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桂 古桂
关注数: 28 粉丝数: 684 发帖数: 75,424 关注贴吧数: 348
◇2017-07-01◇离婚女人  通过网络认识了“高富帅”,正处在婚姻不合阶段的燕子以为自己“幸运”的遇上了“真命天子”,谁料想,这个金龟婿不仅是两岁孩子的爹,连身份证和户口本都是伪造的。6月1日,经江岸区人民检察院起诉,90后刘某因犯重婚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社交软件上遇到“高富帅”   2015年7月5日,25岁的燕子在网上认识了网名叫“哼哼”的男士,两人聊的很投机,当天就约出来吃饭唱歌。慢慢地,两人越聊越深入,互相交换了个人“真实”信息,“哼哼”告诉燕子,他叫刘恩希,今年30岁,是某985大学的法律硕士,有一个姐姐现居新加坡,父母有多家公司、住在某高档小区,自己则在父母公司担任经理月薪三四万。   在“哼哼”的甜言蜜语的“攻势”下,燕子被他的诚意打动了,掏心窝的告诉他自己正在打离婚官司,“哼哼”很热心的帮助燕子办理了离婚事宜,这让燕子更加感到自己遇上了“对的人”,陷入了甜蜜的热恋中。   民政局领证“碰壁”   燕子和刘某交往了十个月后,2016年8月两人正式同居在宾馆中。交往途中,刘某告诉燕子,父亲公司派他出差,他可以带燕子一起去旅游。当年八月底,他们去江浙一带玩了一个多月,又去湖南玩了几天。刘某从两人交往开始就多次承诺要娶燕子,还一直催促她怀孕,终于在11月,燕子怀孕了。这时,燕子就催的更紧了,被逼无奈,刘某年底时带着她去了民政局,但让燕子傻眼的是,刘某的证件不能使用,要重新办理。结婚的事儿一拖再拖,燕子的肚子也渐渐大起来,刘某为了打消燕子的疑虑,就带她去拍了一组结婚照。   “未婚夫”竟是假冒伪劣“产品”   纸终究包不住火,今年1月,“高富帅”的“未婚夫”“断粮”了,刘某找燕子的妈妈借了三千块钱,并解释说自己的爸妈不给钱了。此时,燕子觉得不对劲了,她赶紧查了一下自己的帐,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不见了,支付宝花呗透支了一万多,医保卡也被盗刷两千五。燕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在6月14日晚上,刘某约她出去时,燕子报警了。   然而真相令人咋舌,这个刘某其实已经结婚了,还有个两岁多的女儿,一直以来,他的名字都是假的,去民政局领证时,之所以证件不能使用,是因为刘某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是他花一百多元在路边摊搞到的。
◇2017-06-28◇接盘女人有风险!  2016年12月30日下午六点左右,上海宝山区丹霞山路发生一起血案,一名中年男子向警方拨打了报案电话。在电话里,他是这样说的:“我前妻的男朋友要砍人,现在可能已经把我前妻的男性朋友砍伤了….!”   警方赶到现场以后,看到一辆白色的suv停在路边,满地血迹。这个时候,在案发地不远处,也有一个报案电话,“听到那有一个人被砍得一塌糊涂,报警人说可能遭到抢劫。”那么近的时间发生两起血案,难道是同一个案件?   现场血迹从丹霞山路,一直延续到附近的公交车站。民警找到了被害人林先生,他浑身是伤,已俨然是一个血人,“他一说话血就往外飚,我马上让他不要说话了,让110过来急救。”   林先生说,事发当晚,他从徐汇赶到宝山,找一位名叫洪帆的女性朋友,随身还带了一把刀。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打了洪帆一下午电话,都联系不上,最后接他电话的是一个男人,口气还很不客气。“是男人你就过来!”林先生听到电话里的男人这样对自己说。   电话里的男人叫高富华,根据林先生的描述,他一到宝山的事发地,就被高福华捅成这样。为了逃命,他踉踉跄跄地走到了公交车站,这才找到人帮自己报警。   高福华承认,自己的确用一把菜刀砍向林先生,理由是在他与女友洪帆恋爱两年多的时间里,林先生一直都在骚扰洪帆,动不动就打好几通电话,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高福华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恋爱故事。起初,他与洪帆因为都在罗店附近工作,机缘巧合下结识。慢慢地,两人产生了感情,但双方都各有家庭。2014年,洪帆与年长自己二十多岁的丈夫离婚。次年,高福华也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经历过甜蜜,也承受过痛苦。   洪帆说,自己全心全意对待这个男人,但得到的回报却是无尽的谎言。在她的讲述中,高福华一直骗着她,说自己早就离了婚。要不是前夫提醒自己,洪帆都发现不了自己成了别人的“小三”。她不相信这一切,还傻乎乎地打电话给高福华的妻子,并受到了辱骂。这让洪帆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在高福华看来,要不是洪帆去年意外怀孕,他也根本没想和这个女人来真的。他说自己鼎盛时期,经营着八家汤包馆,年收入近千万元。这个女人能跟着自己,都是为了钱。可那次意外怀孕,洪帆本不愿意打掉这个孩子,这让高福华感到,这个女人对自己用了真心。   可就在高福华准备和洪帆走向幸福生活的时候,洪帆提出了分手。事发当天,两人正在车上谈判,洪帆的手机不停地响,高福华抢来一看,又是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林先生!他忍无可忍,接起了电话。接着,悲剧就发生了….
◇2017-06-28◇ 刚才在饭店,有几个女人因为皮蛋瘦肉粥里没有看到瘦肉和老板争执了起来。 老板解释说,瘦肉都煮化了。其中一个女的越说越激动,竟然哭了起来。老板惊呆了,边给她纸巾边安慰她,说:“ 一碗粥而已,不至于啦,我再给你们送一个凉菜。” 女人边哭边说: “ 我哭的不是这个,我难过的是,我已经三十几岁了还为一碗粥斤斤计较吵起来,这根本不是我要的人生!我什么时候才能不过这种日子!” 顿时,整个饭店的人听到她的话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生活重压之下发出震振聋发聩的呐喊,让所有苟且于生活的人,心头猛然一震。 或许,我们都在过这样的人生: 别人一顿饭消费两三千块钱,我们却要每天挤地铁或公交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才能赚到。 别人全身名牌,动不动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境外游,我们却不得不为了讨好领导在酒桌上拼命,在周末的深夜熬夜加班。 别人开豪车,住别墅,身边俊男靓女无数,我们挤公车,住出租屋,愿意和我们交流的只有菜市场的大爷大妈。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还在蝇营狗苟地向生活摇尾乞怜。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可是,我们拼死拼活的干,为什么还是一贫如洗。。。。。。听罢,我也陷入深深的沉思,多么痛的领悟啊,
◇2017-06-25◇约炮心得 2016-01-21 10:52:24 来源:水母网 记者 张大明 水母网1月21日讯(记者 张大明 通讯员 福基 永坤)警察这个职业受到许多人的仰慕,但骗子也便利用这个角色特点,冒充警务人员,吸引被害人更多的信任,20日,烟台芝罘公安分局立交桥派出所就抓获了这样一个骗子,照片上的他斯文帅气、自称是交警二大队的警察,他通过“附近的人”等软件功能主动添加女性为好友,并在聊天中自称是交警,以此假身份来骗取女性与其发生关系。 老武,今年50岁,聊城人,文化程度不高,平时靠打零工谋生,在烟台芝罘区幸福一带租了个小棚居住,因为自己四五年没回聊城,所以老家的老婆孩子也失联了,一天吃饱饭后老武寻思想找个女朋友,不过寻思了一会他就焦虑起来:自己也一把年纪了,工作、收入又都不稳定,哪有闲钱和闲功夫去找对象? 去年的一天,老武买了一部廉价的智机手机,第一次下载了微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在烟台交警二大队的警风监督栏里发现一名交警的面貌与自己有三分相似,于是老武便用手机拍下来,并设做自己的微信头像。 小红30多岁了,离异,在微信中认识了老武,这个时候农民工老武已经变成了交警老孙,照片上的他十分拉风,身穿警服,看起来一身正气,再加上小红正想学车,而老武说驾校和考官们自己都有关系,保证小红能顺利地拿出驾驶证,小红顿时心生仰慕,自此,两人开始交往。去年11月的一天,两人在一家小旅馆里开了房,老武占了便宜后溜之大吉,然后删除了微信,又把对方的手机设了黑名单,小红再也联系不上他了。 受害人小刘也是通过微信认识老武,老武的微信头像是一张身着警服的工作照,这让她颇有好感。老武说自己姓孙,是交警二大队的警察,如果车辆有违章可以处理。两人见面后,很快开了房,老武故技重演,小刘这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烟台芝罘区立交桥派出所接警后侦查发现,嫌疑人老武经常换工作和住处,流动性较强。为避免打草惊蛇,警方决定利用微信对他实施诱捕。 警方申请了一个微信账号,与老武成为好友,然后乔装成女性和他聊天。经过几天的经营,警方取得老武信任,老武提出了在宾馆见面的邀请。 这个时候,老武还多了个心眼,他直接打电话来试探,警方也有准备,指派一位女民警接电话聊天,双方约好20日下午两点在幸福一家快捷酒店见面,下午2点,抓捕组民警顺利将老武堵在房间内。 老武交代,自己利用微信等添加附近的女性,编造警察等身份吸引女性青睐,目的是与事主发生关系,至少有5名受害人上当。 目前,武某涉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民警提醒,如有被类似手法侵害的市民可到立交桥派出所报警,另外市民如对民警身份存疑,可到公安机关进行查询,或拨打110提供姓名和单位核实。
修河,风雪大逃亡 转 通过修河这件事,把农民比喻为老黄牛最恰当不过,吃的是草,干的是活,挤的是奶。 农民 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实干家的化身,是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的劳动者的典型,是耿直倔强,顽强拼搏的开拓者的旗帜。 在生产队时男劳力都愿去修河,一是队上给最高的工分。二是修河时管吃能省下自家点粮食。三是如修河是省里国家工程还能给个几块钱(比如修黄河),要知道那时干一天十个工分,才合一毛多钱呀! 分地后很多修河是不得不去, 修河这活绝对是又苦又累,没有一个人说是喜欢修河,愿意去修河。可轮到了没有一个人说不去,首先是你不去要么别种地,要么自己花钱找人替。农民几千年来都是忍耐与承受,思想也最质朴单纯,不要地不种地一家子吃什么?修河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自己呀。  1993年秋天的修河是我们当地最后一次出民工修河,也是最艰苦最悲壮的一次。 那年也是种完小麦又下来了修河任务,是地区工程。这次是去齐河县城东北方向修河,距离我们起码200华里。我村这次去了十几人,像这样远的地方去修河大都是乡里顾汽车,就是以前的大拖挂,前车厢装人和行车,后车厢装手推车柴草等,先走公路,下公路后又走土路,在土路上颠簸了也不知多远才给送到了工地,下车后一片荒滩原野,周围十里八里没有村庄,就向走进了无人区。由于没有村庄,全部民工,包括伙房都是在荒地搭窝棚,人马未动,粮草先行,乡营部,各连伙房早几天已用大帆布安营扎寨了,各村民工到后自己选地也用塑料布搭住处。 第二天各村由乡水利员带领认工地,讲述工程要求,这次是由原来一小河沟加宽加深,工程与挖新河差不多。头天认完工地没干,第二天去了只象征性的动了动土,我上篇写过:修河是开工三天磨,收工三天戳,基本每次都这样。  第三天开始干活,干了十来天后天上下起了小雨,下雨天不能上工干活,人们躲避在窝棚里或闲聊或打扑克,到了饭点去伙房打饭。接着是天天下雨,小雨不紧不慢的下个不停,人们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饭打牌,个个心里暗自高兴,这期工程来了没怎么干活光养着了。 人生往往是这样,在你正陶醉在幸福感觉里面时,后面一个更大的痛苦等着你。 就这样秋雨绵绵天天下个不停,一晃来工地二十来天了,只干了十来天活,开始下小雨后来变下小雪,一会雨一会雪雨雪交加,塑料布搭的窝棚白天温度潮热,夜间温度湿冷,地上铺的麦秸也早已变潮,麦秸里的几粒小麦发芽长出来,晚上睡觉时感觉地上冰冷。 雨加雪下了几天后,进入工地的土道变得泥泞不堪,汽车进入十分困难,伙房面粉,烧煤供应不上开始出现短缺,从每天三顿饭,改为两顿饭,馒头由每顿每四个减至三个。这样算来工地已有二十多天,上级没有撤退的通知,乡里也不敢做主撤退(有点象电影集结号),活是无法干了,已有年青人憋不住开始准备逃跑(撤退)了。 我村几个年轻人在窝棚里商量好今晚打上干粮后就走,几个上了年纪的看到外面的雪和路,对年轻人说:你们年轻你们先走吧,我们再等等,乡里总不能舍下我们不管吧。就这样我村这几个年轻人下午打上干粮后,推起小车装上行李,偷偷地照先前打听好的大概方向踏入了茫茫荒野雪原中。  这拨人员有世斌,世勇,世臣,传祯,本平等,晚秋太阳落山早,刚走出不远天就黑了,道路由于二十多天的雨雪变得泥泞不堪,夜色中雪后很多时候分不清那是道路,那是田野,走着时身上出汗,汗水湿透内衣,稍微停下脚步,寒风凛冽,吹的浑身打哆嗦,只能不停的前行,有人在后面推车,有人在前面拉车,按白天打听好的方向走,深一脚浅一脚,一夜不知走了多远也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早上天亮后终于见到了公路。 上了公路好走一些了,也能见到人了,打听一下往临邑县城怎么走后继续往北走,从头天下午5点左右出工地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了县城铜牛那里,一夜加一上午没吃东西没喝水,一边给村里打电话叫拖拉机来接,一边找一饭馆吃饭,世斌说这顿饭他一辈子也忘不了,也是一辈子最香的一顿饭,那顿饭吃的是沙锅豆腐。 有几个人回到家后几天没有起床,人像大病了一场。 这边几个人说完,再说齐河那边工地,年轻人走后我村工地窝棚里只剩下我六爷爷,继玉叔,万胜哥,这三人当时都超过了50岁,都是替儿子上工,他们三人都有修河的经历,把吃不了的馒头放在化肥袋子里存着,以备后用。又过了几天小雪还是继续下个不停,气温下降,路上开始结冰,汽车运输更加困难。伙房的面粉和烧煤更少了,还是两顿饭馒头由每顿每人三个减少到了两个,就这样他三个又在窝棚里坚持了几天,各村年轻人都先后撤退了,只有几个村几个老人在那里坚守等待乡里派车接他们回家。 白天在窝棚里还好受一点,虽没阳光,但多少有点光线,塑料布搭成的窝棚,还倒是不觉的多么冷。到了夜晚气温下降,一层薄薄的塑料布抵档不住外面的寒冷,变得和冰窖一样,地面铺垫的麦秸早已湿透,躺下来地面的寒气透过褥子侵蚀着人们的身体,争夺着白天那几个馒头所带来的那点热量,外面风裹挟着雨雪打在塑料布上发出“哗哗”的声响,严寒与风声,让人们彻夜难眠。 在头拨人员撤退回家后的十天左右,此时算起来他们己进工一地一月有余,伙房通知;今晚最后一顿管饭,从明早起伙房不再管饭,你们也撤吧,汽车进不来,你们别等别指望了。 听到这话,这些留守工地的人们感觉到了彻底的绝望,此时此刻骂天骂地骂乡政府都没有一点用了,只能是逼上梁山,自己走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我村三人加上别村留守的几个人,两人一辆手推车,一人推一人拉艰难上路了,路上有雪有冰十分难走,走到一大坡下坡时,万胜哥脚下一滑,连车带人一下子从坡顶轱噜到坡底,把那几人吓得不轻,不过还好没事,推起小车继续走,走到中午时看到一村庄,进入一户,央求人家能不能给喃几个带的干馒头给烩一烩?人家一看这几人是修河的民工,十分可怜,爽快的答应了,可老天爷雨雪已下了三十多天,找点干柴禾都难,这家人到了场院从麦秸垛里扯出点干麦秸给这几人做了一锅热乎饭。饭后继续上路,从土道上了公路,可公路并不好走,多日的雨雪在公路上被碾压成了冰,一不小心就滑倒,从早上天亮开始上路,一路上跌跌撞撞,跌倒爬起,一直走到晚上 八点左右才到县城。 没钱住旅馆,大晚上村里也不可能来车接人,想到了在县城开电锯的元泉叔,去那里先住一宿吧。元泉叔一看这几人浑身上下都是泥水,疲惫不堪,那场景活象战场上下来的败兵一样,赶紧下了一大锅热汤面,又烧了一大锅热水,饭后让他们烫脚,这时才发现继玉叔的脚已肿了,这几人第二天才由我村派拖拉机接回。 那年秋天的雨雪前后下了50多天。 从那年那次修河后再也没有用民工修河,全部改挖掘机施工了。 在那几年的修河过程里,吃苦受累还算小事,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有一年也是去齐河修河,别的地方不说,光一满家乡就死亡二人,一人是曹家的,一人是高家的,都是在去或回的汽车上掉下来摔死的,那时去远处去修河都是坐老解放大拖挂车,前车斗装人和行李,后车斗装推车和工具,车少人多,为能把人员全拉走,拚命往车斗里挤,车斗是敞篷的,修河一般都远离公路,在土路上一颠簸人们稍于留意就会被甩出车斗,轻者负伤,重者死亡。如果是在北京应按工伤或因公死亡给予补偿,而那时的他们不知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这次修河我没去,为写此篇先后给世勇,世斌,六爷爷打电话细问详情,真实记录。>
修河,风雪大逃亡,转 通过修河这件事,把农民比喻为老黄牛最恰当不过,吃的是草,干的是活,挤的是奶。 农民 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实干家的化身,是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的劳动者的典型,是耿直倔强,顽强拼搏的开拓者的旗帜。 在生产队时男劳力都愿去修河,一是队上给最高的工分。二是修河时管吃能省下自家点粮食。三是如修河是省里国家工程还能给个几块钱(比如修黄河),要知道那时干一天十个工分,才合一毛多钱呀! 分地后很多修河是不得不去, 修河这活绝对是又苦又累,没有一个人说是喜欢修河,愿意去修河。可轮到了没有一个人说不去,首先是你不去要么别种地,要么自己花钱找人替。农民几千年来都是忍耐与承受,思想也最质朴单纯,不要地不种地一家子吃什么?修河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自己呀。  1993年秋天的修河是我们当地最后一次出民工修河,也是最艰苦最悲壮的一次。 那年也是种完小麦又下来了修河任务,是地区工程。这次是去齐河县城东北方向修河,距离我们起码200华里。我村这次去了十几人,像这样远的地方去修河大都是乡里顾汽车,就是以前的大拖挂,前车厢装人和行车,后车厢装手推车柴草等,先走公路,下公路后又走土路,在土路上颠簸了也不知多远才给送到了工地,下车后一片荒滩原野,周围十里八里没有村庄,就向走进了无人区。由于没有村庄,全部民工,包括伙房都是在荒地搭窝棚,人马未动,粮草先行,乡营部,各连伙房早几天已用大帆布安营扎寨了,各村民工到后自己选地也用塑料布搭住处。 第二天各村由乡水利员带领认工地,讲述工程要求,这次是由原来一小河沟加宽加深,工程与挖新河差不多。头天认完工地没干,第二天去了只象征性的动了动土,我上篇写过:修河是开工三天磨,收工三天戳,基本每次都这样。  第三天开始干活,干了十来天后天上下起了小雨,下雨天不能上工干活,人们躲避在窝棚里或闲聊或打扑克,到了饭点去伙房打饭。接着是天天下雨,小雨不紧不慢的下个不停,人们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饭打牌,个个心里暗自高兴,这期工程来了没怎么干活光养着了。 人生往往是这样,在你正陶醉在幸福感觉里面时,后面一个更大的痛苦等着你。 就这样秋雨绵绵天天下个不停,一晃来工地二十来天了,只干了十来天活,开始下小雨后来变下小雪,一会雨一会雪雨雪交加,塑料布搭的窝棚白天温度潮热,夜间温度湿冷,地上铺的麦秸也早已变潮,麦秸里的几粒小麦发芽长出来,晚上睡觉时感觉地上冰冷。 雨加雪下了几天后,进入工地的土道变得泥泞不堪,汽车进入十分困难,伙房面粉,烧煤供应不上开始出现短缺,从每天三顿饭,改为两顿饭,馒头由每顿每四个减至三个。这样算来工地已有二十多天,上级没有撤退的通知,乡里也不敢做主撤退(有点象电影集结号),活是无法干了,已有年青人憋不住开始准备逃跑(撤退)了。 我村几个年轻人在窝棚里商量好今晚打上干粮后就走,几个上了年纪的看到外面的雪和路,对年轻人说:你们年轻你们先走吧,我们再等等,乡里总不能舍下我们不管吧。就这样我村这几个年轻人下午打上干粮后,推起小车装上行李,偷偷地照先前打听好的大概方向踏入了茫茫荒野雪原中。  这拨人员有世斌,世勇,世臣,传祯,本平等,晚秋太阳落山早,刚走出不远天就黑了,道路由于二十多天的雨雪变得泥泞不堪,夜色中雪后很多时候分不清那是道路,那是田野,走着时身上出汗,汗水湿透内衣,稍微停下脚步,寒风凛冽,吹的浑身打哆嗦,只能不停的前行,有人在后面推车,有人在前面拉车,按白天打听好的方向走,深一脚浅一脚,一夜不知走了多远也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早上天亮后终于见到了公路。 上了公路好走一些了,也能见到人了,打听一下往临邑县城怎么走后继续往北走,从头天下午5点左右出工地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了县城铜牛那里,一夜加一上午没吃东西没喝水,一边给村里打电话叫拖拉机来接,一边找一饭馆吃饭,世斌说这顿饭他一辈子也忘不了,也是一辈子最香的一顿饭,那顿饭吃的是沙锅豆腐。 有几个人回到家后几天没有起床,人像大病了一场。 这边几个人说完,再说齐河那边工地,年轻人走后我村工地窝棚里只剩下我六爷爷,继玉叔,万胜哥,这三人当时都超过了50岁,都是替儿子上工,他们三人都有修河的经历,把吃不了的馒头放在化肥袋子里存着,以备后用。又过了几天小雪还是继续下个不停,气温下降,路上开始结冰,汽车运输更加困难。伙房的面粉和烧煤更少了,还是两顿饭馒头由每顿每人三个减少到了两个,就这样他三个又在窝棚里坚持了几天,各村年轻人都先后撤退了,只有几个村几个老人在那里坚守等待乡里派车接他们回家。 白天在窝棚里还好受一点,虽没阳光,但多少有点光线,塑料布搭成的窝棚,还倒是不觉的多么冷。到了夜晚气温下降,一层薄薄的塑料布抵档不住外面的寒冷,变得和冰窖一样,地面铺垫的麦秸早已湿透,躺下来地面的寒气透过褥子侵蚀着人们的身体,争夺着白天那几个馒头所带来的那点热量,外面风裹挟着雨雪打在塑料布上发出“哗哗”的声响,严寒与风声,让人们彻夜难眠。 在头拨人员撤退回家后的十天左右,此时算起来他们己进工一地一月有余,伙房通知;今晚最后一顿管饭,从明早起伙房不再管饭,你们也撤吧,汽车进不来,你们别等别指望了。 听到这话,这些留守工地的人们感觉到了彻底的绝望,此时此刻骂天骂地骂乡政府都没有一点用了,只能是逼上梁山,自己走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我村三人加上别村留守的几个人,两人一辆手推车,一人推一人拉艰难上路了,路上有雪有冰十分难走,走到一大坡下坡时,万胜哥脚下一滑,连车带人一下子从坡顶轱噜到坡底,把那几人吓得不轻,不过还好没事,推起小车继续走,走到中午时看到一村庄,进入一户,央求人家能不能给喃几个带的干馒头给烩一烩?人家一看这几人是修河的民工,十分可怜,爽快的答应了,可老天爷雨雪已下了三十多天,找点干柴禾都难,这家人到了场院从麦秸垛里扯出点干麦秸给这几人做了一锅热乎饭。饭后继续上路,从土道上了公路,可公路并不好走,多日的雨雪在公路上被碾压成了冰,一不小心就滑倒,从早上天亮开始上路,一路上跌跌撞撞,跌倒爬起,一直走到晚上 八点左右才到县城。 没钱住旅馆,大晚上村里也不可能来车接人,想到了在县城开电锯的元泉叔,去那里先住一宿吧。元泉叔一看这几人浑身上下都是泥水,疲惫不堪,那场景活象战场上下来的败兵一样,赶紧下了一大锅热汤面,又烧了一大锅热水,饭后让他们烫脚,这时才发现继玉叔的脚已肿了,这几人第二天才由我村派拖拉机接回。 那年秋天的雨雪前后下了50多天。 从那年那次修河后再也没有用民工修河,全部改挖掘机施工了。 在那几年的修河过程里,吃苦受累还算小事,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有一年也是去齐河修河,别的地方不说,光一满家乡就死亡二人,一人是曹家的,一人是高家的,都是在去或回的汽车上掉下来摔死的,那时去远处去修河都是坐老解放大拖挂车,前车斗装人和行李,后车斗装推车和工具,车少人多,为能把人员全拉走,拚命往车斗里挤,车斗是敞篷的,修河一般都远离公路,在土路上一颠簸人们稍于留意就会被甩出车斗,轻者负伤,重者死亡。如果是在北京应按工伤或因公死亡给予补偿,而那时的他们不知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这次修河我没去,为写此篇先后给世勇,世斌,六爷爷打电话细问详情,真实记录。>
为民造福 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工作正式启动 2016-3-28 09:2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5| 评论: 0 摘要: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5】50号),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 ...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5】50号),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临邑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工作正式启动。计划三年内,对全县6.2392万农户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016年改造13846个,2017年改造16998个,2018年改造31548个,确保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全县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省、市财政每改造一个农村厕所分别补助300元,县财政原则上不低于市级资金同等规模进行奖补,这样户均补助能达到900元。不足部分由各乡镇、村视情况自筹一部分,鼓励农户以自备砖、砂石、水泥建筑材料或出工等形式参与改厕。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组建专业施工队伍,严格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管理”的原则实施改厕工作,达到“有顶有盖、不渗不漏、无蛆无臭”的农村卫生厕所基本要求,确保旱厕改得好、用
好消息 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工作正式启动 2016-3-28 09:2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5| 评论: 0 摘要: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5】50号),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 ...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5】50号),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临邑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工作正式启动。计划三年内,对全县6.2392万农户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016年改造13846个,2017年改造16998个,2018年改造31548个,确保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全县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省、市财政每改造一个农村厕所分别补助300元,县财政原则上不低于市级资金同等规模进行奖补,这样户均补助能达到900元。不足部分由各乡镇、村视情况自筹一部分,鼓励农户以自备砖、砂石、水泥建筑材料或出工等形式参与改厕。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组建专业施工队伍,严格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管理”的原则实施改厕工作,达到“有顶有盖、不渗不漏、无蛆无臭”的农村卫生厕所基本要求,确保旱厕改得好、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