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三宝 月光摩尼持海轮
关注数: 10 粉丝数: 45 发帖数: 2,220 关注贴吧数: 1
顿明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渐修对治,令顺性起用。 出自《五灯会元》—— 《五灯会元》第四卷 南岳派二(5)南岳下三世--其他禅师法嗣 【10-01、荐福弘辩禅师】 京兆大荐福寺弘辩禅师,唐宣宗问:「禅宗何有南北之名?」 对曰:「禅门本无南北。昔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展转相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磨,来游此方为初祖。暨第五祖弘忍大师在蕲州东山开法。时有二弟子:一名慧能,受衣法,居岭南为六祖;一名神秀,在北扬化。其后神秀门人普寂者,立秀为第六祖,而自称七祖。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非禅宗本有南北之号也。」 帝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 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 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 帝曰:「何为方便?」对曰:「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设为上根言,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者,斯亦方便之谭。乃至祖师玄言,忘功绝谓,亦无出方便之迹。」 帝曰:「何为佛心?」对曰:「佛者西天之语,唐言觉。谓人有智慧觉照为佛心。心者佛之别名,有百千异号,体唯其一,无形状,非青黄赤白、男女等相,在天非天,在人非人,而现天现人,能男能女,非始非终,无生无灭,故号灵觉之性。如陛下日应万机,即是陛下佛心。假使千佛共传,而不念别有所得也。」 帝曰:「如今有人念佛如何?」对曰:「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中下者未能顿晓,是以佛为韦提希权开十六观门,令念佛生于极乐。故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帝曰:「有人持经念佛,持咒求佛,如何?」对曰:「如来种种开赞,皆为最上一乘。如百川众流,莫不朝宗于海。如是差别诸数,皆归萨婆若海。」 帝曰:「祖师既契会心印,金刚经云『无所得法』,如何?」对曰:「佛之一化,实无一法与人。但示众人,各各自性,同一法藏。当时然灯如来但印释迦本法而无所得,方契然灯本意。故经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是法平等,修一切善法,不住于相。』」 帝曰:「禅师既会祖意,还礼佛转经否?」对曰:「沙门释子,礼佛转经,盖是住持常法,有四报焉。然依佛戒修身,参寻知识,渐修梵行,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帝曰:「何为顿见?何为渐修?」对曰:「顿明自性,与佛同俦。然有无始染习,故假渐修对治,令顺性起用。如人吃饭,不一口便饱。」 师是日辩对七刻,赐紫方袍,号圆智禅师,仍敕修天下祖塔,各令守护。
果上涅槃,天下善知识未证。——出处 出自《五灯会元》第四卷 相关内容如下—— 南岳下三世--南泉愿禅师法嗣(2)【02、长沙景岑禅师】 湖南长沙景岑招贤禅师,初住鹿苑为第一世,其后居无定所,但徇缘接物,随宜说法,时谓之长沙和尚。 上堂:「我若一向举扬宗教,法堂里须草深一丈。事不获已,向汝诸人道:尽十方世界是沙门眼,尽十方世界是沙门全身,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尽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里,尽十方世界无一人不是自己。我常 向汝诸人道:三世诸佛,法界众生,是摩诃般若光。光未发时,汝等诸人向甚么处委悉?光未发时,尚无佛无众生消息,何处得山河国土来?」 时有僧问:「如何是沙门眼?」 师曰:「长长出不得。」又曰:「成佛成祖出不得,六道轮回出不得。」僧曰:「未审出个甚么不得?」 师曰:「昼见日,夜见星。」曰:「学人不会。」 师曰:「妙高山色青又青。」 问:「教中道而常处此菩提座,如何是座?」 师曰:「老僧正坐,大德正立。」 问:「如何是大道?师曰:「没却汝。」 问:「诸佛师是谁?」 师曰:「从无始劫来,承谁覆荫?」曰:「未有诸佛已前作么生?」 师曰:「鲁祖开堂,亦与师僧东道西说。」 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 师曰:「汝向甚么处安身立命?」曰:「却据地时如何?」 师曰:「拖出死尸著。」 问:「如何是异类?」 师曰:「尺短寸长。」 问:「如何是诸佛师?」 师曰:「不可更拗直作曲邪。」曰:「请和尚向上说。」 师曰:「阇黎眼瞎耳聋,作么游山归?」首座问:「和尚甚处去来?」 师曰:「游山来。」座曰:「到甚么处?」 师曰:「始从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曰:「大似春意。」 师曰:「也胜秋露滴芙蕖。」师遣僧问同参会和尚曰:「和尚见南泉后如何?」会默然。僧曰:「和尚未见南泉已前作么生?」会曰:「不可更别有也。」僧回举似师。师示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僧便问:「只如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师曰:「朗州山,澧州水。」曰:「不会。」 师曰:「四海五湖皇化里。」 有客来谒,师召尚书,其人应诺。 师曰:「不是尚书本命。」曰:「不可离却,即今只对别有第二主人。」 师曰:「唤尚书作至尊得么?」曰:「恁么,总不只对时,莫是弟子主人否?」 师曰:「非但只对与不只对时,无始劫来,是个生死根本。」有偈曰:「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有秀才看千佛名经,问曰:「百千诸佛,但见其名,未审居何国土?还化物也无?」 师曰:「黄鹤楼崔颢题后,秀才还曾题也未?」曰:「未曾。」 师曰:「得闲题取一篇好。」 问:「南泉迁化向甚么处去?」 师曰:「东家作驴,西家作马。」曰:「学人不会,此意如何?」 师曰:「要骑即骑,要下即下。」皓月供奉问:「天下善知识证三德涅槃也未?」 师曰:「大德问果上涅槃,因中涅槃?」曰「问果上涅槃。」 师曰:「天下善知识未证。」曰:「为甚么未证?」 师曰:「功未齐于诸圣。」曰:「功未齐于诸圣,何为善知识?」 师曰:「明见佛性,亦得名为善知识。」曰:「未审功齐何道,名证大涅槃?」师示偈曰:「摩诃般若照,解脱甚深法。法身寂灭体,三一理圆常。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曰:「果上三德涅槃,已蒙开示,如何是因中涅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