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圆
一支朝颜
关注数: 3
粉丝数: 73
发帖数: 8,056
关注贴吧数: 26
你持有哪些尺寸的电纸书
吧友们喜闻乐见的x5mini底色 图中上方是掌阅x3pro,无前光减层1300屏,左下Tab8,常规1000屏(网格触控),右下x5mini,无前光1300屏。
你喜欢纯平还是凹陷屏幕?
掌阅三款7寸新品 Ocean 5系列 Ocean 5 Pro,白色边框黑色背板,凹陷屏幕,8核CPU。 Ocean 5,白色边框,纯平屏幕,上代soc。 Ocean 5长续航版,CPU…
老钢炮Tab系机型今年新固件显示还是比较给力 由于不满意显示效果,闲置吃灰将近一年,发现已支持app256灰阶(图片平滑),Tab8固件重新优化了文字黑度,相比很长一段时间文字灰、淡的显示效果有很大提升,明显超过同内屏机型,目测只比旗舰carta 1200/1300机型略逊一些。同样持有并吃灰的吧友不妨拿出来更新固件一用。
贴吧种草季-你种草了哪些电纸书 【抽奖时间】2025年06月18日21:00自动抽奖 【参与范围】关注电纸书吧的吧友 【参与方式】评论满5个字 【奖品信息】参与奖励*3 【领奖有效期】中奖吧友请在2025年06月30日00:00前完成领奖 又到每年的种草季节了,大家可以踊跃盖楼交流,自己购入了哪些电纸书,以及准备购入哪些电纸书,哪些使用比较满意,哪些实在想要吐槽的。 盖楼楼数如果不小于20层,将从参与回帖的吧友中抽取三名内容优质的送上¥10参与奖励。
N10pro和M8,最明暗的显示对比 分别为10.3寸与7.8寸carta 1200电纸书,soc都是rk3576。有想问的留言,随缘回复。
N10pro跑个分 跑分app为Geekbench 6,rk3576单核362分,多核1352分,GPU1654分。rk3576的CPU性能处于骁龙662和680之间,预计以后会有更多电纸书采用这款CPU。关于N10pro的情况可回帖留言,随缘回答。
吧友喜闻乐见的N10pro底色 延续了传统底色风格,应该是目前在售底色最明亮的10寸电纸书,手写膜有所改进,反光程度介于掌阅x3pro和讯飞x3之间,不再有炫光眼睛难聚焦的感觉,其他方面有空再评价。
回归阅读本质,重视环境光照 选择使用电纸书而非手机、平板、电脑作为阅读主力设备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最大程度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不存在能“护眼”的显示设备,电纸书不是医疗设备,相对传统电子屏阅读用眼负担较轻。阅读视觉疲劳纸质书<电纸书<LCD屏,详情可参考置顶论文。 重新布置书房时,因原先的摆设型顶灯昏暗不堪,即便开启台灯,昏暗的环境光也和台灯光照形成强烈反差,长时间阅读眼睛仍旧备受折磨,遂换成显色指数>90、可调节色温、书桌阅读位置照度不低于300lx的合格顶灯。更换之后,阅读体验有本质提升,室内实现阅读自由,原先的台灯基本可以闲置,仅在个别死角处做补光使用。不少书友不惜花大价钱使用各种台灯灯具,或在昏暗的位置捧着一台辛苦挑选的优质前光电纸书,却忽略了最为直接重要的环境光条件,实在有些本末倒置。 纸质书如何看,电纸书同样如何看便是,简单美好。
讯飞、掌阅、文石三款“X3 pro”的显示评价 一楼防吞。
“carta 1300”VS“1200”&“1250”以及相关辟谣 传言一:“弯弯友人说1300 面板与1200 面板仅产地不同而已,参数一致”。 回答:可以找一张黑色图片进行对比,图中为10.65寸1300 面板VS7寸1200 面板,可见10.65寸黑色更纯正,7寸黑色偏蓝灰色。顺便提一句,“1300”面板底色毫无进步。如果单纯对比文字显示,则差距没这么明显。传言二:“1250 面板底白字黑,是当今对比度最高的屏幕”。 回答:按照上述方式对比,图中为10.65寸“1300” 面板VS13.3寸“1250” 面板,同样可见前者黑色更纯正,后者黑色偏蓝色色。单纯对比文字显示也有明显差距,“1250” 文字发虚,更显黑度不足,底色也明显不白。不知“底白字黑,对比度最高”的传言从何而来?
谈谈24年电纸书出货趋势 今年的风向趋势也很明了,即逐步淘汰文字黑度与ppi不足的老屏幕,全面普及6-10寸300ppi的carta 1200/1300面板。更新顺序以小屏为先,陆续跟进大屏。还在使用光面玻璃盖板加磨砂膜非人组合的,升级至蚀刻玻璃或pmma盖板,喜欢高颜值的会继续尝试减层与轻外壳设计,自我感觉高端大气的仍会继续沿用合金外壳(重量???)与小容量电池。 至于路由器cpu的升级,无需抱太大希望,这不是主要发力点。目前翰林阅、pocketbook、掌阅、讯飞已推出相应6、7.8、8、10.65寸电纸书。10寸300ppi屏幕也有两种选择,即ks同款10.2寸1200屏和10.65寸“1300”屏。除讯飞、掌阅,其他品牌会优先考虑10.2寸屏,无法按期拿到再考虑10.65寸屏。就现阶段而言,ks文字显示败给了讯飞掌阅x3系列,期待这块屏在其他厂商手中能有何种表现。
谈一谈询问较多的“类纸屏” 最近常有吧友、群友询问与讨论“类纸屏”,“类纸屏”是什么玩意,有什么作用? 这种屏幕严格意义上应称作“类纸液晶屏”,属于LCD屏,屏幕的正常工作离不开背光层(发出白光)和液晶层(调节光线亮度),为理解 LCD 屏幕的工作原理,可以看一下 LCD 屏幕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背光层包括反光板、导光板、LED 灯、扩散膜、棱镜膜。 反光板:类似于拍照时的反光板,将光反射回去,提高屏幕亮度。 导光板:把 LED 灯发出的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使得屏幕亮度均匀。 扩散膜:类似于拍照时的柔光灯,对光线进行扩散,使光线变得更柔和。 棱镜膜:过滤掉不符合角度的光线,让光线角度更规范。 液晶层及其他各层材料也都在 LCD 的显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底部(垂直)偏光片:只允许垂直方向的光通过,其余的光被过滤掉。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调节每个子像素(红绿蓝)的电压,以调整液晶分子的扭曲程度,从而控制子像素的亮度。 配向膜:用于夹住液晶。 液晶层:就像是一个调节阀门一样,控制出光的量和方向。 公共电极:用于向液晶层施加电压,维持整个像素的电压。 彩色滤光膜:由红、绿、蓝组成,让 LCD 屏幕可以显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顶部(水平)偏光片:只允许水平方向的光通过,其余的光被过滤掉。 “类纸屏”的外屏普遍做了磨砂处理,磨砂程度比普通雾面屏高一些,相对更不容易反光,但更容易造成显示模糊。 一些厂家宣称背光层有“多重扩散技术”,在扩散膜上做了点重复的文章,让发光更柔和。代价是达成同样显示效果需要更高的光照条件。 无频闪DC调光运用很普遍,这种宣称护眼的屏幕还用低频PWM调光有点说不过去。有些厂家把亮度维持在不刺眼范围内的“人因调光”作为亮点之一。如果是学习设备,有些会有环境光亮度提示。 少数厂家使用了低蓝光LED灯,也就是“物理低蓝光”。尽管自然界中蓝光辐照更高,但总会让人感到心理安慰? 部分有条件的厂家引入“圆偏振光转换技术”,据说对人眼刺激更小。 还有极少数厂家加入“无损gamma”技术,强调在不同亮度下都能清晰显示。 看看你询问的“类纸屏”使用了以上哪些技术。 最后谈一谈个人感受。“类纸液晶屏”和墨水屏完全是两码事,字体变模糊是通病,通常需要对字体做加大加粗处理,并不适合拿来看电子书,且不太适合显示面积较小的设备,通常用于学习设备。使用了以上所有技术的高成本“类纸屏”显示质量明显比同成本常规屏幕低一个档次,但长时间观看似乎眼睛的确比常规发光屏轻松。
长期招募电纸书吧志愿者(吧务) 赘言免。 本吧已连续多年无人管理,之前广告成风一片狼藉。为维护来之不易的河蟹环境,有爱心、有包容心、有一定电纸书相关知识的吧友可自行申请吧务,本吧招募渠道长期开放,随缘受理。
给点力老铁们,符合条件的尽量去申请吧主 感觉本质上是义工,有爱者看心情上吧,每天举报广告搞的我这强迫症贴吧通知条数都快炸了,赶紧来几个老铁删删广告。
慎买,下半年电纸书基本是过渡产品 都快2024年了,一个二个还在使劲推carta1000和1200。还有拿不到carta1300面板就用cpu升级充数的。当然,企业实力决定谈判能力,小厂也没办法。1000、1200、1300面板我之前就对比过,之间差距很明显,没刚需的还是等明年1300产品铺货吧。
你们想看的10寸carta1300与k3屏显示对比 左文石10寸k3彩屏开前光,右讯飞10.65寸黑白屏无前光。carta1250加滤光片的300ppi k3彩屏黑色不纯偏淡,呈现青灰。carta1300屏相对字体更黑,显示对比度高一大截。 拍摄会模糊细节,实物对比更明显,不对产品做任何评价。
文石彩墨 tab10C 使用体验 防吞楼。
理性讨论,墨水屏看漫画意义何在,是不是伪需求? 本人电纸书加ipadpro双持。墨水屏文字显示接近印刷物,观感无可厚非,长时间阅读眼睛负担接近纸书,看漫画就一言难尽了,色彩与细节丢失,翻页不全刷有残影。如果预算有限,或不想设备太多,仅使用一台设备可以理解,专门为了看漫画入大尺寸墨水屏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
警惕屏幕参数不全面陷阱 在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只凭感觉评价屏幕。全面,准确的屏幕参数是反映屏幕真实属性的客观依据,优秀的屏幕整体参数不会差,只有个别参数合格的必定是劣质屏幕。 商家喜欢运用信息不对等原则,只给用户展示个别屏幕参数,比如“xx广色域、低蓝光,DC调光、高刷”,然后大吹特吹屏幕如何如何护眼,却对色准、灰阶、对比度、伽马、整体光谱、背光灯显色指数等重要参数只字不提,甚至无脑黑“xx蓝光是我手机的几倍,辣机”。很多广色域、DC调光、低蓝光的低端手机用户到手才发现极其辣眼。 一般来说,只有旗舰、次旗舰lcd手机才可能提供高端lcd屏,目前这样的不多了,且用且珍惜。一般人也不可能人手一台光谱仪检测,屏幕再好,每天黑灯瞎火长时间盯着看也会瞎,关注用眼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nova5的谜之定位,不如海鲜市场淘个nova3 从nova3-nova air(c)-nova5,基本硬件变化极小,无非636变成662,emcp变成ufs,最终长成leaf2的模样,多了卡槽。前光调节幅度只有air的一半,电池容量从3150mah一路下滑到2000mah,nova5所用cpu和air c一致,却配备2000mah小电池,续航可知还不如更省电的leaf2。屏幕仍旧是雷打不动的祖传carta1000,上个carta1200有那么难?小黄鱼的nova3也就一千出头,nova5下不如显示更好的leaf2,上不如综合更强的tab8,和近期的n10mini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两款开放式电纸书的文字显示对比 左文石nova3,300ppi,通勤使用,右大上103,227ppi,非通勤使用。光照条件为接近上午11点的自然光源。按道理两种电纸书尺寸和ppi都不相同,本不应该直接拿来对比,也不发表什么评价了,就当看个热闹就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