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孟浪😈 SiriusBlackYM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3,515 关注贴吧数: 18
全车整备完毕!臭美起来! 车是喜德盛24款RS7电变黑武士,经过三个月的磨合整备,终于成为了现在既舒适又高效的样子,很帅!很爱! 我没有任何减重需求,最后整车带功率计带锁踏带各种架子大概是7.8kg,带码表带灯带水壶(不含水)大概是8.2kg,下面开始分项臭美+分享体验,方便骑友们未来选配。 1.车架 1.1几何:24款RS7和AD7几何完全一致,str值1.36按理说比较激进,我的柔韧性又不好,不知道为何我非常适应,可能是因为我核心力量比较好吧,各个fitting网站app里的测试标准我都是满分(平板支撑两分钟也太简单了吧),总之综合各家数据推荐下来,目前是sts状态,很舒服没有不适感,但是一定要在fitting后决定购买/截管(话说老款现在买不到了吧)。 1.2属性:车架刚性方面200W菜腿踩不出问题,涂装低调内敛(黑武士嘛,其实月影白和青玉案还有AD7的绿魔更好看),但是久了有种廉价玩具感(确实廉价,那喷不了了)。 1.3性价比:无敌,碳架碳轮碳把+105电变大全套=15980,这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跟美利达现在的碳架铝轮铝把+105机械不全套一个价,我直接笑出声来,还是那句话,现在买不到了应该,仅供参考。【这是车车原始状态(曲柄已换)】 2.套件 电变的好处在于不用经常调试,以及手感无敌好,得益于同步/半同步变速功能,爬坡起伏切换迅速平滑,充电我觉得也根本不是问题,至少1000+公里才需要充电,像我每次周末长途回来后顺手把功率计和电变一起充上电也不麻烦。各人自己斟酌吧。目前因为上了sigeyi功率计,同时更换了曲柄和中轴,加上人工一共4099(可能偏高),推荐任何想要正经对待训练进阶的骑友,功率计越早越好。后期寿命到了再更换一个UT飞轮,即可畅享HG+技术,再换个碟片,可能CL900或者速联那个新出的啥啥啥,很期待。3.轮组 原厂诺飞客R5pro轮组,几十块贴了个ENVE贴纸,转起来的动态太好看了。这套轮组贴吧口碑很好,闲鱼拆车都能卖3000+,目前使用很满意。等功体比上3.6了奖励自己换一套,现在觉得无极轮很好看哈哈,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轮胎方面刚刚从原厂玛吉斯开口训练胎换了真空胎,直接大出血体验了一波顶级,前corsa pro 28,后corsa pro speed 26,路感确实无敌舒适,抓地力也强了,但是滚阻减小是真一点感觉不出来,这可几乎是滚阻测试最强的轮胎了,以后购买不考虑滚阻因素了,菜就多练。4.车把 原厂Branta一体把没什么毛病,但是佳能戴尔MOMO DESIGN一体把实在是太美了,正好我的小名也是momo,加上我肩宽不到39,故斥巨资购入充新二手一枚,380*100规格,比原厂更扁平,很重但是很美,纯纯的心情件。为了这个把可谓费尽周折,淘宝购入3D打印垫圈,点名表扬XOK工作室,别的地方都找不到,骑友推荐他家,直接什么数据都不用量,数据库里都有,装上去完美适配。可惜RS7的碗组盖太高,塑料把立盖装不上去,只能用原厂的橡胶把立盖先凑合用,回头得换吊芯和碗组盖。美图奉上:5.杂项 仿PP水壶架,好评,便宜又结实。 水壶是不需要提拉的挤压出水设计,好评。 迈极炫cbl1600前灯,极致差评,断卡扣老生常谈了,我一个人就断了三次,目前黄鱼换了个打印佳明接口,没出过问题了。续航短充电慢,我的评价是谁买谁**。 禧玛诺pro运动操控把带,减震可以,防滑估计一般,不过这个使用不久,不下定论。 BONES小黑猫气嘴套,可爱,喜欢,性价比奇低88一对,属于你买我不推荐,我买我就要买。 BONES手机支架,很好用,磁吸+可旋转设计好评,但也是很贵,不知道便宜的和它使用起来有没有区别。用在原厂把上的,一两个月拆下来发现对车把还是稍微有点损伤,应该是没有及时清理泥沙导致,反正现在不准备用了,有需要二手的报价可以出。 igp630s码表,三个月(月均1200km)使用下来,一次长途中途换路数卡死导致掉了前半程60km数据,一次100km结束保存时卡在等待界面但是硬关机没有掉数据,其他基本满意。 码表架是二手把买的时候附带送的,也挺贵,性价比不高,但反正是送的,那我就满意! 哦对了,我还给头管用丙烯颜料画了个毒液,帅得嘞!全车整备完毕后还没来得及和爱车合影,回头再补,先上几张爱车定妆照叭。如果有人想看的话,人身装备我也试过不少,到时候再单独开贴叭。 最后,can can need 车!
我觉得零速摔根本不存在的 标题党一下哈哈,上锁不到一个月,原来根本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可怕,分享一下经验给害怕上锁的车友。 首先控车能力要够,很多人控车能力不够才摔的(看到一个姐姐过个马路摔两次有感)。像我,我甚至都不会定车,但是只要有个一点点向前的趋势,捏着刹车慢骑也可以等红灯一分钟以上。 说到这里又有第二个零速摔原因:很多人停下来之前不习惯降档,起步的时候档位过高,一方面费劲,一方面一不小心上锁没成功,低头找锁踏,一个不平衡,摔了。适中的档位只要给一点力,车往前动了,结合第一条的控车,我都不知道怎么摔。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路况车况的预判。打个比方,狭窄的非机动车道左侧被顺丰小车占据,右边还有一点空间可以过,你正准备加速超车,左后方杀出来一辆电驴准备挤到你前面超车,但又超不过去,把你别到了路肩,啪,摔了。可能不是很贴切,我的意思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量力而行,市区复杂路况提前减速/解锁,学会慢摇非常有用。这条不仅针对零速摔这个话题,是安全骑行的必备条件。 总结一下,上锁这件事不用害怕,如果你是新手(包括控车能力不到位的骑友),你不上锁也一样会摔,这个不丢人,我从小骑山地车摔大的,才有了一点点控车的经验。所以如果你的问题是“我是新手推不推荐上锁”,我的回答是,上锁与否和是否新手无关,如果你想正经训练/安全考虑/耍帅,那我推荐上锁,毕竟零速摔比40+脱踏安全多了;如果你想提升速度/骑游/通勤,那上锁不是唯一选项,毕竟不上锁也能练,上了锁走路确实不方便,很多风景好的泥地都不想走过去拍了。锁鞋锁踏安装好先在家靠墙练习上锁解锁(非常用支撑脚/或者说驱动脚靠墙),然后路骑/台子感受锁片位置是否合适(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最后合格的控车技术+集中精力+预判意识,这些都做到了,那除非有神经病过来推我一把,或者练到力竭/抽筋解不开锁,或者我加查被簇拥在人群里一激动捏死了前刹,不然我觉得我根本不可能零速摔,立贴为证 最后帅气小黑马镇楼
【摸鱼回忆】我的骑行十年 说是十年,其实远远不止。不过能找到的最早的照片是2013年拍的,姑且就这么起标题吧,也顺口。 因为小升初考得不好,被分到了一个比较偏远的校区,记忆中那会儿应该骑的是一辆国产杂牌小轮车。放学路上有个银行,银行建在高处,门口是一个两边通透的大坡,小伙伴们每次都要冲上坡经过银行门口再冲下来,这是我对骑行最初的多巴胺回忆。 那时候最羡慕的就是小伙伴们的山地车,大家轮子都那么大,甚至还有一个人有避震前叉,就我一个轮子那么小,一点都不酷。器材比不过,我就开始卷技术,先是学会双手撒把,后来大家都会了;我表演反手骑车(左手握右边,右手握左边),大家摔了几下也会了;最后我卷出一个绝世好活儿,边骑车边系鞋带,大家纷纷表示还是你狠,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初二初三调回原校区,就在家门口,基本没了骑车的条件。好在中考考上了好学校,爸妈奖励了心心念念的捷安特山地车,多少钱已经忘了,贵不到哪儿去,有认识型号的车友可以告知我一下,抱拳了!从此山高海阔哪儿都去,最爱的就是走我那小轮车走不了的烂路,石子路,沙子路,泥路雪地上台阶,2010年前后在扬大的朋友可能会记得一个骑着山地车好路不走走台阶的二愣子。每到周末就在家楼下端盆水洗车,现在想想真好笑,光洗车不动链条,也不知道怎么骑得下来的。爸妈见我是真的喜欢骑车,从此也会更加支持我。哦对了,正值青春期的我,拿到这车一段时间后竟然把货架拆了,现在想想真想狠狠抽自己,错过多少机会!后面的时间线我都记不清了,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样,我的记忆好像出了毛病,事实和幻觉又搅到了一块儿。不知道是高中又买了辆车呢,还是大学时期爸爸买了辆车被我回家的时候蹭着骑。“可能她根本就没有当我的面睡过觉,可能她根本就没有那样凝视过我,那么她那锥子般锐利的目光和沉睡的样子,又是怎么跑到我的头脑中来的呢?我还记得有股烧荒草的味道特别好闻,可是大夏天儿,哪来的荒草呢?但无论怎样,记忆中,那年夏天发生的事总是伴随着那么一股烧荒草的味道。”总之吧,这辆大行山地车的前叉避震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不过我也没亏待它,总之给它洗得锃光瓦亮。(依然不洗传动)大学期间沉迷羽毛球,基本没怎么骑车,唯一一辆二手代步车也不可避免得被神秘力量回炉到了二手市场之中。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后,立马购入人生第一辆公路车。说到这儿各位看官可能也发现了,我从小到大都不混圈子,车型保养一概不懂,骑就完事儿了,买车都是看外形帅+店员推荐,好在没踩过什么大坑就是了。这次也是,瞧这挺拔的身姿,多像金庸先生笔下郭靖的小红马!公路车和山地车路感简直天差地别,为此我还做了一首理科生的酸诗,自以为把物理知识和文字意象结合得完美,没想到发上微博无人喝彩,顿觉山猪吃不了细糠,一代文豪从此封笔。时间过得真快,一讲就到如今。工作几年后有了闲钱,也动了研究和训练的念头,今年五月陆续购入捷安特FAST E+1电助力和喜德盛RS7电变黑武士,码表功率计骑行服锁鞋全套拉满,本以为从小骑车到大,水平肯定不低,未曾想一直以来都是骑游和挑战烂路,控车倒还不错,功率一塌糊涂。平路绕圈一小时测试FTP,结果只有157W,挑战百公里均速30也因为后半程的起伏路宣告失败,只好化悲愤为食欲,又多吃一顿海底捞。哎您猜怎么着,下班时间到,摸鱼结束,不写了!有问题咱们楼下交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