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的画更好看 沉沉的画更好看
关注数: 1 粉丝数: 1 发帖数: 1,115 关注贴吧数: 1
“不愁了,咱们的樱桃‘上线’了!” “感谢中国石油,帮我们卖樱桃,这下子我们有盼头了。”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桃花泉村的樱桃园里,67岁的宋大妈连声感谢山东销售淄博分公司直播小团队。 近期,位于大禹山下的桃花泉村,满山的水晶樱桃熟了。村民们看着红彤彤的樱桃,却犯了愁。 “我们村地处大山深处,年轻人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这些樱桃树都二三十年了,长得太高了,我年纪大了,腿脚不行,爬不上去。”70多岁的村民盖恒星看着满树的樱桃直摇头。 樱桃的采摘期只有大约10天,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掉落下来,烂成泥。樱桃熟了,却无人采摘、无处卖,急坏了村民们。 淄博分公司得知桃花泉村的情况后,在组织员工团购的同时,还走进樱桃园来了一场直播带货。 “亲爱的朋友们,这里是博山区桃花泉村的樱桃园。这里的樱桃是山泉水灌溉的,香甜可口、饱满多汁……”随着淄博分公司直播团队主播晓慧的介绍,寂静的山村顿时热闹起来。 “桃花泉村在哪里?自驾怎么去?” “我想帮帮村民,樱桃能异地发货不?” “我想去自助采摘,可以去吗?” “我去不了现场,买了能帮我捎回来吗?” ………… 这场大山深处的助农直播,在线观众很快破万。有20多棵樱桃树的宋大娘动情地对直播团队队员说:“我平时就在公路边卖点,卖不了的就送给亲戚朋友,来不及摘的就烂在地里,可让人心疼了。现在你们来了,我们的樱桃有销路了,太好了!” 桃花泉村党支部书记崔宝成看着现场直播的火爆,兴奋地向村民们说:“不愁了,咱们的樱桃‘上线’了!” 短短2个小时的直播带货,除上午采摘的250公斤樱桃全部销售一空外,还在线团购了60箱樱桃。
第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5月25日,第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发布会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戴厚良向活动发布会以及获奖者致贺信。他指出,本次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对于普及石油和化工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科学志趣、促进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征集科普文章、科普视频、其他作品(包括平面作品、小报、摄影作品、文创设计等)3个类型作品。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活动得到包括院士、专家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的积极响应与广泛参与,共收到1300余件科普作品。经过三轮评审,共评选出甲类优秀作品8件、乙类优秀作品26件、丙类优秀作品79件。其中,中国石油共有18件作品获奖,包括甲类优秀作品2件、乙类优秀作品4件、丙类优秀作品12件。这些作品极大地丰富优质科普资源供给,成为集中展现中国石油加快建设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窗口。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力加强科普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中国石油科普大讲堂”、科普作品征集评选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发布《探秘石油:藏在地下的黑色宝藏》等科普力作,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石油和化工科普产品,全力打造石油科普“新名片”。 本次活动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油学会、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国石油、北京市科协联合主办,石油工业出版社等单位承办。据了解,第二届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于同日启动。
中国石油集团2024年科技周启动 5月25日,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简称科技周)全面启动。中国石油集团科技管理部、党组宣传部、科协提前谋划,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助力全员科学素质提升。 围绕本次科技周主题,中国石油集团将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技传播与科普活动,突出宣传和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周期间,开设“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学习专题网课,集团公司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将开展开放日活动。同时,将举办中国石油科普大讲堂,联合中国科技馆举行《共和国血脉》展览(弘扬大庆精神展);在集团公司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公众开放日、宣传展示等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科技周专题网页对集团公司7家科改企业、第四批创新型企业、主管的38种科技期刊,以及油气新能源领域和炼化新材料领域的多项代表性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并同步征集大家对科技创新的意见建议。 各企业结合实际,深入挖掘自身科技资源,积极开展特色群众性科技活动。勘探开发研究院将举办“云游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打卡中国石油‘宝藏实验室’直播”活动,邀请一线技术人员讲述以油气生成、储存、开采为代表的专有实验技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的作用。管道局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采用互动直播的方式,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述以管道焊接和无损检测为代表的专有技术对国家油气储运安全的战略支撑作用。石油化工研究院合成橡胶中试基地邀请橡胶领域青年科研人员及专家,通过直播讲述橡胶的应用领域以及橡胶行业的前世今生。(记者:王芳 记者:王汐)
谁家的“孩子”跑丢了? 2月21日,@辽河油田 金海采油厂员工王维卿和田锦平,对笔架岭油田生态退出区域进行环保巡线检查时,突然在冰排上发现了一只搁浅的斑海豹幼崽。 “它一定是‘落单’了!这么小的斑海豹没办法自己捕食,肯定是又冷又饿的!得赶快联系盘锦湿地保护协会!”作为协会志愿者,田锦平曾多次参与救助斑海豹和黑嘴鸥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四十分钟后,盘锦湿地保护协会海洋研究室主任田继光带队赶到现场,油地两方人员立即对“小家伙”展开营救,经过几人通力配合,终于将小斑海豹成功救上岸。 随后,小斑海豹被运回位于辽河口的盘锦湿地保护协会观测站。次日,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赶到盘锦,对这只斑海豹幼崽进行了体检。体检结果显示,这是一只出生不足三周的斑海豹幼崽,体长70厘米,体重50斤,体征状态良好。由于这只小斑海豹不具备独自生存能力,目前,它已经在大连的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成功“入托”。 据了解,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每年冬春季节在辽河口海域繁殖。盘锦湿地保护协会连续多年现场监测数据显示,每年2、3月份是斑海豹幼崽与母斑海豹“失联落难”高发期。近5年来,盘锦在此时段共计救护14只落难的斑海豹幼崽。(素材: 李润泽 王莹 田锦平 田雨佳 盘锦日报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