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帮教 网络帮教
致力于
关注数: 81 粉丝数: 71 发帖数: 15,859 关注贴吧数: 27
如来 未涅盘 ,永恒不变易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国、导利众生。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盘,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盘,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只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瘥,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否。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   无量百千万 亿载阿僧只,    常说法教化 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盘、   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    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   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    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   我复于彼中、为说无上法,   汝等不闻此,但谓我灭度。    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恼,   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只劫,   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    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   宝树多花果,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花、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    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   过阿僧只劫、不闻三宝名。    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   则皆见我身 在此而说法。    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   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    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   实在而言死,无能说虚妄。    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   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堕于恶道中。    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   随所应可度,为说种种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惠,速成就佛身。 妙法莲花经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大般涅盘经 何为佛性 尔时世尊告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若欲问今可随意。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佛性。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何故复名常乐我净。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了见。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见。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若有人能为法咨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亦复解知名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萨以何眼见诸佛世尊以何眼见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云何名为智慧庄严。云何名为福德庄严。善男子。慧庄严者。谓从一地乃至十地。是名慧庄严。福德庄严者。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罗蜜。复次善男子。慧庄严者。所谓诸佛菩萨。福德庄严者。谓声闻缘觉九住菩萨 复次善男子。福德庄严者。有为有漏有有有果报有碍非常是凡夫法。慧庄严者无为无漏。无无无果报无碍常住。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庄严。是故能问甚深妙义。我亦具足是二庄严能答是义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世尊。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不应问一种二种。云何世尊。说言能答一种二种。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一二种。一种二种者是凡夫相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无二种庄严。则不能知一种二种。若有菩萨具二庄严。则能解知一种二种。若言诸法无一二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无一二云何得说一切诸法无一无二。善男子。若言一二是凡夫相。是乃名为十住菩萨。非凡夫也。何以故。一者名为涅盘。二者名为生死。何故一者名为涅盘。以其常故。何故二者名为生死。爱无明故。常涅盘者。非凡夫相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以是义故。具二庄严者能问能答
四圣心源 转载 吴县曹元恒序 人之生也,不能无七情六气之感,即不能无疾痛惨怛之患。其所以济困扶危者,惟医药是赖。药有差失,生死反掌,为医者可不深念耶?念之如何?必也勤习师传以固其根本,详考古籍以核其是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加以阅历,虚心择善,深造自得,庶几左右逢源,顺应不穷。俾病者如枯木逢春,大旱逢雨。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而融会贯通之效,必由于真积力久,难为浅见寡闻者道。 轩岐以来,医书浩如烟海,前人论之已详,无庸多赘。近如昌邑黄坤载先生《四圣心源》,上溯《灵》、《素》及扁鹊《八十一难》,下究《伤寒》、《金匮玉函》,推论阴阳消长,比附五行生克,探本穷源,一扫肤浅庸陋之习。其致力深而用心苦,良足尚也。 或以为是书用药偏温,南方不宜,不知南方竞尚寒凉,凡当温当热之证,每以寒凉误之,是正足以救其偏也。且《礼》云:“讲学以耨之”,读书者本宜存是去非。古人之书,因时适宜,莫不有偏焉,莫不有长焉。学之得当,则其偏处即其长处。《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引申触类,举一反三,大《易》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若拘执方隅,是丹非素,则天下亦岂有无弊之书哉? 养疴索居,率书此以为读是书者告。 光绪戊申九秋吴县曹元恒序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