上地球,其威力相当于1万亿吨炸药爆炸。   有没有办法近距离对这颗危险小行星进行观察?记者昨天了解到,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于今年4月15日受控飞向距离地球大约1000万千米深邃的太阳系空间,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择机开展对4179号小行星的飞越与交会实验,为未来的小天体探测积累经验。   □实习生 吴怡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观测月球 获得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全月球数字影像图   “在人们心目中,月亮非常圣洁、美丽,是思念、团结和美满的象征。实际上,月亮的面貌是极其丑陋的。”6月14日,在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上,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初步成果与太阳系探测的初步设想”。欧阳自远说,真正的月球和人们想象中的相去甚远,月球上没有一滴水,都是辽阔的平原,被火山岩所覆盖。   为了全面了解月亮,2007年我国发射了“嫦娥一号”,经过13天飞行,“嫦娥一号”抵达月球。“‘嫦娥一号’的任务第一就是要做一个最好的月球三维地形图,不管之前谁做了什么图,反正我们这个图要比所有的图都好;第二要测多种元素在月球上的分布,分析月球14种元素、矿物与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第三要探测月壤厚度;第四要探测4万~40万公里间的地月空间环境。”欧阳自远说,“嫦娥一号”到达月球后,首先是把照相机打开,“嫦娥一号”携带的照相机有三个视角,那是中国人第一次接收到的月球照片。“嫦娥一号”在太空飞行了1年零4个月,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一张月球影像图。最后撞击月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我们都感觉很惋惜。”欧阳自远说,“嫦娥二号”原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没想到“嫦娥一号”是如此的精彩,因此,“嫦娥二号”发射以后,改变了原来的使命。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不到5天就到达了月球,得到了更多月球细致的照片。 月球伤痕累累,到处都是坑洞   “嫦娥二号”的照相机是两个视角的,绕月飞行高度非常低,因此月球上所有撞击坑都有精细的图,就连背面坑壁也能看到。“你们看,坑壁上也有很多小坑,还有很多新的撞击坑。”欧阳自远说,“嫦娥二号”拍到了全月球影像图,实现了全月球影像的“无缝”镶嵌。“嫦娥二号”全月球数字影像图在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镶嵌精度等方面优于国际同类全月球数字产品,是目前最高水平的全月球数字影像图。“全月球影像图真正做出来比足球场还要大。我估计,这项成果在四五年内都是没有办法被人超越的。”   欧阳自远说,通过“嫦娥二号”拍回来的照片,可以看出月球伤痕累累,到处都是坑洞,甚至还有新鲜的坑洞,这应该是最近小行星砸在月球上造成的。这些新的坑迹,被冠以中国科学家们的名字,诸如:“毕升撞击坑”“蔡伦撞击坑”“张钰哲撞击坑”等。 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结构特征的数据探测,对月球资源数量的一系列统计后,2011年2月28日,“嫦娥二号”初期的各项科学目标都获得了圆满成功。 监测太阳 在拉格朗日2点成功飞行235天   去年6月9日,“嫦娥二号”再次开始新的旅程,奔向150公里的拉格朗日2点;8月25日23时27分,经过77天的飞行,它终于精确抵达科学家们指定的位置。欧阳自远说,这是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150万公里远的拉格朗日2点的环绕轨道;也是国际上第一次从月球轨道出发探测拉格朗日点的航天活动;更是第一次实现我国对月球更远的太空进行探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