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障深重的人
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则告,再三则渎,渎则不告。
关注数: 0
粉丝数: 202
发帖数: 6,808
关注贴吧数: 0
真理之门为你打开 有疑即问。
这里圣人多 想成为圣人吗,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你想成为圣人的话可以问,我把方法告诉你,记得要诚心哦。这个贴吧实际上已经被妖魔鬼怪控制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贴都发不出去。看看这个能不能发得出去。
开了个方便 对于想了解人生真谛的,就问吧。记得,要问就要问得有点水平哦。
随机来一下 有疑即问,无疑各自珍重。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在想,也有很多种方向。我也经常想,但一直找不到准确定义答案。如今找到一个比较贴切的说法,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人生的意义,就是活着为了什么,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为权、有人为情,等等太多太多。我所体会到却是,活着就是在为死亡铺路,向什么地方铺路就会到达什么地方。铺往天堂就到达天堂,铺往地狱就到达地狱,铺向解脱就得解脱。而这种铺路就是人每时每刻的所作所为,从这些所作所为就会产生各种业,各种就会形成一张业网,这种业网就会牵扯着人走,也就是业力,这种业力就会牵扯着你所铺往的路的终点。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在想,也有很多种方向。 我也经常想,但一直找不到准确定义答案。如今找到一个比较贴切的说法,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人生的意义,就是活着为了什么,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为权、有人为情,等等太多太多。 我所体会到却是,活着就是在为死亡铺路,向什么地方铺路就会到达什么地方。铺往天堂就到达天堂,铺往地狱就到达地狱,铺向解脱就得解脱。而这种铺路就是人每时每刻的所作所为,从这些所作所为就会产生各种业,各种就会形成一张业网,这种业网就会牵扯着人走,也就是业力,这种业力就会牵扯着你所铺往的路的终点。
今晚说说迷信 迷信这个被无数人用了无数的次的词,但用的人真的知道什么是迷信吗?实际上用的人大部分也是迷信的。 迷信有两种,一迷信别人说的,二,迷信自己的自以为是。 一,对于名气大的人,或者在某方面有成就的人,不管他们说什么,总有一帮人盲目追随,从不加以思考与验证,就盲目追随相信,甚至传播那种观点,这种迷信特别多,包括迷信科学,迷信明星,迷信宗教等等。 二,就是迷信自己的想当然,迷信自己的自以为是,靠道听途说,突然契合自己的想法,然后就自己发挥,迷信自己的胡思乱想,也是不加验证,这种通常说的是固执己见。 迷信是指盲目相信,不经过自己思考、分析与验证就盲目相信。这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病态。
说几句不为人知的话 这里很多魔说,一大堆什么都不懂,就在对佛法胡说八道,信口雌黄,还以为很了不起,一点也不怕因果。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在诽谤佛法,出佛身血,坏佛经教,是为魔眷破坏佛法。 好自为之。
华为要倒闭了没有 买个新手机,下载个微信就要登录你们账号才可以?登录就登录,结果手机号提示在新手机一直验证,还没办法通过,设置密码还要求一大堆组合,这种破账号还怕人偷吗?华为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整天不想着把手机搞好,尽学这种垃圾事来祸害人,不知道这些管理层会不会用华为的,瞎jb抄别人的东西,自己一点脑子都没有吗?
此时此刻。 开个方便,有疑即问,无疑不要问
业力不可思议 看似自由人生,实是行尸走肉。 看似自己选择,实是业力牵引。 每一步都有一种无形的业力在牵引着走,或因人因事而去或不去。 业力就是一张无形的网。 只因妄想执着不得解脱。
闲聊佛法. 佛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走向解脱,而走向解脱的根本在于破除执着,破除执着后对世间万物就可以做到观自在,而破除执着的根本在于定力,定力够才能做到如如不动,如果定力不够就会随着想法到处跑,从而产生喜怒哀乐与恐惧等内心,而定力不够就要修定力,这个修定力方法就很多,但根本又落到了戒上面,戒并不是只表面的戒酒戒色,而是从心上戒,只有心戒到位了,那定力也就出来了,定力到了也就能观自在了。所以戒是修的起步也是根本用力处。
今晚闲得开一贴 有疑即问,无疑就不用问。
今晚五个字 有疑即问。
闲扯金刚经 金刚经本来很直截了当,通俗易懂,奈何很多人跑到名相里面去,然后到处给自己挖坑,实际上金刚经就是告诉你,这就是本来面目而已。如同有人告诉你这就是一座山,山上上下有什么,很多人就去研究山上上下这些东西,而就是不相信这就是一座山,本来说有其他东西只是辅助说明,现在很多人却舍本求末。到处给自己挖坑,到坑里面看到佛经里面有介绍的就自以为已得,却忘记了山就是山而已。 金刚经直截了当,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简简单单,毫不啰嗦。
标题5个字 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生死只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人生也只不过是讨债和还债的过程而已。 还得是古人说得好:磨苦债。
晚上说几句 几句话都不给说
此情此景。 有疑即问,随缘解答
无上甚深微妙法 睡不着,说两句。 大道至简,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简到没办法简,简到了无一物可得,即无所得。 如同一杯清水,而众生心复杂,就把一杯水变成污水乃至茶、酒、咖啡、可乐等等。 污染容易,清洗难,人生的修行就如同把这些变成的东西恢复成原来的清水,也就是本来面目。 因为成的东西不一样,也就要各自法门对治,但万法不离其中,无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而其中关键在于定力,而定力的关键又在于戒。所以戒也就是根本,戒不是在形而在于心。 说完看能不能睡着
“阁下可是在等甲木逢丁火?” “阁下可是在等甲木逢丁火?”
今日说说法 法这个东西,就是方法。而第一义的法却无一法可得,亦无一法可说,若有所说,即落阶级。本来无法可说,为什么还有法存在,只因众生颠倒妄想,不识本来面目,才种种方便法,只为对置各种习气。 什么是无上甚深微妙法,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取也不对,舍也不对,拿起不对,放下也不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试问,不取不舍时唤何物?
我来说说看 不知什么因缘总是看到圣人,但看了很多都是莫名其妙,所谓圣人并不是靠什么去征服别人的,而是靠自己的内在。完善自己从而让人折服的。就像有些人你根本不认识,但一见面就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气质让你羡慕乃至崇拜,从他的言行举止无处不显现他的个人魅力,这是一个完美的体现。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理解,我也是看了一些古人记录才有这种理解的。有的人一见面我们会很讨厌,而有些人一见面你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敬佩感,这种并不是造作出来的,而是一种内在的体现。圣人在于征服自己,而不是征服别人,别人是被他征服,这里说的被他征服并不是他去征服别人,而是他征服自己后所展现的气质会让别人无条件的被他征服,从而崇拜他,尊敬他,仰慕他,这种征服并不是他主动去展示,而是一种气质的体现让人无法拒绝。也就是说圣人并不是靠外力成就,而是靠内在。
无聊五个字 吹吹看
年底开一贴 有疑即问,无疑各自珍重。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讲的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是不可思议的,是思议不可得的。 金刚经一开始就是提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提问。 后面答: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意思就是说应该这样住,这样降伏其心。但这个如是只能体会,不可描述。所以后面经文就对这个如是作种种解释,种种方便解说。 金刚经的妙旨就是在直指人心,直接解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怎么样子。而且从头到尾都是在反复强调,也从不同角度给予释疑。 后面金刚赞里面就说: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
金刚经在说什么? 金刚经讲的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是不可思议的,是思议不可得的。 金刚经一开始就是提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提问。 后面答: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意思就是说应该这样住,这样降伏其心。但这个如是只能体会,不可描述。所以后面经文就对这个如是作种种解释,种种方便解说。 金刚经的妙旨就是在直指人心,直接解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怎么样子。而且从头到尾都是在反复强调,也从不同角度给予释疑。 后面金刚赞里面就说: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
金刚经释疑 有疑即问,无疑,各自珍重。
我想说一句 你们这些根本没了解的人,或者了解不透彻的人就不要随意诽谤了,纯建议。说真的,你们这些人说的确实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了解就一直诽谤。因果不虚。好自为之吧。 或许你们认为我迷信,但我也认为你也是迷信,特别迷信自己的自以为是。
生死那点事 人生那么多烦恼,可是还有大部分人贪生怕死。 怕死,是不是因为不知道死了会怎么样?所谓无知可畏? 不怕死且自寻短见的,是不是因为不知道死了会怎么样?所以无知无畏? 其实生死也没什么,只不过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而已。如同从北京到广东,离开北京就是在北京已死,到达广东就是在广东已生。所以死亡并不可怕。 而自寻死路实际上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因为自作自受,这辈子欠的不还你跑了,那以后还是得还,就像今天欠的钱,明天不还,以后还而已。且死亡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所以死亡也是挺可怕的。 那么如何克服恐惧,接纳死亡。 这个时候,活着就可以去寻找对治的方法了。 恐惧来源于无知,只有把无知搞清楚了,恐惧的来源也就搞清楚了,但只弄清楚来源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明白道理不等于能做到。就像知道套路,但真正遇事可能就慌乱了,所以这就需要有定力了。 那么找到源头之后就要提高自己的定力,才能在泰然的面对生死,乃至超脱。 修定力的方法具体方法可参考佛经。
说个个人经历 我曾经着迷于哲学,看过很多古书,只看中国古籍,诸子百家的内容,这里大概说一下。 一开始看儒家的书,感觉书中道理很好,很不错,感觉很有道理,很实用。 看兵书,感觉也很有道理,很实用。 看算命,卜卦,风水,感觉也很有道理,很不错。看逍遥论,感觉也不错,挺好。 看道德经,感觉境界很高,很不错,也有点像我幻想的一样。 外国的和现代的就不看了,毕竟超不出这个范畴。但看了这些之后我还是有一大堆疑惑,人怎么来的?人从什么地方来?人死了到底去哪里?人出生到死亡是不是定数?种种疑惑在这些经典里面没有答案。 在机缘巧合之下,让我在无意中听闻了一些佛说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能解答我的疑惑,但所谓的明心见性确实吸引我去了解。也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听了宣化上人的一些故事,后面突然有点兴趣就稍微去了解一下,无意中就看到了元音老人的一些理论,然后从他说的理论上去操作,突然明白了一些之前所不明白的道理,于是就去看了佛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所有的疑惑在佛经里面已经有完完整整的答案了,而且还是几千年前就已经有答案了。 说这些,我是想说一件事,一般喜欢哲学的人都是比较理智,而且善于思考于验证的。如果想寻找真理,可以从佛经里面去寻找,当然有人不信,这不重要,任何道理,真理都要自己去验证,而不是道听途说,我只不过说说我自己的经历而已。每个人经历不一样,都要自己去寻找并验证,我说我个人经历是相信善于思考的人比较理性,能接纳各种想法并作分析验证。 剩下的就是好自为之了。
这些人什么心态啊 到底是不是理性的?
业障深重的人啊 我明白一些真理,想告诉你们,奈何业障深重不喜欢听。机缘,确实不可思议。
一个自己的贴 如今这社会已然这样。 一;能 二:不能 这是一个测试贴,看看能不能。
聊天的感悟 有点感慨。 还是永嘉大师说得准: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 闻说如来顿见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说末法也有正法在,说正法吧,正法不见,邪门歪道到处都是,而且横行。 时也,运也。
本来想说点什么 那就说点什么吧。 实际上佛法并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多怪力乱神,可是啊佛法被复杂的人心搞得乌烟瘴气了。 每一部经文都是直截了当,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且简单明了,奈何人心复杂,把一句简单的话搞得非常复杂。 比如,前面就是一座山,明白人告诉你这就是一座山,很多人就不相信,有的挖地洞,有的爬上去,有的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相信这是一座山,等经历无数次瞎搞之后,定下心来,猛然一看,哦原来这就是一座山。 那么佛讲了什么?即心即佛,安住当下,当下即得解脱,每时每刻安住,即每时每刻解脱。 由于人不知如何安住,才有了种种法门对治,只为适应不同根器的人。如同我们从一个地方到达一个地方,每个人的钱财不一样,所以就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坐飞机,开车,坐车,坐火车,高铁,摩托车,自行车,走路,甚至是爬,目的地都是一个,只不过提供各种不同的选择而已。 我说这些实际上是想说佛法并没有高下,只是对不对机而已,再者佛法并不复杂,是人心复杂,想要理解佛法,用复杂的人心更难理解,总是把原本明明白白的一句话自己把自己绕到十万八千里外。 归根结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佛教。 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修福。自净其意是修慧,福慧双修达圆满就是佛。
略论明心见性 会否?
看了一些文章,也说点废话 总有人争论什么大小乘,争论什么真假经。而对于真正明白人的高僧大德却没有这种言论。也就是说争论的人,就是不懂的人了。 这里已经充斥着无数的歪理邪说,这里的魔好猖狂啊
请教。。。 这是什么字呢?
今日五个字 会否? 各自珍重。
无上甚深微妙法 这个我影响了我, 如果没有这个我就应该不会影响我了。 无上甚深微妙法, 无他, 但观自在耳。
本来无一法可说 本来无一法可说,随缘解缚而已。 有疑即问,无疑各自珍重。
今天7月十四 闲来无事, 开个方便, 答疑解惑, 只解义理。 有义理不通的可以说出来探讨探讨。 顺便说一句,觉林菩萨偈,说得非常好,非常直接了当,非常不可思议。
说句不好听的 其实这里面很多人读地藏经只是别人说好就去读而已,根本不知道经文是讲道理的,里面也有地藏法门,读经虽然有好处,但真正要快速受益和解脱还是要依照里面的法门去修行的。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上堂:有疑即问 生死只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只不过就是换个环境而已。
标题五个字 问个问题可以吗?何谓佛法?
很久没吹了 有疑即问 无疑各自珍重,好自为之
睡不着,扯两句 第一句,自己清楚。 第二句,好自为之。 说的就是你,不信没办法
随缘说说话 有疑即问,无疑各自珍重。
简单直接。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有疑即问,无疑睡觉。
佛教是讲道理的 不追求真理,靠自己的自以为是去判断,那是迷信自己的的自以为是。不要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而错过了这个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时机。信不信都是自己的事,好自为之。
这里的人有点不知羞耻了 动不动就说在学佛,佛的言行举止你学了吗?佛的慈悲喜舍你学了吗?佛的自在无碍你学了吗?动不动就说在学佛,实际就是在借佛毁佛。一点毛线都没学,就捡几句话念叨就说自己在学佛,何其不知羞耻。
元宵节活动 开个方便 有疑即问 无疑各自珍重
新年老话题 有疑即问。 无常迅速, 生死事大 各自珍重
看了这些精彩内容 突然感觉这里的人还是挺低调吗,人家都自称是佛了,你们还在自称开悟。太低调了。
学这里的人装一下 上堂: 有疑即问。 有疑即问。 有疑即问。 如是三问。。。。。
又删帖。。 看来还是那句话,劝别人容易全自己的习气难啊。有这个字也不知道会不会删。。。
也没有办法屏蔽那些无聊刷屏的人? 如题
立春来一贴 有疑即问,没病痛的不用贴
说个无上的法 佛法说的是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一切并放下。
又到了吹水时间 有疑即问,无疑就算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