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b9VCJ6 Q1434979140
关注数: 128 粉丝数: 499 发帖数: 34,048 关注贴吧数: 362
鲁迅,有同情孔乙己的文字吗? 都说鲁迅是用比较严厉的言辞,来同情中国的底层受害者。 但是我自己的眼睛光看见他严词批判了,却没有看到他同情啊? 在我看来,鲁迅就相当于现代的喷子,用最恶毒的文字去攻击孔乙己,试图带节奏让大家也一起去嘲讽和鄙视孔乙己。起码在我这样一个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的人,阅读之后觉得很忿愤。 孔乙己给你权力让你去喷了吗?你凭什么? 都说鲁迅是用孔乙己的遭遇,在批判给他造成悲剧的源头,不管是社会也好,教育制度也好。但这只是大家的联想吧?鲁迅自己有写到批判这些吗?我看他直接的文字里面都是在臭贬孔乙己罢了。就像邻居说闲话的大妈。 鲁迅自己说的,他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我看他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 鲁迅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我看他怒其不争也许有。这个哀其不幸是真没有,我从没有在看鲁迅描写最底层人的时候,有流露出难过,悲悯。反而像一个恶趣地观察者。就像他说的。敢于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嘛。这倒是真话。 鲁迅说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我真没有看到他横眉冷对给孔乙己造成悲剧的源势力,反而横眉冷对孔乙己倒像是真的,不仅冷眼看,而且嘲笑。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更是连半个影子也看不到。 当然,也许鲁迅真的并没有嘲笑孔乙己,只是描写,让大家自己去品,但是他带的节奏,的确是让大部分读者和学生在嘲笑和鄙视孔乙己,而不是同情孔乙己,以及怒斥给孔乙己造成悲剧的源势力。甚至把他的文章当成了嘲笑孔乙己和现代一些好学人的谈资、样板。
推理黄衣女子跳车悬案。(偏心理学方向) 这个案子最后也没破,当事人下车身亡。 推理。既然最后没有定论,说明该女子智商和情绪没有明显问题。如果智商有问题,或者和人闹矛盾,那么在警方调查中应该有描述。既然是悬案,说明没有调查出该女子智商或情绪有问题。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很多人说女子看到门没有关,所以下车。然而细节上并非如此。实际上是门开始关,门动第一下的时候吸引了女子扭头看,这时候门的关闭,给了女子快速通过的时间紧迫感。紧迫感促使女子来不及多想,继而仓促下车。这其实是一个清晰的心理案件。需要很强的心理学知识才能理解。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对于转瞬即失的机会,会下意识的去抓住。同时由于时间的紧促,让人来不及多思考,更容易配合形成实施。 当事人自己有责任,她当时应该是在走神,至少是注意力不集中,这多少可能也和亚健康有关系。 司机也有责任。因为他在行驶中,关门,给当事人造成了这种心理误导。在我看来,如果门一直开着,这个女的也不会仓促下车。因为门开着,就没有紧迫感,没有紧迫感,就不会仓促作决定。 另外再说走神,比如我们骑车顺行,尤其是疲劳的情况下,就不太会注意路上突然停着的行人,或者逆行的骑行者,因为我们过分相信交通法则的情况下,加上疲劳,就会给脑子放假,就会少量意识的向前骑行。 结合这个案件,这个门没关,后来又突然关,就相当于给这个走神的女乘客造成了杀手锏,一般人都分析不到。
不发热,有没有可能是新冠? 我没有发热,也没有接触武汉人,没有接触北京人,没有接触广东河南人。 半个月以来我只接触过社区工作人员。 但是就是这一次接触,让我心里产生了很大的阴影。那天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发出入证。前一天我还是好好的什么症状都没有。和发证人员接触后,我就马上感觉呼吸异常。肺部末梢有一种抓抓挠挠的感觉。连续10天了还不见好。 现在我不知道是不是新冠。 怀疑不是的理由 1、不发热。 2、不咳嗽。 3、没有武汉人员接触,没有乘坐火车汽车。 4、双方都带着口罩。 怀疑是的理由 1、肺部末梢难受。 2、呼吸受到一定的影响。不是呼吸困难,是肺部左下末梢,有一种顶撞的感觉。不确定肺是主导原因,还是其他病变导致肺部受迫难受的原因。。 3、发病蹊跷,在我看来,属于“接触“式的“发病“。就是之前完全好人一个,接受出入证的过程之后,立即就“发病“了。我不知道假如是新冠,有没有可能发病这么快?就是几分钟之内就马上能感觉到? 我一度想去市里的定点防疫医院去检查。但是 想去的理由: 1、好多媒体这样说,发现无症状病毒患者。 2、怕耽误治疗,因为新闻里每天都说xxx因为“隐瞒“病情,延误治疗,不幸去世。或者传播疾病。 不想去的理由: 1、人家那里赫大的写着“发热门诊”。我这不是发热啊。 2、近几天出院实例都是这样描述的,xxx新冠病人,经我院中西结合治疗,连续3天体温正常,符合出院标准。我了个擦,我看到这里,就更没有去那里的勇气了,我这本身就符合出院的标准啊。我这不是滑稽嘛。 3、cctv专家这样说,非发热病人,不要去发热门诊,以免被传染。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