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wuti wuwuti
关注数: 3 粉丝数: 90 发帖数: 12,690 关注贴吧数: 0
粉丝=群鸦+群丫(倒写的人)——有感方韩之争 粉丝=群鸦+群丫(倒写的人)——有感方韩之争   作者:周方舟   粉丝就是这样一群丫,他们的left brain has nothing right,粉丝也是这 样一群鸦,他们的right brain has nothing left。   他们之所以是倒写的“人”,因为可称之为“人”的是思想不受奴役的,不 受役使的,是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他们之所以是“鸦”,因为“鸦” 是喜群居而擅一起鼓噪的。   粉丝之所以需要偶像,是因为左右脑都残了,便会心虚,心虚便是自我否定 的一种癫狂状态。   在中国这个卡夫卡式的城堡里,最容易产生粉丝。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渴 望进入“权力之门”和“真相之门”,但这个城堡却给人们设置了重重障碍,这 些障碍粉碎着每个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徒劳的,这两重门对每个人就象卡夫卡 的城堡无法进入,于是人们只能选择第三重门-“偶像之门”。在这个社会,由 于人们如同骰子一样被投来掷去,都在匆匆往前赶路,他们要去哪里,无人知道, 知道了,也无法理解;生活是雇佣的,是令人琢磨不透的病态;人们理解着他们 不能理解的,信仰着他们不信仰的,庸俗着不能再庸俗的;精神是高贵的,却是 使人颠簸的,很容易被庸俗招安;仁慈不再是高尚文雅的,还容易招惹是非;思 想是一个下贱的场所,思考变成了一种牺牲;每个人都是湮没在人群之中一个影 子;一切都是流弊,人只是流弊影子下被意识形态异化的蛆。   低智社会的每个人时刻都在体会荒谬感,每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都在寻找 一个禁锢和保护自己的鸟笼子,却还以为找到了信仰的自由。偶像就是最好的鸟 笼子,就是自我否定的癫狂状态后的自我肯定,偶像还是一个面具,可以时不时 扣在自己脸上以掩盖心虚。粉丝们的偶像几乎毫无例外的是谎言,粉丝们的信仰 毫无例外的是阉割他们的温柔的凶器,粉丝们构建的社会也毫无例外的是个虚拟 的低智社会。   粉丝们不知的是,他们为偶像摇旗呐喊,以为是激情,其实是如乌鸦般的鼓 噪;他们为偶像消得人憔悴,以为是在恋爱,其实是盲目无知;他们为偶像而活 着,以为是舍身忘我,其实是被洗脑。粉丝们还不知的是,一切都要被时间所掂 量,偶像也会变成骷髅。粉丝们更不知的是,任何偶像,都是使自我变成囚徒的 偶像;任何一种自由,都是把自我变成这种自由的囚徒的自由,任何一个被造出 的神,只不过是一个群体性的愚昧无知的起哄。偶像一哄就起,偶像一倒,粉丝 们便散。   心虚的时候,请提起巴尔扎克的手杖,上面的铭言实际上是个人尊严的权杖: “我在粉碎一切障碍。”   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永远保持强势,开启民智,偶像就会瓦解,丫们就可以 进化成人了。
靠聪明说话的遇上凭事实说话的 靠聪明说话的遇上凭事实说话的   ——我看韩寒与方舟子之争   作者:战友   韩寒很聪明,很有才气,也算是比较有个性,他能一边玩赛车一边写文章而 养活自己而不怎么买“体制”的账,就不简单;他写的一些博文常能表现出对官 僚弊政的嘲讽和对社会公正的关切,也不容易。我看过一回韩寒在电视上露面接 受采访,感觉是小伙子还是比较沉稳,比较有涵养的。但这回因麦田质疑他有可 能是被“人造”出来的,即背后可能有个团队在替他策划为他代笔等等,韩寒的 表现就显得很不沉稳很缺涵养了——麦田罗列的所谓证据如果不实,你可以用更 实在的证据驳斥他;推理若有瑕疵,你可用更严谨的逻辑来拆解他;如果你认为 对方是恶意造谣或是为了炒作自己 ,你也可以上法院告他或干脆不理他,犯不 上一下子搞出两千万悬赏来征集有人为自己代笔的证据,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跟村妇吵架吵不赢或就什么事情扯不清时指天赌咒跺地发誓差不多,只不过把 村妇常用的“天打五雷轰”换成了愿赔两千万而已。反正雷公轰到人的概率是极 低村妇即便亏心也不害怕的,两千万真赔出去的可能性则连遭雷击的概率也赶不 上,或者说就没可能。   我估摸着方舟子也正是对韩寒应对别人质疑的这种方式看不上眼,才站出来 帮着麦田说了句话——其实也不是帮麦田说话,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指出一种 公众人物面对正常批评和质疑时应取的方式或态度。不想就惹了韩寒,而恰在这 阵儿又正赶上麦田因自感先前疑韩的证据不足而选择道歉退出,忽然获胜而得意 洋洋的韩寒就在大度地饶过了麦田的同时还捎带着笑里藏刀地剜了方舟子一刀, 说是“比较担心方舟子老师,因为方舟子老师登台唱了几句,刚准备要唱高潮部 分,被人切歌了”。不瞒各位,我就是在新浪网上看到韩寒接受麦田道歉的标题 时才进去看了一眼,看到这事竟和方舟子扯上了关系时,才关注起来,才细看了 一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因为我对韩寒印象还不错,对方舟子更是一直很尊敬,不知这二位如何就有 了纠葛,方如何就惹了韩(致韩以这种口气来损方),不知到底谁对谁错,往下 会是何结果?   看了新浪网的和新语丝的有关文章,基本得出了这个结论:靠聪明说话的遇 上了凭事实说话的。聪明是锥子,袋子里藏不住,总会到处显露锋芒吸引目光, 而且可以刺人可致流血。事实是石头,看上去虽朴拙虽平淡,但再锋利的锥子也 不要试图去碰石头,那只会折了自己的锋芒。   我不是说方舟子就不聪明。方的文笔何尝就不好,新语丝月刊选中的那些作 品也足见其审美眼光。但方舟子最聪明之处是他从不滥用自己的聪明,他知道聪 明的限制,知道一百句聪明的话语抵不过一个简单的事实,他的文章总是用事实 说话——表达一个观点,必有可靠的证据,揭露某项造假,也靠充分的证据,此 外再加上严谨的逻辑,就基本达到了攻必克,守必固,打假成功率极高,而面对 敌手的恶意污蔑或不明真相人们的起哄攻击时也都能从容自如。像这次在质疑韩 寒时就列举出了韩寒确实曾让别人拿到密码帮他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的例子,而 且不是孤例,这已经说明他赌咒发誓地说没让别人代过一个字的话站不住脚了。   反观韩寒,我虽然不太倾向于相信他有团队有人代他写文章的说法,我宁愿 相信他的绝大部分作品是自己的心血(我这么说,是因为我没从那些作品中看出 有太厚的功底和思想的深度,倒符合一个很聪明有才气并且可能也颇有些阅读量 的年轻人的面目),但是他面对别人质疑时表现出的异常躁动无疑是并未给自己 添彩,反倒减了分;面对方舟子有根有据的批评时仍以小聪明来狡辩,来强词夺 理,甚至讥嘲起对方的生理特点来,就更显得浅薄和幼稚了。的确,这更像是一 种幼稚,而不是恶行,也许韩寒再多经些世事再变得成熟一些,会为当初使用过 这样的伎俩感到后悔吧。   刚看到韩寒又写一博文出来,《孤方请自赏》,基本是挂免战牌的意思了。 仍是用抖聪明的语气,夹带了对方舟子的嘲讽和不屑,但不太占理的聪明,没事 实和逻辑做支撑的聪明,自然也就缺少底气。但是客观地看,韩寒能这么做还算 是聪明的,不再硬拿锥子去戳石头了。末尾一段说到“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个惨痛 的教训:话不能说的太满太绝对,写文章的时候还是要更加的严谨”,虽好像是 反讽语气,也可看作是潜意识的认错了吧,整个事情从头到尾,就是他把话说得 太满太绝对造成的啊。
首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