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声唯一 音声唯一
关注数: 19 粉丝数: 42 发帖数: 1,702 关注贴吧数: 6
昨晚一个神奇而又完整的梦 梦见我到一个鬼神窝里做客,突然来了一帮狐狸精,双方打了起来,我杀了很多敌人。狐狸被杀跑了。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被那帮鬼神请客去吃饭了,原来他们和狐狸精们和解了,吃和解饭。 我一到饭桌边,两只狐狸精就气的咬牙切齿,立即隐身,不让我看到他们的样子,因为我杀的人最多,他们最恨我。 吃完饭,我觉得有点不对劲,我就问一小鬼,跟鬼神吃饭是不是不好。他说没事吧。我就出去了,一出门口,就看见一戴眼镜的小女孩告诉我:你危险了!我立即问怎么了。她没说,直接倒出一粒丸药,告诉我:这是同心丸,需要连服七七四十九天。说完就走了。 我心里慌慌的,这时,我遇到了地藏菩萨,他告诉我:要想获救,需要去找那女孩要更多的同心丸,那两只狐狸精在你的饭里下了毒。 我立即去找那女孩,结果她变成了一大尾巴的小狐狸逃跑了,躲着我。我一直追到她家门口,她兄弟把门堵死了,不让我进去。这时我就哭着说,狐狸精要伤害我一家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救救我的父母!他们被感动了,就放我进去了。 我同狐仙们商量了一会,不知商量了些什么,他们就同意帮我一把,于是,一家子全出动了,一路走到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在一高高的悬崖上,下面全是冰雪。几只狐仙从高处往下跳,全无畏惧,我吓怕了。那个小狐女和他哥哥就做示范,沿着悬崖,一步步滑了下去。我也鼓起勇气,趴在悬崖上笔直滑了下去,滑了好长一段距离,吓死我了 然后我们就到了一堆房屋前,房屋前写着牌子“狐公”二字。然后狐仙们就开始倒汽油还是什么的,倒的到处都是,然后开始点火。这时, 我梦就醒了。
菩萨应以度众生为事,为什么跑去闲坐禅定,弃舍众生? 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闲,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众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服智慧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在父母妻子,或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    复次,菩萨行布施、持戒、忍辱,三事名为福德门。于无量世中作天王、释提桓因、转轮圣王、阎浮提王,常施众生七宝衣服,五情所欲,今世后世皆令具足。如经中说转轮圣王以十善教民,后世皆生天上;世世利益众生,令得快乐。此乐无常,还复受苦;菩萨因此发大悲心,欲以常乐涅盘利益众生。此常乐涅盘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然灯,灯虽能然,在大风中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禅定则实智慧生。以是故,菩萨虽离众生,远在静处,求得禅定。以禅定清净故,智慧亦净;譬如油炷净故,其明亦净。以是故,欲得净智慧者,行此禅定。    复次,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如偈说:    禅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    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余,涅盘分已得。    得金刚三昧,摧碎结使山;得六神通力,能度无量人。    嚣尘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觉观风散心,禅定能灭之。    复次,禅定难得,行者一心专求不废,乃当得之。诸天及神仙尚不能得,何况凡夫懈怠者!如佛在尼拘卢树下坐禅,魔王三女说偈问言:    独坐林树闲,六根常寂默,有若失重宝,无援愁苦痛。    容貌世无比,而常闭目坐,我等心有疑,何求而在此?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我得涅盘味,不乐处染爱;内外贼已除,汝父亦灭退。    我得甘露味,安乐坐林闲;恩爱之众生,为之起悲心。    是时三女心生惭愧而自说言:此人离欲,不可动也。即灭去不现。
在下真言帝,他们的说教对你半点用处也没有,所以你一直无法解脱 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你的今生除了依止一位明师,寻找一个清净地,放下一切,如救头燃地往死里苦修,你不会有任何出路。 所以,放下一切,包括你的父母。你的父母不能救你,只有佛能救你。 你纵然今生有愧于你父母,但只要你能认认真真修行守戒,就是对他们的大孝。 有什么比你今生就能往生净土那样的大孝呢? 如果你留在家里和他们混在一起,最后又能怎么样呢?以我的业障,如果没有放下一切出去要饭的勇气,今生绝对无法解脱,就是最好的净土法也不能救你。 你要的就是勇气。你如果有勇气出去要饭,你就能解脱。 古往今来,多少大成就者,多少高僧,都是毅然出家,毫无顾恋。你如果能向他们学习,你今生就能解脱!如果不出家,不放下一切如救头燃地修行,不学习菩萨无比的勇气放下,可以说,以你的业障,真是像你说的要偿五百世。 这些话,其他人有谁对你说吗?个个劝你得过且过,边工作边念佛,做点小功德小系念之类的,还有的用些高深的话来对你这种烂根器。你真可怜,发那么多苦贴子没人劝你出离,只叫你执着。 出家人有两种,一种是大菩萨续佛功德的,一种是借出家的好环境让自己解脱的,两种都是大福田,值得赞叹。从你的贴子看来,那种痛苦就是升起你的出离心,让你出家的。可你没勇气,小胆鬼,所以我在这里推你一把。
可怕的死亡,让一个法下了地狱,运气太臭。 学佛不实修实证,仅是戏论,不能了生死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家修行,其兄精进修行,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位,神通具足,弟弟出家后,由于日夜精研教理,终成为著名的法师,到处讲经说法,不遗余力。 有一天其阿罗汉哥哥对他说:“法师!你应该如法赶快修持,不可只顾忙著空谈佛法啊!”法师弟弟回答说:“尊者!我明天就开始修行。”阿罗汉哥哥再次向他说:“法师!难道你没有听见佛陀说:修行要像救火烧头发那么急切吗?”。 其兄又向他说了很多教诫的话,他总是说:“是!是!是!尊者说的确是真理。”唯明天又过明天,他始终没有如法修持,不久,这位法师忽然身患重病,恐命将终了,此时才后悔说:“我信奉佛陀的教法,那真是大光明的法灯,而我却是一位最无明的人,连自己都不能自照了:以不能自照的缘故,以后恐将永远沈没于生死苦海中。”因此心怀大恐惧,恳求阿罗汉哥哥说:“尊者!由于我的愚疑,不听从您的教诲,如今病重将要命绝,愿兄垂愍拔济,令我远离大苦。”法师说完后即命终。其兄以天眼观之,知道他还生在人间,即常去探望。 后来有一次,其乳母抱这小孩来到阿罗汉的住处,由于失手扑地,把小孩的头撞在石头上,这小孩大发嗔恚心后,即舍生命而堕于地狱中,是时,阿罗汉又以天眼观察,看见他生于地狱中,受大苦报,即叹气说:“唉!真是悲哀,你的处境,连佛力都难搭救,何况是我呢?” 注:由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即使穷研佛理,而不如法修持,不仅不能得见道迹,解脱生死,更会因理论坚强,我慢心生起,而有堕诸恶趣的危机呢!所以修行须如广钦老和尚所开示的: 一、经藏全在心,戒定慧也在心。戒定慧不是用讲话而已,是用行的,即是要修五蕴。 二、有时间看一点经书,看经书是要了解知道,依经典去修持,不是看了去讲说而已。 三、修行要表里一致,不要口是心非。 过去有位祖师曾说了一个譬喻:“苍蝇在纸窗前一直飞钻,再怎么飞钻,也无法飞过那层薄薄的纸。”所以一个人若只在纸上的理论下功夫,是绝对无法突破现状,解脱自在的.
在家学佛的人容易犯一个毛病 不要把厌烦当作出离心。有的弟子心里烦躁,便跟我说要“闭关”,我不好反对,虽然烦恼并不能被门关在外面,但不管怎样,真能关起门来修一修法或者由此厌烦心为缘起慢慢安静下来渐次走上修法的正轨也好。周围的道友随喜赞叹,送饭送水替他护关。过了一段日子,出关了。我就问:你闭关都修了什么法?有什么验相没有?他说:也没修什么特别的法,就是每天看看书,打打坐,喝喝茶。这是闭关吗?这是休假。闭关有克期取证的意味在里面,摈弃干扰,专心致志,务必要在设定期限内圆满完成某一修法,获得相应的验相。不是说你烦了,不想见人,就叫闭关。护关的道友里面说不定就有大菩萨大成就者,你在里面不好好修法,一味图清闲,让他们来照应你的生活,真不知你有多少福报经得起这样损耗啊!我们学佛最重要是发菩提心、积累福慧资粮,不要什么都还没学到,福报先用完了。   心里放下才是真放下。有些人学佛,不在出离心上下功夫,开口就是:我是出家好呢还是不出家好?心里为此很纠结,跑来问我该怎么办,这倒让我为了难。出家当然好,修行的障碍少,可以专心办道,进步自然快,但前提条件是要有出离心,与世无争不是做做样子,是心里真觉得这世间的五光十色没什么好。否则加入僧团过集体生活,很容易与道友发生矛盾,或是成天被人围着叫“师父”“师父”,不自我膨胀才怪。在家同样可以修行可以解脱,然而障碍多,睁眼闭眼全是冤亲债主,意志不坚定的话,修行路上是进一步退十步,举步维艰。说来说去,关键还是出离心。有出离心的人,出家的因缘成熟了就出家,因缘不具足就居家修行,发菩提心积累资粮,一样解脱。不用为此另生出一桩烦恼来,也不必一定等到出家了才开始修行。    在家身份的,尤其不能忘记自己是修行人,虽然也朝九晚五为生活打拼,却终究与一般人不同。别人想的是如何在人群当中混出头,你想的却是要尽早结束这头出头没的无奈循环。别人可以随心所欲、随波逐流,而你,懈怠放逸了要知道心生惭愧。这一点很重要。 在家学佛的人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名利财色统统都要,一点不亏待自己,最后解脱也要,成佛也要,他耽著世间而心无愧疚,反倒觉得世间出世间两不耽误,才叫有本事。你若讲出离心,他觉得你小里小气走极端,没有大乘气象。的确有很多大菩萨示现不离凡俗享受五欲,但他心无挂碍,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五欲动摇不了他。我们自己是什么程度自己知道。若没到这种境界,还是老老实实尽量远离诱惑障难为好。 希阿荣博完成于吉祥时日(未完待续)
阿底峡尊者对三位心子的甚深开示 问:尊者,在一切道法中什麼是最殊胜的法 尊者答道:「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是心相续调柔; 最殊胜的功德即是具有饶益之心; 最殊胜的教言即是经常观察自心; 最殊胜的对治力即是了知一切法皆无自性; 最殊胜的行为即是与世俗人相违; 最殊胜的悉地即是烦恼得以减少; 最殊胜的神通即是欲望减弱; 最殊胜的布施即是没有贪执; 最殊胜的戒律即是内心寂静; 最殊胜的忍辱即是处於低位; 最殊胜的精进即是放下一切琐事; 最殊胜的禅定即是心不造作; 最殊胜的智慧即是对任何法都没有二种我执; 最殊胜的善知识即是指出求知者的缺点; 最殊胜的教言即是对症下药; 最殊胜的好友即是正知正念; 最殊胜的激励即是怨敌、魔害、疾病等苦难; 最殊胜的方便即是顺其自然; 最殊胜的恩德即是引进佛门; 最殊胜的受益即是心向善法。」 仲敦巴问:「在一切法之中,最究竟的是什麼呢?」 尊者答道:「最究竟的法就是无缘大悲藏。譬如,世间有一种叫作『化沃求托』的神药,能够治疗百病;而证悟法界空性的智慧,能够对治一切烦恼,其妙用如同此药一般。」 问:「如今所谓已证悟空性的人,其相续中的贪心和嗔心却一点也没有减退,这是什麼原因呢?」 答:「这些人都是大言不惭的人啊!如果一个修行者真实地证悟了空性的法义,则身、语、意三门就会像脚踩在棉花上一样柔软调顺,或者像糌粑汤中放进了酥油一样寂静平伏。正如圣天论师所说『诸法的本性是不是空性呢?仅仅是生起这样的合理怀疑也能摧毁三界轮回的根本。』因此,如实证悟空性之义则如服食圣药一般,一通百通,亲证了一切道法蕴涵其中的道理。」 问:「证悟空性为何能涵摄一切道法呢?」 尊者答道:「一切道法可归摄於六度之中。真实证悟了空性之义,则对内外一切诸法无有欲望贪执,所以恒常具足布施度;没有欲望和贪执,就不会被恶业所垢染,所以恒常具足戒律度;无有我执及我所执所引起的嗔心,所以恒常具足忍辱度;对证悟空性具有欢喜心,所以恒常具足精进度;远离了执著於有法的散乱,所以恒常具足禅定度; 对任何法远离了三轮作意,所以恒常具足智慧度。」 问:「对於一个证悟者来说,仅仅依靠空性的见解和修持,就能成佛吗?」 答:「如是一切显现和所有音声,没有不是从自心产生的,心体就是明空觉性。证悟觉空无二,就是见解;无有散乱,以正念不断护持,就是修持;状态之中犹如幻化般积累二种资粮,就是行为。现在若能对自己的见、修、行有所觉受,则在梦中也能够行持;若梦中能够行持,则临终时能够行持;若临终时能够行持,则中阴时也能够行持;在中阴时也能够行持,便决定能获得殊胜悉地。」
史上最残忍的出家 黄蘖福建福清人,在福清黄蘖山出家,是禅门一位高僧!其有一段母子情被佛教传为佳话。如今只想借此真情“辅佐”社会风气......使人们末要忘记“父母深恩”! 黄蘖出家后行云流水,过了30多年禅者的生活,却从来不曾回过俗家探望亲人。50岁时有一次外出参学途经家乡,不知怎的这双脚便下意识地望故乡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去。 当他来到村口时,远远便认出母亲坐在村口的亭子里,50年思母之情使他顾不得许多直奔过去......当他接近母亲后他惊呆了!母亲已双目失明......此时此刻的黄蘖禅师已是老泪纵横!为了不惊动母亲使她更加伤心,黄蘖禅师强忍激情......一些认出禅师的乡亲拉他于一旁告诉他母亲在他出家后的一切。 原来自从禅师出家后他母亲思念儿子心切日夜哭泣直到哭瞎了双眼......她听说村口常有出家人经过并在树下乘凉,为了能见到儿子她开始节衣缩食在村口建一“司茶亭”每天接待过往僧人,除礼敬外还给每个僧人洗脚!因为双目失明的她光凭声音是辨别不出儿子的。她希望儿子左脚上的那颗大痣能在哪天摸到..... 真是用心良苦啊!大家试想这位母亲给每一位出家人洗脚时那种复杂的心情!......真挚的爱--母爱啊! 黄蘖禅师听完乡亲的诉说后,珍重的走到母亲跟前强忍已要外溢的泪水亲切的叫了声“老妈妈”请您为我洗脚......但黄蘖禅师并没有让母亲洗自己的左脚,而是脱掉右脚的僧鞋袜卷起宽大的裤腿,拉着老母亲的手一起洗起来,边洗边为母亲讲佛陀出家的故事,想借此方便度化母亲...... 他接受母亲给他的礼敬之后,慢慢的站起身来拭去眼角的泪水,恭敬的向母亲三拜九叩后毅然离去! 一旁的乡亲再也看不下去了,告诉禅师的母亲刚才给您讲佛陀出家的那个僧人就是您的儿子......这位企盼很久的母亲被这个意外的消息惊的浑身颤抖,她高兴的忘记了自己是个瞎子,跌跌撞撞地向河边渡口方向跑去!等她来到渡口黄蘖禅师的船已开,她高呼:我儿等母我儿等母......跌入河中溺水而忘!黄蘖禅师看到母亲为自己竟不慎溺水,顿时悲从心来,他面对苍天大哭到“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随后,黄蘖禅师返回为母治丧,并在火葬母亲时说偈:“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花开菩提林,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在黄蘖禅师说偈的时候乡人都看到他的母亲从火焰中升空向西而去,诸佛确实没有妄言!
梵网经菩萨戒本 【第一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二盗戒】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四妄语戒】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五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六说四众过戒】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莲花生大士杖指老人的教授 文正文正文正文::::当伟大的上师莲花生居住在桑耶寺的大岩兰若时,有一位未受教育的六十一岁老人—族性拿葛的喜饶.嘉波,他对上师有着最深切的信心及强烈的虔敬心,服侍了上师一年。 这段期间,拿葛并没有请求任何法教,上师也并未给予他任何教法。一年后当上师打算离开时,拿葛供养了一个曼达,上面摆放着黄金做成的一朵花,然后说道:「伟大的上师啊,请仁慈地顾念我。首先,我没有受过教育;其次,我的智力薄弱;第三,我年老了,所以我的身体四大已经耗损了。我恳求您赐予法教给一位站在死亡边缘的老人,请赐予我简单易懂、可以彻断疑惑、容易了悟与运用、见地有效,并可在未来世中帮助我的教法。」 上师将自己的手杖指向这位老人的心,然后赐予了这个教授: 注意听啊,老人!深入观照自身明觉的这个觉醒心吧!觉醒心既没有形状,也没有颜色;既没有中心,也没有边际。最初,它并没有起源而是空性的;中间,它没有所居之地而是空性的;最终,它没有目的地而是空性的。这空性并不是由任何事物所制造的,而且清明又具有觉知。当你看见了这点并认出空性的时候,你便了知了你的本然面目。你了解了事物的本性,于是你便是看到了自心本性,你会对实相的根本状态生起定见,也会彻断对智慧的困惑。 有着明觉的这个觉醒心,并非由任何物质所造;觉醒心是本自存在的,而且是你自身本有的。这是很容易了悟的万物本性,因为这本性不必在他处寻得。这即是自心本性,而这本性并非由某种可攀执的实质感知者和所感知对境所组成。自心本性使常见与断见的界限边见消失了,在这样的本性中,没有什么需要觉醒;证悟的觉醒境界即是你自身自然清醒的明觉。在这明觉中,没有什么会下堕到地狱,明觉本来便是清净的。在这明觉中,没有什么需要实践的修持,其本质即是自然觉知的。这个本然境界的殊胜见地就在你自身内,这是无法从他处寻得的,你必须如此生起确信。 当你如此了解了见地,并想要将见地运用在你的经历中,那么不管你身居何处,都是你的身体所成的山林闭关隐修地。无论你感知到什么外在显相,都是自性本然生起的显相,也是自性空的空性;就这样让外在显相如实呈现,远离心智概念的戏论造作。本然自性已解脱的显相成了你的帮手或友伴,你已能够以显相为道用而进行修持。于内,无论内心有何变动、无论你想到什么,这些都是无自性而为空性的。想法的种种展现是自解脱的。当你忆持自心的体性时,你便能够将想法作为道用,而且这个修持是很容易的。 最密的建议则是:无论你感受到什么烦恼,要深入直观,于是烦恼便会不留痕迹地消退。如此,烦恼便自解脱了。这是很容易修持的。 当你可以这样修持的时候,你的禅修训练便不会局限在座间而已。由于了解万物都是帮手或友伴,因此你的禅修体验不会变易、本然自性不会间断止灭、行持也是自在解脱的。无论身居何处,你都不再与内在本然的自性分离。 一旦了解到这点,你的物质色身也许垂垂老矣,但觉醒心却是不会老化的。觉醒心清楚了解年轻和年老并没有差异、本然自性超越了偏见与偏颇心。当你认出明觉和本然觉性就存在于自身中,便没有利根器与钝根器的差别了;当你了解那远离了偏见与偏颇心的本然自性就存在于自身中,便没有学问大小的差别了;即使支托着心的这个身体散灭了,明觉智慧的法身也不会止息;当你能让此不变或不动的境界稳固时,便没有长寿或短寿的差别了。 老人家,好好修持这真实义吧!将这修持谨记于心! 不要将文字错认为意义,不要与你的友人,即勤勉精进,相互分离! 要以正念觉察来拥抱、体验万事万物。 不要沉溺在无用的闲谈及无意义的流言蜚语中。 不要投入凡俗的目标!不要让自己因担忧子孙而受到扰乱! 不要过度渴求饮食!要让自己平凡地死!你的生命就快耗尽了,因此要勤奋精进! 好好修持这个为一位面临死亡边缘的老人而说的教诫吧!由于以手杖指向喜饶.嘉波的心间,这个教诫于是被称为「杖指老人的教授」。 拿葛的喜饶.嘉波后来证得解脱,并获得大成就。卡千的公主为了未来世代的人们,写下了这些内容,并以「杖指教授」的名称而受人称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