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rengang112 xiaorengang112
关注数: 38 粉丝数: 24 发帖数: 4,559 关注贴吧数: 5
人民日报努力说真话,因为真话难说(转自天涯) 看了《人民日报》改版 称新的一年将努力“说真话”的相关报道文章,报道文章提到“就在新年第一天,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2013年,周六、周日人民日报由每天8版增至12版,节假日由每天4版增至8版。周一到周五,每天推出一块评论版,要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人民日报在该条微博中表示,“新一年,我们将努力说真话、写实情,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更具亲和力感染力,更有可读性可视性,实实在在服务读者的话,给人有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说真话,难吗?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客观、真实是不可少的。一个新闻媒体如果不能站在客观、公正、真实的立场去报道,即使是这个新闻媒体名字再好听,其实也是垃曱圾媒体罢了。或许,有人认为新闻媒体是宣传作用,其实新闻媒体还有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监督。可惜,没有真实、客观、公正立场的媒体是很难起什么监督作用的。 媒体不应该是喉舌,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性,可惜,现实并非如此,所以闹出了亩产万斤的千古笑话。虽说人民日报很想努力说真话,但正如一网友说的“焦点访谈”原来为什么有生命力,主要原因是敢于说真话,敢干揭露社会黑暗面和官曱场的官僚主义,特曱权,而造成的许多问题,那时,多少地方官员害怕焦点访谈,提着礼品排队要求删除对他们不利的节日,也是老百姓当年最爱看的一档节日,但好景不长呀,只要是领导不高兴了,这档节日也快要要消亡了,果然没有多长时间,此档节日就变为光荣榜,也不是焦点访谈了而是高档表扬榜。现在也是这样,再也不会批评官曱场了”一样。 确实,忠言逆耳,其实真话谁都不喜欢听,正如有个熟人一边开着日本车一边喊抵制日货一样,我说他压根没有抵制日货过,他很是不高兴,于是反过来说“我是叫别人抵制又不是叫我自己抵制”,所以人民日报作为个新闻媒体努力说真话,本身是应该的,这样对比貌似倒成为了全世界的媒体都没有说真话。 但是,仔细再想想,人民日报努力说真话,因为真话难说,特别是在这个年代,这个环境说真话确实真的不容易,所以人民日报什么时候成为说真话都不需要努力,说真话不引发网友惊奇的时候,那说明人民日报真的合格了。
人民日报努力说真话,因为真话难说(转自天涯) 看了《人民日报》改版 称新的一年将努力“说真话”的相关报道文章,报道文章提到“就在新年第一天,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2013年,周六、周日人民日报由每天8版增至12版,节假日由每天4版增至8版。周一到周五,每天推出一块评论版,要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人民日报在该条微博中表示,“新一年,我们将努力说真话、写实情,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更具亲和力感染力,更有可读性可视性,实实在在服务读者的话,给人有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 说真话,难吗?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客观、真实是不可少的。一个新闻媒体如果不能站在客观、公正、真实的立场去报道,即使是这个新闻媒体名字再好听,其实也是垃曱圾媒体罢了。或许,有人认为新闻媒体是宣传作用,其实新闻媒体还有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监督。可惜,没有真实、客观、公正立场的媒体是很难起什么监督作用的。 媒体不应该是喉舌,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性,可惜,现实并非如此,所以闹出了亩产万斤的千古笑话。虽说人民日报很想努力说真话,但正如一网友说的“焦点访谈”原来为什么有生命力,主要原因是敢于说真话,敢干揭露社会黑暗面和官曱场的官僚主义,特曱权,而造成的许多问题,那时,多少地方官员害怕焦点访谈,提着礼品排队要求删除对他们不利的节日,也是老百姓当年最爱看的一档节日,但好景不长呀,只要是领导不高兴了,这档节日也快要要消亡了,果然没有多长时间,此档节日就变为光荣榜,也不是焦点访谈了而是高档表扬榜。现在也是这样,再也不会批评官曱场了”一样。 确实,忠言逆耳,其实真话谁都不喜欢听,正如有个熟人一边开着日本车一边喊抵制日货一样,我说他压根没有抵制日货过,他很是不高兴,于是反过来说“我是叫别人抵制又不是叫我自己抵制”,所以人民日报作为个新闻媒体努力说真话,本身是应该的,这样对比貌似倒成为了全世界的媒体都没有说真话。 但是,仔细再想想,人民日报努力说真话,因为真话难说,特别是在这个年代,这个环境说真话确实真的不容易,所以人民日报什么时候成为说真话都不需要努力,说真话不引发网友惊奇的时候,那说明人民日报真的合格了。
铁道部负债近3万亿元靠卖票来还利息 刚刚亮相的新版票价只比原有价格微降几毛钱,究竟为什么高铁票价降不下来?记者调查发现,一张火车票,不仅得帮铁道部偿还高额利息,还得养活整条灰色产业链,难怪成本居高难下。 身背万亿巨债卖票来还 记者注意到,“铁老大”拼命捂紧钱袋,首先是因为身上还背负着惊人巨债,票务是其主要收入,自然不敢轻易削减。过去历年春运都实行硬座15%、卧铺20%的涨价,2007年顶不住舆论压力宣布不涨价时,铁道部曾算出票务收入因此减少了2个亿。 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已不具备现实意义,因为5年后算作基数的高铁票价要昂贵得多。换言之,一旦降价,铁道部的直接损失金额也就更大。 债台高筑的铁道部确实没有降价的底气。截至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负债2660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1.81%。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铁道部的负债率分别为57.44%、60.63%、61.08%,显然可见近几年“铁老大”的债务越欠越多。 耐人寻味的是,现在铁道部的基建投资已经几乎全部依赖债务性融资。记者从三季报上看到,2012年三季度末,铁道部在银行贷款2658亿元,在债券市场发行了15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300亿元中期票据和200亿元短融券,早已超出了证券法规定的企业债发行额度必须控制在净资产40%的红线。 由此计算,铁道部债务性融资占今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7成以上,更占到了今年几乎基建投资额度的9成之多。 令“铁老大”骑虎难下的是,尽管投资减速的声音在去年动车事故发生后扬尘不断,不仅今年四度追加投资额,令其高达6300亿元,记者通过多份券商报告了解到,目前市场预期明年铁路投资规模将不在今年之下。 而对照今年情况看,明年投资金额的主要来源仍将是债务性融资。换言之,明年“铁老大”的资产负债率将继续升高,成本高企的高铁也正是天量巨债的最大投资去向。 高铁项目资金严重超标 更令“铁老大”不得不死咬票价不肯轻易松口的是,高铁项目的投资资金每每超标,个中原因似有难言之隐。 记者在2004年国务院批准的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报告》中看到,当时武广高铁建设成本为930亿元。但到了武广高铁前期筹备协调会议上,透露的投资额却涨到1166亿元,还不包括实际投资额追涨的部分。 京沪高铁项目建议书中的预算为1600亿元,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则加码到了2209亿元,建成后的实际投资额仍在清理之中。而京津高铁投资额也在时速提升到300公里后,由原先的预算大涨,最终突破200亿元。 高铁项目为何屡屡超标?动辄过半甚至翻番的超标资金花在了什么地方?一方面是得不到严谨答复而屡屡落空的公众预期,另一方面则是高铁更难压制的高成本、高票价困局。 或许审计署的官方审计结果也可窥知一斑。记者注意到,京沪高铁1、4标段及上海虹桥站、天津西站因存在未按规定调减工程计价、超范围调增自购材料价格等问题,多计工程款共1.37亿元。 京沪公司将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负责的通用参考图动态跟踪和技术服务工作中的部分内容,重复委托给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则增加了工程成本2200万元。 三个月要还250亿利息 一张小小车票还要负担着每天还贷的巨大压力。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总投资500亿元的沪宁高铁计算,当时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等十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获得的融资额是200亿元。 按贷款年利率6%计算,每年利息达到12亿,也就是说,“铁老大”每天用来维持这一条线路利息支出的票务收入就必须超过328万元,这票价如何真正降得下来? 京津高铁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此前有媒体报道,线路运营后每年净亏损7亿元,其中6亿多元就是修建铁路时国内银行的贷款利息。 整体来算,目前铁道部累计的长期借款达到了20604亿元,占到总负债26607亿元的77.74%,如果加上在债券市场上尚未偿付的额度,债务性融资占总负债的比重还将更高。巨量的借款导致铁道部每年需要为此付出可观的利息,记者从三季报上看到,今年三季度铁道部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达1330亿元,其中利息即达令人震惊的249亿元。
铁道部负债近3万亿元靠卖票来还利息(转贴) 刚刚亮相的新版票价只比原有价格微降几毛钱,究竟为什么高铁票价降不下来?记者调查发现,一张火车票,不仅得帮铁道部偿还高额利息,还得养活整条灰色产业链,难怪成本居高难下。 身背万亿巨债卖票来还 记者注意到,“铁老大”拼命捂紧钱袋,首先是因为身上还背负着惊人巨债,票务是其主要收入,自然不敢轻易削减。过去历年春运都实行硬座15%、卧铺20%的涨价,2007年顶不住舆论压力宣布不涨价时,铁道部曾算出票务收入因此减少了2个亿。 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已不具备现实意义,因为5年后算作基数的高铁票价要昂贵得多。换言之,一旦降价,铁道部的直接损失金额也就更大。 债台高筑的铁道部确实没有降价的底气。截至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负债2660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1.81%。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铁道部的负债率分别为57.44%、60.63%、61.08%,显然可见近几年“铁老大”的债务越欠越多。 耐人寻味的是,现在铁道部的基建投资已经几乎全部依赖债务性融资。记者从三季报上看到,2012年三季度末,铁道部在银行贷款2658亿元,在债券市场发行了15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300亿元中期票据和200亿元短融券,早已超出了证券法规定的企业债发行额度必须控制在净资产40%的红线。 由此计算,铁道部债务性融资占今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7成以上,更占到了今年几乎基建投资额度的9成之多。 令“铁老大”骑虎难下的是,尽管投资减速的声音在去年动车事故发生后扬尘不断,不仅今年四度追加投资额,令其高达6300亿元,记者通过多份券商报告了解到,目前市场预期明年铁路投资规模将不在今年之下。 而对照今年情况看,明年投资金额的主要来源仍将是债务性融资。换言之,明年“铁老大”的资产负债率将继续升高,成本高企的高铁也正是天量巨债的最大投资去向。 高铁项目资金严重超标 更令“铁老大”不得不死咬票价不肯轻易松口的是,高铁项目的投资资金每每超标,个中原因似有难言之隐。 记者在2004年国务院批准的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报告》中看到,当时武广高铁建设成本为930亿元。但到了武广高铁前期筹备协调会议上,透露的投资额却涨到1166亿元,还不包括实际投资额追涨的部分。 京沪高铁项目建议书中的预算为1600亿元,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则加码到了2209亿元,建成后的实际投资额仍在清理之中。而京津高铁投资额也在时速提升到300公里后,由原先的预算大涨,最终突破200亿元。 高铁项目为何屡屡超标?动辄过半甚至翻番的超标资金花在了什么地方?一方面是得不到严谨答复而屡屡落空的公众预期,另一方面则是高铁更难压制的高成本、高票价困局。 或许审计署的官方审计结果也可窥知一斑。记者注意到,京沪高铁1、4标段及上海虹桥站、天津西站因存在未按规定调减工程计价、超范围调增自购材料价格等问题,多计工程款共1.37亿元。 京沪公司将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负责的通用参考图动态跟踪和技术服务工作中的部分内容,重复委托给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则增加了工程成本2200万元。 三个月要还250亿利息 一张小小车票还要负担着每天还贷的巨大压力。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总投资500亿元的沪宁高铁计算,当时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等十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获得的融资额是200亿元。 按贷款年利率6%计算,每年利息达到12亿,也就是说,“铁老大”每天用来维持这一条线路利息支出的票务收入就必须超过328万元,这票价如何真正降得下来? 京津高铁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此前有媒体报道,线路运营后每年净亏损7亿元,其中6亿多元就是修建铁路时国内银行的贷款利息。 整体来算,目前铁道部累计的长期借款达到了20604亿元,占到总负债26607亿元的77.74%,如果加上在债券市场上尚未偿付的额度,债务性融资占总负债的比重还将更高。巨量的借款导致铁道部每年需要为此付出可观的利息,记者从三季报上看到,今年三季度铁道部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达1330亿元,其中利息即达令人震惊的249亿元。
2012中国经济表情盘点 临近岁末盘点这一年的宏观经济走势时,预期之外的“惊讶”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各大主要经济体都处于换届之际,经济政策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导致全球经济低迷的主要因素并未逆转,而外贸不稳、内需不振的中国经济所患上的“投资依赖症”自然也无法痊愈。这更像是一个罹患慢性沉疴的病人,始终无法下决心开刀手术,只好日复一日地采用“保守疗法”,因此病情也在“稳定压倒一切”中慢慢地加重。当然作为喜剧的欢乐部分,以高铁网络和“营改增”为代表的越来越低的经济流动成本,将支撑中国经济的下一轮中速增长周期。 表情一 紧锁的眉头   外贸降速,内需温火 随着“收入倍增”作为“十八大”报告的热门词汇迅速登场以来,国内各地都在筹划制定本地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这其中较为乐观的是,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倍增普遍在2015年前后即可完成,而东部省份则受制于经济形势的走向,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国民收入倍增的背后隐含着更为关键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这相当于再一次的划定利益边界,不仅是企业与员工之间,更重要的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边界。因此多地发改委也纷纷发声,期盼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尽快出台,以利于地方调整或制定收入倍增规划。“收入倍增是和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关系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不出来,倍增规划没法出。我们现在就在等着国家的政策。”山西省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处栾速建处长日前对媒体公开表示。
经济学家走穴堪比二线明星(转贴) 出场费一路看涨 最高的一场能拿20万元 出场费一路看涨 最高的一场能拿20万元 匆匆上台,20分钟演讲,挥斥方遒,谈论些“那么近又那么远”的经济命题,然后就匆匆离场,只留下上下求索的听众。年会扎堆的岁末捧红了藏在“深闺”中的经济学家,部分“明星学者”的走穴频率甚至能超过二、三线明星,月进6位数。 岁末学者忙“走穴” 12月16日,在天津某论坛上,一位房地产圈内的学者以嘉宾的身份,发表了30分钟“2013年房价预判”演讲,3万元“出场费”就轻松到手。  熟悉的人会发现,这已经不是他本月第一次以演讲嘉宾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线中。12月初,在深圳举办的接连三场活动中,他同样发表了类似演讲,一天一场。 临近岁末,年会、论坛扎堆,经济学家也忙于“走穴”,部分“明星学者”的走穴频率甚至能超过二、三线明星,月进6位数可算是常事儿。“我们从总站到各地方分站,12月份都在做年末总结的大小活动,热门学者一路通吃,一个月下来,出场费少说也有20万元。”某商业网站负责活动组织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让因财富缩水而惊慌失措的中产阶层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安全感,想多知道一点关于外部世界的真相,经济学家因而被他们视为风暴中的灯塔。”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济萧条造就了经济学家的红火,并且至今未灭。 出场费3年翻番 2009年,网上曾公布过一份《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览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微博]、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微博]名列“三甲”。其中,郎咸平以12万元居首,垫底的水皮则是1万元以上。 如今,最热经济学家还是那些人,但据记者从一些财经类公关公司了解到的“价目表”,最差的学者出场费也已经翻番。比如,当年排名居中的几位经济学家,如今的出场费基本都到10万元,翻了一倍;郎咸平已攀升到15至20万元;而那时仅1万元到1.5万元的某女性财经评论员,如今也跻身“近10万元”身价之列。至于不在前十名榜单的学者,业内小有名气的,出场费也得2万元到3万元。 “这里的出场费,全都是税后价格,如果论坛、年会的活动地点在外地,主办方还得包食宿、来回机票,甚至学者秘书的差旅费用。”一位熟悉的公关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经济学家们很少对酒店标准提出要求,但主办方至少也会安排个四星级别。 出场“讲究”各不同 除了身价倍增,经济学家对于参会的讲究也是与日俱增。  “经济学家也分成几类,有些是只要给钱就参会,可有些就得挑级别、挑嘉宾,甚至看你和他秘书之间的私人交情,还真不是有钱就能请到的。”长年负责邀请嘉宾的李女士向记者揭秘了学者们的做派讲究。  据她介绍,圈内最挑剔的经济学家,都是名声已经响当当的学者。某改革研究基金会的秘书长,邀请参会必须提前预约,“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近4个月以内的活动都已经满了,要想喊我得请早。”某发展研究中心的副所长,参会与否则是看会议级别,“一般的论坛肯定婉拒,能列入考虑的多是慈善类活动或者全国性的知名论坛,总之必须能露脸、能留名。”某政策中心的前任主任,参加论坛的前提是绝不接受媒体采访,演讲完毕就立即离场。 较为夸张的要数一位前官员,参会必备一名秘书附加两名保镖,入场前还必须有工作人员紧随四周,严防陌生人。“保镖倒还好说,秘书可是必须打通的环节,不仅必须安排他和学者一起参会,包食宿,而且还得单独包一份劳务费用,少则1万元,多则2万元。 学者也有“亲情价” 当然,经济学家们也有“亲情价”,也就是挤出炒作水分之后的心理价,幅度最大时甚至可以砍半。 “像一位房地产业的大嘴,关系不熟的人邀请他,他就会5万元、6万元的要价,炒作自己,但若熟人请的话只要2万元。”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印象最深的是某次邀请一位知名的博士生导师,最开始是10万元“出场费”仍要考虑,接着是10万元可接受,最后通过熟人找到这位博导的秘书,讲了讲情,一路降到5万元。“所以,请经济学家,尤其是‘大拿’,比拼的不仅是财力,还有人脉和口碑。一些深谙此道的公关公司,长年负责为论坛邀请嘉宾并以此谋利。”
全国各地脑残局长惊世骇俗的言论大集合 1、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你是准备替party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2、“我是嘉陵区反贪局的,你想做啥?!”“我下车后打死你!” 3、这个太平间我包了——菏泽昨现最牛商务局局长(史上最牛的商务局局长连这都包?) 4、最牛卫生局长:医院死人关我什么事 5、体育总局副局长批冬奥冠军:应先谢国家再谢爹妈 (这就是领导,实实在在的说,你的心中有国家吗?什么是国家?是不是你于局就是国家呢?在某种程度上说,国家是个空洞的概念。百善孝为先,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子,得了金牌,想让自己的父母生活的好一点,她感动了几亿人,感动了猫扑网友,为什么,.....) 6、深圳海事局副局长林嘉祥:我是***派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7、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 8、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说,“查处不是为了处罚开发商降价亏本卖房子,而是担心其造成的后果,我要对老百姓负责。 9、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3月6日下午接受采访时说,6日唐山的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笑掉大牙,我对专家的谎言受够了) 10、河南偃师国土局长李俊虎:人民网算什么东西?那是电子垃圾,人民网记者都是混蛋! 11、杭州城区某局的一位副局长:哪条法律规定男人不能和另外女人 12、山东日照东港区卫生局长爆粗口:放屁…我位置很稳 (虽然说放屁有益于健康,但也不能将“放屁”挂在嘴边) 13、雷人**局长说:“这块地盘上,我说了算”、“**书记也不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