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平 -
纯粹玩家,欢迎相互学习交流!
关注数: 11 粉丝数: 892 发帖数: 6,218 关注贴吧数: 16
给龟友做套过滤。 同城龟友找我帮忙,要做一套滴滤系统。还要我的二手龟缸和晒台,一起安排送上!滴滤系统是最简单实用的过滤系统,特别适合新手。如果大家动手能力可以的话,不妨自己做一套。 材料清单 和价钱 30 20 15 周转箱一个(5元) 30 20 8.5 周转箱一个(3元) 配套盖子一个(3元) 20毫米内外丝直接两个,带硅胶垫片(1.5元一个) 20毫米弯头五个,三通两个,20转12毫米插入式宝塔进水口一个(3元) 网格板30 15 一片,陶瓷环四个,黑色生化棉一片,白棉若干,魔毯30 20 一片(10元) 小号细菌屋20根(7.8元) 7瓦小水泵一个(9.9元) 过滤系统支架 四个立体三通,pvc管2米(7元) 龟缸规格710 450 180 用过一年多,(买来28元) 晒台自制,用过一年多。(自制成本10元)总计全部材料成本总计约88元(包括龟缸晒台) 具体制作过程 1.选择30 20 15 的箱子作为物理过滤箱,侧面打一个20毫米孔,作为进水口。箱子底部打很多小孔,箱子底部用四个大陶瓷环支撑架空,放置网格板,做到干湿分离!铺黑色生化棉,再铺白棉,最后魔毯。 2.选择30 20 8.5 箱子作为生化仓,侧面打一个20毫米口径的出水孔,内部放置20根细菌屋。 3.选择7瓦,扬程一米,流量350的水泵。箱子实际垂直高度只有38厘米,所以选择小泵够用就可以了。 这个配置,配合71厘米的龟缸,足够养一两只小龟(5---10厘米)。 利用这次制作的机会,我把过程记录下来,仅供新手参考!对于老手来说,这东西没啥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回答几个龟友的问题,仅供参考! 第一个问题,绿水养龟和泥水养龟不香吗?为何还要沼泽过滤养龟?首先,你喜欢哪种方式养龟,是你的选择,别人无法左右。每一种方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了解,熟悉掌握,让它们为我们更好的服务就对了!绿水养龟,泥水养龟它们的优点我就不说了。谈谈我自己对它的见解:绿水,泥水养龟适合养殖场,省钱省心,只要龟顺利长大,卖个好价钱就可以!如果在自家,室内没光照,或者光照不足,你的绿水泥水就玩不起来!最重要的是,家里摆着一盆泥水,绿水,你家人是否有意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当然可以)养龟当然希望经常看到它们,泥水绿水,观赏性不够。至于操作维护,也是有讲究的,泥水养龟需要解决植物和龟之间的恩恩怨怨,绿水要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内,不能太浓绿,也不能太浅绿……有些老玩家做的不错,这些都不是问题。我曾经玩过绿水泥水,都没有成功,折损好多龟苗……建议新手慎重考虑,做好功课,不要白白损失心爱的龟。至于沼泽过滤,它的缺点也不少,尤其是传统的石子沼泽,笨重,翻缸辛苦……总之,任何一种方式养龟都有它的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不必拿这个和那个比较高低,没意义。 第二,喂龟的食物有什么讲究吗?原则上,食物来源多样化,新鲜安全第一!龟粮是主力,不必多说。只要龟粮不过期变质,都可以投喂。我并不纠结便宜龟粮还是高价龟粮,因为我穷!我的龟除了龟粮,主要吃素。家里的厨余垃圾是它们的另外一部分食物!有我微信的粉丝都能看到我平时养龟喂龟的视频,基本上都是厨余垃圾:烂菜叶,萝卜皮,野果子,……它们很少有肉吃,更别提虾了!喂龟吃生肉的玩家要小心了,很多时候你的龟突然生病,部分急性肠胃炎就是我们投喂生肉造成的。有的虾头有虾枪,龟吃了也有安全隐患。我个人建议,龟最好食物多样化,少吃荤腥。宠溺龟更要懂得如何喂养龟,千万不要好心做了坏事! 至于所谓乌龟混养的话题,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我有专门的帖子介绍。最后温馨提示:今天我又要删除一批粉丝微信了,请多多包涵!(微信加好友超过90天)
乌龟散养的一些心得和经验 最近有两个贴吧网友问我,在家里,如何散养乌龟。我就这个问题简单谈谈我是如何操作的,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散养的好处。散养的龟活动空间大,体质好,胆子大,互动好。大多数宠物龟都被困在一个很小的箱子里,吃喝拉撒都在这手掌大小的地方,转身都要碰壁。长期如此,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家里条件允许,我们还是尽量让它们多活动,有利龟龟的健康成长。另外,散养的过程,势必会让龟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包括人!接触多了,它们也就习惯与人相处,那么互动也就很容易了! 其次,散养的操作过程。龟第一次被放到新环境,难免龟紧张害怕,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缩头不动,到处乱爬,还到处拉屎……所以我们初期需要慢慢调教:在龟龟健康的前提下,每天放出来十五分钟,再抓回去。持续几天,再延长散养时间,从一个小时,到三个小时,最后几天……这个调教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不要因为龟出来了,到处拉屎,我们就剥夺它们活动的机会。其实它们拉屎是因为不适应,紧张造成的。它们习惯后,不会随便拉屎。我的龟现在很少让我给它们收拾大便。 另外,散养的卫生和安全问题。根据我观察记录半年散养后,得到的一些数据:在定时喂养的前提下,龟进食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内喜欢拉屎。这个时间段不适宜散养!喂食后两个小时到五个小时,龟基本上不拉屎,这个时间适合散养!初期散养,龟肯定到处拉屎,这个没办法,因为它们紧张!散养的环境尽量不要有塑料小颗粒垃圾,草龟嘴巴贱,见到任何东西都想吃,小朋友的塑料珠子,容易被它当成龟粮啃食,所以放出来之前,请确保没有危险因素的存在!放一个两三厘米深度的水盘,有几个作用:龟可以喝水,也可以在里头拉屎!另外,地板上有很多头发,龟容易带着头发进去主缸,在它们必经之路放一个水盘,可以清洗它们的底板,减少把头发带进主缸,堵塞水泵!乌龟散养的地方,需要每天用水清洗,因为龟爬过的地方,总是残留一股莫名的异味!散养的龟会跟着你走,找你讨饭,甚至爬到你脚背上……这也是散养带来的乐趣吧! 最后附带几张我散养龟的照片,仅供参考。
回应最近在贴吧里遇到的一些问题。 这个帖子,可能有些人看了会不舒服。请包涵!我前段时间发的一些关于组合过滤的帖子,目地是分享和教学。有不少玩家加我微信,请我给予一些指导。他们也做出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过滤系统。我也将他们做的成果照片发给大家看。(我都是经他们同意才发的。)对于这些帖子,玩家反映不一,归纳下来有几种。 1.新手玩家,没有经验,看到后,提出一些疑问和不解。我能回答的,都尽量回答。礼貌用语,详细介绍。 2.抱有怀疑态度的普通玩家,对此提出质疑的,我们可以交流沟通,求同存异,避免矛盾冲突。至于我介绍的东西,是否可行有效,只有实践检验。 3.老玩家,资深玩家,他们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案。他默默地看着,当吃瓜群众。这也不错。 4.抬杠专家,刷存在感。有这样一部分人,看到帖子,阴阳怪气,除了否定就是讽刺。不断通过恶意中伤,刷自己的存在感。别人受伤,他就高兴。这样的人,只能视而不见!谁搭理它,谁讨没趣。 我本人也在不断跟着贴吧里的其他玩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东西。我发的帖子,主要是和大家分享理念和经验。尤其是几个帖子,教学目地很明确。既然是教学,自然要让别人看的清楚明白,所以照片里出现“很多桶,箱子,高低不等,摆放占用大量空间”,因为这样才能让大家一目了然。当你看懂了,自己去实践的时候,可以调整,不是非要和照片里一模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人追求完美,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不断装饰,让它美观。我看了某位玩家的布局,也是和我类似的组合过滤,他通过购买一些植物,还有装饰纸,自己精心设计,把突兀杂乱的过滤系统,打扮得耳目一新。这非常值得喜欢美感的人学习和借鉴。有的人和我类似,注重实用,不追求美观,却成为被人攻击取笑的原因。寒心! 最后,奉劝那些“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杠精,多积口德,心中多份善念,少份暴戾,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石子沼泽和组合过滤的详细分解比较 最近微信指导一位湖南玩家做一套组合过滤,并把他的一些疑问总结归纳一下,挑出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大家分享。简单来说,就是把石子沼泽一个整体分解成了几个独立部分,让每一个部分都更强大,更容易维护。这就是我选择组合过滤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石子沼泽的沉淀部分和组合过滤的沉淀仓是对应的。石子沼泽的植物和组合过滤的植物仓是对应的。组合过滤还增加一个简单滴滤,加强了物理过滤,让水看起来更舒服。 用过石子沼泽的玩家都有体会:沼泽过滤不能大量喂养,不能高密度饲养,否则容易出问题。原因有两个,1.沉淀容积有限,沉淀多了容易堵塞,水质败坏。2.大量喂食,排泄物太多,植物净水能力跟不上分解排泄物的速度,水体也容易出问题。有很多石子沼泽玩家在日常维护中,打开排污管排污,根本排不出多少沉淀垃圾。大量的垃圾残留得不到排出,久而久之就塞满沼泽过滤箱……把石子沼泽的沉淀部分分离出来,用的一个独立的沉淀仓担负沉淀物有什么好处?1.容易排污。沉淀仓是一个小型垃圾桶,里头的垃圾非常容易被抽取出来,这样我们可以保证整个系统中的固体垃圾始终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2.增大植物面积。沉淀仓其实也可以种植植物,这样增加了植物的数量,净水效果也得到加强。 石子沼泽的植物和纯植物过滤的植物仓对比。石子沼泽内部空间有限,大量石子不但笨重还把宝贵的内部空间占据85%以上,植物生长受到很大限制。组合过滤中第二部分:植物仓只有水和植物,不仅轻便,而且植物生长不受限制。最关键的是维护,植物仓的维护和石子沼泽翻缸比起来,优势很大。组合过滤的植物仓底部沉淀也很容易排出,用一根软管虹吸底部沉淀,手动可以做到精准排污,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同时植物仓内也可以饲养少量黑壳虾,螺,灯鱼类的小动物。 无论石子沼泽还是纯植物过滤,都有一个通病:物理过滤比不过滴滤系统。那么是否可以把两者结合呢?根据这个想法,我们再引入一个简单的滴滤盒,增加一个物理过滤,既能让水更干净,又不用经常洗绵!沉淀仓可以把大部分的固体垃圾截留,植物仓的植物根系又截留一部分垃圾,能到达滴滤盒的垃圾已经不是很多,但是都是一些非常细小颗粒,这些都是石子,植物根系无法处理的垃圾。我们增加一个滴滤盒,放一张魔毯或者白棉,把最后一关。同时由于垃圾不多,不需要经常洗绵。(我本人大约15---20天洗一次)我的魔毯和白棉之间放置网格板,有2厘米的高度差分开,通过观察,夏天大量喂食,大约5天第一层魔毯就堵塞,溢流,但是第二层白棉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经过这三关,出来的水比较清澈。 组合过滤的缺点就是比较占用空间,毕竟它有三个部分水平放置而成。(三者之间有高度差)并且需要定期维护,不能像石子沼泽那样一劳永逸。组合过滤不适合偷懒的人玩。组合过滤需要大量的植物,也不适合新手玩。 有的人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多个植物仓,增加生化仓,放置大量的生化材料等等。我个人尊重他的选择,但是我不愿意搞得那么复杂。简单实用就好,无限增加各个部件不见得效果也可以无限加强。当然,实践才有发言权。那种不断串联的做法,我没尝试过。 好了,这就是最近几天和玩家交流,归纳的几点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
纯植物过滤之铜钱草的一些心得分享 铜钱草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挺水植物,经常作为沼泽过滤的主角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它应该怎么种植,怎么维护。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为什么我的铜钱草总是烂根?总是长得不死不活的样子?铜钱草除了我们常说的,需要光,热,水,肥之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大家在使用铜钱草作为沼泽过滤的植物的时候,是否关心:我的铜钱草是土培还是水培?大家如果从花鸟市场买,肯定是土培,如果从网络上买,大部分也是土培,只有少量是水培铜钱草。土培铜钱草的根系和水培的根系是不一样的:土培的根系比较细,长,颜色暗。水培的根系白嫩粗大,略带黄。简单的说,土培根系适应了土环境,你直接把它丢到沼泽过滤箱里,它不能很好适应水环境,容易烂根,它要重新长出水培根,重新焕发新活力。这个过程需要20---30天,在这段时间里,你就看到你的铜钱草不死不活,还烂根黄水。我的操作:提前在一个容器里培养水培铜钱草,用鱼缸里的水培养,三五天换一次水,当你看到它们长得不错的时候,再转移到沼泽过滤系统中,它们第二天就可以正常工作了!还要提醒大家,要有意识提前培养植物,手里多些“储备干部”,随时可以替换掉原来的植物。 铜钱草的生长规律:铜钱草喜欢20---35度温度,喜欢水,光照最好不低于5小时每天,肥的要求不高,养鱼的水就很肥了!铜钱草叶子不容易枯落,从新叶出来到发黄落叶,正常周期是45天。每年铜钱草都会开花两次,有的黄色有的红色。开了花,铜钱草容易叶子变小,观赏性降低。我一般看到花就剪刀伺候! 铜钱草需要固定吗?纯植物过滤,不需要石子,不需要固定植物。铜钱草直接带根带叶丢进去,自动漂浮水面,无需担心泡水烂掉。所以大家不要老是问:不固定怎么成?你试试就明白! 铜钱草根系太多,铺满整个过滤箱的时候,要考虑减密。减密分两个部分:剪掉一大半的茎叶。剪掉一半的根系。我的操作:把整片铜钱草从箱子里提出来,放地板上,像切蛋糕一样,切成几份,丢了一部分,只保留三分一茎叶根丢进沼泽过滤箱。 铜钱草患病虫害怎么办?常见的有:虫子吃叶子,根系有铁锈红,烂根……我的操作很简单,整个缸里的植物丢了,把箱子高锰酸钾消毒一下,把储备干部放进去就可以了。所以说,手里要有自己培养的植物,你会发现,啥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都是我自己玩铜钱草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价值。
我对纯植物过滤的几点理解 最近发了几个帖子,引起一点点涟漪。我发帖说明一下! 纯植物过滤替代不了石子沼泽。这个之前我早就强调过了。石子沼泽有很多优势是纯植物无法替代的。最最关键一点就是:稳定!石子沼泽比起纯植物过滤要稳定多了。我本人玩沼泽快四年了,前2年就是石子沼泽,我和别人还有些不同:我是闭门造车,自己摸索,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没有玩贴吧,没有在微信群,我的第一个沼泽过滤箱是看着淘宝上的照片自己做的。整个过程磕磕碰碰,返工多次,浪费了很多钱。我养的龟比较多,有很多缸,所以我不仅做一套,还做了很多套石子沼泽……在这两年里,没人帮我,都是自己去实践。我还给同城龟友做过几套沼泽过滤。我对石子沼泽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对于新手咨询,我第一反应就是推荐玩石子沼泽。因为新手太需要成功了,如果失败,那种体验感会非常差。石子沼泽的容错率比较高,个别环节出问题,对整体影响有限。纯植物过滤比较合适老玩家,尤其是阳台上养龟的,要考虑承重问题。 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有人将它们对立起来,非要比较谁好谁不好。捧一个,踩一个,要不得。纯植物过滤在二十多年前,我从电视上看到的,并非我独创。来贴吧不到一年,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也有一些资深玩家,非常感谢他们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我把这个纯植物过滤进行分享,纯粹就是想给大家多一种选择,并不是要当“搅屎棍”。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玩的开心,过得顺利!
指导网友又做了一套纯植物沼泽过滤。 春天来了,好多网友开始玩沼泽了。有一部分网友找了我,要我指导帮忙,把原先的石子沼泽改成纯植物沼泽。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我已经帮助指导了大约20个玩家,制作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纯植物沼泽。有的是单一纯植物沼泽,有的是毛刷沼泽,有的是石子沼泽,更多的是和下边这位玩家一样的组合式沼泽。 组合式沼泽过滤是将几种不同过滤结合在一起的过滤系统。它由前置沉淀仓,植物仓,简单滴滤盒三者串联而成。之前我有专门的帖子介绍,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直接上图!第一张图是放在客厅阳台的整体图,后边几张是具体的细节图。由于空间有限,很多东西没有位置摆放,所以显得很凌乱。 这种组合过滤最大的缺点就是,占用空间很大,水泵功率不能太小:很多玩家向我反映,他们用7瓦泵无法把水送到过滤系统里,换成15瓦才可以。这里有一些细节问题:设计的时候,尽量考虑高度差,我也是通过计算,设计,尽可能把我的整个过滤系统高度差压缩,才实现67厘米高度,用了7瓦泵。这个照片里的玩家,他的高度差接近一米。这样做有啥缺点:水泵小了,水上不去,水泵大了,水流就大,沉淀效果就差。所以希望其他玩家合理设计,要尽量降低垂直高度,这样可以选择小泵。小泵的优点真的非常多。 最后解释一下,由于加我好友的人太多了,所以每隔三个月,我不得不删除一部分贴吧网友。请被我删除的玩家见谅。我的意思是:需要帮助的可以加我,三个月内,我提供指导,三个月后,我也没啥可以教了,你可以出师了。因为我比较喜欢清静,不喜欢热闹,所以也不要邀请我加这个群,那个群。请多多包涵。
纯植物沼泽过滤的前期工作 最近十来天有多位网友私信我问问题,最多的就是:教我做一个纯植物沼泽!我想帮你,可是你得提供足够的有用信息,我才能给你有价值的建议! 很多人想趁春天要来了,做一套沼泽过滤,这是可以理解的。你能来找我请教,是我的荣幸。我能帮的,也不会吝啬。很多人一来就说,你的沼泽过滤需要什么材料?能不能告诉我,我也要做一套。 首先,你应该告诉我一些基本情况:养鱼还是养龟?南方还是北方?室内还是室外(室内建议滴滤)?主缸规格多少(主缸规格决定过滤系统规格)?还有多少空间预留做过滤(有的家里空间有限不适合做组合过滤)?手里有没有工具,动手能力如何(没工具,动手能力不够,最好买现成的)?是否已经开始培养挺水植物(这个决定成败)……对水体要求是过的去就可以(单一版纯植物足够),还是要求尽可能清澈见底无杂质(组合过滤可以满足)?有了这些信息,我才好给有价值的意见给你。 有一位高中生的龟友,家里饲养空间有限,手头紧也没钱,时间也没有,他却要求我教他组合过滤……太勉强了。有个河南的玩家,室内缺乏阳光,又不愿意滴滤洗绵,非要沼泽,关键是老婆还不同意……说这些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要量力而行!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去制作合适自己的东西。 我总结一下,我养龟7年,玩的过滤从上滤盒到三层周转箱滴滤盒,再到石子沼泽,而后毛刷沼泽,滴滤加沼泽,单一的 纯植物沼泽,沉淀仓+纯植物+滴滤盒,到最近的简化版蔬菜沼泽……其实都是需要亲自去摸索出来的,过程中也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玩久了,也就知道如何解决。 怎么去做一个沼泽过滤,很多玩家都有帖子介绍。我的帖子里也有介绍,尤其是单一版的纯植物沼泽,组合过滤,蔬菜版的……我这里都有。以前还有滴滤盒的制作讲解的帖子,不小心删除了。感兴趣的玩家可以看看我的帖子,具体的细节问题,也可以私信问我。我不懂的不会乱教,我懂的,一定如实告知。如果真心想玩纯植物过滤的,请先看帖子,不懂再问。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就动手做,想清楚了,再动手也不迟。
给打算玩纯植物过滤玩家的几条心得体会 今天是大年初三,天很冷,还下着雨,宅家里没事做,和几个龟友聊天打发时间。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有三个:1.纯植物沼泽过滤有哪些优点?2.如何才能玩好纯植物过滤?3.平时维护的一些细节操作问题。 要想真正体验纯植物过滤的好处,最好是先玩一段时间的石子沼泽,两者都体验了,才能真正明白纯植物过滤的好处。石子沼泽有很多优点,尤其对新手来说,是首选项!它有石子填充,物理过滤这块比较有优势!植物也容易固定,成活率高……新手选择石子沼泽,那是最好不过了。纯植物过滤不需要石子,不需要隔层,不需要雨淋管,排污管……整个过滤箱只要开一个出水口,进水口都不用开,直接从箱子上来个“n”字就可以了!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我这样的穷人!纯植物过滤还有两个优点:质量轻便,翻缸快捷。 纯植物过滤不太适合新手玩,原因有:1.它需要自己做,得有工具,买现成的不合适纯植物过滤!2.它还需要大量成熟的植物,这也是很多新手不具备的!3.它需要定期虹吸排污,很多人懒,不愿意!(纯植物沼泽每20天到一个月需要软管虹吸排污一次)很多玩家私信问我,怎么玩纯植物?当我得知他不是老手,都会建议他从石子沼泽开始玩。 如果你下决心玩纯植物过滤,需要做哪些工作?1.准备好工具:打孔器,pvc剪刀,冲击钻或者t型扳手,基本的配件:内外丝直接,弯头,三通,pvc管……2.提前一个月开始培养植物,用一个40 30 15 的周转箱,放入养鱼养龟的水,水培你要种的植物,比如铜钱草,水竹,薄荷……培养到根系充分长开,能够覆盖水面二分之一以上。3.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植物沼泽之前,增加一个沉淀仓(放毛刷),这样的布局,效果比较好! 平时如何维护?我的做法就是:1.半个月软管虹吸沉淀仓,把黑色污水抽出来。(约1---2分钟)植物仓一个月也抽底排污一次。根据我自己的实践体验,有了沉淀仓,绝大多数不溶性垃圾都被截留在这里,只有很少的部分到植物仓。(我采用水泵抽水进沉淀仓,不是虹吸,效果也不差)追求完美的,还可以在植物仓后,增加一个简单滴滤,增强过滤效果,那样的水真的就非常清澈。2.植物减密,植物越来越多,不是什么好事。太茂盛了,就要:剃头,减根系!剃头好理解,剪去部分枝叶,减根系就是把水下部分的植物根系适当剪了一半!(纯植物剪根非常容易)3.翻缸,纯植物翻缸可以说是最容易了!排水,直接用手把植物整体提出来,冲洗,剪根,剪枝叶,放回去,注水搞定!一般我选择一年翻两次,气温高的时候翻缸。每次翻缸时间约10---15分钟。4.植物长虫怎么办?我的做法很简单,全部换植物!我在自家楼顶培养大量的植物,作为储备干部,随时可以替换正在岗位上工作的植物。5.水泵尽可能选择小功率,这样容易沉淀,也省不少电费。6.如果养的龟喜欢吃素,可以尝试种水芹,空心菜……可以净化水质,又可以喂龟。6.换水,基本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不用换水,但是要及时补水!哪些情况需要换水?出现死鱼,病龟(皮肤病),水体突然变化很大的特殊情况,需要换水!每次换三分之一等温水就可以了。 总得来说,无论哪种形式的过滤,都需要用心,要付出,才有成功的可能。希望这些信息,对即将打算开始玩纯植物过滤的玩家有帮助。
实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近期看了一些贴吧里的文章和大家的回帖,让我回想起几个月前的一些往事。纯植物过滤,管用吗?它和石子沼泽比,谁厉害? 首先,我摆出我自己的观点:1.没有谁厉害谁不厉害,看个人操作。2.实践才是王道,用事实说话最好。3.大家如果能求同存异,取长补短,那就最好了。 1.纯植物沼泽不是我发明的。在20年前,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就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这种过滤的介绍。由于时间太久,很多信息都忘记了。只记得,纯植物过滤来源于湿地沼泽,属于沼泽过滤的一小部分。我们现在玩的石子沼泽,其实也是湿地沼泽的一部分。没有谁比谁厉害,拿这个来纠结没意思。有的人非常喜欢拿这个做文章:你这东西不行,没有这个没有那个,也不符合逻辑,甚至觉得你是来骗人的。行不行,管用不管用,需要实践! 2.任何过滤,最终服务鱼和龟。鱼和龟没事,那说明你的过滤就管用。我玩过很多过滤,也玩了很长时间。有成功,有失败。无论哪种形式的过滤,都需要学习,才能掌握,才能不死鱼不病龟。所以,实践才能积累出经验,才能成功。我很少去关心水里的这分子,那离子,这细菌……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玩家,不是专家。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去做。我们贴吧里的玩家也大多和我一样,知道的很少,也不想知道那么多。我们想要的,是开开心心养鱼,鱼也健健康康。 3.任何东西,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也有自己的优点。别人指出不足,谦虚学习改正。即便别人说的不对,也不必互怼,多份包容,少份戾气,挺好的。举个例子,纯植物过滤本身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改进多处,取长补短,让自己的过滤越来越好。 一大早,写字太多,大家都不想看了。希望大家能够玩的开心,过个好年!
2021年的最后一贴 今天是2021年12月31号,也是今年最后一天了。发个帖子记录一下这一年的一些点点滴滴。今年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年,经济不景气,收入比往年少了很多。生活还得继续下去!龟龟和鱼活的还可以。这一年,前前后后买了几次鱼,两次龟。 4月初,第一次来到贴吧,进了沼泽过滤吧。在这里,学习了很多东西。之前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摸索,闭门造车。从三年多前开始接触石子沼泽,到后来改良的毛刷沼泽。再到今年年初开始玩纯植物沼泽,不知不觉也度过了一千一百多天。纯植物沼泽虽然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来到贴吧后,向很多实力派玩家学习,再次改进自己的纯植物沼泽。现在用了组合过滤,水体比以前更好了!日常维护也比以前更加省心省事了。这里要感谢好几位贴吧网友。(名字也不点明了,因为我真不会拍马屁。)他们私下给予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让我受益颇多!贴吧是个好地方,这里汇聚了大江南北各路高手,十八般武艺,让人学不过来!我也在贴吧里把自己的压箱底的经验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在这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认识378个粉丝,帮助了十几个人制作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沼泽过滤和滴滤系统。帮助几个龟友制作了三个乌龟晒台,分享鱼龟混养的心得给6个粉丝。感谢大家的相互交流和分享。最后,让我的宠物们,在这里给大家拜年:元旦快乐!
分享沼泽过滤黄水原因和解决方法 沼泽过滤主缸水容易发黄,这是很常见的问题。沼泽过滤黄水的原因有哪些:1.植物烂根,烂叶造成的。2.喂食后残留食物和宠物的排泄物也是黄水原因之一。3.乌龟晒台用了沉木,沉木黄水那可厉害了!4.水体太小,水里富营养化,也可能黄水。 解决方案:1.植物生长,有生必有死,新陈代谢是肯定有的。有空的时候,及时清理落在沼泽过滤箱里的烂叶子可以减轻黄水现象。如果发现植物烂根,也要及时转移烂根出来。2.喂食量要合理,切记不要一次投喂太多。吃不完,败坏水质。拉的多,清理也麻烦。不清理,有洁癖的人受不了。3.沉木用之前,沸水煮几遍。即便如此,依旧黄水。有的人喜欢用蛋白棉来解决,也是可以的。4.水体尽可能大些,饲养密度尽可能小些,可以减轻黄水现象。有的玩家家里地方有限,一个小容器,养了很多宠物,水体空间又非常小。龟拉一泡屎,整个缸颜色都变了。即便用了过滤,水看起来也是不够清爽。5.如果有条件,可以适度增强过滤系统,虽然不能根治黄水,却能让水看起来没那么黄。 总之,想彻底让水不黄,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沼泽过滤,长期加水不换水,水不黄才怪。我们只能尽量减轻黄水问题,却不能根治黄水。请做好与黄水长期共存的心理准备吧。 最后附上几张今天拍摄的照片:没有一个缸的水不黄。
鱼龟混养心得分享之二 前几天发了个关于鱼龟混养的帖子,有好几个粉丝私信问我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看得出来,有些玩家很想鱼龟混养,但是没成功,心里有点着急。今天周末,就把我鱼龟混养的经历简单说一下,分享一些经验吧。 四年前,我开始尝试鱼龟混养。第一次从某宝上买来30只草金鱼,直接倒入龟缸,三天团灭。我总结出:鱼到家很虚弱,不适应新环境,给龟抓住机会吃光了!第二次再来30只草金,先在一个盆里单独养7天,从中挑出10健康活泼的“敢死队”,再入龟缸,这次又是一次你追我逃的生死大逃亡。五天后,还有2只草金存活,其中一只尾巴被咬断一部分。(后来还是被吃了)我总结:龟已经把鱼当食物了,只要是鱼,它就去抓,得给它们改改习惯。另外不能让鱼进龟缸,得让龟进鱼缸。这就是我后来提到的“先鱼后龟”。这是为何?鱼先进缸,适应新环境,熟悉每一个角落,这就是鱼的主场。龟再来抓它们,不容易!毕竟比起游泳,龟不是鱼的对手。先龟后鱼,让龟有了可乘之机,趁鱼没适应就把鱼吃了。 有了前几次的失败,我又买了一批草金。这次同样先单独养鱼7天,把死鱼病鱼捞出来,留下健康的鱼。(死鱼病鱼千万不能给龟吃,它们吃了就要吃活鱼)同时有意识把龟的食谱里的荤菜全都去了,只给龟粮,蔬菜水果,一点荤腥都不给。7天后,把鱼和龟换家:龟出来,鱼进龟缸,龟再进鱼的盆里。5天后,再把龟放回龟缸,喂大量龟粮,让龟饱饱吃一顿。在鱼龟混养第一个星期,每天都把龟喂饱,它们就不怎么喜欢去抓鱼。慢慢的,鱼龟相互交流,成为朋友,不再杀戮。 等龟和草金成功混养后,我再引入比较昂贵的锦鲤!锦鲤到家,也是单独养7天,把龟拿出来,把锦鲤放进去,过几天,龟再回龟缸。龟也不会再去抓新来的锦鲤。这里还有一个分享:当鱼成群在一起的时候,龟很难抓到鱼,当鱼单独一两只的时候,容易被龟欺负。所以如果你想鱼龟混养,最好放一群健康活泼的鱼。(最好超过15只鱼) 写的啰嗦,看的辛苦。大家多担当点,谢谢。
回答粉丝关于鱼龟混养的细节问题 1.鱼龟可以混养吗?2.鱼龟混养需要哪些条件?3.混养后如何喂食?4.混养后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首先,它们可以混养!很多玩家的视频里,鱼龟混养很常见。所以不用怀疑,是不是有人把鱼和龟放一起摆拍而已。根据我的了解,鳄龟,枯叶龟不能和鱼混养。这两种龟很凶猛,基本上鱼都会被吃!巴西龟,锦龟类,包括地图等,和鱼混养需要很大的水体,才可以保证鱼能存活。草龟,黄喉,这类国龟比较温顺,和鱼混养难度不大。亚巨庙龟,素食主义者和鱼在一起,很和谐。 鱼龟混养需要:水体要大,水位不能太浅,否则鱼逃跑的空间都没有。鱼要选择健康的,游泳迅速的品种。比如草金鱼,锦鲤,中国斗鱼……先鱼后龟,先放鱼进主缸,待几天,让鱼适应新环境,把病鱼,伤鱼,弱鱼挑出来,再放龟进主缸!龟进去后的第一个星期,尽量喂龟粮,把龟喂饱,不要让龟饿了,激发抓鱼的欲望。如果有的龟比较喜欢主动抓鱼的,可以抓它出来关禁闭几天,再放进去。几个回合下来,再贪吃的龟也会老实多了。平时尽量不要喂血腥的东西给龟吃,我都是素食,蔬菜水果,龟粮。一年下来,可能就一两次给它们开荤。 鱼龟混养后,如何喂食?鱼粮,龟粮,是通用的!我的操作是这样的:买几种规格的鱼粮龟粮,想喂龟,就用大颗粒(最大规格),龟能吃,鱼吃不下!温度低,不能喂龟,又想喂鱼,怎么办?用小颗粒鱼粮投喂,龟吃着不得劲,吃不了多少,鱼确可以吃大部分。我用的龟粮,鱼粮,都是便宜货。鱼粮1元100克,龟粮28元5斤。当然,还有一些育归龟粮,那是缘的食物。 平时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把病鱼捞出来,不要给龟机会!龟喜欢追病鱼,把它干掉。及时把病鱼隔离出来,不给龟犯罪的机会! 其实,当鱼龟混养度过第一个月后,基本上龟就不会再去抓鱼了。那么鱼龟混养有啥好处呢?1.鱼帮忙打扫垃圾到水泵附近。2.鱼饥饿的时候,喜欢吃龟粪。3.鱼龟混养,观赏性也增强不少。4.鱼是监测水质的标兵。如果水出问题,鱼先病,龟没事。所以当看到鱼病了,就要关注水体了。鱼完蛋后,接着就轮到龟了。因为我养龟为主,鱼就是配角,所以鱼在我家,待遇比较差!
谈一谈水泵功率对水质的影响。 昨天有玩家问我,他打算在双12的时候买一个水泵,买多大的好?他养的是兰寿,用的也是周转箱,滴滤系统。他想买一个30瓦的泵,理由:原来的20瓦吸力不够,鱼便不能及时被吸走。这样的想法,对吗? 首先,水泵功率大,看起来应该可以把垃圾都吸走,实际上并不能!一个缸再小也有几十厘米长,30瓦的泵对超过10厘米外的吸力就很小了,根本不能照顾到每一个角落!你得买多大的泵,才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所有垃圾都抽走? 其次,泵功率大了,垃圾特别容易被打碎,水流大,不容易沉淀,过滤棉压力大,换洗频率增大。有的垃圾还容易再次回到主缸,造成水体浑浊。 最后水泵 功率大,水流大,鱼时刻处在激流之中,不得休息。久而久之,容易生病死亡。作为主人,养鱼不考虑鱼的感受,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只想着通过增大功率,把鱼便抽干净为目地。这样做,对吗? 有的人有强迫症,总希望自己的缸里干干净净,一点杂质都没有,水看起来要清澈见底。有这种想法本没错,但是实现目地的方法不妥。虽然我养龟为主,养鱼为辅,但是我多多少少也知道,水质好坏决定宠物的健康。水质的好坏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不是靠一个大功率泵就简单实现的。其他因素暂且不论,今天只说一下水泵功率。功率合适就是最好的,太大,太小都不好。功率小了,水都上不去,谈不上过滤,尤其是滴滤,一小时需要最少3---5次水体循环!沼泽过滤循环1---3次足够了。举个例子,我的缸里,水体约75---90升,用一个流量300,七瓦泵已经绰绰有余了。至于功率小,不能及时抽走鱼便,我就没这方面的担心。控制喂食频率和喂食量,控制饲养密度,养些活泼好动的鱼,搅动水体,不担心会有垃圾残留。事实上,我的缸里,很难看到垃圾残留。其实,鱼缸里有些杂质,对水体影响不大,鱼状态好就没事了。 所以说,通过选择大功率泵来吸鱼便是不明智的做法。水质好坏,和水体大小,饲养密度,投喂量,过滤系统的正常运作分不开关系。只是在很多方面,我懂得还太少,无法和大家分享更多的知识。只能把自己的一些实践心得,和大家交流。希望大家在选择购买水泵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自己的鱼,它们在激流之中挣扎的样子,真的很辛苦!
回答粉丝几个问题 1.硝化细菌可以消灭粪便吗?不能,消灭粪便的是腐生菌,不是硝化细菌。我也没见过硝化细菌,我也是从资料上得知,它有很多种,简单的说,它把水中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再分解成硝酸盐,降低水体毒性,它不能分解粪便。另外一种叫 腐生菌的,可以分解粪便! 2.水泵功率不够大,抽不走粪便。这说法不太正确。水泵的目地是让水流动起来,顺便把它附近的垃圾抽走,它很难把整个缸任何角落垃圾都及时抽走!我发了一个视频,我的缸用的都是最小功率泵,只要能保证能把水送到指定位置就可以了!水流非常小,可是缸里一样没垃圾!因为鱼和龟会搅动水体,把垃圾随机送到泵附近…… 3.滴滤之后再沼泽,植物会饿死?不会!滴滤两个作用:拦截大颗粒固体颗粒,硝化作用降低水体毒性!植物吸收的是可溶性物质,它不能吸收固体颗粒,所以不存在滴滤后,植物饿死的现象!植物没那么容易饿死!很多人,清水种植,植物尚且可以存活,何况是养鱼的水!? 4.纯植物沼泽没有石子沼泽过滤好,因为没有反硝化作用!这也是有毛病的!我们自然界的湿地,环境大,才可以产生所谓的厌氧环境,才有反硝化作用。我们玩家手里的沼泽,太小了,最大也就几个立方,根本不能和自然界比!水不停流动,整个沼泽环境都是富含氧气,根本无法形成所谓的厌氧环境!无论你是10厘米石子还是50厘米的石子层,根本不够!玩家,手里的沼泽,可以忽略所谓的反硝化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石子的纯植物,和右石子的沼泽比起来,优势明显,劣势几乎忽略不计! 以上几个问题,是最近粉丝问的比较多的,我一并回答了!
简化版的纯植物沼泽过滤设想方案来啦! 最近我被一个问题困扰:窗外的水竹长得太高太茂盛,把家里的阳光都遮挡不少,老婆抗议了!另外,我近期改动了过滤系统,改成组合过滤,整个系统重量也增加很多!我今天的方案重点解决两个问题:1.遮挡阳光问题。2.如何减轻重量的问题。目前是设想阶段,来年开春实施,看看效果如何。先分享一下,有需要的可以参考! 改动最大的就是把目前的40 30 28 沼泽过滤箱改成40 30 15 的规格!这样做有利有弊:整体减轻13公斤,只能种植矮小的植物,不能种高大植物!比如40 30 28 箱子,种水竹美人蕉没问题,种铜钱草就是浪费了!但是水竹太高大,夏天抽水猛。用40 30 15 箱子太浅,只能种铜钱草,薄荷,狐尾藻这类根系比较浅的植物,完美解决遮挡阳光的问题。 这里需要考虑的就是,改动之后的净水效果如何?很多人担心,容器浅了,沉淀效果不好等等。我分享一下我近期的一点心得:增加前置沉淀后,沼泽过滤箱内垃圾不多,可能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这是我从日常维护中得到的数据(10天软管虹吸排污,多次观察记录下来的结果和以前没有前置沉淀的对比!),残留在沼泽过滤箱里的垃圾,我一样也会虹吸出来,问题不大!最后还有一个简单滴滤盒把关,出来的水还是非常清澈的!所以,我觉得改动后,净水效果应该不会有多大影响。当然,这一切都要等到来年春天的实验!现在可以做的就是提前培养铜钱草,准备好40 30 15 的箱子! 这里还要提一下,关于水泵功率的问题!我最近又做了一个对比实验:一套沼泽用7瓦泵,一套10瓦泵,实验一个月,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10瓦泵的净水效果不如7瓦的!在其他条件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功率大的泵,水流大,沉淀效果不好,滴滤盒容易脏,主缸水容易偏黄,且有些混!功率小的泵,水流缓慢,沉淀效果好,滴滤盒不容易脏,沉淀仓倒是垃圾很多!还有一个大家喜欢问的问题:担心功率小,吸不动垃圾!这点,很多玩家都已经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不存在!靠水泵去把整个缸垃圾吸走不太现实!缸里的垃圾,更多靠宠物的游动,把水体搅动起来,垃圾随机来到泵附近,被带走!还有一些微生物可以直接分解大颗粒垃圾成小颗粒…… 不多说了,很多人没耐心看!明年操作,走起!
浅谈滴滤系统中的过滤棉作用 前两天,有网友私信问我,说自己的过滤系统突然出问题了!整个主缸里的水变得很混,已经持续五六天,并且鱼的状态不好!我看了他的照片,是阳台半露天的滴滤系统,养金鱼。找来找去,从照片里怎么都找不到原因!我问了半天,大致猜测是他一个星期前换水,并且把滴滤盒里的白棉全部换了,把陶瓷环都洗了…… 滴滤盒里的东西,并非越干净越好!比如过滤棉,全新没用过的白棉反而不如用了几天的“二手绵”!那位网友的主缸水混,应该是硝化系统崩溃,加上他着急不停换水造成的。鱼不适应,所以也出现状态不好的情况。我以前用滴滤系统,喜欢新老搭配:过滤棉不能全新,得一部分老绵搭新绵!慢慢更替才不容易出问题!有洁癖的人看到黑乎乎的过滤棉,恨不得马上丢了换新的!我却非常喜欢这样的“老绵”,“老绵”在,水质肯定不会差!正如我前段时间发帖说的,沼泽过滤翻缸的时候,不要把沼泽过滤箱里所有的“黑水”都倒了,留下它们,你省了很多麻烦!它们富含各种细菌,对稳定水质很有帮助!我也经常提醒一些粉丝,不要一出问题就是大换水,下药,洗绵,翻缸……滴滤和沼泽过滤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稳定是王道,折腾容易出事! 有的时候,偷懒不管反而是好事!养鱼养龟,需要心平气和,多份恬静。
小平浅谈沼泽过滤植物篇二 最近有几个玩家私信问我,关于翻缸后,植物的选择,种植以及所谓的“空白期”如何处理的问题。我这里简单回答一下! 玩沼泽过滤,免不了要翻缸。很多人觉得翻缸相当痛苦和麻烦:辛苦几个小时,又脏又累还是小事!植物稀稀拉拉,长不起来,水体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所谓的“空白期”就是翻缸后到植物生长起来的这段时间,很多人觉得不好处理。我说说我的心得:1.翻缸不换水。2.翻缸把老植物都丢了。3.翻缸后,换新植物。 翻缸不换水,我在前边的帖子里有介绍。主要目地就是稳定水体,减小波动!这里不多说了。为何要丢弃原来的植物不用?原来的植物根系那么多,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根系发达的植物虽然好,放回去,可以短时间内又重新长起来,但是,正是因为根系太多了,所以也制约了植物的继续生长!箱子内部空间是有限的,植物根系多,不仅仅制约自身的生长,还容易堵塞管道。所以我把它们全部丢弃!(这样做,也节约很多时间。)我如何解决“空白期”?那就是提前培养足够多的植物!植物在手,随便玩!打个比方,我计划一个月后要翻缸,我就提前一个月开始培育新的植物!选择生长迅速,容易打理,根系发达的植物!比如,水竹,铜钱草……新的植物放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用养龟养鱼的水来水培!当植物生长正常,有一定根系(不是很发达),就可以采用了!翻缸后,把新植物放进去,它们可以立刻正常工作,把所谓的“空白期”缩短到只有几天!被丢弃的植物,砍掉大部分,保留一小部分,作为“储备干部”,为下一次翻缸做准备!这样的操作,让翻缸变得非常简单快捷,安全可靠!尤其是对于纯植物沼泽来说,翻缸一次,十来分钟,这样的体验真的不错!哪怕半年翻一次,都不觉得累!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点实践的体会。每一个地区,情况不同,大家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全搬!希望这个帖子,能给大家一点启发和帮助。
小平如何对纯植物沼泽翻缸? 今天早上看到植物长得太多了,都快影响到楼下的业主了,不得不修剪,顺便翻缸一次!这套纯植物沼泽,仅仅运行了5个月!它再坚持几个月都没问题!提起翻缸,很多玩家都很头疼!对于石子沼泽来说。翻缸是一件体力活,又脏又臭!我几年前也是石子沼泽,翻一次,怕一次!每次折腾几个小时,全家脏兮兮的,没少被老婆骂! 现在是纯植物沼泽,没了石子,翻缸一次,需要多少时间呢?我特意做了一个时间记录:1.先断电,0.1分钟!2.用剪刀开始剪植物的茎叶,花了10分钟!3.把整个植物根系从箱子里提出来,0.5分钟。4.把准备好的植物放进去,再摆弄一下,1分钟。5.通电0.1分钟,全部结束!总计不到14分钟! 接下来,我通过照片,一点一点分解细节要领。 第一张照片,是正在修剪的植物。如果不剪短,不容易提出来! 第二张是植物根系特写。此时的植物根系仅仅占据整个箱子体积的一半!如果不是我提前翻缸,它再支持半年,也是没问题的! 第三张照片就是把整个根系都提出来,这些都可以丢了,也可以留着备用!因为我植物多,所以我选择丢了! 第四张是修剪好的水竹,准备放进去!水竹把它剪成照片里的样子就可以了!直接丢水里,不用固定!过一个月,它又长得非常好了!水竹很难死,长得快,还不掉叶子,不长虫……养龟净水“神器”! 第五张照片是我提前培养的铜钱草,也一起丢进去植物仓里!我用一个废弃周转箱,提前一个月,水培铜钱草。平时用一些养鱼的水补充就可以了! 第六张是我提前培养的滴水观音,放沉淀仓。滴水观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适合放在沉淀仓里。 第七张照片是放好了植物后的一个特写。我个人不讲究美感,所以胡乱放置植物! 第八第九张是通电注水后,运行的细节图。这时候一定要检查各个部位是否正常,是否漏水,…… 这里说几个小技巧:翻缸的水,要保留,这样水质不容易产生较大波动!水里有很多细菌,初期主缸还不容易浑水绿水!植物根系不要洗干净,要保留少量的“脏东西”,对水体的恢复很重要!翻缸后的第一个星期,减少喂食,适当少量换水。(我基本不管,随它变化!)过个十天八天,自己恢复正常!翻缸的时间,尽量选择在天气晴好,温度高的时间!(我这边温度34度,还要持续个把月)
实践检验真理:不断调整,不断进步! 最近有贴吧网友问我,你不是只玩纯植物过滤吗?为何还增加前置沉淀,滴滤……?你不是说,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一起没问题吗?为何你也改成远离了?……等等问题。我今天下午有空,就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三个月前,我的每一套过滤都只有沼泽过滤箱,没有别的器材参与。单一的沼泽过滤,效果如何呢?我觉得,养龟够用!在贴吧上认识了一些经验丰富的网友,向我介绍了前置沉淀,串联式沼泽,加滴滤盒等这样的布局。看完介绍,感觉不错!但是仅仅凭感觉是不可以的,必须亲自实践,才知道这样的布局管用不管用!既然有想法,那就折腾吧!买这买那,说干就干,前前后后把自己的几套植物过滤都改了,改成了前置沉淀再沼泽过滤,最后滴滤!效果如何呢?得让时间来证明!不知不觉过了几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还是观察记录了一些我关心的数据!简单总结一下,多套组合比单一沼泽过滤确实好些!如果家里空间允许,经费充足,追求高品质水体的,可以考虑! 之前我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基本在一起,为何也改成远离了呢?还是那句话,用实践证明!之前靠的很近,效果不差!(可以看我前期的帖子)改成远离后,效果和之前差不多,没多大区别!(仅凭肉眼观察判断,没有化学药品监测)我本人喜欢自己通过实践来检验对错,不喜欢空谈斗嘴。 贴吧里很多人的心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也都是亲自去实践证明是否可行!例如,我自己室内一套沼泽加滴滤,植物生长一直非常差,简直就是滴滤在工作!有贴吧网友介绍,种滴水观音,我也买来试试,过了一个月,发现确实长得很好!还有网友介绍用灯来补充光照!网络上有多种声音,有很多人觉得,灯光效果不好,植物长不起来!那么我也买来一个最普通的led10瓦灯泡,近距离每天照射铜钱草,20天后,叶子绿油油的,和之前的比较,变化很大!(今天拍了几张照片)…… 实践是最好的!如果有想法,就大胆去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想办法解决,你就进步了!别人说的,也是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践的!也许在别人那是对的,到了我们这里,可能不一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仅仅靠道听途说,畏手畏脚,不敢实践,进步有限。
小平浅谈沼泽过滤之植物篇 1 本文篇幅不长,估计三分钟读完。我想谈一谈我几年玩沼泽过滤,种植植物的一些心得体会,纯粹从实际出发,不搬教科书! 植物的选取。我们常常提到,沼泽过滤选择挺水植物,挺水植物种类也很多,如何选取?对于挺水植物的定义,感兴趣的可以百度查一下。我个人理解,能够在水里健康成长,并且能帮你净化水质的植物都是可以用的,并非只能用这个,不能用那个!植物的选取,考虑几个问题:1.选择你擅长的植物,选择你熟悉的植物!沼泽过滤成功运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植物要能健康成长。如果我们不熟悉这种植物,甚至养不活,那么净化水质就是空谈!举例,我玩三年多快四年沼泽过滤了,尝试种植过大约十几种植物,大多数都没养好,只有几种被我养好了,铜钱草,水竹……所以现在我的几套过滤系统,都是这几样植物!如果有新手想顺利把自己的沼泽过滤运作起来,不妨考虑一下,把你想种植的植物提前用容器种起来,看看自己是否能养活,养好,再考虑把它移植到系统里!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看到别人种的植物很不错,我也跟着去种!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植物生长需要时间,这是一个漫长过程(可能几个月)。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不能着急!有的时候,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很多问题,交给时间,少数问题,确实需要我们亲自去解决! 有的植物有季节性,有生长周期性……比如秋天来了,光照,温度不足,植物季节性枯萎,又有薄荷某段时间长得很好,过段时间又黄又瘦……所以需要我们对某些植物有所了解,掌握规律,就不会着急上火! 植物生长也需要定时修剪。水面上部分需要,水下部分也同样需要!水面上部分,平时有空就可以修剪,把发黄的,烂叶,枝条剪掉,把多余的也剪了!关于水下部分,我们在翻缸的时候也是需要处理的!比如我的纯植物沼泽过滤,水下部分修剪非常简单。具体操作,过几个月我翻缸的时候,会详细介绍。 不同种类的植物有的生长缓慢,有的生长迅速。同种植物,在不同地区,生长速度也不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请大家千万不要拿别人的和自己的对比!总之一句话,要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说,我有耐心!我能等! 七点半了,要送孩子上学了,先谈到这里。有空再继续谈!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