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厹煦0FR 怎没邵阳县吧
关注数: 6 粉丝数: 11 发帖数: 380 关注贴吧数: 3
袁玉华到五峰铺山体滑坡村现场办公 1月7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袁玉华率政府办、国土、发改、水利、住建等部门负责人到五峰铺镇白旗村现场办公,协商处置该村山体滑坡问题。五峰铺镇白旗村现有人口1980人,21个村民小组。由于地质原因,2002年开始,该村新伍、伍家两个院子出现山体滑坡,村民房屋受滑坡影响墙体出现大面积裂缝,部分房屋甚至倒塌,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县民政、国土等职能部门了解情况后,先后通过危房改造项目、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陆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户进行搬迁。目前200多名受灾村民已搬出100余人,还有35户因家庭贫困等原因没有搬迁。 袁玉华一行实地查看了该村的山体滑坡情况,了解山体滑坡对村民住房的影响以及镇、村应对措施。。袁玉华强调,白旗村的山体滑坡情况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立即启动院落整体搬迁工作。搬迁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意见;慎重选择搬迁地址,做好新址的地址勘探。发改、国土、住建、水利等部门要加大对整体搬迁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动群众自筹资金。要做好搬迁之前的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加强重点危险区域的巡查,设置好警示标志,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崀山盛装喜迎旅游节   本报8月27日讯(记者 蒋剑平 戴勤 通讯员 杨坚 焦海忠)秋天的崀山,分外美丽。至8月26日,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项目竣工验收;八角寨索道安装调试完毕,正在接受国家索检中心检测;四大核心景区的停车场、公厕、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全面建成……崀山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旅游节的到来。   “2014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定于9月16日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举行。新宁县委、县政府以举办旅游节为契机,结合崀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打响了继崀山申遗后又一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对景区道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对核心景区的配套设施进行了扩建,对景区北大门实施整体修缮和全面亮化工程,改造了崀山地质博物馆,开展了城区和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旅游节重点接待酒店宏基华天大酒店正在加紧施工,试营业在即。   同时,新宁县为本届旅游节策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具体包括开幕式主体活动及景区10日免费游、“微观崀山,博行天下”——中国崀山首届微媒体大晒、中国自驾游联盟首行崀山、2014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湘西南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崀山天彩文化小镇开业仪式、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湖南旅游推介会等7个子活动。整个旅游节期间,安排了民本务实的旅游惠民活动。既有传统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臻品展示,也有形式新颖、受众广泛的网络互动;既有旅游节庆,也有经贸商洽。
10万威尼斯水城居民的幸福书:谢山阳含笑饮..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万。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有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80条水道、378座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公元452年兴建。八世纪为亚得里亚海贸易中心。十世纪曾建立城市共和国,中世纪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新航路开通后,因欧洲商业中心渐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工商业发达,有炼铝、化学、炼焦、化肥、炼油、钢铁等工业。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花边、刺绣等著称。陆上的马尔盖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运港。威尼斯水城驰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万游客。古老的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拜占庭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威尼斯水城离岸2公里处的线状沙洲-利多是欧洲最著名的海滨浴场,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威尼斯水城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威尼斯水城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威尼斯水城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邵阳县25亿拉通交通大动脉... 5月14日,笔者从湖南省邵阳县提速交通建设工作督战会上获悉,今年,邵阳县计划争取并自筹经费近5亿元,加大交通建设建设力度,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构筑新时期中西南交通枢纽架构。打造南北通道,建设东西走廊,拉通城区环线,全面推进县内交通运输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至此,从2002年以来,邵阳县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将突破25亿元,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3704.637公里。 近年来,邵阳县紧紧抓住国家“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契机,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大搞交通建设。到2012年底,全县拥有高速公路54.28公里,国道76.017公里,省道362.36公里,县道321.98公里,乡村道2820公里,全县以高速公路、国道干线为主干道,县乡村道为枝干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已成格局,基本构筑完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10年间,全县实施县到乡公路公路和通畅工程,共修建水泥路面190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95%。累计完成县到乡镇公路改造里程298.547公里,全县各乡镇场全部通了水泥沥青路,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从2006年实施通畅工程建设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通畅工程建设里程1811公里,完成总投资5.43亿元。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7位。 从今年开始,邵阳县还将投入巨资,在境内构筑多条进出县内的大通道,加速形成与市外地区交通对接。目前县内S317线改建工程33.728公里已完成,G207线邵塘公路改建工程预计2013年底可实现通车。 另外,国家交通建设“五纵七横”规划的重点工程之一,二广高速公路邵永段、南北大动脉洛湛铁路邵永段,双双纵贯境内南北,两路均在县城设有出口或车站。同时,南北干线二广高速和东西大动脉沪昆高速在县境内交汇,邵阳县不但融入了全国交通大循环,同时也挤进了省会长沙“2小时经济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