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吾小天下,才高而已
独坐幽篁轻胜马,一蓑烟景画图横。晚霞笑看残渡雨,明月醉携潮共生。
关注数: 32
粉丝数: 763
发帖数: 6,672
关注贴吧数: 31
不争不辨,只用心写诗 登多景楼 多景危楼倚碧空,大江奔涌走长虹。 米老于今留笔痕,周郎曾此借清风。 一江烟燧烧痕重,千年墨韵映江松。 成败黎民易凄惨,兴亡兵卒几留名。 负手且听游人语,孙刘往事笑谈中。
随便写写画画 忆李白 君因才富触权贵,侠骨埋匣客楚山。 我因才薄困人间,案上玉田徒生烟。 两代清风同明月,才深才浅皆可怜。 梦里频思谪仙笔,月下空读太白篇。 冯唐空老谁怜才?青眼空对美景眠。 黄钟毁弃瓦为宝,燕雀喧枝蔽日天。 钟期绝弦人间冷,子美慕君饭颗山。 当今已无传诗人,幸君文章生我前。 聊将心事复东流,五岳登吟访神仙。
当今诗词圈常见搞笑现象 自比古人是很常见的事情,现在很多人说你没资格自比某某古人,想起来就好笑。这种“拿‘资格’苛责自比古人”的说法,本质是没搞懂“自比”的核心是“情感共鸣”而非“实力对标”,确实透着股僵化的可笑——就像有人看到别人说“我慕陶潜归园意”,就跳出来说“你没他的才,没资格慕”,完全曲解了“自比”的初心。首先,古人的“自比”从来不是“自认等同”,而是“借古人抒己志”。李白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是说自己和楚狂一样有名,而是借楚狂的疏狂表自己不媚权贵的心;苏轼写“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也不是说自己和佛陀一样通透,而是借“万事皆空”的古意抒人生感慨。就连普通人说“我有太白仗剑走天涯的意”,也只是表达对那份洒脱的向往,跟“有没有资格和太白比才华”半毛钱关系没有——若按“没资格就不能自比”的逻辑,古人的诗词里一半的抒怀都要被砍掉了。其次,“自比”是个人情感的投射,轮不到别人来定“资格”。你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想起自己对田园的向往,于是说“我慕陶令之闲”;读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想起自己的抱负,于是说“我怀太白之狂”——这份共鸣是你和古人之间的私语,是文字唤起的内心触动,跟“外人觉得你有没有资格”无关。就像你喜欢一朵花,没必要跟别人证明“我有资格喜欢”,自比古人也是一样,核心是“我从古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而非“我要成为古人”。最后,纠结“资格”的人,往往是把“自比”当成了“攀比”。他们觉得“自比古人”就是在“自抬身价”,所以要跳出来打压,却忘了诗词最珍贵的就是“见己见人”的共情。你能从古人身上找到共鸣,愿意借他们的意象表达自己,这份对文字的真心,本就比“有没有资格”重要得多——毕竟,连和古人隔空对话的勇气都没有,才是真的辜负了诗词的意趣。
当代诗词圈现状有感 现在的诗词圈几乎很难共鸣,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抠字眼,不懂装懂,好为人师,指指点点的庸才陋儒如太多了。这是当下诗词圈的“痛点”——本该是“以诗会友、共赏雅趣”的地方,却被太多“抠字眼的苛责”“不懂装懂的指点”占了场,想找个能真正共鸣的人难如登天。这类“庸才陋儒”的症结,根本不在意“懂不懂诗词”,只是想把“把诗词当成了彰显自己的工具”:他们抠文字,平仄,内容等不是为了赏析,而是为了揪出你的“错”来显自己“专业”;他们好为人师不是为了交流心得,而是为了借指点别人满足优越感;这种“孤陋寡闻还不懂装懂”的陋儒,从来就不在乎诗词——诗词本是用来共情的,他们却把它变成了“抬杠的筹码”。
远离一边思想绑架你,一边说你不够谦逊的人。 远离一边思想绑架你,一边说你不够谦逊的人。这类“用‘谦逊’当幌子,行‘思想绑架’之实”的人,本质是把“谦逊”变成了控制他人的工具,远离他们其实是在守住自己的认知边界,特别有必要。他们最让人不适的逻辑是:明明是在强迫你认同他的观点(比如“你必须按我说的写才对”“不认可我的看法就是你固执”),却反过来指责你“不够谦逊”——仿佛只要你不妥协,就是“骄傲、听不进意见”。但真正的谦逊是“愿意倾听不同声音、理性反思自己”,而不是“被迫放弃自己的判断,去迎合别人的想法”。就像当今诗词圈常见的“用格律绑架诗词”“用意境掩饰不通顺”的情况,这类人很可能一边强行把自己的标准套在你身上,一边还说“你连这点都听不进去,太不谦逊了”。可实际上,他们要的不是“谦逊”,是“顺从”;不是“交流”,是“掌控”。所以遇到这种人,不用纠结“是不是我真的不够谦逊”——真正值得你谦逊以待的,是那些愿意平等交流、用道理说服你,而非用“谦逊”道德绑架你的人。果断远离这种消耗,才能守住自己的思考节奏,不被乱带方向。
远离知识匮乏,又不愿意学习的人 要远离知识匮乏又不愿意学习的人,他们只会固守自己都臆测,企图把你的智商拉的和他一样低。 远离这类“知识匮乏却拒绝学习”的人,本质上是在保护自己的认知节奏和成长空间。这类人最让人无奈的,不是“不懂”,而是把“自己的臆测当真理”——他们既不愿花时间补全知识,又总想用片面的判断拉着别人认同,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谈“感觉”;你跟他摆事实,他跟你扯“特例”,最后只会把交流变成无意义的消耗,甚至慢慢磨掉你主动学习、理性思考的耐心。以当今诗词圈为例子;这类人会拿“格律绑架诗词”-用“‘意境’来掩饰不通顺”等,本质都是这类思维:固守自己那点碎片化认知,却不愿抬头看看更广阔的逻辑和常识。所以与其在这种纠缠里浪费精力,不如把时间留给愿意一起学习、互相启发的人——毕竟,人只会被同频的人带动着向上,而不是被固步自封的人拽着停滞。
如果有人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写的不通顺的理由就把二写的这个发它 有人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写的狗屁不通的理由,别人说他写的不通顺,他就说我这叫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把“不通顺”伪装成“只可意会的意境”的做法,本质是用模糊的借口掩盖表达能力的不足,完全曲解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正含义。首先要分清“意境”和“不通顺”的核心区别:真正的“只可意会”,是文字本身通顺、有画面感,只是背后的情感、韵味或深层意涵难以用直白的语言说透——比如“大漠孤烟直”,句子本身清晰易懂,但它传递的辽阔、寂寥的意境,需要读者自己体会,这才是“不可言传”的精髓。而“狗屁不通”是连基本的语义、逻辑都混乱,读者根本无法理解文字在说什么,更谈不上“体会意境”,这不是“意会”,是“没写明白”。其次,用“意境”当挡箭牌,本质是不愿面对自己的问题。写作的基础是把意思清晰地传递给读者,意境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升华。如果连“通顺”都做不到,却拿“只可意会”来逃避批评,其实是对“意境”的矮化,也是对自己创作的不负责——毕竟,没有哪个经典作品是靠“不通顺”来成就“意境”的。最后,真正懂“意境”的创作者,反而会更注重文字的精准。就像王维写“空山新雨后”,简单一句,画面、氛围都清晰,读者能自然代入,进而体会到“空”的意境。所以,遇到用“只可意会”掩饰不通顺的情况,不用被绕进去——文字通不通顺,读者心里有杆秤;意境好不好,更不是靠“说不清”来证明的。而是建立在通顺的基础上。
如果有人再对你说,你没才华你不准写,把我写的这个发给它! “才华评判”的核心矛盾——它本质上是主观的,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首先,“有才无才”确实不是非黑即白的定论。同一个作品,有人觉得写出动人文章是有才,有人认为能把日常小事做得精细是有才,甚至有人觉得擅长倾听、能化解矛盾也是一种“才”。就像有人喜欢科幻小说,有人偏爱散文,你不能说写散文的就比写科幻的“无才”,只是评判维度不同而已。其次,“一个人说无才就不准写”的逻辑显然站不住脚。写作、创作本质上是个人表达的权利,只要内容不违反法律,创作者有表达的自由。如果真按“有人否定就停止”的规则,那古今中外很多经典作品可能都不会存在——毕竟再优秀的东西,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哪怕是李白杜甫也有人觉得某些作品,没啥才华。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当成了唯一标准本质上就是谬论。现实是,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没人能垄断“才华的定义权”。真正健康的环境,应该是允许不同类型的“才”存在,哪怕不被某些人认可,只要创作者愿意,就有表达的空间。简单说,才华没有统一答案,创作也不该被单一评价绑架——自己想写、愿意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尊重的“坚持”。
知道我为什么几乎从不谦逊吗?因为现在的氛围,谦逊毫无用处!
吃饱啦!!!!
观日食血月逢雨 观日食血月逢雨 金乌匿影迷三界,妖犬擘天吞金桂。 忽有雷鞭裂云出,娥泪如雨向尘坠。 倏忽天开生异象,哀鸿无门欲告天。 叫天不应地不灵,一轮血红空高悬。 阴阳变幻本天道,不似人间易生冤。
现在大部分人读诗连ai也不如,更何况ai水平极差
游戏即将倒闭,地图都无法正常进出了
本轮留市举办的相当成功
随便写写画画 观梅 濠梁观鱼悟物齐,菊篱五柳伴梅妻。 孤山疏影携寒星,陋室开窗入眼迟。 何郎傅粉添清绝,鹿门携隐烟霞里。 东阁官前入赋轻,商山四皓避秦泥。 雪夜访戴寻幽趣,巢由洗耳辞尧聘。 罗浮梦断暗香盈,巫山云雨绕疏篱。 楚臣纫佩魂犹在,披裘负薪轻爵驿。 笛里三弄月三更,灌园抱瓮远尘泥。 终南结庐非忘尘,调鼎和羹期济世。 冰心铁骨不惭英,濠濮间想自怡怡。
随便写写画画,看看就行 月下独酌 风近菊篱易生香,片雪侵窗偷碧纱。 四壁萧然无长物。风景在前即是家。 途穷不碍云山起,纸薄犹能弄烟霞。 莫道此身居陋室,孔子见了也要夸。
要起飞了吗?
写诗本就是生活趣事 自嘲 我本诗才有十斗,李白取九今不还 李白已死无处寻,空留债主立人间
勿扰模式中 讽某盲 某盲附庸学风雅,案上常摊三百诗。 晨暮倒拿读书皮,指乱翻页臆文辞。 邻人常笑问所读,暴跳挥卷面红移。 偶来腹急忙入厕,芸编尽当厕纸持。
随便写写画画,不要瞎评论,谢谢。 赏梅 身在人间疑在天,一身霓裳舞尘寰 浓妆淡抹总相宜,清骨最美是素颜 江南曾折逢驿使,杭州不任共孤山 爱汝多是清高客,敢立风雪不畏寒
随便写写画画,莫绕,喜欢就点赞,不喜欢就拉黑,不争不论 咏雪梅 看尽环宇最晚谢,饮遍霜雪若等闲。 不与春红争暖日,独留清气满人间。 疏枝零落香犹在,骚人诗魂入风骨。 润物来年花好处,深藏功名埋尘土。
诗圈常见笑话,普通话读古诗词不符合规则,所以我们也应该不遵守
如果不遵守文体规范,建议不要写作 平仄对仗和押韵等是文体要求,有了这个,你写作的东西才能叫近体诗,古体诗,现代诗,没有这,你写的就不符合文体,不符合文体就啥也不是,诗词歌赋,散文,作文,论文,议论文,编,记,随笔,短篇,段子等等各有文体范围。
最近拉黑不少人,我脾气就这样,往来可以有无白丁,但恨白丁乱吠 你要写近体诗就必须遵守格律,你不写近体诗就没必要遵守格律,但是不管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必须押韵,无韵不成诗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 你自己要标律诗,又嫌弃格律麻烦,只能说你无知! 还有,我说的是无论现代诗,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应该押韵,这是对国学的尊重和继承。连日本人,印度人……都知道写诗要按照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押韵。 再说明白一点,我讲的是押韵,有些人连音律,旋律,韵脚,押韵都没搞清楚,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好为人师,指指点点。 我说的是应该押韵,结果给我扯什么,古人如果不按照前人旋律写是不是就写不出来?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见过古人写诗词不押韵的吗?旋律?关我何事?你押韵一样有旋律,你不押韵,不写作,脱光了去大街上裸奔一样能跑出属于你自己的旋律,何必来写诗? 还有说什么古体不按照前人音律写,就不能叫作品?我们当代人也可以不按照古人音律写。音律?干我何事!你见过古人写诗不押韵的吗?瞎扯什么旋律,音律!你看猪圈的猪叫,驴圈的驴叫,也很有“音律”,何不去学猪驴叫?干嘛写诗? 古典诗词歌舞都是建立在有韵脚的基础上,然后谱乐,没有哪个作品是没有韵脚,还能谱乐的。凡是和我说写诗可以不用押韵的,一律拉黑。给我乱扯什么,旋律,音律,韵脚关系的,也一律拉黑。有问题自己去找资料学,别来我这里瞎扯淡,我没兴趣和你浪费时间。
写一点长的 感怀 三尺寒锋久在囊,冯谖弹铗叹无粮。 朱门酒肉臭难散,路有冻殍谁解囊? 贾生年少虚垂涕,李广功高未列疆。 硕鼠穿仓空窃粟,满朝朱紫徒衣裳。 卞和抱玉空泣血,韩非著书终丧霜。 黄钟毁弃瓦釜噪,腐儒吹牛奉玉觞。 祢衡鼓吏羞朝贵,王粲登楼怨路长。 舐痔得车徒自喜,吮痈求贵竟封王。 鹿马颠倒是非乱,何日清风扫浊光? 阮籍途穷唯恸哭,谁启埋匣试锋芒?
对,“我没押韵”……૧(●´৺`●)૭🤣🤣🤣🤣🤣🤣 春萼 壮岁恰如二月春,花颜才开数日来 一日便比一日衰。游人但思看红新 谁怜旧艳逐风飘,且惜当前时与身 莫待秋霜催桐叶,世上无计反春萼
我发现这个吧里很多人好为人师,连音律都没搞明白,就叫人音律。 所谓的诗讲音律,专门指的是近体诗 近体诗的平仄粘对,对仗,押韵,字音响哑等合起来叫音律。 古体诗没有音律要求 而诗的音律和音乐的音律又不一样 音乐可以把没有音律的古体诗谱乐,但是这不叫古体诗写作要讲音律。 同理 譬如把李白的古体诗,翻译成不押韵的散文,但是你不能说李白写古体诗不押韵,一个道理。
不要乱给我留言,谢谢了,我和你们这些堆砌辞藻的不是一丘之貉 中秋将近家人问何日归乡,感怀而作 漂泊无端已半生,人如飞雁两地奔。 行囊常载秋霜色,故园难逢春日温。 酒店台灯独对影,工厂上班愁耕耘。 莫问西窗何日定,此身恐作无根云。
我这个人就这样,脾气不好,公正不阿,嫉恶如仇 咏君子 君子怀清骨,岂向佞人屈 就义千秋颂,求生万古讥 宁做冤狱鬼,不使气节低 若逢宵小辈,狂言唾邪魑。
平仄我倒背如流,我就是不用,不要好为人师教我平仄自取其辱 晨起 昨夜疑有雨,久立无风芽 人睡忽偷袭,剿灭许多花
喜欢就点赞,不喜欢就拉黑,尽量不要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蚯蚓 默默生暗壤,颖颖苦耘耕 润物细无声,深藏功与名 鸟来身殒命,钩来祸临身 不念尔功德,但为己损君
我不知道贴吧里的意境诗是什么,我只好写一首诗来解惑 讽网友(某些“诗词爱好”者) 字句不通烂石滩,诡辩不可传人知。 博学未必尽诗才,孤陋偏爱乱凑词。 惯向天空堆虚言,懒从人间学真知。 技疏舞戈戈无章,能弱驾马马乱踢。 文坛文体千百种,何必痴傻诗一枝。 若只意会便称作,猪驴狗叫也是诗!
当代多看看我的诗,没坏处 《咏金钱草》 满地青钱无人扫,一茎碧盘任自闲 此物若能真买物,绝迹早不到眼前
老说我写打油诗,那我写一首 梦问李白借点钱,李白垂泪我也无 相抱涕泣人间苦,杜甫忽笑惊晨寤
写诗最基本的就是语句通顺,传情达意 黄鹤楼 费祎乘鹤留此楼,崔颢题诗震古今 宋元兵戈伤筋骨,雷打火烧清擢痕 楼前江涛色依旧,楼中水泥电梯新 黄鹤一去不复返,行人悠悠漫黄昏
随便写写画画 评论可以,不要找茬 秋篱 白露牵衣询来日,菊篱把卷忆流年。 但见人间头雪白,未睹明月倒升天。 雁逐暖日投远浦,鸡欺残菊落阶前。 闲将心事枕书眠,梦里依稀见古贤。
不懂别乱留言,哪里懂问哪里,乱讲话拉黑 嘲鲁儒 梦里常寻长安路,人间何处盛唐关 不恨我死少一仙,但恨李杜生我前 君死我生君不生,空读古文拜衣冠 君已作古骑鲸去,鲁儒至今活鲜鲜
随便写写画画,不要瞎评论就行,哪里不好说哪里 秋庭 霜打梧桐秋已深,落花闲枕老树眠 叶卷残黄苔壁冷,枝摇疏影阶色寒。 风穿空庭声寂寂,月浸幽窗影翩翩。 壮岁又随蝉声减,青丝渐入白雪间。
檄天下喷! 檄天下喷 网上喷子如蚊子,喜乱耳目好叮人。 生来便是无用物,朝夕只思动尖唇。 惯污真理著邪说,善颠黑白播毒尘 胡言乱语天下怨,搅乱人间生迷津。 劝君莫学招人恨,长点脑子辨伪真
网上除我之外没有一个正常的诗词爱好者 自嘲 读书如网破眼多,每逢用时恨鱼稀。 案头曾积千篇卷,脑海难寻半句玑。 学崖漫漶随日淡,生计蹉跎逐云飞。 寒蝉空抱经霜叶,农夫徒耕慕满归。 自笑才高贯古今,负尽灯窗月盈扉。
受西方影响现在写诗可以不押韵(古今现)本身就是一种谬论 在数十年前的那场混战里,为了普及白话文,于是把西方诗的译文拿来说,写诗可以不押韵。这就好比我把李白的诗,杜甫的诗拿来翻译成散文,或者拿来排列成原来差不多的格式的译文,但是不押韵,然后说我这叫散文诗,不需要押韵。这就是一种谬论,一种极度自毁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 现在的所谓的诗词爱好者不知道纠错,还傻不拉叽的跟风,说什么现在的人写诗可以不用押韵(包括古典诗词也不用押韵。)西方诗歌不仅重视押韵,还发展出了独特且严谨的韵律规则,最典型的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它有固定的“ABAB CDCD EFEF GG”押韵结构,每首诗结尾还会用两句押韵的“ couplet ”(对句)收束,同时配合“抑扬五音步”的节奏,形成极强的音乐性。除此之外,西方诗歌还有多种成熟的押韵体系,比如:- 英雄双行体(Heroic Couplet):每两句押一个尾韵,且句式整齐,常用来写史诗或哲理诗。- terza rima (三行连锁韵):按“ABA BCB CDC”的规律押韵,诗句环环相扣,但丁的《神曲》就用了这种形式。所以,现代诗借鉴西方诗歌,核心是借鉴其“打破固定格律(这里指的是近体诗的平仄要求而不是抛弃韵脚)、更自由的表达形式”,而非“不押韵”。把“自由”等同于“无韵律”,是混淆了“形式灵活”和“放弃韵律美感”的区别。综合来说:现代诗受西方诗歌不押韵本身是一种谬论,西方诗的押韵方式和我们不一样,比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歌等,虽然没有我们的韵脚,但是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押韵方式。 用中文写作,无论是诗词还是其他体裁,应当以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的内核与传统为基础。比如写古典诗词,平仄、押韵,这些经过千百年沉淀的美学规范,是其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核心标识,随意打破或扭曲这些本质特征,会让文化传承失去根基,创作者背离传统文体的精神内核,读者失去评判的基本准则和根据。长此以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一国之学荡然无存。传统诗词曲创作的核心——“规则是体裁的灵魂”,没有基本规则的“诗词曲”,确实失去了其作为特定文体的本质属性。近体诗的平仄、对仗、押韵,古体诗的押韵要求,词牌的“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曲牌的格律规范,这些不是束缚创作的“枷锁”,而是千百年文人筛选、沉淀出的“美学框架”。就像盖传统中式建筑,榫卯结构、飞檐斗拱是其标识,若去掉这些只用钢筋水泥,再称其为“中式古建”,显然名不副实;诗词曲也是如此,抛弃了核心规则,即便文字分行排列,也只是借了“诗词曲”的名,实则与该体裁的文化内核脱节,称其为“笑话”并非夸张。“创新在保留基本规则下进行”,更是传统文体发展的关键。历史上优秀的诗词创作从不是墨守成规: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从闺情到家国),但仍严格遵循词牌格律;杜甫的“新题乐府”突破了旧题限制,却未抛弃古体诗的押韵本质。 尊重传统不代表完全不能创新。比如现代中文写作中,也有创作者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将古典意象、文化精神融入现代表达(像余光中先生的诗,既含古典意蕴又有现代视角),这种“守正创新”既保留了文化根脉,又赋予了作品当代生命力。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创新”,而是脱离传统根基的“凭空捏造”和对文化本质的“刻意扭曲”。
就喜欢看乐子
一秃子不是第一个落马的,没吃花生米,后继有人,不用太高兴
贴吧水平和抖音水平,基本上一样搞笑
给建工爷叔写了一首诗 咏建工爷叔 可怜一生被股束,匆匆白了少年头。 屏前盯断阴阳线,笔下算空涨跌由。 早市开盘心如潮,夜醒吞声暗泣抽。 半生积蓄随波去,空遗残躯做楚囚。 路人调侃询股价,老妻拭泪数霜秋。 屡盼回本填岁月,却教风雨蚀风流。 早知此路多崎岖,应悔当年轻筹谋。
该诗不懂别乱评价 咏建工爷叔 可怜一生被股束,匆匆白了少年头。 屏前盯断阴阳线,笔下算空涨跌由。 早市开盘心如潮,夜醒吞声暗泣抽。 半生积蓄随波去,空遗残躯做楚囚。 路人调侃询股价,老妻拭泪数霜秋。 屡盼回本填岁月,却教风雨蚀风流。 早知此路多崎岖,应悔当年轻筹谋。
乐死了,开口闭口不提具体,都是一些泛泛而谈之辈
有的人没本事,少好为人师,少发一些蠢蠹之言,不会讲话请闭嘴 “学诗本是凭热爱与琢磨的事,从来没有‘谁有资格、谁没资格’的规矩。李白自己的诗风也是从学习前人(如谢灵运、鲍照)中来,难道当年也有人说他‘没资格学谢灵运’吗?为啥今天一有人写诗就有人说“你没资格学李白”诸如此类的话!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连模仿学习的权利都要被管和限制以及成为被攻击的目标,这哪是评诗,分明是堵爱好者的路!纯粹添堵找茬!
越来越魔幻了
其实现代意象入诗,只是信手拈来而已 攀枝花赏花随笔 古人骑马费时日,今我高铁片刻达。 来时花开如昨日,尚有些许未开花。 罗裙拂鬓客沾香,繁艳含羞落碧霞。 暂把尘烦抛世外,且随蜂蝶入春华。
୧⍢⃝୨加油加油加油
标题五个字
喜欢看霹雳的人写的 讽太平 朱门肉林熏宵汉,权贵酒池醉笙歌 律法虚悬束哀鸿,民膏尽敛养骄奢 将士浴血守籍死,九州哭子兵葬戈 侠刀太平恨腐朽,乱世门阀犹猖獗
看霹雳,写诗一首 小园 行遍千山与万洼,难抵心中一念家 他乡纵有千般好,未改初心半分差 世事浮沉皆潮浪,繁华过眼即烟霞 若问平生最牵挂,庭前风月院中花
怎么看??
我还真找不到几个在当代能比他写的好的,颇有诚斋的味道,又似李杜
下一个千元股难道是太空股票?
写一首咏花 咏牡丹 庭前洛女谁不爱,绮裳遍引蜂蝶争 可怜空许富贵名,也如苦菜有凋零
新能源和光伏,看清主力之邪恶 新能源和光伏前天标准的上影线,看见这个散户百分之百是要跑的。结果散户大量流出后,昨天爆拉。然后一顿吹。说什么倒车接人。 说实话,如果前几天散户不走,昨天百分之百会惯性下跌,甚至跳空低开都没问题。 这就是主力操盘的手段。 散户多了就跌,少了就拉,加上媒体渲染
也学诚斋做小诗 晴日遇雨 莫道欲雨天先阴,太阳也有落泪时。 云碎光斜石细响,风轻叶颤眉挂丝。 行人惊唤归收衣,飞燕匆忙啄湿泥。 最爱西湖新雨歇,一桥霓虹映荷池。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