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天晴 安静如初恋56
累了。
关注数: 11 粉丝数: 382 发帖数: 8,249 关注贴吧数: 94
我叫张怀民,你第一次听说我应该是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吧。【图源百度】 很多网友都以为是苏轼故意打扰我,其实也没错。不过,那天晚上我本来也辗转反侧,没有睡觉。 1083年,我被贬谪到黄州。我很郁闷,频频失眠,我在回忆也在反思。 我之前其实听说过苏轼,他听起来很豁达,很有文采,只不过不太熟悉。 苏轼住的地方其实离我很近,走一段路就能到。老友重逢,当然是喜上加喜。我的郁闷被冲淡了很多,可还是很伤心。毕竟我之前是江宁签判,不出意外以后仕途顺遂,没想到因为一件小事情(给王安石盖房子),就被攻击被贬谪,我不甘心。【图源知乎】 那天夜晚怎么样,我没注意,只听到有人敲门,我起床推门去看。我真没想到是苏轼。 他说:“这么晚了,你还没睡觉?” 我:“被贬当然不开心。朝廷那些小人惹不起王安石,就拿我开刀!唉!” 他:“理解,毕竟我被攻击的次数多了。” 他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叹一声,没有多说。 承天寺其实不大,你别看后世修的精美,当时也不是很好。我们俩就在寺里到处逛。苏轼陪伴着我,无声安慰着一个失意的人。 我们就这样成为了好朋友。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八个月后,我逐渐从失意中慢慢走了出来,主要是有苏轼这个好友的陪伴,我不再孤单。 在十一月我修了一座亭子,还没想好名字。于是邀请苏轼兄弟俩来游览参观。 苏轼站在亭子,望着长江水很兴奋。看见我和苏辙很高兴,于是大笑:“快哉!快哉!这座亭子不如就叫快哉亭吧!梦得兄你看如何?” 我像是被苏轼的笑声感染了,当即表示赞同。 苏轼当场就给我写了一首词: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后来苏辙在他的《黄州快哉亭记》中有这么一句:“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呵呵,有苏轼这样的朋友,我怎么会忧虑呢?我怎么会失落伤心呢? 后来我被调走了,担任某地一个小官。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苏轼。 真的好怀念在黄州和苏轼一起游乐的快活时光啊!可惜已成了过去。
新英雄——沙僧 新增羁绊:同心协力 【猪八戒,孙悟空,沙僧,金蝉,敖隐在同一局,同一阵容内伤害增加5%免伤5%】 分路:中/辅 被动技能:念珠加持 每次释放技能叠1层佛珠(上限5层),每层增加2%双抗并减少0.5%受控时间💫 沙僧路过河道自动触发佛珠充能,移速增加15%! 一技能:流沙惊涛(CD8秒) 甩出佛珠在河道区域形成流沙带,敌方踩中减速30%并每秒流血(+50%物理加成)📿友方经过则获得100(+5%最大生命值)护盾。沙僧在河道释放该技能CD减少2秒! 二技能:降魔杖法(CD10秒) 蓄力1秒后砸出禅杖,第一段击退路径上的敌人并造成200(+80%法术加成)伤害⚡第二段禅杖爆发碎裂,对范围内敌人造成眩晕1秒。该技能在河道释放距离提升20% 大招:净坛佛光(CD40秒) 沙僧原地坐禅4秒,期间分摊附近队友受到伤害的35%🙏结束后根据分摊总伤害的30%转化为全体队友护盾,同时释放佛珠锁链连接最近的3个敌人,被链接目标普攻伤害降低50%(对抗敖隐/后羿这类射手有奇效) 。。。。。。。。。。。。 数值设计成前中期笨重型法师,到后期当半肉工具人🍵被动双抗加成让他在河道有天然作战优势,但清线慢需要打野/辅助帮忙抢中。特效方面建议佛珠带水流光效+脚底莲花印记,直接契合西游记通天河剧情~ 。。。。。。。。。 这样设计能克制敖隐的多段普攻,还能和金蝉组双辅助中核体系🌝你觉得有搞头不?
帝王排名理由【简略】 前言: 秦皇汉武俩暴君。 秦皇窃取六世功,汉武幸托霍光辅。 这俩帝王前二十都勉强。 以下正文: 第一刘邦 理由: “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快速灭秦灭项羽,消灭诸侯叛乱,安定天下。其子孙延续四百年大汉。识人用人,均是顶尖。况且军事能力也不弱,陆续消灭臧荼、韩王信、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第二李世民 理由: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唐朝建立时,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 发动政变后,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朱元璋 理由: “明太祖授天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 起兵之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1368年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1371年,灭夏,平四川;洪武十年(1377年),平云南,逐渐统一全国各地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lbk]。文化上,紧抓教育,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定八股取士之制;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第四刘秀 理由: “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 刘秀在宛城起兵反莽。王莽军围绿林军于昆阳,刘秀突围调集援兵,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后来,镇压并收编铜马等起义军,势力大增,有“铜马帝”之称。25年6月,称帝于鄗,先后削平青州张步、渔阳彭宠、天水隗嚣、益州公孙述等豪强割据武装,重新统一。57年二月,刘秀驾崩,享年六十三岁,谥号光武,庙号世祖,葬于原陵。 刘秀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推行度田令,打击地方豪强,缓解土地兼并;设立台阁制,强化皇权,成为三省六部制的雏形;改革监察制度,罢州牧,置刺史,强化中央集权;外交上,接见日本使臣并将汉字传入日本,平定越南征侧女王独立运动[lbk]191[rbk]。在位期间安定民生,复苏经济,轻徭薄赋,勤政爱民,倡行节俭,开创了“光武中兴”的治世。历代史家对其多有称赞。 第五赵匡胤 理由: “我太祖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周,广南、江南、荆湖、西川,一举而下,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之忧。”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选派得力将领戍边,防御辽和北汉,同时派遣主力南征,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针对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问题,他两次“杯酒释兵权”,逐步削夺禁军重将兵权;设枢密院与三衙以互相制约,选调各地精兵编入禁军,以削弱藩镇势力;颁行禁军更戍法,使将不得专其兵;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又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调整文武关系,改革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结束了五代武人乱政的表现,把骄兵悍将逐渐制服,并开启了一个文化繁荣的王朝。 。 宋朝军事软弱始于太宗(赵匡义),而不是太祖。所以从恢复秩序上来说,赵匡胤一直被低估。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