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平 -
纯粹玩家,欢迎相互学习交流!
关注数: 12 粉丝数: 893 发帖数: 6,245 关注贴吧数: 17
纯植物沼泽过滤的中期维护心得分享 从三月中旬开始,我陆陆续续开了四套纯植物沼泽(无石子),到现在七月底,也有快五个月了!最晚的一套纯植物沼泽也是五一期间布置的,目前植物也已经非常茂盛,水体健康。前期纯植物沼泽的注意事项和处理问题方法,我在前边的帖子专门详细介绍了,这就不再啰嗦。 今天分享一下关于运行后几个月的纯植物沼泽,我是如何去维护的。中期沼泽可以说是最稳定,最省心的一个阶段!植物生长茂盛,根系发达,水质清澈健康,鱼和龟也安然无恙。但是这不代表完全可以不用去管理,只是说,相对前期,容易很多! 1.排污。只要你不停喂食,沼泽过滤箱底部沉淀只会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引起一下几个问题:水有异味,水体不够清澈,泵管道容易脏,堵塞等等问题。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清理造成的。由于没有石子的阻碍,我们可以定期软管虹吸底部沉淀,精准排污!大约20天排污一次,每次排污10 千克就可以了!通过实践,我发现,每次排污后的第一天,水会稍微浑浊,第二天才好点,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水体比不排污前要好很多!也就说,定期通过软管虹吸排污,是必要的。 2.植物需要修剪。植物生长茂盛,是好事也有坏处!植物长得好,沼泽过滤系统运行就好,这没必要多说。说说坏处吧!第一,植物太茂盛了,相互挤压,造成少数植物虚弱,黄叶,掉叶,烂叶……这些需要人为清理,避免影响水体。第二,不利于排污。植物太多,软管虹吸受到很多阻碍,不能非常方便对底部每一处进行虹吸。所以,适度的修剪水面上的植物,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我半个月修剪大约五分之一的植物,把长得不好的剪了。 3.补水。由于植物每天消耗大量的水,所以每天补水是避免不了的!我的主缸规格大多是120 40 28 ,沼泽过滤箱规格40 30 28 ,加上前置沉淀桶,水体约110升。天气热的时候,每天补水15千克,甚至更多。我没有困水,直接水龙头接水,倒进去就完事。有的地方水质不好的同志们,千万不要学我!补水也是有讲究的,白天温度高,最好不要补水。夏天晚上九点十点,温度相对稳定,可以补水!我有两个缸是不用补水的!(直接把空调水接进去) 总得来说,中期没太多需要打理的东西。希望这点心得,能对正在玩纯植物沼泽过滤的玩家有一点点参考作用。说件让人高兴的事,最近好多人私信到我这里取经,学习如何玩纯植物沼泽。我在有空的时候,也和他们交流学习。其中又有好几个玩家,把纯植物沼泽玩的挺不错的!这是让人高兴的事!好的东西,能和大家分享,挺有意义的!
回答网友私信问我纯植物沼泽的几个细节问题 很久没专门发帖回答问题了,因为最近也比较忙。现在还是回答网友问的最多的几个问题。 1.纯植物沼泽选择哪种植物最好?这个没有统一答案,挺水植物就可以。你喜欢哪种,或者说,你擅长种植哪种植物选它。比如我,种植水竹,铜钱草,比较顺手。我有个粉丝喜欢种菖蒲,芋头,他拍出来的照片比我的好看多了!只要植物生长健康,你的水质不会差!不建议选择太多种植物,两三种就挺多了!注意高低搭配,充分利用高度差和空间。比如我选择水竹铜钱草,一个负责高空,一个负责低空,互相不影响。 2.没有石子,植物如何固定?我不知其他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也许用石头压,也许用绳子绑,……我种植的水竹,铜钱草都是提前在别的容器培养,有根有茎叶,直接挪到沼泽过滤箱里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考虑固定植物这个问题。提前培养植物也是我们沼泽过滤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太多网友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前期沼泽过滤效果非常差,容易失败! 3.水泵功率如何选择?水泵有两个指标需要我们注意,一个是流量,一个是扬程。沼泽过滤需要细水长流,意思就是,流量尽可能小,24小时工作最好。有的人为了吸便,选择20瓦,甚至更大的泵,造成水流太大,不利于沉淀,水看起来很混……我的主缸都是1.2米的缸,总的水体每个约130升(包括沼泽过滤箱),选用的泵就是很便宜的杂牌低水位泵,七瓦,350升流量,扬程0.8米。这样的小泵,足够了!我们家庭小型沼泽过滤,一般主缸底部到沼泽过滤箱最多不会超过1米,10瓦内的泵(1.2米)扬程是足够了!户外大型沼泽,我没玩过,给不了什么有价值的建议! 4.纯植物沼泽平时需要维护吗?补水就是每天需要做的工作!我这边是东南沿海城市,夏天非常炎热,长达半年时间35度以上,每天水分蒸发非常大,每一个缸大约补水10千克,甚至更多!这也算是变相换水吧!否则水看起来也不会非常清澈!植物太茂盛就修剪一下,每半个月用软管虹吸沼泽过滤箱底部沉淀。(沉淀非常多,黑乎乎的,每次抽10千克)有的网友觉得挺麻烦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花几分钟排污还是有必要做的! 5.有人觉得纯植物沼泽有这样那样的不好,我只能笑一笑,不想分辨什么。好不好,不是靠我们主观臆断的。自己实践过,就知道好不好了。石子沼泽有它的优点,纯植物沼泽也不差!最后我拍了几张照片,四套沼泽过滤,三套户外纯植物沼泽,一套室内纯植物沼泽+滴滤系统。我的并不是最好的,我也不是什么大神。我只是一个普通玩家,拍照只是给喜欢的网友参考一下!
关于石子沼泽和纯植物沼泽,我表个态! 近期看到了很多网友在我的帖子下留言,交流得挺热闹的!我觉得这是好事。发这个帖子,我先把最想说的三句话说了 1.石子沼泽和纯植物沼泽都是一个妈生的,它们不该有嫡庶之分。2.我推广纯植物沼泽只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多一个选择,并非想让纯植物取代石子沼泽。3.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有的网友提出****是1.0版,另外一个是2.0版。****是主流,另外一个是非主流。我个人的观点是:它们同祖同宗,不该分亲疏!如果非要分出一个高低,怎么分?评判标准是什么?谁来当裁判?争论不休,徒增烦恼。不如大家坐下来,一起喝茶聊聊开心的内容。 我本人就是从石子沼泽开始玩的,我也非常清楚,当前玩石子沼泽的人最多,十有八九!我也是最近七八个月前开始玩纯植物的,时间不长。实际上,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在玩纯植物沼泽,电视上都有专题介绍!我只是想把它介绍给大家认识和了解一下,喜欢的可以尝试一下! 我经常看贴吧里各位的帖子,我也想从中吸收大家的沼泽过滤的设计优点,想办法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过滤。有很多石子沼泽过滤的玩家,玩的真的很好,至少比我玩石子沼泽的时候好很多倍!他们的想法有的真的非常新颖,设计也巧妙,非常值得借鉴!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是我最想要的! 另外,我也看到了一部分大佬,他们的理论知识真的很丰富!不过,他们的解释,很多时候,我也不明白!我这个人比较务实,好不好用,管不管用,试试就知道!有人质疑纯植物沼泽的效果,可以亲自去试试。光说不做,空把势。至少我同时玩四套纯植物沼泽,每一套都有所区别,但是每一套的效果都还能让我满意!(有兴趣的可以看我帖子,有七十几个,四套纯植物沼泽的视频都有)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我们是最普通不过的玩家了,我们想要的是好用,管用!有些知识和理论,能掌握最好,掌握不了也不必计较。玩到一定的程度,不必刻意去要求什么:必须这样才对,那样不对……有些东西在我这行的通,到了别人那可能就是错! 所以最后还是那句话来结束:多多实践,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纯植物沼泽不属于沼泽过滤吗? 昨天下午到晚上,有网友质疑,你这根本不是沼泽过滤,你这是植物水道!那么,我们可以去查阅资料,看看沼泽过滤是怎么定义的?植物水道,是不是属于沼泽过滤的范畴? 沼泽过滤是我们仿人工湿地系统的一个缩小简化家庭版!简单的说,湿地系统是利用植物提供氧气,在各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将水体中一些成分分解,植物吸收其中一部分,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如果说的太多,恐怕没几个人耐心看,所以挑重点)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各种菌生长,需要一个场所,它们附着在石子表面,泥沙缝隙,植物根系上!尤其喜欢植物根系,因为大部分硝化细菌好氧,植物根系又提供氧气!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明白,为何沼泽过滤标配是小石子了!因为石头可以固定植物,可以挂菌膜,还可以阻碍水流,有利于沉淀。但是,没有石子,就不能算沼泽过滤了吗?很明显,说不通!石子有它的作用,也有它的缺点!我就不提它缺点了!没有石子,植物一样可以参与净化水质的工作,而且效率不差!(我有实践检验,有事实依据)我们能不能依据:没有石子就不是沼泽过滤?这样对吗?值得思考! 那么植物水道呢?其实,植物水道也是沼泽过滤中的一部分,有兴趣的可以查阅资料看看!它是在有限的家庭空间内,为了净化水质,同时为了美观增加的几根管道,种上植物!说到底,还是沼泽过滤的一部分! 最后,无论它叫什么,好用,管用就好!
沉淀池+纯植物沼泽的设计构想 最近我在给纯植物沼泽过滤箱软管虹吸抽底排污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植物根少的时候,容易排污!植物根多了以后,淤泥藏在根系里,不容易抽取!强行抽,容易伤了植物根系,并且每次抽底排污都要不同程度挪动植物,造成茎叶损伤!我根据锦鲤吧的鱼池过滤设计,构想这样一个方案,仅供大家参考! 我们在原来的沼泽过滤箱的基础上,稍微改动一下就好:我们把沼泽过滤箱分成9:1两部分,竖直插pp板或者pvc板隔开,用玻璃胶固定。空间大的部分种植挺水植物,空间小的部分用来排污沉淀!我们定期虹吸沉淀池,排污就可以了!具体设计如下:主缸里的进水管倒u型插入沉淀池,水慢慢上升,漫过pp板,进去植物生长区!(pp板比箱子内部高度低几厘米)植物生长区的区域,开两个出水口,进入主缸!这里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植物区水从上边过,底部水是死水!其实这个不用担心:植物区不养鱼,不怕死水!当然,你也可以在pp板靠近水面部位,打一个孔,再连一根管插到植物区底部,让水从底下往上漫,彻底解决了死水问题! 刚刚我特意查了一下,某宝上,pvc板或者pp板用来做隔层,大约需要10---15元成本!(根据你买的面积和厚度决定)我们有玻璃胶最好,没有也可以用热熔胶替代!不必密封到不透水,只要牢牢固定位置就可以!操作难度不大! 当然,这只是一个构想,其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不停改进,方能成功!比如:pp板能承受30厘米水压不变形吗?那就得买至少3--5毫米的厚度的硬板! 欢迎大家发表你们的意见,集思广益!
纯植物沼泽开缸初期的细节 今天中午在贴吧里看到了一篇帖子,有位网友制作一套纯植物沼泽,有好几天了,今天死鱼,臭水……发帖求助。不知这位网友是否是看了我的帖子后,受到我的影响,把自己的石子沼泽改造成纯植物沼泽,然后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败。我首先对你的损失表示同情和遗憾,同时也希望你能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开缸初期,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沼泽开缸后,我曾遇到很多问题,因为我都是一个人去面对的,没人教,所以非常痛苦!第一个,谈一谈植物!植物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成熟的!挺水植物有很多种,没有最好的,只有熟悉的!有的网友听说这种植物不错,那种也很厉害,于是就买来用。请问,你对它认识多少,了解多少?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你能养好它吗?你把净水任务交给它,等于把你的龟和鱼的生命交给了它!这样做,是否比较草率?成熟的植物,指的是养定的植物!我的植物都是提前养好的,随时可以用。我们有的网友是临时从网络上购买的植物,到家后就直接用了!植物没养定,也容易死,这样给沼泽系统增加变数!比如,植物烂根败坏水质,枯萎的叶子没有及时处理,造成黄水。有的植物是根茎类,(芋头,地瓜)富含淀粉,一旦死亡腐烂,没有及时发现,水质很容易变坏! 接下来谈一谈阳光的影响。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新开缸的植物非常虚弱,更加需要阳光。但是阳光太充足,又容易形成绿水。所以需要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的面积!每天保证沼泽过滤箱有三到五小时晒太阳就可以了!主缸可以适当遮掩阳光。 说一下我开缸后的一些阶段性细节。开缸头三天最安全:水是干净的,植物也没有死,主缸里没有任何鱼和龟!三天后,放闯缸鱼一两只,检验一下是否安全!第四天可以放鱼进去了,但是不能喂,或者喂很少!鱼一个星期不吃,饿不死。如果这时候喂多了,水体营养过剩,不好控制!这个时期,我们要关注沼泽过滤箱里,是否有死亡的植物,烂根要及时捞出来,处理掉。枯萎的叶子也要剪出来。有的网友会在这段时间增氧,这挺好的!开缸一个星期后,是问题爆发最多的时期:水开始有些混,发黄,变绿,甚至有异味。这些我都经历过,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植物没生长起来了,它还没发挥作用!我们要做两件事:控制,熬!水太绿,可以定期换水一部分,比如三天换三分之一。千万不要换水太多,容易出问题!换水是控制异味和绿水最简单的办法了。也有网友用紫外线灯……熬就是忍耐,坚持住!不要担心,不要害怕!坚持一个月,植物生长起来了,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尤其是纯植物沼泽,它比石子沼泽的要求更高,对细节的控制要求更多!要想植物生长快,阳光和温度很重要,希望大家在选择位置的时候,多考虑光照条件! 我前后帮过好多网友解决纯植物沼泽的问题,很多贴吧里的玩家私下都有和我相互交流和学习。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指导过的那些网友,还没有哪位失败的。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困难不可怕,没信心才可怕。希望这个帖子能帮上大家。
我为何要选择纯植物沼泽? 昨天有粉丝私信问我,你是怎么想到不用石头,采用纯植物沼泽过滤的?其实,我也是从最常规的石子填充沼泽过滤玩起来的。感兴趣的可以看我在贴吧发的第一篇文章。我这里想谈一谈,石子沼泽和纯植物沼泽的对比。 1.石子沼泽过滤相对来说,技术要求相对比较低,容易上手,不容易出问题!很多玩家一开始也和我一样,采用石子填充。很快就发现真的很好用,效果非常好!以后再也不用洗绵啦!纯植物沼泽,对前期控制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它完全靠植物,没有石子的固定,没有石子的缓冲物理过滤,……看起来是那么的孤立无助! 2.玩了一段时间的石子沼泽过滤后,我们开始发现了一些问题,不好解决。比如:植物刚长起来,稍有起色,发现沼泽过滤箱有些变形了,管道有些堵塞了,……不能再正常使用了!其实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东西:我们希望植物爆根,净化水质。但是,由于石子填充,箱子里留给植物根系生长的空间已经很少了!植物生长,势必撑坏箱子。到底要不要它爆根? 3.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子沼泽缸内垃圾越来越多,我们发现出现水流不畅,考虑该翻缸了!那可是伟大的工程呀!回想当初我翻缸的情景,实在…… 石子沼泽有那么多的缺点,促使我去思考,去改变!从毛刷代替部分石子,到纯毛刷,再到纯植物,我经历了一年多。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摸索,不敢一步到位,经常神经质!折腾自己,鱼和龟跟着我冒风险,受罪! 4.纯植物沼泽,解决了石子沼泽,笨重,翻缸累,缸变形,管道堵塞等常见问题。水竹不是喜欢爆根吗?我给你整个空箱子,有本事你撑破给我看!垃圾多?不存在,我定期软管抽底,虹吸排污。翻缸更方便了! 5.纯植物沼泽,它也有它的很多缺点,需要我们去注意。第一,没有石子的帮忙,我们得想办法固定植物。第二,前期过滤效果非常差!植物要选择成熟植物,带根带叶最好,而且数量必须多!缩短前期时间是成败关键!第三,泵一定要小,否则沉淀效果非常差!还有很多其他缺点。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之,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今天介绍滴滤+纯植物沼泽 今天有空,把室内的一套滴滤+沼泽过滤的系统维护一下,顺便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滴滤+纯植物沼泽。由于我这套龟缸在室内,阳光不是很充足,沼泽过滤效果不好,所以把滴滤引进来。我采用的是,主缸120 50 28 厘米,过滤盒规格40 30 15 (一层规格) 共三层。水泵选择低水位泵7瓦,流量350,扬程1米,出水口径10毫米。现在具体介绍一个细节:图一,最底下一层,放满细菌屋,1千克火山石。这一层主要是生化作用,不多说了!图二,第二层,从上往下,分别是 魔毯,白棉两层,黑色生化棉两层。它的作用就是物理过滤了。图三是第一层,它只放植物,没有石子!水泵把水送到这一层底部,水位缓慢上升,这个过程,沉淀物沉底,水从花伞处进去第二层。(第一层底部有雨淋管,保证水均匀落在魔毯上)每周软管虹吸第一层底部沉淀物,减少第二层物理过滤的压力。植物选择成熟带根的铜钱草。 这里要重点讨论植物的细节问题。无论是哪种沼泽过滤,前期都是让我们玩家头疼的。因为很多人选择的植物,太小,太少,植物不能快速生长爆根!这段时间内,主缸水质得不到保障,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一般都会提前培养植物!我在楼顶,用各种泡沫箱,半水半土,种植水竹,铜钱草,薄荷,菖蒲,狐尾藻,……它们平时是用不上的!只有在我翻缸的时候,我才把它们挖出来,洗干净,直接放进我的沼泽过滤箱中使用!请大家看后边的图。 我曾经做过实验对比,一边用成熟带根的植物,另外一边用网络上购买的,少的可怜的一小撮植物。实验结果是:带根的成熟植物,进缸后,半个月基本上就可以让沼泽过滤正常运作!而另外一个,我熬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各种各样的的问题,不断等着我去解决!我也看到贴吧里有不少玩家在求助,他们其实很多都有一个共同通病:植物少,且不成熟,无法短期内暴长!希望这个建议能够各位沼泽过滤新玩家带来帮助。 沼泽+滴滤这样的配置,用好了,它也是非常不错的!它在阳光不是非常充足,植物不给力的情况下,还能完美完成你交给它保证水质稳定的任务!特别适合新手!因为新手在沼泽过滤初期,遭遇水质不稳定的问题!这时候,滴滤系统帮助我们度过这段时间!我这套系统还有一个好处:维护非常容易!定时抽淤泥,保证第二层压力不大!同时,随时可以清理第二层,洗绵!(第一层排光水,基本就很轻了!)写得有点啰嗦,实在抱歉!感谢您的阅读!
纯植物沼泽过滤的日常维护 前天有几个龟友私信问我,纯植物沼泽过滤日常维护需要做什么?他们当中,有人和我一样,选择了没石子,纯植物沼泽过滤。他们第一次玩,不知道如何维护。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日常维护经验。 第一,排污!由于没有石子,我们不用排污管进行排污。我们根据喂食频率来决定排污的频率:如果每天喂几次,那么三五天排污一次。如果每天喂一次,那么十天排污一次。如果三天喂一次,半个月,二十天排污一次。我选择口径10毫米软管1.5米,利用虹吸原理,抽底排污,十天排污一次。排污的时候,直接把管插到沼泽过滤箱底部,通过移动管,做到全方位抽淤,每次抽5---10千克,大约两分钟,可以排污80%左右。然后补水进去就可以!定期排污,可以保持水质清澈,不会那么黄,那么混! 第二,植物的选择和维护。我采用的是水竹和铜钱草作为主力。选择水竹是因为它不会落叶,根系发达,过滤效果非常好,又容易定植在完全没有石子的箱子里!(丢进去,直接沉底)选择铜钱草是因为它和水竹能够互补,形成高低搭配,充分利用空间!(水竹根系负责水体底部,铜钱草根部负责水面部分。水竹向高空伸展,铜钱草负责覆盖水面,避免阳光暴晒绿藻爆发)平时,只要将发黄的铜钱草叶子摘除,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维护。水竹如果太高(2米),可以把一部分从水面位置剪掉! 第三,什么时候翻缸?当你插软管虹吸排污的时候,感觉到植物根系已经把整个箱子的空间占的差不多满了,可以考虑翻缸。 断电,排水,拆除管件连接。 修剪植物,把它们剪矮。 把这个箱子连同植物一起搬到厕所,整个把植物根系拉出来,用水冲刷淤泥。 用剪刀将大部分根系剪短,并切除大部分植物,丢弃。只留下大约三分之一的植物和根系即可! 归位,连接,注水,调试,完成任务。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 最后回答几个玩家问的最多的几个问题 1.没有石子,过滤效果会不会很差?如果你像我一样,不用石子,那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一开始就选择带根带叶的成熟植物放进去,而且不能太少,至少要占到箱子面积一半以上!如果一开始就丢几颗非常小,都没发芽的植物,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植物养大!这个过程可能几个月,在这之前,你的宠物如何安置?在这个植物没生长起来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问题迎面而来:黄水,绿水,泡泡,浑水,死鱼,病龟…… 所以,如果想要玩纯植物沼泽,提前培养植物是关键!选择成熟植物,可以缩短前期最困难的时间,减少各种问题的产生。等到植物生长起来了,你就省心了!你也可以拥有像照片里的效果了。感谢大家的阅读。
进水口一定要远离出水口吗?不见得!用事实说话吧!请看照片!昨 进水口一定要远离出水口吗?不见得!用事实说话吧!请看照片! 昨夜发帖,有人提出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我在这里回答。首先感谢大家看我的帖子,并提出宝贵的意见。非常感谢!第一个问题:那么大箱子,用七瓦泵不够?沼泽过滤,尤其是纯植物沼泽过滤,不需要功率太大的泵,能把水送到沼泽过滤箱就好!水流小,容易沉淀,效果好!第二个问题,为何竖立一根“天线”,它用来对付停电倒流的,这样虽然难看,但是实用可靠!第三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提出来的,比较有代表性:进水口和出水口太近,不合理,过滤效果不好!我们先来看看几张照片。这都是我自己养的龟和鱼,这是今天早上六点半拍的,里头的水如何?里头有脏东西吗?里头的泵和出水口靠的非常近!为何要这样做?因为直上直下,省材料,泵损耗率小!如果泵和出水口离得远,肯定得加管道,加弯头……这样管件成本高,不美观,还要换更大功率泵……换来的仅仅是“过滤效果好”!事实上,泵和出水口靠近,效果一样不差!这也是我亲自实践检验得到的!我也听过大神的教导“泵远离出水口”,我当年也是按照大神指导去做。后来,觉得这一定是科学可靠的吗?如果不这样,会怎样?我就不能试试别的?既然提出了问题,我就实践一下,证明一些东西的对错!经过实践,大部分还真的是对的,也有少量是不对的,至少不是全对!就比如泵和出水口这个东西,并不是说靠近就不对,远离才是对的!看你的取舍了!我是一个能省就省,能少花钱不愿多花钱的人。越简单越好,不太追求完美!有的人觉得,必须按照前辈说的去做才是对的。那我也没话说!我想到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看待问题要全面,有批判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感谢大家看我的帖子,并留下宝贵意见。我也会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取长补短!
纯植物沼泽过滤制作详细过程!今天早上突然发现,用了三年的沼泽过滤箱裂开了,应该是塑料老化造成的。拿出备用的箱子,花半小时把老箱子换了!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我的沼泽过滤箱的具体细节!1.规格40 30 28 箱子,打孔两个(20毫米直径)作为出水口,如图一!2.把原来的植物直接转移到新的箱子里,如图二,图三,图四!由于我这些都是已经长得差不多的植物,直接丢进去就好,不需要任何东西帮助固定!植物主要就铜钱草,水竹,还有一点点狐尾藻!3.连接好出水口,进水口的特写如图五,六,七,八!主要就是一个倒过来的U型管,最高处连接一个三通,再竖立一根30厘米的管,防止倒流!简单实用,比止逆阀管用!进水口直接抵达沼泽过滤箱底部,不需要什么雨淋管直接排水进去就好!(泵功率越小越好,我用的是7瓦泵,主缸120厘米)由于功率小,容易沉淀!4.通电,调试,检查各个环节是否有问题。如图九! 这套系统,只要打两个出水孔,不需要排污口,不需要进水孔!它不需要隔层,不需要雨淋管,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没有石子的阻碍,我们需要放提前培养好的植物(带根带叶),泵一定不能太大!通过照片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出水口的水非常小,流量在200---300升一个小时! 没有排污管,如何排污?我们可以定期软管虹吸底部沉淀,方便快捷,排污更加彻底! 没有石子,植物能固定吗?成熟的植物放进去,完全不需要固定!如果是铜钱草,更不需要固定!如果是刚买的植物,建议提前半土半水培养一段时间再放进去! 没有石子,能培养硝化细菌吗?当然可以!植物根系不仅可以提供氧气,而且表面积也够大,硝化细菌可以繁殖! 没有石子,过滤效果好吗?植物根系本身就可以充当毛刷,起到物理过滤作用。效果好不好,你试试就知道了!光听别人吹,不可靠!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不要害怕,不要担心!大胆尝试,失败了也不会有多大损失!但是,没有探索的欲望,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前进的动力,只会盲从,思维掉进死胡同,那就麻烦了!沼泽过滤没那么多教条,非得这样那样才可以,我们完全可以灵活多变,摸索出新的东西! 唉,不说了!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去搬砖了!
谈一谈纯植物植物固定问题和绿水问题!很多人看了我的帖子,问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纯植物沼泽,如何固定植物?我的做法是沼泽过滤箱边缘打几组孔(两个孔一组),把水竹贴着箱子内壁用扎带穿孔把植物固定,待生长起来了,再剪刀剪扎带。箱子中央留给漂浮的铜钱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适合自己的就好! 关于沼泽过滤前期爆藻绿水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头疼的。绿水是水体营养过剩,阳光充足引起的。说白了,前期植物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如何解决?1.提前培养植物。在玩沼泽过滤前,我提前两个月通过半土半水的方式,先培养植物。等植物长大了,再转移到箱子里!半土半水可以减少转移对植物的伤害,缩短前期爆藻绿水的时间!很多玩家没注意这点。2.即便是这样,植物来到新环境,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所以在这段时间里,绿水很容易发生!我们通过三天换水一半的方法,控制绿水,为植物争取时间。(如果不换水,绿藻过多,死亡败坏水质,危害鱼龟)3.前期控制喂食,减少饲养密度。这几个是我常用的方法。也有人提出,紫外线灯效果好。那毕竟治标不治本!植物生长起来了才是长久之计。何况买灯也是要花钱的,它也不是刚需品。关于黄水问题,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沼泽过滤,黄水很正常!如果不是很黄,不必纠结!忍一忍,习惯了就没事了!淡淡的黄水,没有异味,不影响宠物健康,不影响观赏性。如果水太黄了,肯定是哪里没做好,找找原因,解决问题就好了!时候不早了,犯困,睡中午觉去了!
谈一谈纯植物沼泽过滤的水质 今天谈一谈关于纯植物沼泽过滤的水质问题。沼泽过滤是仿自然环境的生态过滤,它的水不是纯净水,不可能一点颜色都没有!如果追求超白缸纯净水效果,沼泽过滤做不到!有的龟友问我,沼泽如何去除黄水?我真的做不到一点颜色都没有!如何判断养龟养鱼的水质是否合格?我们说的不算数,鱼和龟它们说的算数!鱼和龟能正常生存,不生病就是合格的水!如果非要来点硬性指标,那我说一说我的理解:水看起来清亮,没有异味。水有点黄,有点混,甚至有些泡沫,都是可以的!只要生活在水里的生物没问题就好!接下来就是如何保持合格的水质:1.植物很重要!植物是这套系统中最重要的主角,它决定整个系统的生死存亡!植物要生长得好,并且保证它一直都在不停生长!有的龟友觉得自己的植物长得很茂盛,非常不错,舍不得修剪。这里得看什么情况:如果为了植物你可以不修理安,为了鱼龟,必须修剪,腾出足够空间让她继续疯长!只有不停生长,它们净化能力才能一直保持下去!2.水泵功率也有讲究,够用就好,越小越好!这个问题我之前有帖子专门谈过,不再多说。3.环境要适宜植物生长,才能保证水质好!阳光,温度都是刚需!室内玩沼泽,真的很费心,想玩好,难度不小!4.控制喂食和密度。沼泽过滤靠植物,植物分解净化速度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养的动物太多,喂食太多,超出这套系统的承受范围,崩溃是迟早的事!一般情况下,一套主缸120厘米的箱子,沼泽过滤面积应该占主缸面积的25---35%,可以饲养20只左右的草金或者5----6只8----10厘米的龟。每天喂食一次,半饱就可以!5.定期加水,定期换水!沼泽过滤,消耗水非常多,我这边三天就要加水20%!沼泽过滤换水相对不用太多,三个月到半年,换水一半还是可以的!6.如果想让水看起来更好点,可以定期排污!比如我的纯植物沼泽,一个月一次,用软管通过虹吸底部沉淀物,几分钟可以抽出10千克黑乎乎的污水!比排污管排污效果好很多!最后,我拍了些照片,里头是我目前玩的四套纯植物沼泽过滤的水质照片!还有一张对比图!一边是自来水,另外一个是半年没换水的沼泽过滤箱里的水!大家可以清楚看到,沼泽过滤的水,是黄色的!并非是没颜色的!如果追求超白缸纯净水的玩家,请不要玩沼泽,它满足不了您的条件!希望这个帖子能给大家一些帮助!也欢迎大家多多交流,互相学习!谢谢!满意的读者,请给个赞!不满意的,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