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闷的慌 狠闷的慌
煮一杯清茶,品百味人生!
关注数: 33 粉丝数: 200 发帖数: 5,224 关注贴吧数: 26
邱二斋故事之“聊斋”趣闻 一年秋天,邱二斋进京参加会试。到京城一看,到处都住满了应试的考生,他转来转去,好长时间没有住下。傍晚,他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店,找到店主一问,同样客满。他想:“夜色降临,住店已是很难,今晚只好露宿街头了。”他刚要转身出去,这时从房里走出一位高个子英俊青年,年纪大约十八、九岁,对邱二斋大声说:“兄台慢走,天色已晚,还是大家挤挤住下吧。”他和店家一说,店主欣然答应。邱二斋这才有了安身之处。邱二斋对这青年人的热情帮助非常感激,向他连连道谢,问他姓名,方知此人名叫蒲松龄,淄川人。也不知是他们二人有缘,还是天意安排,让两位才子住在了一起。二人初次接触,一见如故,说话很投机。邱二斋的年龄大一些,蒲松龄尊称他“澄翠兄”(邱二斋字澄翠)。   白天,考生们都忙于拟撰文章,研究试题,紧张地做着考前准备工作。唯独邱二斋专心创作他的《东郭传》,好像会试与他无关,蒲松龄对此大惑不解,邱二斋回答说:“我对仕途、名利看得淡泊如水,这次会试,只是迫于家父压力,我不得不来。我喜欢鼓词,对八股文不感兴趣,考试只是应付而已。”   蒲松龄对邱二斋说:“澄翠兄,你的鼓词《东郭传》撰写完后,能够送我一本?”邱二斋非常高兴地说:“只要你喜欢,过后抄一本送给你。”   蒲松龄对邱二斋的为人也很是敬重。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考生们,躺在床上,便天南海北的海扯起来。有一次,蒲松龄提议说:“数澄翠兄年龄大,见识广,就让他给咱们说段故事行不行?”大家一听十分赞同。邱二斋无法推辞,便对大家讲了起来。   邱二斋是出了名的“故事篓子”,他口才好,擅长说唱。他在专讲鬼神狐怪的故事,情节既离奇又生动,绘声绘色,把众人听的诗如醉如痴。蒲松龄不光听得如了迷,还有所思考——若把民间流传的这些故事写成《鬼狐传》,不是很好么!   俗话说得好,光阴似箭。邱二斋的故事没讲完,会试已经结束。考生们打点行李各奔东西。邱二斋与蒲松龄分手之后,成为挚友。不断地相互往来,交看著作。他与蒲松龄的亲密关系保持到终年。   后来,蒲松龄把创作的《鬼狐传》改名为《聊斋志异》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