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rengang112 xiaorengang112
关注数: 38 粉丝数: 24 发帖数: 4,559 关注贴吧数: 5
曝戴名表养情妇 并不足以立案 浙江省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岳耀勇说,目前该院除了有一个举报中心专职接受群众举报外,还有专门管理微博的部门在密切关注网友的举报和反映,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真正被微博举报查证属实的问题官员。 他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网络举报大多是曝光一些外部表象,如戴名表、养情妇等生活作风问题,往往没有实质的犯罪证据。 “可能网友会不理解,但违纪和犯罪之间实际上是有一个距离的。”他说,一个不优秀甚至不称职的官员并不就等于犯了罪,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一个官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犯罪证据。所以,他们通常会先联系发帖人,取得相关的证据。 就在上个月,嘉兴海盐检察院查办的海盐县国土局副局长赖顺银等三人的窝案(本报11月17日曾详细报道《买车买房找了同一个石料厂老板赞助 海盐国土局三干部同时落马》),也是先有一篇在网上热转的名为《浙江海盐石料厂上演现实版“疯狂的石头”》的帖子,引起了检察机关的关注,但帖子只是提供了超量开采的重要信息,却没有实质的证据,不足以立案调查,后来,还是有了知情人的信函举报,检察机关才得以调查下去。 岳耀勇说,邮件网上举报最安全。 浙江省检察院官方网站浙江检察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jjcy.gov.cn%2FNIC%2F&urlrefer=7866d070cb2f43c732dcadbf9f6385f7)有专门的举报栏目,只要登录网站,点击“进入举报”并选择举报的相应地区,就可以将举报内容录入了。举报后,网站会
中国600吨黄金存美国,专家说没必要运回 美国“私吞”了多少黄金 黄金储备该藏在哪?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有60多个国家将部分或大部分的黄金储备,藏在纽约美联储银行的地下金库里。但藏在美国就安全吗?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各国央行大量印钞救市,货币贬值成为必然趋势,各国央行开始重新囤积黄金储备,不少央行也想起来藏在美国的黄金。当地时间11月29日,荷兰反对党要求将存在国外的黄金运回国。无独有偶,德国此前也发起了“黄金回家”运动,并向美国提出申请,要求检查其寄存的黄金储备。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对这些检查要求统统拒绝了。在回答德国的要求时,美国以“可能会对金库造成安全隐患和程序问题”的理由拒绝了德国央行的检查请求。 那么,中国是否也需要将黄金运回国内呢?在专家看来,无此必要。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寄存美国的黄金储备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非常小。”此外,孙茂辉强调:“关心黄金储备的安全当然很必要,但对于中国来说,黄金储备在整个外汇储备中仅占到了1.6%,我们更应该关心美国国债的安全,这才是重头戏。” 此前有专家呼吁,“中国黄金储备仅占整个外汇储备的1%,共计600吨。就这600吨黄金央行还全部运到美国存放,这是中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当前应尽快运回这600吨黄金,稳定金融。” 海通国际[2.87 1.06%]证券环球投资策略部董事潘铁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国黄金储备的安全与美国国家信用息息相关,如果各国黄金储备出现安全隐患,美国失去的不仅仅是托管资格,更是国家信用。这是不可想象的,如果黄金储备发生安全问题,这不单单关系到全球黄金资产的价格,美元乃至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都将出现强烈的震荡。”
马上就要流行的笑话:你家的GDP是多少?(转贴) 12月1日发工资,我的是600,老婆的是400,加起来是1000大元。我就在俺家的GDP帐本上庄重地记下:12月1日,GDP收入1000元。 2日,儿子要交600元的学费,我给了他。于是我又赶紧在帐本上记下:12月2日,GDP收入600元。 3日,晚上吃饭,儿子不小心一脚把热水瓶碰碎了,我花了20元买了个新瓶胆装上。然后我就在帐本上记下:12月3日,GDP收入20元。接着又夸赞儿子道:“好样的,你这一脚让咱家的GDP增长了接近1.5个百分点。” 4日,儿子从同学那里借来一辆非常逼真的坦克玩具,我看很好玩,也想玩一把。儿子说:“你要想玩,10块钱一次。”本来我是舍不得这10块钱的,可是一想这样能给家里贡献GDP,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掏了10块钱给儿子,儿子接了过去。老婆一看,对儿子说:“你要交2块钱的个人所得税。”儿子不敢违抗,交了2块。于是我就在帐本上自豪地记下:12月4日,GDP收入22元。 8日,星期天,全家出去疯狂购物。买了100斤大米,170元;一罐煤气,70元。想了想,一咬牙,给自己买了一包香烟,3元;一跺脚,给老婆买了一瓶雪花膏,6元;又狠了狠心,给儿子买了一串糖葫芦,1元。回来慌忙在帐本上记下:12月8日,GDP收入250元。 10日,老婆感冒,到医院去看。一看医药费,要150元。全家应用Google进行搜索,也只搜出120元。没办法,又向朋友借了30元才了事。回家没忘记下:12月10日,GDP收入150元。 盘点一下,到10日为止,GDP收入2042元。甚感欣慰。   12日,全村进行GDP大排行。一看榜,俺家排在第七,也算不错,又欣慰了一下。可是,一仔细看,第六名是王二麻子家,而且仅比俺家高10元,心里又老大不是滋味。要说排在任何人后面,我都服,就是排在他王二麻子后面我不服,他算什么玩艺! 晚上,立即召开全家人民大会。会上把帐本审了一遍又一遍,也没看出个端的出来。我正着急的当口,老婆突然说:“4日那天,我收了两块钱的税,5日到小吃点吃了一碗馄沌,还没记呢。”受此启发,儿子也说:“4日那天我得了8块钱,7日去网吧玩了半天,也没记呢。”我猛拍一下脑门说:“对对,应该记上,应该记上!”并表扬她们娘俩说:“你们为了咱家的GDP,居然把这么机密的事都交代了,难得,难得!” 一合合帐,只能和王二麻子平齐,我还是不满意,又发动全家开动脑筋继续想。过了一会,老婆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对我说:“9日那天,你掏口袋,掏掉了30元,又拾了起来,这 GDP又增加了60元呢,你没记。”我忽然也想起这事来了,忙说:“对对,得记上得记上。”记完,我不由感慨道:“唉,有时候,有些细节就是容易忽略,很难记全。”
隐性穷人 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发展引人瞩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亿多,这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史无前例。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也可理解为:首先,我国在减少贫困人口的“惊叹成就”本质上是因为贫困人口基数很大。这些生活在中国的穷人当中有6亿人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收入越过了贫困线,还说明脱贫进程缓慢。 但越过贫困线的原因却并没有提及,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贫困线标准本来定得过低,所以穷人可以轻松“脱贫”;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穷人或许表面上“脱贫”了,但他们的经济状态和社会地位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善,只是在身份上由吃低保的“显性穷人”,转变为不计入国家福利体系但依然很穷的“隐性穷人”,俗称屌丝。后者恐怕才是今天更为普遍的情况。 进入20世纪的消费社会,某些发达国家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穷人充当廉价劳动力了,“世界工厂”的位置已发生改变,中国便是廉价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地点之一。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新工作岗位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中国众多的穷人正好能填进这个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在成为血汗工厂的工人后,这些名义上脱离贫困的廉价劳动力其实仅仅换了个身份,成为了更无价值的“隐性穷人”。说他们“无价值”是因为,他们虽然表面上脱离了低保线,但收入仅能维持生计的他们显然不具备充足的消费能力。而消费,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与消费这一时代主旋律背离的“隐性穷人”(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矮丑穷、屌丝、农民工等等)在社会地位上只能是被不断边缘化,因为当你不消费,对这个社会而言你就不具有任何价值。众所周知,GDP是靠消费拉动的,而政府鼓励人们消费、把消费视为爱国之举,实际上进一步告诉人们:不消费是一种不道德的,甚至非主流的行为。这在政治上进一步把搬砖的屌丝们(或者按照鲍曼的说法:“新穷人”)置于一种既无发言权又无选择权的边缘境地。实际上,他们等于是二等公民。
隐性穷人 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发展引人瞩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亿多,这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史无前例。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也可理解为:首先,我国在减少贫困人口的“惊叹成就”本质上是因为贫困人口基数很大。这些生活在中国的穷人当中有6亿人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收入越过了贫困线,还说明脱贫进程缓慢。 但越过贫困线的原因却并没有提及,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贫困线标准本来定得过低,所以穷人可以轻松“脱贫”;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穷人或许表面上“脱贫”了,但他们的经济状态和社会地位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善,只是在身份上由吃低保的“显性穷人”,转变为不计入国家福利体系但依然很穷的“隐性穷人”,俗称屌丝。后者恐怕才是今天更为普遍的情况。 进入20世纪的消费社会,某些发达国家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穷人充当廉价劳动力了,“世界工厂”的位置已发生改变,中国便是廉价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地点之一。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新工作岗位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中国众多的穷人正好能填进这个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在成为血汗工厂的工人后,这些名义上脱离贫困的廉价劳动力其实仅仅换了个身份,成为了更无价值的“隐性穷人”。说他们“无价值”是因为,他们虽然表面上脱离了低保线,但收入仅能维持生计的他们显然不具备充足的消费能力。而消费,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与消费这一时代主旋律背离的“隐性穷人”(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矮丑穷、屌丝、农民工等等)在社会地位上只能是被不断边缘化,因为当你不消费,对这个社会而言你就不具有任何价值。众所周知,GDP是靠消费拉动的,而政府鼓励人们消费、把消费视为爱国之举,实际上进一步告诉人们:不消费是一种不道德的,甚至非主流的行为。这在政治上进一步把搬砖的屌丝们(或者按照鲍曼的说法:“新穷人”)置于一种既无发言权又无选择权的边缘境地。实际上,他们等于是二等公民。
公积金劫贫济富 缴存额度相差600倍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同样体现在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上。对青岛多个行业的调查发现,有的单位为其员工一个月缴存五六千元,有的则只有一两百元,不同行业之间公积金缴存额度相差70倍。“缴得少用不起、缴得多有富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半岛都市报》11月25日) 70倍在现实语境中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此前,山东2006年度审计报告显示,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职工月人均缴存住房公积金6389元,而济南一家普通企业职工月人均缴存只有11元,二者相差600倍。 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公积金的设计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入者较多补贴”,从而让普通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住得上房。但它在现行制度安排下,却陷入“济富不济贫”怪圈。福利好的单位,员工收入本来就高,不存在购房难题,却可以多缴公积金来从中渔利;真正需要购买住房的普通百姓,要么没有住房公积金,要么因为缴费少、贷款难,依旧难圆安居梦。 收入越高受益越大,收入越低受益越小,这样的公积金“倒挂”非但不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弱势群体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当公积金异化为“富人基金”,沦为少数利益既得者的“提款机”,这显然有悖其制度初衷和社会公平,亟待反思和解决。 其一,应控高提低,走向全覆盖。作为一种政策性的购房支持,住房公积金应更多地为中低收入阶层“雪中送炭”。当前,亟待在“限高保底”基础上,进一步“控高提低”,从而缩小缴存差距。还要明确上限,取消“超过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部分计征个税”的口子。这一规定看似打击了利用公积金避税的行为,却给垄断行业高收入开辟了“后门”。能够超出比例多缴公积金的往往是高收入群体,公积金没有理由为其“锦上添花”。同时,提高下限,扩大覆盖范围,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让进城务工人员、企业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也能享受到住房公积金。 其二,高存低贷,增强福利性。公积金“劫贫济富”的另一个表现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一样缴存,但由于没有能力贷款,享受不到低息优惠,却遭受低息损失。有学者指出,需要打破目前“低存低贷”的利率规则,实行“高存低贷”,即公积金存款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这样一来,低收入者即使不贷款也不会产生利息损失,同时也堵上了拿低收入者利息损失补偿高收入贷款者的漏洞。 其三,修订法规,铸造“达摩剑”。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距2002年修订也过去了10年,其间暴露出的问题,亟待二次修订完善。比如,条例只规定了“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罚则,却没有涉及多缴公积金的行为,这无疑给了一些垄断企业擅自提高缴存比例的底气。今年,住建部已启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次修订的前期工作,唯有强化对监管的制度化约束,提高违规法律成本,才能规范公积金制度,避免其沦为变相福利。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c.xinhuanet.com%2Fhouse%2F2012-11%2F27%2Fc_113814405.htm&urlrefer=07525a0aa0a33ea4d2da91ec63bf14b6
我到底该不该继续交社保?(转贴) 要活多久才能赚回你交的养老金? 社保到底是你的福利还是义务? 问题一:是不是我们都别交社保了吗? 社保是强制性的,不是你想不交就能够不交的,如果你的单位被查出没有按照规定交社保,它会面临很严厉的惩罚,所以多数单位都乖乖帮你把社保交了。你拿到手的工资是交了社保和所得税之后的钱,这一切在你拿到之前就已经发生了,你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实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社保真是好东西,为什么还要强制你必须交?如果真是好东西,人人都抢着交了。如果真是好东西,公务员肯定优先交。正因为这不是个好东西,才轮到你,而且是强制性的轮到你。 目前的社保制度非常不合理,我希望能够有改革,而且是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有益的改革。政府一直在鼓吹企业养老金已经连续加了n次,但即使如此,仍然比公务员养老金低得多(相差3-5倍),难道企业员工的贡献全都比公务员低这么多?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制度。遇到不合理的东西,即使你无法改变,你也要大声喊出来,否则永远不会有改变的那一天。 如果你是上班族,那么你知道这些用处其实不大,因为你不可能做什么反抗。但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比如个体户,那我强烈建议你不要再交社保了,交社保你必亏无疑。 政府应该提供老百姓一个选项,你可以选择进入社保体系,也可以选择退出,而不是现在这样强迫你进入。同时,你应该可以和单位协商,或者单位帮你交社保,或者你拿了钱自己交社保,而不是现在这样全部由单位强制交。这才是我最反对的核心内容,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政府应该让公民拥有选择权。
古有易服剃发,今有强制平坟-----河南平坟运动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周口暂停“平坟复耕”问题依然难解。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强制迁坟的政策及其执行过程引起多方关注与争议。 今年3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发布的“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到,全市基本农田现有坟头300多万个,占耕地3.5万亩。文件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火化率100%;彻底遏制偷埋乱葬和骨灰二次装棺;不再出现新坟头,逐步取消旧坟头。 据报道,在这场大规模的平坟复耕运动中,已“平迁200多万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 周口市政府此前对外表示,此举是因为当地“死人跟活人争地”的矛盾突出。由于没有公墓,老百姓花了火化费,往往还得将骨灰二次入棺入土,办丧事动辄花费数万元。政府希望“移风易俗,减轻农民负担”。为此,周口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殡改”政策,如免费火化、公墓建设政策。该政策规定:每具遗体600元的火化费用由财政承担,并免费提供骨灰盒以及遗体接送等服务;全市规划建设3130座农村公益性公墓。 然而,记者了解到,在平坟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当地人对此政策及措施表示不满,这是因为基层政府在平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简单粗暴的做法,如有的地方一方面迫使一线干部带头迁坟,另一方面对普通百姓的祖坟进行强制平毁。另外,公墓建设未能达到预期标准,满足不了平迁需求。据光明网的一篇报道说,周口市所建的公墓大都比较简陋:一圈柏树苗,再加一个建房用的楼板戳在地头,上面用黑漆刷上“公墓“字样。 11月18日,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委党校客座教授陈里发微博称:“自古以来平挖祖坟是最不得人心的事情。人多地少是国情。文化传统是治国养民之根基,丧葬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代人异国他乡千里寻亲为的是表达一份缅怀祖宗的情怀。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遵从民意妥善处置老坟,合理规划现代公墓,百姓是会接受的。运动式平拆老坟搞开发的事当慎!当停!”该条微博被很多人转发。 而且据网友爆料:河南早有规定:副处级以上干部家的祖坟不可以刨! 【副处级以上干部祖坟可不动】“南阳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方案”中规定:**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古墓,以及少数民族、华侨、外籍、港澳台同胞及副处级以上干部等墓地不得平。“知名人士”该如何认定?当地乡干部称,“要是领导打招呼就往知名人士祖坟上靠”——自古以来掘人祖坟都是对人最恶毒的侮辱。最后,只平汉族百姓的坟。
古有易服剃发,今有强制平坟-----河南平坟运动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周口暂停“平坟复耕”问题依然难解。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强制迁坟的政策及其执行过程引起多方关注与争议。 今年3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发布的“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到,全市基本农田现有坟头300多万个,占耕地3.5万亩。文件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火化率100%;彻底遏制偷埋乱葬和骨灰二次装棺;不再出现新坟头,逐步取消旧坟头。 据报道,在这场大规模的平坟复耕运动中,已“平迁200多万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 周口市政府此前对外表示,此举是因为当地“死人跟活人争地”的矛盾突出。由于没有公墓,老百姓花了火化费,往往还得将骨灰二次入棺入土,办丧事动辄花费数万元。政府希望“移风易俗,减轻农民负担”。为此,周口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殡改”政策,如免费火化、公墓建设政策。该政策规定:每具遗体600元的火化费用由财政承担,并免费提供骨灰盒以及遗体接送等服务;全市规划建设3130座农村公益性公墓。 然而,记者了解到,在平坟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当地人对此政策及措施表示不满,这是因为基层政府在平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简单粗暴的做法,如有的地方一方面迫使一线干部带头迁坟,另一方面对普通百姓的祖坟进行强制平毁。另外,公墓建设未能达到预期标准,满足不了平迁需求。据光明网的一篇报道说,周口市所建的公墓大都比较简陋:一圈柏树苗,再加一个建房用的楼板戳在地头,上面用黑漆刷上“公墓“字样。 11月18日,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委党校客座教授陈里发微博称:“自古以来平挖祖坟是最不得人心的事情。人多地少是国情。文化传统是治国养民之根基,丧葬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代人异国他乡千里寻亲为的是表达一份缅怀祖宗的情怀。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遵从民意妥善处置老坟,合理规划现代公墓,百姓是会接受的。运动式平拆老坟搞开发的事当慎!当停!”该条微博被很多人转发。 而且据网友爆料:河南早有规定:副处级以上干部家的祖坟不可以刨! 【副处级以上干部祖坟可不动】“南阳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方案”中规定:**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古墓,以及少数民族、华侨、外籍、港澳台同胞及副处级以上干部等墓地不得平。“知名人士”该如何认定?当地乡干部称,“要是领导打招呼就往知名人士祖坟上靠”——自古以来掘人祖坟都是对人最恶毒的侮辱。最后,只平汉族百姓的坟。
[转帖]中央财政4万亿待支 年底突击花钱隐忧再起 中央财政4万亿待支 年底突击花钱隐忧再起 2012-11-17 09:13:04 来源:华夏时报 “年底又要突击花钱了!”11月15日,财政部财科所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对记者说。   据这位研究员推算,今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完成情况不成问题,关键看能超收多少,他估计“会在9000亿左右”,而超收的大部分也将投入到今年的财政支出上,按照年初预算和前10个月财政支出进度来看,全年的财政支出中还有近4万亿元等待被花掉。   也就是说,今年最后两个月内,要突击花掉4万亿元,如此巨额的财政支出短时间内完成,饱受诟病的年底突击花钱再次成为业界人士担心的问题。   又超收了   值得注意的是,10月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增幅比上月有所回升,主要是受经济增长趋稳带动相关税收增加,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地方本级收入增幅高于中央本级主要是因为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扩大带动相关地方税收增加。   对此,财政部认为,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升,带动10月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增幅相应回升。   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8、9月份分别加快0.7个和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5%,比8、9月份分别加快1.3个和0.3个百分点;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7%,比1-8月、1-9月分别加快0.5个和0.2个百分点;10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3%,比8、9月份分别加快7.1个和1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由降转升,同比增长7.8%。   而从财政收入走势看,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逐季回落,近期则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4.7%,二季度增长10%,三季度回落到增长8.1%,10月份增幅回升到13.7%。   “今年前10个月收上来的钱就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的财政收入,而且受经济企稳和财政收入增幅持续回升的影响,完成全年指标已经不是问题,关键看超收的情况。”上述财科所人士称。   所谓超收收入是指财政收入超过年初预算的部分。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近几年来,财政超收屡见不鲜,而且一年比一年多,2010年超收9150亿元,2011年超收14020亿元。而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已经突破10万亿元,达101032亿元。   上述财科所研究员预计,后两个月财政收入的增速还会进一步回升,全年增速会在12%到13%之间,按照财政收支惯例,年听说要结构性减税,顾志坚哭笑不得 底往往包含汇算清缴等增收因素,加上后两个月的财政收入,估计会超收9000亿元左右,而在今年年初财政预算中的全国财政收入指标为113600亿元。 又要突击花钱   按照我国财政支出惯例,当年的超收收入除少量提取作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外,大部分收入都要当年支出。也就是说,预计超收的9000亿元,其中的大部分都要在年底前花完。   此外,财政部的数据还显示,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92736亿元。而年初安排,今年全国财政预计支出124300亿元。   “截至10月份时还有31564多亿元待花,再加上超收的9000亿,在今年最后两个月有超过4万亿需要花掉。”上述财科所人士说。   实际上,财政实际支出超过年初预算安排的情况,近年来也并不少见,2010年就超出8650亿元,2011年也超出8709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因为财政安排比较稳定,但财政收入呈现季节性特点,有时财政收入不能及时入库,所以导致支出延期,这是导致年底突击花钱的原因之一;此外,各部门没有支出进度化的紧迫感,年底出现结余后,为防止明年预算缩减而不得不突击花钱。   体制性因素造成三、四季度支出规模较大,主要是全国人大批准中央财政预算之前,项目支出中一般只有延续性项目按一定的比例预拨部分资金,新增项目大都是在预算批复下达后才开始支出,这样就使一些资金延后到三、四季度甚至12月份支出。   另外,项目资金通常三、四季度支出较多。从历年预算执行情况看,财政支出进度均呈前低后高走势,一季度各月支出进度都较低,二、三季度逐步回升,第四季度则进一步加快,其中12月份的进度通常都在20%以上。   财政支出力度明显加强,投资资金中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速也逐渐提升,近期基建投资增速进一步上升。   这体现在铁路基建的持续回暖上。据了解,随着铁路基建投资计划的一路走高,今年的铁路新开工项目再增13个,由年初定的9个增加至22个。与此同时,今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全国铁路基建投资计划经过四次调整,由年初计划的4060亿元一再追加到5160亿元,增加超千亿元;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也由年初的5160亿元增加至6300亿元。而这增加的1000多亿中或有400亿元是来自财政,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力度。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财政支出中基本支出进度与时间进度大体相当,但项目支出进度一般都是前慢后快。   “主要是由于项目单位从启动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管理程序到具体实施有一个过程,前期准备阶段需求资金量小,实施阶段资金需求则明显增大,相应的资金支付也是前少后多。”张汉亚称。(陈岩鹏)
大白菜6分钱一斤无人问津 菜农痛哭 菜贱伤农,今年北京、河北、山东等地蔬菜迎来了大丰收,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蔬菜价格的一路狂跌,很多农民种菜的成本几乎都收不回来。 “两车6万斤白菜才赚600块钱,根本就不挣钱。”潍坊市寿光蔬菜交易大厅经营白菜生意的张经理看着堆积如山的白菜,十分无奈。 张经理告诉记者,这里白菜的批发价格为0.12元/斤,而从农户手中收购的价格是0.06元/斤,“装一车菜人工费要400元,装白菜的袋子钱也要600元,再算上运费,加起来每斤成本还要增加0.05元,享受绿色通道不用交高速路费,但是市场管理费却是要交的。如此算下来,卖一斤菜不赔钱就算很好了。” 白菜集中上市是造成白菜低价的主要原因。另外,市民冬储白菜习惯的远去,也让集中上市的白菜一时难以消化。价格下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菜农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寿光当地山药的种植面积已由前两年的1万亩增加到3万亩,尖椒、萝卜、冬瓜的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国明茜说,虽然供应增加但是需求并未相应减少,这也拉低了菜价。“从蔬菜价格指数最低的10月份看,山药价格已经下滑到3.26元/公斤,而去年同期的价格则在4.93元,下滑幅度在34%。” 有菜农说,往年大白菜行情好的时候,不仅菜价高,而且很多蔬菜批发商会到地头直接收购,而今年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一个蔬菜批发商到地头收购。 从新发地市场的白菜价格走势看,4日白菜批发价涨到0.4元/斤后,5日回落到0.3元/斤,而从6日开始,价格又在0.15元/斤到0.18元/斤之间徘徊,11月15日的中间价为0.15元/斤。 其实,我也在痛哭,我买的白菜都是几元钱一斤的,为什么6分钱一斤的折菜卖到消费者手中就是几元一斤,看来最后一公理剥和谐削的太厉害了啊!
乱弹---懒羊羊日记之羊代会(三) 太平盛世,载歌载舞。不管,这盛世是吹出来的,还是水份十足的。可是霓虹灯下的血泪,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好了,言归正传,族长做完3万字的报告后,就得来一场歌舞宴会以显示,我羊族的兴旺发达。今晚的宴会真是盛大,请来了扁嘴伦来演唱,扁嘴伦在台上高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明天是个好日子 ,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我听着这歌声感觉特别的不爽,不过说不出为什么不爽。 晚宴是在羊村的大堂举行的,羊族的族长和长老们坐在一桌,其实则按族群分开坐。我和喜羊羊,暖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坐在一桌。其间,沸羊羊不断的在讨好美羊羊,我知道沸羊羊对美羊羊有好感。可是,美羊羊并不喜沸羊羊,大家想想,像美羊羊这种星二代当然得找一个门当户对的羊了,而沸羊羊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只是一个穷二代,唉,沸羊羊,你就不要自做多情了。 我倒是知道美羊羊的意中人是谁,它就是羚羊族的羚羊王子,人家现在进了羊族长老会,还是标准的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结合。这时,羚羊王子向美羊羊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块又香又清新的青草蛋糕,我是直流口水。羚羊王子对美羊羊说:“美羊羊请你吃块蛋糕。”然后,它小声的说:这可是特贡的哦!很好吃了。”旁边的沸羊羊是一脸的怒气,要不是喜羊羊拉着它,估计,早就上去干架了。美羊羊一时的尴尬不知道如何是好,我见了赶紧说:“美羊羊,羚羊王子的一片心意,你可得领啊,要不这样吧,我帮你把蛋糕给吃了吧!”美羊羊见有羊给它解围连声说:“好。。。。。。。。”我一把抢过羚羊王子的手里的蛋糕,立马吃了起来,羚羊王子是一脸的鄂然。哇!这青草蛋糕里面怎么还含有猪肉火腿肠啊!我们吃的蛋糕全是青草。唉!特贡商品就是不一样啊! 不知道明天族长和长老们还会玩什么花招忽悠羊。管它呢?先睡吧!
公务员的命运会与当年下岗工人一样吗?(转贴) 近日,汇通天下总裁翟学魂预测公务员未来命运称, “ 当下拼命挤进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未来命运必然跟十年前的下岗国企工人一样:人到中年被体制抛弃,浑身没有一样市场需要的技能。 ” 此语引发网友热议。专栏作家赵楚评论称,这句话是我 2012 年读到的最富于现实和历史洞察力的断言。 由此引起了关于公务员未来命运的大讨论, 在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呼声下, “ 幸福的铁饭碗 ” 还能 “ 铁 ” 多久? 正方观点:公务员有竟争优势 对此马上就有网友回应说: 我也讨厌、甚至看不起公务员的生活。但必须承认事实,即使有一天体制老化要让公务员下岗,以这些人的人脉关系,做点小生意也比小百姓强。即便有一天 下岗了 ,公务员转身为地方精英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一些人预言 “ 公务员四五十岁命运悲惨 ” 实在是对公务员的阿 Q 式打击。 还有人指出,目前 很多公务员都是优秀的管理者,也有很多的公务员都是饱学之士,在政治、管理、经济、哲学、历史等方面都颇有造诣。 虽然 目前公务员的体制,会让庸者更庸,能力低下的人如果做了公务员,真的是前途堪忧,因为没有竞争让他成长。 但 真正出色的人干什么都 一定 很出 色。更何况 公务员 并 不是没裁员过, 90 年代初就搞过,当时流行停薪留职,看看后来多少发家致富的人是下岗的公务员。 反方观点:下岗工人的今天就是多数公务员的明天 不可否认,很多公务员本身是非常优秀的,智商和能力都是一流的, 但 那些世袭的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的 “ 官二代 ” 除外。如果你在大浪淘沙的社会上闯荡,就算你失业了,凭着锻炼出来一身本领你还可以继续找到新的工作。可是公务员一旦失业了,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看过《肖申克的救赎》 的人是否还记得 ,里面那个监狱里面被体制化的图书馆管理员出狱之后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最后自杀了。 一个长期在体制内的人,就算你曾经是精英 ,但是这些人恐怕都没有真正地锻炼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无论你的成绩有多好,专业有多扎实,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你的专业就会慢慢丢失,若干年后,也许你除了知道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为官之道后,一无所有,发展极不平衡,变成知识的 “ 瘸子 ” 。
贵州教育基金会遭遇零捐助 发千余邀请无人回 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11年6月30日成立以来,该基金遭遇“零捐助”尴尬,发出千余封邀请函无一回应。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忆江表示,希望社会公众不要对公益慈善机构“一棒子打死”,多伸出援助之手,以爱心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蓝天。   “以前,企业和公众都很热心各类公益慈善活动,都主动找上门来。可自从经历‘郭美美事件’后,公益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遭到了质疑。”周忆江说。  记者了解到,该基金会接受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捐赠,其目标是扶持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薄弱学校的发展,资助教学、科研项目、师资培训及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对贵州省学校、老师、学生的创新活动予以支持,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此外,该基金会实行“零提留管理,全透明运行”,不提留任何管理费用,面向社会募集捐资助学资金,作为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的补充。企业、个人所捐资金,都将按照其意愿和要求,全部用于改善、发展贵州教育事业。  “在贵州,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据周忆江介绍,贵州853万全日制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达400多万人。其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比例高达40%,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普通高中、中职中专、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生贫困比例达50%,远超出西部省份30%的平均比例。  2007年到2011年这5年间,贵州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707.66万人次,资助资金总额达78.78亿元。5年来,贵州基本做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兑现了“只要考得上,就能读得起”的庄重承诺。今年,贵州将继续加大学生资助力度,预计各级各类资助学生538.95万人次,资助资金53.4亿元。  周忆江告诉记者,鉴于目前没有任何捐款来源,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只好在教育系统内部开展爱心捐助活动,“让学校帮助学生”。  有关专家表示,要让公众认可和信赖慈善机构,不仅需要宣传爱心和责任感,更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要严格规范各种基金会,对慈善机构强化财务监督,杜绝慈善资金滥用和腐败行为。提高善款使用的透明度,才能让公众恢复对慈善机构的信心。
重庆村官“不自由毋宁死”T恤被作劳教物证 10月10日,重庆彭水县大学生村官任建宇转发负面微博被劳教申诉案开庭。媒体称,任建宇曾网订一件印有“不自由,毋宁死”字样的文化衫,这件衣服后来被当地警方作为劳教的物证收走了。 昨日,备受关注的重庆彭水县大学生“村官”任建宇转发负面微博被劳教申诉案在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去年4月至8月,任建宇在网上以多种方式发表批评、“攻击”政府言论,被重庆市劳教委决议劳教两年。其父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劳教决议。 双方争论焦点 1:是否已经过了诉讼期限? 2:劳教决定是否合法? 或影响我国劳教制度改革进程 当天,包括媒体记者、原告家属在内的多位旁听人员旁听了庭审过程。任建宇的精神状态并不好。法院未当庭宣判。 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表示,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作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正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一些法律界人士纷纷猜测,这一次任建宇被劳教案的庭审结果将很可能影响到我国劳教制度改革的进程。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认为,这一案例更多的是从执法的合法性、严肃性上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 怎么进去的 要怎么出来 任建宇父亲:怎么进去的 要怎么出来去年9月,24岁的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在两年试用期满,正在公示等待转正的时候,因为在微博和QQ空间里复制、转发和点评“一百多条负面信息”,被重庆市判劳教两年。 曾购文化衫明志 任建宇在重庆市涪陵劳教所。任建宇曾经让女友帮他在网上订购一件印有“不自由,毋宁死”字样的文化衫。这件衣服后来被警方作为物证收走了。他的QQ空间里,被认为是“负面信息”的,都已经删除。留有一些诗歌、散文和与爱情有关的段落。任建宇的一位女同学介绍说,任建宇实在,他不会曲意逢迎。 父亲:要清白地出来 任建宇的父亲任世六仅仅上过一两个月学,是个泥水工。事发时,儿子安慰父亲说,你放心,我最多20年就会平反。父亲赶快制止他。儿子又安慰父亲说,你放心,我两年就出来了,摆个小摊哪里不能生活。当有关方面迫于舆论的压力到劳教所找任建宇,谈放他出来的条件时,他的父亲却不含糊:怎么进去的,要怎么出来!意思是要清白地出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