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的画更好看 沉沉的画更好看
关注数: 1 粉丝数: 1 发帖数: 1,115 关注贴吧数: 1
中国石油10项成果入选央企科技创新产品 5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2年版)》,中国石油共10项科技创新成果入选。 这些成果分别是入选关键零部件的“超高温高灵敏度声波测井换能器”,入选基础软件的“构建基于云架构的管道数字孪生体计算平台及载体平台”,入选关键材料的“PETG共聚酯原料及全系列产品制备技术”“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工业化技术及产品”,入选先进工艺的“极地冰区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系统设计技术”“AnyCem自动化固井技术与装备”,入选高端装备领域的“CG STEER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eSeis陆上节点地震仪器及采集系统”“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 中国石油坚持事业发展科技先行,以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研发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治理体系,认真梳理现有技术,推进技术分类管理,激发创新动能;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科研人员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培育一流创新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据悉,本次共涉及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分析测试仪器、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高端装备7个领域,共计369项科技创新成果。(通讯员 任柯霓)
26载坚守 情锁郝坨梁 5月14日清晨,@长庆油田 采油三厂郝坨梁作业区北四转中心站巡检工张锁平身着红工衣,手拿铁锹,赶赴井场,按时完成了投球、加药等工作。 张锁平今年58岁,党龄37年。1997年,从部队转业的他一头扎进黄土高原,参与到靖安油田的艰苦创业之中。 彼时的郝坨梁交通不便、通信不灵、道路不通,没过多久,身边的人“跑”了不少。张锁平坚定地留了下来:“咱在部队干了十几年,又是党员,工作要踏踏实实地干,对工作尽心,对组织负责。” 此后的26年,他将“全部的情感”投入了这片热土,见证了靖安油田从年产量几十吨到几百万吨的崛起。 张锁平坚守大山深处,一年上千次的重复工作,他干了26年。“无非就是看油井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打理好井场卫生。”谈及工作,他总是用“平淡”来概括。但郝坨梁作业区的每个同事都能讲出他的不平凡:在盛夏正午的日头下,他用棉纱把光杆擦得锃亮;他对自己的井场比家更熟悉,设备的位置,他闭着眼睛都记得清楚;2022年,他坚持在岗241天,与妻子难得的“二人时光”都留在了中心站与井场之间的山路上。 “做一天工,就得认认真真操一天心。干就干出个样子来!”距离退休仅剩一年多,张锁平依然不愿停下忙碌的脚步。他扛起铁锹,把前两天施工车辆压出的印子一点点压平,看着平整洁净的井场,抽油机上下有序舞动,才满意地踏上了归途。(图/吕殿杰 段凌靓 文/许琳迪 肖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