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影成风旧时颜 化影成风旧时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关注数: 26 粉丝数: 32 发帖数: 3,323 关注贴吧数: 4
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学会这些保你5年内买车买房…… 假设你的月收入只有2000元,你也可以过得很好。我帮你把钱分成五份。第一份600元,第二份400元,第三份300元,第四份200元,第五份500元。第一份,用来做生活费。这么少的生活费,每天只能够分到十几元。早餐一份煮米丝,一个鸡蛋,一杯豆浆。中餐一份快餐,一个水果。晚餐自己开个小灶,煮点饭,加俩菜,睡前一杯奶。这样一月的伙食大概是500-600。不过,如果你还年轻,身体暂时还没有太多问题,这样的食谱,够你数年内不会有健康问题。第二份,用来交朋友,扩大你的人际圈。这就宽裕了。你的电话费可以用掉100元。每个月可以请客两次,每次150元。请谁呢?记住,请比你有思想的人,比你更有钱的人,和你需要感激的人。每个月,坚持请客,一年下来,你的朋友圈应该已经为你产生价值了,你的声望、影响力、附加价值正在提升,形象又好,又大方。第三份,用来学习。每个月可以有50元—100元用来买书。钱不多,买的书就要认真阅读,学会学了就用的精神。每一本书,看完后,就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讲给别人听,与人分享可以提高你的信誉度,并且,提升亲和力。另外的200元存起来,每一年参加一次培训。从不间断。等收入高一些了,或者有额外的积蓄,就参加更高级的培训。参加好的培训,既可以免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可以学习平时难以领悟的道理。第四份,用于旅游,一年奖励自己旅游至少一次。生命的成长来自不断地历练。参加那种自由行的旅游,住进青年旅社,地球其实并不大,每年都出门,几年下来,就可以把红旗插到地图上,许多美好的回忆,成为生命的动力,更加有热情和能量,去投入工作。第五份,用来投资。先存起来,然后可以投资到股市里,也可以用来做进货的本钱,小本生意很安全,开一个淘宝网帐户,去批发点东西来卖,亏了反正也不多,赚呢,既赚了金钱,又赚了自信和胆量,还赚来做事情的阅历。赚的钱多了,就可以开始购买长期的投资计划,使自己提早获得一份长久的保障,保证自己和家人在将来,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一份充足的资金来照顾,生活品质不会下降。好了,这样熬了一年,第二年如果你还在拿2000元的收入,那就是你的不是了,这么不长进,活着也够丢脸的,看看有什么品牌的豆腐比较硬,买一点来,用头去撞吧。 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一定要兼职赚钱,不要穷。收入不高,一定要非常勤奋,尽量去找跟销售有关的工作,比如房地产中介,这就是很不错的兼职工作,既可以认识很多有价值的人,又可以锻炼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营销技巧。衣服啊,鞋子啊,这一年你是得尽量少买了。最好全部通过你的兼职赚的钱去买。当作奖励自己的一种方式。额外多赚钱的时候,记得买个礼物给你的爱人,谢谢他/她支持你的财务计划。很坦诚地告诉他/她,为何你那么勤俭,告诉他/她你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到处都有需要帮助的生意人,兼职帮他们做点事情,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口才、和工作能力吧,加上你的理财技巧,第二年,你的收入至少要增加到5000元。最低也应该是3000元,否则你收入的成长还赶不上通货膨胀呢。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记得分成五份。增加对身体的投资,让身体始终好用,增加对社交的投资,扩大你的人脉,增加对学习的投资,加强你的自信,增加对旅游的投资,扩大你的见闻,增加对未来的投资,增加你的收益。保持这种平衡,逐渐你就会开始有大量的盈余。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人生计划。身体将越来越好,得到更多的营养和照顾。朋友会越来越多,存储许多有价值的人脉关系,同时,你也有条件参加那些非常高端的培训,使自己各方面的羽翼丰满,思维宽阔,格局广大,性格和谐。而你,也就能够逐渐实现自己的各种梦想,购买自己的需要的房子、车子,并且给未来的孩子准备一笔充足的教育基金。人生是可以设计的,生涯是可以规划的,幸福是可以准备的。现在就可以开始。在你穷的时候,要少在家里,多在外面。在你富有的时候,要多在家里,少在外面。这就是生活的艺术。穷得时候,钱要花给别人,富的时候,钱要花给自己。很多人,都做颠倒了。穷得时候,不要计较,对别人要好。富的时候,要学会让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对自己更好。穷要把自己贡献出去,尽量让别人利用。富,要把自己收藏好,小心别让别人随便利用。这些奇妙的生活方式,是很少人能够明白的。穷的时候,花钱给别人看。富的时候,花钱给自己享受。穷的时候一定要大方,富的时候,就不要摆阔了。生命已经恢复了简单,已经回到了宁静。年轻不是过错,贫穷无需害怕。懂得培养自己,懂得什么是贵重物品,懂得该投资什么,懂得该在哪里节约,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别乱买衣服,少买一点,但是可以买几件很有品味的。少在外面吃饭,要吃就请客,要请,就请比自己更有梦想的、更有思想、更努力的人。一旦生活需要的钱已经够了,最大的花费,就是用你的收入,完成你的梦想,去放开你的翅膀大胆地做梦,去让生命经历不一样的旅程。
老人为入狱养老而去抢劫 减刑获释称怀念监狱生活 四年前,湖南农村老人付达信为了养老,故意抢劫被捕。在如愿度过一年半“牢”有所养的美好时光后,养老问题,再次现实地摆在他面前。 73岁的付达信坐在只铺了一张席子的硬床板上,弯曲起一条腿。眼睛微闭的时候,他又想起了监狱里的生活。“有馒头和稀饭,不用劳动,生病了有人看。”如果还能让他一天抽上几支烟,这就是他对“好生活”的全部想象。 2008年9月,付达信在北京站广场抢劫未遂,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宣判的时候,付达信恳求法官:“判得太轻了,你再好好审审。”他的想法只有一个,进了监狱,就不必再为吃饱饭而四处奔波。 一年半后,付达信提前出狱,住进了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敬老院。 “这里的生活赶不上监狱。”付达信光着脚走到柜子前,他想找一件相对体面的衣服。在两个干瘪的行李包里摸索了一会儿,付达信无功而返地坐回床边。面对《中国周刊》记者,付达信说:“我不想减刑。” 在灵官镇敬老院,付达信是个“见过世面”的老人。他去过北京,还在年三十儿的晚上吃过甜酒冲鸡蛋。这样的待遇其他老人想都不敢想。尽管村里人告诉他不要讲抢劫入狱的事,付达信还是经常讲给敬老院的老人听。 这一次,付达信站起身,和身边的一个老人模拟起当初抢劫的场景。“她背着包,我从旁边扯她的包,包还挂在她胳膊上,我就拿出了刀,让她喊抢劫。” “刀多长?”敬老院的老人明知故问。 “不长嘞。”付达信用双手比划着刀的大小。“我削苹果的嘛。”每次说到这里,都会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没有办法,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这一步。”这句话让整个房间安静了下来。 2008年9月8日下午,北京站广场人流熙攘。身无分文的付达信又感觉到胃里饿得一阵阵痉挛。用手擦了把汗,他终于下定决心——抢劫。
一封值得“中国式家长”反思的遗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用‘亲爱的’与你们的称呼所搭配,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错误。如此充满纠结的语句,出自一个13岁的花季少女。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写下这句话的青岛智荣中学初一学生孙正雯,已在8日跳楼身亡。10日,青岛网友公开了孙正雯死前写给父母的遗书,在带着小女孩情怀的印花信纸上,孙正雯用3页纸表露了她自杀的动机不堪忍受父母的家暴。(《齐鲁晚报》 7月11日)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遗书的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误”……这样的句子,描述出了在已故花季少女孙正雯内心的纠结与不堪。遗书中对“跪玻璃渣”、“拿杂志扇”、“拿镜子砸”等描写,告诉世人这位女孩的悲惨遭遇达到了无法让人承受的地步,这也正是她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看到这样的故事,笔者十分痛心。痛心于父母的狠毒,痛心于花季少女的损命。 这首先是家暴的问题。倘若我国拥有一部关于反家暴的专业法律,相信这位女孩会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这两位以“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为教育宗旨的父母,也可能会面临坐牢的命运。可以说,是法律的缺位,造成了这位花季少女频频遭遇家暴并且最终选择自杀的结果。虽然有报道称,自2011年7月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立法工作计划,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没有看到这样一部法律问世。 可问题是,这仅仅是家暴的问题吗?在“孙正雯遗书”中,我们能够看到“私看了我多少日记”、“搜我房间、搜我书包”、“让我考得像你们小时候那样好”等内容。这反映的,其实已经远非家庭暴力的问题了,而是关系于一个家庭、一对父母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重大社会命题。我们能够从“孙正雯遗书”中找到许多“中国式家长”的影子。
“关我屁事”获救者道歉道出一团迷雾 7月10日,是娄底舍命救人青年邓锦杰的“头七”,当晚10点45分许,被救者终于现身,来到邓家,在他遗像前叩首致歉,说了声“对不起”。(三湘都市报2012-7-11)   本来,面对那一家三口人的落水,邓锦杰如果采取一种“关我屁事”的态度,人们又能够说什么?只是那样一来,如今邓锦杰肯定还活得好好的。而那一家人的性命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当被救者一家对用自己的生命去挽回了跟他们无亲无故的一家人生命的牺牲反而采取了“关我屁事”的态度,并一走了之之后,自然不仅会让见义勇为的牺牲者在地下也无法安息,更增加了英雄亲人的痛苦,并激起人们的广泛义愤。这样的人,实在太枉为人了!   好在,千呼万唤,那“关我屁事”的冷血被救者终于出现了,终于说出了早就该大声说出的“对不起!”   不过,“关我屁事”的被救者迟来的道歉根本没有道给英雄亲人一丝安慰,也没有让人们的愤怒之情有所缓解,反而道得让人感觉一团迷雾。   因为“关我屁事”的被救者出现在邓家,并不是他们自己自单独到来,而是在娄星区政府、大科***、镇政府三十余人的重兵“护送”下到来的。更重要的是,“当时他们三人被政府工作人员层层包围,我们亲属都靠不上边。”在这样的重重保护下,“关我屁事”的被救者的道歉内容,仅仅包括在邓锦杰父母面前磕了个头,说了声“对不起”,又给邓的母亲送上了一个内有若干现金的信封。然后,三人来到邓锦杰的遗像前,也磕了个头。这就是道歉的全部。根本没有留一点时间让英雄的亲人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一下拷问,整个过程就结束,他们就被“保镖”带走了!   中国人一贯非常注重形式,政府主导的所有事更是形式至上。而在这件全国人民都一直期待的道歉上,却被政府搞得根本失去了形式的最起码要素,一切完全被政府操控着,做得过于猴急,显得过于潦草,真正体现了那地地道道就是个“形式”。这到底为什么?   还有更让人不可思议的。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对“关我屁事”的被救者要去道歉的事,既通知媒体去采访,又要求“保密”。对到底是如何找到“关我屁事”的被救者的,他们是主动要去道歉还是政府的强制要求等等,都遵循高度的保密原则。媒体多方打听,才得知“关我屁事”的被救者一家原来是“外来务工人员”。但是,通过政府这样一操盘,一切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因为“关我屁事”的被救者过于恶劣的表现,早已激起了英雄亲人及全社会人们的极大义愤。政府相关部门担心如果将他们置于大众之中,可能会受到过激的对待,因此,对他们的信息进行必要的保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保护,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多留一点时间给英雄的亲人,让他们发泄一下,让他们拷问一些这几个完全失去了做人的起码道德水准的人,难道不应该吗?***也并没有将他们作为犯罪嫌疑人,因此,又有什么必要对他们那样保护有加?如果他们真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可能享受到当地政府那么多部门的如此重视与如此隆重的礼遇?政府如此做,就让人不得问一句,那“关我屁事”的被救者,到底是何方神圣?也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一场政府精心策划的秀?   如果不是,这一切如何解释?当地政府完全应该给社会一个有说服力的交待。
“诈骗救妻”为何让人如此痛心 5年前下岗工人廖某的妻子患尿毒症,花光积蓄。为了让妻子活下去,廖某找人刻了医院公章,并用这个假公章到医院给妻子做了将近4年的“免费”透析治疗。7月11日,廖某因诈骗罪受审。(7月12日《京华时报》) 即便是隔着新闻纸,人们也能听见一位丈夫被迫“诈骗救妻”的沉重叹息。这样的新闻并不是第一次激起我们心底的波澜。几年前,一位身患重病的农民,也是为了保住性命,只能故意抢劫以获得入狱免费治疗的机会。 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本应有着和常人无差别的爱与尊严,但当他们的境遇与“疾病”、“社会保障救济”等词语关联时,尊严往往分崩离析。即便是表达最朴素的一份亲情,也往往只能出卖自己的人格与尊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恐怕不仅是一位贫穷却坚守的丈夫的悲情,更是社会救济的悲哀。 “对贫弱者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这句话置换到丈夫“诈骗救妻”的语境中,正可以测量出社会的温度。小人物的命运是社会生态的放大镜,没有谁愿意因为疾病,就出卖自己的人格、尊严与自由。但底层人为了保住性命,不惜冲破法治底线的案例却又在告诉我们:当整个社会的保障救济进程在不断提速的时候,还有一些群体依然在不为人知的暗角,舔舐伤口独自哭泣。当他们遭遇困境时,找不到可以求助的人,也找不到可以救济他们的制度,表达亲情与坚守,也成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这时,用远离文明与法治的极端方式聊以自救,就只能成为最无奈的方式。 不妨再复述一遍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1935年的纽约,一位老太因孙子饥饿而偷盗面包在法院受审,旁听的纽约市长脱下帽子,往里面放进10美元,说道:“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如今,面对一个只有依靠诈骗才能为妻子治病的丈夫,谁又该为自己的冷漠付费?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