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
studygg1987
关注数: 11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5,216
关注贴吧数: 14
亚马逊官方的书籍推送网页 如图所示不确定网址文字信息是否可以发出,在此直接将网址粘贴在图片中了。 分享给有需要但暂时不知道的人,便于大家今后使用kindle,高效传书。 注意:美亚账号可以,中亚账号不行。
充电头的选择问题,充电功率自适应? 起初,本人以为各类电子产品的充电功率都是自适应的,认为这是各类电子产品的基本素质和最起码的安全要求。 尤其是近年来,本人买了几个65W的便携充电头后,更是坚信了这一看法。 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和蓝牙耳机等,都是拿着65W充电头直接充电。长期以来,没有因为充电而至损坏的问题发生;哪怕是多年前的Micro USB接口的Kindle Oasis2,拿65W充电头充也没出现问题。 直到遇到了某国产品牌电纸书阅读器,本人也“肆无忌惮”地进行了充电,竟因充电功率过载而导致充电口损坏两次,刷新了本人的认知。小小蓝牙耳机都能实现自适应功率,这阅读器竟然不行? 本人还有幼儿用的点读笔,也因充电口坏了维修过两次。第一次以为是小孩口水导致(现在回看是误解);第二次维修时,官方告知充电功率不要超过5V1A,这才发现了问题的原因所在。 最近新购入一款点读笔,仔细看了一下说明书,截取部分信息如下:这下好了,多年前的5V1A充电头变废为宝,赶紧搜罗出来,专门用于伺候某些品类的电子产品。顺道还想强调一句:5V2A也不行!5V1A是上限!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切换成美亚账号吧 话不多说,如题,如图。
同一本书(epub格式)、同一页内容、不同app的显示效果对比 文字阅读而言, 字体显示的多样化(包括字体样式和颜色)可直观展示文字内容的逻辑性,可将其作为显示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每每看见要拿墨水屏来工作和学习的 就挺着急的,立马想劝阻, 每每看见要拿墨水屏来工作和学习的 就挺着急的,立马想劝阻,纯好心好意。 墨水屏类设备拿来业余看书没问题,可以当作一种业余爱好,但是千万别让它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 对于正儿八经的工作内容和学习内容,它的显示是不及格的,不要赋予它办公或业务属性。 它不是用来替代常规电脑、平板和手机的显示屏(其自身不具备替代能力),它替代的是业余时间娱乐方式:在业余时间刷短视频和玩游戏等,显得浪费时间;而拿起墨水屏阅读器,选好书籍并进行阅读,可以提升读者自身。相对而言,产生了有益效果。 总之,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墨水屏类产品的“业余”属性。
关于《起初·纪年》书中的标点符号 如图所示, 说实话,尽管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幽默感和才华,但书中的标点符号用的稀烂,给读者带来了严重的阅读障碍。 想起了某网友一句评论:“也就是王朔,要是换做别人,倒贴给出版社钱都不可能出版。”
国外经典名著的中译本选择问题 是个大问题 往好了说是各有千秋; 往不好的说。。。。。。
阅读的几个干扰因素 1) 硬件设备——玩物丧志 起初感觉自己 阅读的几个干扰因素 1) 硬件设备——玩物丧志 起初感觉自己挺能看书的,而且习惯用手机看书。 听说有墨水屏电纸书这么个品类,据说观感和纸质书差不多,就入坑了。 买来后发现观感确实与手机不同,看书也更有沉浸感了。 但是,电纸书毕竟为电子产品;既然接触了,那肯定就不可能只买一个,前前后后买了六七个。就这样,折腾硬件的时间占用了阅读的时间。玩过之后,更多的是感觉“玩物丧志”。 目前,折腾硬件设备这一阶段已基本越过,手里留有两部电纸书,也没有欲望再购买什么新的电纸书品类。 2) 书籍资源——只下不看 官方书籍资源虽然丰富,但是鉴于很多书籍要花钱,有些书的电子版价格和纸质版相当,有些书买了也不一定看。因此,更习惯于上网下载资源。 网络共享书籍资源可谓浩如烟海,各种大部头合集分享让人心动不已,看到就想下载。下载了也不一定看,只觉得很有必要下载保存一下,出现“只下不看”的问题。 3) 书籍排版——追求完美 网络书籍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也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一本想看的书,下载几个版本花时间仔细对比排版优劣。 遥想当年,用超小屏幕、颗粒感满满的MP4看毫无排版可言的txt文档都是津津有味。只能说,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矛盾只增不减。 尤其是近期学会了编辑电子书的css和html文件,更是让强迫症犯了,几乎每本想看的书都想去调整一下。 追求完美排版,卡在了阅读的起步阶段。
期望Kindle oasis4是Kindle Scribe的8寸缩小版 看真机图,Kindle Scribe设计合理,背面纯平且有不突出的防滑设计。 希望KO4的设计只是Kindle Scribe的8寸缩小版。 KO2/KO3的后壳阶梯式设计(“握把”)赶紧取消掉,还有咔咔响带来噪声污染的实体物理翻页键,也一并作古。
有没有人对比一下kindle basic 2022,kpw5和ko3的反应速度快慢 例如翻页速度、打开同一本书的速度以及点选设置选项时的速度。 目前大家分享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关于显示效果的。 个人觉得其实大差不差,不纠结这个方面。 虽然墨水屏反应速度普遍都慢,但是也能分出个相对快慢。希望持有者不吝分享这方面的信息。
是个困扰已久的问题:电子书格式转换 将一本自行下载的书籍来个循环格式转换,例如azw3→epub→azw3,epub→azw3→epub,初始的、中间的和最终的书籍排版都可能存在差别。 另外,采用不同的转换工具将同一书籍转换为同一格式,例如epub→(A, B, C转换器)→azw3,书籍大小和排版也有差别。 挺好奇,到底是哪个细节没把握好?
是个困扰已久的问题:电子书格式转换 将一本书来个循环格式转换,例如azw3→epub→azw3,epub→azw3→epub,初始的、中间的和最终的书籍排版都可能存在差别。 另外,采用不同的转换工具将同一书籍转换为同一格式,例如azw3→(A, B, C转换器)→epub,书籍大小和排版也有差别。 挺好奇,到底是哪个细节没把握好?
为什么感觉ThinkPad neo 14 2022有种物美价廉的感觉 看性能的话,貌似是个性能小怪兽。 不过看价格,比T14 gen3还便宜不少,整体给人印象物美价廉。 经过对比分析,本人暂时找到了三点来解释neo14的“物美价廉”: ① 体重偏重;② 接口少;③ 板载内存,无内存插槽。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关于购买ThinkPad新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如果原来用的就是ThinkPad,不管是用了三年、五年还是十年(以上),再购买ThinkPad新机,到手的第一感觉不是买了新电脑,而是感觉又买了一台(重复感大于升级感)。 举个例子,X270与五世孙X13 gen2同堂,差别真的很小。
改变一个个人观点与看法,关于墨水屏看扫描版PDF 其实我以前尝试过用10.3寸看扫描版PDF,记得看的是中华书局的一些扫描版书籍。那叫一个折腾,怎么折腾都不行,一定程度上留下了心理阴影。 昨天,我下载了一本新书,只有PDF扫描版,188MB大小,尚无azw3等格式流传。 就试着在7寸的Kindle Oasis2上横屏观看,观感不错,字体够大。关键是不仅观感不错,而且甚是流畅。单就这一阅读过程而言,流畅程度真的不亚于MPP。 总结如下: 墨水屏想要提升PDF体验,首先得考虑PDF文件自身的属性。其次,就墨水屏而言,还真不是不需要怎么过度的堆砌诸如CPU和内存等硬件,KO2的CPU(飞思卡尔双核?)和内存(512MB),都能流畅阅读。就像是Adobe的图像与视频处理软件,苹果的Mac系统就是比Windows系统更流畅高效,有种Windows怎么堆砌硬件都难以追上的感觉。 软件层面的优化,或者说软硬结合的优化是突破点。
阅读载体,完全可以多元化
还是觉得墨水屏底色对比意义不大
文献阅读,不要对标A4尺寸 没有证据表明英文双栏文献适合用A4打印阅读。 英文双栏文献,用A4纸打印出来看,字体还是太小了。 之所以用A4纸打印,或许是家用或者办公室常规打印机一般都是A4纸,是受限于成本和硬件的一种被动选择。 用墨水屏看PDF,更像是用A4纸打印的缩小版。A4尚且显小,墨水屏更是不够大。 看PDF双栏英文文献,用24寸及以上显示器看比较舒适,尺寸再小也得整个Surface级别尺寸的。
关于背光(前光):切忌因噎废食 关于墨水屏显示质量的讨论一直是热点话题,例如说这个底色优于那个底色。 实际上,不开背光(不管什么前光背光)的条件下,都是类似于报纸的灰不溜丢的底色,比孰优孰劣意义不大。 而自带背光的好处就是可以调控显示底色,实现外部光源补光很难实现的效果。 有些人觉得开背光丧失墨水屏护眼属性。实际上,外置光源的伤害性可能更甚。 因此,自带背光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① 实现随时随地、任意姿态的使用墨水屏阅读器;② 精细调控墨水屏底色,显著改善其显示品质。 相反地,没有自带背光就不能实现上述两项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孰强孰弱的问题,而是有和无的本质差别。
用常规笔记本电脑看azw3,mobi和epub等皆可 17寸、16:10、 2560*1600的笔记本电脑 vs. kindle oasis2 同一本azw3格式书籍、同一页面。
论电纸书的好处 近期在家里用电纸书看了几本书,有以下三点体验: 1. 心理因素,有看书的感觉。手持电纸书,确定是在看书(沉浸式阅读);手持手机看书,是在看手机(虽然实际也是在看书)。 2. 轻量化和碎片化阅读。虽然有纸质版四大名著和《三体》等书籍,但阅读时实在是不方便,都过于厚重,不方便随时随地看书(对光线和场所都有严格要求);电纸书则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哪怕手里端着饭碗,都不耽误阅读。 3. 正面引导家里的小孩。拿着手机看书,错误引导,因为手机还可以看动画片等,在小孩看来就是个娱乐工具,小孩会不时来干扰(当着小孩面一直看手机影响不好)。拿着电纸书看书,小孩会认为你在看书,压根不会来打扰。等到小孩上学了,在阅读方面可能会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不要轻易被照片中的墨水屏显示效果所左右 直接上图
仅供参考,可以视之为阅读界业内人士关于墨水屏类产品的一家之言。 我个人基本认可这个观点。
为什么一再鼓吹“护眼” 因为对于某些品类的墨水屏产品,这几乎算是唯一的宣传点。没有这一点,就找不到存在的现实意义。 然而,是否护眼,其实未知。所以说该类型产品除了标新立异,几乎一无是处。 就某些品类的电纸书而言,不会在产品宣传页出现“护眼”(不信去产品详情页自行查看)。真要护眼,这么显著的卖点不可能不去宣传。 真敢在产品页宣传护眼,除非有最起码的实验室数据支持(即便是与用户实际体验有出入);否则真要有有心人,甚至可以告其虚假宣传。 可以宣传“类纸观感”、“阳光底下更清晰”和“公园和海边享受惬意阅读”等。 真要量化指标评价护眼,都不敢与当下主流的手机、笔记本和显示器等正面较量。 因为,目前墨水屏类产品的背光(前光)品质真的经不起推敲。 那干脆不开前光,这样至少保证没有自带蓝光。 首先,没有前光的墨水屏,对使用的时间和地点都有严格限定,可用度极低。其次,寻找合适的外置光源很有难度。到头来会发现,最佳外置光源是充足的日光,这点凡人说了不算。 所谓的“护眼”,很大程度上是部分用户想当然地认为;或者是某些人故意带节奏,为某些商品营造生存空间。
氵 以读书为导向的电纸书尺寸选择 纯个人使用体验总结: 用电纸书看书,有两个好处: ① 墨水屏有类纸观感。 ② 墨水屏干啥啥不行,但是静态显示文字和插图还是没问题的。引领读者沉浸式阅读。 尺寸选择: 有看书的感觉,那就得方便单手持握。根据个人体验,6、6.8、7和7.8寸均适合单手持握(7.8寸差不多算是上限)。10.3寸单手持握的话,那就涉嫌锻炼臂力和握力了。13.3寸,那就要摆出“奉天承运”的姿态了,还是老老实实在桌面上使用吧,还得确保桌面有充足的空间容纳它。(假如没见过13.3寸真机,那13.3寸将会比你想象的大很多。如果不是刚需,可以说是让你大到不想用。留着就是个摆设,偶尔抚摸几下。) 手机形态的电纸书如何? 想象中,此类产品小巧灵活,拿在手上看书极其方便,而且可以随时放入口袋,实现口袋阅读。实际上真正到手之后就会发现,阅读还是有尺寸下限要求的。假如同时拥有相对大屏的阅读器,例如7寸左右,还是愿意用7寸的看书。 10.3寸的和13.3寸的呢? 首先确定的一点就是,纯文字阅读,尤其是书城那种精排版书籍,这两个尺寸的阅读体验都不好。看书时,两个字:不适。 这两种尺寸都得考虑手写功能。宣传照诱人。实际上假如自己无书法绘画特长,就会发现此类产品特别鸡肋。与宣传照相比,完全有大相径庭的体验感。另外,考虑到墨水屏的龟速反应,此类产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超低性价比,纯属花钱满足好奇心。
氵感觉不一样 看书有感 花相同的时间,看同一本书。 用电纸书看书:我在看书。 用手机看书:我在玩手机。 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为什么大家都买note20u,个人感觉note20的直面屏才 为什么大家都买note20u, 个人感觉note20的直面屏才是真正与note相适配。spen真正的舞台是平面。 (近三年note9老用户深受曲面屏困扰) 另外,塑料后盖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优点,不应该算是缺点。 1080p的super amoled plus也已经消除了颗粒感。
服役两年多的三星note9,官方售后换电池了。 服役两年多的三星note9, 官方售后换电池了。
大屏墨水屏产品外光源伴侣来啦 联想thinkplus自然光谱台灯 有需求的可以了解一下。 达到口口声声要求的护眼标准
T440s 三键回归
散热真好,声音真大 型号:T440s i5-4200u 散热没问题。电脑负载稍微大点时,呼呼的热风就从散热窗吹出来,同时伴随着“刺耳”的风扇高速旋转的声音。
thinkpad 10使用2天,还没好好的感受 最近自己海淘了台TP10,自带电磁笔,另外配了TP的蓝牙键盘。 优点:轻薄,续航时间长,电磁笔配套onenote书写不错(电磁笔书写需要适应),屏幕分辨率高。 缺点: 性能偏弱,与T440s的i5处理器版本都相差甚远; 发热量大,有时候右侧发热可以称之为严重。 目前感受,用TP10无法取代笔记本,但是非常适合移动办公。
背光键盘,就是好看 把标题最后加个“的”,就是我的原意。 背光键盘确实很炫。 但是除非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否则根本没必要开背光键盘。
笔记本的“轻薄” 对于笔记本来说,便携性非常重要。因此“轻”确实很有必要,但是“薄”有必要吗?笔记本尺寸的长和宽对其便携性有影响,但是厚度影响甚微。感觉“轻厚”的笔记本更结实可靠,只要中规中矩,也不失美观。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盗其QQ,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砸其电视,抢其酒瓶 ……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思过、锻炼 、读书、明智、开悟、精技……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笔记本电池需要刻意维护吗 个人感觉不需要去刻意维护,按照自己的节奏用就行。同一型号笔记本,差不多的电池使用节奏,出现的电池损耗程度却不一样。虽为同一型号电脑,但是电池本身的品质参差不齐。电池本身品质更能影响其使用寿命。
屏幕颗粒感(windows系统) 对于windows系统,什么样的分辨率才没颗粒感呢?14寸1080p的屏幕依然有颗粒感。
还是得读经典 读经典,有助于提高个人素养;上网看一些只言片语,效用不大。
解放了思想,越来越少的人羡慕高学历 寒假在家有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