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x_1984 yjx_1984
关注数: 14 粉丝数: 75 发帖数: 3,226 关注贴吧数: 7
红龙群战征服局进阶指导 此文是为已经能撕掉NOOB标签,有一定战斗力的玩家所写。为什么要加这么多限卝制呢,首先1V1与群战差别很大,群战中2v2-4v4小房间与10V10大混战又是两个世界。3个世界的卡组搭配思路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所以要分开讨论。这里我们重点讨论小房间。 小房间群战与1V1不同,1V1强调的是卡组平衡,对玩家的微操及多线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群战中每个玩家基本只会负责一路,操作压力低很多,但会面卝临更多的变数和套路,当然因为有队友可以互补,兵卡配置上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当然这也不是无限卝制的,譬如在野人局里,当你掏出一套空降卡或支援卡时,大概率等待你的是被一脚踢出房间。 1.地图 由于地图平衡和可玩性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地图都适合PVP,这里列出比较受欢迎的地图供大家选择,也不是说别的图都不能玩,但大概率是建房半小时仍没人来 2V2:泥泞之战,坐困愁城,小稻田,元山港,核子冬天 3V3,4V4:喋血山岭,汉城高速,大稻田,炮舰外交 2.卡组 由于有了队友的互补,所以你的卡组选择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像什么机械化,装甲,摩步,陆卝战队都可以拿出来浪一下了,但在这之前,最好还是瞅一眼你的队友卡组,商量一下互补。但如果是空降支援之类的邪卝教,如果不是开黑还是算了。下面我只准备把各国卝家阵营的常用卡组和优缺点概括介绍一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卝复详聊,毕竟大家都不是萌新了,没必要每个单位一个一个介绍。 华约 (1) 苏联 坦卝克:5分 步兵:3分 支援:4分 空军:4分 作为华约扛把子,苏军单位性能虽然出众,但就一个字:贵,对新手来说不太友好,很容易因丢掉一个单位造成体卝系缺失。 卡组适应性:坦卝克强度一流,适合平原抗线;步兵强度不高,林战尚可,城镇绞肉乏力;在携带BM30后,缺少对软目标的覆盖火力。固定翼该有的都有,无短板。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毛子的第一波直升机空降很强,这是错误的,KA-52配MI-24V单看性能是很强,但有个致命点就是贵,同分数北约可以出更多数量的直升机碾压你。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BM-30全游戏最高穿甲火箭弹,如果要带的话建议带满两卡,每次齐射打半轮,保证对敌方重甲部卝队的有效杀伤;TOS太阳地全游戏唯一的爆卝炸燃卝烧火箭,但多次削弱后基本没人用了。 推荐卡组:通卡,装甲卡 (2) 南斯拉夫捷克 坦卝克:5分 步兵:4分 支援5分 空军:3分 只说一句话:充了钱的DLC战士怎能不强 卡组适应性:坦卝克强度比肩苏联,适合平原抗线;步兵强度中规中矩,10+10正规军配82无后坐力炮步战,性价比一流,适合林战,但城镇绞肉乏力;支援卡超一流选择困难,全游戏唯一的一个能带4门顶级卡车重炮的卡组,90分燃卝烧卝弹火箭炮也是搞事情的利器,130分1卡两门7穿反甲火箭炮瞄准时间有点长,比BM-30还是低了一个华莱士。空军130分魔法导弹机,其他无出色单位。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95分重型防空(免疫SEAD) 推荐卡组:通卡 (3)波兰芬兰 坦卝克:4分 步兵:5分 支援:4分 空军:4分 仍然是DLC战士 卡组适应性:坦卝克强度一般,步兵强度一流,全游最流氓XA-185步战加持,适合林战城镇绞肉,支援中规中矩,比较有特色的是110分一卡3辆重炮,空军有全游戏最流氓110分mig-29制空,米国爸爸见了都害怕。综合来说波芬适合在复杂地形下战斗,第一波直升机空降+摩托化跟进是华约中体卝系最全的卡组。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无 推荐卡组:通卡>摩托化 (4)红龙 坦卝克:3分 步兵:5分 支援:4分 空军:4分 信卝仰加成可不只是说说的 卡组适应性:坦卝克强度差,步兵强度一流,两卡预备役见过没,完美的人海战术,支援和空军都是中规中矩没有超一流单位,看上去和上面几个卡组比都不是一个档次的,但红龙是华约里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卡组,虽然高级单位少,但高性价比单位很多,再加上完整的体卝系结构,在群战里仍然是一个非常IMBA的卡组。除了平原可以单扛任何地形,在体卝系完成的中后期,完全可以单推平原。 红龙的核心单位不是T-90,不是精英步兵,不是各种魔法单位,而是预备役和BM-24(爆卝炸版,不是北棒的燃卝烧版不要搞错了哦),没错其他单位都是补刀的,在这里让我们忘记前面的各种高科技炫酷单位,而是回归到二战时期,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不断反复,基于此战法,我们可以优化卡组,完全放弃通卡的T-90,完全使用摩托化卡组,两卡BM-24共14辆可以保证敌军前线全程处于懵逼状态,2卡预备役保证我们的战士比敌方的炮弹还要多 红龙摩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它是全游戏里体卝系最完整的摩托化,坦卝克有852A,88A,车辆有⑧9坦歼,各种红箭导弹车,侦察车还有62G,配置堪称豪华,其实天卝朝摩托化也未尝不可,区别是多2辆BM24,少一卡预备役。要注意的是BM24至少2辆一组,推荐3辆,到前线后方再开火减小散步 后勤带mi-6直升机保证前线弹卝药供应。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无 推荐卡组:摩托化 北约 (1) 美国 坦卝克:5分 步兵:4分 支援:4分 空军:5分 北约扛把子 卡组适应性:坦卝克强度一流,全游最强主战M1A2;步兵中规中矩,城镇绞肉无法和波芬红龙对抗;支援和苏联类似,缺少覆盖火力;空军一流,要啥有啥选择困难。整体和苏联类似,只要别进城就好。与苏联不同,美国的AA武直是游戏里性价比最高的,MH60虽然射程占劣势,但在前面有肉盾直升机挡枪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贴脸靠毒刺的精度碾压对面,弹打光了还有30机炮,AH-1侦察武直更是完美搭配。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ATACM(现在大家都会躲了也不太好用了),爱卝国者,F-14,AH-⑥4D 推荐卡组:通卡 (2)法德 坦卝克:5分 步兵:5分 支援:4分 空军:4分 法爹可不是随便说的 卡组适应性:坦卝克强度一流,勒克莱尔爹地加成;步兵一流,西德高达+法爹15人卝大班组,也是可以和波芬红龙一战的;支援缺点重型防空不太给力;空军中规中矩。精华在车辆和侦察里,各种浪漫轮坦,弹卝夹炮,侦察虎,用过的都说好。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无 推荐卡组:通卡>摩托化 (3)北欧 坦卝克 3分 步兵:4分 支援:5分 空军:4分 arty nobb的最爱 卡组适应性:不说了 选北欧的不都是冲着那两门BKAN来的么 记得出门带2卡FOB就得了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无 推荐卡组:通卡 (4)大英 坦卝克:5分 步兵:3分 支援:4分 空军:4分 很多人问为啥不选联卝邦,联卝邦的精髓在哪里,当然是挑2了,那我问你,4辆挑2他不香么,我们舍弃的有啥,加拿大的ADATS,袋鼠的轮突和F111,ADATS这玩意又贵又少,有星爆凑活用就好了,第一波摩托化有浪漫的法国佬我们何必要什么轮突,安安心心做铁乌龟就好了 卡组适应性:坦卝克强度一流,就是一个字慢;步兵不进城还好,手里有全游最好筒子LAW80,至于敌方步兵就交给印度人和战车了,步兵别坐武士步兵别坐武士步兵别坐武士重要的事说3遍;支援中规中矩,但有全游性价比最高的重防轻剑,带两卡可以铺开强换对面飞机,全游最好用的定点清除型重炮AS-90没有之一。空军中规中均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无 推荐卡组:通卡 装甲卡 (5)以色列 坦卝克:3分 步兵:4分 支援:5分 空军:4分 北约DLC战士,也是蛮有特点的一张卡 卡组适应性;坦卝克强度差,高级坦卝克太少;步兵本开只值3分,不过载具加成+1分,唯一一个敢拿普步硬抗精锐特种的卡组,底气就在各种奇奇怪怪的步战车和支援大管子;典型的攻城策略:打一波火箭然后乌泱泱的普步和各种重步战直接往城里Q,支援各种奇怪的火箭炮;空军各种炸卝弹卡车;单打平原有点难,林战巷战好手,综合来说偏辅助 特色(无替代方案)单位:70分燃卝烧火箭弹 推荐卡组:通卡 机械化 (6)蓝龙 坦卝克:4分 步兵:4分 支援:4分 空军:4分 中规中均的一张卡 没有短板,也没有出彩的敌方,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空军比较强卝势,宇宙战舰KF-16,能带90分的2卡和平莱茵其他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看过深渊上的火么 比起来EVE的战斗模式真是弱爆了 EVE完全就是一战时期的舰炮对轰的太空版 一点科技含量都没有 来段节选 约翰娜·霍根的战舰第一个实现与新目标同步。格利姆弗雷勒将来自莱森纳尔号的数据流载入主显示窗。图像和大家习见习闻的自然景象几乎没什么区别:黑沉沉的天空,点缀着缓缓移动的星星。目标距莱森纳尔不到三千万公里,攻击者与被攻击者几乎完全同步,只有一毫秒的异步差,也就是说,霍根到达的位置正是一毫秒前敌舰的方位,或者是敌舰一毫秒后将要到达的方位。  “自控舱离舰。”霍根的声音道。与此同时,他们收到了从数米外拍摄的莱森纳尔的实时影像。自控舱上安有摄像头,这些图像就是首批脱离母舰的一艘自控舱传来的。莱森纳尔的轮廓看不清楚,只有黑乎乎的一团,挡住上方的星空,像一条大鱼,潜伏在浩瀚大洋的深处。这条大鱼正在产卵。图像不断闪烁,又重归稳定,莱森纳尔随之时隐时现。这是自控舱间歇性与母舰失掉同步造成的。战舰船舱中不断飘出一束束蓝光。全是自控舱——战斗舱,群集在莱森纳尔周围,校准,锁定敌人。  莱森纳尔周围的蓝光骤然消失,战斗舱跃出母舰所在的时空,异步差仅仅一毫秒。台罗勒打开一个视窗,显示出以莱森纳尔为圆心、直径一亿公里的球形立体空间。一个红色光点标出敌方目标飞船,像一只小飞虫,发疯也似在球体四周乱转。莱森纳尔的利爪正以八千倍于光速的速度从四面八方兜捕这只猎物。目标时而消失一秒钟,几乎脱离同步,逃出生天。还有几次,莱森纳尔与对方融成一个光斑,表明在这十分之一秒内,两艘战舰相距不到一百万公里。战斗舱的位置无法准确标出,这一大批鱼卵散开一大片,无数道轨迹交错,它们的传感器死死咬住敌方飞船不放。  “目标战舰有什么反应,放出战斗舱反击了吗?需不需要增援?”斯文森多问。台罗勒做了个相当于耸肩的迪洛基动作。战斗发生在三光年以外,舰长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答话的是约·霍根。“我认为我的靶子没有批量投放自控武器。我有五艘战斗舱已经引爆,都是接近弹。你也知道,接近弹对敌人的打击不大。一会儿才能知道结果——”她的话中断了。但莱森纳尔的轨迹图和信号仍然十分清晰。基耶特瞧了瞧其他显示窗。阿丽亚娜舰队中已有五艘战舰与敌接火,其中三艘已经完成了战斗舱的批量投射。纵横二号上,纽文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天人裂体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基耶特和他的人已经按照它的计划打响了。  消息来得很快,有喜讯,也有噩耗。  “打中了!”这是约·霍根的声音。莱森纳尔的战斗舱猬集处,那个红点消失了。目标敌舰近距离掠过一艘战斗舱,相距只有数千公里。舰载计算机计算并实施下一次跃迁只需几微秒,但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那艘战斗舱发现了自己的目标,当即引爆。如果敌舰抢在爆炸冲击波抵达之前跃迁脱离这一空间,这一击仍不足以致命,只能算接近弹。这种事几秒钟内已经发生好几次了。但这一次,战舰没来得及实施跃迁。一颗微型超新星诞生了,数年之后,它的星光才能到达战场的其他部分。  格利姆弗雷勒发出一声狂怒的尖叫,一句无从翻译的咒骂。“我们刚刚损失了阿布森多和霍尔德号,舰长。肯定是它们的攻击目标以群集战斗舱打反击。”   “把格利温号和迷神号调上去。”他的脑海深处惧意盘绕,像一团解不开赶不走的死结。已死、将死的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啊。基耶特以前也见识过战场上的瞬间死亡,但从来没见过今天这种规模。过去,舰队只从事过一些小型**行动。那种战斗中,除非营救战友,否则没人会冒最大风险,走上不是杀人就是被杀的不归路。还有……他的注意力从战场分析图表转向战术调动,投入更多战舰,攻击一个敌方艘船纷纷赶来护卫的目标。和他一样,台罗勒也在调动其他飞船。重兵围攻无关紧要的小目标,这样下去仗会打输的。但就目前看来……敌人正遭受沉重打击。斯坚德拉凯毁灭以来,商务安全公司舰队还是第一次向敌人释放复仇的怒火。  霍根道:“天人在上!我的第二批战斗舱侦测到了被击毁目标刚才发出的电磁波,目标当时正以每秒一万五千公里的速度移动,是真实速度,不是超波跃迁。”难道在用火箭推进器?不对呀,不该这么早用上冲压发动机,至少应该等到控制住战场以后。  台罗勒报告:“击毁更多敌舰,在战区远端。敌人正调整战斗队形。他们不知怎么猜出了我们要攻击哪些——”   格利姆弗雷勒发出一声胜利的欢呼。“命中……命中……打中了!哈!头儿,我觉得莉门德已经判断出指挥战斗的是咱——”   台罗勒的岗位上弹出一个新窗口,显示出乌尔维拉号周围五百万公里范围内的情况。这个区域内还有另外两艘战舰。根据显示窗的标定,一艘是莉门德的旗舰,另一艘是没有追随斯文森多的公司战舰。  这一瞬,乌尔维拉指令舱中仿佛彻底凝固了。来自舰队其他舰船的欢呼和惊叫突然间无比遥远。在斯文森多和迪洛基人眼前,死神已经迫近。“台罗勒!战斗舱密集阵什么时候——”   “已经扑上来了——十毫秒前一艘战斗舱刚刚近距离引爆。”   “台罗勒!完成本舰密集阵的投放。格利姆弗雷勒,告诉莱森纳尔和迷神号,如果跟我们失掉联系,由莱森纳尔接替指挥,莱森纳尔完了迷神顶上去。”这两艘战舰已经完成了战斗舱投放。
对海战传奇很失望 完全还是大海战那一套 大船欺负小船 你学学WOT从2级船开始分线会死啊 而且真搞不懂某些人非要拿级别说事 9级DD非要和9级BB平衡才行么?难道就不能做成舰种相克么? DD压制CV和SS CL压制DD CA压制CL BB压制CA SS压制除DD外的大船 不行么 海战传奇一看就死个赶工货 各舰种的定位都分不清 船线设计更是一塌糊涂 DD出完才能出大船 而且船线上的船根本就没有级别优势 唯一的优势就是血量 人家不想玩DD的也得熬完整个DD线就合理了?就不能从2级船开始分线么 不要求有9级DD 出到5,6级总可以吧 WOT出法国流氓之前顶级轻坦不就是5级车么 而且说到底1390走到后来也是中坦线 拿德国线来说 DD低级船机动性最好 反而级别越高速度越慢 火力优势也不明显 我2级1941只带鱼雷经常轻松秒掉CL还掉不了多少血 高级DD碰上CL倒是占不到便宜 另外高级大船机动性转向性加速性都不输于DD 真不知道开发人员脑袋是不是给门缝夹了 你大船加速好急速高转弯快 还让不让小船活了 SS速度慢你说尊重历史也就罢了 可那蛋疼的潜航时间 你让SS追肯定追不上 阵地伏击还没等人家送上来就已经没空气了 而且雷达扫描这玩意大老远就能看到水面的SS 大船根本就不会靠近 DD开40节被动声纳照样能大老远看到SS 再加上潜望镜深度鱼雷都能打中 只要对方有点经验 SS一点生存空间都没有
一篇关于中途岛战役的技术文章(转) 日本人在中途岛为什么会战败(转) 作者:乔纳森·B·巴歇尔,大卫·D·迪生,安东尼·P·塔利 翻译:方懿   达拉斯·艾索姆在文章——《中途岛海战:日本人为什么会战败》(《海军战争学院评论》,2000年夏季)中值得称道的运用日方资料提出了有趣的观点。我们特别称赞艾索姆访问了日本幸存者,贡献出关于日本飞机换弹程序有用的新信息。要准确计算1942年6月4日上午日本航空母舰上发生的事件,这个新数据是关键的。然而,按照我们的观点,艾索姆教授的论点似乎太依赖一个相当刚性的(并且高度可疑的)日本通讯判读:也就是,准确的说是南云忠一海军中将何时收到“利根”号巡洋舰派出的4号侦察机发回的电报。此外,艾索姆的换弹信息(他提出作为南云能力不足——没有在遭到致命攻击前出动他的反航空母舰打击部队——的中心)对理解海战日本一侧无疑是重要的,我们觉得他没有对作战进行足够深入的分析。结果,我们不能接受他的结论。   艾索姆写作时,作为识别“加贺”号航空母舰残骸工作[1]的结果,我们正重新评估并写作中途岛的日方报告。我们步骤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建立日本航空母舰打击部队作战行动的准确模型。如同我们将要出示的,灾难降临到日本航空母舰部队的关键并非南云是在0740还是0800收到“利根”4号机的电文,也不是日本机库的军械员能以多快的速度完成他们的工作。日本机动打击部队(机动部队)的命运更恰当的是以它的飞行甲板上发生了什么为中心。用日本航空母舰教条的知识为武器,加上海战的作战行动信息,就能准确评估美军攻击高潮时南云部队的准备状态,无须艾索姆的间接方法。   艾索姆文章的一个主要错误是再三错报日本飞机确实在飞行甲板上。艾索姆在几个地方都认为日本反舰打击部队在飞行甲板上,其实那些飞机能被证实仍然在机库里。这个假定发扬自(错误的)传统观点,即日本人在开始的中途岛攻击部队起飞后就在飞行甲板上定位了他们的反舰打击部队,只是为了换弹和回收第一攻击波暂时把这些反舰打击飞机移回下面。如同将要出示的,这是对航空母舰遭到攻击时的环境根本性误解的基础。   实际上,无论是日本的教条还是日本作战空中巡逻机的活动都要求预备打击飞机安全的呆在下面机库里,直到明确需要时。不仅如此,还因为日本的机库设计,提升、定位和起飞飞机必需的时间窗口实质上比以往理解的更长。结果,考虑到大约0800后日本作战空中巡逻活动的疯狂程度(特别是“赤城”号和“加贺”号上),在1020美国人致命的俯冲轰炸攻击进行前,第二波这些飞机大部分曾经在飞行甲板上定位是靠不住的。   这一点不能过分强调,因为飞行甲板上有什么的传统信念流传在所有西方海战译文。简化问题,即“赤城”号、“加贺”号和“苍龙”号在遭到攻击时,飞行甲板的空置远多于占用。这几乎与标准观点——日本飞行甲板上停满了等待起飞的攻击机——相反。甲板上有飞机,但大部分是作战空中巡逻的战斗机,而非攻击机。甲板上飞机数量也比一般认为的少。虽然可能令人吃惊,这是“修改”而非修正,并被现有历史记录负责的重申。我们将出示海战的日本官方资料,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明白这一点。   没有先认识到日本人如何进行航空母舰作战,就不能提出传统的西方译文和艾索姆文章的这些错误。不幸的是,标准的中途岛海战英文历史没有很好理解日本航空母舰作战活动。从日本海军航空派生自西方实践的共有错误认识,典型西方作者相信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航空母舰运用非常类似于它们的西方对手。事实上,它们不一样。日本航空母舰作战同时包含合众国海军和皇家海军实践的元素。然而,作为舰体设计和作战教条迥然的结果,到三十年代末,日本航空母舰完全按自己的方式作战。没理解到这些分歧点,同样不可能理解南云的行动。   现代斜角飞行甲板之前,一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只能做三件事中的一件:定位飞机,起飞飞机或回收飞机。大部分美国作家将在这个单子上迅速加上“停留飞机”和“补给飞机”。然而,理解日本人避免在飞行甲板上进行这些活动是重要的。日本航空母舰没使用合众国海军的永久甲板停机模式。虽然回收行动中,在防撞拦阻索前设立临时甲板停机,但仅仅是作为在回收飞机能送回甲板下以前的过渡“溢出”办法。[2]此外,虽然日本人能在飞行甲板上补给飞机(例如,日本航空母舰在甲板边缘配备有加油点),大部分加油在机库进行。同样,除了给俯冲轰炸机挂弹,日本人也在机库里给飞机挂弹。[3]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