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hi harryhi
关注数: 11 粉丝数: 25 发帖数: 3,226 关注贴吧数: 8
一个比较泛的问题,不限于古田 古畑对犯人一直都很绅士,尤其是一些值得尊重或者同情的犯人 比如灰色村庄里的村长,村长以不追究村民们为他说谎的条件自首,“被杀害两次的数学家”里的夫人古畑有教唆她做伪证的嫌疑; 演古装剧的那位演员,为了复仇而杀人的警探,都对古畑表示出极大的尊敬。演员先生说古畑从来没有要他戴上手铐,他也从来没想过逃跑,这一点很让我感动 还有第一个案件里的漫画家,最后古田让她一个人去卧室哭泣,也不怕人家逃跑或者自杀;完结篇第三夜,红叶认罪之后还和他一起跳舞 古田作为警员,当然必须将事情真相上报,有罪无罪,如何惩罚,不是警员应该做的事情。他这样对那个复仇的警员说,但是也放了数学家夫人一马。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古田对这个事件,应该也有自己的想法吧…… 福尔摩斯也为了一些原因故意不纠正警方的错误,让一个杀死恶人的孤苦老人抱住了最后的一点尊严,也为了一些原因自己去追踪凶手并要杀死他们(五颗桔核的案子里我觉得他是动了杀意了,因为不能通过司法途径追究凶手的责任),作为一个侦探,我觉得他这样做也无可非议。 同样是“好人杀了恶人”,警员必须如实汇报,侦探就好意隐瞒;一个为了法律制度,另一个为了人性和道德。 09年新美剧lie to me中有两句话让我一直想不出答案,一个是 “你会为了纠正一件错误的事情而说谎吗?”,另一个是,“不要让事实掩盖了真相” 也许我说的有点乱,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头绪,也许归根结底,这是法律和道德的问题吧……       测试器相关 感谢名单 成为小螃蟹 联系小螃蟹团队 友情链接 不二周助吧 密码吧 赵敏吧 心然吧 么么宝的小屋 站内导航 Index 帖子地址简化器 不暴力不成活  
转自超人联盟,如果有不妥请管理员删贴。。关于不能说的秘密 [(超人联盟)原创] 写在《不能说的秘密》观后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uperx.org%2Fclub%2Fa%2Fa.asp%3FB%3D300%26id%3D604851&urlrefer=9b2a439a85557a3df5c8a5378316ab60 今晚去保利剧院看了《不能说的秘密》,魔术奇幻之夜。 只能说,我又一次被深深震撼了!光是说出演的魔术师就能吓死我。 冲着世界牌王格林和日本魔童绪川集人(shoot ogawa)去都值回票价了。 从开始玩魔术就听说牌王格林,然后后来看他的教学。 发现那是神的境界,常人很难练的好,中途就没怎么钻研了。 Ogawa是看刘谦的书中介绍的,后来也有看他的好多表演,真正的手法狂人。 开场前就这么一直想着这些之前的印象…… 在来之前还在紧张 表演该不会临时取消吧,取消了可怎么办?! 当晚会的音乐正式奏响的时候,我的一切顾虑都打消了, 台上那些跟我如此接近的人,我刚才还在看你们的表演视频, 怎么突然就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 没有电视特效,没有NG 没有托,没有剪切! 这是现场直播! 我就在现场! 每个魔术师都顺序出场,带来他们最拿手的表演, 除了搞笑的Henry Evens 和米格.普格,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牌王和ogawa 忍者环尽管不是全套,格林尽管有点手抖 但是丝毫不影响整个的效果... 现场看牌王,真的和视频太不一样 他就这么蒙住脸,让观众洗牌,随手找出同花色顺序的13张牌! 值得一提的是。还是觉得中国观众的魔术欣赏水平太低了。 从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 一开场主持人的介绍词就有问题,“大家千万不要眨眼,看看他是怎么变的” 都没开始变就要想怎么变?!还欣赏什么? 然后看的过程中,坐我旁边的男人每变完一个就跟他的女伴说, “这个肯定是怎么怎么的,那个又肯定是藏在哪里哪里”诸如此类的话语。 从头到尾他没鼓超过3次掌,一直就双手抱在胸前, 神经兮兮地又十分专注地盯着看,生怕自己看漏了什么。 在中途我忍不住拍拍他,说“就别想是再怎么变的了,这样好累,就专心欣赏吧。” 可是没过几分钟他又开始解释他所谓的破解了。 我在他身上看不到看魔术的快乐,他到离开前的一刻还是在猜想魔术怎么变。 而享受不到整个看魔术的过程。 还有场下的许多观众都是小孩,他们的家长完全都不会去教他们遵守会场的秩序, 深刻记得罗扣在下观众席与大家互动的时候,拿张钱出来想变穿钞 还没反应过来钱就被一拥而上抢掉了,从那开始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 场面差点失控。他变出什么观众就开始到地上去捡。 不过最令人不解的是被请上台上协助牌王那个观众,我真的不能理解他那个动作! 牌王请了一个男观众,一个所谓的老师。然后开始表演魔术, 在表演的中段,格林在低头洗牌的时候,那个观众居然向台下的观众做手势示意 “我看到了! 他的牌藏在桌子底下的!……” 然后很兴奋地朝观众席索取掌声。我都恨不得扔只鞋上去了 怕扔到格林而已。 中国的戏法在古代曾经具有是很辉煌历史的,但是为什么近代的发展却如此不堪? 我想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观众的素质,很大程度限制了魔术的发展…… 这是个很可悲的事情,我想到了最近江苏卫视的破解节目。 魔术的核心——秘密 就这么直观的解释出来,把许多魔术师一生的心血在几分钟内毁掉。 魔术是高雅的艺术,曲高则和寡。本来就不应该普及的东西,秘密却暴露在大众眼前。 魔术在中国的前途堪忧。 真希望国内的爱好者尊重魔术,真正发展好魔术!
关于misdirection 先插播广告为什么叫错引而不叫误导。。以下是正文2007年,詹姆斯.兰迪,泰勒(佩恩&泰勒组合中的一员)以及其他一些魔术师们在拉斯维加斯进行了一次集会,来探讨他们在营造魔术效果时运用的心理学原理。这次集会没有什么特别不同寻常之处,只是他们的听众是一些来参加科学研究意识学会组织的"意识魔术"研讨会的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魔术师和心理学家这次合作的目标是寻找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新方法。现在已有两篇关于魔术心理学的文章刊登在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其中一篇刊登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介绍,魔术师们在斯蒂芬 L. 麦克尼克和苏珊娜.马丁内兹-康德两位学者的帮助下,解释了魔术师在表演中运用的心理学原理。另一篇文章刊登在“认知科学趋势”杂志上,文中古斯塔夫.库恩博士指出了心理学家怎样利用魔术师们的技术来开辟新的研究道路。心理学家对魔术中的心理学原理感兴趣的原因是:魔术师们已经在几个世纪以来进行了非正式的实验活动并且建立了庞大的技巧库(其中很多涉及到了心理学的运用)来营造使观众“上当受骗”的效果。戏法一般靠以下的技巧实现:操纵人们预想的“事实”,误导他们的注意力,施加巧妙地影响以使他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所有这些事情都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兴趣。虽然魔术表演中误导观众、制造幻觉和“迫使”观众相信假象(见下面第三条)的实体技巧已经广为人知了,但是人们对与它们对应的心理学技巧知之甚少。这里就介绍三种各种类型的魔术师都经常运用的心理技巧,心理学家们对这些技巧的实验研究刚起步。1. 心理导引实体导引是魔术师使用的广为人知的技巧:魔术师指向一个物体,用一个夸张的手势转移注意力,观众的视线最后固定在一只突然出现的鸽子上面。这个戏法的每个步骤事先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声东击西,保证表演成功。引导观众的心理则更为微妙——引导观众使其得出错误的结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魔术师引导着人们的心理,使他们相信自己看出了戏法是怎么变的。当人们相信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时,就不会过于注意这个戏法的来龙去脉了。与之相反,人们反而会自己寻找更能证实他们“理论”的证据。当魔术师最后展示出情况不是这样的时候,观众会觉得更加有趣。所以,引导观众的心理至错误的方向,不是一种快乐的巧合,而是对正确答案的干扰。对人们解决问题模式的研究表明,人们一旦心中有了某个答案,就很难去考虑另一种解答。与这种效果相似的另一种情况是,就像我们要回忆起某个演员的名字,可总是有一个错误的答案萦绕在心里,挥之不去。我们知道他的名字不是“克里斯汀.贝尔”,但还是总记不起他真正的名字是什么。近来约克大学的古斯塔夫.库恩博士和他的同事利用“把球变没”这个戏法验证了误导人们心理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中,魔术师把一个球抛向空中三次,但是第三次的时候,这个球不翼而飞了。 库恩博士作为一个实习魔术师,在下面的影片中演示了这个戏法。实际上,第三次抛球的时候,魔术师把球藏在掌心里了,但是他仍然向上看,好像要等待球飞起来。观众们也会随着他的暗示继续向上看。库恩博士的研究发现,魔术师假装继续向上看的心理暗示对这个戏法能否成功起了巨大的作用。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观众说,在魔术师向上看的时候,他们的确看到了球在向上飞。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当魔术师不抬头看,而是继续盯着他的手掌时,只有三分之一的观众认为他们看到球飞上去了。2.认知幻觉在以往的魔术表演中,大象、飞机或主要的地面标志性建筑物在利用道具产生的幻觉作用下变没了:魔术师使用了烟雾和镜子或其他硬件道具。但是魔术师同时运用了思维上的幻觉来愚弄我们,并引导我们误判结果。研究表明,外部信息要到达大脑后要被感知需要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总是生活在“十分之一秒”以前的过去看来是极度无聊的,所以,我们通过似乎“预测现在”来规避这种延迟。甚至在完全处理外部刺激之前,我们的大脑就在试着解读出“未来”——也就是“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