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飞鸟😄 戒烟学士603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13 发帖数: 979 关注贴吧数: 3
最新消息:梨花顶隧道贯通! 今天(12月12日)上午11时18分,在北京市密云区梨花顶隧道内热烈的欢呼声中,京沈高铁全线最后一个隧道历时63个月终于顺利贯通。该隧道也是京沈高铁京冀段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京沈高铁建成通车后,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 北京铁路局介绍,京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已于2018年12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目前,北京至承德段正在建设中。京沈高铁起自北京星火站,途经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区、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沈阳市,终至沈阳站,正线全长698.294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一纵”——京哈至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北端通过沈阳枢纽与哈大高铁衔接,南端经北京枢纽与京广、京沪高铁相连,是纵贯南北、沟通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腹地及华东、中南地区高速铁路客运通道。按照计划,京沈高铁预计于2020年底开通。 京沈客专京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沈高铁京冀段正线全长290公里,其中北京境内98.4公里、河北境内19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该段含隧道54座,共计长152.8公里,其中最长的梨花顶隧道全长12.243公里,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横跨京冀两地,为单洞双线隧道,下穿山岭和明长城,地质构造复杂,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由中铁十九局和中铁二十二局承建施工。该段施工采用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材料,包括推广使用带模注浆工艺、预埋槽道自动顶升系统、湿喷机械手、微波焊接技术等“四新”技术,并依托本项目获得了2项专利。 为了保护明长城古迹,工程还采用控制爆破和单臂掘进机铣挖法施工,克服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成功解决了长距离通风、返坡排水等问题,目前施工进展顺利。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承担了京沈高铁梨花顶隧道北京至承德方向6189米的施工任务。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安全风险高且地处北京周边工期影响频繁、环保要求严格等不利因素,采用湿喷机械手及带模注浆等工艺技术。其中,在隧道工程中使用湿喷机械手,能解决围岩差、浅埋偏压等问题,减少作业面人员数量和材料损耗。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降低隧道内粉尘浓度,改善施工作业环境。为了解决槽道安装精度问题,项目创新小组还研发了预埋槽道自动顶升系统,使槽道报废率从原先的5%,降到1.5%左右。 京沈高铁全线通车后,将对河北承德等沿线地区加快融入全国高铁网、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与东北地区的互通交往。
副省长王明玉莅朝调研并出席高铁开通运行调度会 副省长王明玉莅临朝阳调研京沈客专辽宁段开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出席在我市召开的京沈客专辽宁段开通运行调度会议,确保本月29日如期安全通车。市委常委、副市长曲福丛,副市级干部、市政府党组成员宋臻陪同调研并参加会议。  王明玉一行先抵达京沈高铁朝阳站,然后乘坐高铁分别到达喀左站、牛河梁站,下车到各个站点的候车大厅、站前广场等处现场查看站点及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在认真听取省直有关部门、沿线各市的工作汇报和表态发言后,王明玉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直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沿线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历经5年时间,辽宁人民尤其是辽西人民翘首以盼的京沈客专辽宁段已经具备通车条件。尽管从立项、规划、组织建设等至今,推进工作的过程很艰辛,但仍让人们充满自豪。这是全省上下合作的结果、敢于担当的结果,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周年辽宁的发展成果。  王明玉强调,京沈客专辽宁段的开通对辽宁尤其是辽西来说,意义重大。乘车一路走来,令人振奋鼓舞。辽宁段的通车,将推动京沈客专的后续建设工作。沿线各市要以通车为契机,谋划好“高铁经济”,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包装旅游项目,加强高铁站周边建设。各有关地区和单位要加快高铁沿线生态、环境建设,将京沈客专辽宁段沿线打造成亮丽的风景带。要全力做好开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本月29日安全通车。本月25日将由省交通厅牵头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通车等相关事宜。  我市自2013年启动京沈客专项目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改变朝阳交通基础设施的“天字号”工程来抓。累计征收12700多亩土地,签订8700余份协议,投入各级各类资金290余亿元,建设209.74公里京沈高铁,建设里程约占辽宁段的二分之一。朝阳境内5座高铁车站的站前广场、通站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暖等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均已完成,已经具备通车条件。下一步,朝阳将严格按照省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紧紧围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目标任务,着力做好协调保障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为朝阳步入“高铁时代”做出应有贡献,为京沈客专辽宁段的准时开通提供有力保障。
联调联试的具体步骤。很专业   高铁的联调联试包括哪些步骤?   第一个步骤就是“静态验收”,这个时候一般不通电,只对路基、轨道、接触网等等各个专业门类进行检查、验收,接下来是”动态验收“,即“冷滑试验”,这个阶段接触网一般已经有通电条件了,但是不会供电,由验收单位组织内燃机车牵引轨道检测车、接触网检测车上线“试跑”,目的是检查各系统设备安装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冷滑试验已于1月完成)。   冷滑试验合格后,接着就是热滑试验,是在接触网送电的情况下,依靠试验列车自行运行,对供电、信号、通信、线路、机电等系统设备进行全面检测的一种试验方式。   经过以上检测合格后,”黄医生“就要粉墨登场啦!   动检车全称是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俗称“黄医生”,它是为高速动车组安全护航的“体检列车”,是进行铁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的重要技术装备,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评估和指导各铁路局的养护维修提供技术支撑。动检车开始逐级提速试验,一般冷滑热滑试验已经能将测试速度提速到140km/h,动检车一般会从140km/起步,逐步提高测试速度至运营速度的110%,运营速度200的就是220,运营速度250的就是275,运营速度300的就是330。   可爱的”黄医生“   动检车检测大致会经过逐级提速试验、过分相试验、通过侧向道岔试验等等。   动检车试验结束后,联调联试试验大致就结束了,如果最终检测合格,接下来就是试运行阶段了。   参与试运行的车辆一般就是真正运行时使用的动车组列车。试运行时是不载客试运行。   试运行圆满完成后,我们就可以美美的坐上高铁出行啦!
密云区长潘临珠检查京沈客专征地拆迁工作情况 8月25日下午,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潘临珠带队检查京沈客专密云段红线内进场施工情况。京沈京冀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拉有玉一同参加。 潘临珠一行先后到河南寨镇宁村高铁站、靶场建设施工现场,巨各庄镇丰各庄村红线内住宅拆除工作现场,实地查看了项目现场施工情况,并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会上,潘临珠听取了京沈客专巨各庄段征地拆迁进展情况汇报。随后,与会部门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潘临珠代表区委、区政府感谢京沈京冀公司和中铁二十二局对密云的关心、支持,并对相关部门和属地镇在京沈客专密云段征地拆迁工作上所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他指出,京沈客专项目是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工程,是密云全区人民期待已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工程的顺利推进事关密云长远发展,事关密云人民切身利益。就下一步工作,潘临珠强调,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京沈客专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征地拆迁任务。三是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妥善解决百姓合理诉求。四是希望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严格施工安全。五是加强各方沟通协调,共同推进京沈客专项目建设。 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察委员会主任倪紫剑,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宇,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光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洪山参加检查。
京沈客专辽宁段无砟道岔全部完工 5月31日13时,在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随着最后一组道岔混凝土浇筑完毕,京沈客专辽宁段无砟道岔全部完成,比标段内整体工期提前20天,为端午节坚守岗位的建设者献上了一份丰厚的节日礼物。 据介绍,这是我国首创的最新型高科技道岔首次投入应用,将进一步改善高铁轮轨关系,助力高铁列车更快更稳运行,提高旅客乘车舒适度。据施工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北方公司介绍,此次施工共有无砟道岔11组,其中喀左站内6组18#道岔、2组42#单开道岔,孙家沟线路所2组42#单开道岔、1组12#单开道岔。无砟道岔施工是制约铺轨工期的重要关键性节点工程,施工工期短、难度大、精度高、物流运输困难。11组无砟道岔中有4组为大号42#道岔,全长157.2米,含岔前岔后双块式长度为207.09米,42#道岔的运输、吊装、粗铺、精调、浇筑等施工难度极大。 项目部工程部部长李春禹介绍,这11组道岔中还包含两组60N新轨型道岔,该种道岔是我国科研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在我国的首次应用。60N新轨型道岔对钢轨轨型进行了优化,不仅能减少后期维护工作量,还能优化高铁轮轨关系,助力高铁更稳更快运行,进一步提高乘车舒适度等。为保证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整体施工任务,项目部首先对各项施工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不产生交叉干扰。其次,增加工装数量,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最后,项目部还实行了领导干部夜间查岗制度,不定期、不定时进行检查,确保现场施工效率。通过这一连串“组合拳“确保了无砟道岔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通过精调数据显示,道岔线型、轨距、支距等均在可控范围内,受到建设单位及使用单位的肯定。
京沈高铁朝阳段铺轨进度 本报讯(王保林记者赵金华)机车轰鸣,彩旗飞舞。4月25日,记者在京沈客专大平房铺轨基地看到,随着36台门吊的同步启动,一根根500米长的钢轨被平稳吊起,随后被缓缓放置在运轨车上,这些经过焊接、打磨、检验等一道道工序的钢轨,在运轨车的缓缓开动中,被运送到铺设现场,再与其它钢轨焊接,最终成为无缝轨道(上图)。自4月1日京沈客专朝阳段启动铺轨工作以来,从大平房铺轨基地分别向北京与沈阳两个方向铺设,目前已经完成双线双向铺轨共计68公里。铺轨工程的顺利进展,为京沈客专辽宁段联调联试奠定坚实有力基础,更为全线如期贯通迈出更进一步。   京沈客专朝阳段铺轨工程施工范围自凌源李家屯特大桥开始,至北票东台子大桥结束。沿线经过牛河梁站、孙家沟线路所、喀左站、奈林皋站、朝阳北站、北票东站共五站一所。中铁十九局京沈客专辽宁段三标主要负责朝阳段内正线双向铺轨。记者获悉,根据施工组织安排,该项目部将在4月1日至9月20日期间完成正线铺轨,分四个时间节点完成施工,4月1日至4月13日完成喀左梁场至任家杖子路基,长约70公里;5月21日至5月26日完成任家杖子路基至朝阳隧道进口,长约39.5公里;7月20日至8月24日完成朝阳隧道进口至铺轨终点,长约169.6公里;8月25日至9月20日完成喀左梁场至辽宁段起点,长约134.4公里铺轨,各段铺轨的同时将完成焊接锁定。至9月底将正线全部拉通,随后进行后续的站线铺轨、放散锁定等,预计11月末完成所有正线及站线施工。
辽西隧道冲刺 由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全长13.205公里的东北第一长隧道——辽西隧道,目前,已完成掘进13.078公里,占工程总量的99.4%以上,进入贯通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京沈客专辽西隧道位于凌源市大王杖子乡、瓦房店镇及城关街道办事处境内,是目前东北地区已建和在建高铁线上的最长隧道。据了解,辽西隧道2014年8月开工,因地质复杂,对施工生产造成很大的困扰。为确保各项施工任务节点的顺利完成,施工单位将辽西隧道分进、出口和3座斜井组织施工。目前,进口与1号斜井间、1号斜井与2号斜井间、出口与3号斜井间已全部贯通,2号斜井与3号斜井间剩余127米。施工中,他们不等不靠,统筹谋划,整体部署,通盘考虑,抢抓黄金施工时间。同时狠抓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实施“五严格、五落实”,即:“严格按照设计的三台阶法组织现场施工;严格按照隧道施工要求的控制一次开挖进尺和仰拱、二衬安全步距;严格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的工序化管理;严格规范设置逃生通道;严格组织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应急演练。落实冬期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落实火工品运输、储存、申领、退库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安全风险识别和管理;落实领导跟班作业写实制度,实行逐级层层包保;落实日常安全质量隐患大排查制度”。使安全、质量和进度总体都处于受控状态。 预计该隧道2017年1月10日前后可望贯通,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