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闷的慌 狠闷的慌
煮一杯清茶,品百味人生!
关注数: 33 粉丝数: 200 发帖数: 5,224 关注贴吧数: 26
巧对按察使 邱二斋专好为老百姓写状子,替穷苦人打官司。这样一来就惹恼了几个地方豪绅。他们串通起来,联名把邱二斋告到了青州府。正在青州府巡察的按察使刘大人接到状子,便动身亲自来乐安县查办此案。邱二斋听到消息,就躲到了知交文友李家桥村李象先家中。   按察使刘大人听说邱二斋躲在李象先家里,便也赶到了李家。原来,刘大人的父亲与李象先的父亲李中行是同榜进士,刘李两家可说是世交了。刘大人与李象先从少年时就相识,他想让李象先一同劝说邱二斋不要再与官府做对。   李象先摆下酒宴款待刘大人。酒过三巡,叙罢旧情,刘大人把来意点明。李象先诚恳地为邱二斋说情。刘大人有碍情面,又从李象先那儿了解到邱二斋并不是不守王法的刁民,就叫李象先把邱二斋请出来相见。刘大人见邱二斋气度不凡,举止不俗,就想试一试他的学问,并借机规劝邱二斋不要再替百姓打官司。于是便说道:“今宵吾等三人相聚,饮酒亦该有令。依愚之见,每人吟诗一首,前几句不可离了“水”字,后两句须用俗语,既要以理服人,又不能伤了友情。”李象先和邱二斋一齐赞同。   刘大人先端起酒杯,看着邱二斋说:“有‘水’读作‘湘’,无‘水’也读‘相’,去‘水’添‘雨’读作‘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邱二斋听出了这位按察大人的弦外之音,联想到穷苦人的困顿艰辛,自身的落拓遭际,当政者的专横跋扈,于是,端起酒杯,不亢不卑地吟道:“有‘水’读作‘溪’,无‘水’也读‘奚’,去‘水”添‘鸟’读作‘奚鸟’。得势狸猫欢似虎,落第凤凰不如!奚鸟”   刘大人受此揶揄,又不好发作,愠怒地瞪着邱二斋。   李象先忙站起来给二人打圆场。他端起酒杯面向刘大人吟道:“有‘水’读作‘清’,无‘水’也读‘青’,去‘水’添‘心’读作‘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念鱼情念水情!”吟罢,喝干了杯中酒。   邱二斋站起身,擎着酒杯,彬彬有礼地对刘大人说:“邱某乃一乡野村夫,言语不雅,望大人海涵。然邱某为民请命,从未无端生非,诬枉好人,大人定当明鉴。今日有幸,邱某借花献佛,敬大人一杯。按察使借此下阶,喝干了杯中洒。三人一同落座,言归于好。
逼官免税 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年)初秋,淄河上游的淄川、博山等地,接连下了几场大雨,山洪急泻,汇入淄河。陡涨的淄水波浪滚滚,溢出河岸,直冲乐安县境奔涌而来。乐安县城南阜城店附近的曲堤被洪流冲溃,浊浪滔滔的淄河水,犹如千百匹脱缰的野马,从曲堤决口处奔腾而出,冲坍了乐安县城墙的一角,又沿着县城西边的月河,直趋石辛镇大洼。石辛镇附近,立时变成一片汪洋,秋禾尽被淹死。这一带的农民多次向知县欧阳焯陈报灾情,申求免纳秋粮税赋。但知县竟无视民生疾苦,仍然报称“民泰年丰,一派升平”,照常征收田粮课税,借此向上级官府夸耀治绩。   众百姓见知县毫无体恤之心,便找邱二斋商量对策。邱二斋想了想,对百姓们说: “倘若让巡抚大人来乐安亲眼看一看灾情,或许有点指望。但巡抚的大驾是很难请的。咱们也来个以假对假,等巡抚来到,相机而行。”于是缮写呈文一道,派人驰送巡院。文内略云:“……乐安知县,拆毁城垣,伏望明察,以备不虞……呈请人邱二斋。”   山东巡抚接到呈文,认为事关重大,立即来乐安巡察,并传邱二斋到县衙对证。知县向巡抚申辩道:“城垣被毁,系洪水所致,并非下官拆毁。邱二斋言而无据,诬告本官,该当治罪。”邱二斋驳斥说:“城垣被毁,确为实事。至于是冲毁还是拆毁,小民不知,不知不为罪。既然知县大人说系洪水所致,可见水灾之大。城北石辛镇一带,至今仍是一片汪洋泽国,恳请巡抚大人屈驾前往察看,问民疾苦。”   第二天,巡抚大人由知县陪同前往察看水情,果然是泽水茫茫,秋禾尽被淹死,周围十数村庄,墙倒屋倾,百姓号苦啼饥,惨不忍睹。巡抚当即饬令知县,开仓放赈,并豁免本年秋季田税,以苏民困。 
巧吃麦桃 有一年的夏五月,正是麦桃将熟的季节,邱二斋和几个同窗好友远出赏景。走到一个村子跟前,见一个十七、八岁大闺女坐在桃园里,一边看桃子,一边做针线。那快要熟透了的桃子,又肥又美,诱人的香味,迎风飘来,馋得人直咽口水。几个人走得又乏又渴,很想买些桃子吃。可是,大家都没带多少钱。怎么办呢?同窗们都让邱二斋想个办法。   邱二斋朝桃园里打量了一番,就说:“好罢,都跟我来。”他走在最前边,其他人随在后边。走近桃园,邱二斋整了整衣帽,轻轻咳了一声。看桃子的姑娘闻声停下针线活,微微看了邱二斋一眼,又低下头去做活。这时候,邱二斋回头招呼大家:“你们过来摘桃吃罢,这是我丈人家的,别不好意思。”看桃子的姑娘一听,脸“唰”地红了,头也不敢抬,慌忙收起针线跑走了。同窗们还没有愣过神来哩,邱二斋又喊他们快点摘桃子。这时候,他们才象刚醒过来一样,急忙上前摘桃子。每人摘了十几个,邱二斋又催他们快离开。   走在路上,大家一边吃着麦桃,一边问邱二斋:“斋兄,你已娶有妻室,怎么这里又冒出个丈人家?万一那姑娘认出你这位假夫婿呢?”   邱二斋慢慢咽下嚼细的桃子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那个大姑娘早已过了及笄之年,看神情尚待字闺中。男女婚事,但凭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她的丈夫是何相貌,她必不知晓。方才,你们已经看到,那姑娘听说夫婿来到,满面羞赧,避之犹恐不及,何遑多顾?但此地不可久留,一旦姑娘的父母闻声出来,识破天机,鲜桃不但吃不到,我与诸位恐难脱身。就为此,我才催你们快走。”   同窗好友们听完了邱二斋的话,个个佩服他的心计。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