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工作室 普罗工作室
关注数: 61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6,858 关注贴吧数: 58
为什么穿锁鞋 同发山吧 锁鞋,绝不是高手的专利,而只是骑行的必然。 穿自锁鞋骑行的好处 随着运动自行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纷纷用上了自锁脚蹬,也许国内大部分人从小都是骑自行车长大的,他们都会觉得自锁完全没有必要,但是用过自锁的人都不会再改回以前用水平脚踏的骑行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起来有2点: 1。 省力 这是对体力消耗很大的有氧运动来说最好的一个功用了。 一般来说可以省力25%, 用自锁脚蹬,你可以容易得登上以前很费力才能骑上的山坡。特别是长时间骑行就会感觉轻松很多,这是因为一只脚踩下去的时候 另一只脚还可以往上提!好像用力都可以加倍了。 也许开始时你会不适应,也许你觉得不得要领,但是用上自锁后动作就自然起来了,有时候你还可以做作低度速的离座骑行动作,看上去很专业。原来是身体向前倾,前脚踩后脚拉,人车一体感觉十分美妙。可一骑快就又不行了,要不是记得踩忘了拉就是记得拉忘了踩,看来要用一段时间来适应一下,这就是只是两是脚在“齐心协力”带动牙盘旋转一种异常的流畅的感觉。 2。稳定 用过水平脚踏的人,在颠簸的石头路上都知道必须要去踩住脚蹬,不让脚松脱,完全没有用力去蹬的想法,但是如果用上自锁你就完全不用考虑去用脚找脚踏这个麻烦了。你可以只顾用力蹬车,只要管住车把,抓脚的问题自锁已经帮你搞定了。 用不好自锁也会给你带来危险,用自锁初期也许还不能很快适应,在停车时候 一般用惯水平脚踏的人不自觉的在停车的时候才下脚。而这个习惯往往让初学者闹出笑话,踩上自锁的人到了停车再摘脚踏,由于摘下来需要转一下脚踝才能退出自锁状态,需要一个时间,特别是初学者对摘脚踏还不熟练,到这个时候他不能一次摘下脚踏,同时又失去了平衡 只好倒向一边的地上,要是一边有汽车的话就比较危险了。所以初学者初期使用都要有个练习下车的过程,脑子里要有停车前摘脚踏的意识。 有好的自锁脚蹬还不够,一双好的锁鞋也是必不可少的,鞋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自锁的使用鞋底要硬,鞋子跟脚,紧但不难受,脱锁的时候,不觉得脚和鞋有什么间隙。这样你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自锁给你骑车带来的乐趣了。 补充一些,自锁抗颠簸的能力加强,尤其是高速颠簸需要你悬空骑行或者高速颠簸中下山需要重心后收时,悬挂系统本来就不好的硬尾巴xc很可能将你的脚颠脱,那你是肯定要摔的。 而在性能方面,强烈颠簸中一般没有自锁系统的是要放慢速度踩在踏板上的,因为这个时候继续蹬踏很可能被颠脱脚而摔,这个时候你可以看见有人臀部悬空双腿加速从你身边冲过,你会很郁闷,而半坡或者终点前的突然加速,使用自锁的人可以说是拥有了两腿的力量,一脚踩一脚猛提,这会令没有自锁系统的人很快感觉腿软,或者加速无力。 长距离骑行使用自锁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它可以让双腿力量分配发生变化,后脚位的腿也可以在提拉中发挥一定作用,这令骑行更不易疲劳且高速度持续时间更长。 自锁系统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实是在鞋底,因为自锁鞋通常是不会弯曲的,这可以防止蹬踏力量消耗在足弓材料的弯曲上,也不能更大比例的传达到踏板上,无形中每一脚都在发挥更大的效率。 锁鞋误区 1, 人的腿部肌肉群和骨格节构非常适合蹬踏,但不长于提和拉. 答:自锁不是提拉为主,是使另外一只脚蹬踏的更快而不脱离脚踏才锁足这只脚在脚踏上。也就是说为了更快频率的蹬踏才上自锁。 2, 自锁有利于提高踩踏频率,所以运动员非用它不可. 答:说反了,自行车运动决定了提高蹬踏频率才能减少消耗,而高频率下蹬踏容易滑脚,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才锁住双脚。自锁广泛用于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不仅仅是运动员,实际上,在这个地球上从事自行车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很少(包括铁三)。 3, 学会使用自锁要有一个较长的练习过程.要在没有阻碍的场所才能不停地不间断的练习蹬踏,提拉,才能学会如何正确蹬踏和提拉来完成一个平滑的旋转. 答:是的,正常学习自锁需要3-6个月。很多刚上自锁的人对自锁的评价是不可靠的。全国女子山地自行车冠军徐老师所在的山西自行车队,要求新队员是在篮球场上练习自锁两个月,把圆画得很圆很省力了,才出去骑长途的。所以,没有使用自锁半年以上的人的评价不具备参考性。 4, 在有行人的市区,街道上骑车,一般来说很难保证能不停停走走.自锁的作用发挥不大.且易发生不及时解琐而摔车,伤人伤车. 答:依据第3点,只有穿自锁去炫耀,而不是真正苦练自锁技术的人才会出现在街道上不能解锁的事例。一个对自锁训练有素的车友,解锁完全是习惯。 5, 锁鞋不利于行走. 特别是公路锁鞋. 非运动员骑车是到处走走看看,是要下车行走的. 答:自锁鞋是用来骑车的,不是用来行走的。同样的道理:请转告刘翔,告诉他穿钉鞋不利于走路 copy自磨坊
为什么穿锁鞋 为什么穿锁鞋 为什么穿锁鞋 锁鞋,绝不是高手的专利,而只是骑行的必然。 穿自锁鞋骑行的好处 随着运动自行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纷纷用上了自锁脚蹬,也许国内大部分人从小都是骑自行车长大的,他们都会觉得自锁完全没有必要,但是用过自锁的人都不会再改回以前用水平脚踏的骑行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起来有2点: 1。 省力 这是对体力消耗很大的有氧运动来说最好的一个功用了。 一般来说可以省力25%, 用自锁脚蹬,你可以容易得登上以前很费力才能骑上的山坡。特别是长时间骑行就会感觉轻松很多,这是因为一只脚踩下去的时候 另一只脚还可以往上提!好像用力都可以加倍了。 也许开始时你会不适应,也许你觉得不得要领,但是用上自锁后动作就自然起来了,有时候你还可以做作低度速的离座骑行动作,看上去很专业。原来是身体向前倾,前脚踩后脚拉,人车一体感觉十分美妙。可一骑快就又不行了,要不是记得踩忘了拉就是记得拉忘了踩,看来要用一段时间来适应一下,这就是只是两是脚在“齐心协力”带动牙盘旋转一种异常的流畅的感觉。 2。稳定 用过水平脚踏的人,在颠簸的石头路上都知道必须要去踩住脚蹬,不让脚松脱,完全没有用力去蹬的想法,但是如果用上自锁你就完全不用考虑去用脚找脚踏这个麻烦了。你可以只顾用力蹬车,只要管住车把,抓脚的问题自锁已经帮你搞定了。 用不好自锁也会给你带来危险,用自锁初期也许还不能很快适应,在停车时候 一般用惯水平脚踏的人不自觉的在停车的时候才下脚。而这个习惯往往让初学者闹出笑话,踩上自锁的人到了停车再摘脚踏,由于摘下来需要转一下脚踝才能退出自锁状态,需要一个时间,特别是初学者对摘脚踏还不熟练,到这个时候他不能一次摘下脚踏,同时又失去了平衡 只好倒向一边的地上,要是一边有汽车的话就比较危险了。所以初学者初期使用都要有个练习下车的过程,脑子里要有停车前摘脚踏的意识。 有好的自锁脚蹬还不够,一双好的锁鞋也是必不可少的,鞋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自锁的使用鞋底要硬,鞋子跟脚,紧但不难受,脱锁的时候,不觉得脚和鞋有什么间隙。这样你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自锁给你骑车带来的乐趣了。 补充一些,自锁抗颠簸的能力加强,尤其是高速颠簸需要你悬空骑行或者高速颠簸中下山需要重心后收时,悬挂系统本来就不好的硬尾巴xc很可能将你的脚颠脱,那你是肯定要摔的。 而在性能方面,强烈颠簸中一般没有自锁系统的是要放慢速度踩在踏板上的,因为这个时候继续蹬踏很可能被颠脱脚而摔,这个时候你可以看见有人臀部悬空双腿加速从你身边冲过,你会很郁闷,而半坡或者终点前的突然加速,使用自锁的人可以说是拥有了两腿的力量,一脚踩一脚猛提,这会令没有自锁系统的人很快感觉腿软,或者加速无力。 长距离骑行使用自锁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它可以让双腿力量分配发生变化,后脚位的腿也可以在提拉中发挥一定作用,这令骑行更不易疲劳且高速度持续时间更长。 自锁系统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实是在鞋底,因为自锁鞋通常是不会弯曲的,这可以防止蹬踏力量消耗在足弓材料的弯曲上,也不能更大比例的传达到踏板上,无形中每一脚都在发挥更大的效率。 锁鞋误区 1, 人的腿部肌肉群和骨格节构非常适合蹬踏,但不长于提和拉. 答:自锁不是提拉为主,是使另外一只脚蹬踏的更快而不脱离脚踏才锁足这只脚在脚踏上。也就是说为了更快频率的蹬踏才上自锁。 2, 自锁有利于提高踩踏频率,所以运动员非用它不可. 答:说反了,自行车运动决定了提高蹬踏频率才能减少消耗,而高频率下蹬踏容易滑脚,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才锁住双脚。自锁广泛用于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不仅仅是运动员,实际上,在这个地球上从事自行车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很少(包括铁三)。 3, 学会使用自锁要有一个较长的练习过程.要在没有阻碍的场所才能不停地不间断的练习蹬踏,提拉,才能学会如何正确蹬踏和提拉来完成一个平滑的旋转. 答:是的,正常学习自锁需要3-6个月。很多刚上自锁的人对自锁的评价是不可靠的。全国女子山地自行车冠军徐老师所在的山西自行车队,要求新队员是在篮球场上练习自锁两个月,把圆画得很圆很省力了,才出去骑长途的。所以,没有使用自锁半年以上的人的评价不具备参考性。 4, 在有行人的市区,街道上骑车,一般来说很难保证能不停停走走.自锁的作用发挥不大.且易发生不及时解琐而摔车,伤人伤车. 答:依据第3点,只有穿自锁去炫耀,而不是真正苦练自锁技术的人才会出现在街道上不能解锁的事例。一个对自锁训练有素的车友,解锁完全是习惯。 5, 锁鞋不利于行走. 特别是公路锁鞋. 非运动员骑车是到处走走看看,是要下车行走的. 答:自锁鞋是用来骑车的,不是用来行走的。同样的道理:请转告刘翔,告诉他穿钉鞋不利于走路 copy自磨坊
【十年,我对自行车的感悟】 好文,请耐心看完。 潜水好久了,整天翻帖子看,在77BIKE看了这么一个帖子,感觉很经典,转载过来大家分享下,呵呵 自行车在我过去的10年中占据了占据了很大的分量(为我带来了家庭,更为我最窘迫的时候带来了收入),所以,我决定从自行车和生活的2方面,对我自己做一次回顾和总结,也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 我从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骑自行车旅行,但是当时仅限于一个人独行。而且,我从小性格比较孤僻,不太爱合群,总是喜欢独来独往,性格很内向,和现在的我的性格,真是天壤之别。 貌似大学迎接新生的某天,你都会看到各社团在招兵买马,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学校的自行车协会,那应该是2002年的5月假期,学校的自行车协会会长(抱歉,太久我都忘记名字了)组织了去二龙山的骑行活动,我当时借了同学一台看上去车况很好的山地自行车,就跟着去了,那次貌似是往返200公里的活动,那是我的第一次骑车,那台山地车让我印象深刻,非常难骑,座子很硬,100公里的路程,我们骑了12个小时才到,路上状况不断,自行车啥样的都有。当时有几个学校附近玩攀爬的高中生也一起去了,他们修车很厉害,而且车好,骑的更厉害,心里很崇拜。PS:当时我们没有任何人带头盔,也没这个观念。那是我第一次100公里以上的骑行,很有纪念意义。 因为那几台攀爬车,给我带来的刺激,不过我的反应错了,我最快的速度从一个上海的朋友那里,买了一台700C的阿米尼的平把公路旅行车,当时还是全套100GS的套件,21速的,架子很大恨大,我当时疯了一样的省钱,然后把车升级了个乱七八糟,最后算上车价,花了不下2000块吧,车也还是很烂,但是是超级菜鸟,比如,50买了一对塑料的珠档脚踏。50买了一对公路外胎,还是国产的275的,700C几乎不能用,结果也傻呼呼的买来了。有人看到我的车,说,公路车,应该是弯把的,好吗,我换! 2003年的4月,我买了一台GLOBAL(宏邦)公路自行车,14速的,梁拨。当时是学校里比较好的车了。到处拉风的跑,还经常去江北的师大校区看我表妹。 03年的4月30日,这是个重大的转折点,在这一天,我第一次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婆,并且,从那以后,我们就一直走在了一起,并在大学毕业后成立了家庭,中间难免有情侣争执,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分手过,没有经历过所谓的大学的毕业就分手,反而,我们一起来到了北京,并很好的生活着,我们即将为人父为人母,但是,这是后话。 事情的起因是,03年4月30,自行车协会组织2个活动,一个是去镜泊湖,一个是去长春,我当时已经是领队了,我带队去长春,当时也正好失恋,一直暗恋和我一起播音的另外一个女孩,称呼为A吧。一般活动前,都有个集体会议,A说自己宿舍的一个女生想参加镜泊湖的活动,但是是特困生,而且没车,就带来了。那个人就是我现在的老婆,但是我对她印象一般(她后来回忆所说,她当时对我的印象更差),她想参加活动,但是没有车,我有2台(新买的公路车和原来的那个阿米尼还没卖),于是,我就借给了她那台阿米尼(那车是55长54高,我老婆160,当时咋骑上去的呢) 她去的镜泊湖,我去的长春,于是我们就错过了,后来镜泊湖一队从牡丹江回来的时候,我当时正好去火车站送别的女生,于是,送完人后,就正好借到了他们。于是,我骑车,她坐后座,我们就回到了校园。后来,后来,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了。 后来我突然发现我老婆其实很耐看,而且多才多艺,比如踢毽子一踢就是200多个,虽然很胖乎,但是柔韧性好的可以下叉,打篮球更是动作优美,干净利索,虽然是特困生,但是从来不让我为她乱花钱,我们大学度过了很多很快乐的时光。当然,现在也是。 可以说,自行车是我融入大学,改变自己性格的工具,通过自行车,我的性格变得开朗,外向。通过自行车,我大学认识了很多朋友,论坛也认识了很多重要的朋友(比如CB论坛里的猪耳朵,999,天使也掉毛等),通过自行车,我也收获了家庭。
西格玛各型号码表使用中文说明 西格玛各型号码表使用中文… BC 1600中文说明书 按钮一(MODE 1): l 检索功能 l 确定计算机编制程序 重新设定(RESET) ◎归零 ◎按照步骤输入数字 功能: DIST/DAY : 单一旅程距离 RIDERTIME : 骑乘时间 AVGSPEED : 平均速显示 MAXSPEED : 最高速率显示 STPWATCH : 自动计时功能 TRIP UP/ DOWN : 可设定的固定旅程距离(可向前计程或以倒数的方式测量) CLOCK : 时间 TOTODO1 : 第一部车轮圈哩程数 TOTODO2 : 第二部车轮圈哩程数 TOTALODO : 总哩程数 TOTTIME : 总时间 CADENCE : 踏板转数 Language : 语言设定 km/h , mph : 速度 语言设定及轮子尺寸设定:(原厂设定为德文,若要执行以下动作,请先更改为英文) 1. 按MODE1直到DIST/DAY出现于画面上。 2. 用有尖头的工具按住背面的” S “3秒。 3. 出现” SET LANGUAGE”,按”重新设定” 输入你所想要的语言。 轮圈直径: 1. 按MODE1确认语言,按RESET进入公里/英哩设定,按MODE1确认。 2. 显示输入的标准轮圈直径,按MODE1切换下一个。 3. 按RESET输入数值。 1.从”Wheel Size Chart”找出符合轮子尺寸的号码,并输入此号码。 2.选择计算或测量轮圈直径。 3. 按 ”S” 完成设定。 1. 用尖头工具按背面的(WS1/2),屏幕上将会出现 2. 按MODE1直到显示DIST/DAY。 3. 用尖头工具按住背面 ”S” 3秒。 4. 显示 SET WS,按MODE1切换下一个。 5. 按RESET 输入数值。 6. 按 ”S” 完成设定。 设定时钟: 1. 按MODE2 直到显示时间。 2. 用尖头工具按住背面的 “S” 3秒。 3. 按RESET输入小时。 4. 按MODE1更改分钟。 5. 按RESET输入分钟,按 ”S” 完成设定。 设定第一辆车总里程: 1. 按MODE2直到显示TOTODO1。 2. 用尖头工具按住背面的 “S” 3秒。 3. 按RESET 输入数值。 4. 按MODE1切换下一个。 5. 按 ”S” 完成设定。 设定第二辆车总里程: 1. 按MODE2直到显示TOTODO2。 2. 用尖头小工具按住背面的 “S” 3秒。 3. 按RESET输入数值。 4. 按MODE1切换下一个。 5. 按 “S” 完成设定。 可设定的固定旅程距离(向前计程/倒数计程) 1. 按MODE2直到显示TRIP或TRIPDOWN。 2. 同时按住RESET和MODE1。 3. 按RESET 选择TRIP UP或TRIP DOWN。 4. 按MODE1更改输入。 5. 按RESET输入数值,按MODE1切换下一个。 6. 同时按MODE1和RESET完成设定。 自动计时功能: 1. 按MODE1直到显示STPWATCH。 2. 按RESET开始自动计时功能,再按一次RESET则停止自动计时功能。 3. 按住RESET超过2.5秒,则时间归零。 重新设定: 1. 按MODE1直到显示想重新设定的屏幕。 2. 按住RESET超过2.5秒后,屏幕会显示闪烁状态并将数值归零。 3. 按住RESET超过4秒后,将DIST/DAY、RIDETIME、AVGSPEED及MAXSPEED重新归零。 4. 按RESET回复TRIP/DOWN。 5. 按RESET超过4秒,重新设定TOTALODO。 平均速度: 1.A 现行速度较低。 2.B 现行速度一样。 3.C 现行速度较高。
低档“码表”也可准确显示“蹬踏频率” 对 职业车手而言,追求的无非是“速度”与“耐力” 而对入门者来说,在练速度、力道、耐力之前, 首先应练好基本功:“蹬踏频率” 因为:“腿部对转动疲劳的恢复明显快于蹬压疲劳” 即是说,如果同一速度骑行在同一路段上, “小齿轮比+快速蹬踏”优于“大齿轮比+大力蹬踏” 而最有效的蹬踏频率为:“80-90/分钟” 但对初学者来说,怎样准确掌握蹬踏频率呢? 在下是:“借用码表” 原理: 用码表来测速实际上是用探头来测前轮的转速, 再相当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而来: “时速=车轮直径*3.14*每分钟转数*60分钟” 当车轮直径为530.5厘米时, 上式中,每分钟转数刚好等于时速的每小时公里数 既然,码表可以用来测车轮的每分钟转数, 那么它当然也可用来测曲柄每分钟的转数,即蹬踏频率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 1.将车轮的直径值设为530.5CM (有的表是设周长,同理) 2.将感应磁片固定在曲柄上,将探头固定在后叉上。 那么,码表上的时速值必是我们脚踏的频率值! 即:如码表显示的当前速度为:83 KM/H   则说明当前的蹬踏频率为:83 转/分钟 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的表的轮径值不允许设这么大,这时只有设为53.05CM(即1/10倍)  那么此时,码表所显示时速值的10倍即为摆速 这样搞后,表的其它功能就用不上了, 所以建议用功能单一的40元以下的低档表来搞! 当然,也可在蹬踏频率练出感觉后,将码表“官复原职” 甚或采用双表,左边一个速表,右边一个频率表... (象“飞行甲板”之类虽同时具有码表与频率表等功能,但同时也较贵!) 转cb 三仙洞 同法山地车吧
低档“码表”也可准确显示“蹬踏频率” 对 职业车手而言,追求的无非是“速度”与“耐力” 而对入门者来说,在练速度、力道、耐力之前, 首先应练好基本功:“蹬踏频率” 因为:“腿部对转动疲劳的恢复明显快于蹬压疲劳” 即是说,如果同一速度骑行在同一路段上, “小齿轮比+快速蹬踏”优于“大齿轮比+大力蹬踏” 而最有效的蹬踏频率为:“80-90/分钟” 但对初学者来说,怎样准确掌握蹬踏频率呢? 在下是:“借用码表” 原理: 用码表来测速实际上是用探头来测前轮的转速, 再相当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而来: “时速=车轮直径*3.14*每分钟转数*60分钟” 当车轮直径为530.5厘米时, 上式中,每分钟转数刚好等于时速的每小时公里数 既然,码表可以用来测车轮的每分钟转数, 那么它当然也可用来测曲柄每分钟的转数,即蹬踏频率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 1.将车轮的直径值设为530.5CM (有的表是设周长,同理) 2.将感应磁片固定在曲柄上,将探头固定在后叉上。 那么,码表上的时速值必是我们脚踏的频率值! 即:如码表显示的当前速度为:83 KM/H   则说明当前的蹬踏频率为:83 转/分钟 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的表的轮径值不允许设这么大,这时只有设为53.05CM(即1/10倍)  那么此时,码表所显示时速值的10倍即为摆速 这样搞后,表的其它功能就用不上了, 所以建议用功能单一的40元以下的低档表来搞! 当然,也可在蹬踏频率练出感觉后,将码表“官复原职” 甚或采用双表,左边一个速表,右边一个频率表... (象“飞行甲板”之类虽同时具有码表与频率表等功能,但同时也较贵!) 转cb 三仙洞
轮组的辐条为什么会断? 通常车子的前轮钢线是均衡分担力量和支撑车圈的,而后轮由于飞轮位置的原因,导致必须将钢线编织成伞型(靠飞一侧的钢线交紧较直,另外一侧则较松),这种原因导致全车受力最大的钢线就在那靠飞轮侧的16根上,并且那16根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 车子断钢线有几种情况,而这几种情况通常是相互关联的,首先是第一根,这一根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钢线的质量问题,也可能是太大的冲击,当拉力太大令钢线无法承受压力时,它便断裂了,而这根断裂后对车圈的变化就产生了,首先是断线处压力突然解除,那个部分可能已经 发生了变形,而这个变形有时在还有其它钢线拉住的情况下只呈现轻微的变化,而有时这种变化会比较剧烈,甚至要通过解除其它钢线进行硬力的校正(比如踩回或者敲回),但是不管如何,这种变形已经或多或少的产生了。 紧跟是断线后的处理,而这个处理决定了以后是否再断线,有经验的调圈师对车圈校正后,可以去捏钢线的张力那是非常均匀的,而个别水平稍低的师傅可能圈校很正,但是钢线的张力却不均匀,这其实等于只借助了少量的钢线来分担这拉正的力量,而并没有将拉力均匀的分布在所有的钢线上,而在本来已经16根受拉力较大的后圈,这种情况更是致命的,这可能力量仅分布在更少的钢线上,而变形过的圈常会产生某几根非常紧的情况,原因是要将型变从新校正必须个别的钢线有较大的拉力才可以拉的回来,另外一种情况新换上的钢线可能出现长度的不足或者质量的不同时,那那个别的线其实已经埋下了再次断线的隐患。 一次断多根的情况则是情况恶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一处产生型边或者断线后,有经验的师傅会试着使用附近的几根线均匀的受力,将一个变形进行校正,而经验不足者则会通过附近的3根甚至更少的线来进行拉回,而另外一侧则可能为了拉回容易被过度的放松了,而这使得下一次当一根绷断后,另外几根由于一下承受不了突然上升的张力,而导致了连锁反应的发生,这就是一断好几根的原因。修复断线的方法其实不难,但是却需要技术和细心,偶然出现一根断线时,如果没有严重型变的情况下,只需要从新补上一根合适长度的,然后将这根和附近几根的张力调整接近,并且在校圈架上仔细校正即可,而出现多根断裂时,表示情况已经恶化严重,这个时候如果圈子还伴随严重变形,那建议最好将钢线全数放松,首先将圈放在水平地面,然后通过两根木块垫在变形处的两边较远的距离,然后中间用软底鞋脚踩校正,在将圈子踩到相对较正的情况后,在进行从新装线编织,因为这样圈子的钢线可以有较均匀的张力分布,而不会继续将拉力集中在个别几根上,否则早晚还可能出现下一次的断裂。一般在钢线在均匀的张力分布下,且圈强度适合使用者的体重时,很少发生断线,而前面的两个前提不符合时,加上错误的装备和过渡的使用,则可能会严重的断线,这样的断线还可导致轮圈直接报废。建议楼主如果在发生4根断线后看看变形是否严重,如果程度严重,建议全部拆除钢线,先以脚踩的硬力放松将圈子校正后,在进行编织,并且在编织校长好后,自己手捏钢线,感觉张力是否均匀,如果均匀程度不够或者明显发现漏洞时,可以和师傅提出,只要师傅有点耐心,一般张力均匀了就不容易再断裂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