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 jjq1016
哈?
关注数: 59 粉丝数: 1,549 发帖数: 69,748 关注贴吧数: 83
【魔法师蛋小丁】2024Q1 *个人主观*手机屏幕排行,小米14U榜首 2024Q1 *个人主观*手机屏幕排行 S级: 小米14 Ultra / Mate X5 12GB内存版 / Mate X3 / Redmi K70 (Pro) / Find X7 Ultra / 一加12 / 小米 14 Pro / Redmi Note 13 Pro+ / 小米13 Ultra / P60系列 / Nova 12 (Pro/Ultra) / Redmi Note 13 Pro A级: Redmi K70E / iQOO 12 / iQOO Neo9 (Pro) / Find X6 Pro / vivo X100 (Pro) / 魅族18 (s) (Pro) / Redmi K50 Ultra / iQOO Neo8 (Pro) / 荣耀100 Pro / 荣耀 100 / Magic 5 (Pro/至臻版) / Magic 5 标准版 / Mate 50 (E) B级: Redmi K50 (Pro) / P50 (E) / Find X7 / 一加 Ace3 / Mate 50 (Pro/RS) / realme GT5 Pro / P50 Pro / 一加 Ace 2 Pro / Magic 4 标准版 / Redmi (Note11T / Note12T) Pro (+) / Magic 4 (Pro/至臻版) / P40 Pro+ / iQOO (9/10) 标准版 根据大家的反馈,目前不考虑开发者选项开关和功耗问题,因此同步调整了Find X6 Pro的排名。 ----------------------------------------------------------------------------------- 蛋小丁对小米14 Ultra的评论: 2月22日: “冲呀,我当主力机用了。” “虽说小米14 Ultra的定位偏影像旗舰,而发布之前完全没有屏幕相关内容的预热,发布会上关于屏幕的内容满打满算也就两页一嘴带过,但我这次还是要重点说一说屏幕。 2K分辨率、DC + 1920Hz PWM调光、四边微曲、C8发光材质和LTPO,如果只看这些参数,你会以为它就是小米14 Pro上那块屏幕,最多加了110nit、500nit两档亮度的色彩校准而已。 我们还记得红米K70、K60系列先后OTA优化了中高亮度DC调光的占空比以使得屏幕频闪更低更护眼,但谁能想到,小米工程师是真的“听劝”,小米14 Ultra的频闪不但比小米13 Ultra和小米14 Pro有明显提升,甚至接近OTA优化过占空比之后的K70系列(如图四所示,从左至右分别是小米13 Ultra、小米14 Ultra和K70 Pro)。 当然毕竟小米14 Ultra不是最新的3 Reset 8T LTPO,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不玩和平精英这类游戏,很难感受出流畅度的差异,并且相比极少数做到这么低频闪的LTPO机型P60系列,它的动态刷新率变化效果还更好,小米在屏幕方面没有选择最新的供应商技术而是进一步优化护眼也是值得赞赏的选择,毕竟用户掏钱,产品选择做成什么样应该对用户体验负责,而不是对屏幕研发工程师的职业上升通道负责。 基于小米14 Pro屏幕优化频闪和两档色彩校准的米14 Ultra可以说是目前唯一一台高分辨率、高色准以及超低频闪的旗舰机。 除了屏幕之外,小米14 Ultra的相机硬件提升也很大(样张容我再用一段时间发),而软件调教方面在我春节期间拍人像的体验来看,这次小米14 Ultra也在朝着Find X7 Ultra上我很喜欢的“强调面部层次与阴影的人像影调风格“靠拢,目测达到了80%的功力,至少不会有陌生人的照片看起来很好看,亲人的照片看起来不自然的尴尬情况了。 小米13 Ultra上后背凸起的台面,我当时的评价是违和以及手感差,而这个问题在小米14 Ultra上也做了改进,它不但取消了台面,还拉宽了后背左右和底边的弧度(如图三,左边14 Ultra,右边13 Ultra),使得手感能更接近普通的手机,但相对224g的重量还是得用手指托着镜头Deco底部才舒服。 科技纳米皮被当成素皮太久,干脆起了个简称叫科纳皮,这东西跟素皮的区别就是它是硅胶,好处是更耐磨耐脏,坏处是更粘灰,好在有个蓝色陶瓷版本可以让仿皮PTSD有得选,但钛金属版背面不是14 Pro那种玻璃而还是科纳皮真是太遗憾了。 总之,抛开凸起严重会影响横屏玩王者荣耀的摄像头不谈,这次正常握持的手感是可以作为普通手机来用了,而它的相机和屏幕使我成为了选择作为主力机的理由。#小米14Ultra首发评测#"
【雷军】小米汽车,安全高于一切。 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电池安全、隐私安全,四重保障,全面守护。 #小米SU7# 微博配图小米笔记全文如下: 小米SU7: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全面安全防护 以人为中心,安全高于一切,这就是Xiaomi SU7的安全观。小米对“造一台好车”最基本的前提,是任何极致的产品体验,都不能凌驾于安全本身。小米汽车对于安全的定义是从开发制造,到乘坐驾驶,覆盖一辆车的完整生命周期。其中,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电池安全以及隐私安全,是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安全技术体现,也是小米深度自研投入的核心。 我们不惜代价,坚定地使用更严格、更超前的2024年新C-NCAP标准作为整车安全开发的底线,并对中国真实频发事故涉及的碰撞部位进行大幅冗余设计,不惜成本最大限度避免与减轻事故。 小米汽车认为安全不分高低配,在主动安全硬件配置上, Xiaomi SU7全系配置技术同源的Orin+11V智能驾驶硬件平台,为全系车型提供主动安全保障。全系标配16项主动安全配置,充分调度感知算法与整车控制能力,前后左右360度可实现:前后安全、车道安全、变道安全、后向安全、停车安全、离车安全、交规安全、乘员安全(DMS) 8大维度防护。 在Modena架构中,我们使用了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占比高达90.1%的钢铝混合白车身结构,最高2000MPa潜艇级别强度,打造极致安全的空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牢靠稳定的车身,能大幅提升车辆的扭转刚度,将我们的底盘性能发挥到极致。Xiaomi SU7的车身扭转刚度高达51000N-m/deg,是有公路坦克之称的猛禽F150的两倍,整车强韧的支撑结构一起构成了保护乘员的“安全舱”。 电池安全是电动车安全的核心命题。小米CTB一体化电池技术除了兼顾体积效率外,还采用创新设计充分保障电池安全,从极为先进的14层硬核物理防护、到行业最强的电池主动冷却技术、再加上24小时全天候的安全监控预警,小米汽车在电池结构安全、电安全、热安全三大方面,全面实现坚如磐石的安全品质。 小米多年来极为重视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体系、制度、流程来保障用户隐私安全。从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销毁的数据全生命周期,到设计、制造、使用、售后、二手车、报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小米汽车承诺做到数据全生命周期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场景隐私安全,始终保障用户安心安全。 来自 小米笔记
雷军: 致朋友们的2024新年贺词 致朋友们的新年贺词 再过一天,2023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即将迎来全新的一年。此刻的你,不管是正在归家的路上,在旅行的途中,还是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都要给你提前送上新年的祝福,祝你新的一年更美好! 过去这一年,对我、对小米,都是跨越的一年。 今年10月,我们正式发布小米澎湃OS,实现了全局底层架构重构的「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 小米高端化之路走了三四年,小米14,终于收获了阶段的重大跨越; 小米汽车从底层核心技术出发,十倍投入,花了近3年时间,最近刚交出了第一份答卷。 前路有很多坎坷,有很多未知,甚至有很多怀疑、很多嘲笑、很多诋毁。但也只有前路上,才有我们向往的美好、向往的幸福、向往的成长、向往的成功。 我想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最后一段话,作为新年的祝福,献给大家: 2023年就要过去了。回想这一年,大家可能都有很多感慨。 前几天,我在北京街头走过,早晨的阳光,照在路边的残雪上,空气冷得那么干净。偶尔停下脚步,看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流,绝大多数都是一个人独自开车的身影。看着那些身影,我总是不由得想,他们一个人开车时在想什么呢,这一刻,他们会为什么而开心,又会因为什么而烦恼,新年即将来临,明年又有什么样新的憧憬呢? 看着这些呼啸而过的车流,看着这些一闪而过的身影,我突然想为这些陌生人加油,我还想跟他们说,这一年辛苦了,你的辛苦,或许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值得好好感谢一下自己,好好奖励一下自己。 这些行色匆匆的身影,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脊梁。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无论这个时代有多少宏大叙事,无论你有多少责任与担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奔涌澎湃的梦,都有一个自由无垠的向往。 我想,我可以为这些驾驶者们造一辆好车,一辆承载他们所有向往的梦想之车! 我希望,这辆车能成为你最默契的伙伴,永远与你心意一致,陪你去往任何你向往的地方。既能在吐鲁番的戈壁上巡行,也能在纽北的赛道上驰骋,既能陪你徜徉在海边的椰林大道,也能让你自由穿梭于都市的繁华街头…… 我希望,每一脚油门、每一次过弯、每一下刹车,都能让你享受“人车合一”的掌控感。 我希望,在这辆车里,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舒适,还有难得的自在放松。无论是稍事休息,还是回家前,你都愿意在车里再呆一会。 这辆车,让你拥有对生活全部的掌控。因为确定的掌控,才给了我们内心的自由。 今天来发布会现场的路上,午后的阳光照进来来往往的车窗,为那些驾驶者的身影,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我仿佛看见了你们,这些年,跨越一道又一道关口; 看见了你,坚定而自信,从这个冬天开始,迈向全新的时代。 无论这个冬天有多冷,风有多大,你的车里、你的心里,都是温暖的;你的脚步、你的车轮,都一样的稳健、有力。 为奋进者加油,与时代精英同行。 小米的第一辆车,小米SU7,就是为 这些梦想路上的驾驶者 而造的。 我想跟你说,自信人生无限宽广,不断向前的成就,就是对你人生最好的奖励。 谢谢大家! 雷军 12/30/2023 #小米SU7#
任泽平预祝小米汽车成功 任泽平: 点燃希望2024十大经济预测,我对新能源汽车和AI的大势进行展望,未来新能源和AI智能产业结合,最大的机会在哪里?#任泽平1222点燃希望# 过去一百多年,汽车产业共出现了三次重大的产业变革浪潮,每一次浪潮都会催生最杰出的标杆企业,代表着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工业能力、人文精神以及审美潮流: 第一次变革是汽车作为“机械载具”,它替代了马车,带动了地理空间革命。这个时代催生了福特T型车、大众甲壳虫等经典车型,那个时代的标杆公司是保时捷、法拉利、奔驰等欧美豪车品牌。 第二次变革在本世纪初开启,汽车逐渐成为大号的“移动智能终端”。汽车产业积极拥抱电子信息技术,成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号移动智能终端。在这个时代,特斯拉、蔚小理、问界等成为头部,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迈向移动智能终端。 当下,第三次变革正在酝酿,汽车将成为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这会真正打开大家对汽车的定位想象空间,甚至,它将成为汽车工业下一个百年赛道的关键突破。 最近我跟小米智能汽车团队做了一些交流,备受启发。最显著的变化在于,汽车的智能进化从插件逻辑变成了生态逻辑。此前,大家是把汽车看成一个插件,拼的是谁加的算力和智能应用多;未来,汽车将变成原生的智能生态节点,本身就是人工智能贴心服务、设备互联互通的移动智能家居,同时还会融入更大的全场景智能生态,连接人和家,让智能跟随每个人的需求、场景而流动。 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是具身智能体,未来的汽车应该是能与人类建立情感联系和思想共鸣的AI实体,不仅是交通工具,未来的汽车可能是你的伙伴、贴心助手和亲密朋友。而小米对汽车“移动智能空间”的理解,与未来大势吻合,是全新的认知升维,“生态造车”。 在全球这都是非常前瞻性的构想,在中国,小米是少数有能力实现这样布局的企业。小米是全栈自研,且之前已经有完备的智能生态布局,小米很有机会成为汽车产业第二个百年进化的新一代推动者,率先在全球走出一条“科技大厂、生态造车”的新路径。在这里预祝小米汽车成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