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黄造 maglevqq
关注数: 190 粉丝数: 387 发帖数: 18,961 关注贴吧数: 38
Ranthambhore:T39和她的第四窝宝宝首次被目击 周二,2016年11月8日 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Sawai Madhopur地区,有人目击到了刚出生没多久的小新生虎幼崽跟着虎妈妈T39。 今天早晨的国家公园里,著名的母亲T39正带着两只虎宝宝在Khariya Talai (water point)标记领地,而她的两只虎宝宝则跟着她在草丛里艰难地穿梭。当我到达Khariya Talai时,我看到了新鲜的标记痕迹,当我停下观察老虎的脚印是,一名游客从我的canter经过,发现了努尔(T39)在远处高举着尾巴像身后的树上喷洒标记物。突然,我发现了一直小老虎在草里,于是我开始聚精会神地观察这只小老虎出现的地点,T39正漫步,小老虎在20英尺远的后面跟着她,当我们开启canter发现在离母虎更远的地方还有一直小老虎。他们行走在草丛和灌木丛中,朝着山顶走去。几分钟后,母虎一家消失在灌木丛中。我们所有人的反应都是非常的兴奋,无比幸运。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他们几分钟,我们几乎没有时间来按下相机,但是这人是伟大的一天,棒棒的一天。这是T39的第四窝幼崽,大约3、4个月大,伟大的母亲! 后来,在下午的行驶中,自然想到发现T39带着三只幼崽出现在相同的地点,T39第四窝生了3个宝宝,这真是棒棒哒!( A photo was taken at zone no. 1 in the morning drive on 10 Nov. 2016) T39是1区、2区和6区的女王(最具统治力的母虎),大概7岁,她和雄虎T57共享领地,因此T57应该就是虎爸爸( A photo was taken on 12 Nov. 2016. Noor feeding her cute at Zone no. 1) 之前,T39生了3窝幼崽,她的第一窝幼崽,一只雄虎——T72,父亲是T24,2012年5月21日(周一)第一次被自然向导Pankaj Jain目击,她的第二窝幼崽第一次被目击是在2014年5月28日(周三),由伦腾堡野生动物摄影师Aditya Singh拍到,第三窝幼崽在2016年3月由陷阱摄像机触发拍到,不幸的是,他们觉得人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又回去了,我们并没有机会目睹他们,这对我们来时真是一件伤心的事。上帝保佑他们。我们所有的自然向导都有由衷地佩服她。 目前,伦腾堡共有14只新生虎幼崽,目前,这14只幼崽都活着,T60有3个宝宝,T61有2个宝宝,T63有2个宝宝,T41有2个宝宝,T73有2个宝宝,T39有3个宝宝.( T-39 was with her 3 cubs at zone no.1. A photo was taken on 12 Nov. 2016) 还有一件事就是,有报道称,有一只母虎一直待在Helipad 地区,该地区靠近公园入口,她待在那里一整天,白天从公园出来,晚上才回去,她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她就是T83,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上帝保佑她!(不过上帝的保佑没起作用,11月14日她掉进丼里了,在英勇善良的印度人民的救助下,T83安全脱困病被放回了家)
Ranthambhore:T39和她的第四窝宝宝首次被目击 周二,2016年11月8日 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Sawai Madhopur地区,有人目击到了刚出生没多久的小新生虎幼崽跟着虎妈妈T39。 今天早晨的国家公园里,著名的母亲T39正带着两只虎宝宝在Khariya Talai (water point)标记领地,而她的两只虎宝宝则跟着她在草丛里艰难地穿梭。当我到达Khariya Talai时,我看到了新鲜的标记痕迹,当我停下观察老虎的脚印是,一名游客从我的canter经过,发现了努尔(T39)在远处高举着尾巴像身后的树上喷洒标记物。突然,我发现了一直小老虎在草里,于是我开始聚精会神地观察这只小老虎出现的地点,T39正漫步,小老虎在20英尺远的后面跟着她,当我们开启canter发现在离母虎更远的地方还有一直小老虎。他们行走在草丛和灌木丛中,朝着山顶走去。几分钟后,母虎一家消失在灌木丛中。我们所有人的反应都是非常的兴奋,无比幸运。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他们几分钟,我们几乎没有时间来按下相机,但是这人是伟大的一天,棒棒的一天。这是T39的第四窝幼崽,大约3、4个月大,伟大的母亲! 后来,在下午的行驶中,自然想到发现T39带着三只幼崽出现在相同的地点,T39第四窝生了3个宝宝,这真是棒棒哒!( A photo was taken at zone no. 1 in the morning drive on 10 Nov. 2016) T39是1区、2区和6区的女王(最具统治力的母虎),大概7岁,她和雄虎T57共享领地,因此T57应该就是虎爸爸( A photo was taken on 12 Nov. 2016. Noor feeding her cute at Zone no. 1) 之前,T39生了3窝幼崽,她的第一窝幼崽,一只雄虎——T72,父亲是T24,2012年5月21日(周一)第一次被自然向导Pankaj Jain目击,她的第二窝幼崽第一次被目击是在2014年5月28日(周三),由伦腾堡野生动物摄影师Aditya Singh拍到,第三窝幼崽在2016年3月由陷阱摄像机触发拍到,不幸的是,他们觉得人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又回去了,我们并没有机会目睹他们,这对我们来时真是一件伤心的事。上帝保佑他们。我们所有的自然向导都有由衷地佩服她。 目前,伦腾堡共有14只新生虎幼崽,目前,这14只幼崽都活着,T60有3个宝宝,T61有2个宝宝,T63有2个宝宝,T41有2个宝宝,T73有2个宝宝,T39有3个宝宝.( T-39 was with her 3 cubs at zone no.1. A photo was taken on 12 Nov. 2016) 还有一件事就是,有报道称,有一只母虎一直待在Helipad 地区,该地区靠近公园入口,她待在那里一整天,白天从公园出来,晚上才回去,她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她就是T83,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上帝保佑她!(不过上帝的保佑没起作用,前两天她掉进丼里了,在英勇善良的印度人民的救助下,T83安全脱困病被放回了家)
虎岛全球老虎日宣传片 我们的CBA联赛有三个队的队徽是老虎,分别是广东宏远华南虎、吉林东北虎和新疆飞虎,没错,新疆队队徽是一只老虎是有依据的,100多年前,新疆虎曾涉足于塔里木河畔的每一处沙滩,华南虎呼曾啸于黄河以南的广大山林,不过讽刺的是,几十年前,广东、新疆就不再拥有野生老虎了!如今,一年一度的全球老虎日快要到了,为保护这种美丽的大猫,我承诺: 1、世界爱虎日,保护老虎,拒绝观看老虎表演。 2、所有虎骨贸易都是非法行为,世界爱虎日,保护老虎,拒绝一切虎器官制。 3、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仅有40只,野生华南虎已经基本灭绝,做忠诚的监督者,遇到非法杀害和买卖虎制品的行为应该及时的举报和制止。 4、全球野生老虎数量从10万只锐减到不到3500只,关爱老虎从自己做起,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爱护老虎的理念,让他们明白保护老虎的重要性。 5、圈养华南虎的数量少于大熊猫,树立公民意识履行公民的职责主动监督和督促政府加大保护野生虎的力度,每个人一小步,汇成救虎行动一大步!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Y2MDc4NTA5Mg%3D%3D.html&urlrefer=fd5838eaee6acf11a1d91153a67cdfb5 虎岛的每一份游客捐款都会用来拯救濒危的苏门答腊虎和西伯利亚虎,这些老虎虽然是圈养的,但是他们也是幸福的,他们是在为拯救整个物种做贡献
虎岛全球老虎日宣传片 我们的CBA联赛有三个队的队徽是老虎,分别是广东宏远华南虎、吉林东北虎和新疆飞虎,没错,新疆队队徽是一只老虎是有依据的,100多年前,新疆虎曾涉足于塔里木河畔的每一处沙滩,华南虎呼曾啸于黄河以南的广大山林,不过讽刺的是,几十年前,广东、新疆就不再拥有野生老虎了!如今,一年一度的全球老虎日快要到了,为保护这种美丽的大猫,我承诺: 1、世界爱虎日,保护老虎,拒绝观看老虎表演。 2、所有虎骨贸易都是非法行为,世界爱虎日,保护老虎,拒绝一切虎器官制。 3、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仅有40只,野生华南虎已经基本灭绝,做忠诚的监督者,遇到非法杀害和买卖虎制品的行为应该及时的举报和制止。 4、全球野生老虎数量从10万只锐减到不到3500只,关爱老虎从自己做起,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爱护老虎的理念,让他们明白保护老虎的重要性。 5、圈养华南虎的数量少于大熊猫,树立公民意识履行公民的职责主动监督和督促政府加大保护野生虎的力度,每个人一小步,汇成救虎行动一大步!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Y2MDc4NTA5Mg%3D%3D.html&urlrefer=fd5838eaee6acf11a1d91153a67cdfb5 虎岛的每一份游客捐款都会用来拯救濒危的苏门答腊虎和西伯利亚虎,这些老虎虽然是圈养的,但是他们也是幸福的,他们是在为拯救整个物种做贡献
致我们挚爱的M2:一头公豹的荣光 这是一张所有人看到都会激动的照片:一只公豹抬起强健的前肢,正准备跃上岩石;它的尾巴骄傲卷起,健硕的身体显示出强大的自信。它的后方是被针阔混交林覆盖的太行群山,这里是位于中国内陆的野性之地。在这片华北落叶森林里,存在着一个由豹统治的帝国,而帝国里的王便是这只雄豹, M2。从出生到现在,它的战斗从未停歇。领 地 之 战 七八年前,M2第一次闯入我们的镜头,那时它是刚刚独立的小公豹,满脸稚气。同时期,林子里还有好几只公豹。M1是老豹,余威尚存的王者,经常出镜巡视疆土。M3、M4是年青的兄弟俩,常常协同作战,捕猎成年的野猪。 然而,在豹的世界里,即便是兄弟,合作也注定短暂。公豹地域性极强,它们会捍卫自己的领地,赶走其它公豹,并将母豹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正当我们猜测,M3和M4谁会留下,取代老M1成为新一代的森林之王时,兄弟俩却先后消失了…… 我们并不知道M2经历了怎样的战斗,只能看到镜头里的它,耳朵缺了,鼻子豁了,成了这里唯一的王。 数年间,有七八只公豹来过此地,但很快就会消失,它们都不是M2的对手。它会在夜间穿越公路和村庄,去往不同的栖息地;它花大量时间巡视领地,赶走所有潜在的竞争者,包括自己的儿子。M2无所畏惧,在这里,它有把握应对所有来自同类的挑战。掠食之战:完美的杀手 如果说领地之战仍有一丝侥幸的可能,那么掠食之战则事关每天的饱腹生存,王者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杀手。 真正让我们认识到M2的可怕,是在一处偏僻山谷的尽头。一具成年的公猪野猪残骸横陈林中,显然是被猛兽猎杀的。那巨大而弯曲的獠牙以及头骨的长度表明它的体重或许会接近200斤——这远远超出了我们所了解的豹的捕猎能力。然而,这的确发生了。根据附近的红外相机记录,我们基本确认猎杀是M2所为。而且,这还是一场完美的有计划的绝杀。 M2没有采取惯用的偷袭战术,因为它知道即便袭击成功,自己也没把握战胜一头强壮的公猪。它以明显的姿态出现在公猪身后,不攻击,但一直尾随。公猪害怕了,它开始躲避、试图甩掉这个危险的猎手,但 M2亦步亦趋,因为它知道野猪的弱点——杂食性的野猪并不扛饿。 在 M2的高压追踪下,紧张的公猪不敢停留进食。它一直在逃,体力被逐渐消耗,于是它本能地往山下跑,沿着一条狭窄的沟谷往深处逃窜,直到把自己逼入沟谷的尽头——一个三面崖壁的绝地。 此时,除非它能攀上石壁,沿着山坡爬上去,否则它已无路可退。它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长时间的紧张和饥饿已经耗尽了它的体力。 M2出手了。作为食肉动物,它忍耐饥饿的能力更强,此时依然体力充沛的它,要做的就是远离獠牙,发动持续、安全的攻击,继续消耗公猪的体力…… 绝望的公猪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倒在溪水中。M2尖利的犬齿穿透粗厚的猪皮,切断了它的咽喉。这只公猪如此之大,以至于它都无法将其从水中拖到草面上。然而,野猪的头骨却是在几十米外发现的,我们不知道M2为什么要单独叼着公猪的头颅离开,我们猜测,这也是它的荣耀。人类社会的突围之战 凭借自己的凶猛和聪慧,M2一直生活得游刃有余。 如今,它的活动范围几乎已经达到300平方公里,它的帝国里,母豹开始增加,在它的庇护下,每年都有新的小豹出生,成年的小豹离开寻找自己的领地。它的基因开始扩散,传播,年复一年…… 只有一个敌人,它始终小心翼翼。这就是人类。 每年春季,大量的肉牛会被赶上山,并在山上生下小牛,直到初冬才会被赶回山下的牛圈。这是数百年来当地延续的放牛方式,只是过去没有这么多牛。豹并不怕牛,但是,敏感的狍子和野猪无法和数量庞大的牛群竞争,牛群所到之处,它们无法安静地休息、藏身,也无法吃到足够的草料。没有领地意识的它们纷纷离开。于是,豹的猎物没有了。饥肠辘辘的豹只能将目光转向牛群。成年的肉牛体重达到300-500斤,豹不愿冒险杀死它们;但是初生的小牛体型与狍子相仿,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豹开始痛下杀手。 遭受损失的农民愤怒了,有些选择了克制和沉默,有些则选择消灭豹,以绝后患。他们知道豹会往返吃自己的猎物,便在牛的尸体里下毒,许多豹因此丧生。其中包括M2的一只母豹,以及它的几个孩子——母豹需要大量吃肉,还会带着小豹共同进食。悲剧总是悄悄地发生,山林依然宁静,一些美丽的生命已经默默消失。 我们不知道M2是否知道这些,但我们知道,数年来它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危险:它几乎从不回头吃牛的尸体,每次猎杀小牛后它只是饱餐一顿就离开,再不回来。 它还能付出什么战斗的代价? 现在的M2大约已经10岁,野生豹的寿命通常是10-12年左右,但在中国,从来没有人知道豹在野外究竟能活多久。 为了在这片山林里的自由,它曾缺了一半耳朵,也豁了鼻子;它曾忍饥受饿,也曾绝地反击;它学会了如何在人类社会的包围中讨生活,却也无奈失去了母豹和孩子。然而,战斗仍未停歇,它还能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它的帝国之外,城市正以可怕的速度成长着。两座城市之间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这条公路将取代原有的低等级公路——在夜间,M2经常跨越那条公路。这意味着新的问题:它是否还敢于跨越那宽阔且车流不息的公路? 也许它还会尝试,因为它的第一只雌豹就在路的另一边;那里也是它最早出现的地方,那边山顶的树荫下,它曾经无忧无虑地躺着拨弄着树枝,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它才刚刚独立。新的竞争者也已经出现,有两只公豹出现在M2帝国的东西两侧,看上去并不打算离开,其中一只已经开始和一只雌豹出双成对——这只雌豹也许是M2的女儿。 内忧外患之下,M2的消失,也许已不遥远。但是,它的基因已经成功撒向这片丛林,很多像M2一样健壮、勇猛而又狡黠的年青华北豹正迈着轻巧的步伐,行走在这华北最后的野性山林;它们血液中流淌着最原始的基因:捍卫领地、追逐捕猎、繁衍后代。 M2的荣光也许代表着中国野生华北豹最后的辉煌,也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人类。老M2自打我08年开始去山西的时候就在,只是那时候它还是个满脸稚气刚独立的小家伙。如今它已是一方霸主,虽然略显老态,脸上也留下了战斗的疤痕,但它依然强壮而机警。对它我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它的存在见证着我与豹的故事。豹在野外的寿命只有十来年,不知道M2还能在山林里漫步多久。据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希望能陪伴着它更久一些,虽然它至今也不领情出来和我见一面。年轻的公豹已经来到这块栖息地,领地的主人迟早要更换,但M2的血脉已经广布于林间。2015年我们看到四只成功长大的小豹出现在相机前,它们里面至少有两个是M2的后代。我们的监测数据表明,如果栖息地保存良好、我们的保护措施也能继续扩大,那么豹的种群将继续往好的方向发展下去。2010年,年轻的公豹M22013年夏季的M22015年春季,M2已经渐显老态竞争的年青公豹出现在领地里雌豹F2依然在M2的庇护下
致我们挚爱的M2:一头公豹的荣光(转自猫盟) 致我们挚爱的M2:一头公豹的荣光 这是一张所有人看到都会激动的照片:一只公豹抬起强健的前肢,正准备跃上岩石;它的尾巴骄傲卷起,健硕的身体显示出强大的自信。它的后方是被针阔混交林覆盖的太行群山,这里是位于中国内陆的野性之地。在这片华北落叶森林里,存在着一个由豹统治的帝国,而帝国里的王便是这只雄豹, M2。从出生到现在,它的战斗从未停歇。领 地 之 战 七八年前,M2第一次闯入我们的镜头,那时它是刚刚独立的小公豹,满脸稚气。同时期,林子里还有好几只公豹。M1是老豹,余威尚存的王者,经常出镜巡视疆土。M3、M4是年青的兄弟俩,常常协同作战,捕猎成年的野猪。 然而,在豹的世界里,即便是兄弟,合作也注定短暂。公豹地域性极强,它们会捍卫自己的领地,赶走其它公豹,并将母豹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正当我们猜测,M3和M4谁会留下,取代老M1成为新一代的森林之王时,兄弟俩却先后消失了…… 我们并不知道M2经历了怎样的战斗,只能看到镜头里的它,耳朵缺了,鼻子豁了,成了这里唯一的王。 数年间,有七八只公豹来过此地,但很快就会消失,它们都不是M2的对手。它会在夜间穿越公路和村庄,去往不同的栖息地;它花大量时间巡视领地,赶走所有潜在的竞争者,包括自己的儿子。M2无所畏惧,在这里,它有把握应对所有来自同类的挑战。掠食之战:完美的杀手 如果说领地之战仍有一丝侥幸的可能,那么掠食之战则事关每天的饱腹生存,王者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杀手。 真正让我们认识到M2的可怕,是在一处偏僻山谷的尽头。一具成年的公猪野猪残骸横陈林中,显然是被猛兽猎杀的。那巨大而弯曲的獠牙以及头骨的长度表明它的体重或许会接近200斤——这远远超出了我们所了解的豹的捕猎能力。然而,这的确发生了。根据附近的红外相机记录,我们基本确认猎杀是M2所为。而且,这还是一场完美的有计划的绝杀。 M2没有采取惯用的偷袭战术,因为它知道即便袭击成功,自己也没把握战胜一头强壮的公猪。它以明显的姿态出现在公猪身后,不攻击,但一直尾随。公猪害怕了,它开始躲避、试图甩掉这个危险的猎手,但 M2亦步亦趋,因为它知道野猪的弱点——杂食性的野猪并不扛饿。 在 M2的高压追踪下,紧张的公猪不敢停留进食。它一直在逃,体力被逐渐消耗,于是它本能地往山下跑,沿着一条狭窄的沟谷往深处逃窜,直到把自己逼入沟谷的尽头——一个三面崖壁的绝地。 此时,除非它能攀上石壁,沿着山坡爬上去,否则它已无路可退。它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长时间的紧张和饥饿已经耗尽了它的体力。 M2出手了。作为食肉动物,它忍耐饥饿的能力更强,此时依然体力充沛的它,要做的就是远离獠牙,发动持续、安全的攻击,继续消耗公猪的体力…… 绝望的公猪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倒在溪水中。M2尖利的犬齿穿透粗厚的猪皮,切断了它的咽喉。这只公猪如此之大,以至于它都无法将其从水中拖到草面上。然而,野猪的头骨却是在几十米外发现的,我们不知道M2为什么要单独叼着公猪的头颅离开,我们猜测,这也是它的荣耀。人类社会的突围之战 凭借自己的凶猛和聪慧,M2一直生活得游刃有余。 如今,它的活动范围几乎已经达到300平方公里,它的帝国里,母豹开始增加,在它的庇护下,每年都有新的小豹出生,成年的小豹离开寻找自己的领地。它的基因开始扩散,传播,年复一年…… 只有一个敌人,它始终小心翼翼。这就是人类。 每年春季,大量的肉牛会被赶上山,并在山上生下小牛,直到初冬才会被赶回山下的牛圈。这是数百年来当地延续的放牛方式,只是过去没有这么多牛。豹并不怕牛,但是,敏感的狍子和野猪无法和数量庞大的牛群竞争,牛群所到之处,它们无法安静地休息、藏身,也无法吃到足够的草料。没有领地意识的它们纷纷离开。于是,豹的猎物没有了。饥肠辘辘的豹只能将目光转向牛群。成年的肉牛体重达到300-500斤,豹不愿冒险杀死它们;但是初生的小牛体型与狍子相仿,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豹开始痛下杀手。 遭受损失的农民愤怒了,有些选择了克制和沉默,有些则选择消灭豹,以绝后患。他们知道豹会往返吃自己的猎物,便在牛的尸体里下毒,许多豹因此丧生。其中包括M2的一只母豹,以及它的几个孩子——母豹需要大量吃肉,还会带着小豹共同进食。悲剧总是悄悄地发生,山林依然宁静,一些美丽的生命已经默默消失。 我们不知道M2是否知道这些,但我们知道,数年来它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危险:它几乎从不回头吃牛的尸体,每次猎杀小牛后它只是饱餐一顿就离开,再不回来。 它还能付出什么战斗的代价? 现在的M2大约已经10岁,野生豹的寿命通常是10-12年左右,但在中国,从来没有人知道豹在野外究竟能活多久。 为了在这片山林里的自由,它曾缺了一半耳朵,也豁了鼻子;它曾忍饥受饿,也曾绝地反击;它学会了如何在人类社会的包围中讨生活,却也无奈失去了母豹和孩子。然而,战斗仍未停歇,它还能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它的帝国之外,城市正以可怕的速度成长着。两座城市之间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这条公路将取代原有的低等级公路——在夜间,M2经常跨越那条公路。这意味着新的问题:它是否还敢于跨越那宽阔且车流不息的公路? 也许它还会尝试,因为它的第一只雌豹就在路的另一边;那里也是它最早出现的地方,那边山顶的树荫下,它曾经无忧无虑地躺着拨弄着树枝,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它才刚刚独立。新的竞争者也已经出现,有两只公豹出现在M2帝国的东西两侧,看上去并不打算离开,其中一只已经开始和一只雌豹出双成对——这只雌豹也许是M2的女儿。 内忧外患之下,M2的消失,也许已不遥远。但是,它的基因已经成功撒向这片丛林,很多像M2一样健壮、勇猛而又狡黠的年青华北豹正迈着轻巧的步伐,行走在这华北最后的野性山林;它们血液中流淌着最原始的基因:捍卫领地、追逐捕猎、繁衍后代。 M2的荣光也许代表着中国野生华北豹最后的辉煌,也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人类。我们今天所渴望的,是否明天还那么重要?而我们今天所失去的,明天是否会为它追悔惋惜? 无论如何,太行山的朝阳下,那个行将跃上崖壁的矫健身影将被永久铭记。这是M2的荣光,也是我们曾与它相伴同行的最美的时光。 “ 保护的理由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它们都如此美丽。 ——乔治·夏勒 ”
致我们挚爱的M2:一头公豹的荣光 这是一张所有人看到都会激动的照片:一只公豹抬起强健的前肢,正准备跃上岩石;它的尾巴骄傲卷起,健硕的身体显示出强大的自信。它的后方是被针阔混交林覆盖的太行群山,这里是位于中国内陆的野性之地。在这片华北落叶森林里,存在着一个由豹统治的帝国,而帝国里的王便是这只雄豹, M2。从出生到现在,它的战斗从未停歇。领 地 之 战 七八年前,M2第一次闯入我们的镜头,那时它是刚刚独立的小公豹,满脸稚气。同时期,林子里还有好几只公豹。M1是老豹,余威尚存的王者,经常出镜巡视疆土。M3、M4是年青的兄弟俩,常常协同作战,捕猎成年的野猪。 然而,在豹的世界里,即便是兄弟,合作也注定短暂。公豹地域性极强,它们会捍卫自己的领地,赶走其它公豹,并将母豹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正当我们猜测,M3和M4谁会留下,取代老M1成为新一代的森林之王时,兄弟俩却先后消失了…… 我们并不知道M2经历了怎样的战斗,只能看到镜头里的它,耳朵缺了,鼻子豁了,成了这里唯一的王。 数年间,有七八只公豹来过此地,但很快就会消失,它们都不是M2的对手。它会在夜间穿越公路和村庄,去往不同的栖息地;它花大量时间巡视领地,赶走所有潜在的竞争者,包括自己的儿子。M2无所畏惧,在这里,它有把握应对所有来自同类的挑战。 掠食之战:完美的杀手 如果说领地之战仍有一丝侥幸的可能,那么掠食之战则事关每天的饱腹生存,王者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杀手。 真正让我们认识到M2的可怕,是在一处偏僻山谷的尽头。一具成年的公猪野猪残骸横陈林中,显然是被猛兽猎杀的。那巨大而弯曲的獠牙以及头骨的长度表明它的体重或许会接近200斤——这远远超出了我们所了解的豹的捕猎能力。然而,这的确发生了。根据附近的红外相机记录,我们基本确认猎杀是M2所为。而且,这还是一场完美的有计划的绝杀。 M2没有采取惯用的偷袭战术,因为它知道即便袭击成功,自己也没把握战胜一头强壮的公猪。它以明显的姿态出现在公猪身后,不攻击,但一直尾随。公猪害怕了,它开始躲避、试图甩掉这个危险的猎手,但 M2亦步亦趋,因为它知道野猪的弱点——杂食性的野猪并不扛饿。 在 M2的高压追踪下,紧张的公猪不敢停留进食。它一直在逃,体力被逐渐消耗,于是它本能地往山下跑,沿着一条狭窄的沟谷往深处逃窜,直到把自己逼入沟谷的尽头——一个三面崖壁的绝地。 此时,除非它能攀上石壁,沿着山坡爬上去,否则它已无路可退。它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长时间的紧张和饥饿已经耗尽了它的体力。 M2出手了。作为食肉动物,它忍耐饥饿的能力更强,此时依然体力充沛的它,要做的就是远离獠牙,发动持续、安全的攻击,继续消耗公猪的体力…… 绝望的公猪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倒在溪水中。M2尖利的犬齿穿透粗厚的猪皮,切断了它的咽喉。这只公猪如此之大,以至于它都无法将其从水中拖到草面上。然而,野猪的头骨却是在几十米外发现的,我们不知道M2为什么要单独叼着公猪的头颅离开,我们猜测,这也是它的荣耀。人类社会的突围之战 凭借自己的凶猛和聪慧,M2一直生活得游刃有余。 如今,它的活动范围几乎已经达到300平方公里,它的帝国里,母豹开始增加,在它的庇护下,每年都有新的小豹出生,成年的小豹离开寻找自己的领地。它的基因开始扩散,传播,年复一年…… 只有一个敌人,它始终小心翼翼。这就是人类。 每年春季,大量的肉牛会被赶上山,并在山上生下小牛,直到初冬才会被赶回山下的牛圈。这是数百年来当地延续的放牛方式,只是过去没有这么多牛。豹并不怕牛,但是,敏感的狍子和野猪无法和数量庞大的牛群竞争,牛群所到之处,它们无法安静地休息、藏身,也无法吃到足够的草料。没有领地意识的它们纷纷离开。于是,豹的猎物没有了。饥肠辘辘的豹只能将目光转向牛群。成年的肉牛体重达到300-500斤,豹不愿冒险杀死它们;但是初生的小牛体型与狍子相仿,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豹开始痛下杀手。 遭受损失的农民愤怒了,有些选择了克制和沉默,有些则选择消灭豹,以绝后患。他们知道豹会往返吃自己的猎物,便在牛的尸体里下毒,许多豹因此丧生。其中包括M2的一只母豹,以及它的几个孩子——母豹需要大量吃肉,还会带着小豹共同进食。悲剧总是悄悄地发生,山林依然宁静,一些美丽的生命已经默默消失。 我们不知道M2是否知道这些,但我们知道,数年来它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危险:它几乎从不回头吃牛的尸体,每次猎杀小牛后它只是饱餐一顿就离开,再不回来。 它还能付出什么战斗的代价? 现在的M2大约已经10岁,野生豹的寿命通常是10-12年左右,但在中国,从来没有人知道豹在野外究竟能活多久。 为了在这片山林里的自由,它曾缺了一半耳朵,也豁了鼻子;它曾忍饥受饿,也曾绝地反击;它学会了如何在人类社会的包围中讨生活,却也无奈失去了母豹和孩子。然而,战斗仍未停歇,它还能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它的帝国之外,城市正以可怕的速度成长着。两座城市之间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这条公路将取代原有的低等级公路——在夜间,M2经常跨越那条公路。这意味着新的问题:它是否还敢于跨越那宽阔且车流不息的公路? 也许它还会尝试,因为它的第一只雌豹就在路的另一边;那里也是它最早出现的地方,那边山顶的树荫下,它曾经无忧无虑地躺着拨弄着树枝,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它才刚刚独立。新的竞争者也已经出现,有两只公豹出现在M2帝国的东西两侧,看上去并不打算离开,其中一只已经开始和一只雌豹出双成对——这只雌豹也许是M2的女儿。 内忧外患之下,M2的消失,也许已不遥远。但是,它的基因已经成功撒向这片丛林,很多像M2一样健壮、勇猛而又狡黠的年青华北豹正迈着轻巧的步伐,行走在这华北最后的野性山林;它们血液中流淌着最原始的基因:捍卫领地、追逐捕猎、繁衍后代。 M2的荣光也许代表着中国野生华北豹最后的辉煌,也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人类。我们今天所渴望的,是否明天还那么重要?而我们今天所失去的,明天是否会为它追悔惋惜? 无论如何,太行山的朝阳下,那个行将跃上崖壁的矫健身影将被永久铭记。这是M2的荣光,也是我们曾与它相伴同行的最美的时光。 “ 保护的理由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它们都如此美丽。 ——乔治·夏勒 ”
致我们挚爱的M2:一头公豹的荣光 这是一张所有人看到都会激动的照片:一只公豹抬起强健的前肢,正准备跃上岩石;它的尾巴骄傲卷起,健硕的身体显示出强大的自信。它的后方是被针阔混交林覆盖的太行群山,这里是位于中国内陆的野性之地。在这片华北落叶森林里,存在着一个由豹统治的帝国,而帝国里的王便是这只雄豹, M2。从出生到现在,它的战斗从未停歇。领 地 之 战 七八年前,M2第一次闯入我们的镜头,那时它是刚刚独立的小公豹,满脸稚气。同时期,林子里还有好几只公豹。M1是老豹,余威尚存的王者,经常出镜巡视疆土。M3、M4是年青的兄弟俩,常常协同作战,捕猎成年的野猪。 然而,在豹的世界里,即便是兄弟,合作也注定短暂。公豹地域性极强,它们会捍卫自己的领地,赶走其它公豹,并将母豹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正当我们猜测,M3和M4谁会留下,取代老M1成为新一代的森林之王时,兄弟俩却先后消失了…… 我们并不知道M2经历了怎样的战斗,只能看到镜头里的它,耳朵缺了,鼻子豁了,成了这里唯一的王。 数年间,有七八只公豹来过此地,但很快就会消失,它们都不是M2的对手。它会在夜间穿越公路和村庄,去往不同的栖息地;它花大量时间巡视领地,赶走所有潜在的竞争者,包括自己的儿子。M2无所畏惧,在这里,它有把握应对所有来自同类的挑战。 掠食之战:完美的杀手 如果说领地之战仍有一丝侥幸的可能,那么掠食之战则事关每天的饱腹生存,王者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杀手。 真正让我们认识到M2的可怕,是在一处偏僻山谷的尽头。一具成年的公猪野猪残骸横陈林中,显然是被猛兽猎杀的。那巨大而弯曲的獠牙以及头骨的长度表明它的体重或许会接近200斤——这远远超出了我们所了解的豹的捕猎能力。然而,这的确发生了。根据附近的红外相机记录,我们基本确认猎杀是M2所为。而且,这还是一场完美的有计划的绝杀。 M2没有采取惯用的偷袭战术,因为它知道即便袭击成功,自己也没把握战胜一头强壮的公猪。它以明显的姿态出现在公猪身后,不攻击,但一直尾随。公猪害怕了,它开始躲避、试图甩掉这个危险的猎手,但 M2亦步亦趋,因为它知道野猪的弱点——杂食性的野猪并不扛饿。 在 M2的高压追踪下,紧张的公猪不敢停留进食。它一直在逃,体力被逐渐消耗,于是它本能地往山下跑,沿着一条狭窄的沟谷往深处逃窜,直到把自己逼入沟谷的尽头——一个三面崖壁的绝地。 此时,除非它能攀上石壁,沿着山坡爬上去,否则它已无路可退。它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长时间的紧张和饥饿已经耗尽了它的体力。 M2出手了。作为食肉动物,它忍耐饥饿的能力更强,此时依然体力充沛的它,要做的就是远离獠牙,发动持续、安全的攻击,继续消耗公猪的体力…… 绝望的公猪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倒在溪水中。M2尖利的犬齿穿透粗厚的猪皮,切断了它的咽喉。这只公猪如此之大,以至于它都无法将其从水中拖到草面上。然而,野猪的头骨却是在几十米外发现的,我们不知道M2为什么要单独叼着公猪的头颅离开,我们猜测,这也是它的荣耀。人类社会的突围之战 凭借自己的凶猛和聪慧,M2一直生活得游刃有余。 如今,它的活动范围几乎已经达到300平方公里,它的帝国里,母豹开始增加,在它的庇护下,每年都有新的小豹出生,成年的小豹离开寻找自己的领地。它的基因开始扩散,传播,年复一年…… 只有一个敌人,它始终小心翼翼。这就是人类。 每年春季,大量的肉牛会被赶上山,并在山上生下小牛,直到初冬才会被赶回山下的牛圈。这是数百年来当地延续的放牛方式,只是过去没有这么多牛。豹并不怕牛,但是,敏感的狍子和野猪无法和数量庞大的牛群竞争,牛群所到之处,它们无法安静地休息、藏身,也无法吃到足够的草料。没有领地意识的它们纷纷离开。于是,豹的猎物没有了。饥肠辘辘的豹只能将目光转向牛群。成年的肉牛体重达到300-500斤,豹不愿冒险杀死它们;但是初生的小牛体型与狍子相仿,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豹开始痛下杀手。 遭受损失的农民愤怒了,有些选择了克制和沉默,有些则选择消灭豹,以绝后患。他们知道豹会往返吃自己的猎物,便在牛的尸体里下毒,许多豹因此丧生。其中包括M2的一只母豹,以及它的几个孩子——母豹需要大量吃肉,还会带着小豹共同进食。悲剧总是悄悄地发生,山林依然宁静,一些美丽的生命已经默默消失。 我们不知道M2是否知道这些,但我们知道,数年来它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危险:它几乎从不回头吃牛的尸体,每次猎杀小牛后它只是饱餐一顿就离开,再不回来。 它还能付出什么战斗的代价? 现在的M2大约已经10岁,野生豹的寿命通常是10-12年左右,但在中国,从来没有人知道豹在野外究竟能活多久。 为了在这片山林里的自由,它曾缺了一半耳朵,也豁了鼻子;它曾忍饥受饿,也曾绝地反击;它学会了如何在人类社会的包围中讨生活,却也无奈失去了母豹和孩子。然而,战斗仍未停歇,它还能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它的帝国之外,城市正以可怕的速度成长着。两座城市之间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这条公路将取代原有的低等级公路——在夜间,M2经常跨越那条公路。这意味着新的问题:它是否还敢于跨越那宽阔且车流不息的公路? 也许它还会尝试,因为它的第一只雌豹就在路的另一边;那里也是它最早出现的地方,那边山顶的树荫下,它曾经无忧无虑地躺着拨弄着树枝,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它才刚刚独立。新的竞争者也已经出现,有两只公豹出现在M2帝国的东西两侧,看上去并不打算离开,其中一只已经开始和一只雌豹出双成对——这只雌豹也许是M2的女儿。 内忧外患之下,M2的消失,也许已不遥远。但是,它的基因已经成功撒向这片丛林,很多像M2一样健壮、勇猛而又狡黠的年青华北豹正迈着轻巧的步伐,行走在这华北最后的野性山林;它们血液中流淌着最原始的基因:捍卫领地、追逐捕猎、繁衍后代。 M2的荣光也许代表着中国野生华北豹最后的辉煌,也可能是一个伟大的开始——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人类。我们今天所渴望的,是否明天还那么重要?而我们今天所失去的,明天是否会为它追悔惋惜? 无论如何,太行山的朝阳下,那个行将跃上崖壁的矫健身影将被永久铭记。这是M2的荣光,也是我们曾与它相伴同行的最美的时光。 “ 保护的理由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它们都如此美丽。 ——乔治·夏勒 ”
好消息:pench母虎Baghin Nala的另外两只幼崽还活着 Two missing cubs of the naallewale baghin or canal tigress, which died of suspected poisoning in MP’s Pench Tiger Reserve, have been found and sent to Kanha Tiger Reserve after thorough health check-up. The cubs were traced from the core area of the tiger reserve, forest officials said on Saturday. Carcass of the 11-year-old canal tigress was found on March 28 and her two dead eight-month-old cubs were discovered the next day. As the tigress was nursing a litter of four, the Madhya Pradesh forest department launched a search operation in the core area of Pench reserve on March 30 to trace the two other cubs. The reserve’s field director, Shubranjan Sen, told HT over phone that they found the third cub on Friday, while the fourth cub was traced on Saturday morning. “Both the cubs are healthy. In fact one of them was charging and bouncing after he was captured. Both the cubs have been sent to Kanha where they will be kept in a wide enclosure. They will be encouraged to grow close to nature and follow their instincts,” he said. Sen said a young tiger remains with its mother for nearly two years after which it is ready to hunt on its own. “Both the cubs are males and we don’t want them to grow in cages, which will make it difficult to reintroduce them into the wild. So they have been sent to the Kanha reserve, which has facilities to keep such cubs,” he added. Meanwhile, angry over the death of at least nine tigers in last eight months at Pench Tiger Reserve, local guides, jeep-operators and resort owners on Saturday protested by not taking tourists inside the forest. The protesters also demanded a high-level probe and immediate removal of reserve officers, accused them of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e tigers death at Pench. “The officials of the reserve who are allegedly responsible for the killing of tigers are now (themselves) conducting probe into the recent death of a tigress and her two cubs, which is suspicious. We demand immediate removal of responsible officers and a high-level investigation,” president of Guide, Gypsy and Resort Operators Association Narendra Dube told reporters. The protesters also handed over a memorandum in this regard to Kurai Sub Divisional Magistrate K C Parte. However, reserve authorities said most of these deaths were due to natural causes or because of territorial fights among the tigers. Reward for info on tigress’ death The forest department has announced a Rs 25,000 reward for anyone who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how the Pench tigress and her two cubs died The forest department is investigating the matter along two lines – whether the water hole in the core area was poisoned or their kill was poisoned The samples of the kill, viscera of the tigers and samples of water have been sent to a forensic lab in Sagar Of eight tigers that have died in MP since January 1, seven are from Pench Tiger Reserve. 3月28日,11岁的pench雌虎Baghin Nala被发现死亡,死因可能是中毒,第二天,她的两个八个月大的幼崽的尸体也被发现了。但是,她这一窝幼崽一共是四个,还有两个下落不明。林业人员开始在保护区核心区域搜寻可能幸存的另外两只幼崽。苍天有眼,周五(4月1日)第三只幼崽被发现了,周六第四只也被找到了。被救助后,两个宝宝健康状况良好,甚至有一只能量十足、活蹦乱跳的。现在,这两个男宝宝已经被送到了坎哈保护区,一个拥有宽广围栏的地方,因为在坎哈,那里的设施环境可以更好的抚养幼崽。人们不希望他们以后生活在人类的笼子里,在动物园里度过一生,大家都希望他们能保存万兽之王的野性。 在pench,过去的八个月已经有9只老虎非正常死亡了,今年以来在MP死亡的八只老虎中有七只老虎是pench的。目前森林部门整悬赏调查老虎的死因,希望可以查出凶手绳之以法。 最后,希望老虎能学聪明些,不要打家畜的主意,不要去人类生活区附近活动。也希望阿三们能不要去森林深处放牧,不要再毒杀老虎,老虎数量已经很少了。
个人认为比较好听的希腊歌曲:老虎 Η ΤΙΓΡΗΣ Χαινηδες-ψαραντωνης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wMzM4MjcwMA%3D%3D.html&urlrefer=bb1502cd7f0fbb3aee0fbc5e2e619dcf ΕΧΩ ΜΙΑ ΤΙΓΡΗ .... Έχω μια τίγρη μέσα μου, άγρια λιμασμένη π' όλο με περιμένει κι όλο την καρτερώ, τηνε μισώ και με μισεί, θέλει να με σκοτώσει, μα ελπίζω να φιλιώσει καιρό με τον καιρό. Έχει τα δόντια στην καρδιά, τα νύχια στο μυαλό μου κι εγώ για το καλό μου για κείνη πολεμώ κι όλου του κόσμου τα καλά με κάνει να μισήσω, για να της τραγουδήσω τον πιο βαρύ καημό. Όρη, λαγκάδια και γκρεμνά με σπρώχνει να περάσω, για να την αγκαλιάσω στον πιο τρελό χορό, κι όταν τις κρύες τις βραδιές θυμάται τα κλουβιά της, μου δίνει την προβιά της για να τηνε φορώ. Καμιά φορά απ' το πιοτό πέφτομε μεθυσμένοι, σχεδόν αγαπημένοι, καθείς να κοιμηθεί και μοιάζει ετούτη η σιωπή με λίγο πριν την μπόρα, σαν τη στερνή την ώρα που θα επιτεθεί. Στίχοι: Δημήτρης Αποστολάκης Μουσική: Δημήτρης Αποστολάκης. Ψαραντώνης
首页 1 2 3 下一页